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书法理论与创作中的人格渗透研究

合集下载

傅山书论的价值阐释

傅山书论的价值阐释

傅山书论的价值阐释内容题要:傅山的书法最能表现他的人格,他的桀骜不驯,他的忠贞刚烈,他的博大胸怀以及卓识高见都完全融化到了书法艺术中,而其书法艺术之所以达到极高成就,源于他书法理论的精深透彻。

他的书法理论的建构堂庑广阔,立意宏远,根植于他的哲学观。

书法在他眼里,是人之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和书者一体的,不是附属物,是活性而生动有生命的,而且更应是完善人格的手段,于是健康、向上、有益是他的艺术取向。

他的许多艺术观有超越前人处,特别是针对于学赵孟頫、董其昌一路末流成弊的现象,他有许多振聋发聩的论述,具有划时代意义。

主题词:傅山书法理论技法艺术道傅山的书法最能表现他的人格,他的桀骜不驯,他的忠贞刚烈,他的博大胸怀以及卓识高见都完全融化到了书法艺术中,而其书法艺术之所以达到极高成就,源于他书法理论的精深透彻。

他的书法理论的建构堂庑广阔,立意宏远,根植于他的哲学观。

书法在他眼里,是人之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和书者一体的,不是附属物,是活性而生动有生命的,而且更应是完善人格的手段,于是健康、向上、有益是他的艺术取向。

他的许多艺术观有超越前人处,特别是针对于学赵孟頫、董其昌一路末流成弊的现象,他有许多振聋发聩的论述,具有划时代意义。

现摘其要者略述如下。

一、傅山关于作字和作人关系的论述他有一首诗是说作字与作人关系的,其曰:“作字如作人,人奇字自古。

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

诚悬有至论,笔力不专主。

一臂加五指,乾卦六爻睹。

谁为用九者,心与腕是取。

永真溯羲文,不易柳公语。

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

平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

”【1】这首诗是写给儿孙言作书之道的,是他一生学书的经验之谈,在诗后有一段他的自解,说:“贫道二十岁左右,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法,无所不临,而不能略肖。

偶得赵子昂《香山诗》墨迹,爱其圆转流丽,遂临之,不数过而遂欲乱真。

此无他,即如人学正人君子,只觉觚棱难近,降而与匪人游,神情不觉其日亲日密,而无尔我者然也。

对傅山书法艺术的研究

对傅山书法艺术的研究

391文|胡松洋对傅山书法艺术的研究摘要:傅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书画家。

本文主要是研究傅山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和影响。

从傅山个人的生平事迹、学书经历、书法的风格特点以及其书学思想四大方面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傅山;书法艺术;书学思想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来更名为山,字青主。

别号有很多,有真山、丹崖翁、石道人等,阳曲(今山西太原)人。

明朝灭亡以后,傅山因为反对清政府的统治而被抓捕入狱,出狱以后便归隐山林,居住在土穴之中,号朱衣道人。

后来清廷荐举博学鸿词,又诏授中书舍人,但他至死也拒不接受。

傅山博通经史、诸子及佛道之学,工诗文,精于医学,擅长绘画,能篆刻,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其在书法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著有《霜红龛集》。

傅山自幼就开始学习书法,纵观其学书轨迹,大致是从钟繇楷书入手,再又学习二王,《黄庭经》《曹娥碑》《乐毅论》《东方朔画赞碑》《兰亭序》《洛神赋》等无所不临,后来又由赵孟頫转而学习颜鲁公的《颜家庙碑》《争座位帖》。

青少年时代一度受到赵孟頫书风的影响,对《淳化阁帖》也曾下过一番扎实临摹的功夫,但很快受到了晚明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开始对赵孟頫书法和董其昌书法颇有微词。

他在晚年回忆道:吾八九岁即临元常,不似。

少长,如《黄庭》《曹娥》《乐毅论》《东方赞》《十三行洛神》下及《破邪论》,无所不临,而无一近似者。

最后写鲁公《家庙》,略得其支离。

又溯而临《争座》,颇欲似之。

又进而临《兰亭》,虽不得其神情,渐欲知此技之大概矣。

下面笔者将从各个书体的角度对傅山书法的风格特点进行介绍。

[1]这种由楷书入手的学习书法的道路是在儿童启蒙阶段通常所用的方法。

这其中的原因是受科举考试制度下重视小楷风气的影响,同时也跟傅山的父亲以教书为业有所关系。

但傅山的性格决定了他并不是一个默守陈规、谨守旧法的人,所以他在临习古人法帖之时经常不与之相似。

即使是到了他的晚年时期,其楷书的面貌虽然略微接近于鲁公颜真卿,但这也仅仅是保留颜鲁公的大概精神面貌,绝不会在细节上处处描摹移形。

关于傅山的书法艺术解析

关于傅山的书法艺术解析

56文|黄学洪关于傅山的书法艺术解析摘要:傅山不仅为当时书法变革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有其独特的书法理论也使明清时期书法发生了巨大变革。

