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办法
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为了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全面有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本文将提出一个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和评价体系的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全面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的中医师。
通过系统的中医学科知识培养,使中医师能够熟练掌握中医诊疗技术和中药治疗,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
2.培养具备中医药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科研人才。
通过深入研究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能力,使其能够进行中医药相关的科学研究,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支持。
3.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中医药国际合作人才。
通过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合作意识,使其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推广和传播中医药文化。
二、培养内容1.中医学科核心课程培养: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如中医学、中药学、中医针灸学等)、中医诊断课程和中药治疗课程。
通过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中医学科知识和技能。
2.临床实践培养:通过实习和临床操作培养,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和应用中医药临床实践,提高诊断和治疗的能力。
3.科研能力培养:通过开设科研导论课程、组织科研项目和实验室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能力,使其能够进行中医药相关的科学研究。
4.国际合作能力培养:通过举办国际交流和合作项目,组织学生出国交流和参加国际会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国际合作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培养方法1.教学手段多样化。
通过讲座、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应用中医药知识。
2.实践环节设置合理。
通过临床实习和实验室实训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和应用中医药临床实践和科研操作。
3.研究项目多样化。
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论文撰写,使学生在科研能力培养中能够有所发展。
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公布第二批江苏省农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工

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公布第二批江苏省农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法规类别】中医管理【发文字号】苏中医政[2014]19号【发布部门】江苏省中医药局【发布日期】2014.07.09【实施日期】2014.07.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公布第二批江苏省农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苏中医政〔2014〕19号)各市卫生局,昆山、泰兴、沭阳县(市)卫生局:根据《江苏省农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苏中医政〔2014〕14号)要求,经逐级推荐审核,我局复核、公示,现确定魏多华等100名同志为第二批江苏省农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名单详见附件1),现予公布,并就做好培养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各市卫生局要加强对培养工程的管理,及时组织理论培训,协调培养对象外出进修,协助确定带培导师,按时完成有关考核,加强资金管理,确保顺利完成培养任务。
二、培养对象所在单位要对培养对象的学习、临床实践等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做好日常管理和考核等工作。
要为培养对象的学习活动提供支持,努力为培养对象排忧解难,解决其后顾之忧,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培养对象要按时进入培养周期,仔细研读古典医籍,认真跟师学习,积极外出进修,并按照统一格式的培养档案(附件2)整理台账资料,努力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能力。
四、为确保跟师学习的效果,培养对象要和指导老师签订师承协议书(附件3),由各市卫生局汇总后于2014年7月30日前报我局医政科教处备案。
附件:1. 第二批江苏省农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名单2. 第二批江苏省农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工程培养档案3. 第二批江苏省农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工程师承协议书江苏省中医药局2014年7月9日附件1第二批江苏省农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名单性别年龄省辖市单位学历职称1魏多华男43南京市高淳区东坝中心卫生院本科主治中医师2施益飞男43南京市高淳区桠溪中心卫生院本科主治中医师3赵孝荣男37南京市溧水区柘塘中心卫生院本科主治中医师4孙本荣男40南京市六合区龙袍街道东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专主治中医师5徐文祥男39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专主治中医师6胡可男47无锡市江阴市青阳医院本科主治中医师7戴红女38无锡市江阴市山观医院本科主治中医师8史卫华男38无锡市江阴市祝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科主治中医师9杨海娣女36无锡市江阴市利港医院本科主治中医师10唐成洋男47无锡市惠山区钱桥街道藕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专副主任中医师11邵永坚男43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科副主任中医师12张建新男40无锡市新区鸿山街道鸿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研究生副主任中医师13陈卫男38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卫生院本科副主任中医师14王建成男35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卫生院本科主治中医师15周莉娟女39徐州市铜山区三堡镇卫生院大专主治中医师16王中兴男43徐州市邳州市官湖镇中心卫生院大专主治中医师17王盛超男41徐州市邳州市炮车镇中心卫生院大专主治中医师18袁蕊女40徐州市新沂市新安镇中心卫生院本科主治中医师19陶芹女33徐州市新沂市窑湾镇卫生院本科主治中医师20张德来男41徐州市新沂市唐店镇卫生院本科主治中医师21王建忠男45常州市金坛市直溪镇建昌卫生院本科副主任中医师22蒋荣平男46常州市金坛市城东卫生院大专主治中医师23张丽丽女39常州市武进区奔牛人民医院本科主治中医师24葛鹏程男42常州市武进区前黄人民医院大专主治中医师25万小庆男44常州市溧阳市别桥镇卫生院大专主治中医师26陈涛女44常州市溧阳市社渚镇卫生院本科主治中医师27蔡永华男43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卫生院本科主治中医师28浦建枫男39苏州市张家港市金港镇人民医院本科主治中医师29周雷鸣男41苏州市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大专主治中医师30苏琼男44苏州市张家港市乐余人民医院大专主治中医师31张彬男41苏州市张家港市锦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专主治中医师32袁雪峰男36苏州市常熟市沙家浜卫生院本科主治中医师33王静女40苏州市太仓市浏河人民医院本科主治中医师34金晓东男44苏州市吴江区黎里中心卫生院大专副主任中医师35洪刘和男35苏州市昆山市周市人民医院本科。
