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实验报告燃烧的条件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燃烧的条件实验

初中化学燃烧的条件实验

初中化学燃烧的条件实验
初中化学燃烧的条件实验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准备实验材料:取适量MnO2于广口瓶,用注射器取5ml双氧水,连接好制氧装置。

2. 设定实验组:取带气球的具支试管倒入适量热水,再取一小块绿豆粒般大小的白磷放入具支试管中,放入大烧杯左边。

3. 设定对照组:另取一支干燥试管放入一小块绿豆粒般大小的红磷,塞上带气球橡皮塞,放入大烧杯右边,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4. 实验操作:将制氧装置和具支试管连接,缓缓推动注射器活塞通入氧气,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5. 实验现象分析:干燥试管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具支试管里热水中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燃烧的条件,增强对燃烧条件的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实验用品】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

【实验内容】1.用棉花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到蘸有酒精的棉花燃着了,蘸有水的棉花没有燃烧,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有可燃物。

2.(1)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

①实验现象: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能燃烧。

②实验结论: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是可燃物。

(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如图所示。

①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起来,然后滤纸碎片也燃烧起来。

②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利用蜡烛和烧杯(或选择其他用品),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需要有氧气(或空气)。

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方案:取两支蜡烛放在桌面上并点燃,用一只烧杯罩住其中一支蜡烛,观察现象(合理即可)。

【问题与交流】1.上述实验步骤1中,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蘸有水的棉花也燃烧起来;因为棉花上的水被蒸干后,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引起燃烧。

2.如果将实验步骤2(2)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换成木屑和煤粉,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木屑先燃烧而煤粉后燃烧,说明煤粉的着火点比木屑高。

3.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温度、氧气的浓度、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等。

实验突破1.如图所示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能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D)A.可燃物B.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可燃物和氧气D.氧气(或空气)2.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C)A.对比实验中a、c处的现象可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与B.对比实验中a、b处的现象可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a处白磷燃着后很快熄灭,原因是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D.管口小气球的使用体现了实验的“绿色化”3.我国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的风俗,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 ℃,但纸质(着火点约170 ℃)灯罩却未被点燃的原因是(D)A.灯罩的材料不是可燃物B.灯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C.风将热量吹散后纸质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D.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4.如图是有关探究燃烧条件实验的改进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省略)。

燃烧燃烧的条件

燃烧燃烧的条件

温度要达到 着火点
着火点: 可燃物燃烧时需要的最低温度。 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着火点 /℃ 白磷 40 红磷 24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木材 木炭 250~ 320~ 330 370 酒精 558 无烟煤 700~ 750
小结: 一、燃烧的条件
1、有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水火能容?
因为同时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
火灾对人类的危害非常大。
联合国“世界火灾统计中心” 近年来不完全统计: 全球每年约发生700万起火灾, 全球每年死于火灾约有75000人。
探究:蜡烛火焰熄灭的方法 P125 实验用品:
蜡烛、火柴、水、剪刀、烧杯、碳酸钠溶 液、盐酸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能够生成二氧化碳)。
火警免费电话是119 大家知道火警该怎么报吗?
报警时应该注意说明以下几点:
详细地点、 燃烧物质、 火势大小、 人员情况。
最好还有报警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如:王小明;电话:5565176。)
【体验收获】
1、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怎么灭火?
盖上锅盖,隔绝空气而灭火。
2、酒精灯撞倒引起酒精在桌上燃烧,应如何灭火?
使用范围
泡沫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木 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 火
干 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 粉 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 灭 来灭火的 火 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 液态 理是:在加压时将液态二 二氧 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 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 化碳 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灭火 器
干粉灭火器具有流动性好、 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 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除 可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 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 烧引起的失火。 利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 使物体损坏,因此可用来 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 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使用时,手一定要先握在 钢瓶的木柄上,否则,会 把手冻伤。

燃烧的原理实验报告(3篇)

燃烧的原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包括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等。

2. 掌握燃烧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3. 通过实验观察燃烧现象,加深对燃烧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指可燃物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放热反应的过程。

燃烧的必要条件包括:1. 可燃物质:具有可燃性的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等。

2. 氧气:助燃剂,通常指空气中的氧气。

3. 热量:点燃可燃物质,使其达到着火点。

燃烧过程中,可燃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可燃物 + 氧气→ 燃烧产物 + 热量三、实验用品1. 可燃物质:木材、纸张、汽油等。

