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
北师大普通心理学复习笔记(合集五篇)

北师大普通心理学复习笔记(合集五篇)第一篇:北师大普通心理学复习笔记北师大心理学专业,普通心理学复习简要笔记第一章心理学的性质基本术语心理学: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以下回答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认可:心理学曾被认为是阐释心灵的学问,心理学也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反应的一门学科。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派别,反对研究意识,代表人物是美国的 B.Watson。
行为主义集中关注环境事件(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关系。
行为主义将人比为具有心灵黑箱子的机器,方法学上强调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材料(可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注重实验研究。
认为个体行为非与生俱来,而是学习的结果。
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学):心理动力学观点源于S.Freud,其主要目标是解释意义,其中很多是无意识的内容。
主要研究方法是案例研究。
冰山结构体现了人格构成,将心理比作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战斗。
本能:本能指个体不用学习就能表现出来的行为和行为倾向。
Freud认为性驱力是人行为的根本动力。
范式:是科学界用来使局部经验有意义的一种广泛的理论假设系统,它包括理论假设、一致的比喻、认可的观察方法。
心理学缺乏统一的范式,但有学派思想或观点。
复习题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对“心理”有不同的界定。
在哲学心理学时代,心理学被认为是阐释心灵的学问。
1879年德国Wundt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心理现象的产生有两种根源:生理机制和社会文化。
生物学和文化,是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基础和界限。
科学心理学同民俗心理学有什么根本区别?民俗心理学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与心理活动或自然现象有关的一些比较神秘的现象进行的猜测性的解释,带有很强烈神秘主义的色彩,比如算命,相面,占星术,琢磨人,分析梦等等。
其中有一些合理成分,但是更多的是用假想来解释现实,在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而科学心理学是基于科学、系统的方法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普通心理学》课程标准

《普通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教育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它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为学生提供心理学最一般知识,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是心理学、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主要研究行为控制与调节、人的心理特性、活动与发展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完整、系统地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心理学各分支的发展与应用情况。
特别是对心理学有关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动机、情绪、能力、人格等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道《普通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
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学科进展情况。
2.使学生从系统论的角度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心理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建立普通心理学的知识结构,为进一步学习其它心理学奠定基础。
3.学会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解和分析人的心理,帮助学生加深对心理现象及规律的认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4.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为将来从事教育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
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普通心理学(北师大精品课程)

2
分支
介绍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如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
3
应用
探讨不同心理学分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
介绍心理学中常用的实验设计和方法,以及实验研究在心理学中的重要性。
观察研究
介绍观察研究的不同形式和技术,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调查研究
探讨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分析和解释调查数据。
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
介绍儿童在不同阶段的身体、认知和情感发展。
青少年发展
探讨青少年时期的身份认同、社会关系和情绪变化。
成人发展
讨论成人时期的事业、家庭和生活变化,以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社会心理学
1 群体行为
介绍群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群体行为的影响因素。
2 社会认知
探讨社会认知的概念和过程,如归因、认知失调和社会比较。
治疗方法
探讨不同心理障碍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和心理 疗法。
3 人际关系
讨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以及建立健康关系的技巧。
人格心理学
1
人格理论
介绍不同的人格理论和人格类型分类系统。
2
人格评估
探讨人格评估的方法和工具,如问卷调查和项目ive测试。
3
性格特质
讨论性格特质的概念和重要性,如内外倾、情绪稳定性和责任感。
心理障碍与治疗
心理障碍
介绍常见的心理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和精神分 裂症。
神经科学与认知心理学
神经科学
介绍神经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以及神经与 行为的关系。
认知心理学
探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以及人们的思 维和决策过程。
普通心理学(北师大精品课程)04

比如:19世纪30年代 世纪30年代, 比如:19世纪30年代,人们用物理学的方法 研究了错觉问题.60年代费希纳发展了心理物理 研究了错觉问题 . 60 年代费希纳发展了心理物理 法用以研究物理刺激与心理现象的关系. 法用以研究物理刺激与心理现象的关系. 1879年 冯特建立了心理实验室.1885年 1879 年 , 冯特建立了心理实验室 . 1885 年 , 艾宾浩斯系统研究了记忆问题, 艾宾浩斯系统研究了记忆问题 , 揭示了这一高级 认过程的某些规律.近年来, 认过程的某些规律 . 近年来 , 随着科技手段的进 心理学也取得了巨大进展,例术,微电极技术,生化技术, 术技术 , 电生理技术 , 微电极技术 , 生化技术 , 计算机模拟技术,脑科学研究等. 计算机模拟技术,脑科学研究等.
