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河北省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选B。
9.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I为Al,其他电极均为Cu,则
A.电流方向:电极IV→ →电极I
B.电极I发生还原反应
C.电极II逐渐溶解
D.电极III的电极反应:Cu2++2e-==Cu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题意可知,该装置的I、II是原电池的两极,I是负极,II是正极,III、IV是电解池的两极,其中III是阳极,IV是阴极,所以电流方向:电极IV→ →电极I,正确;
【分析】
【详解】
A.氧化铝的熔点高,包裹在Al的外面,则熔化后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则实验结论错,故A错误;
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含有Na+,不一定含钠盐,也可以是NaOH,实验结论错,故B错误;
C.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溶液褪色,但不分层,实验现象错,故C错误;
原理如下:(1− x)LiFePO4+xFePO4+LixCn LiFePO4+n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子由负极经导线、用电器、导线到正极
B.充电时,Li+向左移动
C.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式:xLi++xe−+nC=LixCn
D.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xFePO4+xLi++xe−=xLiFePO4
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中含有钠盐
C
向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静置
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
乙烯发生氧化反应
D
将20℃0.5 mol·L-1Na2CO3溶液加热到60℃,用pH传感器测定pH
溶液的pH逐渐减小
Kw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12.能用离子方程式2H++CO32-=CO2↑+H2O表示的是()
A.NaHSO4和Na2CO3B.H2SO4和BaCO3
C.CH3COOH和Na2CO3D.HCl和NaHCO3
【答案】A
【解析】
【分析】
离子方程式2H++CO32-=CO2↑+H2O说明强酸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生成的盐也是可溶性的盐,据此分析解答。
【答案】B
【解析】A.由结构可知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故A错误;B.双氢青蒿素含-OH,能发生氧化反应、酯化反应,故B正确;C.青蒿素不含碳碳双键或三键,则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D.青蒿素转化为双氢青蒿素,H原子数增加,为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B。
8.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的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X-、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的阴离子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旧报纸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可以回收制成再生纸张而被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A不符合题意;
B.香烟头中主要含有有机的化合物,且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B符合题意;
C.废金属经过熔化,可以重新制成各种金属制品,属于可回收垃圾,C不符合题意;
D.饮料瓶主要成分为玻璃、塑料、金属,经回收可再重新制成各种有益物质,因此属于可回收垃圾,D不符合题意;
C、标准状况下,己烷为液体,所以无法由体积求物质的量,故C错误;
D、二氧化锰只能与浓盐酸反应,和稀盐酸不反应,故浓盐酸不能反应完全,则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3NA个,故D错误;
答案选A。
5.高能LiFePO4电池,多应用于公共交通。电池中间是聚合物的隔膜,主要作用是在反应过程中只让Li+通过。结构如图所示:
B、电极I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错误;
C、电极II是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有Cu析出,错误;
D、电极III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是Cu-2e-=:Cu来自百度文库+,错误;
答案选A。
10.乙醇催化氧化制取乙醛(沸点为20.8℃,能与水混溶)的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9NA
D.50mL12 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3NA
【答案】A
【解析】
【详解】
A、乙酸和丙醇的摩尔质量均为60g/mol,故60g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含分子数目为NA个,故A正确;
B、磷酸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则溶液中的氢离子的个数小于3NA个,故B错误;
A.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
B.放电时,电解质中会生成少量碳酸盐
C.电池停止工作时,锌粉与电解质溶液不反应
D.充电时,电解槽阴极反应为ZnO+2e-+H2O=Zn+2OH-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放电时,电池正极通入空气中的O2,在碱性溶液中得电子生成OH-,A正确;
7.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定条件下青蒿素可以转化为双氢青蒿素.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0O5
B.双氢青蒿素能发生氧化反应、酯化反应
C.1 mol青蒿素最多能和1 molBr2发生加成反应
D.青蒿素转化为双氢青蒿素发生了氧化反应
B.放电时,正极通入空气中的CO2,会与KOH反应生成少量K2CO3,B正确;
C.电池停止工作时,锌粉仍会与KOH溶液发生缓慢反应,C错误;
D.充电时,电解槽阴极(放电时,Zn转化为ZnO)Zn表面的ZnO得电子,生成Zn和OH-,电极反应式为ZnO+2e-+H2O=Zn+2OH-,D正确;
故选C。
C.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C6H5O-+CO2+H2O=C6H5OH+CO32-
D.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3Fe+8H++2NO3-=3Fe3++2NO↑+4H2O
【答案】B
【详解】
A.硫酸氢钠完全电离出氢离子、钠离子、硫酸根离子,两种物质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其离子方程式为2H++CO32-=CO2↑+H2O,故A正确;
B.碳酸钡为沉淀,不能拆,保留化学式,故B错误;
C.醋酸为弱酸,应保留化学式,故C错误;
D.碳酸氢钠电离出是HCO3−而不是CO32−,故D错误;
