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理论部分(电法)

合集下载

发电厂电气部分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发电厂电气部分常用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载流导体之间电动力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电流的 大小和方向,导体的尺寸、形状和相互之间的位置以 及周围介质的特性。
一、电动力的计算
•作者: 版权所有
计算电动力可采用毕奥-沙瓦定律。如图所示:
•dF •L •i
• •dL
通过电流i的导体, 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 外磁场中,导体L上的 元长度dL上所受到的 电动力dF为:
❖电气设备中的载流导体当通过电流时,除了发热效 应以外,还有载流导体相互之间的作用力,称为电动 力。
❖通常,由正常的工作电流所产生的电动力是不大的 ,但短路时冲击电流所产生的电动力将达到很大的数 值,可能导致设备变形或损坏。因此,为了保证电器 和载流导体不致破坏,短路冲击电流产生的电动力不 应超过电器和载流导体的允许应力。
•A (×1016)[J/Ωm4]
一、导体短路时发热过程
•作者: 版权所有
根据该θ=f(A)曲线计算θh 的步骤如下:
①求出导体正常工作时的温度θw 。θw 与θ0 和I有关 。
•由式3-19
•得
②由θw 和导体的材料查曲线得到 Aw
一、导体短路时发热过程
•作者: 版权所有
根据该θ=f(A)曲线计算θh 的步骤如下: ③计算短路电流热效应 Qk
❖短路时导体温度变化范围很大,它的电阻R和比热c 不能再视为常数,而应为温度的函数
一、导体短路时发热过程
•作者: 版权所有
2.短路时最高发热温度的计算
❖根据短路时导体发热的特点可列出热平衡方程式
式 中
代入 得
一、导体短路时发热过程
•作者: 版权所有
为了求出短路切除时导体的最高温度,可对上式两 边 求积分。 左边积分从 0 到 tk(短路切除时间,等于继电保护动 作时间与断路器全开断时间之和) 右边从起始温度θw 到最高温度θh

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课程设计

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课程设计

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法勘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电法勘探在资源勘探领域中的应用,为学生今后参与实际电法勘探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背景电法勘探是一种地下物质探测方法,通过测量地下电阻率分布来识别地下物质组成和分布情况。

它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预警、环境工程等领域。

因此,掌握电法勘探原理和方法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程设计内容3.1 电法勘探基本理论1.电磁场基本原理2.电场与磁场的柏赛尔定律3.线性理论与非线性理论3.2 电法勘探仪器及测量技术1.电极的选择和布置2.不同电法勘探仪器的适用条件3.电法勘探的测量技术3.3 电法勘探数据处理和解释1.数据的处理和分析2.二维电阻率成像(二维ERT)技术3.三维电阻率成像(三维ERT)技术四、课程设计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实验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1.课堂讲解:由教师进行电法勘探的基本理论阐述,让学生了解电法勘探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

2.案例分析:教师引入实际案例,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来加深学生对电法勘探原理和方法的了解。

3.实验演示: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法勘探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处理流程,加深学生对电法勘探的认识。

五、课程设计成果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电法勘探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了解电法勘探的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具备初步的数据处理和解释能力。

