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异质性条件下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选择
企业异质性与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基于中国制造业百强企业的分析
释企业生产率的差异及其出口选择行为 。 Helpman 等 [ 2 ] 在异质性企业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对外直接投资, 建立了 该模型认为, 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 最高生产 HMY 模型 。 生产率较高的企业选择出口, 率的企业才会选择 OFDI, 生产 率 最 低的 企 业 只 能在 国 内 生 产 、 销售 。 鲁明泓 [ 3 ]、 Buckley et al.
2013 年第 1 期
企业异质性与对外直接投资决策
—— — 基于中国制造业百强企业的分析
■汤晓军 张进铭
自企业异质性理论提出后, 生产率被认为是决定企业国际化的最重要因素 。 本文运用 2010 年中国制造 业百强企业微观数据, 基于拓展的企业异质性模型, 考察了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异质性 研究表明: 近似全要素生产率 、 劳动生产率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 但不是关键性因 因素 。 素; 与生产率这一异质性因素相比,企业所有制性质在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 用, 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更具有优势 。 [ 关键词 ] 制造业企业; 对外直接投资; 异质性因素 [ 中图分类号 ] F831. 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4 - 518X( 2013 ) 01 - 0061 - 05 “中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外部冲击测度及对策研究 ” ( 11CJY06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江西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实证研究 ” ( 05532015 ) 财经大学青年课题 汤晓军, 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讲师,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张进铭,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 ( 江西南昌 330013 )
61
服务业进出口、OFDI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关系研究
服务业进出口、OFDI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关系研究作者:甘志霞李松洁来源:《技术与创新管理》2024年第01期摘要:研究服务业贸易、投资与服务业之间的影响关系,对提升我国服务行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使用我国2000—2021年数据,构建VAR模型对服务业进出口、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交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服务业进出口对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正相关关系,且长期支持效果明显;服务业进出口对OFDI、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全要素生产率与OFDI 之间存在双向促进作用,从长期来看则存在一定负向影响。
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文中提出制定政策鼓励服务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发挥服务业进出口对OFDI的促进效应、提升服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业进出口;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全要素生产率;VAR模型;动态互动关系;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中图分类号:F 719;F 832.6;F 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24)01-0087-07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ort and Export ofService Industry,OFDI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VAR ModelGAN Zhixia,LI Songjie(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Beijing 100029,China)Abstract:Studying the influ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vice trade, investment and service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service industry and promoting it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Using China’s data from 2000 to 2021,this paper constructs a VAR model to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ort and export of service industry,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 (OFDI)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service indus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 of the service industry,and the long-term support effect is obvious;that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service industry has a promoting effect on OFDI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and that in the short term,there is a two-way promotion betw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OFDI,but in the long run,there is a certain negative impact.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conclusions,this paper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uch as formulating policies to encourage service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give full play to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service industry import and export on OFDI,and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of service enterprises.Key words:import and export of service industry;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services;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VAR model;dynamic interactions;reverse technology spilloves0 引言隨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加深,我国服务贸易呈现出逆差增长放缓、结构加快优化的态势。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丛浩[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出口以及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贸易形式和经济结构不断完善,我国的世界贸易地位大幅度提升。
企业之间存在异质性,行业间所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异性,生产率水平则是衡量企业是否具备出口及直接投资能力的重要指标。
根据Melitz模型及异质化企业理论,对中国的贸易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异质性企业的生产率与企业出口、对外直接投资间的相关关系。
