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本科大学语文课程设计与实施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经典模板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经典模板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目录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一)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三、课程目标四、课程内容与要求五、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方法建议(二)学习方法建议(三)教材选用建议(四)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五)教学条件建议(六)师资条件建议(七)教案编写要求六、教学评价与考核要求七、其他说明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大学语文课程编码:10070004课程类型:基础素质教育课总学时:54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专业):高职各专业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一、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大学语文》课程是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它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于一体的重要的公共基础必修课。

对高职学生进行语文素养教育,提高其文化素养和基本素质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我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我院各专业开设,课程的建设受益面广,课程内容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课程设置很有必要。

二、课程基本理念《大学语文》适应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以为我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对学生进行优秀经典文学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和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人文精神关怀,陶冶高尚情操,提高审美品位和人文素养,并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大学语文》以经典的优秀文学名篇为内容,通过课堂上的阅读和鉴赏教学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理解、表达及运用能力的训练,致力于学生的思维、想象联想、感悟和鉴赏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自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大学语文》以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为指导,践行“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有效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形成,在语文“教”“学”“做”合一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

三、课程设计本课程具有“文道结合”的特色,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向各专业学生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情操以及审美的教育。

大学语文1教学实施设计方案

大学语文1教学实施设计方案

《大学语文1》教学实施设计方案一、课程简介大学语文是广播电视大学专科和开放本科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广告专业的必修课、非中文专业的选修课。

依照中央广播电视在专科层次的培育目标和非中文专业本科层次的需要,本课程旨在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程于第一、二学期开设,为学年课。

108学时,5学分。

本门课程的教学以文字教材为基础,音像教材为基干,采纳文字教材与音像教材相结合,直接辅导和自学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方式。

文字教材为《大学语文》,张继缅、陈寿立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辅助文字教材为《大学语文学习指导》,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音像教材为录象课,共10讲,为重点、难点文章的解析。

第一学期教学阅读欣赏单元;第二学期教学表达、说明、议论及言语交际单元。

(一) 主教材(选文58篇,知识单元5篇,全书总字数约30万字)教学内容由两部份组成。

一是选文,一是知识单元。

1. 选文,多数取名家名篇。

古今中外兼收并蓄。

古与今,以今为主;中与外,以中为主。

选文力求典范且风格多样,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总之,文短,意美,法活。

2. 知识单元,重在理论上的提高。

结合选文,指导学生阅读欣赏和表达的实践,着重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水平。

3. 选文配以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注释、阅读提示和试探练习题,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二) 学习指导书(全书总字数约25万字)除选一些与主教材内容相乎应的文章外,还要以教材单元为单位弄成假设干综合性练习。

题型包括:名词说明、多项选择、背诵或复述、文章分析、文章修改、简答、论述及作文等。

(三) 录像课10节(每节25分钟)讲解重点和难点。

(四)本课程在八一学校为学期课,5 学分。

二、教学说明(一)教学目的学习教材所选文章和知识单元,了解、明确和把握有关的文学大体常识,同意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陶治,在提高人文素养的同时,提高阅读及表达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实施方案范文

大学语文课程实施方案范文

大学语文课程实施方案范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语文课程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实施大学语文课程,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一份大学语文课程实施方案范文,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课程目标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具体包括:1. 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流畅地运用汉语进行书面表达;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通过阅读、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提升思维深度和广度;3.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和人文情怀,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文学经典、现代文学、修辞学、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包括:1. 文学经典:通过选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如《红楼梦》、《西游记》等,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2. 现代文学:通过选读当代文学作品,如鲁迅、茅盾、巴金等作家的代表作,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增强对当代文学的认识和理解;3. 修辞学:通过讲授修辞学知识,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学生了解文学语言的艺术特点,提升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4. 写作技巧:通过讲授写作技巧,如议论文、说明文、小品文等文体的写作方法,使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提升文字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具体包括: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2. 互动式教学:通过讨论、辩论、小组活动等形式,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体验。

四、考核评价大学语文课程的考核评价应注重综合评价和能力评价,具体包括:1. 综合评价:通过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2. 能力评价:通过阅读分析、写作表达、口头表达等形式,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语文课程实施方案模板

