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病人由沙门氏菌引起的软组织感染并漏道形成1例_李伟青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阮子培1,张景利2,张晓敏2(1.牡丹江医学院;2.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风湿免疫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11)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具有广泛临床和血清学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多个器官及系统,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是死亡。
感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很常见,是SLE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SLE患者的感染部位分布广泛,感染类型及病原体与普通人群相似。
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肺部,其次是上呼吸道、泌尿系、皮肤及软组织等。
遗传因素、免疫缺陷及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使某些SLE患者易发生感染,且免疫抑制治疗可能重新激活感染或使狼疮恶化。
本文总结了目前SLE患者所面临的感染风险、病原体以及危险因素。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病原体;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593.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50(2021)02-0122-04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育龄期女性[1]。
SLE的临床表现由系统性炎症和组织损伤引起,并可能导致严重器官损害,如果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死亡⑵。
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普遍认为免疫系统、性激素和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加上遗传易感性和表观遗传修饰作用,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
其中感染作为环境因素,在具有遗传易感性个体中诱导或促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和恶化[3]。
本文综述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感染的风险、病原体以及危险因素等内容。
1SLE感染的死亡率和预测因素感染是SLE患者发病和死亡的原因之一,既与继发于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受损的易感性有关,也与SLE患者免疫抑制治疗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关[4]。
尽管服用低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79%的SLE患者仍有严重感染。
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作者:唐彩琰邵建忠唐彩琰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7年第12期沙门氏菌依然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人感染沙门氏菌是由非宿主特异性或宿主范围广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引发的。
这些不同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在多种食品生产用动物的肠道中定植且不表现出任何症状,但会引发人类暴发肠道疾病。
中图分类号:S85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12-0019-03尽管沙门氏菌感染能够产生相对温和且自限性的症状,如腹泻、发热和腹部绞痛等,但大量暴发仍能够发生,且特定人群(老年人、儿童等)感染该病原菌时可能会威胁到生命。
人发生沙门氏菌病通常是因为食用了受沙门氏菌污染的动物性食品引起。
家禽产品(蛋、肉)是除了猪肉以外的最重要的食物来源,肠炎沙门氏菌由于可在蛋鸡生殖道内传播并造成鸡蛋污染,因此是引起人发生沙门氏菌病的一种特别重要的细菌。
全球范围内与鸡蛋相关的沙门氏菌病的流行始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这种疾病在多个国家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这还得感谢决策者和整个家禽行业的巨大努力。
虽然肠炎沙门氏菌在众多国家(如欧盟)对人和鸡的感染水平已经降低,但这种沙门氏菌血清型仍然是全球鸡肉产品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除了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也能造成因食用受污染猪肉和禽肉而发生的食物中毒。
除了这两种主要的血清型,即肠炎型和鼠伤寒型,其他血清型也能引发人的肠胃炎。
这些病原菌主要来自肉类产品,血清型的特性取决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并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1 沙门氏菌病的产生最近,C血清群沙门氏菌造成人的沙门氏菌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该血清型来自受感染的肉鸡的肉。
的确,在欧盟,婴儿沙门氏菌——C血清群中的一种,是肉鸡群和鸡肉中最常分离到的血清型,在鸡肉样本中,该血清型的阳性检出率超过50%。
这些菌株的确切起源尚不清楚,但它们都可以发生水平传播(环境污染、饲料)和垂直传播(亲本鸡群)。
婴儿沙门氏菌(和其他血清型)的特殊标志是耐药性增强。
沙门氏菌研究进展
3 沙门氏菌的致病性研究^p沙门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有极大危害的一类致病菌, 由它引起的疾病重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伤寒和副伤寒,另一类是急性肠胃炎。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1985年以来, 在世界范围内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已确诊的患病人数显著增长, 在一些欧洲国家已增长5倍。
据资料记录, 在我国内陆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中, 有70%~80%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
因此, 开展食品中沙门氏菌的风险评估对有效管理食品的安全问题, 保护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沙门氏菌感染途径的研究进展3.1.1 侵袭性沙门氏菌的侵入在肠道黏膜表面派伊尔氏结(PP)上的滤泡上皮细胞,被认为是沙门氏菌入侵的最佳起始部位。
滤泡上皮中稀疏分布着捕获抗原的微皱褶细胞(m icrofold cell, M细胞),M细胞被肠上皮细胞所包围。
M细胞的基顶面有短而不规则的微绒毛及微褶,是其胞饮的部位沙门氏菌具有2个侵袭途径:一个是通过PP上M细胞进入上皮下组织;另一个是直接侵袭M细胞进入上皮下组织,并且侵袭是通过细胞的基顶面来进行的。
当沙门氏菌黏附到M细胞或上皮细胞顶部后,运用Ⅲ型分泌系统将效应蛋白分泌到胞外并易位于宿主细胞,从而诱导宿主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重排。
这时细胞质形成一个向外突起将细菌包裹在细胞膜内,以细胞摄粒的作用进入细胞。
3.1.2 非侵袭性沙门氏菌的摄入过去一直认为,沙门氏菌是通过侵袭M细胞或肠上皮细胞进入宿主体内的,但已有研究结果表白,给小鼠口服侵袭力缺陷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后,在脾脏中发现有沙门氏菌的存在。
这意味着除了侵袭途径外,还存在另一种途径,就是肠黏膜组织中的树突状细胞(DC)对沙门氏菌的摄入。
在PP中,DC与M细胞接触较紧密。
DC可打开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联接,从上皮细胞间伸出树突,直接将肠腔中的细菌摄入。
