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脱位的复位和治疗
肩锁关节脱位怎么复位?

肩锁关节脱位怎么复位?
肩锁关节脱位的现象并不少见,尤其是在生活当中,受到一些碰撞和意外伤害的时候很容易导致肩锁骨关节拖尾,所以如何正确的恢复也是要讲究的,可进行手法复位或者是手术复位的方法。
1.手法复位。
脱位后应尽快复位,选择适当麻醉(臂丛麻醉或全麻),使肌肉松弛并使复位在无痛下进行。
老年人或肌力弱者也可在止痛剂下(如75-100毫克杜冷丁)进行。
习惯性脱位可不用麻醉。
复位手法要轻柔,禁用粗暴手法以免发生骨折或损伤神经等附加损伤。
常用复位手法有三种。
(1)足蹬法(Hippocrate`s法)。
(2)科氏法(Kocher`s法)。
(3)牵引推拿法。
2.手术复位
有少数肩关节脱位需要手术复位,其适应症为:肩关节前脱位并发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向后滑脱阻碍手法复位者;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骨折片卡在肱骨头与关节盂之间影响复位者;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不能整复者;合并喙突、肩峰或肩关节盂骨折,移位明显者;合并腋部大血管损伤者。
3.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
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多见于青壮年,究其原因,一般认为首
次外伤脱位后造成损伤,虽经复位,但未得到适当有效的固定和休息。
用手术治疗,目的在于增强关节囊前壁,防止过分外旋外展活动,稳定关节,以避免再脱位。
手术方法较多,较常用的有肩胛下肌关节囊重叠缝术(Putti-Platt氏法)和肩胛下肌止点外移术(Magnuson氏法)。
4、用药原则:
(1)手法复位时需用止痛药,镇静药或麻醉药。
(2)手术复位时用抗生素防感染。
(30可辅以中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如桃红四物汤等。
肩关节半脱位康复训练的七个动作

肩关节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一旦发生,对日常生活和运动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恢复肩关节功能和稳定性,进行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七个针对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训练动作,帮助受伤者恢复健康。
1. 肩外旋训练肩外旋训练可以加强肩胛骨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肩关节的稳定性。
受伤者可以坐在椅子上,手握弹力带,将手臂置于身体旁,然后进行肩部的外旋动作。
每日进行15-20次,3组。
2. 肩内旋训练肩内旋训练同样可以强化肩部周围肌肉,增加肩关节的稳定性。
受伤者可以坐在椅子上,手握弹力带,将手臂放在身体前方,然后进行肩部的内旋动作。
每日进行15-20次,3组。
3. 辅助性平衡训练进行一些平衡训练可以提高肩关节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
受伤者可以使用平衡垫,单腿站立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平衡动作,每日进行15-20分钟。
4. 肩部稳定性训练通过一些简单的稳定性训练,比如使用一些稳定器材进行肩部的支撑和稳定性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肩关节的稳定性。
受伤者可以在康复训练中心或者健身房进行相关训练。
5. 柔韧性训练受伤者在康复训练中可以进行一些柔韧性训练,比如使用滚轮进行一些背部和肩部的拉伸训练,这可以有效改善关节的柔韧性和舒展肌肉。
6. 功能性训练在康复训练中,受伤者可以进行一些功能性训练,比如使用医疗波,肩部轮训练,这可以恢复受伤肩关节的功能性动作。
7. 渐进性锻炼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受伤者需要渐进性地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难度,逐渐恢复受伤肩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七个动作的康复训练,受伤者可以逐渐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减少肩关节半脱位的再次发作。
但在进行康复训练时,一定要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避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希望受伤者能够尽快康复,重返正常生活和运动。
在进行肩关节半脱位康复训练时,除了以上提到的七个动作外,还有一些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方法。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8. 治疗性按摩治疗性按摩对于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也有一定的帮助。
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附图)

肩关节脱位复位手法肩关节是全身关节里活动度最大的关节,也是最容易出现脱位的关节。
对于肩关节脱位目前存在许多复位方法,但是由于缺少对照比较,选择哪种复位方法往往取决于医师的偏好。
骨科医生必须掌握多种复位方法,针对特定的患者选择最佳的复位方案。
摘要:肩关节是全身关节里面活动度最大的关节。
肩关节的稳定依赖肩部关节囊、韧带和其他肌肉结构来共同维持。
因此,肩关节也是最容易出现脱位。
详细了解肩部解剖结构和脱位类型,同时采取合适的麻醉技术和复位方法对于急性肩关节脱位的早期治疗至为重要。
肩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有很多,但是由于缺少对照比较,选择哪种复位方法往往取决于医师的偏好。
骨科医生必须掌握多种复位方法,针对特定的患者选择最佳的复位方案。
在现代文献中,肩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有许多报道,但是很少有文献关注急性肩关节脱位的早期处理。
肩关节是最常见的脱位大关节。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活动的增加,肩关节脱位的发生率已上升到每年1 万人里面就有24 例发生肩关节脱位。
初次肩关节脱位的好发人群是10 岁至20 岁的男性,其次是五六十岁的人群。
详细了解肩关节的解剖、脱位的类型,掌握麻醉技术和复位方法对于处理肩关节脱位非常关键。
病理解剖肩关节由于缺少骨性结构的约束,关节面的接触又最少,是全身活动度最大的滑膜关节。
因此,肩关节的稳定性更多的依赖关节囊附着的周围软组织、韧带和肌肉组织,存在较高脱位风险。
肩关节的稳定由动态和静态稳定结构共同维持(表1)。
静态稳定结构主要是在运动末期对肩关节的稳定起到支撑作用来维持肩关节的协调。
而动态稳定结构则在肩关节运动的过程过神经肌肉系统的调节来提供动态的稳定。
肩部的静态约束结构包括:喙肩弓、关节窝、关节盂唇、关节囊和盂肱韧带。
喙肩弓是由喙突、喙肩韧带、肩锁关节、锁骨组成。
上述结构共同维持肩关节前上方的稳定。
而且,关节盂的关节面存在向上向前的角度,可以提供下方和后方的稳定。
和髋关节的髋臼不同,肩关节的关节盂使得肩关节更加灵活,但更易于出现不稳。
肩关节脱位