2. 氧气:空气。

3. 热源:酒精灯、打火机等。

4.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温度计、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可燃物质,放入烧杯中。

2. 用酒精灯或打火机点燃可燃物质,观察燃烧现象。

3. 记录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观察燃烧产物的颜色、状态等。

4. 对燃烧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如测定燃烧产物的质量、热量等。

5.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燃烧原理。

五、实验现象1. 燃烧时,可燃物质发出火焰,并伴有热量释放。

2. 燃烧产物有气体、液体和固体,其颜色、状态等因可燃物质不同而异。

3. 燃烧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直至可燃物质完全燃烧。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燃烧过程中,可燃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2. 燃烧产物的颜色、状态等因可燃物质不同而异。

例如,木材燃烧产生烟雾和灰烬,汽油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和少量水。

3. 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燃烧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直至可燃物质完全燃烧。

七、实验结论1. 燃烧是可燃物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放热反应的过程。

2. 燃烧的必要条件包括可燃物质、氧气和热量。

3. 燃烧过程中,可燃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图1
感悟新知
实1-练
【分析实验】请帮小明将未完成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燃烧与 1 物质的关系
小木条燃烧,玻璃 是可燃物
棒没有燃烧
才能燃烧
感悟新知
实1-练
实验 设计意图 探究燃烧与
2 温度的关系
探究燃烧与 3 氧气的关系
实验现象
小木条燃烧,小 煤块没有燃烧
玻璃杯内蜡烛熄 灭了,玻璃杯外 蜡烛仍燃烧
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温度 达到着火点
燃烧需要氧气
感悟新知
实1-练
【得出的结论】 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_____有__可__燃__物_____、 ___与__氧__气__接__触_____ 、 __温__度__达__到__着__火__点____ 。
感悟新知
实1-练
解题秘方:本实验是采用对照法,通过不同的现象 得出结论。
感悟新知
实1-讲
实验拓展: 如果在酒精灯火焰上长时间加热,蘸水的棉花也会
燃烧,因为棉花上的水吸收热量完全蒸发后,酒精燃烧 放出的热量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使棉花燃烧起来。
感悟新知
考向 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1-练
例1 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小明设计了
如下实验方案探究燃烧的条件:
【设计并进行实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感悟新知
实验 1 燃烧的条件
实1-讲
1. 实验用品 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酒
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火柴、剪刀、水等。
感悟新知
2.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1-讲

实验1__燃烧的条件_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1__燃烧的条件_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实验1 燃烧的条件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习白磷的取用;
2.学会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归纳、总结燃烧的条件。

实验用品:
烧杯、铜片、导管;
白磷、红磷、热水、氧气。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解释和化学方程式1.如右图,在铜
片的两端各放一
发生燃烧的是
小块白磷、红磷。

在热水中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
一小块白磷。

观察。

2.如右图,将
导管口对准热
水中的白磷,通
入少量氧气(或空气)。

观察。

问题与讨论:
1.上述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
条件?
2.实验1中两小块白磷发生的不同现象,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3.实验2中小块白磷燃烧,说明只要满足哪些条件,白磷在水中也会发生燃
烧?。

探究燃烧条件实验报告

探究燃烧条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燃烧的条件,探究不同条件下物质燃烧的特性,为今后的安全用火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物质具有可燃性;2.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实验器材1. 酒精灯;2. 酒精;3. 小木块;4. 小铁块;5. 烧杯;6. 氧气瓶;7. 温度计;8. 秒表;9. 火柴;10. 实验记录表。

四、实验步骤1. 将酒精倒入酒精灯中,点燃酒精灯,观察火焰颜色和形状;2. 将小木块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记录木块燃烧的时间;3. 将小铁块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铁块表面现象;4. 将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观察火焰熄灭时间;5. 将氧气瓶打开,用酒精灯加热氧气瓶,观察氧气燃烧现象;6.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燃烧条件。

五、实验现象1. 酒精灯火焰呈蓝色,温度较高;2. 小木块在酒精灯火焰上燃烧,燃烧时间为10秒;3. 小铁块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表面出现红色;4. 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火焰熄灭时间为30秒;5. 氧气瓶打开后,加热氧气瓶,火焰迅速熄灭。

