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国际海洋法-中图版选修2海洋地理教案

国际海洋法-中图版选修2海洋地理教案

国际海洋法-中图版选修2 海洋地理教案课程概述本课程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是国际海洋法和海洋地理学。

国际海洋法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其他相关国际协定,主要涉及海洋领土、渔业、环保、能源利用和海上安全等方面。

海洋地理学则是研究海洋地形、海洋生物、海洋水文和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目标1.了解国际海洋法和海洋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熟悉国际海洋法的相关条款和具体实施情况;3.掌握海洋地理学中的海底地形、海洋生物和海洋水文等知识;4.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海洋意识;5.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国际海洋法的相关条款和具体实施情况;2.海洋地理学中的海底地形、海洋生物和海洋水文等知识。

教学难点1.国际海洋法的具体实施情况及其实际应用;2.海洋地理学中的海底地形、海洋生物和海洋水文等不同领域及其相互联系。

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授,介绍国际海洋法和海洋地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2.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讨有关海洋科学领域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3.信息检索: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和网络等途径,自主查阅相关国际海洋法和海洋地理学领域的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国际海洋法1. 简介国际海洋法是指涉及海洋领土、海洋资源、海洋环保和海上安全等方面的国际规则和标准。

与此相关的国际条约和公约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渔业和农业组织(FAO)的《1982年渔业和水产资源保护公约》等。

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82年12月10日在蒙特勒召开的国际海洋法会议上通过,是国际海洋法的基本文书。

该公约规定了国家对其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公海的主权,以及国家之间共同开发海洋资源的原则。

3. 国际海洋法实践国际海洋法公约的实践主要包括海域划界、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环境保护和海上安全等领域。

具体地,包括南海争端、北极海洋开发、南极科学考察等热点问题。

第二部分海洋地理学1. 简介海洋地理学是研究海洋地形、海洋生物、海洋水文、地球物理学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海洋地理课程安排方案模板

海洋地理课程安排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海洋地理二、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三、课程目标:1. 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2. 掌握海洋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3. 熟悉全球海洋地理格局、海洋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4. 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环保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四、课程内容:第一周:海洋基本概念与特征1. 海洋的定义与分类2. 海洋的物理特性3. 海洋的化学特性4. 海洋的生物学特性第二周:海洋地理学基本原理与方法1. 海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2. 海洋地理学的学科体系3. 海洋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周:全球海洋地理格局1. 海洋地形与地貌2. 海洋气候与水文3. 海洋生物与生态4. 海洋资源与开发利用第四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1. 海洋能源资源2. 海洋生物资源3. 海洋矿产资源4. 海洋旅游资源第五周: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海洋环境问题与污染2. 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3. 海洋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4. 海洋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措施第六周:海洋地理学应用与实践1.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2. 海洋资源评估与规划3. 海洋环境保护与治理案例分析4. 学生实践活动与课程总结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海洋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2. 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海洋地理学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3.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海洋地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海洋实验室、海洋馆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海洋地理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的掌握程度;3. 课程论文: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海洋地理学某一领域的论文。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海洋地理学概论》、《海洋地理学导论》等;2. 教学课件、视频、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3. 海洋地理实验室、海洋馆等实践场所。

八、课程时间安排:1. 第一学期:共16周,每周2学时;2. 第二学期:共16周,每周2学时。

地理课教学大纲

地理课教学大纲

地理课教学大纲一、引言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它涉及到地球上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

地理课作为学生认识和了解地球的桥梁,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为了提高地理课的教学效果,制定一份科学、全面的地理课教学大纲是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地理课教学大纲必须明确地列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培养地理思维、地理观念和地理技能。

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性目标和能力性目标两个方面,既要传授学生地理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地理课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应该涵盖地理学的各个领域,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

在自然地理方面,教学内容可以包括地球的结构、大气系统、水系等;在人文地理方面,可以涵盖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城市化等;在经济地理方面,可以介绍区域发展差异、资源利用等内容。

四、教学方法地理课教学大纲应明确使用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这些方法可以包括示范教学、讨论教学、项目研究等,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资源地理课教学大纲需要列出必要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等。

这些教学资源应具备科学性、全面性和适宜性,以满足学生地理学习的需求。

六、评价方式地理课教学大纲必须制定科学的评价方式,以评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提高。

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形式,通过有效的评价方式,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学习问题。