四)、功能锻炼
固定后即鼓励患者作手腕及手指练功活动,
1、新鲜脱位:
1周后去绷带,保留三角巾悬吊前臂,开始练习肩关节前屈、后伸活
动;2周后去除三角巾,开始逐渐作有关关节向各方向主动功能锻炼,
四)、合并症
(四)血管、神经损伤 较容易遭受牵拉伤的是腋神经,损伤后,三角肌瘫痪,肩部前
外、后侧的皮肤感觉消失。血管损伤则极少见,损伤后前臂及手 部发冷和紫组,挠动脉搏动持续减弱或消失。 (五)肱骨外科颈骨折 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时,疼痛、肿胀更为严重。临床上有时很 难鉴别,但X线照片可以帮助诊断及了解骨折移位情况。 (六)肱骨头压缩骨折 临床上难以鉴别,局部疼痛、肿胀较严重,诊断主要靠X线照片 检查。
复位后常选用胸壁绷带固定,将患肢屈肘60°~ 90°上臂内收内旋,前臂依附胸前,用纱布棉花放于 腋下和肘内侧,以保护皮肤,接着将上臂用绷带固定 于胸壁,前臂用颈腕带或三角巾悬吊胸前2~3周。
三)、药物治疗
1.新鲜脱位: ➢ 早期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内服舒筋活血汤、活
血止痛汤等,外敷活血散、消肿止痛膏 ➢ 中期宜舒筋活血,强壮筋骨之剂,可内服壮筋养血
三、病因病机及分类
三)、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 1、 较为常见,多发于青年人。 2、 其因是多方面的,先天性肩关节发育不良或缺陷;
或因首次脱位时治疗不当所致。外伤是主要原因。 3、 主要病理改变:关节囊前壁撕破,关节盂或盂缘撕
脱及肱骨头后侧凹陷性骨折。
三、病因病机及分类
四)、肩关节前脱位的合并症 1.肱骨大结节骨折 2.岗上肌肌腱断裂 3.肱二头肌长腱撕脱 4.血管、神经损伤 5.合并外科颈骨折 6.肱骨头压缩性骨折
肩锁关节脱位科普文章

肩锁关节脱位科普文章肩锁关节脱位是指肩部肩胛骨与锁骨之间的关节脱位。
这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特别是在运动员和年轻人中较为常见。
本文将介绍肩锁关节脱位的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肩锁关节脱位主要是由于肩部的外力作用,导致肩胛骨与锁骨之间的关节脱位。
常见的原因包括运动中的摔倒、碰撞、扭伤以及肩部的过度活动等。
在某些情况下,肩锁关节脱位也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或肩关节结构异常引起的。
症状方面,肩锁关节脱位后患者常感到剧痛,肩部活动受限,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肩关节活动。
此外,还可能出现肩部肿胀、淤血以及肌肉僵硬等症状。
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肩关节松弛感或肩胛骨突出的情况。
诊断肩锁关节脱位主要是通过医生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体格检查中,医生会观察肩部的外观和形态,进行肩关节的稳定性检查,并检查肩胛骨和锁骨的位置关系。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 扫描和MRI等,可以更直观地显示肩锁关节的位置和结构。
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对于初次发生的肩锁关节脱位,非手术治疗通常是首选。
这包括应用冰敷、肩部固定和物理治疗等。
冰敷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肩部固定可以帮助肩锁关节复位和稳定。
物理治疗包括肩部肌肉强化和肩关节稳定性训练,以帮助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和力量。
对于复发性的肩锁关节脱位或严重的脱位情况,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的主要目的是修复肩锁关节的稳定性和恢复肩关节的功能。
手术方法包括肩锁关节重建术、肩关节镜手术和肩锁关节固定术等。
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以帮助肩关节恢复功能。
预防肩锁关节脱位的关键是避免肩部的外力作用和过度活动。
运动时应注意动作的正确性和技巧,避免剧烈碰撞和扭伤。
此外,肩部的肌肉强化和稳定性训练也可以提高肩关节的稳定性,减少肩锁关节脱位的风险。
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对患者的生活和运动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关节脱位的原因及复位方法

