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规划与设计说明
旅游区景观设计说明
旅游区景观设计说明
景观设计是指在旅游区内通过设计和布置景观元素,创造出独特的景观环境,提供美学享受和舒适体验。
以下是旅游区景观设计的说明:
1. 主题规划:景观设计需要根据旅游区的主题进行规划。
主题可以是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现代艺术等,设计师需要根据主题来确定景观元素的选择和布置。
2. 道路和路径设计:旅游区需要合理的道路和路径布置,以方便游客流动和观赏景点。
设计师可以通过弯曲的道路、石板铺设等方式来创造出迷人的环境。
3. 植被和景观元素选择:设计师需要根据旅游区的自然环境和主题,选择适应的植被和景观元素。
例如,在自然主题的旅游区中可以选择树木、花草等植被,以及自然石块、溪流等景观元素。
4. 水景设计:水景是旅游区景观设计中常见的元素之一。
设计师可以通过建造喷泉、湖泊、水帘等水景来增加景区的美感和活力。
5. 艺术装置和雕塑:在景观设计中,艺术装置和雕塑可以起到点缀和装饰的作用。
设计师可以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艺术装置和雕塑,营造出艺术氛围。
6. 照明设计:景观设计中的照明设计可以提高旅游区的夜间观
赏价值。
设计师可以利用灯光的效果,烘托出景观元素的美感。
7. 人工设施和家具选择:在旅游区中,人工设施和家具的选择也是景观设计的一部分。
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座椅、休息亭等设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环境。
总体来说,旅游区景观设计需要考虑自然环境、主题规划和游客体验等因素,通过合理的布局和选择,创造出独特且吸引人的景观环境,为游客带来美学享受和舒适体验。
风景名胜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独特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的地区,以其优美的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游客的到来。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风景名胜区的资源,需要进行规划工作。
首先,规划工作需要从资源评估和环境分析开始。
通过对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公共设施的调查和评估,了解其状况和潜力。
同时还要对周边的环境进行分析,了解其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
其次,规划需要确定风景名胜区的定位和主题。
根据区域内的资源和特点,确定风景名胜区的定位,例如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或者休闲健身等。
同时,给风景名胜区确定一个主题,以便于宣传和打造特色。
接着,规划需要确定风景名胜区的边界和分区。
根据风景名胜区的地理位置和资源分布,确定其边界,界定其所属范围。
然后,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分区,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功能进行规划。
再次,规划需要确定风景名胜区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划分。
根据分区的特点和功能,对风景名胜区进行整体布局,确定各个分区的位置和联系方式。
同时,为每个分区确定其具体的功能,例如公园、景区、展览馆等。
最后,规划需要制定具体的建设方案和管理措施。
制定具体的
建设方案,包括土地使用、建筑设计等,确保建设的效果与规划的要求相符合。
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和保护。
总之,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资源评估、定位和主题确定、边界和分区划分、整体布局和功能划分以及建设方案和管理措施制定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只有科学规划,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旅游和休闲环境。
风景名胜区规划论文
风景名胜区规划论文标题:风景名胜区规划引言概述:风景名胜区是指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要特色的旅游景区,其规划对于保护自然环境、提升旅游体验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一、自然资源保护1.1 合理规划景区边界:通过科学研究和实地勘察,确定景区的自然边界,合理划定保护区域,保护珍稀植物、野生动物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1.2 采取生态修复措施:针对已经受到破坏的自然景观,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如植被恢复、水体管理等,以恢复自然景观的原貌和生态平衡。
1.3 引导游客环保旅游:设置环保宣传牌、设施和导游解说,引导游客遵守旅游规则,不随意破坏自然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二、旅游设施建设2.1 交通便利化:规划和建设交通枢纽,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和路线,方便游客到达景区,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2.2 客户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的客户服务中心,提供游客咨询、购票、导览等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和旅游体验。
2.3 住宿和餐饮设施:合理规划和建设酒店、民宿和餐饮设施,满足游客的住宿和用餐需求,提高旅游消费水平。
三、文化遗产保护3.1 修复和保护古建造:对于景区内的古建造,进行修复和保护工作,保持其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
3.2 文物展示和解说:建设文物展示馆和解说中心,通过展览和解说,向游客介绍景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3 传统文化活动举办: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如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展示等,传承和宏扬当地的传统文化。
四、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4.1 旅游产业发展:通过景区规划,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吸引投资和人材,提升当地经济水平。
4.2 就业机会创造:景区规划中注重就业机会的创造,提供多样化的岗位,促进当地居民就业。
4.3 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在景区规划中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平衡旅游发展和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结论:风景名胜区规划是保护自然资源、提升旅游体验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城市风景名胜区规划
城市风景名胜区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城市的美丽景观有着更高的要求。
城市风景名胜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城市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进行探讨。
一、地理位置和区域特色每个城市风景名胜区都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特色,这些特色将决定其规划的方向。
首先,规划者需要了解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水系和气候等。
其次,调查区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遗迹,这将为规划提供宝贵的资源。
最后,需要考虑该地区的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并与周边地区相协调。
