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断层解剖

合集下载

肝内管道及肝脏分段断层解剖PPT课件

肝内管道及肝脏分段断层解剖PPT课件
右后下段
位于右冠状切面的后缘和下缘,呈三角形,其上缘为冠 状韧带,下缘为右三角韧带。
肝脏分段的临床意义
有助于手术定位
肝脏分段有助于手术时准确定 位病变部位,提高手术的精确 性和安全性。
有助于影像诊断
肝脏分段有助于影像学检查时 准确定位病变部位,提高诊断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有助于治疗方案选择
肝脏分段有助于医生根据病变 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或非手术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02
基于Glisson系统的分段
以Glisson囊为界,将肝脏分为左、右半肝,左、右半肝又可进一步分
为五段或八段。
03
基于冠状切面的分段
在冠状切面上,将肝脏分为左、右两叶和尾状叶,左、右两叶又可进一
步分为左外叶上段、左外叶下段、左内叶、右前下段、右后上段和右后
下段。
肝脏各段的特征
左外叶上段
位于左冠状切面的上缘,呈三角形,其上缘 为冠状韧带,下缘为左三角韧带。
04
肝脏的断层解剖
肝脏的横断层解剖
02
01
03
肝脏横断层解剖是观察肝脏在横切面上的结构,主要 显示肝脏的左右两叶和尾状叶。
在横断层解剖中,可以观察到肝静脉、门静脉和胆管 的走向和分布,以及肝脏内部的血流方向。
横断层解剖对于肝脏手术和介入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有助于医生了解肝脏的内部结构和毗邻关系。
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
通过断层解剖,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肝脏内部的占位性病变,如肿 瘤、囊肿等,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鉴别病变性质
通过观察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 鉴别病变的性质,如良恶性。
评估肝功能
通过对肝脏分段断层的观察,可以评估肝脏的质地、大小、形态等, 从而评估肝功能状况。

肝横断层解剖及PPT课件

肝横断层解剖及PPT课件
21
179经肝门V右后支
• 1.胃幽门部 2.横结肠 3.空肠 4.降结肠 5.胰体 6.左肾上腺 7.右肾上腺 8.肝右 后下V 9.肝门V右后支 10.胆囊 11.肝 总管 12.肝门V 13.肝固有A 14.脾AV
180经胃幽门
• 1.胃幽门部 2.左肾 3.左肾上腺 4.脾AV 5.右肾上腺 6.肝右后下V 7.胃幽门 8. 十二指肠上部 9.肝门右切迹
肝横断层解剖及CT、 MRI图像
一.肝脏解剖 (一) 肝形态:
• (二) 肝分叶,分段及肝内管道 肝门V
Glisson系统 肝A 肝管
肝内管道
肝V系统
肝左V 肝中V 肝右V 尾状叶V 肝右后V
(三)肝门区及肝外胆道解剖
• 二.肝横断层解剖 (一) 肝段在肝横断面上的划分 1.肝裂交汇点:下腔V左前壁 2.肝裂在肝横断面上的识别:
• (3)肝V壁看不到回声,管壁直而 柔软,液性管腔清晰;门V支则出现 回声强且各支具有特定形态,极易 分辨。
(4)肝V在肝叶间或段间走行,而 门V支则出现于叶内或段内。 (5)肝V属支多较直,而门V分支 多弯曲或具有多种形状。
三.肝横断层解剖图像(幻灯 片171—183)
10
171经左右膈穹
• 男性,28岁 • 1.膈 2.肝左外叶 3.食管 4.下腔V 5横结肠 4.胃底 5. 脾 6.食管 7.下腔V 8.肝右叶 9.镰 状韧带
173经膈食管裂孔
• 1.膈 2.横 结肠 3.胃 底 4.脾 5.食管 6. 下腔V 7. 肝右V 8. 肝中V 9. 左叶间V 10.肝左V 11.镰状韧 带
• (一)肝门平面的标志意义: 1.为腹腔结构配布发生较大变化的转折 平面。该平面以上腹腔结构配布相对简 单,由右至左主要为肝、胃、脾,以下 腹腔结构渐多,且配布复杂。 2. 肝门平面以下肝断面逐渐变小,肝 内管道明显变细。 3. 该平面下方的第一断面常为某些结 构的首次出现断面,如胆囊、左肾、胰 体和网膜孔等。