六、实验结论1. 物质具有可燃性,酒精、木块、铁块均具有可燃性;2.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酒精、木块、铁块在氧气中均能燃烧;3.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酒精、木块、铁块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能燃烧;4. 燃烧条件满足时,燃烧现象明显,如火焰颜色、形状、温度等;5. 燃烧条件不满足时,燃烧现象不明显或无法燃烧。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酒精灯火焰烧伤;2.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数据;3.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器材整理归位。

八、实验拓展1. 探究不同可燃物的燃烧特性;2. 研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3. 探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4. 研究燃烧条件对燃烧速度的影响。

九、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燃烧的条件,掌握了不同条件下物质燃烧的特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安全用火,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有答案,含解析)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有答案,含解析)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知识点的认识】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如图所示:;一共有三个:(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自燃与爆炸”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燃烧的概念、现象和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燃烧的概念,一定要明确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常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因此,在书写有关物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时,不能把反应条件写出燃烧,而应该是点燃.2.对于燃烧的条件,要特别注意三个条件应该是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的.并且,有些物质(如细铁丝等)燃烧时要求的氧气浓度比较高,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是达不到的;因此,这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却能剧烈燃烧.还有,就是物质的着火点是经常考查到,一定切记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本身的属性,一般是不变的.一、选择题(共18小题)1.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弄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主要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燃着的酒精灯,盖上灯帽后熄灭,这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A、氧气B、可燃物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可燃物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3.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B、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闪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4.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B、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C、把木柴架空,可使木柴更充分接触空气而燃烧得更旺D、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5.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B、风助火威﹣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6.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B、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C、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7.“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常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跟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当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能发生B、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有水、气体、沉淀三个条件至少满足一个,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C、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构成的D、不同的物质构成它的基本微粒可能不同,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8.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1所示.图2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燃烧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9.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B、锅里的油着火时可以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C、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10.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实验,有关该几个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1中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和提供热量B、实验2可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实验3中左边试管中铁钉生锈而右边试管中铁钉不生锈,可证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水接触D、实验4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C、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D、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12.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A、B、C、D、13.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D、天然气、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14.下列实验结论错误的是()选项 A B C D实验实验现象热水中未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复燃紫色石蕊试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燃烧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实验结论燃烧需要氧气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使石蕊变红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A、AB、BC、CD、D15.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B、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C、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D、现象③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16.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B、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C、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D、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17.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设计方案探究目的不能实现的是()A、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B、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C、乙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是否有关D、乙中①②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和水等物质是否有关18.科学贵在创新,以下是对部分化学实验的改进,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 B改进后实验燃烧条件CO还原氧化剂目的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防止尾气对大气的污染C D改进后实验测定氧气含量检验气密性目的不用酒精灯点燃,使测定结果更精确现象更明显A、AB、BC、CD、D二、填空题(共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9.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原来只冒黑烟的卧室瞬间燃气火来.(1)引起火势变大的原因是.火势无法控制,他立即拨打了火警电话,火警电话是.消防队员赶到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能灭火的原因是.(3)若你在火灾现场,应怎样从现场逃离?.20.5月30日,玉林市消防战士杨科璋为了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向英雄致敬的同时,我们必须掌握一些消防安全知识.(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部分图示.实验一是探究燃烧需要;实验二中原来在热水里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说明燃烧还需要.灾难发生后,最重要的是生命安全,当火势较大,应跑离着火区,并立即拨打火警电话.(3)高楼起火时,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此措施依据的灭火原理是.(4)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的实例.21.2013年12月11日深圳光明批发市场发生重大火灾.原因是电焊工违规操作,电火花引燃了市场内的纺织品、塑料制品酿成火灾.(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来年地,市场内的纺织品、塑料制品属于.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水灭火的原理是.(3)如果你遇到类似的火情,应一边自救,一边拨打火警电话.正确的自救方法是,火警电话是(均填序号).A、用湿手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B、120C、站原地等待消防队员营救D、119.22.(1)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某学习小组按照图所示装置去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通过多次实验,他们对燃烧的三个条件始终未能探究全面,你认为他们不能探究到的燃烧条件是.“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它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23.李琳与本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愉快的野炊,她写的日记题目是“野炊中的化学问题”.请你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她的问题.(1)“灶”上悬挂铁锅,废纸引燃枯枝,我们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与充分接触.看看石桌上的美味佳肴:白馒头、花生米、鲫鱼汤、腌黄瓜,其中富含糖类物质的是.(3)我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老师说过蚊虫分泌的蚊酸呈酸性而有毒,我们随身带了下列物品,应该涂抹的是(填序号).A.食醋B.食盐水C.肥皂水D.矿泉水.三、解答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24.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 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25.实验室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两支相同的木条,将其中一支的一端浸入酒精中约10秒,将另一支的一端浸入水中约10秒,然后将两支木条的浸入端分别靠近酒精灯火焰片刻.