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合集下载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2)区别:①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有完整的思想体
系,支配人的精神世界,它要求人们虔诚地信仰,并按照宗 教教义、教规严格约束自己道德行为.不直接危害人的生命
财产;迷信则是一部分人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它来危害人或骗
取钱财的手段,对社会具有危害性。②从组织形式上看,宗 教有完整的、系统的宗教组织和团体,有宗教制度、宗教仪 式,而迷信则是散漫无组织的。③国家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 活动.而对封建迷信活动则坚决取缔。
行必要的特殊政策,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投入,加快民族自 治地方发展的若干新问题。下列对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
理解正确的是(
B

A.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 B.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依法行使自治权
C.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
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巩固强化
代表总数 少数民族代表人 数
少数民族代表占 14.5 14.6 12.2 总数% 有代表的少数民 族数(个)
14.7 14.3 13.9 10.9 13.6 14.9 4 6 1 54 55 55 55 55 55
30
30
53
54
问题:
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什么原则?结合上表加以 分析。
2.在我国,每个民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本民族的代 表,且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委员。上述材料体现了(
B

A.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B.各民族都有平等权利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 C.各民族都有权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D.各民族都有权管理本地区事务
巩固强化
6.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与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不矛盾 7.宗教与政权相分离、宗教不干预政权与宗教界人士当选人大

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⑤ 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3 现状: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 衡的状况依然存在,而且难以在短期内消除。
(4)措施:(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国家角度: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键。 ②坚持和完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制度保障。 ④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制定和完善法律体系——法律保障。 公民角度: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 民族团结的义务。尊重少数民族的民俗习惯,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 方民族主义。
②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的扶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 力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外因)
③还需要发达地区在人力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达到先 富带后富,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外因)
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⑤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
⑥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提醒: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步繁荣;各民
族共同繁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还包括政治、文化共 同繁荣。
4.三项原则的关系
它们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 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 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5.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公民) (1)作为公民,要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 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1)根本原因: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 (2)必要性: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 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①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②现实情况 A.“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社会基础) B.我国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政治基础)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 础。 (3)优越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高中政治】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及宗教政策ppt精品课件

【高中政治】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及宗教政策ppt精品课件

• 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分) •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 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历史和现实表明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 的优越性。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 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 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 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 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
• 09年全国3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 度。国务院公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少数民族聚 居地区的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 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 关 • ①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 • 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 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 B • ④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 A. ①② B. ②③ • C. ③④ D. ②④
弘扬科学精神
反对封建迷信、邪教
考点精要 考点1、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统一大业的完成;辽阔疆域与多种经济的开拓;灿 烂的文化的创造;抵御侵略、保卫边疆;新中国的创立。
考点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 则 1)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 铲除了民族压迫的根源
平等、团结、互助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 (08年全国文综P39)(20分)根据材料,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5)土尔扈物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 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 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 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 以来,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 治制度长期坚持。 • 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分) • (6)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整体与部分辩证 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 (10分)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六、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1、我国的民族关系: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①含义:各民族一律平等②表现:各民族绝无高低优劣之分,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选举权等)、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

历届全国人大都有少数民族代表参加。

注:平等地享有权利 ≠ 权利完全相同;平等地享有权利 ≠ 消除民族差异(此说法错误)(2)民族团结原则①含义: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圆局面。

②地位: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①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②原因: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三原则的关系: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3、怎样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公民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2)青年学生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地位: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2)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①自治的基础与前提:在国家统一领导下②自治范围: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③自治地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④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行使自治权。