傅山借助其书法,不仅表达了其独特见解、与众不同的审美观,而且其个性也在书法艺术中得到了释放。

傅山书法作品,技法层次上追求没有细部的雕饰刻画,没有构图的均衡和谐,体现了宁拙毋巧的艺术主张,让人感到刚键古拙之美。

傅山书法作品不仅表现了其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而且也表现了他深沉与真挚、悲壮与神圣的感情。

关键词:傅山;书法艺术;宁拙毋巧在中国封建社会,朝代更替往往会给很多世人心中留下一些创伤,而这种伤痛以明清交替更为明显。

以理学为宗的明朝,借助“三纲五常”创建了有效的宗法体系,其“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制度,有效培养了士人的正统意识。

而与汉人传统意识相违背的清朝,取代明朝后,士人就对清朝带有极大的敌对情绪,他们借助思想文化艺术,表达自己的儒家思想意识。

生活在明清交替时期的道家思想家、书法家以及医学家的傅山,可以认为是当时士人思想的代表人物。

他不仅为当时书法变革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有其独特的书法理论也使明清时期书法发生了巨大变革。

一、傅山及其书法艺术分析傅山,字青主,别号石道人等,汉族,山西太原人。

傅山生于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卒于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是明清之际著名道家思想家、书法家以及医学家。

傅山一生著作颇丰,在书法艺术方面更是造诣颇深,被世人誉为“清初第一写家”。

傅山的书法理论及创作实践,是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朝政治局势、社会风尚以及思想意识等,对其学说观念、心态以及书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傅山层积极奔走于抗清活动之中,其书法艺术能够有效体现其遗民心胸。

傅山“四宁四毋”书法理念及其美学观点,是其当时心态的真实写照。

其晚年很多作品,都能够表现出他超虚静动的高旷心境。

二、傅山书法艺术特色分析傅山借助其书法,不仅表达了其独特见解、与众不同的审美观,而且其个性也在书法艺术中得到了释放。

浅谈傅山的书法艺术

浅谈傅山的书法艺术

综合信息区域治理在中国封建史的长河中,改朝换代虽然是以皇家为代表的统治者角色之易,但给世人心理影响的阵痛是巨大的,其中尤以明清交替为最。

明朝规定了“八股”为士人进入官僚集团的科举阶梯。

因而,“八股取士”制度培养下的士人正统意识尤为强烈。

于是,士人以遗民的身份保住自己的气节,进而导致清初遗民阶层超乎以往。

他们沉溺于儒家经典的声音、训话、校勘、考据等的研究,想在文化上重振汉学,承继儒家正统,变相地重构汉家政权。

生活在此种特定时代的傅山,可谓当时士人思想的代表。

一、书法人生傅山,字青主,号公之它,别号石道人、洒道人、朱衣道人、松侨老人等等,山西阳曲(今太原市)人,生于明万历35年(1607),卒于清康熙23年(1684)。

他通晓经史、诸子、释老之学,一生著作颇丰,可惜所著宏论大都散失,只存书名和篇名,留存于世的仅《霜红龛集》和《汉人名韵》两部。

在书法方面,傅山善学妙用,造诣颇深。

其知识领域之广、成就之大,在清初诸儒中,无出其右者。

傅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在书法理论及创作实践上独树一帜,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从人生历程来看,傅山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七岁就学,十五岁便中了秀才。

[1]可见,其初衷是想走科举之路,进而致仕并报效国家。

因此,工书是其致仕之途的基础。

八九岁时,傅山即从钟繇入手,继而学王羲之、颜真卿。

傅山在科举之路秉承“作字先做人”的精神,但此时明王朝已处在内乱外困的形势下,其愿望已很难实现了。

带着悲哀以至悲凉的情绪,带着对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的思索和苦闷,带着对世俗生活的热望和渴求,不知不觉中文人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人生理想都发生了变化。

傅山的心胸,集中体现在他的书法艺术上,在他所标榜的“四宁、四毋”的美学观点下。

我们可以说,他的书法是他心态的真实反映。

他出家之后,完全摆脱了世间功利的缠萦,潜心静气地致力于著述和书法创作活动,满腔激情寄于诗、书、画、印的艺术王国。

我们欣赏他晚年的许多佳作,虽是连绵大草,唯其下笔却有静气。

傅山书学思想及草书研究

傅山书学思想及草书研究

傅山书学思想及草书研究
傅山(1603-1669),字道真,浙江嘉善人,明末清初书画家、文学家、哲学家、书法家,被称为“傅山文集”。

傅山书学思想:
1. 古今并尊:傅山提倡古代书法和现代书法相结合,既注重传统技法,又着眼于创新。

他认为,古代书法是优秀的特色和财富,应该得到尊重和继承,而现代书法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应该给予重视和培养。

