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

合集下载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和推荐教学课程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和推荐教学课程

杨教授工作室精心创作的优秀程序员职业提升必读系列资料1.1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和推荐教学课程1.1.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的,能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相关知识,具备信息传感设备的设计开发、物联网系统集成、维护与管理等基本技能的,具有较扎实的计算机软硬件、电子、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及较强综合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嵌入式传感设备应用与开发,以及物联网系统集成等相关领域工作。

1.1.2基本要求本专业的学生通过四年系统地理论学习和较好地实践训练,应能系统地掌握物联网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知识及技术,掌握实现物联网“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的理论和技术,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学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必要的数理、计算机软硬件和电子技术等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系统掌握信息传感设备的基本原理,具有嵌入式信息传感设备的设计与开发基本能力;3、掌握物联网系统集成及物联网与互联网的互连互通技术,具有对物联网系统进行设计、维护和管理的能力;4、熟练掌握软件和数据库开发技术,能进行物联网应用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5、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一定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1.1.3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弹性学习年限为3-6年。

1.1.4授予学位工学学士1.1.5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1.1.6主要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通信系统原理、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TCP/IP原理及应用编程、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工程概论、RFID原理与应用开发、物联网系统集成与开发、物联网管理、物联网软件开发技术等。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5 学科门类:工学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遵循“面向市场、校企合作、协同培养、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兼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系统中信息的感知、标识、定位、传输、处理和控制等基础理论,实践传感器采集数据、嵌入式控制、无线近距离识别、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和上位机管理软件开发等实验,胜任物联网系统各环节工作,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活跃的创新思维、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实践该专业所要求的基本操作和技术应用,接受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基本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要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创新制作、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和论文撰写等能力。

(3)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技术文档,具有立足于贵州地区,放眼于全国乃至世界的学习意识和开阔视野。

(4)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

(5)系统掌握物联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

理解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联,具有感知、传输、处理和控制一体化的核心专业知识。

(6)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善于发现生活中可以智能化、便捷化的各种改进之处,并动手实践、设计和实施实验,并能分析和理解实验数据。

(8)了解物联网技术中的信息感知、传输和集成的过程,并能感受信息世界之美,掌握与物联网相关工具的运行机制和局限性。

物联网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在工业、交通、医疗等各个领域应用该技术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本校制定了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专业概况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支撑,结合通信、电子、自动化等学科,研究将各种物理设备与网络连接起来,实现设备之间的相互协作、通信与数据传输的技术与应用的工程专业。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基础,熟练的通信知识和物联网技术、应用基础;具备物联网系统、网格计算和云计算应用与开发能力;具备理解、分析和解决各种设备之间的交互、通信、数据汇聚、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备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物联网工程通才和创新人才。

四、培养要求(一)专业课程1.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

2. 专业核心课程:嵌入式系统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应用、物联网系统架构及协议、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云计算技术及应用等。

3. 选修课程:智能控制技术、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网络安全技术等。

(二)培养模式1. 以基础课程为支撑,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2. 以实验教学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学习成果的巩固和应用。

3. 以项目驱动为主线,注重IT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

4. 以导师制为核心,注重培养高层次人才,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引导和推动作用。

(三)实践教学1. 实践教学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课、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

2. 实验课包括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通过实践吸收和掌握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开发等方面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企业实习必修,使学生认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环境和实际需求。

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物联网技术领域方面理论和知识,具备物联网软件、硬件系统设计、综合应用、操作与维护的能力,能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物联网相关的系统分析、设计、应用、维护及管理工作,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物联网高级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作为合格公民的基本意识与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2.熟悉物联网专业领域,熟练掌握信息感知处理、射频识别、通信组网传输和信息融合等必要的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及方法,同时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掌握必要的工程技术知识,熟练掌握物联网系统的应用与维护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3.具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能熟练地使用普通话与规范字,并初步地掌握一门外语以进行沟通与交流,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4.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与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通过强化专业实习、实训实践教学环节,培养专业应用能力,使其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5.具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提出、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特别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

6. 具有适应社会变化的意识,富有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7.拥有健康意识,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与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一定的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三、主干学科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主要课程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与数字电子、信号与系统、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Linux高级程序设计、RFID射频识别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ZigBee协议与编程、数据库系统概论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物联网工程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物联网工程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物联网工程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604学科门类:工学一、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总体发展规划、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要求,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相关领域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团队精神,能在相关领域从事技术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运营维护、系统管理、设备制造和市场营销等工作,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应用型高级物联网工程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应具备计算机、物联网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计算机系统、物联网系统的组织、设计、开发、管理和运行维护等工作。