提出提升生产率水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推进持续的贸易增长,建立国际贸易合作机制,完善市场结构,增加融资渠道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异质性企业理论;生产率;出口;对外直接投资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China"s export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rade form and economic structure,China"s world trade status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However,due to the heterogeneity between enterprises,the products produced by different industries are different. Productivity level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whether enterprises have the ability of export and direct investment.Based on the Melitz model and the theory of heterogeneous enterpris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trade,and furth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ductivity of heterogeneous enterprises and their export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such as improving the productivity level,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ncreasing the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trade growth,establishing the mechanis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ooperation,improving the market structure and increasing the financing channels.Key Words:Theory of Heterogeneous Enterprises;Productivity;Export;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近些年,中国一直保持着高速的经济增长趋势。
中国企业对外FDI模式的选择研究
中国企业对外FDI模式的选择研究【摘要】本文以企业异质性为视角,就中国企业如何选择跨国并购和合资两种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提出了一系列假说,并以中国跨国企业于2002年至2010年期间完成的48个跨国并购和29个合资样本数据进行极值回归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跨国企业规模、企业战略性资产、东道国正式制度、市场规模与并购的进入模式正相关;而国际化经验和地理距离与合资的进入模式正相关。
【关键词】企业异质性;跨国并购;合资;进入模式一、引言二战后,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跨国企业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微观主体得到了空前发展。
90年代以来,各国跨国企业不断进行投资与兼并,推动着生产向全球一体化发展。
随着中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跨国企业也逐渐在全球化生产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扩大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空间,对外直接投资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长期战略。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存量的4.4%和2%,该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名列按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的第6位,存量位居第13位。
但根据多方数据汇总显示,近六年来,中国企业累计有70笔大额海外投资交易受挫,仅2011年上半年,至少有11起大规模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风险或遭遇困境的案例,无论是并购当地企业,在海外建立子公司,或者是与当地企业合资,投资交易结束后企业经营状况不尽如人意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而造成此种困境大都由于企业管理、跨国经营经验的缺失,企业战略目标的定位失准或企业决策不当引起。
本文将以企业对外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决策为主题,重点剖析企业应如何准确地选择最优的进入模式,以及在这一选择过程中企业的决策依据。
作为对外fdi的“后来者”,众多中国跨国企业淹没于错综复杂的决定因素以及需要掌握的信息量中,企业必须识别并专注于最重要的fdi决定因素,才能达到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
新一新贸易理论文献综述
市场 ? 它们如 何服 务 国际 市场( 通过 出 口的 方式还 是对 外直 接投 资 的方 式) 是 ?什 么情
况下企业会选择外包 而不是 一体化?什 么情况下企业会 选择 国际外包 ( fhr O t O so u e -
suc ) ore 而不是 国内外包 ?什 么情 况下 企 业会 在 国 内一体 化 而 不是 国际 一体 化 ( eta V rcl i
一
、
引
言
国际 贸易理论 是 随着贸 易实 践 的发 展 而 不 断演 进 的 , 解释 国际 贸 易 的模 式和 趋 是 势 以及 分析 贸易 的经济 效应 的理 论 。 国 际贸 易在 最 初 的 阶段 表 现 为产 业 间的分 工 , 比 较优势 和 要素 禀赋 能够很 好地 解析 该 种贸 易 ; 而随着 国际分工 和 贸易 的深入 , 业 内分 产
国际贸易的现状是 , 大多数企业只供应 国内市场, 在服务国际市场的企业 中, 一部分采 用 出 口贸 易的形 式 , 一部分 采用 对 外 直接 投 资 的 方 式 ; 生产 组 织上 , 另 在 一方 面众 多 的 企业采取 内部 化和 一体 化的 生产 结构 , 产 品生 产 的各 环 节 和 上下 游 产 品都 纳 入企 业 把 内部 以节 约交易成 本 , 另一 方面 企 业又 把 部分 生产 环 节 外包 出去 。为什 么会 出现这 些
情况 , 以及 这 些情况 对 于企业 的成 长有 什 么作用 , 同特 征 的企业 会选择 何 种 贸易和投 不 资模 式等 等 问题 , 以前 的理论 都 不 能够 解释 , 时就 出现 了以企 业 异质 性 、 这 不完 全 竞 争 和规模 经 济为特征 的新一 新 贸易理 论 ( e -e rd hoy 。 N wN wTaeT er)
出口、对外直接投资和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 一个理论综述
【 中图分类号 】 F 7 5 2 . 6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9 -9 3 5 2 ( 2 0 l 4 ) 0 1 —0 0 9 0 _ _ 0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繁荣农村经济 , 加快城 镇化建设是推动我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 之路。由 此可见 , 城镇化建设在中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使中国农村的城镇化建设由外延型 向内涵型转变, 充分发挥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政 府需明确其职责。 2 0世纪 8 0 年代 以来, 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经济全球化进程可以被表达为多种国际交易形式的增长, 诸如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 以及技术的 广泛迅速传播。随 着国际 分工的 不断深化, 企 业的国际化路径出现多元化。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投资成 1 以新古典贸易理论为基础 的研 究 本, 在国内组织生产, 将产品出口; -些企业为了绕过关税 壁垒和节省交通运输成本在东道国建立分支机构组织生 M u n d e l l ( 1 9 5 7 ) 第一个在赫克歇尔 一 俄林框架中研 产, 将产品在当地市场销售; 一些企业为了充分利用当地 究企业如何在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之问进行选择。 廉价的生产要素在东道国建立分支结构组织生产 , 将产品 研究显示, 在存在贸易壁垒的情况下, 如果直接投资企业 运回母国销售; 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实现大规模生产 , 集中 始终沿着罗布津斯基曲线实施对外直接投资, 那么这种国 在一个地方生产产 品, 在临近消费者的多个地方销售产 际直接投资就能够完全替代国际贸易。M u n d e l l 的贸易和 品。虽然企业的国际化路径不同, 但是节省要素成本、 贸 投资替代模型论证非常严密, 但 由于该模型的前提条件非 易成本、 投资成本和实现规模经济是其中最重要的动因。 常苛刻, 故在现实中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并不能完全 根据是否在国外组织生产和贸易方向, 可以将企业国 替代。 际化路径划分为两种类型: 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2 0世 V e r n o n ( 1 9 6 6 ) 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P r o d u c t L i f e C y 纪5 0 年代到7 0 年代, 企业国际化 路径选择引起研究者的 c l e ) 从技术角度将产品 生命周期划分为创新、 成熟和标准 广泛注意 , 研究的重心是企业如何在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 化三个阶段。在产品创新阶段 , 将新产品安排在与企业能 之间进行 选择。这期 间 的研究 成果 主要 包括 M u n d e l l 够有效快捷进行沟通的国内 进行生产是有利的, 大部分产 ( 1 9 5 7 ) 贸易投资替代模型、 V e r n o n ( 1 9 6 6 ) 的产品生命周期 品供应国内市场并通过出口贸易的形式满足其他发达国 理论( P r o d u c t L i f e C y c l e ) 及J o h a n s o n和 V a h l n e ( 1 9 7 7 ) 的 家的 需求。 在产品 成熟阶 段, 企业到东道国 设立生产工厂 渐进式国际化理论等。自2 0 世纪8 0年代以来 , 随着研究 就有利可图。在产品的标准化阶段, 产品生产技术已经扩
