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名词解释大全模板
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大全一、150个中国古建筑名词解释:1、须弥座: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复杂。
一般用于高级建筑。
开始形式简单,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束腰组成,没有多少装饰,且对称布置。
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卷纹饰,力神。
角柱,间柱等,造型日益复杂。
2、阶级踏步:在踏的两旁置垂带石的踏道。
3、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一般用于住宅或园林,形式自由,有的将踏面自下而上逐渐缩小,或用天然石堆砌成规则形状。
4、礓蹉(慢道):是在斜道上用砖石露棱堆砌,可以防滑,一般用作室外。
5、斜道(辇道或御路):是斜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度,常与踏跺组合在一起。
6、土戚:阶级形踏跺。
7、勾阑:栏杆,由望柱,寻杖,阑版构成,一层阑版为“单勾阑”二层为“重台勾阑”。
8、寻杖绞角造:木寻杖在转角处不用望板,相互搭交而又伸出这。
9、寻杖合角造:寻杖止在转角处望而不伸出。
10、坐栏:石栏形体往往低而宽,眼沿桥侧或月台布置。
11、鹅颈椅:近水的厅,轩,亭等常在临水方面设置木质曲栏的座椅。
12、开间(面阔):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各开间之和为“通面阔”中间一间为“明间”左右侧为“次间”再外侧为“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九间以上增加次间的间数。
13、步: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面的水平距离为步,各步的距离的总和与侧面各开间总和为“通进深”若有斗拱,则按照前后挑檐中心线间水平距离计算。
14、举势:屋面坡度。
15、举架(举折):举,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
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横断面的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
举折(宋):先按照房屋进深,定屋面坡度,将脊傅“举”到额定的高度,然后从上而下,逐渐“折”下来,求得各架傅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
举架(清):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向上逐渐增加斜坡的陡峭度。
因此,最后“举”到多高,仿佛是“偶然”的结果。
16、升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
建筑专业名词解释

建筑专业名词解释在建筑领域中,存在着许多特定的术语和专业名词,这些名词用于描述建筑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等方面。
本文将解释一些常见的建筑专业名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建筑行业。
一、基础名词解释1. 承重墙:位于建筑结构中起到支撑和承受垂直荷载作用的墙体。
2. 梁:连接承重墙或柱子的水平结构元素,用于承受横向荷载,将荷载传递给墙体或柱子。
3. 柱:竖直的结构元素,用于承受梁上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基础。
4. 地基:位于建筑下方,用于承载建筑结构的自重和外部荷载的土层。
5. 基础:建筑物的底部结构,通过承接建筑重量和将其传递到地基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二、建筑材料名词解释1. 水泥: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用于制作混凝土和砌体砂浆。
2. 砖:由黏土或混凝土制成的矩形建筑材料,常用于墙体的搭建。
3. 钢筋:用于加强混凝土和钢结构的金属材料,可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韧性。
4. 玻璃:透明的建筑材料,常用于窗户、墙壁和屋顶,以提供自然光线和观景。
5. 木材:一种天然的建筑材料,常用于梁、柱和地板等结构中。
三、建筑结构名词解释1. 框架结构:由柱、梁和框架组成的建筑结构,常见于多层建筑和工业建筑中。
2. 钢结构:使用钢材构建的建筑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常见于大型跨度建筑和高层建筑中。
3. 混凝土结构:使用混凝土作为主要结构材料的建筑结构,常见于住宅和商业建筑中。
4. 悬挂结构:通过悬挂杆件将建筑物的重量悬挂在支撑结构上,常见于大跨度屋顶和悬挂天花板等场所。
四、施工技术名词解释1. 砌筑:使用砖、石或块材等建筑材料进行墙体的搭建,常见于建筑的外墙和隔墙。
2. 抹灰:在墙面或天花板表面涂抹薄层的石膏状材料,用于平整墙面和增加装饰效果。
3. 玻璃幕墙:用玻璃作为主要立面材料,搭建在建筑物外墙上,以提供采光和美观效果。
4. 隧道爆破:通过爆破技术在地下挖掘隧道,常见于地铁、隧道和矿井等工程中。
5. 钢结构安装:将预制的钢构件安装到建筑现场,通过螺栓和焊接等方法连接构件。
_建筑工程名词解释最全

_建筑工程名词解释最全建筑工程名词解释最全1. 地基基础:指建筑物承受荷载的基础部分,包括基坑的开挖、地基处理及基础的建设。
2. 结构设计:指建筑物的结构系统的设计与计算,确保其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3. 施工图:是根据建筑设计图纸进行细化和详细设计的图纸,包括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4. 钢筋混凝土: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材料,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具有较高的抗压、抗震性能。
5. 预应力混凝土:一种通过预先施加预应力,使混凝土工作状态时能够抗拉的建筑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6. 框架结构:建筑物的骨架结构,由柱、梁、框架等构件组成,能够承受荷载并传递至地基。
7. 剪力墙:承担建筑物整体剪切力的竖向墙体,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8. 幕墙:外墙表面的装饰性和保温隔热性构件,可以改善建筑物的外观和性能。
9. 屋面防水:建筑物顶部的防水处理,防止雨水渗入室内,保护建筑物结构。
10. 砌体结构:由砖块、石块等材料砌筑而成的结构系统,常用于建筑物的外墙或内部隔墙。
11. 塑料管道:用于建筑物内部供水、排水及其他管道系统的管道材料,具有耐腐蚀、易安装的特点。
12. 混凝土砌块:由水泥、石子等材料制成的砌块,用于建造砌体墙体的材料。
13. 地板:建筑物室内的平整地面,可采用混凝土、地板砖等材料。
14. 隔墙:建筑物内部用于分隔空间、起隔音、隔热作用的墙体。
15. 筒状结构:一种形状呈圆柱体的建筑结构,常用于水塔、烟囱等。
16. 土木工程:涵盖道路、桥梁、隧道等土木结构的建设和维护。
17. 起重机:用于建筑工地上升降、搬运重物的机械设备。
18. 照明系统:用于室内和室外照明的设备和灯具,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
19. 空调系统:用于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系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20. 消防系统:用于防止、控制火灾的设备和系统,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1. 自动化控制:通过计算机、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对建筑设备和系统的自动监控和控制。
各类建筑名词

