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科学)目标小班中班大班年龄特点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主要是通过对物体的看、听、摸、闻、尝等感知、操作活动来进行,它与幼儿的玩儿往往是同一过程。

幼儿活动的目的性、顺序性、细致性、有意性均相对较差。 3~4 岁幼儿行为的目的性较差,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思维。

4~5 岁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觉以及各种操作活动认识周围世界。

此时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虽然是直接、简单和表面化的,但他们对事物的操作感知活动是其积累认知经验的重要方式,这些经验的获得将是幼儿今后进一步理解周围事物及相互关系的基础。

4~5 岁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

5~6 岁幼儿在感知大量事物的基础上,逐渐能够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一些浅显的规律。

这时,语言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5~6 岁幼儿对数的感知能力提高,开始能够理解量的相对性,部分地开始理解数和量的守恒和包含关系,能掌握左右等较为抽象的概念。

5~6 岁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仍是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1 / 14

1、通过观察和欣赏等各种活动,引导幼儿体会大自然的美与奇妙(色彩缤纷、自然形态、数量化特征等),热爱大自然。

2、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幼儿体验探索、发现的快乐,并从中获得自信。

3、培养幼儿爱思考、爱提问、积极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

4、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探究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养成细心、专心、耐心、坚持、不怕困难等品质。

5、鼓励日主动感知生命、亲近自然,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6、支持和鼓励幼儿与他人交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经验,分享探索和发现的快乐。

7、鼓励、支持幼儿主动参加科学小实验,喜欢猜想与动手操作尝试。

8、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9、通过照料动植物的活动,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1、为幼儿提供参加科学小实验的机会,引导他们学会初步地选择和使用与实验探究有关的材料(如:

铁、塑料、布、干电池等)与工具(如:

温度计、量杯、天平、放大镜、尺子等),在实验中积极思考与尝试。

2、设置情境和提供机会,支持、鼓励幼儿提出问题、积极猜想、收集信息、尝试实验和解决问题。

3、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通过连续观察、探究事物变化的简

---------------------------------------------------------------最新资料推荐------------------------------------------------------ 单原因和规律,尝试学习简单的推理,发展思维能力。

4、利用生活中各种机会引导幼儿了解风、电、水、太阳等对人的益处和危害,初步体会事物的两面性。

5、在各种活动中,支持、鼓励幼儿感知和主动探索可接触的简单的物理现象,喜欢玩声、光、电、磁、颜色变化、物体沉浮等的游戏,体会周围事物、现象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

6、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物体的相同点、不同点、结构及发生的变化,进行记录。

7、在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常用工具(如:

订书器、打孔机、曲别针、涂胶器、小锤子等),体会人的聪明与智慧,并能积极地进行大胆想象。

8、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科技生活用品(VCD 机、CD 机、烤箱、电脑等),初步知道其功能及用途,能对简单的用品进行操作,并能初步理解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

9、引导幼儿连续观察生物的生长变化特点和规律,发现引发生物变化的基本条件。

10、在收集、设计和连接活动中,引导幼儿会选择所需要的工具和适当的方法。

11、引导幼儿观察生物、物体、事件的特征,建立各特征之间的联系。

3 / 14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1、抓住各种适宜的机会鼓励和满足幼儿喜欢探索的需要。

2、为幼儿简单的、自发的探究活动(如:

敲打物体、将玩具、树叶等往器皿里放看如何盛满;用棋子反复滚着玩等)创造与提供宽松的环境。

3、关注幼儿所关注的事物和现象,保护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如:

幼儿关注流水、地上掉落的花籽、花瓣、地上的小洞等)。

4、引导和鼓励幼儿积极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周围事物,使幼儿对常见事物、现象及其变化产生兴趣与探究的欲望。

5、在日常生活与游戏活动中引发幼儿对事物简单的数、量、形、空等特征感兴趣和有好奇心。

1、鼓励幼儿主动观察、探索周围常见事物(动植物、人物、石、水、沙、泥等自然物和木块、布、塑料、纸)、现象(天气、颜色变化、沉浮、磁铁吸铁等)以及变化的简单规律,并从中体会到愉快。

2、支持幼儿对身边的常见事物、现象大胆猜想和主动探究。

3、引导幼儿主动感知生命、亲近大自然,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4、支持和鼓励幼儿与他人分享观察、探索的乐趣。

5、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自信心。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1、提供丰富的材料与环境,使幼儿通过感知、摆弄所能接触

---------------------------------------------------------------最新资料推荐------------------------------------------------------ 到的事物,体验事物最明显的特征(外形、颜色、功能)。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和探究物体的特征(如:

大小、颜色、形状、软硬、粗糙、光滑、滚、转、停等)及人们对物体的作用方式(如:

推、拉等)。

3、引导幼儿初步知道常见生活用品的用途及与人的关系。

4、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沙、水的特性,体验事物特征,如多少等简单的量的特征。

1、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常见事物,能对某些事物进行比较、连续地观察,能发现事物或现象的差异和变化。

2、支持鼓励幼儿用各种常见材料(纸、木、布、塑料、颜料、废旧材料等)和工具(剪刀、尺子、漏斗、筛子、各种容器等)进行简单的尝试和探索。

3、引导幼儿能认识较多的和常见的科技生活用品(微波炉、榨汁机、录音机、洗衣机、空调等),并能初步知道这些用品对人们生活的作用。

4、引导幼儿感知磁铁、石头、泥土、空气等的特性及颜色的变化、物体的溶解和沉浮等现象,并能根据某些现象进行初步的猜想。

5、引导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活动,感受比较的过程和结果,获得初步的比较能力。

5 /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