论企业的异质性
论企业的异质性季剑军摘要:知识经济的兴起改变了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微观经济体的活动也面临新的约束规则,贸易基础也有了深刻的变化,新新贸易理论的兴起很好地解释了贸易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
企业作为参与国际贸易的微观主体,以生产率水平和组织方式的差异为特征的企业异质性普遍成为企业竞争优势和贸易优势的来源,而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运用及其与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则成为企业异质性的根源。
关键词:企业异质性;新新贸易理论;人力资本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0)04-0014-05一、相关文献综述总的来说,对于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化,国内学术界居主流的观点是把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过程归结为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
在这一过程中,国际贸易理论的假定前提分别从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单一要素投入、固定边际成本等发展到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和多要素投入、边际成本递增等等;国际分工的视角也沿着国家间贸易、产业间贸易、产品内贸易这一主线延伸,对理论假设的不断放松也使得理论的发展更加贴近现实问题,但都没有涉及到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和组织方式对贸易的影响的问题①。
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对企业作出的基本假设前提是,企业的规模报酬不变,当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时,增加某种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并且企业的技术条件也是不变的,各企业的生产函数没有区别。
古典贸易理论强调各国之间开展贸易的基础在于同一种产品在国别之间存在价格差即比较利益,而进一步追究产生价格差的原因,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首先是从技术差距论的角度而言,各国之间的同一种商品存在价格差的原因在于生产同一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是劳动力熟练程度在各国之间存在差异。
另一种观点是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即H—O理论,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种商品的技术水平相同,两国产生价格差的原因在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又来自于在生产过程中所投入要素的价格差异,而这种要素价格的差异又进一步由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决定,由于各种产品生产所要求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国集中生产使用本国较丰裕的要素的产品,那么成本就较低,从而形成各国生产和交换产品的价格优势,进而在国家之间形成专业分工。
企业生产率和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企业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
企业生产率和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企业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OFDI)。
然而,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便是如何提高企业生产率。
企业生产率不仅决定了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更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基于企业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探讨企业生产率与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首先回顾相关理论和文献,梳理企业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利用企业层面数据,实证分析企业生产率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本文还将进一步探讨不同企业特征、不同投资动机以及不同投资目的地等因素对企业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企业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走出去”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同时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生产率与其“走出去”进行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决策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广泛关注。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文献基础。
关于企业生产率的研究,早期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主要关注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资源配置和生产率提升。
然而,随着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学者们开始从异质性企业的角度探讨生产率对企业出口和OFDI的影响。
Melitz(2003)提出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HMT模型)成为这一领域的奠基之作,该模型指出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更倾向于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出口或OFDI。
在OFDI的研究方面,早期文献主要关注宏观层面的因素,如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企业OFDI的影响。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微观层面的因素,尤其是企业生产率对OFDI的影响。
企业异质性、所有制结构与生产性服务需求
作者简介:樊文静(1982-),女,河南周口人,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服务经济、服务贸易、跨境电子商务;肖文(1952-),女,上海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应用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国际经济、服务经济。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体系构建研究”(14NDJC033YB ),项目负责人:樊文静;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经济服务化发展悖论测度和基于中间需求的演化机理研究”(LQ16G030014),项目负责人:樊文静。