在这一过程中,肠上皮屏障仍然保持完整,其中的分子机制是DC对紧密联接蛋白的表达和调控,如闭合素、闭合带Ⅰ、联接黏附分子等.3.2沙门氏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3.2.1 沙门氏菌感染途径和机制沙门氏菌可经口感染、粪—口途径传播,可通过被感染畜禽和啮齿类动物携带、排泄,污染环境、水源、饲料、食品,导致流行和传播。
致病微生物
1.沙门氏菌 2.葡萄球菌 3.李氏菌
沙门氏菌概况:
沙门氏菌(Salmonella)引起人类伤 寒、副伤寒、感染性腹泻、食物中毒和 医院内感染,并引起动物的沙门氏菌病, 是重要的肠道致病菌。
概况:
伤寒和副伤寒的年发病率,在第一、二 次世界大战间,一般均高达30~100人,有 的国家达200~300人,有的甚至达600人。 1950年以后普遍下降。副伤寒占伤寒病例的 15~20%。甲型副伤寒是逐年减少的趋势, 乙型副伤寒在东欧较多,丙型副伤寒已极为 罕见。
沙门氏菌和食物的关系:
沙门氏菌在人和动物间广泛传播。所有的温 血动物和许多冷血动物是沙门氏菌的宿主或潜在 宿主。这些带菌动物是动物性食品中沙门氏菌的 主要来源。已发现沙门氏菌的动物有:黄牛、水 牛、绵羊、山羊、猪、象、马、狗、猫等。
从猪和猪肉中检出的沙门氏菌,以鸭沙门氏 菌为最多(31%),其次为德尔卑(24%)、火 鸡(8%);从鸡鸭鹅兔羊驴等动物中检出的沙门 氏菌,以鼠伤寒(31%)和汤卜逊(26%)为最 多;从肉蛋奶等食品中检出者,则以鼠伤寒 (19%)、鸭(18%)和德尔卑(14%)为最多。 水产品中亦常检出沙门氏菌,常见血清型有鸭、 纽波特、德尔卑等。
3.应做好从业人员的卫生培训,严格执行卫生制度,并严 格监督检查。
4.食用的畜禽类应集中饲养,以便经常进行卫生检查,及 时发现沙门氏菌病,防止病畜病禽及其肉类流入食品市 场。
5.医院污水、生活污水及肉类加工厂的生产污水应进行有 效的消毒处理,防止沙门氏菌污染水源和污水灌溉区的 土壤。
6.生物制品的研究机构应将研制更好的伤寒和鼠伤寒疫苗 提到日程上来。
在人体,葡萄球菌主要寄居于鼻腔,其次为皮肤。鼻 腔带菌率随着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成人带菌50%左右, 儿童更高些,新生儿可达90%以上。皮肤带菌部位主要为 前臂、手及面部,带菌率约为5~30%。此外在人体咽部及 肠道也可检出。葡萄球菌可通过这些 部位播散到空气、尘 埃、衣褥及各类物品上。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的诊断与鉴别的研究进展
doi:10. 3969/j. issn. 1009-6469.2019. 02. 001 ◊综述!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的诊断与鉴别的研究进展张静,张蓓蓓,蔡辉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江苏南京210002通信作者:蔡辉,男,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风湿免疫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E-mail:njzy_caihui@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 L 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系统。
SLE病人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可能是因为长期的免疫抑制治疗以及疾病本身造成的免疫系统异常等综合因素所致,但鉴别SLE发热是感染还是病情活动是极其困难的。
活动指数对判断狼疮病人疾病活动是有用的,但临床和生物学的异常可能很难区别疾病活动还是合并感染。
几种生物标志物被认为是鉴别SLE活动或者感染的潜在工具,如 >反应蛋白和原降钙素。
但仅使用一种生物标志物去确认或者否认感染是不可行的,这就需要新的评分包含多种生物标志物,这可能是区分感染和病情活动新的方法,该文综述了近年关于SLE合并感染的诊断与鉴别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活动;感染;生物标志物;评分Research advances in distinguistiing infections vs.flares in patients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Z H A N G J i n g,Z H A N G B e i b e i,C A I HuiAuthor Affiliation:Department of I 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Nanjing General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Command,Nanjing,Jiangsu210002,ChinaAbstract: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 SLE) is a chronic autoimmune disease involving multiple systems. Patients with SLE are highly susceptible to i nfections due to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their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and the abnormalities of the immune systemthat the disease itself caus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LE activity from infection in a febrile patient with SLE is ty indexes are useful t o identify patients witli lupus flares but some clinical and biological abnormalities may,however,make it diicultto differentiate flares from infection. Several biological markers are nowrecognized as potential tools to es SLE activity and infection,including C-reactive p rotein ( CRP) and procalcitonin. It ii possible,however,that the use of only one biomarker is not sufficient to confirm or discard infection. This means that new scores, which include diffe a better solution for differentiating these two clinical pictures. This reviewarticle describes several markers tha have the potential,to differentiate infection from SLE flares.Key word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Lupus flare;I nfection; Biomarker; Score感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 L E)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1],其中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者和有合并症者 更易发生感染[2]。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毛霉病一例
讨论毛霉病是由毛霉日引起的少见的机会性感染。最
DOI:10.37601cma.j.issn.1007-7480.2009.03.024 作者单位:510080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风湿科
万方数据
常见的是由毛霉菌科的毛霉菌属、根霉属、犁头霉属和根毛霉 属引起的感染【,I。毛霉菌的孢子易从鼻侵入,根据感染部位可 分为彝脑型44%~49%、皮肤型10%~16%、肺型10%~ll%、混 合型6%~11.6%和胃肠型2%。1l%剐。
蛋白114扎,血小板147x10-VL,ANA(一),抗dsD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细菌及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细菌及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细菌及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
方法:选取sle并发真菌、细菌感染患者46例,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46例患者感染61例次,其中格兰阴性杆菌感染33例次,革兰阳性球菌感染20例次,真菌感染8例次;共有57个部位发生感染,其中呼吸道感染34例,泌尿系统感染9例,皮肤感染7例,胃肠感染4例,中枢神经感染2例,关节感染1例。