肝脏正常ct、mri断层解剖

肝脏正常ct、mri断层解剖

肝移植后的监测和评估。
对脂肪肝和铁过载的诊断 和评估。
CT与MRI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价值
01
02
03
CT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 应用
肝癌的放疗和化疗计划 的制定。
肝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如栓塞、支架置入等

CT与MRI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价值
肝外伤手术前的评估和计划制定。 肝脓肿穿刺引流或手术切除前的定位。 MRI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在MRI平扫中呈现为高信号,而门静 脉则呈现为中等信号强度。
在平扫中,肝脏的信号强度通常与周围组织相近,呈中 低信号强度。
肝脏的边缘轮廓在MRI平扫中清晰可见,有助于判断肝 脏是否存在病变或异常。
肝脏MRI增强扫描
01
肝脏MRI增强扫描是在平扫基础上,通过注射对比剂来提高病变与正 常组织间的信号差异,从而更好地显示病变。
01
MRI的优点
02
无辐射,对软组织分辨率高。
可以多平面成像,提供更多解剖信息。
03
CT与MRI在肝脏解剖中的优缺点比较
对肿瘤和血管的显示较好。
1
MRI的缺点
2
3
扫描速度相对较慢,不适合急诊和重症患者。
CT与MRI在肝脏解剖中的优缺点比较
对钙化和骨骼显示较差。
费用相对较高。
CT与MRI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与价值
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在肝脏CT增强扫描中,正常肝实 质的密度均匀增高,而病变组织 的密度变化则会出现异常,有助
于鉴别良恶性病变。
肝脏CT增强扫描可以更准确地诊 断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等肝 脏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
据。
肝脏CT血管成像

肝内管道及肝脏分段断层解剖

肝内管道及肝脏分段断层解剖

肝胆管系统
肝胆管系统由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组成,主要负 责胆汁的分泌、运输和排泄。
肝内胆管起源于肝小叶内的胆小管,逐渐汇合成 较大的胆管,最终汇入左右肝管。
肝外胆管包括胆囊、胆囊管和肝总管等部分,与 十二指肠相连,形成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通路。
02
肝脏分段
基于Glisson系统的分段
01
02
03
肝左叶
断层解剖在影像诊断中的 应用
通过影像学手段如CT、MRI等,可以对肝 脏进行断层解剖,从而更精确地定位病变位
置,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肝内管道在肝脏手术中的意义
指导手术切除范围
在肝脏手术中,肝内管道的分布决定 了手术切除的范围和方式。了解肝内 管道的位置和走行,有助于制定合理 的手术方案,减少手术并发症。
肝脏的轴状断层是沿着肝脏的横轴进行的,能够展示肝脏的上、下叶和左、右段的结构。
详细描述
在轴状断层上,肝脏被分为上下两叶,上叶又分为左上前叶和右上前叶,下叶则分为左 下前叶和右下前叶。此外,轴状断层上还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肝脏的血管、胆管和淋巴管
等管道系统的分布情况。
04
肝内管道与肝脏分段断层的 关系
肝内管道与肝脏分段的关系
降低手术风险
熟悉肝内管道的解剖结构,有助于在 手术过程中避免损伤重要的管道结构 ,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05
肝内管道及肝脏分段断层在 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在肝内管道及肝脏分段断层中的应用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能够实时显示肝脏及肝内管道的 结构和血流情况。
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分段和断层结构,对于肝脏肿瘤、胆管结石、肝脓肿等 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肝脏分段解剖PPT课件