《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第1期企业异质性、所有制结构与生产性服务需求*———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樊文静1,肖文2(1.杭州师范大学,杭州311121; 2.浙江大学,杭州310058)摘要:生产性服务投入的增加有助于制造业企业利润水平和差异化竞争力的提升,探讨制造业企业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其服务化水平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企业微观视角出发,讨论了制造业企业规模、所有制、生产效率等企业异质性特征对其服务需求的影响机理,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606099个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认为: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性服务与企业规模存在显著的倒“U ”型关系;因组织结构和经营目标的差异,在控制了制造业企业规模之后,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各类生产性服务投入水平都高于国有企业,且外资企业的各类生产性服务投入水平最高;生产效率越高的企业在生产中、后期的服务投入比重较高,而前期生产性服务投入较低。
关键词:企业异质性;所有制结构;生产性服务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层次的提升,发达国家制造业企业的服务投入比重越来越高。
IBM 、Dell 、GE 、Nike 等一大批制造业企业向服务企业转型,2011年,IBM 的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82.1%,服务业务的税前利润占总利润的92.9%(黄群慧和霍景东,2013)[1],通过增加生产性服务投入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已成为发达国家制造业企业长期生存的必经途径(Neely ,2008)[2]。
我国企业出口及对外直接投资行为选择的分析研究
摘要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国际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加的重要推动因素。
随着近两年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以及我国企业所处全球生产链的低端环节,中国企业“走出去”势在必行。
但是中国企业是否能够完成转型,什么样的企业适合从对外出口转向对外直接投资,以及从出口转向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都是本文将进行分析的问题。
本文通过出口和投资的理论分析,以及利用中国各行业企业的数据的研究,对于我国各行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问题进行剖析。
对企业的国内销售、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依据生产率的判断的标准,并且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企业同时选择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
本文从动态、微观的角度分析企业生产率对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行为选择的影响。
在对已有的贸易投资行为选择模型进行分析的同时,对该模型进行一定的拓展,将原有模型中企业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进行进一步划分。
根据理论模型的推导,本文得出生产率是企业贸易投资行为选择的主要因素,企业的贸易投资行为可以通过企业的生产率区间划分而进行选择。
不同生产率的企业依据其所在生产率区间的不同,可以选择国内销售,出口或者对外直接投资。
利用我国36个行业10年的面板数据,根据永续盘存法计算出我国36个行业的生产率,将其按照生产率区间进行划分,得出各个行业适合的贸易投资行为模式,并且对中国36个行业企业的生产率与出口之间关系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
最终得出结论,企业贸易行为的模型中生产率与出口正相关的关系在中国同样适合。
也就是说,我国企业可以通过对自身生产率的估计来进行贸易投资行为的选择。
最后,依据本文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中国企业需要“走出去”,但是,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采用“走出去”的战略。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生产率的大小进行衡量。
如果企业生产率位于[2,6]的区间,那么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如果企业处于生产率位于[1,2]的区间,那么进行出口选择是有利的;如果企业处于生产率位于[0,1]的区间,那么企业仅适于国内生产。
企业异质性与对外直接投资选择——基于中国纺织类上市公司的实证
企业异质性与对外直接投资选择——基于中国纺织类上市公司的实证赵君丽;闫园园【摘要】采用2010-2015年中国纺织类上市公司微观面板数据,研究企业生产率等多重异质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选择(OFDI)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率是影响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选择的主要因素,生产率高的企业更倾向于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规模、出口强度、资本密集度等多重异质性也会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选择产生显著影响,企业规模越大、出口强度越大、资本密集度越高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也越大;企业年龄和企业性质等企业异质性对企业是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选择影响不显著.基于以上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期刊名称】《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44)006【总页数】7页(P988-994)【关键词】多重异质性;对外直接投资;新新贸易理论;纺织企业【作者】赵君丽;闫园园【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051;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52.1纺织业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最大的产业之一,截至2016年底,已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 610多家生产企业。
自2008年以来,我国纺织业对外直接投资明显加快。
根据商务部统计,2003— 2016年我国纺织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高达76.3亿美元,年平均增速为28.25%。
其中,2016年我国纺织业对外直接投资金额达26.6亿美元,同比增长89.3%。
研究纺织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其他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提高我国产业全球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升级。
在新常态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下,有效转移纺织等传统产业的过剩产能,强化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纽带,构筑我国与周边国家、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利益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Melitz[1]研究了异质性企业国际化投资的选择,发现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只进行国内销售,生产率较高的企业选择出口供应国外市场,而生产率最高的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基于QCA方法的联动效应研究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基于QCA方法的联动效应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和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企业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时,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投资区位,成为了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运用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深入研究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联动效应。
文章将系统梳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现有研究的不足。
通过QCA方法,构建区位选择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模型,探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联动关系和作用机制。