关节脱位的原因及复位方法关节脱位时常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特别是一些非常喜欢运动的学生,时常由于外伤或用力过度而引起关节脱位。
一旦发生关节脱位,不仅非常疼痛,还会在局部发生畸形,若处理不及时则会留下比较严重的后遗症。
一、什么是关节脱位?关节脱位就是我们日常生活提及的脱臼,具体由组成关节的两个骨端发生偏离和错位引起的。
这样的错位对关节软骨及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软组织造成损伤,更易出现血肿和畸形。
日常生活中往往因间接暴力引发关节脱位,集中出现在肩关节和手指关节等部位,有时也会由于暴力过大而同时产生错位和骨折。
二、哪些原因引起关节脱位?1.主动用力过猛这种现象通常是患者自身用力时在同一方向用力过猛,如此造成关节活动超限,而关节原本就非常脆弱,主要连接了关节腔、韧带和软骨,故一旦遭遇巨大外力便易脱位。
2.撞击人们受到剧烈撞击时会突然摔倒,而当撞击连续时容易损伤关节,此时患者会由于姿势问题,或想要以手或其他部位减轻冲击力,这样局部受力会非常大,形成挤压的外力造成脱位。
3.病理性病理性的原因在关节脱位中非常普遍,往往因免疫力降低或缺钙而损伤关节。
此时,无需较大外力,只是外界因素的不断影响会造成关节脱位。
三、关节脱位如何复位处理1.肩关节脱位1)肩关节前脱位。
在肩关节脱位中前脱位达97%。
最明显的损伤机制是上肢强力外展与外旋。
此外,肱骨近端承受从后到前的暴力引起肩关节前脱位。
Hippocrates法:患者仰卧,把足部抵在患侧腋窝,纵向牵引患肢并交替内外旋转肱骨头。
患者肌肉紧绷加大复位难度,往往要用力复位,极有可能损伤血管神经及骨折。
Milch法:患者可保持仰卧、坐位或俯卧状态。
把手放在患肩上方,借拇指固定肱骨头,并外展患肢。
完全外展患肢后,缓慢轻柔的纵向牵引,然后借拇指把肱骨向关节盂不断推挤。
这一方法的耐受性良好,不会形成镇痛。
Santos法:一只手把患者患肢的肩峰固定,另一只手不断纵向牵引患肢上臂且外旋。
Spaso法:患者保持仰卧,医生在患肢同侧站立,把握患肢向前屈肩关节呈90°。
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

台州医院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PPT制作:江玲军 职称:主治医师
肩关节脱位
• 前言(流行病学) • 伴随损伤 • 手法复位(复位前麻醉) • 复位后外固定方式及时间(内旋OR外旋) • 再脱位的影响因素 • 关节镜的作用
肩关节脱位-流行病学
• 最常见的脱位(45%) • 前脱位最常见(98%) • 发病率:0.08-1.69次/1000人/年 • 总体发病率:1.7次/100人
再脱位的影响因素
• 年龄: 20岁:33% 30-40岁:20%
• 较大的Hill-Sachs • 明显的盂唇骨折 • 持续移位的肱骨大结节骨折 • 参加体育运动
关节镜的作用
• 降低脱位发生率
小结
• 老年病人的陈旧肩关节脱位,暴力复位,损伤腋血管,导致死亡(50%) • 复位前后均须查血管、神经、X片、CT片 • 复位前后均须告知患者可能并发症,如骨折、心脑血管意外 • 复位前麻醉 • 手法复位方法很多,须要掌握2种以上 • 复位后外旋位固定有助于减少再次脱位率 • 对可能出现再脱位的年轻人可行关节镜手术 • 关节活动度和强度接近正常时方能重返运动,但可能再次脱位
Hippocratic 复位法(外科学)
• 牵引 • 对抗牵引 • 杠杆
Hippocratic 复位法(外科学)
• 内收位牵引:增加关节上方应力,导致不易复位、疼痛、神经损伤、骨折 • 临床慎用!
Milch 复位法
• 重复损伤过程 • 仰卧位、坐卧位 • 完全外展、纵轴外旋牵引 • 推顶肱骨头(必要时) • 优点:病人耐受性好
一位医师完成 允许不镇痛
改良Milch 复位法
• 卧位、坐位 • 极度外展、外旋 • 易于使用(78%-90%) • 允许不麻醉(80%)
肩关节脱位知识