七、课堂活动地理课教学大纲应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这些课堂活动可以包括实地考察、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通过积极的课堂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八、课外拓展地理课教学大纲应鼓励学生进行地理课外拓展。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地理学术活动、阅读地理相关书籍等形式,拓宽地理知识面,提高地理素养。

九、师生互动地理课教学大纲应强调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问、解答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促进师生之间的深度交流。

环境海洋学课程大纲

环境海洋学课程大纲

环境海洋学课程大纲
环境海洋学是研究海洋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学科。

该课程的大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一、课程介绍。

1.1 课程背景和意义。

1.2 课程目标和学习重点。

1.3 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二、海洋环境概论。

2.1 海洋地理和地形。

2.2 海洋气候和气象。

2.3 海洋水文和海洋地质。

三、海洋生物多样性。

3.1 海洋生态系统。

3.2 海洋生物分类和特点。

3.3 海洋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四、海洋污染与保护。

4.1 油污染和化学污染。

4.2 垃圾和塑料污染。

4.3 海洋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五、海洋资源利用。

5.1 海洋能源。

5.2 渔业资源和海洋养殖。

5.3 海洋矿产资源。

六、海洋法律和治理。

6.1 国际海洋法。

6.2 海洋权益和争端解决。

6.3 海洋环境管理和监测。

七、实践环节。

7.1 实地考察和实验。

7.2 学术论文撰写和报告。

以上是环境海洋学课程的一般大纲内容,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海洋环境的特点、问题和保护措施,培养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环节的安排,学生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选修二讲学稿:第一章+海洋概述+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选修二讲学稿:第一章+海洋概述+

第一章海洋概述第一节地球上的海与洋【课程标准】读图认识世界海洋的分布大势,了解海与洋的区别。

【学习目标】1、能在地图上分辨出各大洲、大洋的分布,能说出主要海、海峡、海湾的名称。

2、能将海进行简单分类。

3、会阐述重要海峡、海在海上运输中的战略及经济意义。

【学习过程】一、世界海洋与陆地分布活动一:在下图中填上各大洲、大洋的名称,并用“┄┄”标出各大洋和大洲的分界线。

二、海与洋的区分活动二:阅读课本P2,完成下列表格。

三、四大洋概况四、海、海峡、海湾活动三:阅读课本P3—P4,完成下列表格。

1、海的分类:活动四:阅读西亚地图五、读西亚地图完成下列各题:(1)填写主要海的名称。

A、;B、;C、;D、;E、;F、;(2)上述海中属于边缘海的有(填字母);属于内陆海的有(填字母);属于陆间海的有(填字母)。

2、海峡:连通与之间的天然水道。

3、海湾:洋或海延伸进,且深度逐渐的水域。

活动五:一艘货轮从英国首都伦敦沿最短航线到我国天津港,沿途需经过哪些重要的海?并将它们分类。

(内陆海/陆间海/边缘海)活动六:探讨红海、地中海的战略和经济意义?【课时评价】一、基础过关1.下列属于陆间海的是A.地中海B.阿拉伯海C.东海D.日本海2.以白令海峡为分界线的是A.大西洋和印度洋B.印度洋和太平洋C.太平洋和北冰洋D.北冰洋和大西洋3.近年来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达上海港,走最近航线要依次经过A.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B.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C.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琼州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4.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亚注与大洋洲“十”字路口的海峡是A.马六甲海峡 B.白今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台湾海峡5.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北冰洋6.下图中海峡不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A.①海峡B.②海峡C.③海峡D.④海峡7.渤海和黄海分别属于A.陆间海边缘海B.边缘海内陆海C.海湾边缘海D.内陆海边缘海8.读下图,与图中A、B、C、D四个海域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墨西哥湾、南海、孟加拉湾、北海B.加勒比海、南海、阿拉伯海、北海C.加勒比海、日本海、波斯湾、波罗的海D.墨西哥湾、日本海、阿拉伯海、波罗的海二、能力挑战9、读“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海洋地理教案:历史地理