结合实证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和优化,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实践指导。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机制的理解,也有助于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也可为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文献综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区位选择问题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区位选择不仅关乎企业海外投资的成功与否,也是决定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深入探讨中国企业OFDI的区位选择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现有文献对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传统投资理论的宏观因素分析,如政治风险、市场规模、资源禀赋等;二是基于企业异质性理论的微观因素分析,如企业规模、技术水平、所有权结构等。
然而,这些研究往往忽略了宏观和微观因素之间的联动效应,即不同层面的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
近年来,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逐渐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QCA方法以案例为导向,强调对案例的深入剖析和比较,能够更好地揭示不同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异质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
Forum学术论坛 2017年8月153异质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500强上市企业的检验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周婷摘 要:本文通过对2011年~2015年我国制造业500强中上市的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企业生产率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影响。
除了验证新新贸易理论的观点,即当企业生产率越高时越有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外,本文还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制造业企业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对外直接投资上仍然缺乏一定的竞争力;第二,企业生产率对民营等非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影响要比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异质性 所有制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8(a)-153-02对外直接投资(简称OFDI )是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不断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到国际市场扩大其产品市场,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商务部网站的数据资料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在2003年为28.5亿美元,至2015年我国企业实现了1456.7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排名中位居第二。
其中,制造业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其对外直接投资也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2003年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只有6.2亿美元,而至2015年这一总额增长到了199.9亿美元,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一直稳中有升,不断发展。
自新新贸易理论提出之后,越来越多的经验研究表明企业生产率对企业决定是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运用2011年~2015年我国制造业500强企业中上市的企业数据研究分析异质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影响。
1 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本文采用Probit 模型来检验企业异质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影响,拟建立的模型如下:lnOFDIit=β0+β1lnATFPit+β2lnKLRATIOit+β3lnSIZEit+β4lnAGEit+β5EXPORTit+εit模型中,下标i 、t 分别表示研究的企业个体和企业所在年份。
企业异质性综述
异质性企业综述【文章摘要】异质性企业理论是在评判的继承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其解释了异质性因素对企业贸易模式的影响,本文对异质性企业理论的基本模型和理论发展进行了归纳和评述,最后分析了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异质性企业;贸易:启示传统贸易理论可追溯到Adam Smith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之后经过David Ricardo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和Heckscher-Ohl的HO理论等发展阶段,其核心思想在于用技术的绝对或相对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以及对贸易国双方福利的影响,进而指出国际贸易模式应该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垂直贸易.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Krugman和Brander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产品差异化假说,并建立了战略贸易理论(Krugman,1979,1980)和荜断竞争贸易理论(Krugman&Brander,1983).合称新贸易理论(New Trade Theory),其对传统贸易理论中的规模报酬不变、完全市场竞争和同质产品等假设提出了严厉的评批,他们认为传统理论模型无法解释现实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占大多数的典型化事实。
进入20世界90年代,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使人们再次反思新贸易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因为大萤的经验证明,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选择对外贸易.与此同时,对众多国家的企业的研究发现,同一产业内部,存在着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在劳动生产率、资本技术密集度和工资水平上的显著差异。
往往是从事出口业务的企业有这较大的生产规模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同时其工资水平也较高。
对此现象,无论是传统贸易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都无法提供令人置信的解释。
2l世纪初,以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New-New Trade Theory)应用而生,该理论突破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中企业同质性假定,将异质性纳入对企业的微观分析分析框架中,并且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对国际贸易结构和贸易量给予了足够的解释力,成为当前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新热点.一、异质性企业理论的典型模型及其发展事实上,企业异质性主要表现为企业(或工厂)生产率、专用性技术、产品质量以及工人技能方面的差异,尤其是企业生产率的差异,而当前对这种差异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贸易自由化对于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上。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
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研究作者:丛浩来源:《对外经贸》2020年第04期[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出口以及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贸易形式和经济结构不断完善,我国的世界贸易地位大幅度提升。
企业之间存在异质性,行业间所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异性,生产率水平则是衡量企业是否具备出口及直接投资能力的重要指标。