六、课程设计考核方式本课程设计采用考查+实验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

1.考核方式:学期末闭卷考试。

2.实验报告:学生需要进行一次电法勘探实验,并撰写相关实验报告。

七、参考教材1.《电法勘探实例与练习》(刘文贵等编,科学出版社)2.《电磁法勘探技术及应用》(周文波等编,煤炭工业出版社)。

电法勘探基本理论及在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电法勘探基本理论及在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多数体晶岩矿床 查出在花岗岩或 其围岩的构造裂 隙中。由于强烈 的交代作用常形 成白云母、钠长 石、锂云母等蚀 变带
主要探测目标 推荐的物探方法
深大断裂带, 基性,超基 性岩体,蛇 纹岩化岩体
磁法圈定岩体, 重力法圈定基 岩内矿体,电 磁法圈定蛇纹 岩体
基性岩,超 基性岩,蛇 纹岩化岩体
磁法圈定岩体, 电磁法圈定蛇 纹岩体
• 此外, 当将磁测资料与激电资料结合起来 时, 便不难区分磁 ( 黄) 铁矿或磁 ( 黄)铁 矿化岩层所引起的激电异常。
• 青海某铜钴硫锌综合矿, 可作为综合利用 自电、重力和磁法资料区分激电异常的 例子。
• 试验结果表明直流激电法在矿体上有明显 的 η 异常, 而交流激电法的视频散
• 率 Ps1 和 Ps2 均表现为负异常不能反映矿体 的存在。
• 此例说明了交流激电法受电磁耦合的影响 比较严重, 而直流激电法却可避开电磁耦合 的干扰。
• 这种情况下对交流激电法的 Ps 需作校正。
• 图中的 Ks 曲线即为校正后的结果。
花岗岩体边 界,花岗岩 或其围岩中 的蚀变带
磁法、圈定花 岗岩边界,电 磁法圈定低阻 蚀变带。
矽卡岩型矿 床,指产在 矽卡岩带内 部的矿床 钴等矿床
断裂拗陷带,在 灰岩发育区受断 裂控制的岩浆活 动带
中酸性侵入岩、 火山岩与碳酸岩 类的接触带
矽卡岩带, 矽卡岩带内 的矿体
电磁法和激电法探 测低阻角砾岩带、 蚀变带,金属硫化 物颗粒充填的矿物 带。
矿脉产生在岩浆内外 接触带中或无明显岩 浆活动的沉积岩中, 但均产在大断层,断 层破碎带或大断裂旁 侧的次级断裂带或剪 切构造带中
花岗岩或火上岩 及其周围地区内 有断裂构造发育 的区域

电能计量基础理论ppt课件

电能计量基础理论ppt课件
本讲的主要目的是对电能计量的基础理论、电能表的基 本原理作一概要的表述,使学员能建立基本的概念,而不去 讨论技术细节。
因时间和水平所限,错误和不全面之处在所难免,故请 指正。
3
第一章 电能计量概述
4
1.1 瞬时功率、瞬时有功功率、瞬时无功功率
1.1.1 瞬时功率
电源 u(t) 给负载 Z供 电,则有电流 i(t) 流过负 载,并对负载做功,在某
1) 三相四线电路有功电能的计量
三相四线电 路可看成由三个 单相电路组成, 所以总的电能为 各相电能之和。
因为电能与
功率仅差一个时 间因子,所以为 方便起见,以下 用功率表示单位 时间内的电能。
P U a I a ca o U b s I b cb o U c I s c cc o
22
1) 三相四线制有功电能计量
电能计量基础理论
梁原华
1
前言
电能表是连接电力部门与电能用户的最终计量器具,关 系到双方的切身利益,因此要求必须具备高精度、长寿命、 低功耗等特点,为了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需要和便于用电的 管理,还要求电能表具有高过载、多功能、智能化、防窃电 等功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城乡电网改造工程的进行,巨大 的电能表需求市场为电能表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提供了 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近年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 电能表行业跨上了跳跃式发展的快速道路,高新技术产品不 断涌现,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同时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对行业企业、行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培训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的一个 重要途径。
定义:视在功率 SUI
表示负载可吸收( 消耗)的最大功率,也 表示电源可供给的最大 功率。
单位为伏安(VA)。

