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莉·狄金森爱情诗歌中的自我否定

合集下载

被囚禁的女性——浅析艾米莉·狄金森诗歌

被囚禁的女性——浅析艾米莉·狄金森诗歌

b r a v e C o l u mb a ! / T h e r e m a y y e t b e L a n d !
p o e m 4 8 )
站 立—— 在 我 面前—— , 一种 谦卑— — 更适 合 这颗/ 冠 上 另

表面上这 首诗描 写的是一 只鸽子 三次在 一望无 际 的大
疑 自己是否 值 得 丈夫 如此 的 厚爱 , “ 疑 惑 — — 这 到 底 算 不 算—— 公平—— ” 自我 结 婚 — — 嫁 给 他 — — / 世 界— — 更 加 庄 严 地——

被 监 禁 的 少 女
在第4 8 首 中 ,诗人 描写 了女性婚 前那 种被监 禁 的生活
状态 :
On c e mo r e , my l ' l O W b e wi l d e r e d Do v e /Be s t i r s h e r p u z z l e d wi n g s ———_ / 0n c e mo r e h e r mi s t r e s s , o n t h e d e e p /Th i r i c e t o t h e lo f a t i n g c a s e me n t / T h e P a t ia r r c h’ S b i r d r e t u r n e d, / Co u r a g e ! My
监 禁 。她 在 诗 歌 中对 个 人 可 能 受 这 些 监 禁 的 各 种 影 响 进 行
重要人物 , 还要帮着招待贵客 , 她们被允许接受 的教育 刚好够
使她们成为称职 的伴侣和女 主人 。婚后 , 她们必须 是丈夫的 贤 内助 , 不仅要承担所有家务劳动 , 还要完成传宗接代和抚育

美国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研究

美国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研究

美国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研究美国文学中,女性形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对象。

女性形象不仅是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反映作者对女性问题和社会角色的思考和表达。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文学中几个经典的女性形象,探讨了女性在文学中的独特表现和意义。

1. 艾米丽·狄金森(Emily Dickinson)艾米丽·狄金森被誉为美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她的诗歌在个人、思想、感情等方面具有非凡的独立性和原创性。

狄金森的诗歌中大量地强调了女性自我意识,她批判了女性应该被动、虚弱和无助的传统形象,把女性主体性和独立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的《没有物质美》表达了女性对物质和表面美感不屑一顾的批判态度;《力量的活力》中写到“我的思想和我的举止都是自由的”,展现了女性独立自主的精神。

通过狄金森的诗歌,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在文学中刻画自我意识和自我解放的形象。

2. 斯嘉丽·奥哈拉(Scarlett O'Hara)《飘》的女主角斯嘉丽·奥哈拉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女性形象。

她的个性坚强、果敢、自信,却也容易被视为虚伪、利己和不道德。

她在小说中经历了家族的沦落、个人的挫败和爱情的离奇曲折,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了困境。

斯嘉丽的形象被看作是对当时美国南方妇女形象的极端扭曲和反叛,她展现了女性自信和独立精神的另一面。

而同时,斯嘉丽的形象也被批判为过分崇拜权力、金钱和男人,对于女性自我定位的反思和质问仍然存在。

3. 伊迪丝·惠顿(Edith Wharton)伊迪丝·惠顿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小说中塑造了很多精致而复杂的女性形象。

惠顿的小说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种种变化和矛盾,她的女性形象则展现了女性在那个时代中的各种角色和命运。

例如,在《纯真年代》中的榜样女性莉莲是一个勇敢的独立者,她不屈服于世俗的眼光和传统的限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独立的经济地位。

而《红房子》中的莉莲则是一个情感空虚而迷茫的女子,她在爱情和婚姻中受到了现实的压迫和伤害。

Emily_Dickinson诗歌赏析

Emily_Dickinson诗歌赏析

①I’m Nobody!我是无名之辈-Emily DickinsonI’m nobody! Who are you?我是无名之辈!你是谁?Are you nobody, too?你也是无名之辈吗?Then there’s a pair of us----don’t tell!那么我们就是一对儿了!千万不要透露出去They’d banish us, you know!不然我们都会被他们驱逐,你知道。