各类建筑名词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物质载体,而建筑名词则是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和术语,对于了解建筑和建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各类建筑名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建筑领域的专业术语。
一、建筑结构名词1. 地基:建筑物支撑和传递荷载的基础,通常由地下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构成。
2. 地下室:位于地面以下,用于储存设备、仓库或其他功能的建筑空间。
3. 柱子:支撑建筑物重量的纵向结构元素,通常由混凝土、钢或木材制成。
4. 梁:横跨两个支撑点的横向结构元素,承载楼板及其上部分荷载。
5. 墙体:分隔和支撑建筑内外部空间的垂直结构元素,通常由砖、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制成。
6. 楼板:建筑物各层之间的水平结构层,用于支撑和传递荷载。
7. 屋顶:建筑物顶部的覆盖层,用于防水和保护建筑。
8. 框架:由柱、梁和墙体组成的建筑主要结构,可以是钢结构、混凝土框架或木框架。
二、建筑风格名词1. 古典主义:一种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风格,注重比例、对称和经典装饰。
2. 文艺复兴:欧洲15至16世纪广泛应用的建筑风格,重新采用了古典主义元素。
3. 巴洛克:17至18世纪欧洲流行的建筑风格,以豪华和装饰性为特点。
4. 新古典主义:18至19世纪欧洲复兴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强调对称和比例。
5. 现代主义:20世纪初起源于欧洲的建筑风格,追求简洁、功能和工业化生产。
6. 后现代主义:20世纪后期起源的建筑风格,注重个性、多样性和对传统的批判。
三、建筑材料名词1. 砖:由粘土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矩形建筑砖块,用于墙体和地面铺设。
2. 混凝土:一种由水泥、砂、骨料和水混合而成的坚固材料,用于建筑结构和地基。
3. 玻璃: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可以用于门窗、幕墙和阳光房等部位。
4. 钢:一种强度高、韧性好的金属材料,常用于建筑结构、梁柱和框架。
5. 木材:用于建筑的天然材料,轻巧、易加工,常用于梁柱、地板和门窗。
6. 石材:坚硬的天然材料,包括大理石、花岗岩等,常用于外墙和装饰。
建筑名词解释大全

建筑名词解释大全建筑是指由建筑师、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设计、施工和装饰用来满足人类居住、学习、工作、娱乐等各种需求的建造物。
在建筑领域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和名词,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建筑名词的解释。
1. 基础:建筑物的最底层,用来承担建筑物重量和稳固地面的结构物。
2. 结构:建筑物的骨架,由柱子、梁、墙体等组成,用来支撑建筑物的重量和抵御外力。
3. 门窗:建筑物的开口,用来进出建筑物、通风和采光。
4. 外墙:建筑物外部的墙体,用来保护建筑物免受风雨侵蚀,并起到保温、隔热等作用。
5. 屋顶:建筑物的顶部覆盖物,用来保护建筑物免受风雨侵蚀,并起到保温、防水等作用。
6. 地板:建筑物内部的水平面,用来走动、放置家具等。
7. 设备:建筑物内部的机械装置,如电梯、空调、供暖系统等。
8. 管道:建筑物内部的管线系统,用来供水、排水、燃气等。
9. 活动隔断:建筑物内部的可移动隔断,用来分隔空间或调整空间功能。
10. 平面图:建筑设计师绘制的建筑物俯视图,用来展示建筑物的布局和结构。
11. 立面图:建筑设计师绘制的建筑物正面图,用来展示建筑物的外观和立面造型。
12. 剖面图:建筑设计师绘制的建筑物剖面图,用来展示建筑物内部结构和构造。
13. 扩大比例图:建筑设计师绘制的建筑物局部放大图,用来展示细节和构造。
14. 主持建筑师:负责建筑项目设计和管理的专业人员。
15. 施工队伍:承包建筑项目施工的专业团队,由工人、技术人员等组成。
16. 混凝土:一种由水泥、骨料和水混合制成的人造材料,用于建筑物的基础、结构等部位。
17. 钢筋:一种具有拉压性能的金属材料,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18. 砖块:一种由黏土或水泥制成的长方形块状建筑材料,用于砌筑墙体等。
19. 玻璃:一种透明、坚硬的材料,用于建筑物的窗户、幕墙等部位。
20. 石材:一种天然矿物质材料,用于建筑物的地面、墙面等装饰。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建筑名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建筑行业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建筑结构名词解释大全

1.比热容:1kg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导热系数:在稳态传热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温差为1℃时,1h内通过1m面积传递的热量。
3.蓄热系数:当某一足够厚度单一材料层一侧受到谐波热作用时,其表面温度将按同一周期波动,通过该表面的热流波幅与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其值越大,材料的热稳定性越好。
4.热阻:表征围护结构本身或其中某层材料阻抗传热能力的物理量。
可用导热系数求得,R=δ/λ。
δ为该层材料厚度。
5.传热系数:在稳态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时,1h内通过1m²面积所传递的热量。
它是传热阻的倒数,即kо=1/R。
6.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系数: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之差为1℃时,1h 内通过1㎡表面积传递的热量。
7.围护结构的热稳定性:在周期性热作用下,围护结构本身抵抗温度波动的能力。
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是影响其热稳定性的主页因素。
8.热惰性指标:表征围护结构对温度波衰减快慢程度的无量纲指标。
单一材料围护结构D=R·S,多层材料围护结构D=∑R·S。
式中,R为围护结构材料层热阻,S为相应材料的蓄热系数,热惰性指标越高,温度比在其中的衰减越快,围护结构的热稳定性越好。
9.窗墙面积比: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房间层高与开间定位轴线所围成的面积)的比值。
10.平均窗墙面积比:整幢建筑外墙面上的窗及阳台门的透明部分的总面积与整幢建筑的外墙面上的总面积(包括窗洞及阳台门上透明部分面积)之比.11.建筑物体形系数:建筑物与室外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围成的体积的比值。
12.空气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的水蒸气分压力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分压力的百分比。
13.露点湿度:在大气压力一定、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未饱和的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14.蒸汽渗透阻:围护结构或某一材料两侧水蒸气分压力差为1Pa,通过1㎡面积渗透1g 水分所需要的时间,单位是㎡·h·Pa/g。
建筑名词解释