根据Melitz模型及异质化企业理论,对中国的贸易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异质性企业的生产率与企业出口、对外直接投资间的相关关系。
提出提升生产率水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推进持续的贸易增长,建立国际贸易合作机制,完善市场结构,增加融资渠道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异质性企业理论;生产率;出口;对外直接投资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China's export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rade form and economic structure, China's world trade status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However, due to the heterogeneity between enterprises, the products produced by different industries are different. Productivity level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whether enterprises have the ability of export and direct investment. Based on the Melitz model and the theory of heterogeneous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trade, and furth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ductivity of heterogeneous enterprises and their export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improving the productivity level,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creasing the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trade growth, establishing the mechanis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ooperation, improving the market structure and increasing the financing channels.Key Words: Theory of Heterogeneous Enterprises; Productivity; Expor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近些年,中国一直保持着高速的经济增长趋势。
企业异质性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开题报告
企业异质性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中国是近年来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国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对外投资,不断提高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尽管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着很多挑战和不确定性,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并未放缓,尤其是一些着眼长远发展的跨国企业,仍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资源的跨国配置、风险的分散化、市场的扩张等目标,以维持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然而,随着中国对外投资的不断增加,各种问题也开始显现。
其中最明显的问题之一就是企业在区位选择上存在着很大的异质性。
企业的异质性表现在许多方面,如行业、规模、年龄、技术水平、人力资本等方面,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行为。
因此,针对企业异质性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分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形式和特点,还能为企业在选择投资目标国家和地区提供可参考的信息和建议,维持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论文旨在研究中国企业异质性对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行为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况和趋势,探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和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2. 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企业异质性对其区位选择行为的相关理论,分析企业异质性如何影响其区位选择行为。
3. 构建基于企业异质性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模型,选取适当的因素,并进行实证研究。
4. 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论文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深入分析企业异质性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行为的影响,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剖析和解释。
三、预期研究成果通过本论文的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 深入分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况、特点和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企业在国际投资中的决策提供参考。
2. 系统梳理企业异质性对区位选择行为的影响机制,从实证角度验证企业异质性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行为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新—新贸易理论”、企业异质性与外贸产业发展
经济研究“新—新贸易理论”、企业异质性与外贸产业发展*马颖李酣提要|“新—新贸易理论”的基本逻辑起点是企业在生产率和组织形式等方面存在异质性,其研究重心放在对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参与经济全球化运行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的模式进行分析。
这一理论从微观层次上对外贸产业发展路径及其政府相应的配套政策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借鉴意义。
本文从企业异质性与产业平均生产率形成之间的关系、异质性企业的内生产品选择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企业组织形式差异与产业动态的关系以及差异化企业对产业集聚的效应等几个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一总结,并且对“新—新贸易理论”的学术价值与政策含义作一评价。
关键词|微观企业异质性产业贸易发展政策中图分类号|F710作者信息|马颖,男,1954年生,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430072。
李酣,男,1979年生,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430072。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发展经济学前沿理论研究”的结题成果,项目批准号:05JJD790079。
一、引言无论是基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李嘉图模型,还是基于资源禀赋差异的赫克歇尔-俄林(Hecksher-Olin)模型,还是以规模收益递增作为理论分析起点的“新贸易理论”,都将产业(industry)或部门(sector)作为研究对象,却忽略了处于微观层次上的企业在生产率和规模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一系列基于企业层次的实证研究发现,上述几种理论模型与实际经济环境相去甚远,对不同国家出口企业的经验研究至少揭示了上述模型未作考察的两种现象:第一,在一个产业中通常只有小部分企业从事出口生产,而且这些出口企业的分布并不服从该产业中企业总体的随机抽样结果;第二,该产业中从事出口的企业通常规模更大,生产率也更高。
这两类现象显然在原有的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中无法得到解释,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与当今世界贸易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催生了对新型贸易理论的需求。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源基础与或然问题