大学语文课程实施方案模板

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2. 课程编号:XXXXXX3.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程4. 开设学期:第X学期5. 学分:2学分6. 学时:32学时7. 适用专业:各专业本科8.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汉语语言文学素养;(2)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和写作能力;(3)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4)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1. 课程内容:(1)绪论:大学语文课程概述、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2)文学作品鉴赏: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3)语言文字运用:汉语语法、修辞、词汇等(4)写作训练: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5)文学史与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2. 教学安排:(1)理论教学:每周2学时,共16周(2)实践教学:每周2学时,共16周,包括课外阅读、写作练习、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文学作品、语言文字知识等(2)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3)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总结(4)写作指导法:针对学生的写作问题,进行个别指导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2)网络教学:利用校园网、在线课程等资源,拓展学生学习渠道(3)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博物馆等,增强学习体验四、教学评价与考核1. 评价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2)期中考试:检测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30%(3)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占总成绩的40% 2. 考核内容:(1)文学作品鉴赏:分析作品主题、人物、情节等(2)语言文字运用:正确运用汉语语法、修辞、词汇等(3)写作能力:根据命题或材料进行写作五、课程资源与支持1. 教材与参考书:(1)教材:《大学语文》(2)参考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典文学史》等2. 网络资源:(1)校园网:提供课程相关资料、在线测试等(2)在线课程: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渠道3. 实践基地:(1)图书馆: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方便学生阅读(2)博物馆:组织学生参观,增强学习体验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旨在提高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大学语文教程课程设计

大学语文教程课程设计

大学语文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大学语文教程课程是本科院校必修的一门课程,主要针对本科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系统学习和运用。

本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等,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二、教学目标1.了解汉语言文字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教育思想,掌握语言的基本技巧和表达能力。

2.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3.帮助学生掌握文学阅读和鉴赏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语言分析文学作品和社会问题。

4.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培养能够独立思考、认真分析问题、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语文基本知识•汉字的形体、音形义构成和发展•语音、语法、词汇和语用的基本知识•文章结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第二章:汉语写作与阅读•散文写作与修辞方法•报告、备忘录、公告、公文写作•观察、分析、阅读、评价和欣赏文学作品第三章:文学作品分析•古典诗文、小说、现代文学、儿童文学的作品分析•作家的文化背景和人生经历对作品的影响•文学和时代的关系第四章:文化、思想与社会问题•中华文化概述与读史与解析•文化自信与立足当代•文化与国家、民族关系•文化变革、现代性思维与文化创新四、教学方法传统课堂教学讲授课程内容,启发式教学,学生讨论互动等。

论文写作鼓励学生通过写文化论文,总结语文知识和思考文化、社会问题。

作品研读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让学生了解不同语境下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文化背景。

课外阅读推荐推荐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经典著作以及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其语文素养和文化素质。

五、考核方式•期中考试(占总分的30%)•期末考试(占总分的50%)•论文写作(占总分的20%)六、教学内容与时代性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关注语境与时代性,融入现代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在教学中尝试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跨出自我、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增强语文素养与文化素质。

本科语文课程设定

本科语文课程设定

本科语文课程设定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本科语文课程设定的参考,以满足学生对
语文研究的需求,同时避免涉及法律复杂性。

课程设定应简洁明了,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课程目标
-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
- 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课程大纲
1. 语文基础知识
- 字词语法
- 语句结构与修辞手法
- 诗词鉴赏与创作
- 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
2. 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
- 阅读理解与批判性思维
- 文章写作与修辞技巧
- 议论文写作与辩证思维
- 文学作品分析与评论
3. 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培养
- 中国古代文化与传统价值观
- 中外文学名著欣赏与思考
- 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交流能力
- 社会热点问题的语文视角分析
课程教学方法
- 讲授与互动式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参与与思考- 阅读与写作训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课堂讨论与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多媒体技术与网络资源的应用,丰富课堂形式与内容
课程评估方式
- 课堂表现与参与度
- 作业与考试成绩
- 课程论文与报告
- 学生自我评估与互评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一份本科语文课程设定的简要概述,以引导学生提高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与表达能力,以及提升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课程教学方法应注重互动与参与,并结合阅读与写作训练。

评估方式应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与考试成绩,以及课程论文与报告等。

大学语文课程实施方案

大学语文课程实施方案

大学语文课程实施方案前言语文课程是大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以及个人素养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全新的大学语文课程实施方案,以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使其在语文学习方面得到更好的提升。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达到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语文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逐步形成准确而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其能够领悟文学艺术的内在精神和美学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进行有效的思辨、论述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4.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基础知识学习基础知识包括语文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例如汉字、词语、句子、作文等方面的知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文学阅读与鉴赏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文学阅读来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拓展其世界观和人生经验。