海洋地理教案:历史地理

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通过提 问、展示图片等方 式引导学生思考, 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按照历 史地理的顺序,系 统介绍海洋地理的 相关知识,包括海 洋的形成、演变、 分布、特征等
巩固练习:通过课 堂互动、小组讨论 等方式,让学生加 深对海洋地理的理 解和记忆
总结评价:对本节 课所学内容进行总 结,并对学生的学 习情况进行反馈和 评价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 能力,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海洋 文化和历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资源观念, 认识到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可持续 发展的必要性。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 生态问题,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
第三章
海洋地理概述
海洋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海洋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和分支 海洋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海洋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了解海洋地理的 形成与演变过程
理解海洋对地球 环境和人类生活 的影响
掌握海洋资源开 发和保护的原理 与技术
能力目标
能够掌握海洋地理 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能够了解海洋地理 的形成原因和演变 过程
能够运用海洋地理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具备探究海洋 地理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海洋地理的热爱和好奇 心,增强探索精神。
巩固练习
归纳小结
回顾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总结海洋地理学的特点和意义 强调实践环节在海洋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海洋地理学的发展方向
教学评价与反馈
第六章
评价方式
课堂观察:观 察学生的表现 和反应,评估
教学质量
作业和测验: 布置作业和测 验,检查学生

海洋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海洋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海洋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74120340课程中文名称:海洋地质学基础课程英文名称:Basic marine geology学分:1.5 周学时:1.5-0.0面向对象:预修要求:一、课程介绍(一)中文简介海洋地质学基础是海洋科学的专业平台课程,为非海洋地质专业本科生提供了解海洋地质学基础知识的平台。

海洋地质学是现代海洋科学学科的四大基础学科之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和海洋地球物理学及其它专业课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海洋的主要特征,现代海水覆盖下岩石圈的物质组成与地质构造;二、地质作用与海洋地质作用,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大陆边缘及其地质构造;三、全球海平面、海岸带演变,古海洋学;四、海洋地质相关的河口与三角洲、深海沉积作用、海洋矿产资源等内容。

(二)英文简介Basic marine geology is a platform compulsory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Ocean College, Zhejiang University with major of non-marine geology.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four fundamental courses of modern marine sciences, marine geology is the prerequisite and basic for further studies on marine sciences such as marine chemistry, marine biology, marine geophysics, and so on. This course includes: 1)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ocean, the compositions and tectonic structures of lithosphere covered by modern seawater; 2)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arine geological processes, continental drift, seafloor spreading and plate tectonics, continental margins and tectonics; 3) evolutions of global sea levels and coastlineareas, paleo-oceanography; 4) marine geology related subjects on estuary and delta, abyssal sedimentation, seafloor mineral resources, and so on.二、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海洋地质学是海洋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当代地质学的三个主要前沿学科之一,主要研究被海水所覆盖的地球在时间和空间上发展、变化、分布等规律的科学。

《海洋地理》的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

《海洋地理》的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

《海洋地理》的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标准1.海洋和海岸带观察海底地形图,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简述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说明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运用地图及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列举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运用资料,说明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2.海洋开发说出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说出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点,以及海洋能的开发前景。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举例说明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

简述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3.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分析风暴潮、海啸的成因,说出其危害及应对措施。

运用资料,说出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简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4.海洋权益区别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举例说出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

活动建议●收集有关资料,写一篇关于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带影响的小论文。

●围绕“厄尔尼诺现象利与弊”的辩题,运用材料,开展辩论。

●沿海地区的学校,可调查本地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现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观看介绍海洋的影像资料或参观海洋科普场馆,以“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为主题,举办一次演讲会。

●收集资料,展示海洋空间开发的成果,并以诗歌、绘画、科幻小品等形式畅想未来的海洋空间开发。

●在广泛收集图片等资料的基础上,举办小型展览,展示海洋及海岛的自然风光、珍稀动物、风土人情等。

海洋地理一、海洋和海岸带(1)海底地形海底主要地貌类型。

海洋地理选修模块全套教案鲁教版

海洋地理选修模块全套教案鲁教版

海洋地理选修模块全套教案鲁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海洋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能够了解海洋地理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3.能够分析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问题;4.能够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分析海洋地理的特点和问题;5.能够发展团队合作、主动探索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海洋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海洋地理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3.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问题;4.海洋地理特点和问题的分析方法;5.海洋地理的团队合作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1.海洋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海洋地理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1.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问题;2.海洋地理特点和问题的分析方法。

五、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海洋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验实践等形式进行教学;3.利用地图和统计资料分析海洋地理的特点和问题。