二、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物联网、传感网和现代通信等基本理论与工程技术,接受物联网工程的基本训练,具备物联网系统设计、管理、应用和维护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物联网工程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与实践应用技能,并具有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2.掌握计算机、通信工程和通信网络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与实践应用技能,并具有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3.掌握移动通信、射频识别、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程序设计等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及基本方法;4.掌握典型物联网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熟悉相应的开发工具;5.了解物联网工程相关领域的基本法规、基本政策,了解物联网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动态;6.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能够阅读外语科技文献资料;7.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音像艺术修养、经济管理、法律法规、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三、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主要课程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C#程序设计、无线单片机及应用、移动通信、射频识别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及接口技术、物联网应用程序设计、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物联网工程综合实习五、专业核心课程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C#程序设计、无线单片机及应用、移动通信、射频识别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及接口技术六、学制、修业年限、总学分与授予学位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8年;总学分:180;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一、引言物联网工程是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为适应社会对物联网专业人才的需求,我院特制定本《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本计划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物联网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使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物联网领域的工作。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物联网工程专门人才,具有以下能力和素质:1. 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材料等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理解和分析相关工程问题;2. 掌握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设计和实现物联网系统;3. 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软件和工具;4. 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能够解决物联网领域中的复杂问题;5. 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6.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适应多样化的工作环境。

三、培养方案1. 专业课程设置为使学生全面掌握物联网工程相关知识,本专业设置了以下核心课程:- 物联网导论: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对物联网的整体认识;- 通信原理与技术:介绍现代通信原理和技术,包括模拟通信、数字通信和移动通信技术等;- 数据结构与算法:深入学习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为物联网系统设计提供基础支持;- 物联网协议与标准:介绍物联网领域的相关协议和标准,使学生了解行业规范与技术规定;- 嵌入式系统设计:培养学生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涵盖硬件设计与软件编程等方面;- 物联网安全与隐私:学习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相应的技术手段;- 大数据处理与分析:学习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应用于物联网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

2. 实践环节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本专业设置了以下实践环节:- 实验课程:设置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课程,包括物联网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论学习;- 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和实训,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 毕业设计:开展毕业设计项目,鼓励学生独立进行科研或工程项目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已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

物联网工程专业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具有时代特色鲜明、学科交叉基础雄厚、产学研用结合紧密、系统工程能力突出的工程化特色,既强调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更注重锻炼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注意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学习;具有深厚的理论与广泛的实践相结合的特征。

本专业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以物联网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控制、信息安全、系统工程等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为应用平台,以物联网工程领域为应用目标,重点突出我校在智慧感知与信息处理方面的技术优势,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维等工作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具有良好的责任感、科学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具备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基础,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相关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计算机、通信、电子、控制等领域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在创新与创业意识、竞争与团队精神、社会环保意识、外语运用能力和经济管理知识等方面有良好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胜任工程师或相应职称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条件,能够在工业、信息产业及其他行业从事各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制造、项目实施、运行管理与维护等工作,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终身学习渠道增加知识和提升能力,为国家信息化建设及相关事业服务。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终版)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终版)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代码:08类别:计算机类代码:0809专业名称:物联网工程代码:080905一、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物理信息系统的标识与感知、网络通信与传输、数据分析和智能处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物联网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具有良好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三、专业培养基本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英语交流及应用能力;3.系统地掌握物联网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具有本专业所需的计算机、通信、测控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4.通过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的基本训练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的研究、设计与开发工作的基本能力;5.熟悉物联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7.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动态和行业有关的法规。

四、专业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 、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数据库原理、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物联网导论、传感器原理与应用、RFID 原理与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物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控制系统六、特色教学课程物联网导论、无线传感器网络、传感器原理与应用、RFID原理与应用、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物联网信息安全、电力信息化七、学时与学分物联网工程专业必修课教学进程物联网工程专业选修课教学进程独立开设的实践教学环节进程。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能够适应国家“下一代信息技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并承担相应管理和技术工作的创新性本科生,尤其必须具备多学科交叉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包括电子设计、传感器与传感网络、自动检测与嵌入式技术、智能识别与信息处理技术、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及软件应用等相关技术,能够能够从系统层面和关键技术层面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以及规划管理。