江苏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中医药局•【公布日期】2009.09.14•【字号】苏中医政[2009]41号•【施行日期】2009.09.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江苏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苏中医政〔2009〕41号)各市卫生局、财政局: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精神,全面做好我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管理办法等文件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7〕21号)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管理方案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发〔2008〕7号)要求,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中医药局制定了《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全省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含助理)医师,均需参加岗位培训,并取得《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证书》,作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中医全科医学工作,申请注册中医类别执业范围中“全科医学专业”为执业范围的条件之一。
附件:1.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2.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3.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报名汇总表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省财政厅二○○九年九月十四日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实施方案为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作用,确保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在我省顺利实施,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管理办法等文件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7〕21号)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通过对全省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含助理)医师进行岗位培训,使之掌握全科医学概念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特点,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开展社区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达到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执业的基本要求,逐步建立一支能够满足社区中医药服务需求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队伍。
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举办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高级研修班的通知

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举办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高级研修班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中医药局•【公布日期】2007.11.05•【字号】苏中医政[2007]53号•【施行日期】2007.1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举办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高级研修班的通知(苏中医政〔2007〕53号)各市卫生局、省直中医单位:为促进全省中医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加强我省中医药临床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我0局决定在“十一五”期间举办为期三年的“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高级研修班”,现将实施方案下发你们,请你们高度重视,组织本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人员积极申报,并协同我局做好研修班的有关工作。
附件:“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高级研修班”实施方案江苏省中医药局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五日附件:“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高级研修班”实施方案为了加快我省中医优秀临床人才的培养,省中医药局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高级研修班”,拟在全省选拔40名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较高临床技能和培养前途的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骨干进行重点培养,着力提高其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能力,使他们尽快成长为新一代名中医。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促进我省中医优秀临床队伍建设,推动中医药理论学术创新,保证我省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培养目标实施“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高级研修班”,旨在选拔一批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骨干,通过“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培养他们尽快成长为热爱中医药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医德高尚、理论深厚、医术精湛的省级优秀中医临床骨干人才。
二、培养对象(一)入选条件1、全省县级(含县级)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临床一线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2、具有大学本科(含本科)以上学历,年龄45周岁以下(截止2007年6月30日),身体健康的副高职称以上(含副高)的医师;3、热爱本职工作,医德高尚,医风正派,近三年考核称职;4、中医理论基础扎实,临床技术过硬,善于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能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疗效显著。
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一、引言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为了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教学方法和实施阶段等方面,详细探讨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人才。
中医药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培养的学生具备全面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经络学、方剂学、中药学等。
2. 培养具备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能力的人才。
中医药与西医药相辅相成,结合两者的优势,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
因此,培养的学生需要具备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能力。
3. 培养具备独立科研和创新能力的中医药人才。
中医药的发展需要不断的科研和创新,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可以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发展。
三、培养内容1.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
包括经络学、方剂学、中药学等课程,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可以掌握中医药学科的基础知识体系。
2. 临床实践教学。
通过临床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掌握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技能,包括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能力。
3. 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开设科研课程和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
中医药学科是实践性学科,理论知识需要结合实践操作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的理论知识。
2. 病例讨论和分析。
通过讨论一些实际病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病情,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3. 科研与实际结合。