基本介绍
儿童肩关节脱位非常少见。主要为进入青春期的儿童。随着儿童进入青春期, 其肩关节不稳定的发生率也有明显的增加。
解剖特点
肩关节由较大的半球形肱骨头与相对浅平的关节盂凹所组成,具有适应于上肢 功能所需要的大范围的活动,因此,肩关节几乎不存在骨性稳定作用。肱骨头关节 的表面积及其曲面的直径是相对扁平的关节盂表面积的3倍。盂唇使关节盂加深,关 节囊、韧带复合结构是肩关节主要的稳定机制。肱盂关节的关节囊主要附着在肱骨 近端的解剖颈上,但其内侧部分却附着在肱骨干近端。除了内侧部分,肱骨近端髄 板的大部分是关节囊外结构,因此,如同多数儿童的关节损伤,关节囊坚固地附着 在骨髄上,容易产生经髄板的骨折,而关节囊、韧带断裂则很少见,故发育未成熟 的儿童,骨折也比肩前脱位均有明显的外伤史,肩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伤肢呈 弹性固定于轻度外展内旋位,肘屈曲,用健侧手托住患侧前臂。外观呈“方肩”畸 形,肩峰明显突出,肩峰下空虚。在腋下、喙突下或锁骨下可摸到肱骨头。伤肢轻 度外展,不能贴紧胸壁,如肘部贴于胸前时,手掌不能同时接触对侧肩部(Dugas征, 即搭肩试验阳性)。上臂外侧贴放一直尺可同时接触到肩峰与肱骨外上踝(直尺试 验)。后脱位临床症状不如前脱位明显,主要表现为喙突明显突岀,肩前部塌陷扁 平,在肩胛下部可以摸到突出肱骨头。上臂略呈外展及明显内旋的姿势。X线检查可 明确脱位类型和确定有无骨折情况。
合并症
应注意检查有无合并症,肩关节有脱位病例约30%~40%合并大结节骨折, 也可发生肱骨外科颈骨折,或肱骨头压缩骨折,有时合并关节囊或肩胛盂缘自前 面附着处撕脱,愈合不佳可引起习惯性脱位。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可向后滑脱,造成 关节复位障碍。腋神经或臂丛神经内侧束可被肱骨头压迫或牵拉,引起神经功能 障碍,也可以损伤腋动脉。
肩关节脱位足蹬法方法

肩关节脱位足蹬法方法
肩关节脱位足蹬法是一种紧急的肩关节复位方法,需要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步骤:
1. 患者被放在平躺的位置上,医师站在患者头部。
2. 医师用双手握住患者的前臂,并向上提起,使患者的手臂呈90度角伸展于身体两侧。
3. 再用双手握住患者的肩部,轻轻向前拉,使肩关节外翻。
4. 现在,医师用一只脚底沿患者的肩胛骨下缘踩住患者的侧肋,使患者的身体与床垫垂直。
5. 医师用双手轻轻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患者的手臂,同时以足蹬患者的背部肋骨,使肩关节得以复位。
需要注意的是,肩关节脱位足蹬法并不是所有肩关节脱位都适用,因个体差异和情况不同,对于不同的患者需要医师进行全面的评估,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
肩关节脱位

• 治疗方法:
• 脱位后应尽快复位,选择适当麻醉(臂丛麻 醉或全麻),使肌肉松弛并使复位在无痛下 进行。老年人或肌力弱者也可在止痛剂下 (如75~100毫克杜冷丁)进行。习惯性脱位 可不用麻醉。复位手法要轻柔,禁用粗暴 手法以免发生骨折或损伤神经等附加损伤。
• 常用复位手法有三种:
• (1)足蹬法(Hippocrate's法) • 患者仰卧,术者位于患侧,双手握住患肢 腕部,足跟置于患侧腋窝,两手用稳定持 续的力量牵引,牵引中足跟向外推挤肱骨 头,同时旋转,内收上臂即可复位。复位 时可听到响声。
• (2)科氏法(Kocher's法) • 此法在肌肉松弛下进行容易成功,切勿用 力过猛,防止肱骨颈受到过大的扭转力而 发生骨折。手法步骤:一手握腕部,屈肘 到90度பைடு நூலகம்使肱二头肌松弛,另一手握肘部, 持续牵引,轻度外展,逐渐将上臂外旋, 然后内收使肘部沿胸壁近中线,再内旋上 臂,此时即可复位。并可听到响声。
肩关节脱位
阿拉尔医院骨科
杨轶龙
• 定义:肩关节包括肱盂关节、 肩锁关节、胸锁关节及肩胸关 节,但以肱盂关节的活动最为 重要。习惯上将肱盂关节脱位 称为肩关节脱位。
• 分类:根据肱骨头脱位的方向 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上脱位 及下脱位四型,以前脱位最为 多见。前脱位时肱骨头可能位 于锁骨下、喙突下、肩前方及 关节盂下。
• (3)牵引推拿法 • 伤员仰卧,一助手用布单套住胸廓向健侧 牵拉,第二助手用布单通过腋下套住患肢 向外上方牵拉,第三助手握住患肢手腕向 下牵引并外旋内收,三方面同时徐徐持续 牵引。术者用手在腋下将肱骨头向外推送 还纳复位。二人也可做牵引复位。
谢谢!
上举推按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临床体会

上举推按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临床体会引言肩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尤其是在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中。
上举推按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特定的手法操作,旨在恢复肩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分享上举推按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临床体会。
上举推按法概述定义上举推按法是一种结合了上举和推按两种手法的中医治疗技术,主要用于治疗肩关节脱位。
原理该方法基于中医经络学说,通过手法操作刺激相关穴位,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痉挛,从而实现关节复位。
适应症上举推按法适用于急性肩关节脱位,尤其是前脱位的治疗。
临床操作步骤初步评估在进行治疗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脱位的类型和程度。
准备阶段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位置,通常为半卧位。
医生需要洗净双手,佩戴无菌手套。
手法操作上举:医生一手固定患者肩部,另一手握住患者前臂,缓缓将患肢上举至最大限度。
推按:在上举的基础上,医生利用掌根或拇指对患者肩关节进行适度的推按,以促进关节复位。
复位确认手法操作后,医生需要通过触诊和活动测试来确认肩关节是否复位成功。
后续处理复位成功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固定和休息,同时配合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临床体会疗效评估上举推按法在临床实践中显示出较高的复位成功率,且患者恢复速度快,疼痛和不适感较轻。
患者体验患者普遍反映,上举推按法治疗过程中疼痛感较轻,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
风险与预防虽然上举推按法相对安全,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关节损伤加重。
因此,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巧。
案例分享本文将分享几个典型的肩关节脱位治疗案例,展示上举推按法的具体应用和疗效。
结语上举推按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在治疗肩关节脱位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我们相信这一方法将为更多的肩关节脱位患者带来福音。
肩关节脱位如何手法复位