本专业学生经过进一步的专业定位和深造将成为从事与物联网技术相关专业(含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的研究型人才。

二、专业毕业要求(1)知识结构要求①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历史、社会学、情报交流、法律、环境等;②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包括数学、物理、系统科学以及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③掌握电子、通信、控制、计算机和软件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基本原理和典型方法;④熟练掌握物联网工程的学科知识,包括物联网体系架构、关键技术、标准以及工程涉及和维护管理等。

(2)能力结构要求: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知识要求①受到程序设计和电子设计良好训练,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和电子线路设计能力,能够熟练使用主流的设计与调试(软硬件)工具进行开发的能力。

②受到系统的物联网开发工程训练,了解物联网应用工程设计方法,具备作为物联网工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③掌握基本的项目管理工具,具有初步的项目配置管理能力。

④了解物联网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⑤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具备人际交流以及与项目干系人之间的良好沟通能力;⑥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及信息类相关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3)素质结构要求: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掌握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并熟悉物联网产业链中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培养规格)物联网工程专业立足于信息大类知识培养体系,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研究从感知层(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核心控制等)到网络层(包括传感网络、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再到以面向产业和行业应用的应用层的相关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重点突出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2、熟练掌握本学科相关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实践技能;3、熟练掌握基本电子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以及物联网安全技术等;4、系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织与体系结构、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技术在物联网领域中的应用;5、具有学习新理论及新技术的能力、能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具有在本学科以及跨学科从事应用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6、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和翻译有关的文献、资料和书籍,熟悉国家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技术。

四、主要课程、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数学、物理、电路、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导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数据库原理与设计、中间件技术、云计算、信息安全、信息融合技术、IPv6路由协议栈原理与技术、ZigBee技术及应用、气象传感与仪器等。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本科)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本科)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移动通信技术、无线感知与控制技术、RFID技术等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物联网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具备物联网系统的感知层、传输层与应用层方面的应用、设计和集成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无线感知、无线传输、无线检测及控制方面的基本理论、原理和设计方法,接受物联网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无线节点和网关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社会责任感;2.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3.具有熟练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和评估技能,制定系统计划并对不同应用对象实施整体规划和维护的基本能力,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准确传递物联网知识等信息的能力;4.掌握基础物联网关键技术、了解物联网主要技术标准,射频技术,嵌入式无线和有线系统设计技术、无线通信组网技术等,为用户对象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服务;5.具有物联网应用方案设计能力,具有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需求;6.具有有效获取、评价和利用物物相连信息的基本技能,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7.掌握与物联网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物联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物联网科技发展动态,熟悉国际、国家关于物联网的标准;8.掌握传感器、电子、通信、RFID技术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基本物联网节点、网关、网络协议,无线、有线网络技术原理,自组网技术和无线、有线网络拓扑以及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等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9.具有进一步专业和职业发展能力;10.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合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1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大类:计算机类专业名称:物联网工程专业代码:080905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物联网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基础理论较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宽、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较强,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持续发展潜力、自我学习能力,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在智能家居、农业、交通、电网等各类物联网工程技术领域,从事物联网工程的研发、运维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二、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专业所需的计算机、电子、自动化和通信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无线传感网、ZIGBEE、面向程序设计实施等方面的训练,掌握物联网感知与标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物联网体系结构、数据传输与安全技术、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

具备在物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开发和集成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信息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知识,综合素质较高,并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阅读本专业外文书籍等。

4.掌握物联网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主要包括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射频识别、传感器原理、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传感网络设计、分布式系统、并行计算、大规模存储、多媒体信息融合等。

5.较好地掌握物联网系统设计、工业过程监控、智能交通系统、自助服务管理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发展趋势。

6.获得良好的物联网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一定的科学研究训练,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7.了解信息学科、计算机网络、物联网工程等专业与学科的发展动态,并掌握相关文献检索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资料分析与综合、文档与科学论文撰写能力。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Xidian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Xidian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规格物联网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满足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基础知识厚实、工程实践能力强、有组织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物联网相关领域创新型人才,坚持“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观,培养掌握工科公共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和物联网的基本理论,工程技术原理和方法;具备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物联网规划设计与系统集成、物联网系统安全保障能力的“专业学术型”和“工程技术型”人才。