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物质的燃烧与的关系.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g固体碘,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10mL水,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0mL 酒精,振荡,观察现象.据此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有关.(3)用图A所示方法,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的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的火焰后熄灭.本实验中,放置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的目的是.(4)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B所示.曲线上a点所表示的意义是.26.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回答有关问题.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3)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考点训练】燃烧与燃烧的条件-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弄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主要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错误.B.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故选项正确.C.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错误.D.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而不是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燃着的酒精灯,盖上灯帽后熄灭,这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A、氧气B、可燃物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可燃物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解答:解:破坏物质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常用的灭火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熄灭酒精灯时,盖上灯帽能使酒精和氧气隔绝,从而使酒精熄灭.所以燃着的酒精灯,盖上灯帽后熄灭,这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氧气.故选:A.点评:物质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而只要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可以实现灭火,要注意区分.3.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B、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闪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A、根据物质充分燃烧时需要足够的氧气,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达到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温度等因素来分析燃烧是否充分;B、燃烧的条件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C、根据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分析回答.D、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燃烧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解答:解:A、将固体燃料粉碎或把液体燃料喷成雾状在燃烧,是为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料的燃烧,而不是为了延迟煤燃烧的时间,故A错误;B、火柴梗竖直向上时,不能充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而不是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故B错误;C、由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故C正确;D、由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蜡烛燃烧发出的热量少,扇子扇来的冷空气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一扇就熄,而不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来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燃烧及灭火的现象,明确常见的做法是否有利于充分燃烧,并注意在生活中做到燃烧充分及合理利用能源.4.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B、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C、把木柴架空,可使木柴更充分接触空气而燃烧得更旺D、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有些物质和氧气反应却没发光放热,如铁生锈等;B、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C、氧气可以促进燃烧;D、物质着火点一般情况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解答:解:A、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燃烧,像物质的缓慢氧化:食物腐烂、铁生锈等就没出现燃烧,故A不正确;B、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B不正确;C、氧气支持燃烧,所以把木柴架空,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可使木柴更充分接触氧气而燃烧得更旺,故C正确;D、物质着火点一般情况是不会发生改变的,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周围的温度,故D 不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燃烧的条件,着火点的定义,化学变化时能量的变化及促使可燃物着火燃烧的方法,题型简单,基础性强,适合学生巩固训练.5.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B、风助火威﹣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解:A、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添加可燃物,添加可燃物能够帮助燃烧,不是隔绝空气,解释不合理.B、风助火威的化学意思是增加空气的流动性,流动的空气能够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解释合理.C、釜底抽薪的化学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也说明了燃烧需要可燃物,解释合理.D、钻木取火的化学意思是摩擦可以生热,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可燃物就燃烧起来,解释合理.故选:A.点评: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灭火的方法中,只要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6.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B、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C、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都能够促进燃烧;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判断灭火的方法.解答:解:A、“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合理.B、氧气的密度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不合理.C、清除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是与“火上浇油”的说法相反.不合理.D、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不合理.故选:A.点评:“火上浇油”的含义很丰富,本题要求用化学知识解释,只能根据字面意思解释了.7.“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常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跟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当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能发生B、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有水、气体、沉淀三个条件至少满足一个,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C、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构成的D、不同的物质构成它的基本微粒可能不同,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A、据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跟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B、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要求必须含有沉淀,或者是气体,或者是水解答;C、据核能又称原子能,是原子核发生裂变释放的能量解答;D、据构成物质的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但不同的物质构成它的基本微粒可能不同解答.解答:解:A、通常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跟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当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能发生,故A正确;B、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有水、气体、沉淀三个条件至少满足一个.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故B正确;C.绝大部分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但有些原子没有中子,如故C错误;D、不同的物质构成它的基本微粒可能不同,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故D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8.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1所示.图2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燃烧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各个实验条件分析:①中白磷在冷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③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④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解答:解:要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必须保证其他变量相同,如可燃物相同,都与氧气接触.A、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④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A正确;B、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③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B错误;C、①中白磷在冷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③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C错误;D、①中白磷在冷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④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D错误.故选A.点评:化学的学习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中总结归纳可燃性的一些物质,以便保存,使用和运输等.9.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B、锅里的油着火时可以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C、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几种常用的灭火器.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氧气的浓度越大,可燃物燃烧越剧烈判断;B、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C、根据燃烧的条件判断;D、根据泡沫对档案资料造成污染判断.。

