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家篇之6阳明心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犹析心与理而为二也。¡± (《答顾东 桥书》)
¡°夫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同上)
¡°忠与孝之理,在君亲身上,在自己的心上?若在自己心上,亦只是穷此心之理矣。¡±(《传习 录上》) 2、心外无物之“物”:意向性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 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 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传习录下》 2、心外无物之“物”:意向性 2、心外无物之“物”:意向性
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页页外头寻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王阳明心学 心学与理学:心性之辩及其意义 程朱以性为体,性理合一,赋予理性以至上的性质,以性说心、化心为性,建立了一套性体的 形上学;但化心为性、融情于性等要求,却使主体意识中的非理性之维难以落实。 陆九渊的心体具有二重倾向,其中的个体性规定在后学中逐渐衍化为唯我论。个体性之心与形 上学之性呈现出内在紧张。 王阳明为化解矛盾,扬弃了性体的超验性与心的个体性。以心体为心学的第一原理,并与良知 及致良知说相融合,在总体上便实现了理性与非理性、先天形式与经验内容、普遍与个体的圆 融,使心体获得了具体内涵及多重理论意义。 心学与理学:心性之辩及其意义 理学以性体区分人与其他存在,凸显人的类本质。儒家要求: 在理欲之辩上,彰显理性诉求,抑制感性欲求; 在群己关系上,认同“大我”,贬抑小我。 理学继承了这种本质压倒存在的思想传统。 心学的心体说,以理为其普遍规定,又为情意保留了足够的空间,使类本质与个体感性生命均 得到体现。 第三节 心外无物 1、“心外有理”说的谬误 心外有理说呈现为外在的理(普遍规范)与个体的内在意识之间的对峙: 2、“心外有理”说的谬误
理学的反动 年青时代的王守仁曾信仰程朱,尝试从事格物致知的功夫。 便同朋友商量格物。“因指亭前竹 子,令去格看”。那个朋友“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想了三天,没有得到竹子之理,反而病了。 王守仁自己也冥思苦想格了七天,“早夜不得其理”,到七天,结果也病了。 于是在一起叹气,说“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从此,他开始寻找理的所在。 后来,他被贬到龙场,反复思考,忽然大悟: “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年谱》戊辰条,《阳明全书》卷 32) ¡°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传习录下》)
本体指无善无恶、无滞无执的本体。 “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别善恶,但不可有所著。”(《传习录》下《阳明 全书》卷 3) 功夫指意念上为善去恶的功夫。 整个四句都是“彻上彻下”功夫。 无论上下根人,都应该本体功夫“打并为一”。 但王门后学却正是围绕“本体”“功夫”两个主要方向的分歧展开。 2、良知:心之本体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 ¡°良知者,心之本体。¡±——《答陆原静书》《传习录》 ¡°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 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大学问》 2、良知:心之本体 良知具有先验性质,也具有普遍的品格:
他根据《大学》,对心、意、知、物作了一个定义: 2、心外无物之“物”:意向性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 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 万物了。¡±——《传习录》 ¡°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 为天地矣。¡±(《传习录下》) 2、心外无物之“心”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传习录 下》,《阳明全集》第 104 页) 3、“心外无物”的意义:本体论转向 意之所在即为物,是主体通过意向活动,化本然之物为意义世界中的存在,并由此建构并不因 个体而转移的主体意义世界。 这与程朱从宇宙论及理气关系上对存在作思辩的构造,表现了不同的思路:在某种意义上可以 看作是一种本体论的转向。 4、心外无理:对“当然”的解释 “理也者,心之条理也。是理也,发之于亲则为孝,发之于君则为忠,发之于朋友则为信,千变 万化至不可穷竭,而莫非发于吾之一心。”(《阳明全书》卷 8) 4、心外无理:对“当然”的解释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道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曾去父上求个孝 的理;事君不曾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曾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 此即理也。”——《传习录》 4、心外无理:对“当然”的解释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吾心之处事物纯乎天理而无人伪之杂 谓之善,非在事物之有定所之可求也。处物为义,是吾心之得其宜也。义非在外可袭而取也。 格者格此也,致者致此也。”(《与王纯甫》,《阳明全书》卷 4) 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 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传习录中¡¤答顾东桥 书》) 从“心外无物”到致良知 意义世界作为意识中的存在,只有通过¡°行¡±,才能获得现实的品格: “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物格之。”(《传习录》,《阳明全集》第 91 页) 意向使本然的存在获得了人化的意义(如自然的血缘关系上的亲子成为伦理意义上的对象),事 亲、事君的道德实践,现实地建构起亲子、君臣之间的伦理关系。 第四节 致良知论 1、四句教:本体与功夫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年谱》丁亥条,《阳明全书》卷 24) 1、四句教:本体与功夫 四句教提出了一对概念:本体与功夫。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传习录》)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求理于吾心,此圣门 知行合一之教。(《答顾东桥书》)