28保 健医疗保健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August 2020 Vol.20 No.15肩关节脱位如何手法复位肩关节脱位是生活中较为多见的一种现象。
临床上,肩关节脱位的发生率非常高。
究其原因,在于人体肩关节本身的特殊性,比如肩关节的关节囊比较松弛、肱骨头大等。
在人体所有关节中,肩关节属于运动范围较广,且结构不稳的关节类型,在关节处存在外伤,或者受外力影响时,人的肩关节就容易产生脱位情况。
肩关节脱位后会让人疼痛难忍,甚至让肩关节的基本活动受到限制。
那么,发生这样的情况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1.为什么容易出现肩关节脱位?肩关节是指我们身体与上肢连接的地方,包括腋窝、手臂上部位、肩胛骨、胸前区等。
主要由肱骨头、肩胛骨关节盂组成,是人体上肢中非常灵活的关节。
根据人体肱骨头位置,可将肩关节脱位分为后脱位、前脱位。
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肩关节前脱位,而造成前脱位的原因主要为外力所致。
比如人向前摔倒的时候,若手掌、手肘部先着地,那么外力会随着肱骨头向上冲击,造成肩关节前脱位。
在外力作用下,肱骨头被推到肩胛骨喙突的下方,则会引起喙突下脱位。
在此期间,因外力较大,王 平 广安区妇幼保健院肱骨头被外力冲击至锁骨下方时,可被称为锁骨下脱位。
肩关节后脱位在生活中较为少见,在肩关节受力由前向后时才会发生肩关节后脱位。
另外,肩关节脱位后,如果初期治疗不规范、不及时,那么可能会演变成习惯性脱位。
肩关节脱位后,伤肩处会变得肿胀,随之而来的是疼痛感。
与此同时,患者因肩膀、手臂不能自由舒展,所以提、拿物品等活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2.肩关节脱位后如何手法复位?肩关节脱位后,患者忍受疼痛的同时,其行动会遭到限制,所以需要通过及时、有效的复位治疗,让患者可以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中去。
而肩关节脱位后复位的基本原理,简单来说,就是使用外力将肱骨头推到肩关节内的原有位置中。
手法复位是应对肩关节脱位的常见手段,肩关节出现脱位现象后,需尽快复位,避免患者产生肌肉痉挛、神经血管病等并发症。
改良Kocher复位法整复肩关节脱位

端粉碎性骨折 , 位失败 , 复 收入 院 予 切 开 复 位 内 固定 。 访 3 随 ~
6个 月 , 均 4个 月 , 关 节 功 能 基 本恢 复 正常 , 例 发 生 再 次 平 肩 3
切开复位法 。 自20 0 3年 5月 至 2 0 0 7年 6月 , 者 对 K c e 作 o hr
前 脱 位 中喙 突下 脱位 1 7例 , 下脱 位 2 盂 0例 , 骨 下脱 位 7 ; 锁 例 合 并 肱 骨 大 结 节 骨 折 9例 , 骨 近 端 骨 折 1 ,均 无 血 管及 肱 例
神 经 损 伤 ; 伤 至 就 诊 时 间 3 i~ 。 受 0m n 9h
2 治 疗 方 法
(t o Si n法 ) 足 蹬 复 位 法 ( ip c t ms , H p or i a c法 ) K c e 复 位 法 及 、oh r
3
结 果
对 4 6例 肩 关 节 脱 位 患 者 急 诊 手 法 复 位 ,8例 成 功 , 3 7例 失 败 后 , 行 臂 丛 神 经 阻 滞 麻 醉 下 成 功 复 位 , 例 合 并 肱 骨 近 改 1
H si lf hn agS e yn 0 4 Lann , hn opt S ey n ,hn ag 10 4 ,i i C ia ao 1 o g
Ke r s S o l e il c t n; Bo es t n n p l t n y wo d h u d r so a i d o n et gma i u ai i o
主动前屈 活动度平 均得分 4 . 6分 (  ̄ 3 5分 ) 前 屈 肌 力 测 试 平 、
本组 4 6例 , 2 例 , 2 男 1 女 5例 ; 年龄 1~ l , 均 4 岁 。 58 岁 平 2
肩关节 复位方法