2. 意境自然:傅山认为,书法应该表现出真正意境。

书法的意境只有当它与自然融为一体时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感受。

因此,傅山强调书法的自然、流畅、灵动,追求书法的情趣、气韵、个性、艺术性。

3. 德行为先:傅山认为,书法是一种文化修养,体现的是个人品格和道德素质。

他主张以人格德行为先,强调书法的修养和人文精神。

他认为,只有弘扬真善美的精神,才能够创造出优秀的书法作品。

草书研究:
傅山草书研究的成就也是显著的。

他的草书不拘泥于传统,飘逸自如,行之有度,意象鲜明,富有生命力。

傅山的草书并不追求形式上的刻意,而是强调内在的意境和艺术个性的表达,这就是傅山草书魅力的根源。

他在草书研究上实践了自己的艺
术理念,成功地开发了草书的艺术价值和美学特性。

同时,傅山的草书也对后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论傅山“四宁四毋”蕴含的人格精神

论傅山“四宁四毋”蕴含的人格精神
然 ,是 大巧 过后 的 “ ” ,是 炉火 纯青后 的 自然 流露 。他 追求 拙
I 参考文献 】
【 陈振濂 中国书法史【 . 1 】 Mj 中国古籍 出版社 ,9 8 19 .
f1 简 历代书法论文选[ 2黄 MI土海书画 出 版社, 9 9 17
拙重、庄严的意趣 ;追求外表不浮美的 “ 漂亮 ”,但内在则深
上 的。
人们从 自 中学到博大 、恢宏、肆张、奇崛带来的审美感受又 然
艺 术 创 作 是个 人 兴 趣 、气 质 禀 性 的体 现 ,有 人 对 小 巧 玲 将 这 些 审美 特征 在 书法 作 品 中表现 出来 ,慢慢 会 产 生 高 旷 心 珑 、细腻艳 丽 、华美 的东 西容 易 心仪接 受 ,而有 的则 对 大气 磅 境 。随着社 会 的发 展 ,人 的情感 因素对 书 法必 然提 出 了更 高 的 礴 、粗 疏狂 野 、参 差错 落 的作 品心 驰神 往 ,但不 论怎 样 ,艺术 要 求 ,即通 过率 真 、通 过朴 实 自然 的书法形 态 ,表现 自己无法 贵 在 自然 。傅 山的努 力与 贡献 是将 “ 自然” 之理 人格 化 ,成 为 用语言宣泄的真情实感。 “ 拙”表现出 “ 真”、 “ 善”,开始 自 而 然 。字 如其 人 ,傅 山 的书法 艺术 风格 ,表 现 了他 光 明峻 于 自然 又 回归 到 自然 。书 法是 反 映 心 灵 的一 门艺 术 ,是 大 自 然 洁 的高 尚人格 和博 大宏 深 的学识 修养 。他 的大 楷正 而不 拘 ,庄 然 、情感 、心智 的集 中体 现 ,书法 艺术 须高雅 ,一 切 与厚 重 、 而不 隆 。小楷 笔法 清劲 ,布 局 和谐 ,点 画之 间多有 意趣 。隶 书 朴实 、 自然 而然相 违 背 的东西 都在 根本 上违 背 了艺术 的规 律 ,

傅山书法艺术浅谈

傅山书法艺术浅谈

傅山书法艺术浅谈一、傅山及其时代背景明末清初之际,位于山西腹地的太原府阳曲县,出了一位博学多才、重气节、有思想、有抱负的著名人物。

他就是傅山。

傅山世出官宦书香之家,家学渊源,自幼聪敏,博闻强记。

在他年仅15岁时参加童子试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他的幼年像普通的读书人一样,在苦读中度过,然而动荡的局势打破了这种生活。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进北京,五月南逃,十月清兵占领太原,立即下令剃发,当时傅山带母逃入寿阳山中。

拜寿阳县五峰的还阳子郭静中为师,出家为道士,道号“真山”。

顺治六年(1649年)大同总兵姜瓖见吕梁山中广大地区起义军不断发展壮大,也起议反清,傅青主的两个同窗王如金、薛宗周是汾阳人,也参加了起义军,在晋祠与清兵交战数日,被杀,傅青主撰著名的《汾二子传》文纪念。

顺治十一年(1654年),傅山因曾接受南的任命而入狱,并著有《甲申守岁》诗二首。

傅山的母亲说:“道人儿自然当有今日事,即死亦分,不必救也。

”后来他的朋友们出奇计,救出了他。

出狱后又去南方云游。

归来后隐居太原府崛围寺。

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意,号公它、公之它。

傅青主终生拒绝为满清政府效力,终老山林。

二、傅山书法艺术风格(一)晚明对奇的热情晚明时的中国,文人士子们的生存生活环境已经不同,商品经济急剧发展、与西方宗教文化的初探、市场的扩张,以及大众价值观、情感观的更新促成了多元的文化环境,虽然大明王朝的崩溃已经无法避免,整个社会都处在动荡不定的状态中,但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一股热情澎湃的艺术思潮,书法艺术顺应这股思潮慢慢从以实用为主观赏为辅的层次脉络逐渐上升到了一个以欣赏为主体的纯艺术层次,“好奇尚异”成为晚明文人士子所追求的现象,傅山也不例外。