建筑名词解释1、建筑密度: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
2、建筑容积率:是反映和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指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即: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
其中,总建筑面积是地上所有建筑面积之和。
这个比值越小,意味着小区容纳的建筑总量越小,居住生活质量就会越高。
3、绿化率:是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4、楼间距:东西向楼间距为1:1,南北偏东为1:1.3,南北向为1:1.5。
5、建筑层高:层高是指住宅高度以“层”为单位计量,每一层的高度国家在设计上有个要求,这个高度就叫层高。
具体地说,层高是指下层地板面或楼板上表面(或下表面)到相邻上层楼板上表面(或下表面)之间的竖向尺寸。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i100-87)中规定,住宅的层高采用下列参数:2.6米、2.7米、2.8米。
净高则是指层高减去楼板厚度的净剩值。
6、人口毛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a)。
7、人口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a)。
8、进深:在建筑学上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墙皮到后墙壁之间的实际长度。
9、开间:即住宅的宽度。
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皮到另一面墙皮之间的实际距离,a)因为就一个自然间的宽度而言,故又称为开间。
10、公摊面积:商品房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1)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室、公共门厅和过道等功能上为整楼建筑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2)各单元与楼宇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50%。
11、共有建筑面积:房屋系指各产权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
12、公用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不包括任何作为独立使用空间租、售的地下室、车棚等面积,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也不计入公用建筑面积。
一般公用建筑面积按以下方法计算:整栋建筑物的面积扣除整栋建筑物各套(单元)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并扣除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销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车棚及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积,为整栋建筑的公用建筑面积。
(完整word版)建筑工程专业术语及名词解释

建筑工程专业名词及解释1、基坑:基坑是指为进行建筑物(包括构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
≥5米的基坑叫做深基坑,基坑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开挖深度大于10米。
三级:开挖深度小于或等于7米。
二级:介于一、三级以外的基坑。
2、建筑工程意外伤害保险:《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38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意外伤害保险费由施工单位支付。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支付意外伤害保险费。
意外伤害保险期限自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止。
”根据这个条款,分包单位的从事危险作业人员的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险费是由总承包单位支付的。
3、工程质量保证金:建设单位全部或者部分使用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按工程价款结算总额5%左右的比例预留保证金,社会投资项目采用预留保证金方式的,预留保证金的比例可以参照执行发包人与承包人应该在合同中约定保证金的预留方式及预留比例。
4、墙裙:墙裙,又称护壁,很直观、通俗的说就是立面墙上像围了裙子。
这种装饰方法是在四周的墙上距地一定高度(例如1米5)范围之内全部用装饰面板、木线条等材料包住,常用于卧室和客厅。
5、勒脚:勒脚是建筑物外墙的墙脚,即建筑物的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部分的接触墙体部位的加厚部分。
勒脚的高度不低于700mm。
勒脚部位外抹水泥砂浆或外贴石材等防水耐久的材料,应与散水、墙身水平防潮层形成闭合的防潮系统6、普通烧结砖泛霜:原材料黏土中含有的硫酸镁或硫酸钙等可溶性硫酸盐受潮吸水溶解,随着砖内的水分的蒸发而在砖的表面产生盐析现象,一般为白霜。
呈晶体析出时,使砖面剥落,抗冻性减小,影响工程质量。
7、水泥凝结时间:初凝时间(不得小于45分钟);终凝时间:硅酸盐水泥不得大于390分钟/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大于600分钟。
(混凝土凝结时间:初凝时间不小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大于10h)8、堆积密度:疏松状(小块、颗粒纤维)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建筑名词解释大全

建筑名词解释大全概念解释:建筑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活和工作需求而利用自然材料和人工技术创造的室内和室外空间环境的过程。
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建筑的原理、理论和技术,其中包括大量的专业名词。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解释一些常见的建筑名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建筑领域的相关概念。
一、建筑结构1. 承重墙(Load-bearing wall):承重墙是指在建筑物中起到承担并传递重量和水平荷载的作用的墙体结构。
它通常由混凝土或砖块建造而成,用于支撑建筑物的重量,保证建筑物的稳定。
2. 框架结构(Frame structure):框架结构是一种采用钢材或混凝土构件组成的骨架结构。
它通过柱、梁和横梁等构件来分担和传递建筑物的重量,具有优良的强度和刚度。
3. 屋面结构(Roof structure):屋面结构是指建筑物顶部的组织形式,用以遮蔽外部环境和保护内部空间。
常见的屋面结构包括平顶、斜坡屋顶和拱形屋顶等。
二、建筑材料1. 砖块(Brick):砖块是一种制造成块状的建筑材料,通常由粘土经过烧制而成。
砖块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压强度,被广泛应用于墙体和地面铺装等建筑构建中。
2. 水泥(Cement):水泥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主要由石灰石和粘土矿石经过煅烧、研磨等工艺加工得到。
水泥可以与其他材料结合形成混凝土,用于建筑物的结构和修复工程。
3. 钢材(Steel):钢材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良好延展性的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
它具备良好的抗压、抗拉和抗腐蚀性能,可用于构架、梁柱等建筑物的支撑部分。
三、建筑构造1. 梁(Beam):梁是建筑结构中一种承受纵向荷载并将其传递到支撑点的横向构件。
梁通常由混凝土、钢材或木材制成,用于支撑屋面、楼层等的重量。
2. 柱(Column):柱是建筑结构中一种承受纵向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的垂直构件。
柱通常由混凝土、钢材或砖块等材料制成,用于支撑建筑物的重量。
3. 基础(Foundation):基础是建筑物的底部结构,用于支撑和分散建筑物的载荷到地基上。
建筑工程名词解释