开设科研课程和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同时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中医药临床实践中。
五、实施阶段1. 本科生阶段。
本科生阶段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通过授课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医学知识和中医药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随着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
为了培养和提高中医药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是指依据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医药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规律,制定目标明确、内容全面、方法科学、适应需求、可持续发展的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
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性支撑,它是为了保障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的目标是根据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高素质、全面能力、多专业、多元化发展趋势的中医药人才,达到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
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的内容应该包括中医药学科、中医药技术、中医药管理、中医药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培养中医药的学术水平、临床能力、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
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的方法应该科学灵活、实用有效,以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为目的,培养方式要包括传统中医药理论教学、基础医学教学、临床实践教学、合理用药教学、继续教育等方面。
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的适应需要保证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适应现代医疗需求、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融合发展的需求、医疗卫生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等。
二、中医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中医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是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
它是根据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结合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教学基地和师资等条件,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
中医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应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划中医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规划和安排,包括中医药理论、基础医学、临床实践教学、中西医结合诊疗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应该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保证教学质量。
关于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关于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中医药是我国传统的珍贵宝藏,积淀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维护人民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中医药人才,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以下是一个关于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的1200字以上的论述。
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旨在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培养专业中医医生、中医师、中医药管理人员和中医药研究人员。
计划的目标是提高中医药人才的整体素质,培养具备丰富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技术进行临床治疗和调理的专业人才。
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加强中医药专业教育。
在高等院校中设置中医药专业,建立严格的专业教育体系,由经验丰富的中医药专家担任授课教师,传授中医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同时,要配备先进的中医药实验室设备,提供更好的实践培训条件,让学生能够在实际临床中学以致用。
其次,要加强实践培训。
中医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习和实践磨炼自己的技能。
计划应设立中医药实践基地,在实践基地提供临床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病人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临床经验。
此外,还应加强对中医师的规范化培训,通过考核和评估,确保中医师具有相应的临床技能和操作能力。
第三,要拓宽中医药人才的知识面。
中医药的理论体系非常庞大,中医药人才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
因此,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应包括中医药的理论学习和相关的非中医药学科的课程。
在中医学专业的基础上,学生还应修习中药学、针灸推拿学等相关学科,加强对中医药的专业理解和应用。
最后,要加强中医药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
中医药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因此,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应加强对学生的经济、管理和沟通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之,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公布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苏中医政[2009]72号
![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公布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苏中医政[2009]72号](https://img.taocdn.com/s3/m/0d5bb7d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a.png)
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公布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正文:---------------------------------------------------------------------------------------------------------------------------------------------------- 江苏省中医药局关于公布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苏中医政〔2009〕72号)各市卫生局,厅直属各有关单位:按照《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办法》的要求,经过公开报名、单位推荐、资格审查、现场答辩及公示等程序,现确认沈洪等30人为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特予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培养对象所在单位要邀请同行专家对培养对象的学术主攻方向、研究课题、培养目标、考核指标等进行专题论证,制订完善培养计划。
我局将根据各单位确定的培养计划情况,正式签定《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合同书》。
二、培养对象所在单位及主管部门要拟定年度经费资助计划。
培养对象所在单位或其主管部门的匹配经费比例不得低于省财政资助额度。
三、我局将对培养对象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和目标考核,定期评估,滚动支持,实行淘汰制。
培养对象所在单位须于每年12月底前向我局提交书面年度执行情况报告。
我局将按照《合同书》内容和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评估。