1.“专业学术型”:人才应具有扎实的高等数理基础和计算机专业理论基础;外语水平良好,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良好的知识更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技术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能力。

毕业生可报考计算机、电子与通信及相关专业的学术型研究生,也可从事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工作。

2.“工程技术型”:人才应具有良好的高等数理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具有较好的外语能力;具有一定的知识更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技术创新意识;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强。

毕业生可以从事物联网规划设计、系统集成与应用、物联网系统安全保障等工作,也可报考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等专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

二、基本要求(一)知识结构要求1.公共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数理、英语、计算机与程序设计理论与技术、人文社科等基础知识;2.学科基础知识:具有电子电路基本理论知识、信号与系统基础理论知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路基础理论知识、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的相关专业知识。

3.专业知识:1)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知识。

2)计算机软件体系结构、程序设计基础、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软件体系结构等知识。

3)物联网方面的基础知识:传感器原理与信息感知技术、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协议分析与设计、网络程序设计、网络管理、网络存储技术、计算机控制、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安全、云计算技术、网络计算、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移动计算等知识。

物联网工程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培养方案一、课程设置1. 专业课程设置物联网工程专业应包括与物联网相关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系统、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等。

而专业课程则包括嵌入式系统设计、传感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物联网协议与安全、物联网应用开发等。

2. 实践教学设置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同时,应设置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如电子设计、嵌入式系统实验、传感器应用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等,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研究型课程设置此外,还应设置研究型课程,如物联网技术前沿研究、物联网应用案例分析等,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践训练1. 实习实训计划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制定一份完整的实习实训计划。

学生可以到企业或科研机构进行实习,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2. 创新实践项目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开展创新实践项目,如参加物联网应用开发大赛、参与科研项目等,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磨练自己的专业能力。

3. 实验室实践建立完善的物联网工程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室实践平台,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三、学术研究1. 科研实践指导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可以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2. 学术论文训练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增加学术论文写作的训练课程,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 学术科研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学术报告等,增加学生的学术视野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对物联网领域的认识和理解。

综上所述,物联网工程师的培养既需要系统的课程学习,也需要丰富的实践训练和学术研究,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具有扎实基础和创新能力的物联网工程师。

希望通过本文所提出的培养方案,能够对物联网工程师的培养工作有所帮助。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规格物联网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满足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基础知识厚实、工程实践能力强、有组织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物联网相关领域创新型人才,坚持“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观,培养掌握工科公共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和物联网的基本理论,工程技术原理和方法;具备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物联网规划设计与系统集成、物联网系统安全保障能力的“专业学术型”和“工程技术型”人才。

1.“专业学术型”:人才应具有扎实的高等数理基础和计算机专业理论基础;外语水平良好,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良好的知识更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技术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能力。

毕业生可报考计算机、电子与通信及相关专业的学术型研究生,也可从事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工作。

2.“工程技术型”:人才应具有良好的高等数理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具有较好的外语能力;具有一定的知识更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技术创新意识;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强。

毕业生可以从事物联网规划设计、系统集成与应用、物联网系统安全保障等工作,也可报考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等专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

二、基本要求(一)知识结构要求1.公共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数理、英语、计算机与程序设计理论与技术、人文社科等基础知识;2.学科基础知识:具有电子电路基本理论知识、信号与系统基础理论知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路基础理论知识、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的相关专业知识。

3.专业知识:1)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知识。

2)计算机软件体系结构、程序设计基础、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软件体系结构等知识。

3)物联网方面的基础知识:传感器原理与信息感知技术、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协议分析与设计、网络程序设计、网络管理、网络存储技术、计算机控制、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安全、云计算技术、网络计算、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移动计算等知识。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方向)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5)一、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2005年11月17日,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提出“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概念。

“物联网”颠覆了人类之前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截然分开的传统思维,将具有自我标识、感知和智能的物理实体基于通信技术有效连接在一起,使得政府管理、生产制造、社会管理,以及个人生活实现互联互通,将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的。

2010年初教育部下达了高校设置物联网专业申报通知,首批获准院校30个。

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增专业,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均没有统一的规范,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也没有对此给出相应专门的指导性意见或规范,因此各个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物联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技术角度看,主要涉及的现有高校院系与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电子与电气工程、电子信息与通讯、自动控制、遥感与遥测、精密仪器、电子商务等。