二、景点规划和布局城市风景名胜区的景点规划和布局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游客的游览体验。
在规划阶段,需要考虑到景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连贯性,以及景点之间的联系和交通便利性。
同时,需要根据景点的特点和主题来进行布局,以便吸引更多人群。
例如,在一个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区,可以设置历史遗迹展示区、文化活动区和休闲娱乐区等不同功能的区域。
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城市风景名胜区规划不能仅仅局限于美化景观,还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规划者需要考虑到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防治,合理安排绿地和植被,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要注重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规划过程中。
四、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一个成功的城市风景名胜区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配套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供水系统、电力系统等,这些设施要满足游客和居民的需求。
此外,要规划和建设配套设施,如停车场、游客中心、餐饮娱乐设施等,以便提供便利的服务和多样化的体验。
五、管理和运营机制一个城市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和运营机制直接关系到其发展和运行的效果。
相关部门需要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定,明确职责和权责,确保规划的实施和运营的顺利进行。
此外,还需要建立合理的票务系统和营销策略,吸引更多游客,并提供优质的服务。
六、宣传和推广城市风景名胜区规划结束后,要注重宣传和推广工作。
建设项目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与设计
建设项目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与设计随着人们对于休闲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风景名胜区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建设项目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设项目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与设计的相关问题。
一、风景名胜区的规划1.1 风景名胜区的定位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应该从定位开始。
定位是指确定风景名胜区的主题和特色,以及所要传达的文化内涵。
不同的地域和资源条件决定了每个风景名胜区的独特性,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1.2 风景名胜区的空间布局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还需要考虑其空间布局。
在规划过程中,应该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打造一个和谐统一的空间环境。
同时,还要考虑游客的流线,合理安排景点的位置,方便游客的观赏和游览。
1.3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开发在规划风景名胜区时,保护与开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保护是指保护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开发是指充分利用资源,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满足游客的需求。
在规划过程中,应该找到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点,既要保护风景名胜区的原始性和独特性,又要满足游客的需求。
二、风景名胜区的设计2.1 景点的设计风景名胜区的设计首先需要考虑景点的设计。
景点是游客游览的重要场所,因此在设计时应该注重景点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景点的设计应该与风景名胜区的主题和特色相呼应,同时还要考虑游客的观赏体验,为游客提供一个愉悦的游览环境。
2.2 设施的设计风景名胜区的设计还需要考虑设施的设计。
设施是为游客提供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停车场、厕所、餐厅、休息区等。
在设计时,应该注重设施的功能性和美观性,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服务,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2.3 路线的设计风景名胜区的设计还需要考虑路线的设计。
路线是游客游览的导向,直接影响游客的游览体验。
在设计时,应该合理设置路线,引导游客游览,同时还要考虑游客的安全和便利性。
景区详细规划设计说明(参考)
XXX景区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一、现状概况、二、设计依据三、风景区性质与形象策划(一)性质(二)形象策划四、规划原则与设计指导思想五、风景区结构与规划内容(一)划分原则(二)功能分区(三)规划内容与景观设想1、攀岩游湖区:攀岩游湖区由入口小广场、游人中心兼售票处、游船码头、观景亭、攀岩区组成,该处景观大气、气势磅礴,能形成个性鲜明的入口环境。
入口小广场及游人中心位于金河水库末端山坡地上,前望巨岩景观石焰流霞,俯瞰山谷流溪亦称灵谷传声,上可远眺化成全景、极目金河,下可临涧观景、攀岩戏水,位置极其优越,且拟建中的公路将通至坝下,因此,入口广场实际可作停车之用。
除了深谷巨岩,入口建筑设计同样强调标志性,造型取山石之意,内设售票处、办公室、接待室等,其中建设有一游客休息厅,近期可辟为茶室、休息室,并可视具体情况提供餐饮服务。
由于水坝巨大石坡面在整个环境中显得极不和谐,因此在坝上凿出“云端化成”四个大字,作为一大手笔的人工景观,其尺度与周围环境协调,暗示整个景区的悠远景深与磅礴气势。
六、特色景观规划(不写)七、环境保护规划八、道路与游览路线规划(一)对外交通(二)主园路、次园路、水路九、建筑风貌规划主要建筑风貌及技术指标十、环境容量(查阅书上公式)(一)瞬时容量(二)容量、年容量计算十一、分期建设规划(不用写)十二、景区绿化规划原则(不用写,直接黏贴上去)1、以维护本地区生态平衡为宗旨,保护自然环境的自然景观前提,用生态、观赏、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绿化规划,形成乔灌草花混交的植物群落。
2、切实保护好现有山林资源,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封、造、管并举,并以景区、景点绿化和营造水岸风景林为重点,再逐步改善外围保护地带的绿化状况。
3、以点、线、面穿插于山水之间,各景区、景点的绿化要突出主题和个性,明确重点,画龙点睛,寓情于景,起到烘托、渲染作用,达到植物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
4、树种选择既要从组织风景、丰富林相、提高景观效果出发,又要结合经济效益,根据土壤性质、地形、气候等条件,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选用当地适生树种、乡土树种,做到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常绿树和落叶树、风景林和经济林相结合,使树种的生态习性和环境条件相统一。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详细规划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背景综述 (1)第二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解读 (6)第三章现状问题与规划重点 (13)第四章规划依据、范围、指导思想、原则与期限 (14)第五章风景资源评价 (17)第六章规划目标与结构 (23)第七章游人容量与发展规模预测 (26)第八章风景保护培育规划 (28)第九章植物景观规划 (34)第十章风景游赏规划 (43)第十一章典型景观规划 (61)第十二章道路交通规划 (64)第十三章游览设施规划 (70)第十四章给排水工程规划 (74)第十五章电力电信燃气工程规划 (77)第十六章环卫与综合防灾规划 (80)第十七章居民社会调控与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84)第十八章土地利用与建设控制规划 (86)第十九章周边地区规划衔接与规划控制 (90)第二十章分期发展规划 (97)第二十一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投资估算 (101)第二十二章规划实施建议 (108)第一章背景综述一、项目背景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标志着被纳入国家层面的战略重点。