2, 科学的,客观的态度 科学的, 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 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 对自己有利的事实, (1) 避免只选取 对自己有利的事实,而对与自 己不利的事实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 己不利的事实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 (2)反对歪曲事实,伪造科学证据. 反对歪曲事实,伪造科学证据.
(二)发展性原则
1,种系的发展 生物的进化 2,个体的发展 个体的社会化 个体的生理成熟
(三)教育性原则
遵循道德伦理,不能做损害被试身心的事. 1,遵循道德伦理,不能做损害被试身心的事. 2,被试有自由选择参加实验与否的权利. 被试有自由选择参加实验与否的权利. 3,充足的补救措施. 充足的补救措施.
�
一,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1, 客观的方法 过去,心理学长期停留在"关于什么是灵魂" 过去,心理学长期停留在"关于什么是灵魂" 的一般理论和哲学理论上.19世纪以后 世纪以后, 的一般理论和哲学理论上.19世纪以后,心理学 转向用客观方法研究心理现象. 转向用客观方法研究心理现象.
心理学考研参考书

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的选择1、心理学导论《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必备)《普通心理学》叶奕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孟昭兰主编,1995。
彭的普心是必看的,这本书十分经典,讲解透彻、全面,不过有些知识点没有涵盖完全,这时可以再结合别的参考书。
所有科目的复习都是这样,以一本经典教材为主,辅以其他教材作为补充知识或者加深理解之用。
此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心理学与生活》也是一本不错的书,这本书的笔触十分有趣,而且将心理学与日常生活现象结合起来,可以在前期时间充裕的时候当做调节读物。
因为是纯英文的,所以读这本书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提高英文水平。
在2011年的大纲中将试卷考查内容中的普通心理学改为了心理学导论,其实对比前后变化,心理学导论是在普心考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章社会心理,所以参考书必须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推荐三本教材:《社会心理学》侯玉波北京大学出版社(必备)已购《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高等教育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章志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杨治良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实验心理学》,孟庆茂、常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实验心理学》,朱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必备)已购《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杨的书包括的内容比较全面,适合跨专业的考生使用。
孟老师的这一本偏重数理基础,如果想提升水平可以参考研读,但是初学者最好不要一开始就选择这本书,否则可能因为看不明白而打击信心。
朱滢老师的书像是外国教材的编写体系,侧重于理解和发散,对一些认知的实验阐述的十分透彻。
郭的书里面有许多现今实验发展的新进展。
并且她的书当中对于心理物理测量的讲解十分明白。
3、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林崇德主编(必备)已购《儿童心理学》(第二版),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儿童发展心理学》,刘金花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北师大精品课程)1

一、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1.定义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 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它事物当成 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 象。
以视觉系统为例,外侧膝状体细胞在网膜上 的感受野为"中心周围"对抗的圆形感受野,它接 受来自网膜感觉器和视神经节细胞的输入信息, 并对细小的光点敏感。
当一系列外侧膝状体细胞左一右排列的感受野,它对光 棒或直线敏感。在这里,皮层细胞又整合了外侧 膝状体输入的信息,并对直线作出反应。
本节小结:本节主要讲述了知觉的概念、知 觉中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加工的含义,介绍 了知觉的生理机制和知觉的种类问题。
小问题:知觉和感觉的关系如何?