建筑工程名词解释
1.墙体外立面:建筑物的外部结构,即建筑物外部的主要外观特征,
包括装饰色彩、风格、线条、门窗、平面布局等。
2.屋面:即屋顶,是建筑物最上层、直接面向外界的部位,用于防止
外部气象条件以及降雨、热量、冷热等从外界直接进入建筑物内部。
3.墙体:建筑物的外部结构物,是建筑物外部形态的主体结构,起到
抵御风雨雪,防止建筑物外壳损坏的作用。
4.隔热:一种建筑构件材料,提高建筑物的断热性能,具有防止建筑
温度流失的作用,有效降低建筑物能耗。
5.框架结构:是一种建筑结构,由框架结构构成,由柱、梁、楼梯、
楼层、屋面及其他构件系统地组装,把建筑物衔接在一起,构成坚固、稳
定的支撑结构。
6.洞口:洞口是用于连接建筑物内外的孔口,一般是建筑物的进出口,比如门、窗、楼梯口等,也可以是建筑物的管道口,如风管口、热水管等。
7.桩基:用于为框架结构提供支撑的基础,它包括桩、垫层和衬垫等
部件,支撑住建筑物,使建筑物抵御地震和其他外部负荷的影响。
建筑名词解释

『台基』建筑名词解释台基就是建筑物的底座。
四面以砖石砌成,内多填土,地面铺以砖石。
须弥座xūmízuò原为佛象底座。
由印度传入中国後,被用作尊贵建筑的底座。
它的组成为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上枋等。
如故宫三大殿的台基就是简约式的须弥座。
踏跺tàduò就是用来登上台基的阶级。
龙尾道在坡道较长的情况下,会用平、坡相间形式建造的阶榜。
慢道较为平缓的阶梯或斜道。
礓碴jiāngchá是将砖石打侧,以其梭角所砌成的斜道,给人和马车登上台基。
形状就像洗衣板。
辇道niǎndào 有斜度的路,方便马车通行。
於唐宋时期,设置於踏跺之间。
後来,辇道被加上水、云、龙等雕刻,渐渐演变成今天的「御路」。
陛石bìshí用作铺设御路的石块。
如故宫保和殿北面御路的大石雕。
角石用于宋式台基的角位,常雕刻有龙、凤、狮子等装饰。
清代台基是不用角石设计。
螭首螭是传说中有角的龙。
突出的螭首雕刻设置在台基外chīshǒu部。
除美观外,它用作为排走雨水的出水口。
如天坛祈年殿的龙、凤、云三种形式的螭首。
『柱』建筑名词解释柱zhù就是建筑物的底座。
四面以砖石砌成,内多填土,地面则铺以砖石。
柱础是垫著木柱的石墩。
鼓镜是指柱础凸出于地面的部份。
覆盆唐宋时期,常用的鼓镜设计,像倒转的碗。
鼓蹬因南方天气潮湿,所以柱础都设计成较高身的鼓状石墩,称之为鼓蹬。
檐柱yánzhù建筑物最外的一列柱子,用来支撑屋檐的重量。
通常建筑物有前後两列檐柱。
中柱位处建筑物中轴线上的柱子,用作支撑屋脊的。
但中柱不包括在山墙之内的柱子。
山柱设在山墙内,顶著屋脊的柱子。
角柱位处山墙两端,建筑物转角的柱子。
金柱除檐柱、中柱、山柱外,其他柱子都称作金柱。
外金柱距离檐柱较近的柱子为外金柱。
里金柱「里」和「外」是相对的,距离檐柱较远的柱子便称作里金柱。
童柱是下端不著地的短柱,立于梁、枋之上,上顶檐脊之用。
建筑工程专业名词解释大全

建筑工程专业名词解释大全1. 建筑工程:指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施工、监理、维修和管理等工作的专业领域。
2. 建筑物:指用于人们居住、工作或进行其他活动的人工结构物,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建筑等。
3. 结构:建筑物的框架系统,包括墙体、柱子、梁等构件,用于支撑和承载建筑物的荷载。
4. 基础:建筑物的地下结构,用于分散建筑物的重力荷载至地基上,包括基础梁、基础柱、桩基等。
5. 施工:建筑工程的实际建造过程,包括土方工程、混凝土施工、钢结构安装等。
6. 设计:建筑工程的创造性过程,包括方案设计、结构设计、绘图设计等。
7. 监理: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8. 钢结构:以钢材为主要材料的建筑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用于大跨度和超高层建筑。
9. 混凝土:由水泥、砂、碎石等物质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10. 砌体结构:由砖块、石块等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砌筑而成的建筑结构。
11. 平面布置:建筑物在平面上的布置方式,包括建筑物的形状、内部空间的分割等。
12. 建筑风格:建筑物所采用的艺术风格和设计理念,如古典风格、现代风格等。
13. 建筑材料:用于建筑物构造和装修的各种物质,如钢材、混凝土、砖块等。
14. 建筑设计软件:用于进行建筑物设计和绘图的计算机软件,如AutoCAD、Revit等。
15. 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施工所需的费用总和,包括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等。
16. 建筑实习:建筑工程学生在工地上进行的实践活动,以提高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
17. 绿色建筑:注重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18. 建筑规划:对城市或区域内建筑发展的整体规划,包括建筑物布局、用地规划等。
19. 建筑安全: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和安全的状态,以预防事故和灾害发生。
20. 建筑节能:设计和施工建筑物时采用的节约能源的方法和技术,以减少能源消耗。
建筑名词解释(汇总)