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现象

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现象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燃烧的基本概念和条件;2. 了解不同燃烧条件下火焰、烟尘、气味等现象;3. 分析燃烧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和能量转换。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指可燃物质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放热反应,产生火焰、烟尘、气味等现象。

燃烧的条件包括:可燃物质、氧气和点火源。

本实验通过改变燃烧条件,观察火焰、烟尘、气味等现象,分析燃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酒精灯、酒精、氧气瓶、铁夹、烧杯、量筒、试管等;2. 实验仪器:酒精灯、铁夹、烧杯、量筒、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 点燃蜡烛,观察火焰颜色、形状、大小等;2. 将蜡烛放入烧杯中,观察火焰与氧气接触面积的变化;3. 在烧杯中加入少量酒精,观察火焰与酒精接触面积的变化;4. 将氧气瓶连接铁夹,将蜡烛放入氧气瓶中,观察火焰的变化;5. 在氧气瓶中加入少量酒精,观察火焰的变化;6. 点燃酒精灯,观察火焰颜色、形状、大小等;7. 将酒精灯火焰吹灭,观察火焰熄灭后的现象;8.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五、实验现象1. 点燃蜡烛,火焰呈黄色,形状为锥形,大小适中;2. 将蜡烛放入烧杯中,火焰与氧气接触面积减小,火焰逐渐变暗;3. 在烧杯中加入少量酒精,火焰与酒精接触面积增大,火焰变亮;4. 将蜡烛放入氧气瓶中,火焰变得明亮,颜色呈蓝紫色;5. 在氧气瓶中加入少量酒精,火焰变得更加明亮,颜色呈蓝紫色;6. 点燃酒精灯,火焰呈黄色,形状为锥形,大小适中;7. 将酒精灯火焰吹灭,火焰熄灭,留下少量烟尘;8. 火焰熄灭后,烧杯底部有少量水滴,酒精灯底部有少量酒精残留。

六、实验分析1. 火焰颜色、形状、大小与可燃物质和氧气接触面积有关。

蜡烛和酒精的燃烧过程中,火焰颜色、形状、大小发生变化,说明燃烧条件对火焰特征有影响;2. 氧气浓度对燃烧有重要影响。

在氧气瓶中,火焰变得更加明亮,颜色呈蓝紫色,说明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充分;3. 燃烧过程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释放出热量和能量。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燃烧的条件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燃烧的条件

这篇关于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燃烧的条件,是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定义:燃烧通常指可燃物与氧⽓发⽣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达到着⽕点(该物质着⽕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的温度
可燃物与氧⽓/空⽓充分接触
(⼀)⼆氧化碳与镁带的反应
反应⽅程式:2Mg+CO2(点燃→)C+2MgO
现象
结论:具有剧烈发光发热现象的化学反应都是燃烧
(⼆)⾦属钠与氯⽓的反应
反应⽅程式:2Na+Cl2(点燃→)2NaCl
现象
置换反应:⼀种单质与⼀种化合物反应⽣成另⼀种化合物和另⼀种单质的反应
即A+BC→B+AC
⽕柴杆竖直之后为何会逐渐熄灭?
答:因为⽕柴杆的温度会达不到着⽕点
3、特殊的燃烧
⾃燃
⽩磷:少量⽩磷保存在冷⽔中(隔绝氧⽓)
缓慢氧化:积聚热量引发⾃然(缓慢氧化,不⼀定引发⾃燃例如:铁⽣锈、⾷物变质、⼈类衰⽼、橡胶⽼化) 爆炸:可燃性⽓体、液体的蒸发或粉尘在空⽓中(必定有氧⽓)浓度达到爆炸极,点⽕或遇⽕星会爆炸
H2,CO,CH4,C2H5OH,⾯粉。