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
一 .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二 . 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三 . 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四 . 知觉的恒常性 五 . 知觉的适应
本节教学目标:掌握知觉对象与背景、知觉 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了解知觉理解性在生活 中的作用;掌握知觉恒常性的含义及其种类、影 响条件;掌握图形的组织原则和距离知觉依赖的 线索,掌握方向定位的规律。
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给它命名, 并把它纳入一定的范畴。例如,断定闪闪发亮的 东西是一面镜子,这就是分辨和确认的结果。在 知觉过程中,人对事物的觉察、分辨和确认的阈 限值是不一样的。
二、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 例如,物体颜色和明度的知觉依赖于光的波长与 强度;形状知觉依赖于物体的一序列特征;运动 知觉依赖于物体的位移等。对这些感觉特性的加 工叫自下而上的加工或数据驱动加工。
北师大心理学本科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本科的课程包括:
1. 普通心理学:主要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方法等。
2. 人体解剖与神经生理学:介绍人体解剖和神经生理学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的心理学课程打下基础。
3. 实验心理学:介绍实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解释等。
4. 心理统计:介绍心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推论性统计等。
5. 心理测量学:介绍心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
6. 发展心理学:介绍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包括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等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
7. 认知心理学:介绍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认知过程的研究。
8. 社会心理学: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9. 变态心理学:介绍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包括各种心理障碍和异常行为的研究。
10. 心理咨询与治疗:介绍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各种心理治疗方法和技术的学习和实践。
此外,还有心理学史、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
具体的课程设置可能会因不同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而有所调整。
普通心理学(北师大精品课程)15第四章节知觉

运动知觉的作用与机制
运动知觉是感知身体运动和位置的能力,通过感觉器官和大脑神经网络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视觉知觉的属性和特征
视觉知觉包括形状、颜色、运动和深度等属性,视觉系统通过感知器官和大脑对这些属性进行分析和解释。
普通心理学(北师大精品 课程)15第四章节知觉
普通心理学第四章:知觉
知觉的定义和概述
知觉是我们对外界信息的接受、加工和理解过程,通过感知刺激、构建内部 模型,使我们能够体验和理解世界。
感知过程的三阶段
1
加工阶段
2
大脑对接受的刺激进行分析和解释,形
成感知经验。
3
接受阶段
感知器官接收外部刺激,如光、声音等。
理解阶段
将感知经验与之前的知识和记忆进行联 系,形成对刺激的理解和解释。
感官刺激及其属性
感官刺激
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如光、声音、触觉等。
属性
刺激的属性包括强度、频率、持续时间、模式和空间特性。
知觉与心理
感知的刺激在大脑中被加工和编码,进而影响我们的情绪、行为和思维。
知觉与前庭系统
前庭系统
前庭系统通过内耳感知头部的姿 势和位置,帮助我们维持平衡和 协调。
平衡感
前庭系统的信息与其他感官数据 相结合,使我们能能和 人体协调非常重要。
疼痛知觉与机制
定义 机制 调节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由刺激或损伤引起, 旨在提醒身体存在潜在的危险。
疼痛信号从损伤的组织通过神经传导到大脑,疼 痛区域的激活与情绪和认知过程相关。
《普通心理学》作者:彭聃龄【完结】

《普通心理学》作者:彭聃龄【完结】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第一门基础课,也是学生学习心理学的一门入门课,在心理学的课程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普通心理学课程经过了50多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既有很雄厚的历史积淀,又有新时代的特色和创新的精品课程。
【目录】新版序言第一版序言第一编绪论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一、个体心理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四、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第二节如何研究心理学一、心理学要探索什么二、心理学研究的类型三、研究心理学的意义四、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五、心理学科在科学大家庭中的地位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客观性二、科学态度与方法三、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第四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一、现代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心理学派别三、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四、中国心理学的发展道路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