结论:sle期间并发真菌、细菌感染患者常为院内感染,且多数为格兰仕阴性杆菌感染,革掌握易感菌种及部位,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是保障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菌及真菌感染;临床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失调现象,治疗过程多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及预后期间最为常见的影响因素便是感染。
治疗期间就康复期间的真菌、细菌感染严重影响了患者治疗效果就康复速度,不仅容易加重病情,还会导致患者死亡[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sle并发真菌、细菌感染患者46例,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38.4±3.9)岁;病程5天~8年,平均病程(4.3±0.2)年。
1.2 方法所有患者取骨髓、尿液、血液及封闭性体腔穿刺液,依照相关感染监测标准对所有标本进行规范细菌学检验分析,统计分析检验得出的病原菌数量及种类,同时详细记录患者感染部位[2]。
2 结果2.1 并发感染的菌种与位置本组46例sle并发真菌、细菌感染患者共受真菌、细菌感染61例次,其中格兰阴性杆菌感染33例次,革兰阳性球菌感染20例次,真菌感染8例次。
可见,患者多数为格兰仕阴性杆菌感染,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率次之。
详细感染菌种统计结果见表1。
另外,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本组46例sle并发真菌、细菌感染患者中,共有57个部位发生感染,其中呼吸道感染34例,泌尿系统感染9例,皮肤感染7例,胃肠感染4例,中枢神经感染2例,关节感染1例。
间日疟误诊为沙门氏菌感染1例
由于患 者发热 无周期 性和 间歇性 , 间较长 , 时 且 为弛张热 型 发热 前无寒 颤 , 有轻 微畏寒 , 仅 再
出汗较多 。1d 0 后体温最高达 4 ℃, 0 为驰张热型 , 寒颤 , 伴恶心 、 呕吐 , 水样便 ,~6 天, 5 次/ 体检 : 一 般 情况 可 , 身 浅表 淋 巴结未 触 及 。无 皮 疹 。心 垒
胆囊约 1c 6m。肝肾功能正常,B超示多发 0m× c
结石。其误诊主要原因是 :①探头扫描不全面;
性结石性胆囊炎。
术 中发 现 胆 囊 与 胆 总 管 、十 二 指肠 之 间 粘 连 ,易剥离 。胆囊 大 小约 1c X4m×4m,胆 0m c c 囊 管 长约 5m,直径 约 0 3m,胆囊 内有 结石 一 c .c 枚约 15m ×15m ×2m 大小 胆 总管 十二 指 .c .c c 肠上段 扩张 约 5m×5m,内存结 石 数 十枚 ,大 c c 小 不等 ,形状 不规则 ,逆行切 除胆囊 ,纵 行切 开
胆 道 结石 B超 误 诊 1例
罗廷 春
( 州省龙里 县妇 幼保 健院 贵 关键 词 胆总 管结石 ;误诊 :超 声检 查 R 7 . 文献标 识码 5 56 A 文章 编号
龙里
5 10 ) 5 20
中图分 类 号
10 —48 (0 2 J—05 0 08 9 3 20 )( 1 05 1
表现 者多见 于恶 性疟 腹 型 , 闾 日疟 则 少 见 。问 而 日疟发 热表现 无 规律 性 的原 因 可 为 : 对 疟 疾 有 ①
一
感染 。予 抗 菌 , 对症 支持 治疗 仍 持续 高热 , 经再
定 的免疫 力 ; ②抗 疟治疗 不彻底 ; 疟疾后期 免 ③
基于群体感应的弧菌生物膜形成、耐
刘雪晴,吕欣然,白凤翎,等. 基于群体感应的弧菌生物膜形成、耐药性及其控制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23,44(2):445−452.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2020156LIU Xueqing, LÜ Xinran, BAI Fengling, et al. Biofilm Formatio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Control of Vibrio Based on Quorum Sensing: A Review[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23, 44(2): 445−45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2020156· 专题综述 ·基于群体感应的弧菌生物膜形成、耐药性及其控制研究进展刘雪晴1,吕欣然1,2, *,白凤翎1,励建荣1(1.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锦州 121013;2.大连工业大学,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辽宁大连 116034)摘 要:弧菌属是一种水生革兰氏阴性致病菌,既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和伤口感染,还容易导致海产品腐败变质。
由群体感应调控的生物被膜形成是造成弧菌产生耐药性和感染的重要原因。
本文针对弧菌的群体感应、生物膜形成和耐药性产生之间的机制进行综述,概述了弧菌群体感应系统,论述了弧菌群体感应系统与其生物膜形成的相关性,从限制杀菌剂渗透、引发细菌表型适应性和耐药基因水平传递三方面重点阐述了弧菌生物膜形成对其耐药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总结了化学合成类、植物源和微生物源等群体感应抑制剂控制弧菌生物膜的研究现状,旨在为解决弧菌引起腐败和食源性疾病控制提供借鉴与参考。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奴卡菌感染的护理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奴卡菌感染的护理发表时间:2013-02-21T16:32:35.0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3期供稿作者:徐玉兰王金平刘素芹[导读] 感染会增加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徐玉兰王金平刘素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武汉 430022)【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3-0267-01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而SLE合并感染是SLE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疾病本身造成的免疫功能紊乱和一系列免疫抑制剂治疗更增加了狼疮患者感染的风险。
大多数感染的病原菌来自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少部分来自于机会致病菌,在这些机会致病菌所导致的狼疮患者的感染中,奴卡菌是极为少见(0.7%—2.8%)[1]的。
但它们却造成了约30%-50% [2]狼疮患者的死亡。
奴卡氏菌是一种急性、亚急性、慢性局限性或播散性化脓性感染菌.病理特点是宿主化脓性表现并形成脓肿,感染主要累及肺(70%—80%)、中枢神经系统(35%)、皮肤(20%),并可全身播散[3]。
我科于2010年11月收治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奴卡菌感染的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女,34岁,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6年余,一个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臀部肿块,压痛明显。
在当地医院切开引流出脓性分泌物,一周前双下肢、腹部和腋窝出现大小不一肿块,红肿疼痛明显,渐出现头晕,头痛,无发热、咳嗽咳痰、腹痛腹泻、尿频尿急,于2010年11月18日收治我科。
入院体检:T38℃,R 20bpm,P96bpm,Bp 109/81mmHg,神情,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满月脸,头发稀疏,口唇皲裂,颜面部未见红斑,口腔黏膜光滑。
左踝关节、左小腿内侧、右小腿内侧、大腿内侧、下腹部正中及左侧腋窝可及大小不一肿块,局部皮温升高,压痛明显,部分有波动感,边缘清楚。
血液系统损害首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分析