建筑名词解释(汇总)建筑名词解释(汇总)一、基础类名词解释1. 承载力:指土地或建筑物能够承受的力量。
2. 地基:建筑物基础下方的土层,能够支撑建筑物的重量并分散荷载。
3. 地基处理:指在建筑物基础设计之前对地基土进行处理,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或稳定性。
4. 基础:建筑物支撑结构的下部分,能够抵抗外部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
5. 基础设计:对建筑物基础结构进行设计,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6. 基底:建筑物或某部分的底部结构,通常是建筑物最下方的一层。
7. 基槽:在地面上或地下开设的用于建造柱子或墙体基础的凹槽。
8. 地下室:位于地面下的建筑物部分,通常用于储存、停车或其他特定目的。
二、墙体类名词解释1. 承重墙:用于支撑建筑物结构重量、承载荷载的墙体。
2. 非承重墙:不承担建筑物结构重量或荷载的墙体,主要用于分隔空间和提供隔音或隔热功能。
3. 隔墙:分隔室内空间的墙体,不承担结构重量,通常为非承重墙。
4. 幕墙:由建筑物外部的一系列垂直或倾斜的玻璃、金属或石材构成的墙体,主要用于外观装饰和保温隔热。
5. 隔热墙:用于阻止热量传递的墙体,通常采用隔热材料或隔热结构来提高建筑物的能效。
6. 隔音墙:用于隔离声音传播的墙体,通常采用吸音材料或隔音结构来减少噪音的传递。
三、屋顶类名词解释1. 屋顶结构:用于覆盖建筑物顶部的结构,通常由桁架或梁柱系统组成。
2. 屋面材料:用于覆盖屋顶的材料,包括瓦片、金属板、防水膜等。
3. 屋顶坡度:指屋顶斜度的大小或角度,影响屋顶排水能力和防水效果。
4. 预制屋顶:工厂中预制完成并运送至现场安装的屋顶结构,减少现场施工时间和成本。
5. 防水层:位于屋顶结构下方的一层材料,用于防止水渗透到建筑物内部。
6. 屋顶通风:通过通风系统来实现屋顶空气流动,减少热量积聚和湿气滞留。
四、门窗类名词解释1. 门框:用于支撑并安装门扇的框架结构。
2. 门扇:用于开合的门板,通常由木材、金属或玻璃等材料制成。
建筑专业相关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答案1.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2..构筑物:指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
3.建筑物:供人们生产.生活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4.建筑模数:是建筑物中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
一个完整的建筑模数制是由基本模数.分模数和扩大模数组成的。
5、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建筑制品、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界限之间的尺寸。
6、构造尺寸:是建筑制品、构配件等生产的设计尺寸。
7、实际尺寸:建筑制品、构配件等的实有尺寸。
实际尺寸和构造尺寸之间的差数,应由允许偏差值加以限制。
8.勒脚:外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表面部分。
一般情况下,其高度一般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
10.散水:为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蚀,常在外墙的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以便将屋面的雨水排至远处,这一坡面称散水或护坡。
11.构造柱:是从构造角度考虑设置的,一般设置在建筑物的四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电梯间以及某些较长墙体的中部。
要求构造柱必须与圈梁墙体紧密连结。
12.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的水平方向设置的连续闭和的梁。
13.隔断:是分隔室内空间的装饰构件,一般指高度不到顶棚底的隔墙。
14.隔墙:在建筑中用于分割室内空间的非承重内墙,一般指高度到顶棚底的隔墙。
15.变形缝:建筑物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影响,预先在变形敏感部位将结构断开,预留缝隙,以保证建筑物各部分在这些缝隙中有足够的变形宽度而不造成建筑物的破损,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割开来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
包括伸缩缝.沉缝缝和防震缝。
16、伸缩缝:又叫温度缝,为了防止建筑物受温度变化而引起变形,产生裂缝而设置的变形缝。
17、沉降缝:为了预防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承载力不同或各部分荷载差异较大等原因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
建筑名词大全

建筑名词大全建筑是人类的重要创造,而建筑行业拥有许多专业术语和名词。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一些常用的建筑名词,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熟悉建筑领域。
一、土建工程1. 地基基础(Foundation):建筑物的基础部分,用于支撑整个建筑结构。
2. 桩基(Pile Foundation):通过往地下打入桩来提供更好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 柱子(Column):垂直支持建筑物的结构元件。
4. 梁(Beam):连接柱子或墙体,承受和传递荷载的水平结构元件。
5. 楼板(Floor Slab):楼层间的水平面,承载人员和物品。
6. 砌体墙(Masonry Wall):由砖、石等材料砌筑而成的墙体。
7. 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一种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8. 屋顶(Roof):建筑物的顶部覆盖结构。
9. 抗震设计(Seismic Design):建筑物抵御地震力量的设计。
二、建筑构件1. 窗户(Window):建筑物外墙上的开口,用于采光和通风。
2. 门(Door):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
3. 楼梯(Staircase):连接不同楼层的结构,供人上下。
4. 扶手(Handrail):楼梯或走廊旁边的支撑结构,用于提供支撑和保护。
5. 地砖(Floor Tile):用于覆盖地板的瓷砖或其他材料。
6. 吊顶(Ceiling):覆盖在房间顶部的结构,通常隐藏电气线路和其他设备。
7. 墙纸(Wallpaper):用于装饰和覆盖墙面的材料。
8. 瓷砖(Tiles):用于墙面和地面的陶瓷砖。
9. 管道(Pipe):用于输送水、气体、电力等的管状结构。
三、建筑风格1. 古典建筑(Classical Architecture):受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风格影响的建筑风格。
2. 现代主义建筑(Modernist Architecture):强调功能和简约的建筑风格。
3. 后现代主义建筑(Postmodernist Architecture):突破传统限制,强调个性和多样性的建筑风格。
最全建筑名词解释-汇总word格式