教师可以从中国古代文学、古今杂文赏析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

写作能力培养写作能力培养包括论述、叙事、写景和写人等方面,帮助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创造性思辨和表达。

独立思考与问题分析独立思考与问题分析能力培养是本课程的重点,让学生拥有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深刻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以下方式:课堂讲授教师进行课堂专业讲授,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讨论和思考教师通过讨论和思考来引导学生思考和独立分析问题。

组合式教学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组合式教学,让学生进行合作分析、独立分析和讨论。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展示学科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效果评估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学生需要提交作业,进行课堂发言和问答,进行听课笔记和课后阅读等方式来检验学习效果。

大学语文校本课程教案

大学语文校本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文学素养。

2.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人文视野。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本课程以文学作品为主,涵盖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体裁。

具体内容包括:1. 诗歌:《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

2. 散文:先秦诸子散文、唐宋八大家散文、明清小品等。

3. 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等。

教学过程:第一周:课程导入1. 介绍大学语文课程的意义和目标。

2. 分析文学作品的特点和价值。

3. 布置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文学作品。

第二周至第十周:课文精讲1. 每周选择一篇或几篇文学作品进行精讲。

2. 结合作者背景、时代背景、文学流派等进行分析。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

4.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第十一周至第十四周:写作训练1. 介绍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包括命题作文、自由作文等。

3. 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第十五周至第十八周:课外阅读与交流1.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阅读视野。

2.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分享阅读心得。

3. 邀请专家或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

2.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3. 写作作品: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文学作品原著。

2. 相关学术著作和论文。

3. 互联网资源,如文学网站、电子书等。

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氛围。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实施方案大同大学文学学院目录一、《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二、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三、我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 (2)(一)教学内容改革 (2)(二)教学方法改革 (2)(三)考核方式改革 (4)(四)教学模式改革 (5)(五)师资队伍建设 (6)(六)教材建设 (6)(七)教学大纲 (6)四、实施计划 (13)五、《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13)《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实施方案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38号)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教学改革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母语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离不开母语。

同时母语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媒介,是记录和保存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因此,学好《大学语文》,一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母语理解和表达能力;二是可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审美文化素养;三是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塑造民族风骨。

二、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大学都很重视对学生进行本国语的教育。

因为母语是学习的主要工具,任何学科的学习,都要有深厚的本国语的根基。

我国老一辈的自然科学家如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苏步青、钱学森等,他们不仅自然科学方面的学术造诣极深,而且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也非常广博。

他们扎实的母语基础,深厚的文学功底,优美的语言文字,使自然科学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

相形之下,目前在我国很多高校,由于强调专业性,认为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母语运用能力和通过母语对其进行审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任务往往被忽略。

很多理工科大学生不能用母语清楚、准确、规范、流畅地表达思想感情和学术问题,有的甚至动笔就是错别字连篇,语病累累,更不要谈通过母语养成优秀的文化品格。

《大学语文》授课计划

《大学语文》授课计划

《大学语文》授课计划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写作、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基础知识本课程将介绍汉语拼音、汉字笔画、常用词汇、语法规则等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

2. 文学作品鉴赏本课程将选取一些经典文学作品,通过讲解、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写作训练本课程将设置一些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培养其写作能力。

4. 口语表达训练本课程将通过演讲、对话等形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

5.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安排本课程共安排16周,每周2学时,共计32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1-3周:基础知识学习;4-6周:文学作品鉴赏;7-9周:写作训练;10-12周:口语表达训练;13-16周:综合练习与考核。

四、教学评估与反馈本课程将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此外,教师还将定期收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反馈意见,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五、教学要求与建议1. 教师要认真备课,熟悉教材内容,掌握重点、难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3.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

4. 教师要注重考核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既要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又要考察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5. 教师要不断收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科语文课程设定

本科语文课程设定

本科语文课程设定目标本科语文课程的设定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学习语文课程,学生将能够提高沟通能力、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他们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语言表达能力- 词汇与语法:学生将学习丰富的词汇和正确的语法结构,以便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 口语表达:通过课堂讨论和演讲活动,学生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学会清晰、有逻辑地组织思维并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 写作技巧:学生将学习各种写作技巧,如论证、说明、议论等,以便能够用适当的方式书写文学作品、学术论文和其他文本。

阅读理解能力- 文学作品阅读:学生将阅读和分析各种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和戏剧,以培养对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 非文学作品阅读:学生将阅读和理解各种非文学作品,如新闻报道、科学文章和历史文献,以提高对不同领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写作能力- 创意写作:学生将学习创作各种文学形式,如散文、诗歌和短篇小说,以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 学术写作:学生将学习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以提高学术表达和研究能力。