肝脏分段解剖PPT课件

经第一肝门层面的CT图像
Zhongnan Hospi1t1al
完整编辑ppt
经胆囊窝层面的CT图像
Zhongnan Hospi1t2al

完整编辑ppt
连续CT横断面图像
Zhongnan Hospi1t3al
完整编辑ppt
肝脏分段的意义
➢ 每段都是一个独立单位,切除任何一段而不会影响 其他。
➢ 每段有自己的流入和流出血管以及胆管系统。 ➢ 每段的中心有门静脉、肝动脉及胆管分支,每一段
完整编辑ppt
经门脉右支的示意图
Zhongnan Hospit7al
完整编辑ppt
经门脉左支的CT图像
Zhongnan Hospit8al
完整编辑ppt
经脾静脉的CT图像
Zhongnan Hospit9al
完整编辑ppt
经第二肝门下方层面的CT图像
Zhongnan Hospi1t0al
完整编辑ppt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肿瘤生物学行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肿瘤医学临床研究中心
肝脏的解剖分段简介
——王林伟
Zhongnan Hospit1al
完整编辑ppt
肝脏分段方法
1、传统的解剖分段法 经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肝右叶、肝左叶
Zhongnan Hospit2al
完整编辑ppt
肝脏分段方法
2、功能分段法:Couinaud分段法(5叶8段) 肝右静脉将肝脏分为右前段和右后段。 肝中静脉将肝脏分为左叶和右叶(或者说右半肝和左半肝), 肝左静脉将肝左叶分为内侧段和外侧段。 门静脉将肝脏分为上、下段,左、右门静脉发出上、下分
的外围有通过肝静脉的流出血管。
Zhongnan Hospi1t4al

肝脏解剖图解

肝脏解剖图解

肝脏解剖图解一、基础知识Couinaud分段法将肝脏分为8段,段的编号依据顺时针进行,门静脉分支分布于肝段内,而肝静脉位于肝段间,每段功能上是独立的,有独立的血液、胆汁引流道。

每段的中心是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周围是血液流出的肝静脉。

•尾状叶为Ⅰ段•左外上、下叶为Ⅱ、Ⅲ段•左内叶为Ⅳ段(Bismuth分类法,第4段又分为4a和4b段)•右前叶上、下为Ⅴ、Ⅷ段•右后叶上、下为Ⅵ、Ⅶ段门静脉将肝分为上、下部分,门静脉左右支发出上、下分支分别进入每段的中心。