血液系统损害首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分析金美四;李一辉【摘要】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atients that just ifrst diagnosed by blood damage system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clinical character. MethodsEtrospective analysis the Clinical data of 61cases with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00 to December 2013.ResultsThe patients that just ifrst diagnosed by blood damage system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hides from illness ,the clinical character isn't specialties, divid the blood cell reduced by SLE, the other organ's damages is erythema, kidney damage, the Nikko allergies, alopecia, thrombocyopenia is the blood damage system majority, it is in a short trip form illness, but other patients just gonna are relatively return, glucocorticoid cure all right.ConclusionsThe patients that just ifrst diagnosed by blood damage system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isn't early diagnosis, gonna miss it, important signiifcance early, early treatment have you been diagnosed with those patients, blood cell for general check up for the patient to take an nuclear antibody.%目的:探讨以血液系统损害首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抗磷脂抗体相关性肾病的肾组织病理学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抗磷脂抗体相关性肾病的肾组织病理学特点高瑞通;俞文清;文煜冰;李雪梅;郑法雷【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抗磷脂抗体相关性肾病(APLN)的肾组织病理学表现,以促进对APLN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0-2005年期间155例SLE肾活检患者中APLN及APLN样肾组织病理学表现特点,及其与APL的关系.分为2组:抗磷脂抗体(APL)阳性组37例(23.9%)和APL阴性组118例(76.1%).结果 155例SLE患者中APLN及APLN样肾组织病理学表现共55例(35.5%),包括急性表现即血栓性微血管病(9.0%)和慢性表现(29.7%).慢性表现中纤维性肾内动脉增生46例(29.7%)、纤维性或细胞纤维性肾内动脉阻塞12例(7.7%)、局灶性肾皮质萎缩共3例(1.9%)、肾小管甲状腺样化8例(5.2%).其中APL阳性组的APLN肾组织病理学表现共23例,占阳性组62.1%,APL阴性组共32例占阴性组27.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PL阳性组的APLN肾组织学表现发生率(62.1% vs 27.1%)及慢性表现和急性表现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PL阴性组(P<0.05).结论 SLE患者合并APLN的肾组织病理学表现发生率较高,APLN的肾组织病理学表现与APL存在显著相关性.%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nal hist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antiphoslipid antibody-associated nephropathy ( APLN )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 SLE ) . Methods Data of 155 cases of SLE admitted to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from 2000 to 2005 was reviewed. Kidney biopsy was performed in all of these patients. Using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e investigated the APLN and APLN-like renal hist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antiphsolipid antibody ( APL) . Two groupsincluding APL positive group (37 cases, 23. 9% ) and APL negativegroup(118 cases, 76. 1% ) were compared. Results APLN and APLN-Like renal histopathologic lesions were found in 55/155(35. 5% )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LE. 46 cases of included fibrous intimal hyperplasia (29.7% ) , 12 cases of fibrous and/or fibrocelluar occlusions of arteries and arterioles (7.7%), 3 cases of focal cortical atrophy(l. 9% )and 8 cases of tubular thyroidization(5. 2% ) were showed in all 46/155 (29. 7% ) cases of chronic APLN and APLN - like lesion. Acute APLN and APLN - like lesions (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 ) were detected in 14 cases (9.0% ). APLN and APLN-like renal histopathologic lesions of were found in 23/37(62.1%) cases in APL positive group and 32/118(27.1%) cases in APL negative group. The incidence of total renal histopathologic lesions (62.1% vs27.1% ) and its chronic and acute lesions in APL positive group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APL negative group by logistic regression ( P < 0. 05). Conclusions High incidence of renal histopathologic lesions of APLN was found in SLE patients. The lesions were high correlated with APL.【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1(031)012【总页数】5页(P1387-1391)【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抗磷脂抗体相关性肾病【作者】高瑞通;俞文清;文煜冰;李雪梅;郑法雷【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lipid syndrome,APS)是指临床表现为反复的动脉和/或静脉血栓形成、病态妊娠并伴抗磷脂抗体(antiphoslipid antibody,APL)的一组综合征[1-2]。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的病原体变迁及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变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的病原体变迁及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变化杨梦妮;游运辉;王涵;申蔓玉【摘要】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感染的病原体构成变化及革兰阴性菌药敏情况变化,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SLE合并感染的病原体资料,按照2010年9月-2014年3月和2014年4月-2017年10月两个时间段,分析病原体变迁及耐药性变化.