Chinese Firm's Outward FDI in the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 and the Probable Problems 作者: 朱华
作者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出版物刊名: 改革
页码: 99-105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期
主题词: 对外直接投资;推动因素;资源基础观;异质性资源
摘要:从资源基础观的角度寻找企业异质性资源对其海外直接投资的推动机制,通过运用国
际比较及相关数据检验代理变量的显著程度,检验这些推动因素对中国企业的影响程度的强弱。
经过分析与比较得出:学习与研发能力中的研发效率与研发支出方面以及国际化经验等因素对
中国企业的异质化资源的形成起到显著作用,较强的推动了对外直接投资;而管理能力以及技术的学习吸收能力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推动作用较弱。
企业异质性与对外直接投资
企业异质性与对外直接投资
傅灵建;龚航俊;汪琦
【期刊名称】《科技与经济》
【年(卷),期】2016(029)003
【摘要】研究从异质性企业贸易与投资理论出发,以浙江省民营制造业企业为样本,通过构建测度企业生产率的综合指标体系,研究了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是以劳动生产率还是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代理指标,企业生产率越高越有可能对外直接投资.这与异质性企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假说一致.研究还发现,以劳动生产率作为企业生产率的测度时,浙江省民营制造业企业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
【总页数】5页(P54-58)
【作者】傅灵建;龚航俊;汪琦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商学院,浙江宁波315211;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上海200241;宁波大学商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就业效应研究—基于市场和企业异质性视角 [J], 王丹;倪超君;张洪振
2.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的经验研究 [J], 闫周府; 李茹; 吴方卫
3.“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 [J],
俞佳佳
4.东道国制度环境、企业异质性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J], 张夏;汪亚楠
5.企业异质性与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基于生产率和所有权视角的研究 [J], 孙乾坤;包歌;郑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异质性条件下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选择异质性条件下辽宁省生产性服务对外直接投资决策选择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经济主体逐步从工业社会转型为服务型社会。
生产性服务作为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活动中分离出来的独立专业化产业,已成为制造业中间投入的重要部分。
尽管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但是在产品附加值、出口结构、市场竞争力、劳动和其它要素生产力等方面仍相对落后于发达经济体国家。
与此同时,辽宁省高附加值产品服务增长速度缓慢,服务贸易主体侧重于运输服务、旅游、建筑服务等传统出口服务,产业结构单一,跨境服务品牌缺失,核心竞争力较弱。
为保证贸易的顺利开展,一些尝试通过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开拓海外市场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据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XX年度辽宁省服务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12%,对外直接投资增长13%。
辽宁省核准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数量由20XX年的175家增加至20XX年的222家。
但是,受统计数据的限制以及制造业自身参与海外投资总额较小等原因的影响,针对微观层面的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并不常见,国内有关学者在生产性服务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相关研究和结论屈指可数。
本文在构建生产服务型对外投资决策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微观数据对我国生产性服务进行样本数据筛选,整理出辽宁生产性服务的有关数据集合,并依据该数据集合开展实证回归分析,重点分析以异质性理论为基础的辽宁省生产性服务对外直接投资问题。
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的概念是由Machlup(1962)最早提出来的,他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必须是产出知识的产业。
现代服务部门分为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在生产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值得关注的是,本文所涉及的生产性服务业不是直接用来消费的,而是指被其它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作为中间投入的服务。
有关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以及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部门的相互影响方面。
国内外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制造业部门市场需求越旺盛,生产性服务市场竞争力越强、专业化程度越高,二者显著正相关。
并且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生产的边际成本差异性是影响生产性服务整体规模扩大的决定因素(刘培林、宋湛,20XX)。
梁莹莹、孟凡峰(20XX)通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Michacly指数考察不同国家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阐释金融服务发展对于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
目前,国内部分学者基于微观层面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开始增加,如肖慧敏(20XX)利用20XX-20XX年上市的微观数据从层面考察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水平和产出增长的影响。
顾露露运用市场模型评估1994-20XX年我国157个海外并购事件的短期和中长期绩效。
在服务业领域,Griffith等(20XX)采用统计分析的方式以生产率为视角对英国服务全行业展开研究,认为相对于绿地投资而言,并购投资模式的服务业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并进一步分析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存在选择效应而非学习效应。
Bush和Lipponer(20XX)则对德国的银行业对外投资展开研究,并得到利润更高且规模较大的银行其海外活动越密集、国际化经营的可能性更大的结论。
周旋和綦建红(20XX)同样以银行业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对认为在出口深度方面,我国银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存在追随客户现象。
而赵先进等(20XX)则认为对我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选择模式主要集中于新建模式。
由于受到数据可获性的限制,现有研究多集中于从国民经济全行业范围展开对外投资问题的研究。
以服务业为研究主体,尤其是针对生产性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的研究成果更为有限。
上述文献均侧重于生产性服务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或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互动关联等从偏宏观视角剖析,而微观层面则主要着眼于对生产性服务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整体性分析,并且研究范围存在区域局限性(田巍等,20XX)。
有关生产性服务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
本文针对这一空白所做的相关研究以异质性为理论基础,同时基于辽宁省微观层面以生产性服务对外直接投资信息为样本数据,对辽宁省生产性服务对外直接投资问题展开研究。
