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一、教材分析
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这也是和国家密切相连的两个重要问题,国家都是由一定民族构成的,民族关系处理得当与否,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民族问题解决的最好的国家之一,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有效的使各民族和睦的生活于一个安定的国家之中,它对于维护祖国的统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具有重大意义。宗教是现实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焦点,它与民族问题密切相关,宗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宗教,就其思想来说,是一种崇拜超自然力量,相信有神论的意识形态;就组织上来说,宗教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不同的性质的国家会采取不同宗教的政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肩负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任务,对宗教的处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团结、国际间的交往。我国实行政教分离、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这对调动信教群众的积极性,维护国家的稳定具有重大的作用。新时期宗教工作还要依法加强对宗教工作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主要概念及知识点
1、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团结原则和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4、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尤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5、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6、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7、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
三、重难点分析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正确认识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理解和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1)民族平等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
①马克思主义认为,各族人民群众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对历史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因此,各民族应一律平等。
②马克思主义认为,古往今来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自己本质上的特点,都有只属于该民族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特殊性。各民族的发展程度上的差别是历史的、地理的、社会的诸多因素造成的,世界上各个民族虽然有大小、强弱、先进与落后之分,但并无优劣或贵贱之别。
③贯彻民族平等原则,在我国主要是指少数民族与汉族享有平等的权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消灭了剥削制度,我国各民族在享有权利方面已经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并且贯彻到了一切社会生活领域中。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还处于落后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因而影响了平等权利的充分行使,这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并不是有没有平等权的问题,而是行使平等权利充分不充分的问题。面对历史遗留下来的事实上的不平等,我们要处理好民族关系,就要对少数民族给予帮助和照顾,采取一定的特殊政策。坚持民族平等原则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2)民族团结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内在要求。它是指
各民族和睦相处、友好交往、互相合作、联合奋斗。
①在我国,由于消除了民族不平等的根源,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因此,各民族能够团结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里。这是我国实现民族团结的原因。
②民族团结的必要性。民族团结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是国家安定、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因此,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③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神圣职责和义务。这是因为,妨碍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因素仍然存在。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必须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要与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进行斗争,要依法惩处煽动民族歧视的行为。
(3)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①实现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目的决定的。社会主义的目的,不只是消灭民族压迫,而且要消灭各民族之间的任何隔离状态;不只是要使各民族互相接近,而且是要使各民族在平等、团结、互助的基础上获得高度的繁荣和发展。
②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有的民族比较先进,民族素质提高较快,有的民族则和先进民族还有一定的差距,只有坚持共同繁荣原则才能最终达到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途径。首先,需要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同时,需要国家给予支持和帮助;还需要发达地区在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援。
(4)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三者是相互联系的。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宪法规定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及其类型
对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主要是应该理解国家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
一方面,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内的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除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行使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在内的广泛的自治权。应该在自治机关的干部中,尽量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人员,力求自治机关干部的民族化。
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如西藏、凉山彝族自治州;一种是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同时又包括一个或几个人口较少的其他少数民族所建立的自治地方,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再一种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如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青海省的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等。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必然性
我国之所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决定的。
第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创造了祖国灿烂的文化。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曾出现过民族隔阂、纷争甚至暂时的割据和分裂现象。但总的来说,各民族的交往从未间断,国家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各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