四、《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合同书》(《合同书》式样已在我厅网上公布,请自行下载)一式六份和论证专家名单,于2010年1月31日之前报送我局医政科教处(并附电子版)。
请各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该项目的管理,督促、指导培养对象单位制订完善培养计划,建立支持领军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积极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
联系人:戴运良、虞凯电话:************邮箱:***************.cn附件:1.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名单2.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合同书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附件: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名单序号姓名单位专业1沈洪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科2姚昶江苏省中医院外科3方祝元江苏省中医院心脏内科4盛梅笑江苏省中医院肾脏科5孙建华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6居文政江苏省中医院中药学7纪伟江苏省中医院风湿科8王瑞平江苏省中医院肿瘤内科9史锁芳江苏省中医院呼吸内科10陆启滨江苏省中医院妇科11徐新荣江苏省中医院眼科12吴明华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13陈彦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学14朱佳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15曹鹏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学16谢林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17田耀洲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18倪光夏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针灸科19王茵萍江苏省人民医院针灸科20金黑鹰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21钮晓红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22谭善忠南京市第二医院中西医结合传染病23陆曙无锡市中医医院心脏内科24王建伟无锡市中医医院骨伤科25吕国忠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烧伤整形科26令狐庆徐州市中医院肛肠科27张琪常州市中医医院心脏内科28葛惠男苏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29龚旭初南通市中医院外科30李乐军连云港市中医院神经内科附件2:中医药局编号: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合同书姓名:课题名称:培养单位(甲方):江苏省中医药局所在单位(乙方):所在单位主管部门(丙方):合同起止年限:2010年至2014年江苏省中医药局二○○九年共同条款为顺利完成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任务,江苏省中医药局(甲方)、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所在单位主管部门(丙方)、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所在单位(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特订立本合同,作为甲乙丙三方在合同执行中共同遵守的依据。
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目标
•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提升中医药事业发展水平
•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提高中医药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影响力
方案
1. 制定培养目标和计划
•详细规划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各个层次和专业方向
•确定培养的时期和学习内容,以及对应的考核标准
•设立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特殊奖励机制,鼓励学习者积极进取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供专业培训和进修课程,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强化师资队伍的专业交流和学术研究,推进中医药知识的更新与创新
•定期评估师资队伍,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和培训,保持其教学态度和技能的不断提升
3. 创建优质的实践环境
•建立中医药实训基地,配备现代化的设备和材料
•扩大临床实践机会,与医疗机构合作,提供实习机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临床实践和科研项目,提升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4.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就业对接
•与相关行业建立合作关系,了解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提供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或创业
•建立校企合作项目,提供实际操作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
5. 推进国际化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的中医药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提供留学项目和交流机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医药人才
•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交流活动,促进中医药在国际上的传播与认可
结论
通过制定全面的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我们将能够培
养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提升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11.22•【字号】苏政发[2008]99号•【施行日期】2008.1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苏政发〔2008〕9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中医药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继承和发展传统医学,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为保障人民健康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从总体上看,我省中医药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还有差距,一些长期制约中医药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尚未消除,中医药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为加快中医药改革发展步伐,促进中医药事业更好地为人民健康与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牢固树立“特色立业、人才强业、科技兴业、优势固业”的理念,着力完善中医药投入、服务、人才、科研、文化和管理等支撑体系,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将保障人民健康作为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坚持中西医并重,将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鼓励中西医相互借鉴、互相补充、共同发展;坚持继承创新,将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作为中医药工作的着力点,推进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进一步强化政府在政策、规划、投入等方面的责任,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中医药事业。
(三)主要目标。
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推动全省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比较健全,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学术理论繁荣发展,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才队伍结构逐步优化,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传统医学文化得到充分保护,江苏中医药文化进一步弘扬;中医药规模继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使我省成为全国重要的中医药临床基地、中医药科研教育基地、中药生产研发基地,逐步实现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中医药整体实力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六篇