一节脑的进化一、神经系统的发生二、元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三、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四、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第二节神经元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二、神经冲动的传递三、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四、神经回路第三节神经系统一、周围神经系统二、中枢神经系统三、大脑的结构和机能四、神经系统的发育第四节脑功能的各种学说一、定位说二、整体说三、机能系统学说四、模块说第五节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一、内分泌腺的概念二、内分泌腺的分类及机能三、神经—体液调节第二编人的信息加工第三章感觉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感觉二、近刺激和远刺激三、感觉的编码四、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第二节视觉…… 第四章知觉第五章意识和注意第六章记忆第七章思维第八章语言第三编行为调节和控制第九章动机第十章情绪和情感第四编人的心理特性第十一章能力第十二章人格。
普通心理学(北师大精品课程)

精神分析心理学
探索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了解梦的意义、潜意识的力量以及心理疾病的解释。
行为主义心理学
研究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了解条件反射、奖惩机制和行为调节等基本原理。
Hale Waihona Puke 人本主义心理学探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理念,如自我实现、人类内在的积极潜能以及自 我成长的追求。
认知心理学
了解人类思维和信息处理的机制,包括感知、注意、记忆、学习和解决问题。
神经科学与心理学
通过探索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揭示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发展心理学
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晚年的心理发展过程,包括社会、情感和认知方面的变化。
普通心理学(北师大精品 课程)
这门课程将帮助您深入了解普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其中包括心理学 的历史与发展、主流流派和重要理论,以及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课程介绍
本节课程将向您介绍普通心理学的学习内容和课程结构,帮助您了解学习的 目标和预期结果。
心理学概述
深入探讨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本质,探索人类思维、行为和情感背后的原 理。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心理学考研必备教材伴随着2016年心理学考研前辈们紧张的复试备考,2017年心理学考研的征程已经开启。
作为备考心理学研究生考试的小伙伴们,普通心理学无论是在心理学学硕还是心理学专硕、统考还是自主命题的考试中都占据了很大分值。
312统考中甚至占了近100分(专业课满分300分),这么大的分值我们必然要引起重视。
博仁考研老师通过研究历年真题,发现普通心理学的考查在难度方面几乎只能说是中等难度,然而题目考查点是非常细,面非常广一定程度上无形中提高了难度。
那么,对于这样一科关乎我们考研成败的科目,究竟该如何去备考呢?下面由博仁考研老师为大家仔细讲解我们到底要如何学习这本书。
对于普通心理学的备考首先是教材的选择,根据近几年博仁考研老师对于考试大纲的研究,博仁考研老师推荐:《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四版,想要购买心理学考研备考教材的同学可以咨询博仁考研老师。
考研的小伙伴都在用这本书复习哦,也可以看到大家对于彭聃龄老先生《普通心理学》的认可:确定了心理学考研复习用的参考书,下面来看一下这本书的大致内容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复习这本教材,复习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一、普通心理学提纲内容备考2017年心理学研究生的同学们来说,首先我们需要对参考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开始进一步的学习。
博仁考研老师整理出《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四版提纲内容:第一编绪论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46第一节神经系统的进化第二节神经元第三节神经系统第四节脑功能的各种学说第五节内分泌腺和神经一体液调节第二编人的信息加工第三章感觉/91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第二节视觉第三节听觉第四节其他感觉第四章知觉/149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念第二节知觉的特性第三节空间知觉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第五节错觉第五章意识和注意/202第一节意识的一般概念第二节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第三节注意的一般概述第四节注意的认知一神经机制第六章记忆/236第一节记忆的一般概念第二节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三节感觉记忆第四节短时记忆第五节长时记忆第六节内隐记忆第七章思维/280第一节思维的一般概念第二节表象第三节概念第四节推理第五节问题解决第六节决策第八章语言/327第一节语言的一般概念第二节语言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三节语言理解第四节语言的产生第三编行为调节和控制第九章动机/368第一节动机的一般概念第二节动机的种类第三节动机的理论第四节工作动机与组织行为第十章情绪/406第一节情绪的一般概念第二节情绪与脑第三节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第四节情绪理论第五节情绪的调节第四编人的心理特性第十一章能力/450第一节能力的一般概念第二节能力的种类和结构第三节能力的测量第四节情绪智力第五节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第十二章人格/494第一节人格的一般概念第二节人格理论第三节认知风格第四节人格测验第五节人格成因第五编活动与发展第十三章学习/534第一节学习的一般概念第二节学习理论第三节认知和动作技能学习第四节学习的规律第十四章人生全程发展/577第一节什么是个体发展第二节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第三节语言与认知发展第四节社会性发展第五节成年以后的发展参考文献/619二、普通心理学复习方法对《普通心理学》的知识框架有了一定了解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开始进一步细致的学习。