结果两个时间段内,①真菌比例超过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比例超过大肠埃希菌;②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头孢一代及头孢三代耐药率较高且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较高且增加,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三代、β-内酰胺类耐药率较高,有所下降,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三代、β-内酰胺类及磺胺类耐药率明显上升.结论 SLE合并感染的病原体中,真菌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明显增加,常见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且有所增加,应加强严密监测,根据临床表现及药敏合理选择抗生素,减少耐药性的增加,加强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在狼疮患者中的使用监测,改善SLE患者预后.【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年(卷),期】2019(027)005【总页数】6页(P17-22)【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病原体;耐药性【作者】杨梦妮;游运辉;王涵;申蔓玉【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湖南长沙4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4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如皮肤、血液、关节、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
有文献[1]指出感染可增加狼疮患者早期和晚期的病死率,除因疾病本身活动、狼疮肾损害及心血管事件等死亡原因外,感染是目前造成狼疮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2-3]。
血流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特征及多位点序列分型
血流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特征及多位点序列分型温伟洪;徐令清;李玉珍;李介华;汤英贤;黄延峰【期刊名称】《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年(卷),期】2018(18)5【摘要】目的了解血流和皮肤软组织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耐药特征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特征.方法采用BDPhoenixTM 100进行金葡菌鉴定与药敏检测,采用WHONET 5.6软件及SPSS 19.0软件对细菌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MLST方法对金葡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共收集47株血流感染金葡菌和62株皮肤软组织感染金葡菌,血流和皮肤软组织感染金葡菌中MRSA检出率分别为21.3%(10株)和61.3%(38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夫西地酸和高水平莫匹罗星耐药菌株.血流感染MRSA株MLST分型以ST59为主(40.0%,4/10),MSSA株以ST7、ST188为主(各16.2%,6/37).皮肤软组织感染MRSA株以ST338为主(47.4%,18/38),MSSA株以ST5、ST88为主(各12.5%,3/24).结论血流感染MRSA检出率低于皮肤软组织感染(P<0.05),血流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MRSA株优势ST分别为ST59和ST338,MSSA株ST呈多样化分布.【总页数】6页(P515-520)【作者】温伟洪;徐令清;李玉珍;李介华;汤英贤;黄延峰【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清远511518;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清远511518;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清远511518;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清远511518;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清远511518;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清远5115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11【相关文献】1.海安地区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特征及其耐药性分析 [J], 陈烨;董业峰;董德平2.儿童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软组织感染临床分离株的分子特征及耐药性研究 [J], 孙明姣;李昌崇;尚云晓;赵长安;杨永弘;沈叙庄;王丽娟;刘颖超;李向梅;孙静;王传清;邓秋莲;郑跃杰;刘岚3.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新生儿手术后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与耐药性研究 [J], 王定成;胡秀明4.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软组织感染临床分离株的分子、耐药性及毒力特征研究 [J], 耿文静; 李文婷; 史伟; 黑明燕5.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41例临床特征及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J], 刘泉波;郑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布鲁氏菌感染后继发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告
布鲁氏菌感染后继发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告
陈圆;陈光辉;李小丽
【期刊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2022(39)5
【摘要】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sinus thrombosis CVST)是一类多病
因累及颅内静脉系统的疾病,占据所有脑血管疾病的0.5%~1.0%[1],70%~95%的
患者表现为不易缓解的头痛[2],患者头痛部位常与血栓发生部位为同侧。
严重者可
出现癫痫发作、脑疝形成、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此病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常被误诊、漏诊。
引起CVST的病因中,不可忽略特殊感染的危险因素。
【总页数】2页(P450-451)
【作者】陈圆;陈光辉;李小丽
【作者单位】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
【相关文献】
1.低颅压综合征伴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引起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告
3.腹主动脉阻断后继发右髂动脉血栓形成杂交
手术后再次继发股浅动脉血栓1例4.乙烯雌酚致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及下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1例报告5.非感染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脑出血应用低分子肝素治
疗的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热带性嗜酸细胞浸润症的回顾
热带性嗜酸细胞浸润症的回顾
Udwa.,FE;罗文侗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年(卷),期】1993(013)003
【摘要】热带性嗜酸细胞浸润症,流行于印度、斯里兰卡和东南亚以及中国沿海等地,是一种对人丝虫感染的异常过敏反应,主要累及肺部,肺功能为限制型障碍伴轻、中度气道阻塞,组织病理早期为嗜酸细胞性肺泡炎,缓慢进展至纤维化,丝虫特异性IgG、IgM、IgE 水平升高,为Ⅰ、Ⅲ、Ⅳ型免疫反应.用海群生治疗有效,部分患者无效,少数复发.