2008年6月10日,大河西先导区应运而生,成为两型示范先行先试区。
把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国际文化名城和推进城市国际化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
建设桃花岭景区,既是一项旅游工程,也是一项生态文化工程,更是一项城市生态形象工程,其将有力促进国际化旅游城市和国际文化名城的建设,其将与风景名胜区其它景区一起成为国际化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区。
提质改造工程是大河西先导区建设两型社会的核心项目,桃花岭景区作为提质改造工程的一部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生态资源和风景名胜区保护的需要,也是服务于周边城市功能片区的需要。
桃花岭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的八大景区之一,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要求桃花岭景区以郊野游览、生态观光、徒步登山、假日休闲为主要活动内容,为市本地居民和周边城市提供生态游览和郊野观光等活动,丰富、完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活动功能。
风景名胜区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风景名胜区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引言: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要的旅游资源,其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规划的意义、设计原则、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风景名胜区规划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规划的意义风景名胜区规划是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手段。
通过规划,可以保护和提升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布局景点和设施,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规划还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设计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应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首要任务。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脆弱性,合理划定保护区和开发区的范围,采取科学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人文关怀原则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要注重人文关怀,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和体验感受。
在景点布局和设施设计上,要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3.可持续发展原则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要合理规划旅游产业布局,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要注重社会效益,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
三、实施过程1.调研与分析在规划实施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调研与分析工作。
通过对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人文资源、旅游市场等方面的调查,了解其发展潜力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还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研究,为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2.制定规划方案在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方案。
方案应包括景区的总体布局、景点的选择和设计、旅游设施的规划等内容。
在制定方案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游客的需求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公众参与与意见征集规划方案制定完成后,需要进行公众参与和意见征集工作。
风景区总体规划 (3)
风景区总体规划导言风景区总体规划是对风景区未来发展的战略性规划。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可以有效地保护和利用风景区的资源,提升风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整体规划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步骤等方面,对风景区总体规划进行讨论。
目标风景区总体规划的目标是为风景区提供一个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蓝图,促进风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旅游业发展、社区发展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协调与统一。
具体目标包括: 1. 保护风景区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确保其可持续利用; 2.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增加游客满意度和留存率; 3.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4. 传承和弘扬风景区的历史文化。
原则风景区总体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生态优先:保护自然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 2. 可行性:规划方案要切实可行,考虑到资源、技术和经济等实际条件; 3. 公众参与:在规划过程中,广泛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增加规划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4. 综合性:综合考虑风景区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协调各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5. 持续改进:规划要具备灵活性和动态性,随着实施的进展进行评估和调整。
内容风景区总体规划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环境保护:保护景区内的自然资源,包括水体、植被、动物和生物多样性等; 2. 人工景观建设:规划景区内的建筑、道路、设施等人工景观,提升景区形象和观赏价值; 3. 旅游设施配套:规划景区内的旅游设施,包括停车场、导览设施、卫生间等,提供便利的旅游服务; 4. 交通网络规划:规划景区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步行道、自行车道等,便于游客出行; 5. 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景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包括旅游、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 6. 社区发展规划:规划景区周边的社区发展,包括居住、商业和文化设施等; 7. 文化传承与活动策划:规划景区内的文化传承项目和活动,保护和弘扬当地的历史文化。