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某人对同一产品设计了两则广告,观察并分别记录观看广告的人次。
此人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访谈法D.自然实验法2、根据听觉位置理论观点,高音区在耳蜗的()。
A.顶部 B.中部 C.上部 D.底部3、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A.静息电位B.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C.动作电位D.服从全或无法则的电传导4、在夜空中,由于浮云的移动,使人们联想为浮云后面的月亮在动,这种现象称为()。
A.运动后效 B.诱导运动 C.自主运动 D.动景运动5、客观事物引起人的情绪和情感的中介是()。
A.动机B.兴趣C.信念D.需要6、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7、识记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叫()。
A.暂时性遗忘B.永久性遗忘C.干扰性遗忘D.逆向性遗忘8、某失语症病人的阅读理解和听人说话都有问题,但他总能自己滔滔不绝地说出许多看起来正确的话。
他患的是()。
A.接收性失语症B.运动性失语症C.语言失认症D.词语失认症9、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为()。
A.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B.同一行为必须由同一动机引起C.同一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D.不同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10、在情绪研究中,研究者长期以来争论的主要问题是()。
A.情绪的产生是否与生理活动有关B.情绪是否具有动机功能C.情绪和认知是否相互独立D.基本面部表情是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11、高尔顿研究遗传与智力的关系问题的方法是()。
A.双生子研究B.调查法C.纵向追踪法D.家谱分析法12、奥尔波特认为,在人格结构中,代表一个人最典型的、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影响一个人各方面行为的是()。
A.共同特质B.首要特质C.中心特质D.次要特质13、斯金纳发现,效果最好的强化方式是()。
A.连续强化B.定比间隔强化C.定时间隔强化D.不定比间隔强化14、托尔曼有关动机的观点是()。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一、教材《普通心理学》彭聃龄教授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二、教学目的与目标“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对象是本科心理学专业一年级学生,是本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历时一学年。
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授、作业练习和实验室实验等三个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现状和发展有所了解。
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了解并实践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明确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式;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教学要求“普通心理学”课程以基础知识为教学核心,重点在于介绍心理学关于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和人的心理活动与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同时也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为进一步的心理学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许多内容涉及到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问题,因此,在学《普通心理学》之前,学生应具备一定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物理学知识,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与人合作和协调的能力等。
四、大纲依据本教学大纲编制的依据有以下几点:1、依据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本科生专业设置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专业和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特点、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2、依据于本课程的性质、特点,以及教育部“心理学理科人才基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要求。
3、依据于本课程的教材。
4、依据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本科新生学科知识的特点和能力特点。
5、依据于国外同类教材和课程改革的手段与技术。
五、教学原则1、注重基本理论、基本实验、基本原理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强调学科前沿发展的原则;4、重视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原则;5、动手操作的原则。
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认为人与动物不同,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支配,有自我实现需要,这是()心理学派的观点。