【总页数】3页(P144-146)
【作者】Udwa.,FE;罗文侗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
【相关文献】
1.特发性嗜酸细胞增多症与慢性嗜酸细胞白血病研究进展 [J], 刘欣;邢莉民;冯四洲
2.结肠黏膜嗜酸细胞浸润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活动中的意义 [J], 赵树巧;杨宪武;魏静;徐静;刘继喜
3.机器人荧光显影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一例并文献回顾 [J], 李震;叶明侠;杨雯;范文生;李立安;孟元光
4.鼻息肉组织半乳凝素3和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在嗜酸细胞浸润中的意义 [J], 孔
红;刘巍巍;郑军;高鸽;张旭鹤
5.鼻息肉中碳酸酐酶IX表达与嗜酸细胞浸润相关性分析 [J], 林海;林董;陈贤明;张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观察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观察
李伟业;梁勇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2(014)031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系红斑狼疮(SLE)并发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分析15例SLE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SLE活动期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性药物后出现头痛、畏寒、发热、癫痫,伴咳嗽、肺部湿性啰音及神经精神症状,广谱抗感染治疗无效,是其早期常见的临床表现.结论:重视病情早期发病的特点,及时诊断及正确合理的治疗有助于改善SLE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
【总页数】1页(P60-60)
【作者】李伟业;梁勇
【作者单位】537100,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贵港;537100,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贵港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一例
2.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观察
3.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
4.利妥昔单
抗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狼疮性肾炎5例临床观察5.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
抗磷脂综合征患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LE与感染-周明韬
诊断
• 密切监测热型 • 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检 • 早期培养及实验室检查
21
治疗原则
• 一旦疑有感染发生,进行有关标本的病原 检查,尽早开始经验治疗 • 一旦怀疑或已确诊感染而予以相应合适治 疗的同时,对原发病的活动应给余更积极 的治疗,不应轻易因为合并感染而进行激 素与免疫抑制剂的减量 • 针对不同的病原体可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 施和相应的抗感染药物
念珠菌曲霉171718181919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粪类圆线虫感染临床表现吸收不良腹泻和电介质紊乱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甚至休克死亡2020卡氏肺囊虫卡氏肺囊虫寄生于肺泡内成簇粘附在肺泡上皮上引起间质性肺炎起病较急有发热干咳气促心动过速鼻翼煽动呼吸困难和紫绀肺部听诊可无特殊表胸片多数显示双肺弥漫性网状结节样间质性浸润阴影以后病灶可融合成云雾状或空洞形成肺总气量肺活量减少肺弥散功能减退2121诊断诊断早期培养及实验室检查2222治疗原则治疗原则一旦疑有感染发生进行有关标本的病原检查尽早开始经验治疗一旦怀疑或已确诊感染而予以相应合适治疗的同时对原发病的活动应给余更积极的治疗不应轻易因为合并感染而进行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减量针对不同的病原体可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和相应的抗感染药物2323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抗感染药物的应用革兰阴性杆菌可用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广谱青霉素类第三代头孢沙门菌属可选用氟喹诺酮类第二或第三代头孢氨苄西林和复方磺胺甲恶唑革兰阳性菌可选用耐酶青霉素万古霉素和第一代头孢肺炎链球菌首选青霉素2424寄生虫治疗寄生虫治疗2525隐脑治疗首选两性霉素b0507mgkgd5fc
16
17
18
寄生虫感染
• 粪类圆线虫感染临床表现吸收不良、腹泻 和电介质紊乱 • 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甚至休克死亡
19
卡氏肺囊虫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接触系统激活与血栓事件发生的关系要点
8例)3个亚组;同期选取6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各组血浆Ⅻ因子一c1抑制剂复合物(FⅫa—CIlNH)和Ⅻ因子抗凝血酶复合物(FXga—AT)水平,流 式细胞仪分析SLE患者血小板相关因子的含量;Spearman相关分析FXUa—CIlNH和FXlIa—AT与血小板相关因 子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FXIIa—CIlNH和FXIIa—AT对SLE血栓事件发生的预测价
DOI: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6.09.013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接触系统的激活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栓事件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人选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天津医院风湿科收治的69例SLE患者,根据是否 合并心血管疾病(VD)将患者分为单纯SLE组(38例)和SLE+VD组(31例),后者再根据合并VD的种类分为 SLE合并心肌梗死(SLE+MI,10例)、SLE合并深静脉血栓(SLE+DVT,13例)、SLE合并动脉血栓(SLE+AT,