How dreary to be somebody!做一个某某,是多么沉闷无聊How public, like a frog众人像是青蛙To tell your name the livelong day整日地把你谈论啊To an admiring bog!对着他们倾慕的泥沼我是无名之辈艾米莉·狄金森我是无名之辈,你是谁?你,也是,无名之辈?这就凑成一双,别声张!你知道,他们会大肆张扬!做个,显要人物,好不无聊!像个青蛙,向仰慕的泥沼——在整个六月,把个人的姓名聒噪——何等招摇!This poem is Dickinson’s most famous and most defense of the kind of spiritual privacy she favored, implying that to be a Nobody is a luxury incomprehensible to a dreary somebody—for they are too busy keeping their names in circulation. But to be somebody is not as fancy as it seems to be.Emily DickinsonAs you probably noticed when you read this poem, none of the themes that I discussed in the Overview of Dickinson applies to this poem. My list was not meant to cover every topic Dickinson wrote on, nor does every poem she wrote fit neatly into a category.Dickinson adopts the persona of a child who is open, naive, and innocent. However, are the questions asked and the final statement made by this poem naive? If they are not, then the poem is ironic because of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persona's understanding and view and those of Dickinson and the reader. Under the guise of the child's accepting society's values, is Dickinson really rejecting those values?Is Dickinson suggesting that the true somebody is really the "nobody"? The child-speaker welcomes the person who honestly identifies herself and who has a true identity. These qualities make that person "nobody" in society's eyes. To be "somebody" is to have status in society; society, the majority, excludes or rejects those who lack status or are "nobody"--that is, "they'd banish us" for being nobody.In stanza 2, the child-speaker rejects the role of "somebody" ("How dreary"). The frog comparison depicts "somebody" as self-important and constantly self-promoting. She also shows the false values of a society (the "admiring bog") which approves the frog-somebody. Does the word "bog" (it means wet, spongy ground) have positive or negative connotations? What qualiti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sounds a frog makes (croaking)?Is there satire in this poem?Some readers, who are modest and self-effacing or who lack confidence, feel validated by this poem. Why?②To Make a Prairie…To make a prairieIt takes a clover and one bee,One clover and a bee,And revery.Revery alone will do,If bees are few.去造一个草原张祈试译去造一个草原需要一株三叶草和一只蜜蜂,一株三叶草和一只蜜蜂,还有梦。

埃米莉·狄金森的诗歌创作:个体与社会的矛盾

埃米莉·狄金森的诗歌创作:个体与社会的矛盾

埃米莉·狄金森的诗歌创作:个体与社会的矛盾摘要埃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是19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女性诗人之一,她的诗歌创作以其独特而深刻的风格闻名于世。

然而,在探索她的诗歌作品时,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个体与社会的矛盾。

本文将详细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狄金森个体主义意识在诗歌中的体现、社会规范对她创作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她的作品反思和提出问题来引发读者对这种矛盾的思考。

1. 狄金森个体主义意识在诗歌中的体现埃米莉·狄金森经历了19世纪末美国社会大变革背景下女性地位与权力争取都相对困难,因此她倾向于追求独立自主和内心自由。

这种强烈个体主义意识在她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例如,在她的一些作品中,她表达了对社会常规和传统观念的反叛,并强调个体的独立性。

通过自省和内省,她探索了自我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展示了她对人类存在主义问题的敏锐洞察力。

2. 社会规范对她创作的影响然而,狄金森仍然无法完全逃脱当时社会规范对女性创作者的束缚。

在19世纪美国社会中,女性被期望履行特定的角色和责任,而诗歌创作往往被视为男性领域。

狄金森的创作因此面临着来自家庭、社区和文化等多种压力,这些压力不仅限制了她作品的出版数量,也带来了怀疑和质疑。

3. 通过作品反思与提问引发读者思考尽管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狄金森以其鲜活生动、深度感悟的诗歌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思考个体与社会关系的突破口。

她通过细致入微地描绘内心体验和情感表达,并借助隐喻和象征手法,传达出对社会约束与个人内心的矛盾、对生死灵魂问题的思考等。

这种思辨性的写作风格使读者得以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探索更广阔的主题。

结论埃米莉·狄金森的诗歌创作既有个体主义意识的倡导,也受到社会规范限制的压迫。

她通过作品反思和提问,引发读者对个体与社会之间矛盾关系进行深入思考。

这种独特而深刻的创作风格使她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声音,带来了对自我的审视、人类存在和社会秩序等议题引人深思。

爱情·死亡·永恒——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解读

爱情·死亡·永恒——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解读

校园英语 / 文艺鉴赏爱情•死亡•永恒——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解读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雷唯蔚【摘要】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十九世纪的著名女诗人,有“白衣修女”之称。

在其默默无闻的一生中,创作了1700多首诗歌,其中的500多首以死亡为主体,更多的诗歌主题关乎到爱情和永恒。

本论文旨在对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进行解读,以寻求其理想的爱情,对死亡的超然认识以及所追求的超现实化的永恒。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诗歌 爱情 死亡 永恒美国十九世纪的著名女诗人艾米丽•狄金森(E m i l y Dickinson,1830-1886)一生所创作的1700多首诗歌中,主题中融汇了爱情、死亡与永恒,与美国诗人惠特曼(Whitman)并称为“美国诗歌的两座高峰”。

这位深居简出、终身未嫁的女诗人过着修女一般的生活,因不愿意与出版商妥协而仅仅发表了7首诗歌。

艾米丽•狄金森不因经济利益而拍卖自己的灵魂,而是与自己的灵魂对话,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她所留下的诗篇内容含蓄而敏锐,却又包含着深刻的韵味,开创了美国文学创作的意象派之先河。

一、艾米丽•狄金森诗歌中的死亡和永恒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以抒情为主,通过对美的事物和景物艺术化而迸发出激情,其委婉的诗歌表达形式是动感的,更是其内心情感的呈现,形成了高度的思想概括。

虽然诗歌创作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然艾米丽•狄金森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所创作的诗歌是运用委婉的语句表达真情实感,使得读者在阅读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时,要从诗歌的艺术性角度对诗歌创作内容深入体会,以从诗歌中能够准确地捕捉诗人的创作意境。

与其他的诗歌作品相比,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不仅感性、浪漫,还充满着哲学味道,透过简短的诗句,就能够从中悟出人生道理。