肝中静脉:将肝脏分为左叶和右叶。

肝左静脉:将肝左叶分为内侧段(II、III)和外侧段(IV)。

肝右静脉:将肝脏分为右前段(V、VIII)和右后段(VI、VII)。

各段按顺时针方向排列,I段(尾状叶)在后方。

上方的图为肝分段示意图,下图为实际正面观察,后方的VI段和VII段被遮挡。

Cantlie’s线是指胆囊窝前方中点与下腔静脉的连线,将肝脏分为左半肝和右半肝。

右半肝可见V和VIII段,IV段更靠近右侧,尽管它属于左半肝。

二、横断面解剖图示(1)肝上部水平:由肝中静脉、肝右静脉、镰状韧带分段。

(2)门静脉左支水平:门静脉左支将肝分为上下部分,上方II和Iva,下方III和IVb。

门静脉左支比右支位置高。

(3)门静脉右支水平:该水平门静脉右支将肝右叶分为上部(VII和VIII)和下部(V和VI)。

(4)脾静脉水平:脾静脉较门静脉右支低。

可见III、IVb、V、VI段。

CT轴位分段肝左右叶(IV段与V、VIII段)分界:沿胆囊窝上方肝中静脉至下腔静脉(下图红线)。

肝左叶(内侧II、III段与外侧IV段)分界:沿镰状韧带和肝左静脉、肝中静脉汇合处下腔静脉连线(下图蓝线)。

肝右叶(前侧V/VIII段与后侧VI/VII段)分界:沿下腔静脉下方肝右静脉至肝脏边缘(下图绿线)。

尾状叶:尾状叶(I段)在后方,尾状叶与其他叶不同的是,它经常经静脉直接与下腔静脉,而不通过肝静脉主干,也有可能同时接受门静脉左右支的血供。

肝脏断层解剖学(放映)PPT课件

肝脏断层解剖学(放映)PPT课件

肝动脉是肝脏的营养血管,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门静脉是肝脏的机能血管,收集消化道的静脉 血;肝静脉是肝脏的机能血管,将肝脏的血液排 出体外。
肝内胆管负责输送胆汁,胆囊是储存胆汁的器官 ,胆总管负责将胆汁排出至十二指肠。
03
肝脏的断层解剖
肝脏的冠状切面
肝脏的冠状切面是指沿着肝脏的长轴 进行切面,将肝脏分为左脏的生理功能 • 肝脏的解剖结构 • 肝脏的断层解剖 • 肝脏的病理改变 • 肝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肝脏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01
肝脏的生理功能
代谢功能
蛋白质代谢
肝脏是合成和分解蛋白 质的重要场所,参与血 浆蛋白的合成和分解。
糖代谢
肝脏维持血糖水平的稳 定,通过糖原合成和分
通过超声、CT、MRI等影像学手段 观察肝脏形态、结构及病灶情况,协 助诊断肝脏疾病。
病理学检查
通过肝脏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进 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及病理 类型。
其他检查
如免疫学检查、遗传学检查等,针对 特定疾病进行筛查和诊断。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针对不同肝脏疾病,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 治疗,如抗病毒药物、保肝药物等。
肝脏的前叶和后叶在结构上有 所不同,前叶较大,后叶较小, 前叶和后叶之间由冠状韧带分 隔。
肝脏的横切面
肝脏的横切面是指沿着肝脏的短 轴进行切面,将肝脏分为上下两
部分。
在横切面上,可以观察到肝脏的 上叶和下叶的结构特征。
肝脏的上叶和下叶在结构上有所 不同,上叶较大,下叶较小,上 叶和下叶之间由三角韧带分隔。
肝囊肿
肝囊肿是肝脏内充满液体 的囊状结构,多为先天性 发育异常所致,通常无明 显症状。
肝炎
肝炎是指肝脏的炎症,可 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病毒、 药物、酒精等,可能导致 肝功能异常。

肝内管道及肝脏分段断层解剖

肝内管道及肝脏分段断层解剖

方。入肝门处肝门静脉分为两支,右
支较左支粗而短,在进入肝门前接受胆囊静 脉。左支细长,分出小支进入尾状叶和方叶
后进入左叶。
右后缘静脉
肝左静脉
左叶间静脉
肝左静脉上根
肝 内 管 道 及 肝 脏 分 段
肝右静脉 肝中静脉右根
肝中静脉
肝中静脉左根
肝左静脉下根
肝 内 管 道 及 肝 脏 分 段
肝门静脉在肝断面上与肝静脉的区别 肝静脉
左 外 下 支
肝门静脉的形成
肝 内 管 道 及 肝 脏 分 段
肝门静脉在第二腰椎的右侧由肠系膜上静 脉和脾静脉在胰颈后方汇合形成。自此向右 上方经十二指肠上部、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胆 总管的背侧、下腔静脉的前方,继而在网膜 孔的腹侧行于小网膜的两层间。在小网膜中, 肝门静脉通常位于肝固有动脉和胆总管的后
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的神经、淋巴管等出入的门户。 这些出入肝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构成肝蒂。
肝的位置
肝 内 管 道 及 肝 脏 分 段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 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被胸 廓所掩盖,仅在腹上区左、右肋 弓间直接接触前腹壁。 肝的体表投影具有重要的临床
意义。
肝的上界 肝的上界和膈穹隆 一致,可用以下三点来表示:
胆 囊 窝 中 份 平 面
肝 内 管 道 及 肝 脏 分 段
左段间裂--分左外叶为上段和下段,分开段Ⅱ和段Ⅲ。
相当于肝左静脉 长轴的走行,膈面为下腔静脉左缘与肝左缘上
中1/3交点连线;脏面上是肝左缘上中1/3交点与横沟左端中部连 线。在断面上,仅仅出现在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以上平面。
肝 内 管 道 及 肝 脏 分 段
尾状叶 Ⅰ段
肝 内 管 道 及 肝 脏 分 段