景区详细规划设计说明(参考)范文
XXX景区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一、现状概况、二、设计依据三、风景区性质与形象策划(一)性质(二)形象策划四、规划原则与设计指导思想五、风景区结构与规划内容(一)划分原则(二)功能分区(三)规划内容与景观设想1、攀岩游湖区:攀岩游湖区由入口小广场、游人中心兼售票处、游船码头、观景亭、攀岩区组成,该处景观大气、气势磅礴,能形成个性鲜明的入口环境。
入口小广场及游人中心位于金河水库末端山坡地上,前望巨岩景观石焰流霞,俯瞰山谷流溪亦称灵谷传声,上可远眺化成全景、极目金河,下可临涧观景、攀岩戏水,位置极其优越,且拟建中的公路将通至坝下,因此,入口广场实际可作停车之用。
除了深谷巨岩,入口建筑设计同样强调标志性,造型取山石之意,内设售票处、办公室、接待室等,其中建设有一游客休息厅,近期可辟为茶室、休息室,并可视具体情况提供餐饮服务。
由于水坝巨大石坡面在整个环境中显得极不和谐,因此在坝上凿出“云端化成”四个大字,作为一大手笔的人工景观,其尺度与周围环境协调,暗示整个景区的悠远景深与磅礴气势。
六、特色景观规划(不写)七、环境保护规划八、道路与游览路线规划(一)对外交通(二)主园路、次园路、水路九、建筑风貌规划主要建筑风貌及技术指标十、环境容量(查阅书上公式)(一)瞬时容量(二)容量、年容量计算十一、分期建设规划(不用写)十二、景区绿化规划原则(不用写,直接黏贴上去)1、以维护本地区生态平衡为宗旨,保护自然环境的自然景观前提,用生态、观赏、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绿化规划,形成乔灌草花混交的植物群落。
2、切实保护好现有山林资源,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封、造、管并举,并以景区、景点绿化和营造水岸风景林为重点,再逐步改善外围保护地带的绿化状况。
3、以点、线、面穿插于山水之间,各景区、景点的绿化要突出主题和个性,明确重点,画龙点睛,寓情于景,起到烘托、渲染作用,达到植物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
4、树种选择既要从组织风景、丰富林相、提高景观效果出发,又要结合经济效益,根据土壤性质、地形、气候等条件,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选用当地适生树种、乡土树种,做到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常绿树和落叶树、风景林和经济林相结合,使树种的生态习性和环境条件相统一。
景区规划方案策划书3篇
景区规划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景区规划方案策划书》一、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景区名称]2. 项目地点:[景区地点]3. 项目面积:[景区面积]4. 项目背景:[简要介绍景区的历史、文化、自然等背景信息]二、景区规划目标1. 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规划和建设,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景区,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
2. 保护和利用景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注重保护景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提高景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建设,提高景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三、景区规划原则1. 保护优先原则: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保护景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2.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3. 以人为本原则:以游客为中心,注重游客的体验和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设施。
4. 突出特色原则:突出景区的特色和优势,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景区。
5. 统筹规划原则:统筹考虑景区的自然、文化、社会等因素,实现景区的整体规划和协调发展。
四、景区规划内容1. 景区功能分区:根据景区的特点和需求,将景区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观光区、休闲区、度假区、娱乐区等。
2. 景区交通规划:规划合理的交通线路,包括景区内部的道路、停车场、交通工具等,方便游客的出行和游览。
3. 景区景观规划:根据景区的自然和文化特色,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景观,如山水景观、人文景观、生态景观等。
4. 景区服务设施规划:规划完善的服务设施,如游客中心、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5. 景区环境保护规划: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景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景区建设项目1. 景区入口建设:建设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景区入口,包括大门、售票处、游客中心等。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 简介风景名胜区是指以其自然风景、人文景观等独特特点吸引游客的地区。
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制定一份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是必要的。
本总体规划旨在规划优化景区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规划目标(1)保护自然环境: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护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2)优化旅游服务:提高游客满意度,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经济效益。
(3)促进文化交流: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3. 分区规划(1)核心区域:包括最具代表性和吸引力的景点,加强保护和管理,开展专业科学研究。
(2)开发区域:通过合理规划建设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提供更好的游客接待和休息条件。
(3)保护区域:保持自然景观的原始状态,进行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4. 基础设施规划(1)交通网络:改善交通道路的连通性,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如公路、铁路和航空。
(2)游客接待中心:建立现代化的游客接待中心,提供服务和信息咨询。
(3)住宿设施:合理规划酒店、民宿和露营地,满足不同游客的住宿需求。
(4)餐饮设施:规划多样化的餐饮场所,提供当地特色美食和休闲空间。
(5)公共设施:建设洗手间、停车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提供方便的服务。
5. 景区管理规划(1)人员配备: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招聘和培训具备相关经验的工作人员。
(2)安全管理: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游客安全教育和监测措施。
(3)环境保护:加强景区环境监测和保护,减少人为污染和破坏活动。
(4)文化保护:建立文物保护机构,加强对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的保护。