与物联网应用相关的专业有:建筑与智能化、土木工程、交通运输与物流、节能与环保等。

众多专家一致认为培养跨专业复合型人才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最终总目标。

据我国物联网工程专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以及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对物联网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我院本着高质量、高水平、创特色的教育原则,充分吸取国内外同类专业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方法,以注重实践、强调应用为特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二十一世纪的信息社会培养具有扎实的物联网工程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工程实践、开发、应用能力的高层次应用技能型人才。

物联网培养方案

物联网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及名称专业代码:080905专业名称:物联网工程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将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并熟悉物联网产业链中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具备相当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掌握电子、射频、无线通信相关技术,同时精通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专业人才。

能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方面的工作,又可以从事物联网技术应用、维护等,既具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又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的物联网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信息领域、科研部门从事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也能胜任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地质灾害监测、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工作。

三、专业培养基本要求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和通信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网络与通信的理论与技术基础等。

3.掌握物联网络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4.获得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与通信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实践。

5.跟踪世界最新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了解物联网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6.能力。

7.初步了解信息产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8.熟练掌握英语语言。

9.。

四、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五、主干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数字电子技术、C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算法与数据结构、微机原理、计算机网络与IPV6技术、传感器技术、RFID 原理、高频电子线路、zigbee原理、物联网原理、数据库原理与设计、物联网安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理论、短距离无线与移动通信网络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和本院实际,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主要教学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军事理论与训练”为期两周,成绩合格记2学分,开设学期为第一学期;“专业见习”为期一周,成绩合格记1学分,开设学期为第五学期,此环节主要结合已经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利用专业知识直观了解、解释、处理专业问题;“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为期四周,成绩合格记4学分,开设学期为第六学期,此环节是将专业知识的高度整合,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组进行系统设计与开发调试,并最终交付使用;“社会实践”为期两周,成绩合格记2学分,开设学期为第六学期;“专业实习”为期四周,成绩合格记4学分,开设学期为第七学期,专业实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将学生的知识本身得以应用,与实际工作接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为毕业后实现角色的转换做好充分的准备;“毕业论文(设计)”为期八周,成绩合格记8学分,开设学期为第八学期,通过这个环节综合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水平是否达到本学院本专业的毕业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规格物联网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满足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基础知识厚实、工程实践能力强、有组织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物联网相关领域创新型人才,坚持“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观,培养掌握工科公共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和物联网的基本理论,工程技术原理和方法;具备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物联网规划设计与系统集成、物联网系统安全保障能力的“专业学术型”和“工程技术型”人才。

1.“专业学术型”:人才应具有扎实的高等数理基础和计算机专业理论基础;外语水平良好,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良好的知识更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技术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能力。

毕业生可报考计算机、电子与通信及相关专业的学术型研究生,也可从事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工作。

2.“工程技术型”:人才应具有良好的高等数理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具有较好的外语能力;具有一定的知识更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技术创新意识;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强。

毕业生可以从事物联网规划设计、系统集成与应用、物联网系统安全保障等工作,也可报考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等专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

二、基本要求(一)知识结构要求1.公共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数理、英语、计算机与程序设计理论与技术、人文社科等基础知识;2.学科基础知识:具有电子电路基本理论知识、信号与系统基础理论知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路基础理论知识、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的相关专业知识。

3.专业知识:1)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知识。

2)计算机软件体系结构、程序设计基础、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软件体系结构等知识。

3)物联网方面的基础知识:传感器原理与信息感知技术、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协议分析与设计、网络程序设计、网络管理、网络存储技术、计算机控制、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安全、云计算技术、网络计算、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移动计算等知识。

4.实践类知识:金工实习、电装实习、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电子技术应用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课程设计、微机系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5.能力素质知识:军事理论、军事训练、专业教育、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类知识、科技制作。

(二)能力结构要求1. 人文素质能力: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积极参加学校的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培养良好的文学修养、审美情趣、言谈举止、礼节礼仪和性格品质,塑造新时代大学生的高尚风范。

2.数理基础能力: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问题抽象表示以及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应用数学基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专业理论基础能力: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核心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对新知识、新技术有较敏锐的洞察能力。