肩关节复位方法肩关节复位方法是指将脱位的肩关节恢复到原位的过程。
肩关节是人体上肢与躯干相连接的关节之一,由肩胛骨和上臂骨组成。
肩关节复位是一项需要专业技巧和经验的操作,应由医生或专业医务人员进行。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肩关节复位方法。
1. Kocher法:Kocher法是肩关节前脱位时常用的复位方法。
操作时,患者坐着或站着,医生站在患者后侧。
医生的一个手臂固定住患者的肩胛骨,另一个手臂握住患者的上臂骨,进行复位。
医生将患者的上臂进行外旋和内旋的动作,并逐渐加压,使肩关节复位。
2. Milch法:Milch法适用于肩关节后脱位。
操作时,患者卧在床上,头部稍微垫高。
医生站在患者的一侧,将患者的上臂骨固定在床上,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腕。
医生用力向前上方拉伸患者的手腕并逐渐加压,使肩关节复位。
3. Scapular countertraction法:Scapular countertraction法适用于肩关节前脱位。
操作时,患者坐在床边,将双脚悬空。
医生站在患者后侧,一手固定住患者的肩胛骨,一手握住患者的上臂骨。
医生先用力向前拉动患者的肩胛骨,再将患者的上臂骨向内旋,逐渐加压,使肩关节复位。
4. Hippocrates法:Hippocrates法适用于无法完成其他复位方法或复位失败的情况。
操作时,患者卧在床上,医生站在患者的一侧。
医生将患者的上臂骨固定在床上,用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腕,并将患者的胸部固定在床上。
医生用力施加向上的牵引和旋转力,使肩关节复位。
在进行肩关节复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复位,不要盲目操作,以免造成进一步损伤。
2. 患者需要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复位,可以通过使用镇痛剂或肌肉松弛剂来帮助患者放松。
3. 复位后,应固定肩关节,以保护关节,并预防再次脱位的发生。
通常可以通过使用抗脱位带或肩膝带进行固定。
总之,肩关节复位是一项需要专业医务人员进行的操作,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关节脱位

张开放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医院骨三科
肩锁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the acromioclvicular joint)
多见于年轻人运动创伤。由 直接暴力及间接暴力所致,以直 接暴力多见。
可分三类 (Classification):
治
疗
髋关节中心脱位可以有低 血容量性休克及合并有腹部内 脏损伤,必须及时处理。
1. 第1型的治疗 轻度股骨头内移,髋臼 骨折不重的可不必复位,需卧床休息10-12 周,作短期皮肤牵引以缓解症状。股骨头 内移较明显的需用骨牵引复位。股骨髁上 骨牵引效果不好;最好在大粗隆下方钻入 粗大螺丝钉经股骨颈至股骨头内,作侧方 牵引。床旁摄片核实复位情况,一般牵引 4-6周。3个月后方能负重。 髋臼骨折复位不良者、股骨头不能复位者、 同侧有股骨骨折者都需要切开复位,用螺 丝钉或特殊钢板作内固定。
2.固定 复位后用绷带将双踝暂时 捆住一起,于髋关节伸直位下将病 人搬运至床上,患肢作皮肤牵引或 穿丁字鞋2-3周。不必石膏固定。 3.功能锻炼 需卧床休息4周。卧 床期间作股四头肌收缩动作。2-3周 后开始活动关节。4周后扶双拐下 地活动。3个月后可完全承重。
(二) 第2-5型的治疗 主张早期切开复位与内固定
2.感觉功能障碍(sensory function disturbance)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haptics)、痛觉 (algaesthesis)、温度觉(thermesthesia),检查触 觉用棉花,检查痛觉用针刺,检查温度觉分别 用冷或热刺激。神经损伤,其所支配的皮肤以 上感觉均消失。由于感觉神经相互交叉、重叠 支配,实际感觉完全丧失的范围很小,称之为 该神经绝对支配区(nerve absolutely dominated area),如正中神经(nervus medianus)为示、中 指远节,尺神经为小指.
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治疗

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
干扰电疗法
调制中频治疗仪
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TENS)
电针
其他:针灸推拿
4、理疗
预防和治疗措施
护肩的应用
肩吊带不能减轻半脱位,反而会干扰体位,使上肢制动,增加屈肌张力,并妨碍正常步态,所以一般不主张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活动中肩关节及其周围结构不应有任何疼痛,如有疼痛表示某些结构受到累及,必须改变治疗手法。对于卒中病人来说,早期正确的处理可以预防肩关节半脱位。
患侧卧位——患侧肩前伸,前屈<90°,伸肘,前臂旋后,腕关节伸展,手指自然伸展。躯干侧翻<90°,防止出现翼状肩胛。
坐位时,在患肢前方放一平桌,将患肢托起;站位或行走时,治疗师应对患肢充分保护,避免自然下垂。
Bobath式握手:双上肢伸展充分上举,多次反复进行,卧位、坐位均可。
向患侧翻身:抵抗肩胛骨向后缩
坐位和站立位上可触及肩峰与肱骨头之间有1/2横指到2横指之间距离。
症状与体征:
搭肩试验:患者坐位或站立位,肘关节取屈曲位,将手搭于对侧肩部,且肘部能贴近胸壁为正常,如果能搭于对侧肩部,但肘部不能贴近胸壁,或肘部能贴近胸壁,但手不能搭于对侧肩部,均为阳性,提示可能有肩关节脱位。
肩部塌陷,肱骨头向前下移位,呈轻度方肩畸形。
快速刺激:在冈上肌、三角肌、肱三头肌上由近及远做快速摩擦或以冰块刺激。
关节挤压:健侧卧位,患侧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治疗师一手放在肘关节处,另一手握患手,沿上肢纵轴,向肩关节处施加压力。
3、运动疗法
患侧负重:坐位,患侧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患手放在坐位臀部水平略外侧,躯体向患侧倾斜。
胛骨位置异常,肩关节锁住机制消失。
病因
肩关节脱位复位手术记录