(5)宣传推广:将景区与周边地区相结合,加强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游客。
总之,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旨在合理规划景区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提高旅游服务,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利用。
通过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风景名胜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风景名胜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引言风景名胜区规划是为了保护和开发我国众多的自然风景资源,并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
一个成功的风景名胜区规划需要综合考虑自然保护、文化遗产、旅游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介绍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重要性、规划的目标和内容,并探讨规划过程中应考虑的一些关键因素。
重要性风景名胜区是我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产的集中展示和保护地。
它们不仅是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是重要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引擎。
在规划风景名胜区前,对其进行综合的、有目标的规划,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资源和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标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目标是综合考虑自然环境、文化遗产和旅游发展需求,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保护自然环境:风景名胜区规划要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系统,防止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确保自然景观的原汁原味被保留下来。
2.保护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通常蕴含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规划应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为游客提供了解和体验文化的机会。
3.提供优质旅游服务:风景名胜区是游客流量较大的地区,规划应注重提供良好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4.实现可持续发展:风景名胜区规划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旅游业的发展与资源的保护之间达到平衡。
内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理特征分析对风景名胜区地理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系分布等,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景观特点。
文化遗产保护分析风景名胜区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确定哪些遗产需要保护和传承,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规划。
旅游设施规划规划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设施,包括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确保游客能够方便地到达和居住,并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自然环境保护规划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等,确保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系统能够长期保持稳定和健康。
营销策略制定风景名胜区的营销策略,包括宣传推广、旅游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风景名胜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是指根据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采取合理的设
计和规划措施,将其打造成一个具有吸引力和观赏价值的旅游目的地。
下面是一些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一般原则和内容:
1. 自然环境保护:保护和修复景区的自然资源,保护珍稀物种和自
然生态系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确保可持续发展。
2. 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并修复历史建筑、遗址和文化景观,传承和
弘扬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
3. 设施与交通规划:规划合理的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服务设施
等基础设施,确保游客的安全和便利。
同时,规划合理的交通系统,包括道路、公共交通和步行系统,方便游客游览。
4. 游览线路规划:根据地区的特色和景点的分布,规划合理的游览
线路,使游客能够全面观赏景区的风景和人文景观。
5. 安全管理规划: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游客的安全。
包
括设置警示标志、安全设施、安全巡逻等。
6. 旅游设施规划:根据游客需求,规划合理的旅游设施,如住宿设施、餐饮设施、购物设施等,提供便利的旅游服务。
7. 环境绿化规划:规划合理的绿化措施,美化景区环境,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和美感。
8. 宣传推广规划:制定有效的宣传推广策略,提高景区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
总之,风景名胜区规划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遗产、基础设施、旅游需求等多个因素,以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寨寮溪风景名胜区设计说明
寨寮溪风景名胜区设计说明为了充分发挥寨寮溪的自然美景和文化底蕴,打造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本设计说明将从景区整体规划、景观设计、设施建设和服务管理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景区整体规划:1.景区分为主游览区、次游览区和配套区。
主游览区包括寨寮溪沿岸的山水景观、古村落和独特的文化景观;次游览区包括一些次要景点,如小溪、山丘等;配套区则包括停车场、旅游服务中心、餐饮娱乐等设施。
2.合理规划交通路线,便于游客流动。
设置步行专用区域、观光车道和自行车道等,确保游客可以舒适、便捷地游览整个景区。
二、景观设计:1.充分利用寨寮溪的特色,打造水系景观。
设计水景广场、人工瀑布等,使游客能够近距离观赏寨寮溪的美景,并为他们提供休息和拍照的场所。
2.保持寨寮溪的自然生态特征。
根据寨寮溪的水质和流向,合理规划植被种植,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3.设计文化景点,展示寨寮溪的历史和文化。
可以建立一些古建筑、文化展览馆等设施,通过展示文物和图片,向游客介绍寨寮溪的历史文化。
三、设施建设:1.建设停车场和交通设施,以方便游客的停车和进出。
同时,设置专门的旅游大巴车辆进入通道,以降低对景区内交通的影响。
3.在主要游览区设置公共厕所,保证游客的基本需求。
并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
四、服务管理:1.培训工作人员,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他们应该了解景区的历史和文化,能够向游客提供准确的导览和解说。
