三年级语文望洞庭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洞庭》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洞庭》1. 教学内容分析1.1 《望洞庭》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
诗的首句描写湖水与月光互相辉映,平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
第二句描绘君山在湖中的倒影,因为水中的倒影看起来像白银盘里的青螺,所以诗人把君山比作青螺。
全诗极富想象力,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2 从语文要素方面来看,这首诗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包括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以及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同时,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积累描写自然景色的优美词语和句子,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在朗读方面,学生能够学习古诗的节奏和韵律,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能力目标2.1.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望洞庭》。
2.1.2 理解诗句的意思,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色。
2.1.3 学会诗中的生字,理解“和”“镜未磨”“遥望”“白银盘”“青螺”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2.2.1 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理解诗句的意境。
2.2.2 借助注释、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解古诗的能力。
2.2.3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诗人描写的景色之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3.1 感受洞庭湖的美景,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3.2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3.1.1 理解诗句的含义,想象诗中的意境。
例如“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句诗,要让学生理解湖光和月光相互辉映的景象,以及为什么把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磨拭的铜镜。
这需要结合诗句中的字词含义,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来理解。
3.1.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古诗的朗读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停顿和语调,如“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17《古诗三首》望洞庭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第三句。 思考:在这朦胧的月色中,诗人眺望远处,还看见了什么景色呢? 这景色有什么特点?
看到了山水美景。 在皎洁的银辉之下,山愈显青翠,水愈显清澈,山水相互映衬,浑 然一体,这也是一种和谐之美。
12/9/2021
课文讲解
要求:朗读诗歌第四句。 思考:作者看到这样的山水联想到了什么? 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
联想到白银盘、青螺。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湖面集中到君山,君山在这 湖中就好像一只青螺,生动形象,语言优美。
12/9/2021
课文讲解
要求:齐读诗歌。 思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12/9/2021
归纳总结
12/9/2021
在诗人刘禹锡眼里,八百里洞庭不 过是案上杯盘而已,诗人举重若轻,自 然淡泊,把人与景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 切,这也是人与景的和谐之美啊。
手
12/9/2021
17 古诗三首
望洞庭
引入新课
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 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 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 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12/9/2021
引入新课
12/9/2021
课堂小练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比喻 ) 诗题为《望洞庭》,是( C )时候望洞庭的? A.早晨 B.中午 C.夜晚 诗中“翠”的意思是( C ) A.翠鸟,鸟名 B.绿色的硬玉,翡翠 C.绿
12/9/2021
课后作业
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望洞庭

夜晚,一轮明月 高悬夜空,皎洁 的月光洒向湖面, 湖水反射月亮的 清光,漾起一层 银白色的波纹。
感受到刘禹锡的情?
体会诗人用心感悟自 然、用爱抒写自然的 情怀,赞美洞庭湖的 美感。
白遥潭湖 银望面光 盘洞无秋 里庭风月 一山镜两 青水未相 螺色磨和 。,。,
《 望 洞 庭 》
刘 禹 锡
假想你就是刘禹锡, 读出对月夜洞庭山水 的喜爱之情。
师生共同了解下面的字、词语。
湖光:湖水反射的光 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潭面:洞庭湖的水面
镜末磨:指没有磨 拭过的镜子。
白银盘:白瓷盆的美 称,喻指圆月。 一青螺:螺的一种, 壳形椭圆,表面稍暗, 感
望
解
诗 意
悟
(一)精读感悟《望洞庭》
洞
,
韵
请回顾以前我们学习古诗时,你是用什么
庭
诗 情
方法理解诗意的?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问题1
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问题2
刚刚所呈现的两句诗中把什么比做什么? 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想象画面齐读:月光 下的洞庭湖,在你的 脑海中,在你的心坎 里。闭上眼睛,让我 们一起诵读梦一般的 梦亭湖。
闭上眼睛 画面想象
梦亭湖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想象 自己常见的大盘子,它是 用白银做成的。现在我 往盘子上放了一颗小巧 玲珑的青颜色的田螺。 你有什么感觉?
闭上眼睛 画面想象
大盘子
诗人在这个夜晚还会看到些什么? 想些什么?
我从 “湖光秋 月两相和,潭面 无风镜未磨”这 两句诗中读出了 洞庭湖景色的和 谐、美好。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字梦得,洛阳 (今属河南)人。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 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 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 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12/8/2021
会写的字
镜未磨遥银盘
12/8/2021
(8)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9)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10)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12/8/2021
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 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 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 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 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12/8/2021
12/8/2021
jìnɡ wèi mó yáo
镜未磨遥
yín pán tínɡ
银盘庭
12/8/2021
(1)望:从远处看。 (2)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3)湖光:湖面的波光。 (4)两:指湖光和秋月。 (5)和:和谐,优美。 (6)潭面:指湖面。
(7)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 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望洞庭》教学课件