谈到傅青主“尚奇”,就不得不提起其约作于1652年的《啬庐妙翰》一作,此作内容非常繁杂,由篆、隶、真、行、草以及傅青主自创体混合而成。

白谦慎在《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傅山的世界》中谈到:“在书写的选择上,傅山并没有按照书体的历史演变顺序来安排,而是随心所欲地书写,任意而随心,当然这幅手卷的繁杂不仅仅体现在他使用了五种不同的书体,还在于字体之间的界限常被打乱,使我们无法界定某些字的字体归属。

傅山论书诗及其书法艺术思想研究

傅山论书诗及其书法艺术思想研究

有字驳 难识 .抚 心颔 师 灵
尔爱五凤 字, 戈法奇 一戍
当其 摸拟 时 ,仿 佛游 西京
风 期 亦如 此 , 日 上 极 所 能
集) 诗歌研究 》)。就内容而言 ,傅山 象的 追 求相一 致 。
诗作 的 主体 是 忧 国忧 民的 咏史 诗 、咏怀
傅 山在给 僧雪 峰的 《 复雪开士 》书札
品 则 少之 又 少 。而 这 些有 限 的论 书 诗 却 较好地 表达 出傅 山的书法艺 术思想 。 提到 “ 五凤 二 年 刻石 ”戈法 之 奇 ,说 明
“ 道 人之 诗 ,道 人之 性也 ,支 离 率意 ,
傅 山在 帖学 盛 . f G - A g B 1 , 代 已经 留意 金石 文
人 。他 在 中 国文 化 渚 多领 域 都取 得 了令 《 家 训1 . 诗 训l 》中言 : “ 杜 诗 不可 测 之 法 》一 书 中 。该 书 仅 录 入论 书 诗 五酋 , 人 惊 叹的 丰硕 成 果 ,人称 “ 学海 ” 。相 才 人 ,振 古 一 老 ,亦 不得 但 以 诗读 ,其 虽 然 分 析深 刻到 位 ,但 收录 的 数量 毕 竟 对 于傅 山先 生 的哲 学 、 医学 、书 法 等成 中气 化精 微 ,极 文 士 心手 之 妙 ,常 目在 过 少 ,有末 见 全豹 之 愿 。林 鹏 先生 《 丹 就 ,他 的 文学 成 就相 对 受 到忽 视 ,尤其 之 。” 复 日: “ 辋川诗全不事炉锤 ,
崖 书论 》附 有 《 博 山论 书 诗 文选 辑 》 ,
是 他 的 诗 歌 成 就 还 没 有 产 生 应 有 的 影 纯任 天 机 … …造 语却 非 一 意雕 琢 ,在理 录 入论 书诗 共 1 8 首 ,卫 俊 秀收 录者 全部 响 ,应 该 引起 傅 山研 究 者 的重 视 。在其 明意 惬 ,天机 适 来 ,不刻 而 工 。杜 诗之 录 入 ,故 本 文首 先 列 出林 鹏 先生 所 选论 传 世 诗歌 作 品 中 ,有 许 多是 直 接或 间接 当久 忘 筌 ’最 妙 。 ” 。 杜 诗具 备 的 书诗 并分 述如 下 。

从徐渭和傅山的人生经历看人格修养与书法创作的关系

从徐渭和傅山的人生经历看人格修养与书法创作的关系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and Calligraphy Creation from the Life Experience of Xu Wei and Fu Shan 作者: 叶怀卿[1]
作者机构: [1]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出版物刊名: 蚌埠学院学报
页码: 52-55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4期
主题词: 人格修养;徐渭;傅山;书法创作
摘要:透过历代书法论述与社会品评风气可以发现,古人对书家的书法艺术进行评价时,人格修养往往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的书法家徐渭和傅山,因其不同的人生经历,塑造出不一样的人格修养,书法风格迥然而异.艺术源于生活,书法作品是书者人格和心性情感的真实反映,书法艺术创作反映其人格修养.人格修养不断提升,书法创作才会有创新,最终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书风,以人格修养彰显书法艺术创作.。