2.合理安排导游,提供专业化的导游服务。
导游需要接受相关培训,掌握专业知识,并能够向游客讲解寨寮溪的历史和文化。
3.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设计合理的围栏和警示标识,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防止事故的发生。
风景名胜区规划与设计
风景名胜区规划与设计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与设计是为了保护和提升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价值,创造一个宜人、宜游的环境,以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风景名胜区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原则以及实施过程中的考虑因素。
一、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风景名胜区规划与设计对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景区内的生态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可以保护植物、动物和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规划与设计还能有效整合景区内的各项资源,并提供更好的服务设施。
合理规划旅游路线、景点布局以及基础设施,可以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使游客在欣赏景色的同时也能获得舒适便捷的服务。
二、规划与设计的原则1. 自然保护原则:在规划与设计中应尊重自然的规律,保护自然资源与景观,避免人为破坏和过度开发。
尽可能保留原有的植被、地形和水系,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2. 文化传承原则:考虑景区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价值,充分展示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
在规划与设计中融入当地文化元素,保留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增加游客的文化体验。
3. 游客需求原则: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与利益,提供多样化的旅游活动和服务设施。
在规划与设计中考虑不同年龄、背景和兴趣的游客,提供合适的娱乐项目、餐饮住宿等服务。
4. 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在规划与设计中考虑能源的节约利用、废弃物的处理以及环保措施,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与设计的考虑因素1. 地形地貌:考虑地形地貌的特点,遵循自然的规律进行规划与设计。
根据山水特点,合理布局道路和建筑物,使其与自然景观相协调。
2. 交通可达性:考虑到游客的交通需求,规划完善的交通网络和交通设施。
确保景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紧密,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3. 安全与灾害预防:规划与设计中要考虑安全因素,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在灾害易发区域要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提高景区的安全性。
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说明
14.1.1.3风景名胜区的类型
按等级特征分类
1. 省级风景名胜区,具有较重要观赏、文化、科学价值,景观具有 地方代表性,有一定规模和设施条件,在省内外由影响的,由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定公布;
2.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具有重要的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景观 独特,国内外著名,规模较大的,由国务院审定公布。
14.1.2风景名胜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是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风景区,并
发挥其多种功能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14.1.2.2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综合分析贫家现状 依据风景区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发张趋势和社会需求
出发,明确风景区发展方向、目标和途径 展现景物形象、组织游赏条件、调动景感潜能 对风景区的结构布局、人口容量及生态原则等方面做出统筹部署 对风景游赏主体系统、旅游设施配套系统、居民社会经营管理系
按用地规模分类 小型风景区 面积在20km2以下 中型风景区 面积在21-100km2 大型风景区 面积在101-500km2 特大型风景区 面积在500km2以上
按主要特征分类
1.历史圣地类 2.山岳类 3.岩洞类 4.江河类 5.湖泊类 6.海滨海岛类 7.特殊地貌类 8.城市风景类 9.生物景观类 10.壁画石窟类 11.纪念地类 12.陵寝类 13.民俗风情类 14.其他类
④省级风景名胜区的详细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 门或者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审批。
14.1.2.5 风景名胜区总图规划 基础资料调查
风景资源评价
风景资源评价
1、地文景观
2、水域风景
3、生物景观
4、天象与气候景观
景区详细规划设计说明(参考)范文
-XXX景区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一、现状概况、二、设计依据三、风景区性质与形象策划(一)性质(二)形象策划|四、规划原则与设计指导思想五、风景区结构与规划内容(一)划分原则(二)功能分区(三)规划内容与景观设想1、攀岩游湖区:攀岩游湖区由入口小广场、游人中心兼售票处、游船码头、观景亭、攀岩区组成,该处景观大气、气势磅礴,能形成个性鲜明的入口环境。
入口小广场及游人中心位于金河水库末端山坡地上,前望巨岩景观石焰流霞,俯瞰山谷流溪亦称灵谷传声,上可远眺化成全景、极目金河,下可临涧观景、攀岩戏水,位置极其优越,且拟建中的公路将通至坝下,因此,入口广场实际可作停车之用。
除了深谷巨岩,入口建筑设计同样强调标志性,造型取山石之意,内设售票处、办公室、接待室等,其中建设有一游客休息厅,近期可辟为茶室、休息室,并可视具体情况提供餐饮服务。
由于水坝巨大石坡面在整个环境中显得极不和谐,因此在坝上凿出“云端化成”四个大字,作为一大手笔的人工景观,其尺度与周围环境协调,暗示整个景区的悠远景深与磅礴气势。
六、特色景观规划(不写)"七、环境保护规划八、道路与游览路线规划(一)对外交通(二)主园路、次园路、水路九、建筑风貌规划主要建筑风貌及技术指标十、环境容量(查阅书上公式)(一)瞬时容量(二)容量、年容量计算十一、分期建设规划(不用写)十二、景区绿化规划原则(不用写,直接黏贴上去)?1、以维护本地区生态平衡为宗旨,保护自然环境的自然景观前提,用生态、观赏、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绿化规划,形成乔灌草花混交的植物群落。
2、切实保护好现有山林资源,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封、造、管并举,并以景区、景点绿化和营造水岸风景林为重点,再逐步改善外围保护地带的绿化状况。
3、以点、线、面穿插于山水之间,各景区、景点的绿化要突出主题和个性,明确重点,画龙点睛,寓情于景,起到烘托、渲染作用,达到植物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
4、树种选择既要从组织风景、丰富林相、提高景观效果出发,又要结合经济效益,根据土壤性质、地形、气候等条件,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选用当地适生树种、乡土树种,做到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常绿树和落叶树、风景林和经济林相结合,使树种的生态习性和环境条件相统一。
建设方案和规划方案中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