D.放电正极上FePO4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LiFePO4,正极电极反应式:xFePO4+xLi++xe−=xLiFePO4,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用KOH为电解质的循环阳极锌空气二次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2Zn+O2=2ZnO,工作时,用泵将锌粉与电解液形成的浆料输入电池内部发生反应,反应所生成的产物随浆料流出电池后,被送至电池外部的电解槽中,经还原处理后再送入电池;循环阳极锌-空气二次电池工作流程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故答案选A。
【点睛】
本题需要根据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来分析解答,注意难溶物、气体、沉淀、弱电解质、单质等物质都要写化学式,为易错点。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钠的水解反应CO32-+H2O=HCO3-+OH-
B.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故选B。
【点睛】
明确反应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滴入过氧化氢就会反应放出氧气,容器中的压强会增大。
11.电解质的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用0.100mol·L-1的K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mL、浓度均为0.100mol•L-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原电池中电子流向是负极−导线−用电器−导线−正极,则放电时,电子由负极经导线、用电器、导线到正极,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充电过程是电解池,左边正极作阳极,右边负极作阴极,又阳离子移向阴极,所以Li+向右移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充电时,阴极C变化为LixCn,则阴极电极反应式:xLi++xe−+nC=LixCn,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H2O2溶液前需打开K
B.实验开始时需先加热②,再通O2,然后加热③
C.装置③中发生的反应为2CH3CH2OH +O2 2CH3CHO+2H2O
D.实验结束时需先将④中的导管移出。再停止加热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装置图,①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条件下生成氧气,通入②中与乙醇形成混合蒸气,在③中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乙醛,④用于收集乙醛以及未反应的乙醇,据此分析解答。
A.原子半径:Y>Z>X>W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W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W>Z
D.X可分别与W、Y形成化合物,其所含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则W为碳(C);X-、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X为氟(F),Y为钠(Na);Z的阴离子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则Z为氯(Cl)。
【详解】
A.比较原子半径时,先看电子层数,再看最外层电子数,则原子半径Na>Cl>C>F,A错误;
B.非金属性F>Cl>C,所以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W,B正确;
C.非金属性C<Cl,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W<Z,C错误;
D. X与W、Y形成的化合物分别为CF4、NaF,前者含共价键、后者含离子键,D错误。
2019-2020学年河北省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都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融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低
B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A.曲线②代表滴定CH3COOH溶液的曲线
B.在相同温度下,P点水电离程度大于M点
C.M点溶液中:c(CH3COO-)+c(OH-)-c(H+)=0.1mol·L-1
D.N点溶液中:c(K+)>c(OH-)>c(CH3COO-)>c(H+)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醋酸为弱电解质,滴加KOH,变为CH3COOK是强电解质,故导电率增加,即曲线①代表滴定醋酸的曲线,故A错误。B.相同温度下,P点溶质为KCl,不影响水的电离,M点为CH3COOK,其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M点大于P点,故B错误。C.对于M点,根据电荷 守恒可知,c(CH3COO-)+c(OH-)-c(H+)=c(K+)=0.05mol·L-1,故C错误。D.N点的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醋酸钾和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CH3COO-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发生水解,所以c(K+)>c(OH-)>c(CH3COO-)>c(H+),故D正确。答案:D。
故合理选项是B。
3.一定条件下不能与苯发生反应的是( )
A.酸性KMnO4B.Br2C.浓HNO3D.H2
【答案】A
【解析】
A.酸性高锰酸钾能将不饱和碳键氧化,但苯环上碳原子形成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化学键,结构稳定,不易被氧化,A正确;B.将液溴与苯混合,加入铁屑后,在生成的三溴化铁的催化作用下,溴与苯发生取代反应,B错误;C.苯和硝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生成硝基苯,C错误;D.苯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在镍催化、加热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D错误。故选择A。
【详解】
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H2O2溶液前需打开K,避免生成的氧气,使装置内压强过大,故A正确;
B.实验时应先加热③,以起到预热的作用,使乙醇充分反应,故B错误;
C.催化条件下,乙醇可被氧化生成乙醛,发生2CH3CH2OH+O2 2CH3CHO+2H2O,故C正确;
D.实验结束时需先将④中的导管移出,再停止加热,以避免发生倒吸,故D正确;
点睛:苯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是因为苯分子中有6个碳碳单键,6个碳原子之间形成一个大π键,使得苯的化学性质比烯烃稳定的的多,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g乙酸和丙醇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B.2L0.5mol•L-1磷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3NA
D.升高温度促进水解,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增强,溶液的p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均正向移动,现象和结论均正确,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关系到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下列垃圾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
A.旧报纸B.香烟头C.废金属D.饮料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