比如,艾米丽•狄金森在创作自然景物描写的诗篇时,并不是对单纯的景物以感想,而是更多地赋予了景物以道德意义。

以“冬日的斜阳”为例:冬日的午后,有一道斜阳。

……每当它来临时,大地屏住呼吸。

这首诗歌中,“冬日的斜阳”所象征的就是死亡,当斜阳来临,“大地屏住呼吸”,浓重的死亡气息被暗示出来。

艾米莉.迪金森诗歌中的自我意识

艾米莉.迪金森诗歌中的自我意识

艾米莉.迪金森诗歌中的自我意识摘要:寻找自我是西方文学热衷于表现的主题,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也在其中。

本文从迪金森的诗歌出发,结合她的生活,分析了其诗歌中的自我意识:迪金森以隐居的反叛者的角色抒写诗歌,寻找一种安宁的、理想的自我,并对此充分肯定。

关键词:迪金森诗歌自我英雄俄狄浦斯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的神话,黑格尔对此高度评价,他认为这个象征性谜语的解释就在于显示出一种自在自为的意义,在于向精神呼吁“认识你自己”。

从此自我的觉醒就进入了文学的殿堂,并且占据了居高不下的位置。

寻找自我,就成了西方文学热衷于表现的主题。

法国启蒙者说,人是生而自由的。

其实恰恰相反,人是生而不自由的。

人的一生就是与命运女神的斗争,在此过程中,寻找自我就是揭开命运女神的面纱,然后一步步靠近她,促成认识自我,坚守自我。

古往今来,无能例外。

尽管迪金森生活的时代已经是19世纪中期,但寻找自我的主题仍然一如既往地延续。

迪金森生活的时代,清教主义影响日趋衰微而余威犹在,她的一家及其亲戚朋友都是虔诚的教徒,恪守教规。

但迪金森拒绝参加教会,对清教徒那种“甘心去死”和“死后成为上帝选民”的宣传深感怀疑和震惊,即使口才远近闻名的苏珊(她哥哥奥古斯汀的妻子)也没法说服她。

由此可见,迪金森对自己孤军奋战有着清醒的意识,并且自觉地反抗命运笼罩在她身上的阴影——成为基督教徒。

她没有按照别人的习惯去教会,也没有听从别人的说服,而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并且坚持心灵的选择,直到生命的最后。

迪金森的内心独白是我选择我的生活,依着我的心灵,任谁也不能改变我的决定,甚至“皇帝”也不能。

如果说接受正规教育使迪金森拥有了自我选择的能力,那么拒绝加入教会就是她依着自己的心灵并忠于心灵的一个选择。

人生的路很长,关键的就那么几步,迪金森的选择决定了她从此走上了从自己心灵出发的寻找自我之路。

我以为,迪金森在做出这个选择的同时,也或多或少想到了以后的生活——与此相伴的是她的几乎足不出户的单调生活和离世以前留给世界的自成一格的1775首诗歌。

折翼的诗歌精灵——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矛盾情结

折翼的诗歌精灵——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矛盾情结

令她 飞扬 出她N dd 的深 闺 ,在 那个 时代 大 放异 彩 , ,,
相反地 , 她成 了“ 无名 小卒 ” 遁世 隐居 。 于她 隐居 的 , 对
绝 皈依 宗教 。即使 14 康涅 狄卡全 村 教 民化运 动 84年
也 未 能使 她 皈依基 督 。 是 , 她 生活 的年代 , 但 在 宗教 的 影 响 是如 此 的不 可 抗 拒 以至 于 人们 的成 长过 程 不 可
举 足轻重 的贡献 ,被 公认 为美 国罕 见 的文学 天才 , 现 代 诗 歌 的 先 驱 者 之一 , 惠 特 曼 、 与 哈成 霍 、 金 森 齐 普 名 。她还 被誉 为“ 伟大 、 最 最具 创造 性 的诗人 ”“ , 西方 自萨福 以来最伟 大 的女诗 人 ,一。她 珠辉玉 丽般 的诗 ,- [ 歌 不循 章法 , 内容广 阔 , 意象 奇 特 , 言 简朴 , 语 韵律 多 变, 以其超 凡脱俗 的特 质为 美 国诗坛 树立 了新 的里程 碑 。但 是她 的那 些“ 向右上 角 飞扬 的诗句 , ] , 却无 法 [
其 根源 ,笔者 认 为 主要 还 是 由于这 个落 入 凡尘 的精
盾 的挣扎 。 方面 , 一 她追 求 思维 自由而 拒绝 上帝 。 给 在 批评 家 希金 森 的信 里 ,狄 金森 写 道 : 人 比神 更 了不 “
起 。耶稣是神 , 他首 先 是个人 ” 把 耶稣基 督 从主 的 但 。
( 州大 学外 国语 学 院 , 建 福 福

要 : 国现代 派诗歌 先驱 艾米 莉 ・ 美 狄金森 才 华横 溢 , 情 满腹 , 生创作 了近 10 诗 一 8 0首诗歌 ,
却 由于诗人 的 内心 是 一个 纯粹 的 自我世 界 , 一个 充 满矛 盾 、 立 和混 乱 的世 界 , 定她 生前 只 能默 对 注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韵律解读-2019年文档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韵律解读-2019年文档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韵律解读摘要:本文试图从韵律角度解读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