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六篇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篇1 为加快我院医学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和造就更多的优秀青年医学人才,促使各学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高我院医学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以德才兼备为标准,从全院各学科中择优选拔优秀青年医学人才,经过计划培养,使他们成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临床实践经验、领先技术水平的优秀青年人才,为医院创建新一代青年医学学者队伍,形成各专业优秀学科带头人梯队奠定基础。
二、组织领导医院青年人才培养工程方案的实施是在医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医院科教科、人事科具体负责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
三、选拔范围、条件及要求(一)选拔范围:全院临床、医技、药学及护理学科卫生技术人员。
(二)申报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医德高尚、治学严谨,身体健康,具有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精神;2.年龄:40周岁以下(申报当年);3.学历学位:本科学士及以上;4.外语:大学英语六级(或取得全国卫生系统外语水平考试合格、硕士学位全国英语考试合格、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五级等);5.计算机:取得江苏省信息化素质培训合格;6.职称: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7.论文:在省级以上正式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8.科研:承担区级以上科研课题(前三名),或有完整的科研设计书,处于预试阶段拟准备申报的科研课题;9.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及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为科室业务骨干,具有发展潜能;10.近三年内无重大医疗事故、工作差错,年度考核优秀1次以上或获院级以上表彰。
具备上述条件,择优选拔。
(三)要求:青年人才培养对象所在科室必须能切实保证按培养计划进行培养,并且能保证提供优秀导师(一般为学科带头人或科主任)在临床及科研一线固定带教。
四、选拔程序(一)申请1.由个人申请并填写青年人才工程培养申请书。
2.科室(部门)初审后推荐至科教科。
关于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关于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一、引言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中医药学科在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中医药的独特价值和优势。
然而,由于中医药专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方式和途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的意义1.保存和传承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培养中医药人才可以保护和传承中医药文化,使其得以发扬光大。
2.弥补现有中医药人才的短缺。
随着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目前,中医药人才的供给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建立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可以弥补这一短缺。
3.促进中医药学科研究和创新能力。
中医药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过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能够推动中医药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三、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的内容1.制定全面的课程体系。
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完善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需要包含中医学、中草药学、针灸学、推拿学等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
2.结合临床实践。
中医药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践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在培养计划中加入一定的实践要求,如实习、临床操作等。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中医药师资队伍的水平对人才培养起关键作用。
为了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可以加强师资培训和交流,吸引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医生加入中医药教育队伍。
4.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中医药人才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和素质。
除了专业课程,还应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5.积极发挥社会资源。
中医药人才培养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资源。
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办法

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构建江苏中医药人才高地,加速培养一批在全国中医药领域具有先进学术水平的领军型人才,引领和带动中医药学科的快速发展,特制定《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办法》。
第二条中医药领军人才是指学术上有所专长、医德医风高尚、管理能力突出、创新能力强、能带动和推动本学科发展,并在重大疾病的预防与诊治,尤其是在疑难复杂疾病的救治及治未病中具有显著工作绩效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
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是,在全省范围内,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以资助课题研究为主要方式,经过5年努力,培养出30名左右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层次中医药学科带头人。
第三条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自2009年起实施。
江苏省中医药局及有关部门对纳入培养计划的领军人才给予经费支持,并对领军人才培养进行动态过程和目标管理,定期考核,以确保领军人才培养的成效。
第四条江苏省中医药局全面负责本项目的实施。
领军人才的培养和日常管理工作由领军人才所在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负责。
第二章培养目标第五条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总体培养目标为:通过重大项目实施,结合相关临床、教育和科研基地建设,培养既具有战略思维和组织才干,又具有深厚中医药理论功底,能把握中医药发展规律,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的中医药研究型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性思维、学术技术精湛、并在重大疾病的预防与诊治、尤其是在疑难复杂疾病的救治和治未病等方面具有显著工作绩效和能力、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新一代中医药学科综合型、创新型人才。
第三章申报范围和条件第六条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均可申报。
第七条申请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学风严谨,勇于开拓,医德高尚,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二)年龄不超过50周岁(1959年1月1日后出生)。
每年在依托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三)主攻方向明确,培养措施可行,业务发展环境良好,5年内可以达到培养目标;(四)所在科室系省级或省级以上重点专科、学科、研究室(含建设单位),或2级以上实验室;(五)具备下述条件中的2条:1. 在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置中做出突出贡献、得到社会和同行公认者。