(注:不包括当地的法院和检察院)⑤自治权: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高中政治-2018届 政治生活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高中政治-2018届 政治生活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考点精讲
(4)制度保障:健全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的统一领 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 使自治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 作主,发展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事业发展。 (5)合理的宗教政策: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 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尊重少数 民族地区的宗教信仰自由。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对处理民族关系三原则之间的关系理解错误 提醒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团结是实 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和保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 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
易错纠偏
[矫正训练1] [2014•天津高考]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 这片广袤的土地上,47个聚居民族繁衍生息。新中国成立后,实行 了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各民族之间的 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前所未有。正是这种大团结、大统一、大交 流,有力地促进了新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这表明( ) ①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②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第七课
高三政治组
考情分析
火眼金睛
1.民族平等就是指政治方面的平等,就是指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在我国各 民族之间已经完全实现了平等。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消除民族差别有利于充分实现各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 4.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增进民族平等 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 5.民族自治机关享有独立的立法权和司法权。 6.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设立在少数民族剧组的地方,民族乡属于民族自治地方。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都拥有 自治权。 8.我国的宗教状况和宗教本质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9.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本质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10.在我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所以对这两个问题要通盘 考虑综合解决。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3单元 第8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3单元 第8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0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国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①原因: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②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民族关系现状: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 [提醒]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民族差别的消失。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必修2 政生活)
第八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政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
01
课前自查夯基固本
02
课堂互动命题探究
03
时政链接热点研练
04
课后检测知能提升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
[重点内容]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 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的宗教政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6
【易错辨析】
1.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的立法保障了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矫正]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各民族地位一律平等。 2.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矫正]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矫正]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 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 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 级 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
制度)
机关
核心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民族
政策 (民族 区域 自治
内容
核心内容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
• • •

(5) 公民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 族团结的义务。
命题角度3
有关宗教政策的判断类试题
思路点拨 知识链接 对应训练
【真题回放】 (2012·全国新课标 ·T17) 我国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 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 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 和谐中的积极作用。这充分说明了 ( )
A.我国宗教是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 B.我国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 国组织 C.我国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D.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 会相适应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一个核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两个主体:人大代表和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 的地位
三项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和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 四大关系:一是人民、人大代表、人大与人大制度的 关系,二是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三是中国 共产党、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的关系,四是我国 的民族原则与民族政策的关系。
关 系
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 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 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命题角度2
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应用类试题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A.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力量,要积极引导它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B.宗教与社会主义体系根本对立,只有消极作用


C.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正确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D.逐步取缔宗教信仰
解析:宗教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B 项说法错误。宗教 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既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 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故 D 项说法错误。
栏 目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链 接
(1)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核心内容:________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________内容。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
________和________决定的。
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
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
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课件10: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课件10: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本质 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唯心主义 反科学、反人民、反政府、反党、反社会 世界观
组织 教义 政策
依法成立、登记 有一整套的教义 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非法成立 歪理学说 依法惩处、坚决取缔
第 12 页
第 13 页
材料: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在我国境 外东南至东北沿海呈半月型地带,大约有26个宗教电台对我国进行 “空中传教”。有5座电台以不同频率,用普通话和各种方言对华广播。 此外,境外敌对势力非法向内地运进大量的宗教印刷品,他们还利用 旅游团体入境之机,零星带入,集中散发。其目的是通过这些反动宣 传品,煽动群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这些都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的。
(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第8 页
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①不得利用宗教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
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②宗教不能干预行政、司法。③宗教不能干预教育。
判断: (1)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正常≠一切 (2)可以根据宗教理论干预国家行政,司法活动 不能干预行政 (3)佛教可在学校中进行有神论宣传 不能干预教育 (4)我国实行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所以鼓励或支持人们信教
民中发展教徒,委任教职人员和进行其他的传教活动。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
自办的方针,在此基础上,还要发展宗教方面的对外关系,如以傅铁山为团长的
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一行8人,于2000年8月28日出席了,“联合国宗教和精神领
袖世界和平千年大会”, 傅铁山代表中国宗教界人士发言。
习近平强调,要精心做好宗教工作,积第极15 页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好 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 展中的积极作用。要重视培养爱国宗教教 职人员队伍,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宗教界人 士素质,确保宗教组织领导权牢牢掌握在 爱国爱教人士手中。 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其作用主要是消极的,我国为什么还 允许其存在?能不能消灭它?

2014高三必修2一轮复习.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2014高三必修2一轮复习.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2)、原因(为什么) ①各民族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关系是平等 的。 ②妨碍民族团结的因素还存在: A、国际敌对势力的影响和挑动; B、国内民族分裂分子的破坏; C、民族偏见、民族主义的影响。
(3)、重要性(团结意义) 坚持民族团结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 ①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标 志之一, ②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④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A)
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挫败民族分裂活动的根本保证
②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 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妨害我国民族团结的因素将不复存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变式训练】
(2010·江苏卷1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以来,在党和 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经济社会各项事
(3)、贯彻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要求 ①民族地区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 斗的精神,因地制宜,调动各方面的 积极性,发挥地区优势。 ②国家要加大支持力度,在法律、制 度、投资项目、税收政策等各方面进 行支持 ③发达地区要在人力、技术等方面加 强支持和帮助先富带后富,达到共同 发展和繁荣。
4、三原则的关系: 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2014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体现我国国体和民主的特点 )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第十八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十八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十八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一、选择题1.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我国消灭了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③我国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④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①是我国在民族问题上体现出来的历史特点,不选;②错误,我国当前干部群众中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民族偏见仍然存在;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