宋儒认为¡°真知必能行¡±,王守仁以¡°知行本体¡±代替真知,认为知就是行,¡°晓得当孝 弟而不能孝弟¡±的人,根本就是¡°未知¡±。 2、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传习录》上) ¡°盖学之不能以无疑,则有问,问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思,思即学也,即行也; 又不能无疑,则有辨,辨即学也,即行也。辨即明矣,思即慎矣,问即审矣。学即能矣,又从 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非谓学问思辨之后而始措之于行也。¡±¡ª¡ª《传习录》 关于“一念发动即是行”的解读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 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须要彻底 彻根,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传习录下》) 3. 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传习录上》) 评论:王守仁与宋儒知行范畴的差异 宋儒的知(知识、求知)与行(实践、躬行) 阳明的知:缩小了宋儒的范围,知仅指主观形态的知; 阳明的行:扩大了宋儒的范围,可以指人的行为,还可以包括心理行为。 课堂 讨论 意念、动机被看作行为过程的开始。 从“为恶” 方面看,一念(恶的意念)发动不善便是行恶。 从“为善” 方面看,一念(善的意念或对善的了解)发动为善还不是知善、行善,有行才是知。 问题在于:从整个行为的连续过程看,知是行之始,但如果行为过程在意念活动后并未展开为 行为过程,这种意念算不算行? 其理论动机何在? 其实践意义何在? 第六节 阳明“心学”及其学派 王守仁哲学的历史地位 1、王守仁哲学力图纠正程朱理学烦琐与僵化的流弊,他洞察到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将 儒家道德建立在简易的哲学基础上,使人人可行。 2、王守仁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 3、阳明后学产生了“虚玄而荡,情识而肆”的弊病,即任性废学,一切解脱。被后世学者视为明亡 的原因之一。 理解王阳明哲学哪一句最吃紧 曰: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只为后来作功夫的分了内外,失其本体了。如今正要讲明 功夫不要有内外,乃是本体功夫。
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传 习录》) 良知作为先验原则,具有对意念活动的指导、监督、评价、判断的作用。 良知不仅是道德理性,指示我们何者为是何者为是非;又是道德情感,表现为“好善恶恶” 。 3、致良知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 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 “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与顾东桥书》,《阳明全书》卷 2) 3、致良知 ¡°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 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答顾东桥书》) 3、致良知 朱熹格物的要点:即物、穷理、至极 阳明致知的要点:扩充、至极、实行。 3、致良知 “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不可以为致知也,明矣。” (《书朱守谐卷》,《阳明全书》卷 8) 4、格物与格心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大 学问》) 第五节 知行合一论 问题的提出
王守仁,字伯安,生于公元 1472 年(明宪宗成化八年),死于公元 1528 年(明世宗嘉靖七年), 浙江余姚人。 自号阳明子,曾筑室故乡会稽山阳明洞,称阳明先生。 军政的王守仁(1472-1528) 28 岁中进士。1500 年授刑部主事,改兵部主事。因反对过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公 路站长)。后来累升为右副都御史。 有近于“豪雄”的军事谋略,这在平定南赣及以后的政治生涯中可以体现出来。 皇室贵族宁王朱宸濠起兵企图篡夺帝位,王守仁率兵讨伐,生擒朱宸濠,为明朝廷平定了内乱, 升南京兵部尚书,受封为新建伯。 王守仁的涵养(1472--1529) 精神气质近于浪漫主义,这影响了他思想发展的方向。 他富于创造精神,充满活力,盈溢着生存体验与生命智慧。 哲学家王守仁(1472-1528) 早年潜心于朱熹理学,后于龙场悟道,晚年提出著名的“四句教”。 确立了心学理论体系。提出“知(道德意识)行(道德行为)合一”观。对破除程朱理学的思想 禁锢,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强调实践具有巨大作用和现实意义。 阳明哲学远播海外,在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哲学家王守仁(1472-1528)
¡°问知行合一。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 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 了。¡± 1、知的过程即意味着行 ¡°夫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 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 ¡±¡ª¡ª《答顾东桥书》
第五讲 阳明心本论
The Philosophy of Wangshouren 本讲概述 一、明代理学概况 二、王阳明生平与学述 三、心外无物 四、致良知 五、知行合一 六、王守仁心学及其学派 第一节 明代理学概况 (一)明初理学的官学化 主要由朱元璋、刘基、宋濂等推动。 1042 年朱棣命胡广等编订《四书大全》、《五经大全》、《性理大全》。 代表人物:刘基、宋濂、方孝儒、曹端、薛瑄、吴与弼 (二)明中期心学的崛起 1、江门之学(陈献章、湛若水); 2、姚江之学(王阳明)。 第一节 明代理学概况 (三)明中期气学与理学反思思潮 1、罗钦顺; 2、王廷相; (四)王门后学 1、浙中王门:钱德洪;王畿; 2、江右王门:邹守益、聂豹; 3、泰州学派和异端思潮:王艮、罗汝芳、李贽。 第二节 王阳明生平与学述 王阳明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