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

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
结论: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
1)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说加热,观察现象。
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如下图所示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
现象:
结论: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利用蜡烛和烧杯(或选择其它用品),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需要有氧气(或空气)。
实验五燃烧的条件
班级姓名小组
实验目的: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实验用品: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
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火柴、蒸馏水。
探究步骤和方法
现象及结论
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现象:
你的实验设计方案:
你的实验设计方案:

初中化学燃烧的三个条件

初中化学燃烧的三个条件

初中化学燃烧的三个条件
初中化学中燃烧的三个条件是:
1. 可燃物:指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如木材、纸张、布料等。

2. 助燃物: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质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如空气、氧气。

3. 着火源:指供给可燃物与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能量的来源。

除明火外,电火花、摩擦、撞击产生的火花及发热,造成自燃起火的氧化热等物理化学因素都能成为着火源。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4 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单

4   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单
。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取一小块乒乓球和一小块滤纸,分别用坩埚钳夹住,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你看到的现象是:
。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利用蜡烛和烧杯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燃烧需要有氧气(或空气)。你的实验设计方案是:

你看到的现象是:
通过本实验你学到的知识是:
1、燃烧的条件是:(1);(2)
;(3)。
2.对照燃烧的条件,我得出的灭火的方法是:(1)
;(2);(3)。
教师评语
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单
科目
化学
班级
姓名
合作者
组别
日期
实验内容
燃烧的条件
实验目的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实验器材及其药品
仪器:酒精、棉花、火柴、滤纸、蜡烛、乒乓球
药品: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数据记载及处理
1.用棉花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九上人教版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九上人教版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实验目的】
【实验用品】
【实验步骤】
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现象是
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1)取一小块兵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到酒精灯上加热,现象是
(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分开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现象是
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利用蜡烛和烧杯,设计一个间的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需要氧气(或空气)。

你的设计方案是:
【问题与交流】
1。

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学生

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学生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燃烧的基本概念和条件。

2. 掌握燃烧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3. 通过实验探究,验证燃烧的条件。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和光的现象。

燃烧的条件包括:可燃物、助燃物(氧气)和着火源。

三、实验器材1. 铁架台2. 酒精灯3. 火柴4. 玻璃片5. 铁夹6. 红磷7. 白磷8. 木炭9. 硫磺10. 氧气瓶11. 水槽12. 秒表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酒精灯、火柴、玻璃片、铁夹、红磷、白磷、木炭、硫磺、氧气瓶、水槽、秒表等实验器材放置在实验桌上。

2. 取一小块红磷,用镊子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中燃烧。

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记录燃烧时间。

3. 取一小块白磷,用镊子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中燃烧。

观察白磷燃烧的现象,记录燃烧时间。

4. 取一小块木炭,用镊子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中燃烧。

观察木炭燃烧的现象,记录燃烧时间。

5. 取一小块硫磺,用镊子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中燃烧。

观察硫磺燃烧的现象,记录燃烧时间。

6. 在氧气瓶中加入适量的氧气,将燃烧后的红磷、白磷、木炭、硫磺分别放入氧气瓶中,观察燃烧现象,记录燃烧时间。

7. 在水槽中放入适量的水,将燃烧后的红磷、白磷、木炭、硫磺分别放入水中,观察燃烧现象,记录燃烧时间。

8.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红磷、白磷、木炭、硫磺在酒精灯火焰中均能燃烧,燃烧时间分别为10秒、5秒、15秒、20秒。

2. 在氧气瓶中,红磷、白磷、木炭、硫磺均能燃烧,燃烧时间分别为15秒、10秒、20秒、25秒。

3. 在水中,红磷、白磷、木炭、硫磺均不能燃烧。

4. 通过实验结果可知,燃烧的条件包括可燃物、助燃物(氧气)和着火源。

实验结果表明,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速度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

六、实验结论1. 燃烧的条件包括可燃物、助燃物(氧气)和着火源。

2. 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速度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 燃烧的条件 实验目的 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实验用品
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角架、薄铜片
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

你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现 象
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2、(1)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如下图所示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

3、利用蜡烛和烧杯,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需要氧气(或空气)。

你的实验设计方案是:
蘸有酒精的棉花
______;蘸有水的
棉花_______。

_____________。

乒乓球片_______
滤纸片_________ 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
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 1、上述实验步骤1中,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过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原
因吗?
2、如果将实验2(2)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片换成木屑和煤粉实验,会有什么现象发
生?(提示: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的着火点低 )
评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