建设方案和规划方案中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建设任务,旨在保护和提升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
本文将探讨建设方案和规划方案中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并分析其重要性和挑战。
一、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风景名胜区是城市的重要资源和独特魅力的体现。
其规划设计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保护自然环境:风景名胜区通常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如山脉、湖泊和森林。
规划设计应确保保护这些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崩溃。
2. 保护文化遗产:许多风景名胜区都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如古建筑、遗址和传统手工艺品。
规划设计应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使其成为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
3. 提供旅游体验:风景名胜区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
规划设计应确保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包括便捷的交通、完善的设施和丰富的旅游活动。
4. 促进经济发展: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应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可以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并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二、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的挑战在进行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时,面临着以下挑战:1. 自然保护与开发平衡: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需要在自然保护和经济开发之间取得平衡。
保护自然环境是首要任务,但也需要合理开发,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2. 游客流量管理:风景名胜区通常吸引大量游客,游客流量管理是一项重要任务。
规划设计应考虑游客容量、交通状况和游客流动,以确保游客能够有序游览,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文化保护与现代化需求:许多风景名胜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规划设计应平衡文化保护和现代化需求。
如何保护传统文化,同时提供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是一个挑战。
4. 社会参与和治理: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有效的治理机制。
各利益相关方应参与规划过程,确保规划设计符合公众利益,并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三、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的实施步骤为了有效实施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调研和分析:对风景名胜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其特点和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景名胜区规划与设计第一章绪论:认识风景名胜区一、风景名胜区概述(一)一般意义1、风景名胜区感知2、定义,是一个风景名胜资源集中,环境优美,肯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径县能以上人民政府审定命名,划定围,可供人们浏览、休憩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
是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地域单元,是有别于城市和乡村的人类第三生活游憩空间。
(二)主要涵1、是以富有美感的自然风景作基础的地域2、是自然景观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地域3、是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的地域4、是生态环境优良的地域5、是一种特殊用地6、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地域二、风景名胜区与其他相关概念(一)风景名胜区与风景区资源:风景名胜区包含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古迹;风景区可指纯自然风光功能。
围界限:风景名胜区有规模要求,风景区无明显围界定功能:风景名胜区,审美,科考,游憩,风景,不一定能游憩。
(二)相关术语1、国家公园2、自然公园3、自然保护区(①核心区②缓冲区③保护性经营区)4、森林公园5、游览区(点)6、园林三、风景名胜区功能自然因素决定着它的基本地域特征,社会因素决定着它的发展趋势和人文精神特征,经济因素影响着它的物质和空间形态特征,并可以转化成构景要素。
(一)生态功能保护生态,生物多样性与环境,显示其保育功能,是最重要的功能。
(二)游憩功能发展旅游业,丰富文化生活,显示其游憩与启智功能。
(三)景观功能风景名胜区有树立国家和地区形象,美化景观,创建健康优美的生存空间的景观形象功能。
(四)科教功能开发科研和文化教育,促进社会进步,显示其教育与科研功能。
(五)经济功能通过合理开发,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示其生产与民政功能。
四、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特点突出地区特征,调控动态发展,重在综合协调,贵在整体优化。
第二章风景名胜区的产生与发展一、我国风景名胜区的产生与发展我国风景名胜区,源于古代的名山大川和邑郊游憩地,1979年提出概念,公布第一批。
(一)溯源生产发展:农业——种植园游猎——自然山林苑囿观列象——台囿或白苑文化技术发展时代和社会发展(二)发展(三)汉时期是风景名胜区形成的重要阶段,经济建设,社会活动,传播,山水文化发展二、外国风景名胜区的产生与发展(一)起源世界各国风景名胜区的起源基本相同,亦都缘起于风景区和园林。
(二)世界各国园林建设与发展园林,西方园林,欧洲园林(三)国家公园的产生与发展1、近现代国外公园近现代,外国园林沿着公园,私园方向发展。
2、国家公园的产生与前期发展产生和发展阶段:萌芽(1832-1916)→成型(1916-1940)→发展(1933-1940)→停滞与再发展(1940-1963)→注重生态保护(1963-1985)→教育拓展与合作(1985以来)●乔治·卡特林:首先提出国家公园的概念●北美红杉林:国家公园的雏形和前身●公园——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让人民得益,供人民享用”●国家公园体系●《历史地段法》和《公园、风景路和休闲地法》●二战:国家公园体系发展停滞3、国家公园的近期发展及影响●20世纪60年代前仅保护自然资源的景观价值,而对其生态价值未予重视●80年代中后期教育功能进一步强化●发展至今数量逐年增加,土地价值高,属各国精华地区,也是从头最为向往的名胜地●深远影响国家公园事业已成为全人类普遍认同的,是全人类文明社会永恒的公益事业,是现代文明国家的一种标志,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风景名胜区与旅游业(一)风景名胜区是发展旅游业的关系1、风景名胜区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风景名胜区具有很高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集中地,自然环境优美的地域,而成为人们回归大自然的首选对象。
2、旅游是风景名胜文化得以发扬传承的重要渠道风景文化,人文文化并不能在一个密闭的真空状态下得到发展,吸有通过流动,通过文化及交流,才能使文化得到真正传承。
3、风景名胜区事业与旅游业的本质区别旅游业是一种产业,有着极其强烈的商业特征。
注重经济效益,以人为本。
风景名胜区兼容生态防护,景观形象建立,游憩启迪,科政审美等多种功能。