Sixty—nine patients with SLE admitted to Department of Rheumatism in 2016 were enrolle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imple SLE
Tianjin
group∞=38)and
or
controls.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万方数据
史堡鱼重疸叁垫匡堂兰Q!!生!旦箜垫鲞笙!塑鱼!鱼堡!£!堡丛塑!!!P!!坐!竺!!!!!!!!:垫!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卷学报辽宁中医药大学剧缺血缺氧是该病的病机关键。
本方人参味甘性微温,大补元气,补气固脱,气为血帅,气统血行,恢复心主血脉功能;附子辛热,散寒止痛,以“补火生气”,而助人参益气,逐寒止痛;水蛭破血逐瘀,散结消,助人参化瘀散结,以行血止痛;三七活血化瘀定痛,既助活血化瘀之力,又治心痛之疾;琥珀活血散瘀,镇惊安神,以助人参化瘀之力,又止心惊,因其味甘平,专入心经引诸药共达心经,而共奏温振心阳,益气复脉,活血通络,宣痹止痛之功。
该药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是临床上治疗心绞痛较为理想药物。
◆参考文献[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S ] .1993: 4,40.[ 2 ] 林琳 张振峰.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劳累性心绞痛66例[ J ] .辽 宁中医杂志, 2005,32 ( 11 ):1157.[ 3 ] 马海燕,赵智源.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12例疗效 观察[ J ] . 中草药,1999,9:688.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和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自身免疫特点,加上治疗上多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使SLE患者的免疫力明显受抑,临床上极易合并细菌、病毒、真菌等各种感染,但由沙门菌引起的软组织感染并发漏道形成比较罕见,本院近期收治1例,报道如下。
1 病案举例王某,女,42岁。
以四肢关节疼痛反复发作1年余,加重3天为主诉收住入院。
于入院前1年余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关节疼痛,伴有面部红斑,脱发,口腔溃疡,曾于当地医院及北京协和医院诊治,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予强的松20mg/日口服,症状逐渐缓解,入院8个月前,因感冒出现症状加重,尤以双膝关节肿痛为甚,行走受限,于本院住院治疗,予强的松60mg/日口服及环磷酰胺0.6g/周冲击治疗,症状逐渐好转后出院。
出院后强的松逐渐减量至12.5mg/日口服,环磷酰胺改为0.6/2周冲击治疗,症状控制尚可。
入院前1个月,因感冒未坚持冲击治疗,3天前无明显诱因又出现双关节肿痛加重,活动受限,故来本院治疗收住院。
入院症见:四肢关节疼痛,以双膝关节肿痛尤甚,活动受限,右膝关节外侧皮肤破溃,轻微脱发,乏力,时有低热,饮食、睡眠及二便可,病来无明显口干,眼干。
入院查:T:37.8℃,P:106次/min,R:18次/min,BP:120/85mmHg,一般情况可,肺未查及异常,心率106次/min,音钝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未查及异常,双膝关节肿胀压痛明显,右膝关节外侧皮肤破溃,活动受限,局部皮温高。
入院查:血常规WBC:6.35×109/L,NE:83.8%,L:7.7%,尿常规:LEU:++,WBCJ:40以上/HP,甲乙丙戊肝炎检查阴性,生化:GGT:146U/L。
ESR:80mL/h,CRP:69.29mg/L免疫功能:IgG:18.9g/L,C4:0.09g/L,ANA谱:ANA:(+),抗dsDNA(+),NUCLE(±)。
ANCA(+),PANCA (+)。
ACA(+)。
两次分泌物培养:伤寒沙门氏药敏结果显示细菌对二、三、四代头孢和喹诺酮类均敏感。
X线:双膝关节骨质普遍疏松,并可见多个低密度透光区,内侧关节间隙变窄,以右侧为重,右侧髌上囊透光度减低,双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
MRI:符合SLE关节改变。
入院诊断:1. 系统性红斑狼疮2. 右膝关节外侧软组织感染(漏道形成)。
入院给予抗生素(头孢二代+喹诺酮类)及漏道引流治疗,第5天开始体温完全恢复正常。
第18天后停用抗生素,局部皮肤破溃、漏道愈合,病情平稳,好转出院。
2 讨 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感染是极为普遍的临床问题,其原因与激素、细胞毒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和SLE自身的免疫紊乱相关。
临床上极易合并细菌、病毒、真菌等各种感染,感染发生的部位包括肺、皮肤、泌尿道、关节、脑,以及系统性感染。
SLE合并感染的特点:(1)条件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感染相对较多;(2)感染症状与原发病交织在一起,有些感染酷似SLE活动的表现;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掩盖了感染的临床表现,使症状不典型,易导致误诊或漏诊;(3)由于感染病原的特殊性易对多种药物耐药及SLE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肝肾功能损害等多种病理生理改变,抗感染治疗难度较大[1]。
在SLE病人中,常见致病菌对特殊部位的感染应予以重视。
在SLE病人中,沙门菌属特别是肠炎杆菌与鼠伤寒杆菌的感染亦较常见,有时在原发病首次发作时即合并有沙门菌属感染,而且感染的临床表现与原发病的某些表现较为类似。
近几年,住院或院外的SLE病人合并沙门菌属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
有人对病人尿路感病原体的研究发现,SLE病人中鼠伤寒杆菌尿的发生率是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10倍,为肾病病人的5倍[2],对于 SLE病人对鼠伤寒杆菌的易感性不能仅仅以应用激素或肾脏累SLE病人由沙门氏菌引起的软组织感染并漏道形成1例李伟青1,汲 泓2(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2.辽宁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辽宁 沈阳 110032)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沙门氏菌;组织感染;漏道形成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01- 0119- 02收稿日期:2008-08-27作者简介:李伟青(1978-),男,甘肃金昌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风湿免疫。
