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碧色〈宝匣记 第六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抹碧色〈宝匣记第六出〉
作者:
来源:《中国收藏》2015年第01期
故事看到这里,
放松下双眼吧。

都说绿色能给人带来清醒,
你认为呢?
岁末之时,沪上的风俗是家家户户在春节来临前,都要置办上一两盆水仙作为时鲜物。

说起养水仙这等浮生雅事,按老派人物的观点是丝毫马虎不得的,否则一旦唐突了凌波仙姝,是件颇扫年味的败兴之事。

偶遇
养水仙,除却对花球的精挑细选之外,涵养它的花盆也是需要用心置办的。

花盆的形制、釉色、纹样须素洁雅致,以便衬托出水仙自身之清丽。

假若是能配以旧时瓦器,那美学效果更是妙不可言,《石头记》里宝黛香闺的意境就是一种绝妙的描写。

笔者自家用惯的黄泥海棠式水仙盆还是一个甲子之前外祖父所购,至今依然形神俱在、完璧无瑕,也可算得上是足够收藏资格的旧物了。

也因此,家人早已不再使用它,而是小心翼翼地将其包裹起来,束之高阁。

自打用起花鸟市场里售卖的水仙瓷盆后,虽然年年岁岁花相似、天增岁月人增寿,但是笔者总归觉得其中少了些许可意会却难言传的韵味,故而始终在另觅一件堪配俪兰的佳器。

去年仲春,笔者远游欧陆,途经巴黎,勾留了数日,遂有幸走访了当地闻名遐迩的旧货市场——Marche aux Puces,中文直译为“跳蚤市场”,其历史可以追溯至1860年第一家摊位的开张。

目前,该市场横跨几条街区,分为若干小集市。

其中,Marche Vernaison集市专攻古董经营,里面店铺装饰别致,且货品种类繁多,一直以来是全世界各路淘宝客的心头之好。

笔者初进此地,面对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的商品,也是兴喜之后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一番走马观花之后,笔者步入了一家橱窗布置显示主营亚洲古董的铺子。

和儒雅的店主互道Bonjour(法语,意为“你好”)后,笔者在他热情的导购下开始了异国淘宝之旅。

有趣的是,店主向笔者推荐的基本都是吾国广彩瓷器与日本伊万里瓷器,偶尔杂以安南瓷,足见欧人文化基因里对色彩的一贯偏爱。

面对这一件件价格不菲的“宝贝”,笔者在耐心听着店家介绍之余,也在努力用余光搜寻自己荷包能够负担得起的心仪物件。

也许是机缘的安排,奇物柜边紫檀花架上栽种绿萝的一只榄青色瓷碗一下子就抓住了笔者的心。

巴黎人的艺术天分真是与生俱来的,娇嫩的绿萝配上深沉的青瓷碗,立马就有了中国画里常讲的“墨分五色”的对比效果。

于是,笔者向店主询问能否上手该瓷碗。

爽快的店主立即移走绿萝,反复擦拭后,将碗交到了笔者手上。

这是一只全身布满冰裂纹的明早期龙泉窑青釉印花侈口碗,造型敦厚、器型规整、皮壳自然,底足刮釉与火石红俱见老气。

毫无疑问,这是件俗称“熟坑货”的传世品。

也许是看出了笔者的垂青之意,在接下来的开价还价过程中,店家着实让笔者体验了把坐“过山车”的感觉。

还好,最终笔者仍以比国内划算许多的价格将此物收入囊中。

机缘
有趣的是,这笔买卖的成交还引发了后来店家与笔者更为深入的交流,而话题始终都是围绕着这件龙泉古碗的身世展开。

店家颇为自豪地告诉笔者,这件古碗还是他年轻时游历中东所得,细说起来也是33年前的事了。

那时,大马士革、阿勒颇等城市正在经历旧区改造,不少人家在乔迁入住新居前都纷纷拿出自家旧物卖于走街串巷的货郎。

笔者购下的这件龙泉古碗正是来自大马士革老城的一户有着美丽花园的人家。

不仅如此,店家在交谈中提到好几回那户人家的花园,大概是它的美丽让他难以忘怀吧。

在他的回忆里,那是座不大的园子,却栽满了玫瑰、郁金香与苹果树,庭院中央还搭着葡萄架,架下依次摆放着地毯、倚囊与银制茶具,那是园子主人一家平日休闲的地方,也是笔者眼前这位店家曾经停留过、并分享过《鲁拜集》读后感的所在。

聊着聊着,话头不由又触及了今日的大马士革。

可惜呵!这座在先知默罕默德口中堪比天堂的人间城市,如今却处在汽车炸弹的烈焰与久聚难散的硝烟之中,这不免让了解她昔日繁华的人们为之惋惜。

那些别致的花园、久远的古迹、甜美的笑容也许已然“别时容易见时难”了。

惋惜之余,笔者预留的游览时间也已超支,只好在与店家道别之后,携碗而去。

心愿
恍惚之间,笔者去年春天的远游也过去快一年了。

巴黎的淘宝插曲仍不时令笔者回味,而沪上家家户户养水仙的时节却又一次悄然而至。

今年该用什么样的器皿来容纳新购的雅蒜呢?忽然,笔者脑海中闪过一个想法:何不用在巴黎购得的那只青瓷碗试上一试?说做就做,立即将碗翻找出来后,装入一头已经雕琢的漳州水仙,徐徐注入清水后置于窗台之上,交由暖融融的冬阳去唤醒那沉睡中的仙姝。

或许是之前生长于南国田野时饱足养分的缘故,碗里的水仙只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便已经郁郁葱葱,有的叶片之间也能隐约看见“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花苞了。

看着眼前多种绿色的搭配组合,笔者想到了以前读到过的、由明时绿天馆主人首创的一个妙词——“碧色”。

这词本是形容璞玉经历琢工之后的惊艳,但在笔者看来,用于此情此景也是恰如其分的。

更何况,在这个词儿产生的由来里还透着股祝福的韵味:“却说秦穆公有幼女,生时适有人献璞,琢之得碧
色美玉。

”写到这里,笔者的思绪不由得飞向了那只龙泉瓷碗的第二故乡大马士革。

新年又至,但愿那里的众生也早点恢复和平安宁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