以两首诗为例分别就其诗歌独特的节律、破折号的使用、押韵、词汇的重复以及变异现象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韵律与所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内容与形式保持高度一致。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出生在马萨诸塞州阿姆斯特。

她很少离开家,她认为家是神圣的,是“上帝的定义”,是“无穷力量”的所在地。

宗教是艾米莉所受教育的基本部分,然而这种教育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

在她成年时期,作为伟大的诗人,她认识到她与其他人疏远也增进了她对大自然季节更替的洞察。

从她二十多岁到去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写作诗歌上。

到19世纪50年代末,她已成为一名成熟的诗人。

她的伴侣是她的词库、自然界的万物、她的书籍和她的信件。

狄金森从童年时代就根据很熟悉的赞美诗节律去创作她独特风格的诗歌。

她恰当的句法搭配会跨越常规的行末或诗节末的停顿点,这样读者必须知道停顿之处以便了解其意义。

她诗歌的创作主题如她诗歌的形式一样,也是大家所熟知的:生命、爱情、自然界、时间以及永恒。

狄金森所涉及的主题是普通的,但她更经常地融入原创元素。

例如她以自然为主题的诗歌总是把惊喜与痛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享受春季到达的喜悦时,总是会联想到夏季结束秋季来临的忧伤。

一、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创作主题由于受清教徒思想的熏陶,以及后来爱默生超验主义的影响,还有个人、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原因,狄金森的诗歌带有明显的超验主义烙印。

她反复探讨死亡、灵魂、永生等主题,并且承认人的灵魂和永生。

由此可见她已接受了灵魂可以超越肉体,与爱默生所提倡的“超灵”融为一体。

艾米莉的诗歌创作内容涉及到人生中几乎所有的重大问题。

① 她的诗歌主题主要有下列四方面。

1.爱情爱是狄金森诗歌题材的中心,她写爱的萌动、爱的燃烧、爱的丧失,有悲喜交加的复杂情感。

i am nobody who are you诗歌鉴赏

i am nobody who are you诗歌鉴赏

i am nobody who are you诗歌鉴赏「我是谁,你是谁?」这是艾米莉·狄金森的一首著名诗歌,让我们来一起欣赏和解读。

I am nobody! Who are you?Are you nobody, too?Then there's a pair of us — don't tell!They'd banish us, you know.「我是无名之辈!你又是谁?」这样的开场白,让人不禁想到狄金森的性格。

据传,她是一位孤独、内向的女性,生活在贞节女性的角色中,从不参加社交活动。

她的诗歌反映了她的个人经历和思想,这首诗也是如此。

这首诗以「我是无名之辈」开头,直接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

她不断地问道「你又是谁?」,寻找着与自己相似的人,或者是与自己不同的人,想要寻找到一种认同感和存在感。

这也是许多现代人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在社交媒体风靡的今天,人们往往会通过网络寻找到与自己相似的人,或者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被认可和关注。

How dreary to be somebody!How public, like a frogTo tell your name the livelong dayTo an admiring bog!然后,诗人用反问的方式嘲讽了那些自以为是的人。

她认为成为「某个人」是多么无聊,就像是把自己变成了一只青蛙,在池塘中自吹自擂,让周围的青蛙都向自己投来羡慕的目光。

这里的青蛙可能比喻一些社交媒体上的名人或者是自以为是的人,他们为了得到关注和认可,不停地晒出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成就。

但是这种表现往往只是一种虚假的存在感,因为真正的存在感不是来自于别人的赞美和关注,而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认可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总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自我怀疑,也反映了社交媒体时代的一种心理状态。

通过这首诗的鉴赏,我们也可以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内心,找到真正的存在感和自我价值。

简析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反映的爱情观

简析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反映的爱情观
2 0 1 4 年1 月 第3 3 卷第 1 期
黑龙江教育 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He i l o n g j i a n g C o l l e g e f o E d u c a t i o n
J a n . 2 0 1 4
V0 1 . 3 3 No . 1
经足够幸福了 。 ” 狄金森终 身未婚 , 喜欢 穿 白色 的衣 服 , 尽量 回绝别人的拜访 , 她想 过一 种简单 而独立 的生 活 , 她 的两个 好友分别是园艺和诗歌 。
1 8 5 5年 , 狄金森 开始 了她 一生 中较长 的旅程 , 去往美 国
的费城。在那里 , 她认识 了一个 叫华兹 华斯 的人 , 他 是一个
夫和孩子的世界之 中、 只为他们服务 。在她看来 , “ 爱情 ” 是
来, 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圣经 》 、 莎士 比亚和济 慈 的书 她都 读过 , 并且深受影 响。狄金森 的一生几乎都没有离开过 这间
房子 , 只是偶尔她会花上几 个星期 去华 盛顿拜 访亲 戚朋友 。
恋人之间的心有灵犀 ; “ 爱情” 也是爱 与性 的结合 ; “ 爱情” 还 是痴男怨女们无法挣脱的分 离。所 有这 些关 于她对 “ 爱情” 的诠释 , 在她写过 的1 7 7 5 首诗 中, 狄金森 的内心 矛盾和丰 富
的精神世界表露无 疑。在我们 细细地品读之后 , 总会在人生 通往爱情的道路上有所启 迪 、 有所感悟 。
( 一) 恋人之 间的心有灵犀
从描写她 的传记里 , 人们可 以看 出 , 狄 金森深 爱着 自己的家 庭 和朋友 ; 对 于生 活 , 她总是怀着极大 的热 情。有一次 , 她跟
朋友说 : “ 我觉得生活真 美好 , 只要感觉 到 自己还活着 , 就 已