4.专业实践能力:具备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能力、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能力、算法分析与设计能力、软硬件系统综合设计与实现能力、网络与安全设计能力、应用系统设计与管理能力。

5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与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科学研究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6.信息获取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工程素质与职业道德: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管理与协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可持续自我学习能力: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10.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素质结构要求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基本原理,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勤奋好学、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团结共事、敬业爱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人文素质: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素养,准确表达思想的语言和书面优良交流沟通能力;掌握一定的知识产权、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能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3.专业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创新意识,较强的工程素养和效益观念。

4.身心素质:了解体育运动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技能,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育标准;具有面对困难、失败、挫折的良好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面对成功、成就不骄不躁的精神面貌。

三、学制与学位1. 基本学制:四年2. 学位:工学学士四、专业方向与业务能力(一)专业方向本专业的主要方向是物联网工程的理论、技术和应用,注重物联网相关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专业培养方案根据本专业特点设立“物联网工程”一个专业方向。

物联网工程方向是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同时,加强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的专业知识,重点掌握传感技术、无线网络、数据管理与智能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

为将来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物联网规划设计与系统集成、物联网系统安全保障等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业务能力本专业毕业生要求较好地掌握工科公共基础知识,较为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核心知识,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外语交流能力。

具体业务能力包括: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物联网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原理和方法;具备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物联网规划设计与系统集成、物联网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具备项目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毕业生适宜到科研、企业、工程、管理部门和高等学校从事科研开发、管理和教学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及相关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硕士学位。

五、课程构成及安排(一)本科四年划分为3个阶段:奠基阶段(打基础、固基阶段,1~3学期)、积累成长阶段(知识、能力、素质均衡阶段,4~6学期)和能力强化阶段(综合能力培养阶段,7~8学期)。

1.奠基阶段(1~3学期):主要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并为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导论与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2.积累成长阶段(4~6学期):加强学生物联网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物联网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集成等方面的能力。

课程主要包括:物联网工程概论、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传感器原理与信息感知技术、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与网络安全、随机过程与排队论、人工智能、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网络计算、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3.能力强化阶段(7~8学期):通过开设大量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兴趣进行选择,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毕业设计提高学生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

课程主要包括:协议设计与分析、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物联网工程专业综合工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二)2个时期入学适应期(第1学期)和转型期(第7、8学期)的课程构成及安排。

1.入学适应期:为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开设如下课程:新生研讨课(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实验室参观、新生与优秀学长座谈、学习指导)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育、科技制作等。

2.转型期:重点培养学生物联网工程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设置大量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学生根据自身目标和兴趣加强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程能力。

具体课程分布如图1所示:专专专专专专专专专专专专专专专专图1 课程分布图六、主干课程设置(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图2 课程先后关系图I1I2I3I4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大学生职业发展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大学物理(I)大学英语(I)高等数学A(I)计算机导论与程序设计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育大学英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数学A(II)大学物理(II)线性代数离散数学(一)物理实验图3 第一学年课程梯次图示例I1I2I3I4第一学期第二学期中国近代史纲要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体育离散数学(二)大学英语数据结构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体育大学英语数电、模电、EDA 实验数电、模电、EDA 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图4 第二学年课程梯次图第一学期第二学期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数据库系统JAVA 算法分析与设计组合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编译原理就业指导并行程序设计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软件体系结构人机交互技术计算机控制数值分析虚拟现实图5 第三学年课程梯次图第一学期第二学期软件分析与测试软件方向综合工程设计计算智能应用密码学无线网络安全技术毕业设计图6 第四学年课程梯次图七、时间分配表表1 每年各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以周计)八、各教学环节的学时、学分分配表九、教学进程计划表(一)教学进程计划总表注:1.多种形式包括:作业、课堂讨论、调研实习、案例教学、小论文等。

2.各类课程可按模块或专业方向进行设置。

3.具有先后关系的课程尽量安排在不同学期,若需要安排在同一学期,请在教学进程计划表“开课学期”一栏中注明具体位置(F-偏前,M-居中,B-偏后),如第一学期偏前为1.F。

注:1基础素质培养模块毕业的最低学分为22学分,国家英语四级通过后不修校内英语四级。

2.能力素质课程分两部分,“基础素质培养”与“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能力提升”内容参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能力素质拓展模块”考核认定实施办法》。

3.“科技制作”为参加创新能力提升模块的一项科技创新活动或竞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