探析傅山小楷书法艺术

探析傅山小楷书法艺术

探析傅山小楷书法艺术傅山(1608年-1684年),字在山,号考云,江苏吴县人。

他是明末清初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以小楷书法闻名于世。

傅山小楷书法艺术独特精深,富有个性特点,被誉为“小楷领袖”。

傅山小楷书法的特点之一是笔势雄浑有力。

他运笔娴熟,勾勒出的每一笔都极富力度,气势磅礴。

他注重笔法的韵律感,让字体有着流畅的曲线和有机的变化。

在他的作品中,每一笔都经过深思熟虑,运用灵活的笔法勾勒出独特的形态,给人一种厚重感和力量感。

这种雄浑有力的笔势,展现了傅山的豪放个性和刚毅品格。

傅山小楷书法的另一个特点是结构严谨。

他对字形结构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精确把握了每个笔画的位置和形态。

他的字体结构紧凑,规整而严谨。

他运用独特的断筆技法,将每个笔画的起止点明确划分,使字体清晰可辨。

他的字母大小平衡协调,线条优美,布局得体,整体呈现出一种匀称和谐的美感。

傅山注重细节的处理,追求每个笔画的精准和准确,从而使每个字都显得精致而完美。

傅山小楷书法的第三个特点是气韵生动。

他的字体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具有浓郁的书法气息。

他运用墨色的变化和笔画的起伏,赋予每个字体以韵律感和动感。

傅山的字帖中充满了丰富的变化,既有骈体横练的工整,又有榜书侠气的豪放。

他倡导“穿纸书法”,通过增加墨点和墨迹,使字体的线条更加生动。

他还注重修辞的运用,通过利用断筆、翻卷、联起等技巧,使字体具有流动和变化的魅力。

这种气韵生动的特点,使傅山的小楷书法充满了魅力和感染力,给人一种舒展开阔的视觉感受。

傅山小楷书法的艺术追求在于力求笔势雄浑、结构严谨、气韵生动。

他在书法创作中追求个性和创新,对传统的小楷书法进行了改革和发展。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受到了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

傅山小楷书法艺术的探析,既是对傅山书法艺术的赞美和肯定,也是对傅山书法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的一种分析和总结。

傅山的小楷书法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艺术遗产,也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傅山的书法思想探微

傅山的书法思想探微

摘 要:明末清初的傅山,不仅是一位书家,在书法理论方面也有建树。

本文从四个方面简要归纳了傅山的主要的书法观点,论述了这些观点的主要成因,指出了傅山这些书法思想对于我们书法学习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傅山;书法思想;借鉴意义傅山是明末清初书家、学者,为人耿介。

他博通经史、诸子百家及释道之学,精医学,工书画,尤以草书著名,包世臣《艺舟双楫·国朝书品》列其草书为“能品上”,其书品、学问、气节皆为当时所重。

傅山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家,在书法理论方面,也提出了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对我们今天的书法学习也很有裨益。

笔者整理了傅山的《霜红龛集》中有关书法的论述,下面从四个方面作一简要介绍。

一、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傅山性耿直,重气节。

明亡之后,遗民身份更加强化了他的气节,因而无论作文、作书,他都首先强调人格的作用,甚至把它放在一个前提的位置上。

在《作字示儿孙》中,他说:“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

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

诚悬有至论,笔力不专主。

”①强调作人是作字的基础,书者人格的完善与否决定了他的书法的价值高下,若违背周、孔的纲常,违背了作人的基本价值要求,那么书法再好也不可补救。

他非常赞同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认为这句话道出了“心”与“笔”或者说“人”与“字”的关系:“心”决定“字”,人格的高低决定字的高低。

这种认识,影响了也可以说决定了傅山的书法价值观。

他的书法实践,他的书法评价,都主要从这一点出发。

他在《家训》中写道:“吾八九岁即临元常,不似。

少长,如《黄庭》《曹娥》《乐毅论》《东方赞》《十三行洛神》,下及《破邪论》,无所不临,而无一近似者。

最后写鲁公《家庙》,略得其支离。

又溯而临《争座》,颇欲似之。

”②我们看他的小楷,融钟繇《荐季直表》与颜真卿《家庙》,行草则主要来自颜氏《争座位帖》,这种探索实践过程正好反映了他对颜鲁公其书其人的认识过程,对颜书的喜爱来自于对其人的认同与景仰。

晚年的傅山更是对颜真卿的人格称颂不已,谆谆告诫子孙:“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

书技小窥:剖析傅山用笔精绝处,独属他的生理叛逆

书技小窥:剖析傅山用笔精绝处,独属他的生理叛逆

书技小窥:剖析傅山用笔精绝处,独属他的生理叛逆原创2020-01-29 00:42·于舟在以“尚态”为风气的明清书家中,如以字形观察,众人无论行草均有张狂姿态,如以用笔区分,真正能作“狂”的,大概只有傅山和徐渭二人,一人狂在用笔,一人狂在性情。

显然徐渭狂在“性格”,而真正对书法尚态理论有独到见解的,首推傅山。

傅山技法大变古人,对用笔有着独到思考,这种思考是对生理习惯的考验,他的用笔,处处都体现着对指腕习惯的控制与胁迫,却又从中表现的从容流畅,毫无劣质,实为可叹之精妙。