肝脏分段解剖影像学

肝脏分段解剖影像学
肝血管瘤通常不会发生恶变,但可能 因出血或压迫邻近器官而引起症状。
肝囊肿的病理学基础
01
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疾 病,其病理学基础是肝脏内出现 囊性病变。
02
肝囊肿的病因可能是先天性发育 异常、炎症刺激或创伤等因素所
致。
肝囊肿的病理学特征包括囊壁薄 、内含液体、无恶性细胞等。
03
肝囊肿通常不会引起症状,但当 囊肿较大或数量较多时,可能压
通过核医学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肝脏是否存在 病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03
肝脏分段解剖的病理学基础
肝硬化的病理学基础
01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 性肝病,其病理学基础 是肝细胞广泛坏死和纤 维组织增生。
02
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是长 期慢性肝炎,如乙型肝 炎和丙型肝炎,以及长 期大量饮酒。
03
肝硬化的病理过程包括 肝细胞损伤、炎症反应、 纤维组织增生和肝小叶 结构破坏。
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CT影像学表现
CT影像学是通过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生成肝脏的断层图像。
CT影像学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形态、密度和结构,以及肝内血管和胆管等细微结 构。
通过CT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肝脏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肝硬化、出血等病变,为 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MRI影像学表现
MRI影像学是通过磁场和射频脉冲技 术,生成肝脏的图像。
肝脏分段解剖的重要性
1
有助于深入了解肝脏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为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
有助于提高肝脏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3
有助于评估肝脏移植供体的质量和安全性。
肝脏分段解剖的历史与发展
01
肝脏分段解剖最早由德国医生赫尔曼·莫雷于1883年提出,肝脏分段解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断层解剖学肝脏

断层解剖学肝脏
断层解剖学

一、形态 (一)膈面:左三角韧带、冠状韧 带、右三角韧带、镰状韧带
(二)脏面:H形的沟和裂。 1.肝圆韧带裂:左纵沟前部,长约5cm, 内有肝圆韧带、肝门V左支矢状部及囊部、 左叶间V; 外观分为裂型(出现率74%),隧道型 (26%)。
2.静脉韧带裂: 左纵沟后部,由左后上走向右前下,
173经膈食管裂孔
• 1.膈 2. 横结肠 3. 胃底 4.脾 5.食管 6. 下腔V 7. 肝右V 8. 肝中V 9. 左叶间V 10.肝左V 11.镰状韧 带
174经胃贲门
• 1.胃贲门 2.肝尾状叶 3.肝右V 4.肝中V 5.肝左V 6.静脉韧带裂
175经肝门V左支角部
• 1.横结肠 2.胃底
1.正中裂:上部——肝中V长轴至下腔V 左前壁的连线;下部——胆囊窝中份至
下腔V左前壁的连线。分开段Ⅳ与段Ⅷ、 段Ⅴ。
2.背裂:上部——肝左、中V汇入下腔V 处与V韧带裂右端的连线;中部——下腔 V右前壁至V韧带裂右端的弧形线;下 部——下腔V右壁至肝门V分叉处或肝门V
中点的连线。划出段Ⅰ。
3.左叶间裂:上部——肝膈面镰状韧带
(六)右半肝下份层面: 1.以上部已确定的右叶间裂与躯体 矢状轴的夹角来确定右叶间裂。 2.右半肝:段Ⅴ,段Ⅵ。
六.肝横断层解剖图像(幻灯 片171—183)
171经左右膈穹
• 男性,28岁 • 1.膈 2.肝左外叶 3.食管 4.下腔V 5.
肝右叶
172经第二肝门
• 1.膈 2.肝左外叶 3.横结肠 4.胃底 5.脾 6.食管 7.下腔V 8.肝右叶 9.镰状韧带
4.左段间裂(左门裂):在膈面为下腔V 左壁至肝左缘上、中1/3交点的连线,转 至脏面止于左纵沟中点稍后上方处。内 有肝左V,分左外叶为左外上段(段Ⅱ) 和左外下段(段Ⅲ),两者为后上与前 下重叠关系。