六、教学资源:1.讲授教材《海洋地理选修模块》;2.多媒体教学软件;3.地图、统计资料和实验装备。

七、教学过程:1.综合讲授:讲授海洋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包括海洋的定义、分类和地理特点等。

并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介绍各海洋的特点和海洋资源的分布情况。

2.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海洋资源的实验观察和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比较,引导学生思考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问题。

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地图和统计资料分析:提供相关的地图和统计资料,让学生通过地图分析工具和统计方法,分析海洋地理的特点和问题,通过图表和报告的形式展示分析结果。

4.团队合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海洋地理调查和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了解海洋地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际应用能力。

八、教学评估:1.基于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考查题目,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测评;2.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实验和团队合作实践进行评估,评价学生的合作和创新能力。

地理学教学大纲

地理学教学大纲

地理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引言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特征、地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以及地球空间现象的学科。

地理学教学大纲旨在明确地理学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以指导地理学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对地理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球表面的物理地理特征,包括陆地、水体、气候等;2. 培养学生对地球人文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解释能力,包括人口分布、城市发展等;3. 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认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 自然地理:包括地球的构造、板块运动、火山地震、气候与气候带、地形地貌、水文地理等;2. 人文地理:包括人口与人口分布、城市与乡村、交通与通讯、资源与环境等;3. 地理方法:包括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场地考察与实地实验等。

第四部分:教学方式1. 课堂讲授:通过教师讲解、互动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地理学知识;2. 教学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地考察、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3. 综合评价:通过考试、作业、项目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五部分:评价标准1. 系统掌握地理学基础知识,能准确描述地球表面特征和地球人类活动;2. 具备地理思维和地理分析能力,能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实地实验,具备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总结地理学教学大纲是地理学教学的重要指导文件,对于规范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根据地理学教学大纲要求,深入挖掘地理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希望地理学教学大纲能更好地引导地理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地理学科繁荣发展。

海洋学导论教学大纲

海洋学导论教学大纲

《海洋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 40 学分:2.5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0面向专业:水产养殖学课程代码:B4900003先开课程:高等数学、物理等课程性质:必修课执笔人:杨宁审定人:付国庆潘庆杰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黑体小三号)一、说明(黑体四号)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黑体小四号)(内容,宋体五号)海洋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开发利用海洋的知识体系。

《海洋学导论》是一门研究和阐述海洋学基本理论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重点介绍海洋科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客观的了解海洋,从而形成保护海洋的意识,为以后利用海洋资源打下基础。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黑体小四号)(内容,宋体五号)本课程从地球科学系统看海洋科学体系,以海洋科学体系为主线,系统阐述海洋科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主要成果。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主要海洋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黑体四号)要求列出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并在每章内容后列出重点、难点、建议教学方法和思考题等(内容,宋体五号)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节地球科学1.地球科学体系2.海洋科学定义、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第二节海洋科学的发展史1.海洋科学的发展史2.中国的海洋科学发展史本章重点:地球科学包含的学科、海洋科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特点本章难点: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建议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思考题:1.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是什么?2.海洋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第二章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4学时)第一节地球的基础知识1.地球的宇宙环境2.地球的形状、圈层结构3.地球的起源与地质时代第二节海与洋1.地表海陆分布及海洋的划分2.海水的起源与演化第三节海底的地貌形态及海底构造与大地构造学说1.海底的地貌形态:海岸带、大陆边缘、大洋底2.构造学说: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等第四节海洋沉积1.滨海沉积2.大陆架沉积3.大陆坡-陆隆沉积4.大洋沉积第五节海底矿物资源1.海底矿物资源:砂矿、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磷钙石和海绿石等本章重点:地球的圈层结构、海洋的划分、海底的地貌形态、海洋沉积本章难点:海底的地貌形态、滨海沉积建议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思考题:1.海与洋的特点2.海洋沉积物质、沉积环境的种类及滨海沉积的种类3.三角洲形成的条件、按形状及水动力分类。

海岸-湘教版选修二 海洋地理教案

海岸-湘教版选修二 海洋地理教案

海岸-湘教版选修二海洋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海岸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2.了解海岸带的形成和演变原因;3.掌握海岸带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海岸带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2.能够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海岸的生态环境;3.能够提出海岸带保护措施。