跌宕与流畅傅山用笔,圆笔较方笔多,转笔较折笔多,所以他的字跟王铎相对比,用笔上是非常流畅的,甚至能感觉到他笔锋上的“滑动”。

这在专栏中说笔法时已经说过,转笔多会显得速度更快一些,节奏也会更顺畅。

相反,王铎用笔跌宕也并非不顺畅,只是跌宕一词更显顿挫,是连贯中的顿挫分明,所以也就少了一丝“油滑”。

虽都是连绵不绝的草书,但跌宕与流畅,并非一个感觉,究其原因还是在取法上。

颜字主要以董其昌颜真卿为源,善用篆籀笔意,多为中锋。

字形的处处以中锋转笔,则对腕力活动要求很高,所以也致使傅山字多为拓开的大字,不像王铎一样有大小之变。

而王铎取法为二王,草书以十七帖与阁帖出,所以二王笔意穿插于各个角落,方笔较多,折笔较多,中侧并用,指腕共转,故而大小生变,连断分明。

在我个人的学习体会中,临傅山一帖是极其费力的,字中需时时保持中锋。

当然,保持中锋运笔并不难,因为这是草书笔法基础,但草书胜在多变,无论是字形变还是姿态变,都避免不了笔锋各个方向的转动,在笔管不断转动中,要控制住笔锋在每个角落都达到一种圆转的味道,是极不容易的。

二王笔法最合生理特征,将转折比例调和至相对均匀,适合手腕与手指的交替使用,然而全转之后,则需处处运腕,偶有运指小动作,则易生侧锋,这一点是无可避免的,即便傅山本人也偶有为之。

其实这种书写草书的感觉,粗圆与细圆在天马行空的线条变化中,有两大难处,第一为重笔写折,第二为细线写转。

傅山:我从学童的字中看到了书法态势,艺术境界就这在这个字上

傅山:我从学童的字中看到了书法态势,艺术境界就这在这个字上

傅山:我从学童的字中看到了书法态势,艺术境界就这在这个字上不论是什么人,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都是一点一点地进步进来的,傅山也是一样,他在学习书法的初期,是以元代的赵孟頫为师,逐渐精进的,但后来,对书法的认识提高后,又认为赵孟頫的书法虽然形体结构好,有功力,但最终还是没有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赵孟頫作了二臣,书法中少了人格和气节的魅力,这恰恰是书法境界层次所需要的,因此他的书法也就高不到哪去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书法认识的提高,傅山又在其中寻找着另一个艺术境界,不再与赵孟頫、董其昌等人在书法中有"斗气" 的成分,而是转向了艺术中另外一个思考角度,这就是他所提倡的"字中之天"。

历史上古人对"天然"的判断傅山所说的这个"天",也就是古人常说的"自然" 、"天然"之意。

而这些都是书法审美的最高标准。

最早提出书法的中"自然"属性的是南北朝的羊欣,他是王献之的外甥,书法学习王献之,并著有《采古来能书人名》的书法理论,其中著录并分析了自李斯至王献之等69位书法名人的作品。

张(张芝)字形不及右军,自然不如小王(羊欣)羊欣认为,张芝的字形精熟程度还达不到王羲之,自然的属性也不如王献之好。

这里的自然是摆脱一切人的的羁绊,是自然而然的出现,这个"自然"是时代的产物,也是道家哲学的思想观念,正如《老子二十五章》中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魏晋时期人们对玄学的崇拜,正是由道家哲学所带来的影响,这种思想一直渗透到人们对审美的认识。

书法中的"自然",一方面是要求人们向自然学习,另一方面,则是提倡在创作中要秉承自由精神,放弃挂碍,不雕不饰,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

继羊欣之后,南朝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王僧虔对"天然"也有所论述,他在《论书》中说到:宋文帝书,自谓不减王子敬。

最奇崛的人格,写着最放荡的草书,傅山如何一步步走向狂浪

最奇崛的人格,写着最放荡的草书,傅山如何一步步走向狂浪

最奇崛的人格,写着最放荡的草书,傅山如何一步步走向狂浪2019-04-08 18:45·书法苑一、傅山所处的社会与文化环境明朝中后期,中国进入了一个社会发展的转型期。

国内,经历了“靖难之役”“夺门之变”,再加上外有异族侵扰,内有宦官专权,政治上已是动荡不安。

从正统十二年(1447年)到正德七年(1512年)的近百年时间里,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在这种风雨飘摇的社会背景下,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傅山出生。

由于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改革,明朝在后期出现一段难得的平静与发展期,尽管这段时间很短暂,但对于傅山来说,这是唯一让他感到心情较为舒畅的青少年时代。

这一时期,傅山因父教授为业,又曾在袁继戚的三立书院学习深造,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