【精选】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赏析

【精选】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赏析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赏析【精选】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赏析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诗歌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歌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赏析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国传奇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一生共创作诗稿一千七百余篇,生前仅发表诗文七篇,去世后深锁在箱子中的大量创作被看做是她留给后世的厚礼。

在她描写爱情与死亡的诗篇中常给人孤独昏暗消极之感,而本文赏析的作品展现作者生活的充实饱满和对爱情的坦然与决绝。

1.引言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1830~1886)出生于美国马塞诸塞州的埃默斯特镇,1858后足不出户,被称作“阿姆斯特的女尼”。

狄金森自小受父亲宗教的影响,在其作品中明显体现清教思想。

虽然她从二十多岁起就过着孤寂隐居的生活,然而她并不孤独,她强大的精神世界让她在自己的空间里独立,简单,充实的生活。

狄金森的创作被世人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1861年以前,作品传统、感情清新自然;第二时期是1861~1865年,是狄金森充满激情与活力的高产期。

她在1862一年就创作诗歌366首,是最多作品的.年份,本文此诗即为此阶段作品之一;1866年之后被视为第三时期。

据记载,狄金森的生命中出现过两次朦胧的浪漫情愫。

一次是与已婚的塞缪尔·鲍尔斯相恋,但由于他已婚,爱情还未开始就已然结束;一次是与她父亲的朋友,年长于她18岁的洛德法官。

本文赏析的诗歌是诗人为第一次恋爱所作。

2.诗歌赏析Ourselves were wed one summer-dear- Emily DickinsonOurselves were wed one summer-dear-/You Vision-was inJune-/And when Your little Lifetime failed,/I wearied-too-of mine-And overtaken in the Dark-/Where You had put me down-/By Some one carrying a Light-/I-too-received the Sign.‘Tis true-Our Futures different lay-/Your Cottage-faced the sun-/While Oceans-and the North must be-/On every side of mine‘Tis true,Your Garden led the Bloom,/For mine- in Frosts- were sown-/And yet, one Summer, we were Queens-/But You- were crowned in June-《我们曾在一个夏季结婚—亲爱的》我们曾在一个夏季结婚,亲爱的—/你最美的时刻,在六月—/在你短促的寿命结束以后—/我对我的,也感到厌倦—在黑夜里被你赶上—/你让我躺下—/一旁有人手持烛火—/我,也接受超度亡魂的祝福—是的,我们的未来不同—/你的茅屋面向太阳—/我的四周,必然是—/海洋,和北方—是的,你的园花首先开放—/而我的,播种在严寒—/然而有一个夏季我们曾是女王——/但是你,在六月加冕2.1内容赏析这首诗的题目温婉动人,仿佛带领读者步入一段美好的回忆之中。

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我是无名之辈! 你是谁?》中的厌世主义哲学观

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我是无名之辈! 你是谁?》中的厌世主义哲学观
题的思考却是那么 的独到 。她的短诗< 我是 无名之 辈 !你 是 谁? 》 = 就渗透着她对生命 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的思 考。事实上 , 这首诗的每一句诗词及 其语 气 和意蕴都 承载 着她从 人世 间 的诸多纷扰 、 人际关 系中 的争斗 、 人们 在名利 场上 对名 和利 的角逐等 的哲学思考 。 … 为此 , 本文将从厌世主义哲学 的视
中 的 厌 世 主 义 哲 学 观
。 罗军 辛苗2
( 1 . 昭通学院 外语系, 云南 昭通 6 5 7 0 0 0 ; 2 . 昭通市委党校 科研处, 云南 昭通 6 5 7 0 0 0 )
[ 摘 要] 许久以来, 美国著a- k - 诗人艾米莉 ・ 狄金森的诗歌《 我是无名之辈!你是谁? = } 一直吸引着国内
中图分 类号 : 1 1 0 6 .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 8 6 1 0( 2 0 1 3 ) 0 4— 0 1 0 3— 0 2
的东西实则是虚 幻。而且 , 每 当战胜一 个强 大的敌人 之后 , 就会迎来更加强 大 的敌 人。况且 , 每一 次辉煌 的胜利 之后 , 面临的都可能是更 加致命 的 挑战 。因此 , 诗人 在“ …t h e y ’ d
往 的心灵倍感寂 寞。她 心 中的矛盾真 有点像叔 本华所 说的 “ 苦难 在所难免 。 ” L 4
人 的沟通和交 流, 也排 解 内心 的孤 独和 苦闷 。其 实, 现 实生 活 中的她也渴望找到一个知心的朋友 , 一个跟 自己一样 甘于 平凡与人无争的挚 友。这一 点可 以在她 的在这首 诗 的第 一
己感觉到 自己外表和 内心 的强大 , 总觉得 自己通过不懈 的努
力会得到 自己所 想要 的东西 。他 们经 常宣称 自己是命 运的