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人本主义D.认知2、在阳光照射下,红花与蓝花可能显得同样亮;而当夜幕降临时,蓝花似乎比红花更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棒体细胞是夜视细胞,对波长较短的光具有较高感受性 B.棒体细胞是明视细胞,对波长较长的光具有较高感受性 C.锥体细胞是夜视细胞,对波长较长的光具有较高感受性D.锥体细胞是明视细胞,对波长较短的光具有较高感受性3、人在过度疲劳时会打瞌睡属于()。
A.消退抑制B.分化抑制C.超限抑制D.外抑制4、下列选项中,将明暗和阴影作为重要线索的知觉是()。
A.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 C.深度知觉 D.颜色知觉5、个体在意外事件或危急情景出现时表现出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被称为()。
A.愤怒B.心境C.应激D.激情6、1964年,特瑞斯曼提出了解释注意选择功能的()。
A.过滤器理论B.衰减理论C.认知资源理论D.双加工理论7、()是短时记忆存储的重要条件。
A.机械复述B.精细复述C.联想D.回忆8、言语是按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言语表达的基本形式是()。
A.音位B.单词C.词汇D.句子9、学生想参加校篮球球队为学校争光,又怕耽误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
这反映的是()。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以上皆非10、在情绪反应中,产生愤怒的中枢机制是()。
A.下丘脑B.大脑左半球C.网状结构D.大脑皮层11、下列选项中,属于晶体智力的是()。
A.词汇理解能力 B.类比推理能力 C.演绎推理能力D.运算速度12、艾森克用内外倾和神经质两个维度来描述人格,其中“内倾、情绪稳定”的人格特质所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 B.黏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13、加涅的学习结果不包括()。
A.智力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问题解决14、一位科研人员希望发表更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这种动机属于()。
临床心理学 考研书籍

临床心理学考研书籍
对于临床心理学的考研书籍,以下是一些推荐:
1.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是心理学界的经典代表,对于考研来说非常重要。
它全面、权威、专业,尽管有些枯燥,但对于建立扎实的心理学基础非常有帮助。
2.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钱铭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介绍,包括治疗中来访者与治疗师的关系建立、会谈基本技术、心理诊断、心理治疗的目标与阶段等。
此外,它还重点介绍了当今主流学派的治疗方法,如心理分析、行为治疗、人本主义疗法等。
整体框架清晰,易于理解。
3. 《临床心理学》:王登峰著。
这是一本介绍临床心理学的专业书籍,可以帮助你深入了解临床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
4.除了以上书籍,还可以参考《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书籍,这些书籍有助于你更全面地理解心理学,为临床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内容小结
1. 知觉的概念、知觉中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
1-41
5.2 错觉的种类
大小错觉
缪勒一莱耶错觉 潘佐错觉 垂直一水平错觉 贾斯特罗错觉 多尔波也夫错觉 月亮错觉
形状和方向错觉 佐尔拉错觉 冯特错觉 爱因斯坦错觉 波根多夫错觉
1-42
冯特错觉
1-43
缪勒一莱耶错觉
1-44
你相信中间是一个圆吗?
1-45
爱因斯坦错觉
1-46
佐尔拉错觉
1-47
在一定的时间 和空间条件下, 人们在静止的 物体间看到了 运动,或者在 没有连续位移 的地方,看到 了连续的运动
动景运动 诱发运动
自主运动
运动后效
1-39
Part 5 错 觉
1-40
5.1 什么是错觉
错觉是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 物的歪曲的知觉。 例,我们觉得太阳在天边时比在天 顶时大。 研究错觉的成因有助于揭示人们正 常知觉客观世界的规律。
深度知觉的线索Hale Waihona Puke 生理 线索单眼 线索
双眼 线索
对象 线条 结构 运动 双眼 调节 辐合 遮挡 透视 级差 视差 视差
1-31
3.4 方位定向
视觉 方向 定位 的 依据
视网膜上的投影位置
主客观参照物
1-32
时间差
声音定位 的线索
强度差
位相差
声音定位的线索
1-33
Part 4 时间知觉 与运动知觉
1-34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精品课程 普通心理学
第四章 知觉
Perception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教学目标
掌握知觉的概念与特性;
理解知觉对象与背景、知觉整体与部 分的关系及知觉理解性的作用;
掌握知觉恒常性的含义、种类、影响 条件; 理解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的概念,以及相关原则和影响因素; 了解错觉现象及有关理论。
1-37
4.2 – 1 真正运动的知觉
真正运动是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 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 移。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真正运动 的知觉。 运动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 度。运动知觉的阈限会受目标物的 网膜定位、视野中有无参照点、目 标离观察者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1-38
4.2 – 2 似 动
1-22
Part 3 空间知觉
1-23
3.1 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人类和动物共同具有的 知觉能力。
人类具有独特的形状知觉能力,如 识别文字的能力、分辨各种劳动产 品和各种复杂社会表情的能力等。
形状知觉的形成是多种知觉活动联 合活动的结果。
1-24
轮廓的作用 轮廓是图形和背景的分界
1-25
主观轮廓 你看到中间白色的正三角形了吗?