情感目标1.增强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2.增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海岸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2.了解海岸带的形成和演变原因;3.掌握海岸带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教学难点1.能够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海岸的生态环境;2.能够提出海岸带保护措施。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海岸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2.海岸带的形成和演变原因;3.海岸带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2. 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教师讲述海岸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形成和演变原因、重要性和保护措施;2.组织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海岸的生态环境,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海岸带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海岸带的地形地貌特征、生态环境和保护情况。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对象本次教学评价对象为年级选修课学生。

2. 评价指标1.能够掌握和应用海岸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2.能够了解海岸带的形成和演变原因;3.能够了解海岸带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4.能够分析海岸带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5.能够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海岸的生态环境;6.能够提出海岸带保护措施。

3. 评价方法1.学生作业:课后布置作业,检查学生掌握情况;2.实地考察报告: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并要求学生撰写相应报告,评价学生实地考察和报告质量;3.平时表现: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表现。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多种形式,如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

但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实地考察时间较短,影响了学生对海岸带的深入了解和体验。

海洋地理探究课程设计

海洋地理探究课程设计

海洋地理探究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海洋地理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对海洋资源的认知,培养学生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海洋地理的基本概念、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其开发与利用,了解海洋环境问题的产生和防治措施。

2.技能目标:学生能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海洋地理现象,具备搜集和处理海洋地理信息的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审视海洋环境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为我国的海洋事业作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海洋地理基本概念:介绍海洋的定义、分类、分布及海洋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2.海洋资源:阐述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与利用,包括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等。

3.海洋环境问题:分析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海洋灾害等问题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4.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探讨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促进海洋事业的繁荣。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海洋地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环境问题等主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海洋地理案例,使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实践。

4.实验法:引导学生参与海洋地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海洋地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海洋地理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配置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海洋地理学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
课程学时:36
课程学分:2
课程代码: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海洋地理学》为限定选修课,教学目的与任务主要为介绍海洋地理学体系各学科的知识概况。

通过学习要求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掌握有关海洋的基本状况,海洋水体及流、浪、潮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海洋开发与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二、课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1、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1.1海洋地理学体系
1.2海洋地理学发展简史
1.3中国的海洋地理学
第二章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
2.1地球的基础知识
2,2海与洋
2.3海底形态
2.4海底构造与大地构造学说
第三章海水的理化特性
3.1海水的主要热学和力学性质
3.2世界大洋的热量与水量平衡
3.3世界大洋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和变化
第四章海流
4.1概述
4.2海流运动方程
4.3风海流
4.4上升流
4.5寒暖流
4.6大洋环流和中国近海环流
4.7海流与海洋生物的关系
第五章波浪
5.1概述
5.2小振幅重力波
5.3风浪与涌浪
5.4浅水区波浪传播与破碎
5.5内波
5.6波浪与海洋生物的关系
第六章潮汐
6.1概述
6.2与潮汐有关的天文知识
6.3引潮力
6.4平衡潮和潮汐动力理论
6.5潮流
6.6潮汐计算
6.7潮汐与海洋生物的关系
第七章海洋生物
7.1海洋生物的环境分区
7.2海洋生物多样性
7.3海洋生物生态类群及生物地理学7.4海洋生态系统
7.5海洋环境中的若干生物学问题
第八章海洋中光和声的传播及其应用8.1海洋光学性质
8.2透明度和水色
8.3海洋激光雷达及其应用
8.4海洋声学现象
第九章海洋遥感
9.1引言
9.2海表遥感
9.3海色遥感
第十章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
10.1海洋开发
10.2海洋污染与海洋环境保护
2、基本要求
(1)牢固掌握各部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了解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3)了解课程的意义和作用。

三、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为36,全为理论课时。

具体分配如下: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
(5)以闭卷考试与开卷报告检查学习效果。

2、教学手段
(1)传统手段
(2)多媒体手段
(3)实际操作
五、考核方式和要求
本课程采用平时考勤、提问和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平时考勤随堂进行,重在考察学生学习的过程;期末考查时间100分钟,采用标准题库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分的方式。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核,并遵守
相关的考试纪律。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教材
冯士筰等,海洋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参考书
(1)唐逸民,海洋学,农业出版社,1997
(2)陈容文,海洋学概论,科技丛书出版社,1979
(3)D.A.罗斯,李允武译,海洋学概论,科学出版社,1984
(4)杂志:《海洋科学》、《热带海洋》、《黄渤海海洋》、《海洋与湖沼》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