答案 D2.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党委、政府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的核心内容是主权B.它的前提是“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C.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D.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地方的党委和政府解析A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B错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国家统一、领土完整;D错误,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答案 C西藏自治区的发展是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成就的一个缩影。

据此回答3~4题。

3.60多年来,西藏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充分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

A.让少数民族人民行使自治权B.领土完整、国家统一C.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D.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国家的统一,故B正确。

其它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B4.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全面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行使自治权,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下列关于西藏自治区自治权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西藏自治区可以制定符合本区实际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并独立司法②西藏自治区可以使用藏语教学和广播③国务院的决议、指标不适合西藏实际情况的,西藏自治区可以报经国务院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④西藏自治区可以拥有独立的外交权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解析本题考查对西藏自治区自治权的理解。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①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我们要以 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弘扬科学精神。 ②尽管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宗教的本质没有改变,其消极 作用仍是主要的。 ③邪教不是宗教;宗教也不属于封建迷信。 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 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 ⑤既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 教。 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解决宗教问题的惟一正确的途径,只能是在 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科学技 术的巨大发展,逐步消除宗教存在的根源。

1、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大扶 持力度,完善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各少数民族 分享国家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发展成果。其依据是 A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各民族平等地享有各方面权利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规定少数民族地区享有经济发展自主权 C我国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D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2、(2009· 海南卷)自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颁布以来,国家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 2009年兴边富民、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和特困民族地区扶持发展、 施建设项目,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适当增加国家投资比重 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等工程。各级政府共投入民族专项资金 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比重,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扶持力度, 2.85 亿元,比上年增长l7.63%,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生产总值比上 国家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因为 年增长 l2.4%。上述事实体现了 ①民族特色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 ①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国家投入是民族地区发 ②国家的强盛需要各民 展的根本动力 ③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我国各民族 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 ③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 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团结的物质 A.①② B.①④ B.①③ C.②③ C.②④ D. ③④的,是国家统一领导下 的自治。材料中,宁夏回族自治区坚持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认真 履行《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维护民族团 结和国家统一等表明: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 一部分,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坚持了国家统一这一前 提。 ②材料指出宁夏回族自治区依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地 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表明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保障民族地方的自治 权,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 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我国正确处 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 共同繁荣。
1、我国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 往往交织在一起,但民族问题不一定就是宗教问题 2、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 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正确,但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是 错误的 3、在我国,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1、我国已经消灭了民族压迫,所以不存在民族问题了。
消灭了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是消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的根源,但当前影响我国民族团结的问题仍然存在。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作为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由国家性质决定
•但从具体原因来讲,是由我国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
知识明辨
正常的宗教活动才受到法律的保护
4、我国支持和鼓励人民反对人民信仰宗教。
5、我国实行自主自办的方针,与外国宗教不存在交往。 我国宗教在独立自主自办的前提下,发展与国外宗 教的交流和交往。 6、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使宗教信仰最终放弃有神 论和宗教信仰,逐步消灭宗教。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 相适应,把宗教活动纳入政策、法律、法规范围。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 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 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新疆维吾尔自 A 治区1955年10 月1日成立
内蒙古自治区 B 年5月1日成立 1947 C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25日成立
西 藏D 自 治 区1965年9月9 日成立
E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15日成立
知识体系
含义:
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制 度
是 什 么

高中政治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处理民放关系的原则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

高中政治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处理民放关系的原则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处理民放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总体目标1.知识目标⑴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⑵懂得我们伟大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⑶明确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⑷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⑸知道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⑹明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它既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又行使自治权。

⑺了解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

⑻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国情的选择,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⑼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⒉能力目标⑴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和政策,都坚持从实际出发,适合国情。

我国的宗教政策遵循了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本课教材涉及一些学生已学过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去获取新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⑴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我们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使学生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从现在做起,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的同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

⑵长期的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大政治优势,使学生理解并拥护这一制度,进而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的历史责任。