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6篇

中医药人才培育计划和实施方案6篇方案人才培育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
被选拔的人才一般都需经过培育训练,才能成为各种职业和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中医药人才培育计划和实施方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中医药人才培育计划和实施方案医院“人才培育计划”选拔和培育实施方法为加强我院人才的培育,建设医院临床教育、科研和管理队伍的后备人才库,促进队伍的建设,现设立医院“人才培育计划”,以促进医院的进展。
“人才培育计划”的选拔、培育和管理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重点加强各重点专科、领先专科、新兴专科等的建设,由本人申报或科室推举申报,医务科组织专家评议和审定。
“人才培育计划”选拔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每批选拔名额为20名,并就其中优秀者(5名)推举参加医院“优秀青年医生”的评审。
一、选拔条件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及工作责任感,能乐观承担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项任务,具有奉献精神。
2、年龄40周岁以下,具有硕士讨论生学历毕业满1年以上,具有本科毕业学历毕业工作满3年,具有大专学历毕业工作满4年,具有中专毕业学历毕业工作满5年的在职临床工作人员。
3、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较全面的业务能力。
4、擅长团结协作,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5、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二、选拔程序1、本人申请、科室推举,填写《医院人才培育计划推举表》。
2、“人才培育计划”的选拔采纳申报者自荐由医务科组织有关专家及主管科室对申报材料内容的真实性、工作目标的科学性,实施方案的可行性、经费预算的合理性等进行评议,然后由“人才培育计划”评议小组审定批准,报院务、党委会通过。
3、入选“人才培育计划”者在院内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结果无异议后,医务科公布“人才培育计划”正式名单。
三、资助经费1、入选“人才培育计划”者培育期为两年,最高资助额为1万元人民币,并以第一年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经费资助的依据。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10.05•【字号】苏政办发〔2023〕35号•【施行日期】2023.10.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药政管理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23〕35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10月5日江苏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3〕3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中医药强省建设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中西医并重,围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加大投入与体制机制创新并举,着力改善中医药发展条件,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与科研水平,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为建设健康江苏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能力。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增强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坚持遵循规律,发挥特色优势。
正确把握传承与创新的关系,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发掘中医药精华,促进中医药特色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中医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中医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中医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深圳市宝安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人才培养计划”旨在选拔一批优秀中青年医务人员,通过重点资助扶持,促进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在本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并为国家、省等各类人才计划储备力量。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精神为指导,以学科建设为平台,加速培养一批医德高尚、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杰出的学术能力、临床、教学和科研业绩显著的优秀中青年人才,从而加快提升我科专科建设水平和医疗质量,增强医务人员队伍科研整体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坚持德才兼备的方针和人才选拔的高标准、重业绩的原则,既考虑过去对专科建设的贡献,又注重未来专科建设的发展需要。
坚持近期需要和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选拔时既注重重点专科和优势专业,又兼顾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专业和基础相对薄弱专业的发展需要,与我科专科建设的发展规划相协调。
坚持突出重点和分层次培养原则,把培养未来科室学术骨干作为重点,同时注重技术骨干等其他层次人才的培养。
坚持择优选拔的原则,把竞争机制引入人才的遴选、培养、管理等环节。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和完善人才选拔培养的公平竞争、科学考评、动态管理等运行机制。
注重人才潜能的发挥,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培养目标(一)总体目标至2020年,培养一支10名左右由中青年学术骨干组成的、能够跟踪国内外科技发展前沿、在国家、省中医药卫生领域中起骨干作用的高层次拔尖人才。
其中1-2人成为广东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2人成为深圳市中医药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3-5人成为科室重点专业学术带头人。
(二)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目标:使其成为我科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和市级重点专科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医德高尚、业务精湛、在本专科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学术造诣、能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的学术攻坚人才,对专科团队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在我科今后的临床、教学、科研和专科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步伐,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优化资源配置,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一)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建设。
将中医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区域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优先发展,优化中医医疗资源配置,积极创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
强化中医院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做优做强省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下统称中医院),扶持推进市县级中医院建设。
到2022年,80%市县级中医院基础设施条件达到国家建设标准(2008版),至少新增6~8所县级三级中医院,2~4所县级中医院达到三级甲等中医院水平。
(二)实现基层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推进中医药融入基层卫生健康服务,实现中医药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的全覆盖。
到2022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全部设立标准化中医馆,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综合服务区覆盖率达30%以上。
将基层中医医师纳入基层卫生骨干人才遴选重点对象,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总数比例超过20%。