肝段断层解剖

肝段断层解剖
肝段在断层上的划分
整理ppt
肝段的概念
肝内管道可分为肝静脉系统和Glisson氏系统两 部分。
肝内静脉系统:(肝左、中、右静脉、肝右后静 脉和尾状叶静脉)
Glisson氏系统:由血管周围纤维囊包绕肝门静 脉、肝动脉和肝管形成。三者在肝内分支与分 布基本一致。
肝段就是以Glisson系统为中心,包括其所属血 供和胆汁引流的肝组织所构成的一个独立的 “功能”单位。而缺乏该系统分布的部位,通 常称为“肝裂”。
段(III) 左内叶(IV段)
1:正中裂 4:右叶间裂 2:左叶间裂 5:右段间裂 3:左段间裂
右半肝:右前叶 前下段(V) 前上段(VII)
右后叶 后下段 后上段
整理ppt
Couinaud肝段
尾状叶(段I) 上段(段II)
左半肝 左外叶
下段(段III))

左内叶(段IV )
右半肝
右前叶 右后叶
下段(段V) 上段(段VIII) 下段(段VI) 上段(段VII)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整pt
1:正中裂 4:右叶间裂 2:左叶间裂 5:右段间裂 3:左段间裂
整理ppt
整理ppt
整理ppt
Couinaud肝段划分法: 1954年,Couinaud 根据Glisson氏系统的分 支与分布和肝静脉的走行将肝划分左、右半肝, 五叶,八段。
整理ppt
左半肝:尾状叶(I段) 左外叶:外上段(II)、外下
整理ppt
整理ppt
肝段在典型横断面上的划分
肝裂在横断面的识别 1.正中裂 2.左叶间裂 3.左段间裂 4.右叶间裂 5.右段间裂 6.背裂
整理ppt
整理ppt

正常肝脏CT与MRI影像断层解剖

正常肝脏CT与MRI影像断层解剖
正常肝脏CT与MRI影像断层 解剖
演讲人
目录
01. 肝脏的解剖结构 02. 肝脏的CT影像断层解剖 03. 肝脏的MRI影像断层解剖 04. 肝脏CT与MRI影像断层解剖
的比较
肝脏的解剖结构
肝脏的位置和形态
位于右季肋部, 膈肌下方,肋骨 和脊柱之间
肝门是肝脏的血 管、胆管和神经 出入的部位
呈不规则楔形, 分为左、右两 叶
肝脏的血管和胆管
01 肝动脉:为肝脏提供氧气和营养 物质
02 肝静脉:将肝脏代谢产物和二氧 化碳带回心脏
03 肝门静脉:收集来自消化道的血 液,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肝脏
04 胆管:将肝脏产生的胆汁输送到 胆囊和十二指肠,帮助消化脂肪
肝脏的CT影像断层解 剖
肝脏的CT扫描技术
扫描方式:横断面、冠 状面、矢状面
常表现
肝脏的CT影像诊断
01
肝脏的CT影像断层解剖:了解肝脏的形态、位置和毗邻关系
02
肝脏的CT影像诊断:通过CT影像判断肝脏的病变和病变程度
03
肝脏的CT影像诊断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进行三维重建和图像后处理
04
肝脏的CT影像诊断应用:用于肝脏肿瘤、肝硬化、脂肪肝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肝脏的MRI影像断层 解剖
肝脏的MRI扫描技术
01
扫描方式:横断 面、冠状面、矢 状面
02
扫描参数:场强、 层厚、层间距、 扫描时间
03
04
成像技术:梯度 回波、自旋回波、 脂肪抑制技术
增强扫描:对比 剂的使用和注射 方式
肝脏的MRI影像表现
01
肝脏的 MRI影像 表现为高 信号强度
02
肝脏的MRI 影像可以清 晰地显示肝 脏的轮廓和 内部结构