追求有度、有序、有规律的发展前景。
生态效益优先,以自然为源。
第三章风景与风景资源一、风景的概念(一)一般意义风景,是一定地域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雨雪等自然现象形成,并可供人观赏的景象。
(二)广义的风景广义的指自然的风光美景,是人们情感渗入自然的产地,能够引起人们美感的大自然的一角。
(三)人与环境的关系风景就是人和环境之边际存在的美,其本质是一种人与环境的边际文化信息。
二、风景的特性(一)整体性整体的空间美,各构景要素的组合,空间组合单元。
(二)真实性风景与游人间存在着四维空间(三维 +时间),产生四维的空间关系(三)固定性风景的空间固定性,表现为风景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不改变。
(四)地域性风景美反映地域差异和特色。
(五)时间性风景的时间序列,风景的时间变化,风景凝聚的时间。
(六)多样性风景构成要素的多样性,风景要素变化的多样性,风景结构变化的多样性。
(七)社会性风景形成过程就是协调人和自然相对贡献的过程。
三、栖息地理论(一)栖息地理论认为在规划中,人们所感受到的美产生于人对风景特征的直接感应,人对风景的反映主要是种返祖再现机制。
(二)视野——隐蔽理论视野——隐蔽理论主,人最满意的风景就是那些提供能够观察(视野),但又没有直接观察到的有潜力的风景。
(三)风水理论“仰观天文”“府察地理”景观特点:1、围合封闭的景观2、中轴对称的景观3、富于层次感的景观4、富于曲线美和动态美的景观(四)人景感应理论认为风景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双向作用的结果人是相互作用的形式1、人对风景的欣赏性人景相互作用的认知关系2、人对风景的评价性指人们对风景的态度和解释3、人对风景的行动性指欣赏者的行为动作与风景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4、人对风景的反应性指风景对它所处的环境以及风景环境对欣赏者的影响力风景环境具有地理环境、心理环境和思想环境三个层次(五)边际理论边际理论认为,风景是人和环境之间的中介物,这种中介物就是主客体之间的信息四、风景类型与特征(一)按地理条件或人文活动特点分类1、平原型平坦、空旷和辽阔,与天边相接,看不到边际;常显示过于单纯,单调无味适当加以点缀。
2、山地型高大、广阔——庄严雄伟高度和地形变化——动植物物种丰富*锯齿型和浑圆形锯齿形山地多为高山形态,浑圆形山地是低山形态3、河流型源于山地的大小百川汇聚成江河,流向平地,沿途流径不同的地形,景色多异。
4、湖泊型湖泊型风景的特色主要是平静和清澈的湖水,映射四周山色,形成丰富艳丽倒影的湖光山色。
5、海岸型系指以海岸的选择和布置而燕尾服开的海泽风景6、森林型系指以植物因素玷主导地位的一种风景类型7、农村型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8、城市型系指包括住宅、公建、街道、绿地、广场等在,以城市建设工程和建筑物为主体景物的一种风景类型,这些主体,景物均为人工营布置的,并非自然景物(二)按风景成因分类1、纯自然风景未径人工雕饰,自然而成2、人工景人为创造3、自然人工结合景略加人工修饰(三)按风景情态分类1、动态风景系指风景本身随时间推移而有明显变化的风景2、静态风景系指风景本身是静止的,不随时间变化而有明显变化的风景(四)按风景性质分类1、暖调与冷调风景暖、大红、大绿、黄、粉为主2、险要与雄伟风景险要的风景,系指一些悬崖峭壁雄伟的风景,系指一些体型限高、体量巨大的风景3、幽静风景,一般系指一些优雅寂静的风景开郎风景,系指一些场面开阔,能给人以海阔天空之感的风景4、有生命与无生命风景生物——无机物5、有声风景系指除能让人们以视觉享受以外,还能让人们欣赏到声音美的一类风景6、有味景观系能让人们在欣赏的美感中又添嗅觉享受的一类风景(五)按人类参与性质分类1、人为风景系指由劳动人民大众在生活、工作、劳动中,无意识无目的地创造并留下的人类劳动痕迹,且具有美感特征的一类风景2、人工风景系指由园林工作者,建筑师等专业人员,有意识,有目的,先有设计所建造的强调自然美的无数人工痕迹等一类风景。
五、风景资源的分析与评价(一)风景资源的定义风景资源系指能引起审美和欣赏活动,可作为风景旅游开发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1、风景资源是一种信息资源2、风景资源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财富3、精神文化涵(二)风景资源的可电层次1、景物景物是风景单元基本单元,是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风景素材的个体2、景点系指由若干相互关联的景物所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并具有审美特征的基本境域单位3、景群由若干个相关的景点所构成的景点群落或群体,称为景群4、景区由若干景群构成具有相对独立景观特特的一定用地围的区域,称为“景区”风景资源在实际应用上,可分作三至四级可电层次第一层次——风景区级第二层次——景区级第三层次——景群级第四层次——景点级(三)风景资源分类方法1、物理属性——时间与文化指标法2、功能属性——历史与文化指标法(四)风景资源这性评价1、风景资源评价标准(1)历史性标准自然环境景观风景资源 野外娱乐环境风景资源 地质历史变化遗址风景资源 生物进货史风景资源系指评价风景资源文化价值的标准悠久性、地方性、独特性、知名度等(2)科学性标准系指评价风景资源科学价值的标准地质、水文、地形地貌变化的丰富程度,以及稀有动物、原始植物群落等。
(3)观赏性标准系指评价风景经源观赏艺术价值的标准景观的新奇性、复杂性和统一性等(4)自然性标准系指评价风景资源生态价值与环境质量的标准风景环境的生态系统运动秩序良好,物种丰富,污染小,遭受破坏程序低(5)多样性标准系指衡量风景资源综合价值的标准2、风景资源评价方法(1)专家学派评价方法优虑、实用性强缺点:易受专业限制(2)心理学派评价法应用回归分析法得到数学模型来评价和预测风景质量,所以具有一定科学性(3)物理元素评价法科学性更强(4)类电评价法采取与种山逐个要素进行对比、打分,通过找出各自的优缺点和不足之处,来确定评价对象的风景资源质量(五)各级风景资源分级标准1、特级风景资源具有珍贵、独特、世界遗产价值和意义,有世界奇迹般的吸引力。
2、一级风景资源具有名贵、罕见、国家重点保护价值的国家代表性作用,在国外著名或有国际吸引力3、二级风景资源具有重要、特殊、省级重点保护价值和地方代表作用4、三级风景资源第四章风景名胜区性质及规划分区一、风景名胜区分类(一)按用地规模指标分类小型风景名胜区,20Km2以下;中型风景名胜区,21—100Km2大型风景名胜区,101-500Km2;特大型风景名胜区,500 Km2以上(二)按景观价值类型分类1、科学价值主导型风景名胜区这类风景名胜区的最大功能是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尤其是在生态和地球发展史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2、历史文化价值主导型风景名胜区这类风景名胜区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和美学方面的价值3、观光价值主导型风景名胜区该类风景名胜尽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其数量和类别甚多(三)按结构特征分类1、单一型风景区主要由风景欣赏对象组成一个单一的风景游赏系统2、复合型风景区由风景游赏和旅游设施两个职能系统复合组成3、综合型风景区由风景游赏、旅游设施、居民社会3个职能系统综合组成二、风景名胜区调查评价(一)风景名胜区调查1、风景名胜资源调查容(1)自然景物资源(2)人文景物资源2、环境水平调查容3、开发利用条件调查容4、规模围(二)风景名胜区评价1、评价作用基础工作:前提和依据2、评价依据“景物的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及其分布与环境规模”“自然环境质量”“开发利用条件”3、挖掘特色资源特色,是风景名胜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稀”,绝无仅有;“奇”,出乎意料;“古”,古意盅然;“怪”,不同寻常三、风景名胜区性质的确定(一)风景名胜区设置标准价值,资源环境,功能,规模围(二)风景名胜区围的划定1、保持区自然景物,人文景物的完整性和地域分布的边疆性,适当美顾与行政区划的协调和统一2、保护特色,维持生态——划出一定围的保护地带3、不改变区域围公私财产权权属关系和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的隶属关系(三)风景名胜区的分级按其资源的观常,文化,科学价值,环境质量,规模大小(四)风景名胜区性质的界定依据风景名胜区的典型景观特征,游览欣赏特点,资源类型,区位因素以及发展对策与功能选择来确定风景特征主要功能风景区级别四、风景名胜区规划分区(一)景区划分景区是根据景源类型,景观特征或游览要求而划分的一定用地围风景名胜资源特征的相对一致性游赏活动的连续性开发建设的秩序性(二)功能区划分功能区是根据重要功能发展需求而划分的一定用地围,并形成独立的功能分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