推动名中医工作室在基层建设工作站。
建设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平台,每个县建设1个推广基地,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提供1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药饮片,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提供8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并配备常用中成药。
(三)拓展多样化中医服务阵地。
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老年病医院、传染病医院和其他有条件的专科医院均设置中医药科室和中医床位,配备相应中医药人员。
大力发展中医诊所、中医门诊部和特色中医专科医院,支持兴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医疗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连锁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医学院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医学院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目标本计划旨在培养优秀的中医药人才,确保他们具备综合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计划内容1. 课程设置- 强化中医药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中医诊断学、中药学、针灸学等。
- 引入现代医学知识,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以加强学生的综合医学素养。
- 提供实践教学机会,让学生能够亲身实践中医药技术和治疗方法。
2. 实培训- 安排学生在中医医院或中医诊所进行实,从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医疗技能。
- 指导学生观摩中医名医的诊疗过程,以丰富他们的临床经验。
- 与现代医学院附属医院合作,让学生了解现代医学的诊疗流程和技术。
3. 科研项目- 鼓励学生参与中医药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 提供科研经费支持,以促进中医药科研的发展。
- 配备实验室设施和器材,提供学生进行实验的平台。
4. 学术交流- 邀请知名中医药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
- 组织学生参加中医药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
- 建立与其他医学院的合作关系,促进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实施步骤1. 确定计划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2. 设计课程并制定教材和课程大纲。
3. 招募优秀的教师团队,负责教学和指导学生实。
4. 与中医医院和现代医学院附属医院签订合作协议,确保学生的实和观摩机会。
5. 设立科研项目的评审机构,评选优秀的科研项目并提供支持。
6. 安排学术交流活动,并邀请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和交流。
7. 建立学生档案和评估制度,跟踪学生的研究和发展情况。
预期成果通过该计划的实施,预期将培养出一批具备综合医学素养和中医药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
这些人才将能够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并为现代医学与中医药的结合提供支持。
备注请注意,本文档中所述计划及实施方案仅供参考。
具体的细节和操作方法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制定。
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人力资源和

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十大领军人才”评选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苏人社发[2016]276号【发布部门】中共江苏省委员会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日期】2016.09.28【实施日期】2016.09.2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十大领军人才”评选工作的通知(苏人社发〔2016〕276号)省各有关单位,各设区市委组织部,各设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委组织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意见》(苏办发〔2012〕22号)精神,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服务业高端人才队伍,促进产业快速发展,经报请省政府同意,拟组织开展“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十大领军人才”评选活动。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选范围凡在我省人力资源服务领域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生产经营、创新研究、标准化建设等工作,在促进产业发展、推动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人才,均可参加推荐、申报。
通过推荐评选,在全省范围内评选10名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军人才。
二、评选条件(一)拥党爱国,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二)热爱人力资源服务事业,从事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工作5年以上,业内声望较高;(三)综合素质高,熟悉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并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通晓行业国际规划,能够引领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四)创新能力强,在推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构建江苏中医药人才高地,加速培养一批在全国中医药领域具有先进学术水平的领军型人才,引领和带动中医药学科的快速发展,特制定《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办法》。
第二条中医药领军人才是指学术上有所专长、医德医风高尚、管理能力突出、创新能力强、能带动和推动本学科发展,并在重大疾病的预防与诊治,尤其是在疑难复杂疾病的救治及治未病中具有显著工作绩效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
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是,在全省范围内,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以资助课题研究为主要方式,经过5年努力,培养出30名左右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层次中医药学科带头人。
第三条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自2009年起实施。
江苏省中医药局及有关部门对纳入培养计划的领军人才给予经费支持,并对领军人才培养进行动态过程和目标管理,定期考核,以确保领军人才培养的成效。
第四条江苏省中医药局全面负责本项目的实施。
领军人才的培养和日常管理工作由领军人才所在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负责。
第二章培养目标
第五条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总体培养目标为:通过重大项目实施,结合相关临床、教育和科研基地建设,培养既具有战略思维和组织才干,又具有深厚中医药理论功底,能把握中医药发展规律,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的中医药研究型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性思维、学术技术精湛、并在重大疾病的预防与诊治、尤其是在疑难复杂疾病的救治和治未病等方面具有显著工作绩效和能力、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新一代中医药学科综合型、创新型人才。
第三章申报范围和条件
第六条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均可申报。
第七条申请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学风严谨,勇于开拓,医德高尚,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二)年龄不超过50周岁(1959年1月1日后出生)。
每年在依托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
(三)主攻方向明确,培养措施可行,业务发展环境良好,5年内可以达到培养目标;
(四)所在科室系省级或省级以上重点专科、学科、研究室(含建设单位),或2级以上实验室;
(五)具备下述条件中的2条:
1. 在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
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置中做出突出贡献、得到社会和同行公认者。