肩关节脱位复位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手术医生:XXX医生
助手:XXX护士
手术记录:
病人姓名:XXX 年龄:XX岁性别:男
手术部位:肩关节
手术方式:肩关节脱位复位手术
手术开始时间:XX:XX
患者处于横卧位,全身麻醉下,右上肢外展,肩部局部消毒,铺巾
无菌盖。
1. 切口选择和处理:
医生在右肩近前缘缝合过度肩胛韧带的短直皮肤切口,切开皮肤连
续下切至肩胛韧带,经筋膜向内探查。
2. 关节复位操作:
医生将肩关节通过旋外和上举复位,同时用手控制肩胛骨进行稳定。
仔细检查关节稳定度,确保复位成功。
3. 创面处理和止血:
医生用生理盐水仔细冲洗清创面,并做必要的止血控制。
创面予以一层缝合术,肩部贴敷无菌纱布,再用压迫固定该区域。
4. 术中医嘱:
医生嘱咐护士固定患者肩部,避免过度活动,防止术后出现肩关节再次脱位。
5. 结束和患者转出室:
医生仔细检查手术区域无出血、皮肤完整、关节稳定等情况后,对术区进行清洁,撤除手术用品。
患者转出手术室至恢复室继续观察。
手术结束时间:XX:XX
手术过程中无特殊并发症发生。
术后医嘱:
1. 严格卧床休息,保持肩部稳定,避免使用该肢体;
2. 术后三天内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感染或消化不良;
3. 上午、下午各口服一次抗生素,连用五天,预防术后感染;
4. 患者出院后需按时到医院复查,听从医生的进一步治疗安排。
手术记录完毕。
肩关节脱位健康宣教