自 下 而 上 的 加 工
自 上 而 下 的 加 工
依赖于 知觉的 主体
例: 人的知 识和经 验会影 响知觉 的过程 和结果
1-6
1.3 知觉的生理机制
特征觉察器
感受皮层 额 叶
1-7
1.4 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时 起主导作用的 感官的特性
根据人脑 所反映的 事物特性
视 知 觉
听 知 觉
触 知 觉
1-2
内容概要
知觉的一般概念
知觉的特性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错 觉
1-3
Part 1 知觉的一般概念
1-4
1.1 什么是知觉?
客观 事物 直接 作用 于感 官
对事 物的 整体 反应
觉察
分辨
确认
1-5
1.2 知觉中的两种加工
依赖于 刺激物 的特性 例: 物体的 颜色知 觉依赖 于光的 波长
1-15
中间是13还是B?
部分对整体的依赖关系
1-16
2.3 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 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 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 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 具有一定的意义。
1-17
隐匿图形 你觉得这仅仅是一些斑点吗?
1-18
不完整图形 你觉得这个图形像什么?
1-26
图形的组织原则
1-27
3.2 大小知觉
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成正比,而与距离成反比。
a=A/D
a-网像大小,A-物体大小,D-对象与眼睛的距离
物体大小=网像大小×距离
1-28
三个人谁最高?
其实一样高!
1-29
中间的两个圆哪个大? 其实一样大!
1-30
3.3 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1-19
2.4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 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 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它是人们知 觉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特性。
形状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
1-20
形状恒常性
1-21
2.5 知觉适应
当视觉输入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视 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 复到正常状态。 例,新换一副眼镜时,开始会觉得 不习惯,半天或一天后,这种不适 感就消失了。
1-10
花瓶? 侧影?
1-11
你看到了几个人?
1-12
达利的作品:《贩卖奴隶市场与伏尔泰头像》
1-13
看到一对情侣了吗?
1-14
2.2 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 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 例如,在下图中,我们的知觉系统把 视野中的个别成分综合成一个有组织 的整体结构。
4.1 时间知觉
对时间的分辨
对时间的确认
对持续时间的估量
午饭 休息 上学
今天是2005年3月26日
这节课已经上了半小时
对时间的预测
2个月后就放假了
1-35
自然界周 期性现象
知觉时间 的媒介
有机体节 律性活动
知觉时间的媒介
1-36
计时工具
4.2 运动知觉
人们怎样获得关于物体运动的信息呢? 一种简单的设想是,相邻网膜点受到 连续的刺激是运动知觉的信息来源。 例如,当物体从A处向B处运动时,引 起了视网膜上相应部位的连续变化。 这种变化经过视觉系统的编码,就产 生了运动知觉。
嗅 知 觉
味 知 觉
空 间 知 觉
时 间 知 觉
运 动 知 觉
1-8
Part 2 知觉的特性
1-9
2.1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 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 它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 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的声音为知觉 的对象,而环境中的其它声音成为背 景。
5.3 错觉的理论
眼动理论 神经抑制 作用理论 深度加工 和常性 误用理论
错觉是人们误用了知觉恒常性的结果 当扫视图形的某些特定部分时, 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 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 造成取样的误差 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 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 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的活动, 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