I27m Nobody赏析.doc

I27m Nobody赏析.doc

I27m Nobody赏析.doc《我是无名氏》(I'm Nobody! Who are you?)是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一首美丽的诗歌。

艾米莉·狄金森以其独特而纯粹的思想和语言风格备受推崇。

这首诗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文章将从诗的背景、主题和情感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论。

一、诗歌背景艾米莉·狄金森生于1830年,是美国十九世纪末著名的女诗人之一,她的诗作在当时并不被人们所重视,直到墨子出版社于1955年将她的大量诗歌集成出版后,艾米莉·狄金森才被广泛知晓。

这首诗是她创作的一首自传诗。

这首诗在她的创作中是比较典型和重要的,反映出她孤独、隐退和独立自主的内心世界。

二、诗歌主题1. 渴望平凡这首诗讲述了主人公渴望平凡,不愿意接受世俗的标签、掌声和关注。

主人公喜欢独自一人,认为自己和路人没有什么区别。

在这里,主人公明确表明自己不想受到世俗的影响,不愿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和英雄。

相反,主人公渴望平淡和幸福,享受独处的自由。

2. 恐惧孤独尽管主人公对独处有所追求,但同时也表现出对孤独的恐惧。

在第二段中,主人公说:“你也许是一个‘Nobody’——就我而言,这是太孤独的一种存在。

”这一句表明了主人公对独处的担忧和矛盾。

即使她渴望独处,她也害怕成为“空气”,被世人遗忘。

3. 欣赏真正的美诗中的主人公亦表现出一种独立、自由、真诚、敏感和纯洁的人格特征。

主人公渴望在现实中寻找真正的连接和联系,而不是掩饰自己或试图成为别人想象中的样子。

她欣赏真正的美,而不是虚假的、充满世俗虚荣心的事物。

三、情感表达这首诗是一首简洁、真诚和直率的作品,作者通过它表达了自己感觉到的各种情感。

主人公渴望平凡和独处的情感表达了她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独立自主的渴望。

她内心深处的矛盾,即对独处的担心和渴望孤独,使她显得更为真实和可信。

作者的渴望平凡和另一个Nobody的交流也表达了她对真正连接和理解的渴望。

i am nobody who are you赏析

i am nobody who are you赏析

i am nobody who are you赏析
"我是无名之人,你是谁?"是一首由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丽·狄金森所创作的诗歌。

这首诗歌着重表达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以及对繁琐社交生活的反感。

诗人通过自己的存在状态来引导读者思考:我们每个人都是无名之人,似乎只有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但是,狄金森通过深刻的文字表达出了自我存在的意义,并告诉我们,即便独处,自己也是有价值的。

此外,诗歌还传达了一种拒绝繁忙社交的情感。

诗人不喜欢过度的社交,因为那么做会让自己失去自己的人性。

因此,诗人毅然选择独自一人,并欣赏孤独状态下的自己。

总而言之,这首诗歌通过对自我意义和独处的探索,强调了个人存在的永恒性和独立性,反对过度追求外部价值的社交行为。

这种反思和拒绝表现了独立自主的个人觉醒和探索。

艾米莉·狄金森爱情诗歌中的自我否定

艾米莉·狄金森爱情诗歌中的自我否定

艾米莉·狄金森爱情诗歌中的自我否定作者:王君玲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02期摘 ; ;要: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的勇士,她的大胆创新和现代性诗歌风格赢得世界各地读者的青睐。

狄金森“超前性”的最重要一方面,在于狄金森对爱情、痛苦、死亡与其他类似主题的执著,在于其诗歌中所表现出的强烈自我否定。

狄金森智慧的深度、思想的力量都以自我否定这一独特方式承载在她的诗歌中,深入她的诗歌内部,这是读者接近狄金森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 ; ; 爱情诗歌 ; ;自我否定爱情是狄金森诗歌的一大主题。

在狄金森近1800首诗歌中,第一首就明白无误地传达了狄金森对爱情的重视。

这是一首以爱情为主题的典型情人节题诗,将爱情描述成宇宙万物普遍存在的状态:“万物都在求爱,在地上,大海里,或空中,上帝没有创造单个的物体而在他美丽的世界里创造了你!”然后说话者罗列了一个包括世间万物情侣配对的单子——亚当夏娃,新娘新郎,少女和小伙子,大地和长空,太阳与月亮,蜜蜂与花儿,风和树枝,海浪和月亮,夜与昼,晨与昏,死亡与生命的新娘,蠕虫与人。

一与世界上大多数诗人的爱情诗歌所不同的是,狄金森的爱情诗歌里表现出的强烈的爱我谦虚倾向。

可是在狄金森的爱情诗里却只有女性说话者的存在,被爱的男子几乎永远缺席,从来没有对她的爱做出回应,更使这架爱情的天平失衡的是,不仅爱情的表白是单向的,而且爱的一方五体投地地拜倒在钟爱的男子脚下以取悦于他,并从爱的痛苦和折磨中获得快乐。