肩关节脱位健康宣教肩关节脱位(shoulder dislocation)是指肩关节头(humeral head)从肩肩窝中完全滑出或部分滑出的情况。
这是一种常见的急性骨折和关节损伤,特别常见于年轻人,尤其是从事高风险运动的人。
肩关节脱位不仅会导致剧烈的疼痛和功能障碍,还会增加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和复发的风险。
肩关节由肱骨(humerus)和肩胛骨(scapula)组成。
肱骨的头部是球状的,与肩窝相配合。
而肩窝由肩胛骨的关节窝和相关的韧带组成。
肩关节脱位通常发生在碰撞、跌倒或剧烈运动等外力作用下。
这些外力可以造成肩胛骨下滑和肱骨头脱离肩窝,导致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通常分为两种类型:前方脱位(anterior dislocation)和后方脱位(posterior dislocation)。
前方脱位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肩关节脱位的95%。
这种脱位是指肱骨头滑出到前方并略向下,导致肩关节前方切迹(glenoid fossa)出现空虚。
后方脱位相对较少见,约占肩关节脱位的5%。
这种脱位是指肱骨头向后滑出,导致肩关节后方切迹出现空虚。
肩关节脱位的常见症状包括急性的肩部疼痛,特别是活动或外界触摸时疼痛加剧,肩部功能完全丧失,肩关节异常形态(如肱骨头在肩胛骨上凸出),以及可能出现肩胛骨前部的肌肉收缩或痉挛。
如果发生血管或神经的损伤,还可能出现肩部紫绀、手指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等症状。
如果怀疑肩关节脱位,应尽快就医进行确诊和治疗。
通常,医生会进行临床检查和相关的成像检查(如X线、MRI或CT)来确定脱位的类型和程度。
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复位关节,并控制疼痛和炎症。
在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会使用手法复位关节。
然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度的休息和康复训练,以加强肩部周围的肌肉和稳定关节。
预防肩关节脱位的关键是增强肩部的稳定性和加强相应的肌肉力量。
这可以通过进行适度的肩部锻炼和相关的康复训练来实现。
此外,避免高风险的活动,注意保护肩关节,避免外力冲击和损伤,也是预防肩关节脱位的重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关节脱位的复位和治疗
肩关节脱位,占所有主要关节脱位的50%。
前脱位是最常见的,占95%至97%,后脱位约2%至4%,下脱位约0.5%。
肩关节前脱位损伤机制
前肩关节脱位通常是由于外展,外旋和伸展手臂受到打击(例如阻挡篮球射击)。
不太常见的是,对肱骨后部的打击或伸展的手臂上的摔伤可能导致前脱位。
检查-前方脱位的肩部导致手臂轻微外展并向外旋转。
患者抵抗所有运动。
肩峰在瘦弱的个体中显得突出,并且肩部的正常圆形外观丧失。
肩关节前脱位复位方法
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用于减少前肩关节脱位的许多方法中的任何一种的优越性。
采用的方法取决于临床医生的偏好和患者的病情。
通常,快速,简单且既不需要大的力也不需要静脉内药物的技术是理想的。
我们建议从肩胛骨操作开始,如果不成功,接下来尝试外旋技术。
如果使用这些方法没有实现减少,则可以使用牵引-反作用的方法进行复位。
肩关节前脱位治疗
肩胛骨操作快速,简单,并且患者可以很好地耐受,因此是良好的操作方式。
该方法采用肩胛骨的旋转以使肱骨头与关节盂脱离并允许其缩小为关节盂。
包括直立及俯卧两种技术。
直立技术(首选)-将床头放置在90度。
让患者将双腿悬垂在床的一侧,并将未受影响的肩膀靠在床的直立部分上。
鼓励患者放松肩部肌肉。
站在病人身后,找到肩胛骨。
然后同时使用拇指向内侧推动尖端并向下推动肩峰,从而旋转肩胛骨。
同时,助手在手臂上提供轻柔的向前或向下牵引力。
向下牵引避免了患者手臂的移动并且可能是有利的。
为了施加向下的牵引力,助手用一只手抓住患者的手腕,用另一只手抓住已弯曲的肘部,并在将手腕固定到位的同时向下推动肘部。
俯卧技术-手臂悬挂在担架的侧面,可以掉到地上。
从预制的腕部夹板悬挂约10至15磅的重量,作为提供牵引力的助手的替代。
肩胛骨以与直立方法类似的方式操
纵。
外旋技术-外旋技术通过克服肱骨内旋转器的痉挛,解开关节囊,并使肩袖的外旋转器向后拉肱骨来减少前盂肱关节脱位。
这种方法安全,易于理解和教导,没有报告并发症,只需要一名临床医生。
患者仰卧并且肘部弯曲至90度以放松肱二头肌的长头并允许肱骨头移动。
用一只手抓住肘部以保持手臂的内收位置,另一只手握住患者的手腕。
慢慢地,当临床医生引导手时,要求患者让他们的手臂向侧面(外部旋转)。
每当感觉到疼痛或痉挛时,停止运动并使肌肉放松。
逐渐地,在5到10分钟的过程中,臂外部充分旋转,从而可以发生减少。
减少通常发生在外部旋转70至110度之间的手臂。
Milch技术-如果使用外部旋转方法无法减少,即使手臂完全向外旋转,也可以添加Milch复位技术。
将现在完全外旋的手臂外展到头顶位置,在整个外展过程中保持外旋。
通过对肱骨进行轻柔牵引并在肱骨头上施加直接压力并将临床医生的拇指放在腋窝中来实现减少。
Stimson 技术-如果上述技术不成功,一种替代方法是Stimson的技术,其中包括让患者俯卧并将受影响的肢体悬挂在床边缘,重量为10至15磅。
减少通常在30分钟内完成。
牵引-反作用采用包裹在腋下的薄片。
当一个助手在手腕或肘部处提供轻柔的连续牵引力时,另一个助手在患者的相对侧提供与床单的反作用。
肩关节后脱位
损伤机制:对肩部前部的打击,内收和内旋臂的轴向负荷,或癫痫发作或触电后的剧烈肌肉收缩是后肩关节脱位的最常见原因。
检查:显示后肩突出,向前扁平。
喙突过程显得突出。
患者内收和内旋时握住手臂,无法向外旋转。
后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关节面缺损的大小(“反向Hill-Sachs畸形”)和脱位因素的持续时间决定是否进行闭合复位。
三周以上的脱臼通常是不可减少的,并且急诊科(ED)关闭减少的尝试通常是徒劳的。
闭合复位可在全身麻醉手术室或ED手术镇静。
减少涉及在肘屈曲时内收臂上的轴向牵引。
在施加牵引力的同时,手臂在内部旋转并加合。
片材可以与牵引-反作用方法类似的方式使用,以减少前脱位。
在脱位的肱骨头的后部方向上的直接压力,使其向前引导,或者使用在腋窝下方环绕的片材来解锁关节盂边缘的轻微侧向牵引可以有助于减少。
如果成功,手臂固定在中立位置。
肩关节下脱位
损伤机制:下部脱位最常见的原因是轴向负荷,手臂完全外展或手臂强力过度牵引。
当患者跌倒并突然抓住头部上方的物体导致过度推翻时,经常发生这种脱位。
检查:这种损伤的患者主要表现手臂放在头部上方,并且不能将手臂置于头部。
前臂位置旋前的。
下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通过与外展肱骨一致的牵引-反作用来实现下颌骨脱位(下肩关节脱位)。
手臂轻柔,渐进的内收使得脱位纠正。
在大多数情况下闭合复位是成功的,除非存在“扣眼”畸形(肱骨头被困在下囊的撕裂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开放手术复位。
并发症
肩关节脱位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复发性脱位,20岁以下的患者占50%~90%,40岁以上的患者约占5%~10%。
防止再次移位的措施有:改变固定的位置,增加固定的持续时间,物理治疗和手术修复。
康复-强化康复计划可能会降低再次移位率,但这并非普遍适用。
在固定的最初阶段(通常为三周),患者始终佩戴防盗器,除非洗澡,动员肘部和手腕,或进行Codman的锻炼(在手臂悬挂的情况下进行轻柔的肩部运动训练)。
必须避免外展和外旋,因为这些运动会增加关节前囊压力。
在随后的几周内,主动辅助的运动练习范围以及内旋和内收肌肉的等长强化练习被添加到该计划中。
一般来说,到第12周,允许有限的体育活动回归,然后完全恢复到第16周能耐受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