建筑名词解释1、天然地基自然状态下即可满足承担基础全部荷载要求,不需要人工处理的地基。
天然地基土分为四大类: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
2、牛腿悬臂梁桥或T型刚构桥的悬臂断与挂梁能够衔接的构造部分。
它支承来自挂梁的静载与活载的垂直反力和制动力与摩阻力引起的水平力。
由于牛腿的高度通常不到梁高的一半,加之角隅处还有应力集中现象,所以这一部分必须特别配筋,并验算钢筋与混凝土的应力。
3、挂梁在悬臂梁桥桥或T构中用于连接两悬臂梁或用于连接两T构的梁段。
因为其两端皆放置在牛腿上,如同悬挂,故称挂梁。
其受力模式为简支梁。
4、悬臂梁梁的一端为不产生轴向、垂直位移和转动的固定支座,另一端为自由端(可以产生平行于轴向和垂直于轴向的力)。
5、井架矿井、油井等用来装置天车、支撑钻具等的金属结构架,竖立在井口。
井架用于钻井或钻探时也叫“钻塔”。
6、跨度建筑物中,梁、拱券两端的承重结构之间的距离,两支点中心之间的距离。
7、拱券拱券:桥梁、门窗等建筑物上筑成弧形的部分。
8、檐高房屋建筑顶层屋面出外墙面部分叫屋檐。
檐高是指设计室外地坪到屋檐底的高度,如果屋檐有檐沟的话就是到檐口底的高度。
9、檐沟、檐口檐沟是指屋檐下面横向的槽形排水沟,用于承接屋面的雨水,然后由竖管引到地面。
檐沟分为外檐沟和内檐沟,一般不能计算建筑面积,可根据气象资料,降水强度以及排水速度确定沟的尺寸大小。
檐沟在现代大多用水泥板之类的建筑材料建成,为了让雨水能够很快的很畅通的流到地面排走,一般采取中间高两边低的排水形式,同时在房屋的两边留一个下水管洞口,这样就可以直接通过管道连接后排到地面排走。
檐口是指结构外墙体和屋面结构板交界处的屋面结构板顶,檐口高度就是檐口标高处,到室外设计地坪标高的距离。
檐口”又被误叫作“沿口”一般说的屋面的檐口是指大屋面的最外边缘处的屋檐的上边缘,即“上口”,不是突出大屋面的电梯机房、楼梯间的小屋面的檐口。
檐口到地面的高度对于消防来说有重要的意义,消防登高云梯的高度超过了檐口的高度,消防人员就可以直接上屋面去救火、救人。
建筑名词解释大全

建筑名词解释1、分布筋: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与受力钢筋垂直。
当受力筋在垂直方向无钢筋固定时,加设的钢筋。
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
2、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
当箍筋角部无纵向钢筋固定时,加设的钢筋。
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3、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4、梁吊筋:是提高主梁承受集中荷载抗剪能力的一种钢筋梁吊筋的作用是由于梁的某部受到大的集中荷载作用,为了使梁体不产生局部严重破坏,同时使梁体的材料发挥各自的作用而设置的,主要布置在剪力有大幅突变部位,防止该部位产生过大的裂缝,引起结构的破坏,总而言之,吊筋作用对抗剪有利。
5、弯起钢筋与吊筋的区别:弯起钢筋是沿梁纵向走向的,是从梁下的主筋上弯的。
就是主筋。
吊筋是在有梁交叉时设置的。
如次梁和主梁之间,次梁是搭在主梁上的,吊筋就是设置在主梁上的,好像是兜住次梁的,即在次梁下方,沿主梁方向设置的,目的是抵抗次梁对主梁产生的集中力。
6、正筋:就是正弯矩筋,简单的说,就是对于受弯构件来说,如梁板等,下部受拉的部位的钢筋,对于连续梁板,一般就在跨中,同理,负筋一般在支座处(上部受拉)。
7、负筋:是承受负弯矩的钢筋,一般在梁的上部靠近支座的部位或板的上部靠近支座部位;架立筋是梁的上部非受力筋,主要是使梁成为一个骨架。
8、冷底子油:是用稀释剂(汽油、柴油、煤油、苯等)对沥青进行稀释的产物。
它多在常温下用于防水工程的底层,故称冷底子油。
冷底子油粘度小,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涂刷在混凝土、砂浆或木材等基面上,能很快渗入基层孔隙中,待溶剂挥发后,便与基面牢固结合。
建筑学基础名词解释(精选)大全

名词解释1抬梁式: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由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
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
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柱梁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
2穿斗式: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价,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够开阔。
3方上:汉代帝王陵墓形式。
具体方法是挖坑筑石为墓,用黄土层层夯筑呈覆斗形而为坟,这与秦汉时以方形为贵有关。
认为帝王是大地的主宰,按天圆地方之说,所以取方形。
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和西安西郊的西汉陵都属于“方上”4《营造法式》一部记述我国江南地区传统建筑做法的清代专著,是北宋后期主管工程的将作监李诫在继承和总结了古代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熟练工匠的经验编订的。
书中分为释名、各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五个部分,共34卷,记载了北宋宫殿、寺庙、官署、府第等木构建筑的建造中,模数的制定和运用,设计、技术、装饰、管理等方方面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水平。
这本书对于研究宋朝建筑乃至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是人类建筑遗产中珍贵的文献.1工官制度:中国封建社会中,把建筑管理工作集中在国家手里,由封建统治集中掌握的制度。
2僭越:西周时期,在城市规模上,诸侯的城大的不超过王都的1/3,中等的1/5,小的1/9,城墙的高度、道路的宽度以及各种重要建筑物都必须按照等级制造,否则就是“僭越”.3无梁殿:明朝时期,随着砖的发展,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即无梁殿,多用作为防火建筑.4坞壁:汉代的一种创新的住宅形式,即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屋内建城楼,略如城制。
5一颗印:是云南昆明一带的传统住宅样式,墙厚瓦重,地盘和外观方整如印。
6抱夏:即在主建筑之一侧突出一间或三间。
7舍宅为寺:北魏时期,许多佛寺是由贵族官僚的邸宅改建的,前堂改为大殿,后堂改为讲堂就是所谓的“舍宅为寺”。
建筑施工名词解释整理版