在文化思潮方面,处于17世纪的中国,由于明朝中后期航海业发达,私商和官商通过海路远渡东南亚、南亚及西欧等地。

而此时的欧洲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运动,崭新的思想和理念通过西欧的传教士及商人把“人文主义”和耶稣教义传入中国。

在这两个“文化磁场”的相互碰撞中,中国的一些哲学家、文化学者吸纳了西方一些崭新的文化、哲学理念,并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构建了“新儒家”思想体系。

这主要体现在两种思潮上,一种是16世纪末以泰洲学派、何心隐、李贽及东林党人为代表的“反传统思潮”;另一种是发端于17世纪初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及颜李学派为代表的“启蒙思潮”。

而在书法领域,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创作取向:一种是以董其昌、邢侗、米万钟为代表的改良派传统书风,他们从晋唐取技,从宋取意,对传统书风进行改良;另一种是以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路、王铎等为代表的革新派,他们以传统为根基,又走着一条反传统的路子,张扬个性,独辟蹊径。

这两种书风与当时文化思潮如出一辙。

这种学术环境与时代书风是明未清初书法家所赖以滋长和精神积淀的沃土,是他们的共性之所在。

傅山正是在这两个文化艺术思潮的交织中获得感知,加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针对阳明学派的空疏学风、只讲读书之法,身体力行地提倡实学。

清初第一写家一傅山

清初第一写家一傅山

清初第一写家一傅山傅山是明、清之际传奇式的历史人物,学识文采遐迩,气节彪炳千秋。

通经史,长书画,擅医学。

就书法而论,楷隶行草诸体兼精,尤擅草书,笔势雄浑,线条飘逸,点画顿挫抑扬,富有浪漫色彩,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更是当之无愧的草书名家。

他的作品代表了一个时代。

尤其是他的狂草,甚至达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横看成岭侧成峰”,对傅山书法评价并非众口皆誉,也有不少持否定的评价,或不同的意见。

如个性张扬过甚,点画质量不高,技术含量低,用笔圈圈太多,笔法不成熟等等。

即使是这样,傅山在中国的草书发展史上,在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上,仍然有非常高的地位。

这一点是不能否定的。

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傅山弘扬了颜真卿重精神、重神彩的书法本质,再次把书法得以存存在的根本推向历史高峰,从而奠定了自己在书法史上的崇高地位。

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主,又有真山、浊翁、石人等别名,山西太原人。

傅山推崇老庄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隐而不隐”等观点,曾为明诸生。

明亡为道士,隐居土室养母。

康熙中举鸿博,屡辞不得免,至京,称老病,不试而归。

傅青主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

傅山人生的前37年是在明王朝的余晖中度过的。

傅山的后半生则是清王朝刚刚建立的40年,几乎每天都受野蛮镇压、屠杀掠夺的刺激。

改朝换代,天崩地裂,跌宕起伏的人生造就了他独特的个性。

他的书法创作就是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全景式的社会文化场中孕育生发的,历经明、清两朝的双重历史身份,使他的身上有着不同于历史上其他书家的文化光茫。

傅山的一生中,他最为服膺的书家就是颜真卿,真心效法颜真卿。

他说道:“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

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

诚悬有至论,笔墨不专注。

一臂加五指,乾坤六爻睹,谁为用九者,心与腕是取。

永真朔羲文,不易柳公语。

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诗,平原气在中,毛颍足吞虏。

”熟悉书法史的人都知道,二王系统的书法作品一般表现为恬淡、优美、流畅、细腻、飘逸等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静态之美,属于优美的范畴。

探析傅山小楷书法艺术

探析傅山小楷书法艺术

探析傅山小楷书法艺术傅山是中国现代书法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而他的小楷书法更是被誉为“傅山体”,其艺术特点鲜明,风范独具,独特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使得他的小楷书法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本文将从笔墨、造型、布局与意境四个方面探析傅山小楷书法艺术。

一、笔墨:傅山的小楷书法以笔墨的含量丰富着称,他的笔法灵动,刚柔相济,而且具有一定的变化性和层次感,这使得他的小楷书法既能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也能体现出娴熟的技艺。

他的笔法细密、自由、舒展,在笔画上从容不迫,自由自在,而且勾、折、挑等菁华尽释,勾线峻峭,构造简练,挑线飘逸,建构清洌,活泼灵动,不拘一格,充满变化,由此可见傅山小楷书法的造型更加鲜明。

二、造型:傅山的小楷书法造型独具特色,具有清新明朗的境界感。

傅山小楷形态神韵流畅,视觉效果丰富,以晦涩难懂的古文出现,使文字互相呼应,相互吸引,形象鲜明、秀美、优雅,而且他的字形构造严谨,由于时间推移,他的小楷书法风格不断演变,并且不断地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新的风格,这也是他被尊为“傅山体”的原因之一。