2.近5年在中医药重大疑难疾病预防、诊治和中医药科技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
中医临床人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或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3篇以上;中药和实验室研究人员必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I、ISTP和ISR收录期刊发表论文或会议论文IF(累计影响因子)在3分以上;
3.近5年曾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过国家级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项目及子项目、973计划项目及子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及子项目等),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江苏省科研项目、省中医药局立项资助项目和主要国际组织的合作项目;
4.近5年曾获得过省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及以上奖励(具有个人获奖证书)。
第八条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优先考虑:
(一)担任国家级相关一级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常委,或省级相关一级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上学术职务,或国家级或国际组织所属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或担任核心期刊编委以上学术职务;
(二)曾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或省部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或曾取得国内外发明专利;
(三)担任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研究室/实验室)、
专科的学科带头人,或担任江苏省中医药重点专科、2级实验室的学科带头人;
(四)获得地市级以上名中医称号;
(五)担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导师;
(六)国家和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
第四章申请与评审
第九条根据上述申报条件,申请者须填写《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申请书》,《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和其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报江苏省中医药局。
中医药领军人才的选拔,既要突出领军作用,同时又要兼顾学科分布。
各单位每个学科或专科限报1人,全省同一个学科或专科选拔名额最多不超过3人。
第十条评审的程序为初审、复审和认定三个步骤。
江苏省中医药局将组织省内外著名专家,对申请者在国内相应学科的技术优势地位、发展目标与潜力,重点发展的诊疗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及可行性进行评审。
评审分为:(一)初审对申请者根据《办法》第三章规定的有关条件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条件者进入复审。
(二)复审组织专家对申请者进行现场答辩及对申报材料进行综合论证。
(三)认定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结合我省中医药领军人才总体培养目标等情况,由省中医药局认定培养对象并予以公示。
第十一条培养对象在江苏省卫生厅和江苏省中医药局网站上公示一周。
无异议者,正式列为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
第五章培养方式
第十二条导师带培。
按照自愿、对口的原则,省中医药局鼓励和支持领军人才所在单位为领军人才聘请相应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作为指导老师,或领军人才到知名专家所在单位进修学习等。
建立科学合理的导师带培制度,制定具体的带培计划,明确任务目标,加强考核管理。
在导师的指导下,凝炼主攻方向,开展科学研究,通过导师指导和帮带,促进领军人才成长。
第十三条项目带动。
省中医药局鼓励和支持领军人才及其所在单位按有关程序积极争取承担国家、省部级科技计划重大专项、重点项目等。
通过项目实施,提升领军人才的创新能力和领军能力,促使其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带领出更优秀的团队。
第十四条研修培训。
省中医药局鼓励和支持领军人才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到国内外一流大学、医院或研究机构进行培训研修,不断提高他们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能力。
培训研修所需经费,可从领军人才资助经费中补助。
第十五条学习交流。
省中医药局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培训、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
集中安排领军人才学习政治、经济、管理和医学前沿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搭建领军人才
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台;研讨领军人才培养规律,总结培养工作经验,促进领军人才成长。
第六章培养经费
第十六条对列为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省财政按每人50万元标准予以专项资助。
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所在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的匹配经费比例不得低于1﹕1。
鼓励培养对象通过竞争与合作争取各级各类科研经费。
匹配经费与资助经费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专项使用。
第十七条培养经费主要用于培养对象及其团队的业务和科研活动,包括业务条件改善(10万元以下科研用设备及器材)、科学研究、组织国内外学术会议、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国内外进修学习等。
按规定凡需要实行政府采购的,必须实行政府采购。
第十八条省级资助经费一次核定,分年下达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所在单位。
经费下达进度根据批准的项目预算、项目实施进度和考核情况确定。
第十九条各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所在单位要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切实加强经费管理,专款专用。
资金管理办法须报省中医药局备案。
每年12月31日前须将本年度专项经费安排和使用情况报送省中医药局。
第七章管理与考核
第二十条江苏省中医药局与纳入培养计划的中医药领
军人才所在单位签订培养合同,明确培养目标和考核内容,并实行动态过程和目标管理。
建立支持领军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从专科、学科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优先推荐领军人才担任相关专业学会职务。
同时加强对领军人才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其带队伍、领团队、育人才的作用。
领军人才所在单位要发挥领军人才的自主性和领衔作用,在学科(专科)发展、人才团队建设、学术交流、设备配置、经费使用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保障,并充分尊重领军人才的自主权,为其创造良好的业务条件和成长环境,同时为他们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和进修提供必要支撑。
中医药领军人才应注重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的提高,积极参与国内外竞争,尽快掌握本学科核心关键技术,取得标志性成果,成为标志性人才,进而带领和推动本学科发展。
第二十一条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周期原则上定为5年。
培养期间,培养对象不得替换,资助经费不得转让。
省中医药局每年对培养对象业务情况和所在单位项目开展情况进行考核。
培养对象年度考核成绩排在末位的,停拨下一年度省资助经费,所需培养经费由单位承担,下一年度考核结果不在末位后继续拨付;考核成绩两年排在末位的,取消培养资格,终止培养。
培养对象所在单位未按合同规定的经费匹配和任务进度等要求完成培养任务的,暂缓拨付下一年度省资助经费并提出整改意见,待整改到位后继续拨付;拒不整改的,将撤消该单位所有培养合同,终止培养经费资助。
项目结束后,省中医药局和财政厅将按有关规定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项目实施效果等进行考核评估。
对完成培养目标,成效显著者,予以表彰;对无法完成培养目标,或违反科学道德、弄虚作假的领军人才,视具体情况追回已资助经费或调拨已购置设备等。
第二十二条中医药领军人才发表相关论著及成果时,应注明“受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项目资助”字样。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第二十四条本实施办法由江苏省中医药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