评估方式本科语文课程的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包括考试、论文、口头演讲和课堂参与等。

通过综合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以确保他们达到课程目标并取得良好的学术成绩。

总结本科语文课程设定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他们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课程内容的有序安排和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学生将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的优秀人才。

大学语文教资教案模板范文

大学语文教资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大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本科教材:《大学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大学语文》的基本内容,提高文学素养,培养阅读、鉴赏、评价和表达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写作练习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大学语文》的基本内容2. 文学鉴赏方法3. 写作技巧教学难点:1. 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2.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目的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回顾高中语文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1. 介绍《大学语文》的基本内容,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2. 分析《大学语文》中的经典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讲解其文学价值和时代背景。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观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四、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其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学生模仿案例,进行写作练习。

五、总结与作业布置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鉴赏方法和写作技巧。

2. 布置作业:阅读《大学语文》中的某篇作品,撰写一篇鉴赏文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大学语文》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学鉴赏方法和写作技巧的理解。

二、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观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其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学生模仿案例,进行写作练习。

四、写作指导1. 教师讲解写作技巧,如立意、结构、语言等。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篇写作练习。

五、总结与作业布置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鉴赏方法和写作技巧。

大学语文整体课程设计

大学语文整体课程设计

大学语文整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如文学史、文学作品、修辞手法等;2. 熟悉不同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作品,能够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时代背景;3.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技能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作品;2. 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各类文体写作;3. 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善于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热爱文学的情感;2.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和包容不同的观点。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大学语文整体课程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具备良好人文素养的大学生。

学生特点分析:大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兴趣,但个体差异较大。

教学要求:1. 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和实用写作。

模块一:中国古代文学涵盖《诗经》、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以《大学语文》教材相关章节为依据,重点分析《离骚》、《史记》选篇、《唐诗三百首》选篇等。

模块二:中国现当代文学包括现代诗歌、散文、小说等,重点学习鲁迅、茅盾、巴金等作家的代表作品,结合教材章节,安排对《呐喊》、《边城》等作品的深入学习。

模块三:外国文学涉及古希腊罗马文学、欧美文学、亚非文学等,选取教材中经典作品,如《荷马史诗》、《哈姆雷特》、《巴黎圣母院》等,分析其文学特点及影响。

模块四:实用写作涵盖公文写作、新闻写作、评论写作等,根据教材内容,教授各类文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大学语文教师教学课件设计与实施》

《大学语文教师教学课件设计与实施》

教学课件设计原则与目标

1 简洁明了
精简内容、优化排版,突 出重点,提高学习效果。
2 多媒体呈现
结合图文、音视频等多种 形式,增强教学效果。
3 互动参与
引入交互元素,激发学生 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效果。
教学内容分析和课件设计
分析
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的关 键点、难点、学生需掌握的重点。
《大学语文教师教学课件 设计与实施》
本课件探讨大学语文教师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实施,包括意义与重要性、设计 原则、多媒体语言使用技巧、优化及实施效果探究等。
教学课件的定义与概述
教学课件是指教师为支持课堂教学而设计制作的电子化教学材料,可包含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 用于提供信息、呈现教学内容。
设计
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根据分析结果设计教学 课件,注重启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课件的多媒体语言设计和使用技 巧
图文结合
运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音视频应用
通过音频和视频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感知,提高学习兴趣。
动画效果
设计适当的动画效果,使课件更生动、有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根据评估结果,分析问题 所在,及时改进教学课件, 提升教学效果。
鼓励学生提供反馈意见, 了解学生需求,不断改进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的实施与教学效果的探究
通过实施教学课件,了解教学效果,探究实施过程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学课件的修订与完善
根据实施效果和学生反馈,不断修订和完善教学课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学课件的创新和优化
1
优化
2

大一语文课程规划方案

大一语文课程规划方案

大一语文课程规划方案一、课程目标:通过一年的语文课程学习,使学生:1.掌握系统的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提升阅读水平。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写作技巧、写作表达能力等。

4.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

5.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提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课程安排:1.词汇与语法学习(10周):通过对基础词汇和常用语法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打好语文基础。

2.阅读与写作(20周):每周安排2-3节的阅读课,通过阅读不同题材的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习惯。

每周安排1-2节的写作课,通过写作指导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培养写作表达能力。