119学报辽宁中医药大学11卷及来解释,应归结于SLE病人中存在的诸多易感因素(如溶血、粒细胞与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不全和调节功能下降、血清中存在单核细胞抑制因子等)。
而常常造成诊断的延误原因是沙门菌属感染多样化临床表现与SLE原发病的临床表现重叠,而且 SLE病人可有抗O抗原抗体假性升高,而真正合并沙门菌属感染时,抗O与抗H抗原及抗沙门菌属B与C抗原抗体的水平可因病人存在免疫抑制而仍处于正常范围,所以包括肥达试验在内免疫检测的临床意义极其有限,而粪便、尿液培养结果则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不存在消化道沙门菌属感染时有必要进一步进行浓缩尿液培养以明确诊断。
SLE病人不仅感染发生率高,而且一旦感染则显著影响预后,甚至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SLE本身与其合并感染时的症状常难以区分,故更应予以充分重视,经常性的早期培养是值得推荐的早期诊断手段。
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应进行下列检查:血培养(包括厌氧菌培养至少2次),按感染部位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取血清进行血清学试验(最好取急性期、恢复期两份标本),必要时及时做X线、CT等影像学检查。
对难病例,特别是出现持续发热或进行性器官功能不全时,有必要进行组织学检查。
SLE病人发生感染后。
在治疗中应充分重视个体化。
目前对SLE合并感染尚无统一的防治标准,但在临床防治中必须遵循一系列的原则:(1)SLE 病人的社区获得性感染与一般人群类似,在鉴别诊断中首先考虑常见细菌和病毒感染,一旦疑有感染存在,应即进行有关标本的病原检查,并尽早开始经验治疗;(2)皮质类固醇激素与细胞毒药物会增加感染的危险,但SLE原发病的活动同样使病人很难从严重感染中恢复。
怀疑或已确诊感染而予以相应合适治疗的同时,对原发病的活动应予积极的治疗,不应轻易撤减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3)针对不同的病原体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与选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可将体外药敏试验作为重要的参考,必要时可采用联合药敏试验,为临床选用药物联合治疗提供依据[2]。
在有明确沙门菌属感染时,氟喹诺酮类、第二和第三代头孢菌素、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唑等均有较好疗效。
氯霉素仍可用于非耐药的沙门菌属感染,存在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以及椎间盘炎等类型的局灶性感染时应以予以较长期静脉内给药,必要时做手术引流。
对常见感染,特别是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时,进行针对性的积极治疗,不仅有助于改善SLE病人的预后,而且将有助于避免过度使用抗感染药物带来的毒副作用,加深对SLE合并感染的认识,积极进行SLE合并感染的诊治无疑将大大改善SLE的总体预后。
◆参考文献[ 1 ] 骆俊,吴菊芳,汪复.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感染[ J ] .中国抗感染 化疗杂志,2002,2 ( 2 ):120-121.[ 2 ] 陈顺乐,陈嘉何.系统性红斑狼疮[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2004,12:389-400.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多发生于病程长、病理改变重的患者,由于长期服药,硝酸酯类等扩冠脉药作用钝化,疗效下降,进展至心肌梗死的机率加大,笔者选择薯蓣皂苷加小剂量PGE1治疗UAP患者36例,疗效理想,副作用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6例均为本科2004年3月—2007年11月住院患者,未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
按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1]进行诊断。
其中男42例,女24例;平均年龄(54.7±3.6)岁。
均合并有心电图ST-T明显异常。
其中初发劳力型14例,恶化劳力型22例,自发型16例,混合型14例。
1.2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给常规扩冠脉、抗凝、抗血小板、抗心律失常等治疗,给予0. 9%盐水250mL+PGE150μg,每日静滴1次,疗程为15天。
按入院顺序随机分对照组30例维持前述治疗不变。
另36例作为治疗组,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薯蓣皂苷(陕西东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480mg/d,分3次薯蓣皂苷加小剂量PGE1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胡守琪,闫月玲,杜建军,方利华(固原市人民医院,宁夏 固原 756000)摘 要:目的:观察薯蓣皂苷加小剂量前列腺素E1(PGE1)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有效性及其副作用。
方法:66例UAP患者,在扩冠脉、抗凝、PGE1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治疗组36例,在原治疗基础上加薯蓣皂苷480mg,分3次口服。
另30例作为对照保持原治疗不变。
观察12个月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及其持续时间、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常规心电图ST-T恢复情况,每天服用硝酸甘油的用量,血脂变化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组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心电图恢复理想,血脂改善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薯蓣皂苷加小剂量PGE1对UAP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薯蓣皂苷;前列腺素E1;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01- 0120- 02收稿日期:2008-08-10作者简介:胡守琪(1967-),男,宁夏西吉人,副主任医师,学士,主要从事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疗工作。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