·⑶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宗教政策的正确性,明确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
则”的考查。
K12教育课件
17
2.(2014·全国卷Ⅰ)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
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
政平衡制度。2010~2012 年,中央财政对 8 个民族省区(即
5 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 3 个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
各民族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团结,故②③符合题意;变通执行
权是民族自治机关享有的权力,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不享有
自治权,①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双语法官的培养,与民
族语言能否成为民族自治机关公务语言无关,④排除。 答案:C
[追根教材] 本题是对教材中“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
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必然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 优越性
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
发展
K12教育课件
15
研高考——寻根觅源
1.(2017·全国卷Ⅱ)某社区有汉、回、白、彝、傣等二十多个民
族居住。每逢民族节日,各族群众都一起欢庆,“同过民族
节,众筹百家宴”。在泼水节大家到民族团结广场相互泼水
祈福,在火把节组织篝火晚会一起载歌载舞,在开斋节一起
吃馓子、油香……该社区各族群众同过民族节
()
①是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 ②体现了平等团结
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实现了多民族地区社区组织的自
我完善 ④是各民族相互尊重、文化交融的生动写照
A.①②
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自治权,依法保障西藏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08全国Ⅰ39)一位西方把学家说,土尔扈特 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 太的叙事史诗”。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 一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 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 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采,党和政府又 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 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根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自 治地方设立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 • ①人民法院 ②人民政府 • ③人民检察院 ④人民代表大会 • A.①② B.②④ • C.②③ D.③④
B
•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自治权 • C.设立自治机关 D.区域自治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1)根本上是由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 的。 (2)从具体原因来讲,它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 现实情况决定的,有着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①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现实情况: ②“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社会基础 ③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政治基础
优越性
③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 义民族关系。 ④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 • A.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 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 • B.其内容是在各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自治地方,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 C.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的原则 • 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政治生活第七课 我国的宗教政策

政治生活第七课 我国的宗教政策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要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当家作主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优势。材料一中提到 的代表议案以及参与联名代表的人次,表明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管理 国家的权力,体现了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法律归根结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 略。从三则材料中可看出监督法的制定过程 表明法律就是党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 国家意志。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必须保证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分别从根本保证、 总之,上述材料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 本质要求、基本方略的意义上,阐明 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政府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我国宗教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有利于尊重和保护人权;
有利于民族团结、和谐,构建和谐社会;
有利于调动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积极性, 将力量凝聚到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
判断分析: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表明宗教的消极作用已经消除。
×
(2)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逐步引导宗教界 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
×
2.弘扬科学精神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原因,从而更加正确的理解我国的宗教 政策,弘扬科学精神。
(2)你打算如何弘扬科学精神?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 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 的主人。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3. 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即真实性内容和多样性形 式的统一、权利和义务的 统一。 4. 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 原则和活动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一、教材分析 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这也是和国家密切相连的两个重要问题,国家都是由一定民族构成的,民族关系处理得当与否,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民族问题解决的最好的国家之一,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有效的使各民族和睦的生活于一个安定的国家之中,它对于维护祖国的统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具有重大意义。

宗教是现实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焦点,它与民族问题密切相关,宗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

宗教,就其思想来说,是一种崇拜超自然力量,相信有神论的意识形态;就组织上来说,宗教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

不同的性质的国家会采取不同宗教的政策。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肩负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任务,对宗教的处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团结、国际间的交往。

我国实行政教分离、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这对调动信教群众的积极性,维护国家的稳定具有重大的作用。

新时期宗教工作还要依法加强对宗教工作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主要概念及知识点 1、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团结原则和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4、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尤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5、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6、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7、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 三、重难点分析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正确认识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理解和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1)民族平等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

①马克思主义认为,各族人民群众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对历史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因此,各民族应一律平等。

②马克思主义认为,古往今来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自己本质上的特点,都有只属于该民族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特殊性。

各民族的发展程度上的差别是历史的、地理的、社会的诸多因素造成的,世界上各个民族虽然有大小、强弱、先进与落后之分,但并无优劣或贵贱之别。

③贯彻民族平等原则,在我国主要是指少数民族与汉族享有平等的权利。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消灭了剥削制度,我国各民族在享有权利方面已经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并且贯彻到了一切社会生活领域中。

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还处于落后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因而影响了平等权利的充分行使,这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并不是有没有平等权的问题,而是行使平等权利充分不充分的问题。