建筑施工名词解释裱糊工程:是指把壁纸或墙布用胶结剂裱糊到室内墙面、顶棚和柱面上以形成装饰层的施工工作。
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层:是在细石混凝土中掺入膨胀剂拌制而成。
硬化后的混凝土产生微膨胀,以补偿普通混凝土的收缩。
掺盐砂浆法: 在砂浆中掺入一定量的卤化物。
沉管灌注桩:是指用锤击或振动方式,将带有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或钢活瓣桩尖的钢桩管沉入土中成孔,然后放入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最后边拨、边锤击、边振动钢桩管,使混凝土密实而成桩。
抽芯成型孔道方法:指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制作时,在预应力筋的位置处,将预先埋设的钢管或胶管抽出而形成一种预留孔道的方法。
垂直运输设备:是指担负垂直运输建筑材料和供人员上下的机械设备。
单位工程:指具有独立设计文件,能独立组织施工,但工程竣工以后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使用功能的工程工程。
单项工程:指具有独立设计文件和设计概算,并能独立组织施工,工程竣工以后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使用功能的工程工程。
倒置式屋面:将憎水性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层上的屋面。
等节拍流水: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如果所有的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的流水节拍彼此相等这种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称为等节拍专业流水,也称为固定节拍流水或全节拍流水。
吊脚桩:指桩尖未与土体接触而悬空,或桩底混进泥砂而形成软弱松散层的桩脚,称为吊脚桩。
吊升桩的旋转法:起重机的起重臂边升钩、边回转,使柱身绕柱脚而旋转,当柱由水平转为直立后,将桩吊离地面,然后转职根底上方,将桩插入杯口中的方法。
动水压力:水在土中渗流时对单位土体的压力称为动水压力。
端承型桩:指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全部或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的桩。
反插法:先把孔内灌注混凝土,然后再把制好的钢筋笼插入混凝土内。
一般用于长螺旋钻孔桩的施工。
防水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骨料级配的根底上,以调整和控制配合比的方法,提高自身密实度和抗渗性的一种混凝土。
分局部项工程施工作业设计:是指单位工程中队工程规模大、结构性复杂、施工难度大或缺乏施工经验的分局部项工程编制作业性的施工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名词解释
1、分布筋: 出现在板中, 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 与受力钢筋垂直。
当受力筋在垂直方向无钢筋固定时, 加设的钢筋。
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 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 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
2、架立钢筋: 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 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
当箍筋角部无纵向钢筋固定时, 加设的钢筋。
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 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3、箍筋: 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 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 另外, 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
4、梁吊筋: 是提高主梁承受集中荷载抗剪能力的一种钢筋
梁吊筋的作用是由于梁的某部受到大的集中荷载作用, 为了使梁体不产生局部严重破坏, 同时使梁体的材料发挥各自的作用而设置的, 主要布置在剪力有大幅突变部位, 防止该部位产生过大的裂缝, 引起结构的破坏, 总而言之, 吊筋作用对抗剪有利。
5、弯起钢筋与吊筋的区别: 弯起钢筋是沿梁纵向走向的, 是从梁下的主筋上弯的。
就是主筋。
吊筋是在有梁交叉时设置的。
如次
梁和主梁之间, 次梁是搭在主梁上的, 吊筋就是设置在主梁上的, 仿佛是兜住次梁的, 即在次梁下方, 沿主梁方向设置的, 目的是抵抗次梁对主梁产生的集中力。
6、正筋: 就是正弯矩筋,简单的说,就是对于受弯构件来说, 如梁板等, 下部受拉的部位的钢筋,对于连续梁板, 一般就在跨中, 同理, 负筋一般在支座处(上部受拉)。
7、负筋: 是承受负弯矩的钢筋, 一般在梁的上部靠近支座的部位或板的上部靠近支座部位; 架立筋是梁的上部非受力筋, 主要是使梁成为一个骨架。
8、冷底子油: 是用稀释剂( 汽油、柴油、煤油、苯等) 对沥青进行稀释的产物。
它多在常温下用于防水工程的底层, 故称冷底子油。
冷底子油粘度小, 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涂刷在混凝土、砂浆或木材等基面上, 能很快渗入基层孔隙中, 待溶剂挥发后, 便与基面牢固结合。
冷底子油形成的涂膜较薄, 一般不单独作防水材料使用, 只作某些防水材料的配套材料。
施工时在基层上先涂刷一道冷底子油, 再刷沥青防水涂料或铺油毡。
冷底子油可封闭基层毛细孔隙, 使用基层形成防水能力; 使基层表面变为憎水性, 为粘结同类防水材料创造了有利条件。
冷底子油应涂刷于干燥的基面上, 不宜在有雨、雾、露的环境中施工, 一般要求与冷底子油相接触的水泥砂浆的含水率>10%。