狄金森诗歌呈现的典型配偶关系是男子的兴趣和情感注意中心,女子绝对顺从于他,遵从他的思想,满足他的要求,分享他的悲伤和快乐:永远陪伴在他身边——/两人中较小的那个/他脑袋中的脑袋——/他血液中的血液——/现在——两个生命——一个存在——/永远品尝他的命运——/如果是悲伤——最大的那部分——/如果是欢乐——就收起我那一小块/为了爱人的心——/一辈子——相互认识——/我们无法了解的人——/不久以后——一种变化——/叫做天堂——/人们痴迷的邻居——/只是发现——那曾经迷惑我们的——/无法表达[1]Forever at His side to walk——/The smaller of the two/Brain of His Brain——/Blood of His Blood——/Two lives——One Being——now——/Forever of His fate to taste——/If grief——the largest part——/If joy——to put my piece away/ For that beloved Heart——/All life——to know each other——/Whom we can never learn——/And bye and bye——a Change——/Called Heaven——/Rapt neighborhoods of men——/Just finding out——what puzzled us——/Without the lexicon[2](poem 246)这首诗呼应着《圣经·创世纪》里下午从亚当肋骨创造出来时所说的一番话:“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

艾米莉_狄金森的反_他者_女性主义思想

艾米莉_狄金森的反_他者_女性主义思想

第23卷 第2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Vol. 23 No.2 2010年3月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Mar. 2010——————————————收稿日期:2009 - 08 - 26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留学回国基金(2005540)。

作者简介:赵海萍(1977 -),女,浙江宁波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讲师。

艾米莉·狄金森的反“他者”女性主义思想赵海萍(宁波大学 科学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摘要:艾米莉·狄金森并未真正受到女性主义运动及其思想的影响,但从女性主义角度考察她的诗歌,可以发现,女性身份、女性自我意识等在其名誉、死亡、爱情、婚姻等主题中均有明显体现,其创作抛弃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他者”身份,早已具有后现代女性主义的思想精髓。

关键词:狄金森;女性主义;“他者”;诗歌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 5124(2010)02 - 0020 - 05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大半生隐居,恐怕没有听说过女性主义这个概念。

女性主义虽然起源于19世纪末,但现代女性主义的开始却已是在20世纪60年代了,此时狄金森已去世半个多世纪。

然而,倘若将狄金森及其诗歌置于女性主义光照之下,就会发现,她具有非常鲜明的反“他者”思想,在现代女性主义出现以前,就已经在用她的声音高唱女性自我觉醒的歌曲,而这也正是狄金森诗歌独具一格的原因之一。

一、“他者”与女性主义“他者”(the Other)的起源与发展基本可以归因于主客体“二元论”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二元论认为,主体(the Subject)居于优势地位,而客体(the Object)则处于劣势地位。

许多哲学家对女性的看法没有脱离这一观点。

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应该将女性本质看成带有天然缺陷的附属。

I'm Nobady!赏析

I'm Nobady!赏析

I'm Nobady!赏析
【诗人简介】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

她深居简出,终生未婚,过着孤独的生活。

她平时在零碎纸片上秘密寄兴赋诗,不求名于时;所写的近1800首诗,大都是在她死后发表的,题材多限于个人的内心生活,善于以奇特的意象表现平常的生活事物,并把深邃的思想融入简短的诗句中。

她的抒情短诗多用四行诗体写成,喜用近似韵。

I’m Nobody, Who Are You?
Emily Dickinson
I’m Nobody, Who Are You?
Are you nobody, too?
Then there’s a pair of us—don’t tell!
They’d banish us, you know.
How dreary to be somebody!
How public, like a frog
To tell your name the livelong day
To an admiring bog!
【赏析】
本诗是诗人安贫乐道精神的自我表白。