3.口语表达(10周):每周安排1-2节的口语表达课,通过讨论、演讲、辩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4.文学欣赏(10周):每周安排1-2节的文学欣赏课,选取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合作中相互学习、交流和借鉴。

3.案例分析教学: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4.游戏化学习:通过将学习内容设计成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五、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课堂互动等。

2.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书面作业、阅读报告、写作作业等。

3.考试成绩: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4.其他评价方式:包括口语表达、演讲、辩论等综合评价。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一年的语文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语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口语表达和思辨能力,提高文学欣赏和审美能力。

同时,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通过这一年的努力,使学生在语文学科方面有所建树,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科语文课程设定

本科语文课程设定

本科语文课程设定1. 课程概述1.1 课程目的本科语文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汉语基础,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汉语进行阅读、写作、演讲和交流,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1.2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本科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作为公共基础课程。

1.3 课程目标- 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知识和技能。

-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课程内容2.1 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汉语基础知识- 汉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基本知识- 第二部分:文学作品鉴赏- 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作品鉴赏- 第三部分:口语表达与交流- 演讲技巧、辩论技巧、日常交流等- 第四部分:写作技能培养- 写作技巧、文章结构、文风等2.2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师讲解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 实践环节:演讲、辩论、写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3 课程考核- 期末考试:包括书面考试和口头考试两部分,分别考察学生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等。

3. 教学资源-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现代汉语》、《中国文学史》等。

- 辅助资料:提供相关论文、著作、网络资源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 教学设备:教室应配备投影仪、计算机等设备,便于多媒体教学。

4. 教学评价- 学生评价:学期末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建议。

- 同行评价:教师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以提高教学质量。

- 教学监督:学校教务部门对课程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教学质量。

5. 课程总结与改进- 定期对课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评价,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设计
2.教材设计
上篇 口语交际
介绍、倾听交谈、复述、 演讲、朗诵
中篇 书面表达 下篇 经典欣赏
第一单元 应用文基础知识 第二单元 校园文书 第三单元 职场文书
第一单元 现代文部分 第二单元 古代文部分 第三单元 诗歌部分 第四单元 戏剧部分
二、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设计
1.听不明白 2.说不明白 3.读不明白 4.写不明白
语文隐性能力
1.缺乏积极的情感 态度
2.缺乏全面的职业 综合能力
3.缺乏可持续发展 的终身发展能力
一、课程定位
(二)定位
▪人文性
▪审美性
职业类院校大学语文
▪工具性
▪基础性
一、课程定位
(二)定位
40学时,必修课。
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人文素养
计划性材料 5分
寻找项目过程 10分
小组汇报pk 15分
传记成稿 20分
目标规划力 沟通能力、意志力 团队合作能力 写作能力
用生命影响生命,用智慧点燃智慧; 学用结合,传承家风。
老人传记活动实施方案
文献阅读 综合项目
❖ 上课开始前10分钟 ❖ 平时成绩5分 ❖ 内容充实 ❖ 表达流利 ❖ 脱稿
二、课程设计与实施
(二)课程实施 例:撰写老人传记
做法
社会、学生需求
教学大纲
项目作业
定稿
教师指导,形成初稿
学生访谈
二、课程设计与实施
(二)课程实施
例:撰写老人传记 过程性考核,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3.教学方法
语文实践活动
活动助学
点评教学 课前3分钟的说话训练
教学方法
交互式教学平台 网络学习
任务驱动 应用文及语言交际部分
二、课程设计与实施
(二)课程实施
大学语文实践教学活动
课前演讲 朗诵比赛 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 汉字听写大赛 征文比赛
口语交际 书面表达
课上pk汇报 读书汇报交流会
撰写老人传记
本科《大学语文》课程设计与实施
基础部大学语文教研室 于丽媛
交流内容
1
课程定位
2
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定位
“我在哪儿?”
专 业



培养
一、课程定位
(一)背景介绍
课程地位:较低
现状: 边缘地位
教材建设:“面窄”“板着脸”
教学方法:高中课堂的翻版
一、课程定位
(一)背景介绍
语文实际 运用水平
语文显性能力
改善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显性 隐性
口头表达能力 职
写作能力业素 Nhomakorabea阅读能力 养
一、课程定位
“我在哪儿?”
专 业



培养
人文知识 通用技能 职业素养
二、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设计
1.课程结构
人文素养
文学品读(20学时)
大学语文
(20学时) (人文素质选修课)
(40学时)
职业技能 (20学时)
口语交际能力(10学时) 实用文体写作(10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