三、布局:傅山的小楷书法布局精湛、富有变化。

他的布局不仅体现了书法艺术的独特性,还具有视觉美的感染力。

傅山认为书页不仅要合理调配左右上下之间的比例关系,还要考虑到字形之间的后继关系,这样字形就能够互相呼应,互相映衬,从而产生协调的美感。

因此,傅山小楷布局富有情感和变化,让人在欣赏书法的过程中心情愉悦,而且也更好地表现出了傅山气韵风范的个性特色。

四、意境:傅山小楷书法以艺术性、时代性和文化性的结合为其基础,表现出傅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小楷书法意境深远,博大精深,具有一种清新淡雅的美感。

傅山小楷书法中的每一个笔画都含有深刻的意境,无论是笔墨的协调,还是字形的布局,都体现了傅山的个性和思想。

傅山认为,书不仅是工具和表现手段,更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表达方式,这也是傅山小楷书法所践行的艺术主张。

总之,傅山小楷书法是一种既具有笔墨技艺、造型风范、布局略轻、意境高远的独特书法艺术,它不仅表现出傅山在书法艺术方面的高超造诣,更表现了他对书法这一文化传统的执着追求和独特境界的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e a t u r e s . Me a n wh i l e, h i s p e r s o n l a v lu a e s p u s h e d h i s c ll a i g r a p h y t h e o r y i n t o d e p t h,p r o mo t i n g t h e d i 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 mi n a t i o n o f h i s t h e o y r wi t h f a s —
p r e s s i o n a n d a e s t h e t i c l a i mp l i c a t i o n s ,w h i c h b i r n g h i s p e so r n a l v lu a e s i n f u l l d i s p l a y . Hi s p e r s o n li a t y p r o v i d e s mo me n t u m i n h i s c a l l i -
D ENG J i a n — mi n
( E d u c a t i o n S c i e n c e S c h o o l , Mi n n a n N o r m a l 面 e
, Z h a n g z h o u , F u j i a n 3 6 3 0 0 0,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F u S h a h 。 a r o y a l i s t o f t h e d e m i s e d Mi n g D y n a s t y , s u r v i v i n g i n t h e g o v e r n a n c e f o Q i n g D y n a s t y , d e v e l o p e d a p e r s o n a l i t y
[ D OI ] 1 0 . 1 3 3 2 2 / j . c n k i . f j s k . 2 0 1 6 . 0 6 . 0 1 9
Re s e a r c h o n Fu S ha n S pe r s o n a l i t y t r a ns f e r i nt o h i s c a l l i g r a p hy t h e o r y a n d pr a c t i c e s
o f i n t e g r i t y a n d a l l e g i a n c e t o h i s d e mi s e d e mp i r e ,i n a c c o r d a n c e w i t h t h e e t h i c s o f C h i n e s e f e u d a l s o c i e t y . T h e r e f o r e,s u c h a p e r s o n ・ li a t y r e s u l t e d i n a p e n e t r a t i v e t r a n s f e r i n t o h i s c a l l i g r a p h y t h e o r y wh i c h r e l f e c t s h i s p e so r n l a v i e w p o i n t s ,a n d e n e r g e t i c a n d p e su r a s i v e
t e r s p e e d a n d b r o a d e r i n l f u e n c e s . I n h i s w o r k s , F u S h a n c r e a t e d S O c l a l e d” w e i r d ”s t y l e w i t h f o r c e f u l s t r o k e s o f s w i f t b u t ma j e s t i c e x -
傅 山书法理论 与创作中的人格渗透研 究
邓 建 民
( 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 院 , 福建 漳州 3 6 3 0 0 0 )
[ 摘要 ] 在 书法理 论 中, 傅 山通过“ 作 人” “ 正” “ 奴” 等概 念深入表现其遗 民人格 。在 书 法创 作 中, 傅 山通过 笔力 、 “ 奇 字” 、 率性 、 疾速等表现 方法和“ 丑” “ 拙” “ 支 离” “ 直率 ” 等创作审 美来表现其遗 民人格 。遗 民人 格对傅 山书法理论 的渗 透 , 能够 使其 书法理论观点鲜 明、 内涵深刻、 铿锵有 力和 感人 至 深, 但 往往 带 着某些偏 激 。这 种渗 透 , 能够在 其 书法创 作 的取 法对 象、 表现形 式和意境创 造等方面产生重要 作用。 [ 关键词 ] 傅 山; 书法理论 ; 书法创作 ; 人格渗透 [ 中图分 类号 ] J 2 9 2 . 1 1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1 6 7 1 — 6 9 2 2 ( 2 0 1 6 ) 0 6 — 0 1 0 8 — 0 5
福 建 农 林大 学 学 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2 0 1 6 , 1 9 ( 6 ) : 1 0 8 - 1 1 2
J o u na r l o f F u j i a n A g r i c u h u m a n d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