洞庭湖中的君山岛
洞庭湖中的君山岛
白银盘里一青螺 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 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 洞庭湖中的君山。
诗意:恰似白银盘子托着一个青青的田螺。
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 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相互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没有一丝风, 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
白遥 银望 盘洞 里庭 一山 青水 螺色 。,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 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 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刘禹锡
湖光‖秋月/ 两相和, 潭面/ 无风‖镜未磨。
遥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银‖盘里/ 一青螺。
潭湖 面光 无秋 风月 镜两 未相 磨和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 和 镜::和铜镜谐,,比协喻调洞庭湖水面表风特平现点浪洞静庭的湖 未:没有 磨:磨拭
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 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 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 拭过的铜镜一样
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 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 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 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 彩的融合了。
潭面无风镜未磨。
潭面:指湖面。 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镜未磨: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 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 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诗意:水面波平浪静,没有一丝风,就好像铜 镜未磨。
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 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 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遥望洞庭山水色 遥望:远远的望。 山水色:山和水一片翠绿。
小学三年级语文《望洞庭》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7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望洞庭》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7篇)《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该页是编辑帮助大家分享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望洞庭》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7篇】,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三年级语文《望洞庭》原文篇一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交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此句意思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一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白银,一作“白云”。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望洞庭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背《望洞庭》,积累古诗,感受祖国山川之美。
2、阅读短文《为银杉保险》,了解有关保险的知识。
3、看图作文。
4、欢庆国庆节,自办小报。
教学重点:阅读短文《为银杉保险》,了解有关保险的知识。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课前准备:搜集、交流有关保险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课时教学目标:背诵古诗《望洞庭》。
通过阅读短文,了解有关保险的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短文,了解有关保险的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短文,了解有关保险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读一读、背一背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反复吟诵,读出诗的韵味。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下来。
三、朗读《为银杉保险》,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六课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课,本单元主题是“祖国在我心中”,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为祖国感到自豪。
本课包括三首古诗,分别是《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
《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佳作。
内容描述了作者李白在船上远望天门山的美丽景色,赞美了祖国的壮丽山河。
诗中描绘了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咆哮的壮观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名篇。
诗人苏轼在杭州任知府时,与同僚们在西湖上饮酒赏景,正值初晴后雨的天气,湖面波光粼粼,山色如洗。
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出湖上美景,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佳作。
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出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诗中描绘了洞庭湖的秋色,湖面平静如镜,山色翠绿如玉,景象清幽秀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优美。
这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祖国山河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美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洞庭诗意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洞庭诗意==============================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就包括了三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望洞庭》。
这三首古诗以其深刻的诗意和意境,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在本文中,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三首古诗进行全面评估,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撰写一篇有意义的文章。
让我们依次回顾这三首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古诗一:"湖光秋月两相和,夜发清溪向三峡。
"这首古诗通过对湖光和秋月的描绘,展现出了一幅清澈宁静的画面。
诗中所提到的清溪和三峡,则让人想象到诗人夜间乘船的情景。
整首古诗透露出一种闲适、恬静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诗人的淡然。
古诗二:"白洋深处白云深,俯视四围皆底沉。
"这首古诗以白洋和白云为背景,传达了一种深远、浩渺的气息。
诗中所描绘的俯视四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壮美和诗人的广阔胸怀。
整首古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豁达。
古诗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首古诗以日出和江花为引子,表现出了早晨江边的生机勃勃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诗中所提到的春江水绿,则让人联想到了春天的气息和江水的清澈。
整首古诗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诗人的热爱。
通过以上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这三首古诗都以望洞庭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这些古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营造出了不同的意境和情感,让人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也会对大自然产生更深的体会和认识。
在我看来,这三首古诗所表现出的诗意主要体现在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上。
诗人通过对湖光、秋月、白洋、白云、江花等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让人对大自然产生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引发了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繁杂的琐事所困扰,很难停下脚步去感受自然的美好。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洞庭》优秀教学课件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镜未磨”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 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统编版语文 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古诗三首》
漫 话 山 水
洞庭湖 湖外有湖,湖中有山, 风景迤逦,景色优美。在 古代曾被称为云梦、九江 和重湖,位于中国湖南省 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 是中国第三大湖,仅次于 青海湖、鄱阳湖,也是中 国第二大淡水湖。
作者简介:
刘禹锡:(约772 —约 842),字梦得,号庐山人, 河南洛阳人。唐代中晚期 著名诗人,被白居易称作 “诗豪”。主要作品: 《乌衣巷》《秋词》《陋 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
诗文小结:
《望洞庭》这 首诗是刘禹锡被贬 官后,途径洞庭湖 时所作。描写了秋 天月光下洞庭湖朦 胧秀美的景色,表 达了诗人对洞庭湖 美景的喜爱、赞美 及他宽广豁达的胸 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同学们,选择 诗中你最喜欢的一 句话,试着把它优 美的画面写一写吧。
请你按下 暂停 键
课外拓展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1.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点。 2.师生共同反思学习心得。
教科书本课课后习题第一题。完成后同桌 之间相互订正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 平静的湖面没有风,看上去好像一面 没有经过打磨的铜镜。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望洞庭》(PPT课件)