本文主要包含以下方面:一是利用将《境外投资名录》(以下简称《名录》)与20XX年度《中国工业数据库》整合后的样本数据开展实证分析和检验,分析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对外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二是按照所有制类型不同划分,考察不同所有制下的生产性服务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差异性;三是生产性服务所处区域地理位置对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影响。
生产性服务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实证分析(一)样本数据来源根据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本文样本数据的选取主要参考两套数据,一套是国家统计局20XX年度在《中国工业数据库》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该数据库涵盖了我国广大内陆地区营业额达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制造,迄今为止,共收录了我国43多万家,所占比例达我国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
该数据库的统计测度指标较为完善,统计范围比较广泛,但是却缺乏相关参与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数据信息,这对实证分析结果产生极大阻碍。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需要借用另一套数据来予以补充。
该套数据库为《名录》,但是其中不足之处是《名录》中仅将参与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名称对外公布,却缺少统计投资总值的相关信息,但在实证检验过程中,并不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整体性。
为实现样本数据的规范性,本文剔除《中国工业数据库》中信息准确度不够的后,最终在样本数据库中保留了380543家制造业信息数据信息。
把剔除异常样本数据处理后的20XX年度《中国工业数据库》中的按照名称相同方法与《名录》进行横向匹配,从而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制造业样本数据库。
本文共收集到5601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信息,其中有1754家在20XX年度以前获得国家审批资格。
经过这一过程,按照四分位的国民经济行业代码原则将数据样本信息分布集中的予以甄选,从而得到辽宁省生产性服务的样本信息。
按照这一原则对样本信息进行处理后,共统计出106家生产性服务,其中有18家参与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表1为106家生产性服务样本的详细情况。
(二)各决定因素变量选取及基本假设本文将被解释变量界定为生产性服务参与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选择,并形成一个二元选择变量。
当生产性服务参与对外投资活动时取1,否则为0。
本文将选取经济分析中经常采用的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对计量指标数据进行实证回归分析。
对于解释变量的选取,本文借鉴Melitiz(20XX)、田巍、余淼杰等人已有的研究经验,将回归统计的解释变量定义为生产率、资本、劳动数量、出口强度、投资回报率、利润率及资本密集度等因素。
生产率。
随着对异质性理论的深入研究,生产效率在是否开展对外投资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基于本文理论部分的研究,并结合Melitz(20XX)等人的研究成果,生产率水平是生产性服务决定是否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且只有在生产率达到某一特定值时,生产性服务才有参与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倾向。
本文采用人均产出水平作为生产率水平度量指标,即为某一生产性服务的工业总产值与员工数量之比,并提出假设1:生产性服务的生产率水平与是否参与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呈正相关。
关于劳动,本文选用劳动者数量作为代表变量。
当生产性服务生产欲走出国门,投资海外市场时,意味着经营规模扩大,这一过程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本支持。
因此对生产性服务的劳动力数量需求将会增加。
因此,本文选取数据庫中全部从业人员数量作为衡量劳动的指标,并提出假设2:生产性服务所拥有劳动力数量与其参与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呈正相关。
资本。
本文将选取生产性服务的总资产作为测度其资本的指标,即总资产越多,可供其开展对外投资活动的资本则越充裕。
文中有关总资产的核算采用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计算标准,即全部为持有或控制的,并能够为带来预期经济效益的资产总额。
具体而言包括全部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债权等。
在此本文提出假设3:生产性服务的资本充裕度与其参与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决策成正相关。
利润不仅是生产经营的首要目标,也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利润率与进行资本积累、扩大商品市场息息相关,将其作为生产经营情况的测量指标对于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是否拥有强大的资本是影响海外投资的关键。
生产性服务开展海外投资所需资本则主要依托于利润的顺利实现。
本文选用生产性服务的销售额水平与工业销售总值之比作为测度其利润率水平的代表指标,并提出假设4:生产性服务的利润率水平越高,其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越强。
知识资本密集度。
对于制造业部门而言,知识资本密集度是影响其市场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张博伟,20XX)。
具体而言,知识资本密集度对于增强生产性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延长产业链,提高劳动和其它要素的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资本密集度提升对于促进在参与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的比较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提出假设5:生产性服务资本密集程度越高,其参与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倾向越强。
出口。
在参考Bonaccorsi(1992)的研究文献基础上,可以得知生产经营规模越大,出口强度越大。
这一过程与国家间地缘成负相关。
因此,与某些内向型相比,积极参与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生产性服务将更拥有条件利用丰富的海外投资经验和东道国的资源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在此,本文将采用生产性服务出口贸易指标测度的出口强度,并据此提出假设6:生产性服务的出口强度与其参与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成正相关。
此外,为消除因所选指标所导致的计量回归结果的误差,本文将引进两类控制变量。
其一,采用虚拟变量的方式将所有制类型引入计量模型,并依据资本类型将生产性服务划分为国有、私有与外资。
其二,针对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将不同地区生产性服务进行划分,具体而言将辽宁地区划分为辽东、辽西、辽南、辽北地区。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
(三)模型建立及回归结果分析依据前文所述,本文建立如下经济计量模型,进一步研究基于异质性理论的辽宁省生产性服务参与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影响因素。
其中,被解释变量为生产性服务是否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并设定Probit模型如下:P(OFDIid=1│Xi)=(Xi)=Xii在上述表达式中,下标i代表辽宁省某一任意生产性服务;X为全部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为累积分布函数;为各变量的回归系数;i为扰动项,并假设其服从标准整体分布。
这样,P的概率可进一步表示为:被解释变量是一个包含生产性服务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概率p的自然对数函数,且有:Xi=ln(P/1-P)。
本文进一步对pr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在表3的(1)中,对生产性服务的劳动力、利润率水平进行回归分析,计量结果显示,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密集度越高,参与对外直接投资倾向性越强,且资本和劳动每增加一个单位,参与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机会成本是,这一点与假设相符,说明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密集度与其参与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成显著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