肝分段腹部横断面解剖与影像段对照

肝分段腹部横断面解剖与影像段对照
VI 右段间裂:又称横裂,门脉右支,再分右半肝为上下段
背 裂 : 弧形线, 分出尾状叶 左叶间裂:左叶间V,门脉左支矢状部,肝圆韧带, 左 外下段(III段) 分出左内叶与左外叶 正中裂 :肝中V,胆囊窝中点 ,分肝为左右半肝 分出左内叶与左外叶 背 裂 : 弧形线, 分出尾状叶 分出左内叶与左外叶 右段间裂:又称横裂,门脉右支,再分右半肝为上下段
V 根据:Glisson 系统和肝静脉的走行
左 外下段(III段) 左叶间裂:左叶间V,门脉左支矢状部,肝圆韧带, 分成: 左、右半肝,五叶,分段 左叶间裂:左叶间V,门脉左支矢状部,肝圆韧带, Couinaud 肝段 左叶间裂:左叶间V,门脉左支矢状部,肝圆韧带, 根据:Glisson 系统和肝静脉的走行
肝段的划分方法
• 正中裂 :肝中V,胆囊窝中点 ,分肝为左右半肝
• 背 裂 : 弧形线, 分出尾状叶
• 左叶间裂:左叶间V,门脉左支矢状部,肝圆韧带,
分出左内叶与左外叶
• 左段间裂:肝左V
分出左外上段(II段)与
左 外下段(III段)
• 右叶间裂:肝右V
分出右前叶与右后叶
右前下段
VIII
左内叶
IV
IV V VI
V VI
V VI
肝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定、右4缘。
Couinaud 肝段
• 根据:Glisson 系统和肝静脉的走行
• 分成: 左、右半肝,五叶,分段 尾状叶(I段)
左外上段(II段)
左半肝
左外叶
左外下段(III段)
左内叶( IV段) 肝
右前下段(V段)
右半肝
右前叶 右后叶
右前上段(VIII段) 右后下段(VI段) 右后上段(VII段)

肝内管道和肝段断层解剖

肝内管道和肝段断层解剖
THANKS
肝内管道的病理变化
肝内胆管结石
由于胆盐结晶沉积在肝内胆管中 形成结石,引起疼痛、发热等症
状。
肝炎
病毒、药物、酒精等因素引起的肝 脏炎症,导致肝细胞损伤和肝功能 异常。
肝硬化
慢性肝炎、脂肪肝等长期损伤导致 肝脏结构改变和功能异常。
02
肝段断层解剖
肝段的概念和划分
肝段的概念
肝段是肝脏的一种解剖单位,根据肝脏的血管和胆管分布特点进行划分。
胆道
包括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 主要作用是输送胆汁。
肝内管道的生理功能
代谢功能
肝脏通过肝内管道系统接 收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 进行代谢和转化,合成人 体所需的物质。
解毒功能
肝脏通过肝内管道系统将 有毒物质代谢成无毒或低 毒物质,保护机体免受损 害。
分泌功能
肝脏通过胆道将胆汁分泌 到肠道,帮助消化脂肪和 脂溶性维生素。
05
肝内管道和肝段断层在临床 中的应用
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手术定位
肝内管道和肝段断层解剖是肝脏 手术定位的重要依据,有助于确 定手术切除的范围和部位。
手术预案制定
了解肝内管道和肝段断层的解剖 结构,有助于外科医生制定详细 的手术预案,预测手术中可能遇 到的困难和风险。
减少手术并发症
熟悉肝内管道和肝段断层的解剖 有助于保护重要的血管和胆管, 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MRI检查是一种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对肝脏进行成像的检查方法。
MRI检查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清晰地显示肝内管道的结构和形态,对于肝内 胆管结石、肿瘤等病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MRI检查还可以通过多种序列和加权成像技术,提供肝脏的多种功能信息和血流动 力学状态,有助于全面评估肝脏的功能和病变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hepatic vein
(集中型)
intermediate hepatic vein

收集左内叶大部分和右前叶左半的静脉 血,由左、右两根合成,其汇合点多在 正中裂中1/3偏下份。肝中间静脉的前 壁及两侧壁均有数条属支注入,主要来 自左内叶和右前叶上段。
R. hepatic vein
收集右前叶右半和右后叶大部分静脉血,前、 后两根在右叶间裂中1/3 偏上处合成,注入 下腔静脉右壁。
left lobe
caudate lobe
hepatic lobes and hepatic segments
尾状叶Caudate lobe (Ⅰ) 左外叶 L. L. lobe (Ⅱ,Ⅲ) 左内叶 L. M. lobe (Ⅳ) 右前叶R. ant. lobe (Ⅴ,Ⅷ) 右后叶R. pos. lobe (Ⅵ,Ⅶ)
肝左静脉
肝左静脉
肝内管道和肝段的CT、 MRI和B超图像
Couinaud hepatic segments
Glisson ,system
L. hepatic duct proper hepatic A. hepatic portal v. R. hepatic duct R. branch of proper hepatic A. R. branch of hepatic portal v.
hepatic v.
左叶间静脉
L.hepatic v. intermediate hepatic v.
R.P.I hepatic v.
L.hepatic vein
收集左外叶全部及左内叶小部分的静脉血,主 干位于左段间裂内。肝左静脉由上、下两根汇合而 成,与肝中静脉合干后汇入下腔静脉,上、下根分 别引流段Ⅱ和段Ⅲ的静脉血。
9经幽门横断面
胃幽门部
肝中静脉右根 十二指肠降部
肝右静脉前根
门静脉右后下支
24肠系膜上静脉
25门腔淋巴结
28胆总管 29胰钩突
10经肝门静脉起始部横断面
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
肝右静脉
肝中间静脉
肝左静脉
Ⅶ Ⅷ