面对历史遗留下来的事实上的不平等,我们要处理好民族关系,就要对少数民族给予帮助和照顾,采取一定的特殊政策。

坚持民族平等原则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2)民族团结原则。

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内在要求。

它是指各民族和睦相处、友好交往、互相合作、联合奋斗。

①在我国,由于消除了民族不平等的根源,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

因此,各民族能够团结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里。

这是我国实现民族团结的原因。

②民族团结的必要性。

民族团结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是国家安定、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

因此,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③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这是因为,妨碍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因素仍然存在。

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必须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要与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进行斗争,要依法惩处煽动民族歧视的行为。

(3)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①实现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目的决定的。

社会主义的目的,不只是消灭民族压迫,而且要消灭各民族之间的任何隔离状态;不只是要使各民族互相接近,而且是要使各民族在平等、团结、互助的基础上获得高度的繁荣和发展。

②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

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有的民族比较先进,民族素质提高较快,有的民族则和先进民族还有一定的差距,只有坚持共同繁荣原则才能最终达到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途径。

首先,需要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

同时,需要国家给予支持和帮助;还需要发达地区在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援。

(4)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三者是相互联系的。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各民族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宪法规定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及其类型 对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主要是应该理解国家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

一方面,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内的自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除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行使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在内的广泛的自治权。

应该在自治机关的干部中,尽量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人员,力求自治机关干部的民族化。

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种是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如西藏、凉山彝族自治州;一种是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同时又包括一个或几个人口较少的其他少数民族所建立的自治地方,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再一种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如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青海省的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等。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必然性 我国之所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决定的。

第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创造了祖国灿烂的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曾出现过民族隔阂、纷争甚至暂时的割据和分裂现象。

但总的来说,各民族的交往从未间断,国家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各族人民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有着共同的遭遇和命运。

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各族人民的命运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结成了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

第二,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各民族的分布形成了交错居住的状况。

汉族人口不仅在全国,而且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占多数。

各少数民族大都有一个或几个比较集中的聚居地区,但即使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也往往居住着许多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这使一个民族很难构成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更难以离开其他兄弟民族的帮助而独立发展。

因此,中国各民族宜合不宜分,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第三、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第四、各民族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共同防御外敌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详见课本81—83页) 3、正确理解和贯彻我国的宗教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及其实质 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包括既保障人们信教的自由,又保障人们不信教的自由。

这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任何强迫不信教的人信教的行为,如同强迫信教的人不信教一样,都是侵犯别人的信仰自由,都是极端错误和绝对不能容许的。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正因为这样,一定要坚持宗教同政权、司法和教育分离的原则,绝不允许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干预司法、干预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

(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正常的宗教活动,即在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范围内,教徒表达宗教感情,参加宗教节日等行为和活动等都是允许的。

超出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的活动,就是非法活动。

要把正常的宗教活动同在宗教掩盖下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严格地区别开来。

保障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同时就意味着必须打击一切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

对披着宗教外衣的犯罪分子,要依法给予严厉的制裁。

同时,还必须把正常的宗教活动同封建迷信活动、邪教活动严格区别开。

凡从事迷信活动、邪教活动的,一律严加取缔,并且绳之以法。

我们打击一切在宗教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取缔一切封建迷信活动,恰恰是为了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3)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

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日益扩大,宗教界的对外联系日益发展,宗教团体一定要坚持宗教事务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坚决拒绝任何外国教会和宗教界人士插手干预我国宗教事务,更不允许外国宗教组织用任何方式来我国传教,或者散发宗教宣传材料,这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问题。

我国宗教界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发展宗教方面的对外友好关系,可以使宗教方面的国际交往健康和顺畅地发展,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

4、加强党和国家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宪法规定的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为了贯彻这一基本政策,我国1994年初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和《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这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面对宗教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提出的,以便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这是我们国家依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管理的具体表现。

国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和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一致的。

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正是为了全面地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

5、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我们坚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不是说要求宗教教徒放弃宗教信仰和有神论思想,而是要求他们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把爱教与爱国结合起来,做到宗教活动有利于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我们能够做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一,从政治方面看。

在社会主义的政治领域中,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是同广大信教群众的政治利益是一致的,这就是国家的独立和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

第二,从经济方面看。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物质文明,这同广大教徒的切身物质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第三,从伦理方面的协调性看。

宗教道德是抽象的道德观,正因为它的这种抽象性,就能够在历史和现实中为各个不同的阶级所利用。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剥削阶级已被消灭,因而不存在剥削阶级利用宗教道德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