诗的第一节似与朋友悄语。

第二节进一步向对方发表看法,把大人物比作泥水沼里的蛤蟆,在平直的语言中道出对世态炎凉的讥讽。

我是无名小卒,你呢?
艾米莉·狄金森
我是无名小卒,你呢?
你也是无名小卒?
那么我们恰好为伍——但不可说出!
要知道,他们会把我们驱逐。

做一个显要人物多么可怖!
到处露头,像一只青蛙似的,
终日朝着崇拜你的泥水池沼
报告你的名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青睐 。狄金 森“ 超 前性 ” 的最 重要 一方 面 , 在 于狄 金森 对爱情 、 痛苦、 死亡与其他 类似 主题 的执 著 , 在 于其 诗歌 中所表现 出的 强烈 自我 否定 。 狄金 森智 慧的深度 、 思想的 力量都 以 自我否 定这一独特 方式承载在她 的诗歌 中, 深入她 的诗歌 内部 , 这 是读者
出来时 所说 的一番话 : “ 这是 我骨 中 的骨 , 肉 中的 肉, 可 以 称
子—— 亚 当夏娃 , 新 娘新 郎 , 少女 和小伙 子 , 大地 和长 空 , 太
阳与 月亮 , 蜜蜂与花 儿 , 风和树枝 , 海浪 和月亮 , 夜 与昼 , 晨 与 昏, 死亡 与生命 的新 娘 , 蠕 虫与人 。
情, “ 永远 ” 取悦 于他 , 她只是融 于他生命 中的一个生命 , 在他
们 的融合体 中只有 “ 他” 的脑袋 、 血液 、 悲伤 、 欢乐 。 这 种要 与他 融 合在 一起 的欲望 在第 2 7 9 首 诗 里更 直 接
狄金森 诗歌 呈现 的典型配 偶关 系是男 子 的兴趣 和情感
心 与他 同舟共 济 , 与 他一 起 冲 向“ 审判 ” ( F o r w e mu s t r i d e t o t h e J u d g m e n 卜一 ) 。如果从 传统宗 教意义 上理解第 2 7 9 首诗
夫. 你 丈 夫 必 管 辖 你 。” I 3 ] 狄金森 诗里大写 的“ 他” 揭 示 了男 人
与世 界 上大 多数 诗 人 的爱情 诗 歌所 不 同 的是 。 狄金 森
的爱 情诗 歌里表 现 出的强烈 的爱我 谦虚 倾 向。可是 在狄 金
森 的爱 情诗 里却 只有 女性 说 话者 的存 在 , 被爱 的男 子 几 乎 永远 缺席 , 从来 没有对 她 的爱做 出 回应 , 更 使这 架爱 情 的天
注 意 中心 , 女子 绝对 顺从 于 他 , 遵 从 他的 思想 , 满足 他 的要
求, 分享 他 的悲伤和快乐 : 永远 陪伴 在 他 身边— , 两人 中较小 的 那个/ 他 脑 袋 中
地表 达 出来 : “ 主人 , 请 将绳 索绑在 我的生命 上/ 然后 , 我就准
备好 出发 了 !” 为 了与他开 始新 的生活 , 她 愿意 与她喜 欢 的
是 一首 以爱情 为主题 的典 型情人 节题 诗 ,将 爱情 描述 成宇
宙万 物普遍存 在 的状 态 : “ 万物都在 求爱 , 在地上 , 大海里 , 或
me n —— 一 / J u s t in f d i n g 0 u 卜——_ wh a t p u z z l e d u s _ —— Wi t h o u t t h e
接近 狄金 森的最佳 途径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键 词 : 艾米莉 ・ 狄 金森
爱情诗歌 自我 否定
爱情 是狄金 森诗歌 的一 大主题 。在狄金森 近 1 8 0 0 首诗 歌中, 第 一首就 明 白无误地传 达 了狄 金森对爱 情的重视 。这
e r — — — — , Wh o m we c a n n e v e r l e a Hl — — — — - / A n d b y e a n d b y e — — — — a Ch a n g e — — —, Ca l l e d He a V e n — — — 枷 a p t n e i g h b o r h o o d s o f
平失衡 的是 , 不 仅爱情 的表 白是单 向的 , 而且爱 的一 方五 体 投地地 拜倒 在钟爱 的男 子脚下 以取 悦于他 .并 从爱 的痛 苦
和折磨 中获得快 乐 。
的中心地 位及对 女人 的绝对 权威 。她必 须完全 忠实 于她 的 爱人, 头脑里 和心 上必须 只装 着“ 他” 的兴趣 , 她所做 的一 切 都 是为 了他 及她 的幸 福 , 她 必 须忽 视 自己的需 要 、 思想 、 感
的脑 袋_

/ 他血 液 中的 血 液’
/ 现 在—— 两 个生 命— — / 如果 是 悲 伤—— 最
东 西和 习惯 的生 活说再见 ,她 准备好 去战 斗和克 服种 种 困
难. 哪怕攀 登陡 峭的 山崖或者 乘风 追逐 汹涌 的海浪 , 能 与他
捆 绑 在 一 起 她 的 快 乐 。与 他 一 起 生 活 是 她 全 部 的愿 望 , 她 决
她为女人 , 因为她 是从男人 身上取 出来 的 。 ” 《 圣经 》 和狄金 森
的诗歌 都表 明女人是 次要 的 ,是从 属 于她 的另一半 的—— 男 人 。不仅在个 头而且在 重要性上 都要 “ 较 小” 一些 , 生理 和 精 神上均归 属于他 , 她没有也 不能有 自己的思想 和感 情 。正 如人 犯 了原 罪 之后 上 帝 对 夏 娃所 说 的 : “ 你 必恋 慕 你 的 丈
个 存 在
永 远 品尝 他 的命 运_
大 的 那 部 分 — —/ 女 口 果 是 欢 乐— — 就 收 起 我 那 一 小 块 / 为 了 爱 人 的心— — - / 一 辈 子— — 相 互 认 识 — _/ 我 们 无 法 了 解 的 人— / 不 久 以后 — — 一 种 变 化— — _ / 叫做天 堂—— , 人 们 痴
艾米莉 ・ 狄 金 森 爱 情 诗 歌 中 的 自我 否 定
王君 玲
( 陇东学 院 外 国语 学院 , 甘肃 庆 阳 7 4 5 0 0 0 )
摘 要 : 艾米莉 ・ 狄金 森 ( 1 8 3 0 - 1 8 8 6 ) 是一位 具有开拓精 神 的勇士 , 她 的大胆创 新和现 代性诗歌 风格 赢得世 界各地 读者
l e x i c o n t 2  ̄
空 中 , 上帝没有 创造单个 的物体 而在他美 丽 的世界里创 造
了你 !” 然 后 说 话 者 罗 列 了 一 个 包 括 世 间 万 物情 侣 配 对 的 单
( p o e m 2 4 6 )
这首 诗呼 应着 《 圣经 ・ 创世 纪 》 里 下 午从 亚 当肋 骨创 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