9、预应力混凝土: 为了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过早出现,充分利用高强度钢筋及高强度混凝土,能够设法在结构构件承受使用荷载前,预先对受拉区的混凝土施加压力,使它产生预压应力来减小或抵消荷载所引起的混凝土拉应力,从而将结构构件的拉应力控制在较小范围,甚至处于受压状态,以推迟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和开展,从而提高构件的抗裂性能和刚度。
10、坍落度的测试方法: 用一个上口100mm、下口200mm、高300mm喇叭状的塌落度桶,灌入混凝土后捣实,然后拔起桶,混凝土因自重产生塌落现象, 用桶高(300mm)减去塌落后混凝土最高点的高度, 称为塌落度.如果差值为10mm,则塌落度为10。
坍落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 影响混凝土坍落度主要有级配变化、含水量、横器的称量偏差, 外加剂的用量容易被忽视的还有水泥的温度几个方面。
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 具体来说就是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保水性, 流动性和粘聚性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均匀密实的性能, 是一个很综合的性能其中包含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影响和易性主要有用水量、水灰比、砂率以及包括水泥品种、骨料条件、时间和温度、外加剂等几个方面。
11、型钢是一种有一定截面形状和尺寸的条型钢材。
型钢分类:
按照钢的冶炼质量不同, 型钢分为普通型钢和优质型钢。
普通型钢按现行金属产品目录又分为大型型钢、中型型钢、小型型钢。
普通型钢按其断面形状又可分为工字钢、槽钢、角钢、圆钢等。
大型型钢: 大型型钢中工字钢、槽钢、角钢、扁钢都是热轧的,圆钢、方钢、六角钢除热轧外, 还有锻制、冷拉等。
工字钢、槽钢、角钢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金属结构, 如厂房、桥梁、船舶、农机车辆制造、输电铁塔, 运输机械、往往配合使用。
扁钢在建筑工和中用作桥梁、房架、栅栏、输电船舶、车辆等。
圆钢、方钢用作各种机械零件、农机配件、工具等。
中型型钢: 中型型钢中工、槽、角、圆、扁钢用途与大型型钢相似
小型型钢:小型型钢中角、圆、方、扁钢加工和用途与大型相似, 小直径圆常见作建筑钢筋。
H型钢
热轧H型钢根据不同用途合理分配截面尺寸的高宽比, 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优越的使用性能。
设计风格灵活、丰富。
在梁高相同的情况下, 钢结构的开间可比混
凝土结构的开间大50% , 从而使建筑布置更加灵活。
结构自重轻。
与混凝土结构自重相比轻,结构自重的降低, 减少了结构设计内力, 可使建筑结构基础处理要求低, 施工简便, 造价降低。
以热轧H 型钢为主的钢结构, 其结构科学合理, 塑性和柔韧性好, 结构稳定性高, 适用于承受振动和冲击载荷大的建筑结构, 抗自然灾害能力强, 特别适用于一些多地震发生带的建筑结构。
据统计, 在世界上发生7 级以上毁灭性大地震灾害中, 以H 型钢为主的钢结构建筑受害程度最小。
增加结构有效使用面积。
与混凝土结构相比, 钢结构柱截面面积小, 从而可增加建筑有效使用面积, 视建筑不同形式, 能增加有效使用面积4-6%。
与焊接H型钢相比, 能明显地省工省料, 减少原材料、能源和人工的消耗, 残余应力低, 外观和表面质量好。
便于机械加工、结构连接和安装, 还易于拆除和再用。
采用H型钢能够有效保护环境,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和混凝土相比, 可采用干式施工, 产生的噪音小, 粉尘少; 二是由于自重减轻, 基础施工取土量少, 对土地资源破坏小, 另外大量减少混凝土用量, 减少开山挖石量, 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是建筑结构使用寿命到期后, 结构拆除后, 产生的固体垃圾量小, 废钢资源回收
价值高。
以热轧H型钢为主的钢结构工业化制作程度高, 便于机械制造, 集约化生产, 精度高, 安装方便, 质量易于保证, 能够建成真正的房屋制作工厂、桥梁制作工厂、工业厂房制作工厂等。
发展钢结构, 创造和带动了数以百计的新兴产业发展。
工程施工速度快, 占地面积小, 且适合于全天候施工, 受气候条件影响小。
用热轧H 型钢制作的钢结构的施工速度约为混凝土结构施工速度的2-3倍, 资金周转率成倍提高, 降低财务费用, 从而节省投资。
以中国”第一高楼”上海浦东的”金贸大厦”为例, 主体高达近400 m 的结构主体仅用不到半年时间就完成了结构封顶, 而钢混结构则需要两年工期。
角钢:
角钢:俗称角铁、是两边互相垂直成角形的长条钢材。
有等边角钢和不等边角钢之分。
等边角钢的两个边宽相等。
其规格以边宽×边宽×边厚的毫米数表示。
如”∠30×30×3”, 即表示边宽为30毫米、边厚为3毫米的等边角钢。
也可用型号表示, 型号是边宽的厘米数, 如∠3#。
型号不表示同一型号中不同边厚的尺寸, 因而在合同等单据上将角钢的边宽、边厚尺寸填写齐全, 避免单独用型号表示。
热轧等边角钢的规格为2#-20#。
角钢可按结构的不同需要组成各种不同的受力构件, 也可作构件之间的连接件。
广泛地用于各种
建筑结构和工程结构, 如房梁、桥梁、输电塔、起重运输机械、船舶、工业炉、反应塔、容器架以及仓库货架等。
槽钢:
槽钢是截面为凹槽形的长条钢材。
其规格表示方法, 如120*53*5, 表示腰高为120毫米, 腿宽为53毫米的槽钢, 腰厚为5毫米的槽钢, 或称12#槽钢。
腰高相同的槽钢, 如有几种不同的腿宽和腰厚也需在型号右边加a b c 予以区别, 如25a# 25b# 25c#等。
槽钢分普通槽钢和轻型槽钢。
热轧普通槽钢的规格为5-40#。
经供需双方协议供应的热轧变通槽钢规格为6.5-30#。
槽钢主要用于建筑结构、车辆制造和其它工业结构, 槽钢还常常和工字钢配合使用.
工字钢:
工字钢也称钢梁, 是截面为工字形的长条钢材。
其规格以腰高( h)*腿宽(b)*腰厚(d)的毫米数表示, 如”工160*88*6”, 即表示腰高为160毫米, 腿宽为88毫米, 腰厚为6毫米的工字钢。
工字钢的规格也可用型号表示, 型号表示腰高的厘米数, 如工16#。
腰高相同的工字钢, 如有几种不同的腿宽和腰厚, 需在型号右边加a b c 予以区别, 如32a# 32b# 32c#等。
工字钢分普通工字钢和轻型工字钢, 热轧普通工字钢的规格为10-63#。
经供需双方协议供应的热轧普通工字钢规格为12-55#。
工字钢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桥梁、车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