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职业道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职业道德探析
摘要: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然而,部分媒体及新闻工作者为争抢独家新闻、博取公众眼球,制造所谓的轰动效应,不惜违背新闻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本文分析了近期各类新闻媒体对“周克华被击毙”事件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剖析了当前新闻职业道德沦丧的现状与原因,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闻;职业道德;沦陷;政策
中图分类号:g21 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09-0108-02
2012年8月15日,劫匪周克华被击毙后,各类新闻媒体上反应迅速,短时间内便出现大量有关周克华的报道,及时满足了公民的知情权。然而,在这些新闻报道之中,却存在各种失范问题:有些媒体直接展示周克华的“死相”,没有一点马赛克的尸体躺在墙角一侧,血流一地,利用高清画面吸引着许多公众的眼球,刺激公众的神经。有些媒体在报道中,以一种戏谑的态度称呼周克华为“爆头哥”,用类似警匪小说的写法描述警方抓捕过程;有些媒体在舆论导向剑走偏锋,报道周克华不甘平庸,抢劫是为了家庭、讲义气;更有媒体对周克华本人及家人进行“媒介审判”,采访周克华母亲不讲究采访技巧、曝光大幅周克华女友照片,缺乏最起码的生命关怀和人文关怀。归根结底,这些都是新闻职业道德沦陷所造成的恶果。
一、新闻道德沦丧的原因剖析
1.经济利益的驱使
在周克华被击毙后,有的媒体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在没有打上马赛克的情况下,展示他不堪入目的“死相”,而不顾此类血腥的画面将造成的影响。这归根到底是某些新闻工作者单纯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职业道德素养的表现。
市场经济背景下,竞争机制的引入刺激并推动了新闻传媒行业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媒介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也给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然而,随着媒体生存环境日渐窘迫和行业竞争压力的剧增,一些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底线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动摇,职业道德的约束在金钱和利益的诱导下逐渐变的松弛了。
2.行业道德建设的缺失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物质建设发展速度较快,然而在道德精神层面的建设却相对匮乏。有的媒体以戏谑的态度描述周克华被击毙这一事件,不少新闻报道甚至呈现出娱乐化的态势。这其实是一种严重缺乏同情心的表现,不仅给周克华的家庭带去了深深的伤害,也污染了社会文明的风气。没有道德,就没有灵魂,没有灵魂,就没有定力,没有定力就很有可能做出有害社会的行为。造就当前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行业自律的缺失。由于没有严格的行业道德标准,或者说行业道德在经济利益系统支配下的失效,致使某些媒体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沦陷。
3.管理人员责任的缺失
当前,新闻事业的管理人员水平良莠不齐,缺乏基本的新闻职业
道德,对有违新闻职业道德的现象视而不见,部分人员甚至还亲身参与到一些有损职业道德的事情中。新闻事业管理人员的价值取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媒体的编辑方针和风格定位。“上梁不正下梁歪”,新闻事业管理人员的失职极其容易造成连环反应,从而导致整个新闻行业职业道德的败坏和染毒。王韬在《弢园文录·外编》中曾提到对报社主笔人的要求:“顾秉笔之人不可不慎加遴选,其间或非通材,未免识小而遗大,然犹其细焉者也,至其挟私讦人,自快其忿,则品斯下矣,士君子当摈之而不齿。”虽然是在新媒体时代,但王韬所提出的这套选拔报纸主笔人才的标准依然有其现实意义。
二、新闻职业道德沦陷的应对策略
1.优化新闻职业道德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界环境对事物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和新闻道德环境对提升新闻职业道德起着不可
或缺的作用。社会道德环境的好坏首先可以影响人的认知,进而影响人的情感认同。注重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提升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改变新闻道德环境。
(1)优化相关制度。道德不同于法律法规具有强制性,它的约束作用主要源自于社会舆论和社会规范。这就导致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相关制度的实施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只有优化制度,才能使得新闻工作者将职业道德内化,自觉地培养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
(2)强化公众的参与和监督。政府要实行一定的权利下放,给公众参与媒体监督一个可及的平台。公众的积极参与有助于凝结分散的力量形成合力,造成对新闻媒体强有力的影响,从而有助于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荣辱感,进而促进新闻职业道德的整体提高;
(3)强化新闻工作者的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新闻工作者是社会航船上的瞭望者,作为信息的“把关人”,应始终把新闻的真实性作为第一信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自觉按照社会公德的内容与要求主持并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力度
在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深入基层是最具操作性的精神教育形式。基层示范作用具有强烈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从基层获得的数据资料具有更形象的认知感,这些都是在课堂教学中所不具备的。充分利用媒体的资源优势,开展干部深入基层磨炼教育,体验基层生活冷暖,从而消减新闻工作者的物质欲,唤醒和增强新闻工作者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就曾提到“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报社的通知应当轮流出
去参加一个时期的群众工作,参加一个时期的土地改革工作。”
3.强调社会责任意识,增强新闻自律
新闻媒体自律有助于增强媒体责任感,它是新闻媒体对其社会活动所应当遵从的伦理取向与道德要求,包括行业自律和媒介个体自律两个部分。陈力丹认为在处理新闻职业道德沦丧的问题上要首先解决行业自律问题,需要新闻媒体自身有一套完备的行业自我监督规范。
现在不少媒体均已发展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媒体自律系统。媒体自律系统,给新闻工作者一个可靠的依据,进行自我检讨和自我约束。但是这样自律的约束系统尚未得到普及,很多地方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因此,新闻自律还需要完善自律监督机制,这个体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一是实行奖惩措施,赏罚分明,尤其是抓典范治理那些在新闻工作者弄虚作假的新闻工作者;二是建立专门的监督部门。例如设置审查科,对于报道的新闻给予专业的审查是否真实、是否有损社会形象等;三是建立淘汰机制,对于那些经常发布容易引起非议新闻的工作和给予淘汰;四是建立个人职业道德自律档案和新闻工作者联合诚信系统;五是设置新闻工作者自律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侯多野野,张珂.如何培养《第一传媒》的观众群体[j].记者摇篮,2010(02).
[2]王忠奇.话说记者论德才[j].记者摇篮,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