Ⅳ Ⅴ
左叶间静脉
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 肝门静脉右支
左叶间静脉
左叶间静脉
左叶间静脉
Hepatic segments I - VIII
前面观
后面观
Ⅱ Ⅲ


Ⅴ Ⅵ

Ⅴ Ⅳ Ⅵ Ⅲ



hepatic tubing
hepatic veins
left hepatic vein intermediate hepatic vein
right hepatic vein
R. hepatic v.
Hepatic portal vein
transverse part caudate branches
anglar part 1. L. branch sagittal part
L. Lat. sup. branch
L. Med. branch
vesical part
L. Lat. Inf. branch
肝脏断层解剖
Bare area
coronary lig.
left lobe right lobe falciform lig.
gallbladder
ligament teres hepatis
fossa of gallbladder gallbladde
ligament teres hepatis肝圆韧 fissure for ligamentum teres肝圆韧带
R. pos. Sup.B.
R R. Pos. inf.B.
L
L. Med. B.
L. Lat. inf. B.
R. Ant. Inf.B.
hepatic portal v.
MSCT VR图像
肝右静脉
肝中间静脉
肝左静脉
Ⅶ Ⅷ



Ⅳ Ⅴ
左叶间静脉
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 肝门静脉右支
肝内管道横断层解剖
caudate branches 尾支 R. Ant. Sup.branch R. Ant. branch 2. R. branch R. Ant. Inf.branch R. pos. Sup.branch R. Pos. branch R. Pos. inf.branch
R. Ant. Sup.B. L. Lat. sup. B.
肝门静脉右前上支
肝左内叶
肝右前叶
1经第二肝门横断面
左叶间静脉
肝门静脉右前上支
肝右后缘上静脉
胸主动脉
15胸导管
16食管
17齐静脉
2经食管裂孔横断面
肝左静脉内侧支 肝左静脉
肝门静脉右前上支
3经食管腹部横断面
肝左静脉 肝门静脉左支角部
肝门静脉右前上支
4经门静脉左支角部的横断面
肝中静脉属支
肝左静脉
肝中静脉
肝门静脉右前上支
肝门静脉右后上支
肝右静脉属支
14肝门静脉左外下支 15肝门静脉左支囊部 16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
5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横断面
肝中静脉属支
门静脉左外下支
左静脉 肝中静脉
肝门静脉 右前上支
肝门静脉右前上支
肝右静脉
肝门静脉右后支
31肝门静脉左支横部 32肝固有动脉 33肝左管 34肝门脉右支 40肝门静脉右前支
6经肝门静脉右支横断面
肝左静脉下根
肝中静脉右根
肝总管 胆囊管
肝固有动脉
门静脉
肝右静脉前根
门静脉右后下支
肝右静脉后根
7经胆囊窝上份横断面
肝门右切迹 肝右静脉前根 肝右静脉后跟
8经腹腔干横断面
幽门部
肝圆韧带
肝中静脉右根
肝右静脉前根 门静脉右后下支
31幽门括约肌 32十二指肠上部 34肝总管 35胆囊管

R.hepatic duct
裂隙
L.hepatic duct proper hepatic a. hepatic portal v.
Inf. vena cava
下腔静脉
fissure for ligamentum venosum
hepatic hilum
Hale Waihona Puke quadrate lobe
right lob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