谢谢 聆听
子。把洞庭山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叁
是一首易懂的描写景物的诗,以秋天 的月夜遥望的角度来写。
它将洞庭湖比喻为一面镜子,将远望 的山比喻成青螺,远望的洞庭湖比喻成白 银盘,绘制了一幅美不胜收的洞庭山水图。
肆
眼观 湖面 君山
联想
比喻
镜未磨
银盘 青螺
把湖面比作铜镜 把君山比作青螺
肆
诗人描绘了洞庭湖的美丽景 色,表达了对洞庭湖秋景的赞美 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潭面无风”与“镜未磨”之间 有什么关系?
潭面、铜镜 比喻
因为没有风,湖面平静得像一面
平滑的镜子一样,没有一丝波纹。
贰
遥望洞庭山水翠
作者看到了什么景物? 有什么特点?
洞庭山水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碧绿。
贰 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者在写洞庭湖之美,怎么 提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盘子和青螺?
白银盘、青螺 比喻
把月光下的洞庭湖比作一个银盘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望洞庭
刘禹锡
壹
叁
贰
肆
壹
诗者谓谁
刘禹锡(772-842),字 梦得,唐代诗人,被白居易称 作“诗豪”。
他的许多作品,立意新颖, 思想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 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富有 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 长江南岸, 为中 国第二大淡水湖,古称“云梦泽” 。
《望洞庭》作于诗人被贬逐南荒,转 任和州经过洞庭湖,观望洞庭湖的景色而 写下了此诗。
贰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贰 湖光秋月两相和
三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洞庭

1、解诗题
洞庭:
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北部,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渺,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望洞庭[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tínɡ
wèi
mó
pán
读准字音,划一划,读出பைடு நூலகம்奏。
2、读节奏
消磨
磨坊
磨
mó
mò
我陪爷爷在磨( )坊里消磨( )了一下午的时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
苏轼
2、在诗中,诗人各用一个字来分别赞誉西湖的晴姿雨态,晴天的西湖是“ ”,雨天的西湖是“ ”。3、诗人在诗中用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这个含有比喻的诗句是“ ”。这句诗把 比作 。
作者简介
学习单
1、解诗题:洞庭湖:
2、读节奏:划分节奏,读出节奏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景物
关键字
想象画面
诗人心情
望着如此美丽的景色,他想说:
好
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
西子
两位诗人用不同的比喻,表达相同的感受。
背诵积累
望洞庭[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我会写
注意“未”字的两横要写得上短下长,与“末”区分开。
“磨”是半包围结构,不是上下结构。
书写“遥”字时,注意先内后外。
山水君山
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白银盘,盛放着像青螺一样的君山。
和
洞庭湖宁静,祥和。
真叫人心旷神怡啊!
湖光秋月
白银盘青螺
山水
潭面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望洞庭》课件PPT

我会写 jìn 镜g
yáo
遥
wèi
mó
未磨
yín
pán
银盘
03
课文解读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好 好学 习
天天 学习04延伸拓展来自波光粼粼银光闪闪
水平如镜
水天相接
皓月当空
朦朦胧胧
宁静和谐
月明星稀
风清月朗
花好月圆
用上一两个词语说说这首诗的意境。
作业: 1、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望洞庭
目录
CONTENTS
01
02
03
04
学
字
课
延
习
词
文
伸
目
学
解
拓
标
习
读
展
0011
学习目标
自学提示:
1、自读诗文,读懂字音,读通诗句。 2、再读诗文,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词。 3、三读诗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不懂的地方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好 好学 习
天天 学习
02
字词学习
17古诗三首 望洞庭课件(共16张PPT)

月明星稀
风清月朗
花好月圆
用上一两个词语说说这首诗的意境。
作业: 1、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望洞庭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授课老师:xxx 时间:202X.X.X
望洞庭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授课老师:xxx 时间:202X.X.X
1
学习目标
2
字词学习
3
课文解读
4
延伸拓展
好 好学 习
天天 学习
第
一
节
学习目标
自学提示:
1、自读诗文,读懂字音,读通诗句。 2、再读诗文,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词。 3、三读诗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不懂的地方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好 好学 习
天天 学习
第
二
节
字词学习
我会写
jìng
镜
yáo
遥
wèi
mó
未磨
yín
pán
银盘
好 好学 习
天天 学习
第
三
节
课文解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好 好学 习
天天 学习
第
四
节
延伸拓展
波光粼粼
银光闪闪
水平如镜
水天相接
皓月当空
朦朦胧胧
宁静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