地球物理勘探-电法基础知识

地球物理勘探-电法基础知识

2. 点电源电场 (均匀介质)
地下介质为:各向同性、均匀半无限空间 1) 一个点电源的电场 (半空间)
点电源:供电电极A、B本身的大小 << AB间距
一个点电源:将其中一个电极(A或B)置于∞远 如图,无限半空间ρ的地表,点电源A(+I)。
则 距电源A(I) 为r 处 M 点的 电位: A(-I) ?,全空间? 对于均匀无限半空间地表,点电源场U :
电 法 勘 探
分 类
电场产生 的原因 传导类:电阻率法、充电法、自然电场、激发极化 等 感应类:电磁法(剖面、测深)等
天然场(被动源):自然电场法、大地电磁法 场源性质 人工场(主动源):电阻率法、充电法、激发极化、电磁法等 电场的 直流电法:电阻率法(剖面、测深)、充电法、自然电场 等 时间特性 交流电法:电磁法等
电(阻率)测深
(直流)电(阻率)法 勘 探
基 础 知 识
一.岩土介质的电阻率
1. 电阻率概念
概念 : 电流 ⊥ 通过该物质所组成的边长为1m的立方体时呈现的电阻 用ρ表示, 单位:欧姆· 米(Ω· m)
ρ:表征物质导电性的基本参数,间接
导电率:ν=1/ρ , 直接 表征岩石导电性能。 二者关系:ν∝ 1/ρ
(v=1/ρ)
= /S
对于电性不同层状介质来说,T和S 两者的综合影响决定岩层对电
场的畸变作用。
二. 电阻率Βιβλιοθήκη 的基本理论电法勘探中 :内在依据:物性基础 外在条件:人工电流场 + 探测技术
推测 地下介质分布 观测 介质ρ的变化 建立 人工(直流)电场
稳定电流场 ( U(t)特性 )
理论基础(正演):已知电性介质分布,研究电场分布。 研究场与场源的关系(正演)----电法勘探出发点 勘探目的(反演):通过观测电性参数特征,推断电性介质的分布

现代电工技术电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1-58页PPT资料

现代电工技术电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1-58页PPT资料
(3)在时域-频域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上,将小波变换理 论引入时域-频域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上,建立了时域-频 域分析的有效手段。 (4)从动力学体系引入了状态概念,从动力学体系引人 了电路的状态、状态变量和状态空间的概念(状态方程的 建立,与昔日的输入一输出方程的建立具有同等重要的意 义),为非线性系统和时变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
7
电气工程学院
电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 简介 )
(2)现代电路理论形成和发展
A. 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电气工业迅速发展,电压 的传输等级达到220kV;电信工业形成了一个独立部门, 产生了许多复杂的电信网络,促使电路综合、频域分析 等理论不断向前发展;自动控制技术的兴起,使电力系 统、通讯系统和控制系统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它们的共 同基础都是电路理论。
27
电气工程学院
电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简介)
【状态变量分析法】 状态变量分析法的途径是试图以系统的方式处理
元件互联的复杂电路的一项成果.电路以状态变量组 成因变量时的描述方程正适合于矩阵形式表示法.对 于多变量多输入电路,状态变量法导致了普遍而简明 的求解概念.然而,在具有多于三个独立储能元件电 路方程组的求解中,常有的繁重计算可能需要用数值 计算法.
如果一个电路是端口型线性电路,则描述该电路的输 入-输出伏安特性的几何图形必然是通过圆点的一条直线, 描述该电路的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都是线性的。
18
电气工程学院
电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 简介 )

19
电气工程学院
电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 简介 )
20
电气工程学院
电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 简介 )

电气基础理论知识

电气基础理论知识

一、名词解释:1、三相交流电: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120 °角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系统,叫三相交流电。

2、一次设备:直接与生产电能和输配电有关的设备称为一次设备。

包括各种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力电缆、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抗器、避雷器、消弧线圈、并联电容器及高压熔断器等。

3、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进行监视、测量、操纵控制和保护作用的辅助设备。

如各种继电器、信号装置、测量仪表、录波记录装置以及遥测、遥信装置和各种控制电缆、小母线等。

4、高压断路器:又称高压开关,它不仅可以切断或闭合高压电路中的空载电流和负荷电流,而且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切断过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

它具有相当完善的灭弧结构和足够的断流能力。

5、负荷开关:负荷开关的构造秘隔离开关相似,只是加装了简单的灭弧装置。

它也是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有一定的断流能力,可以带负荷操作,但不能直接断开短路电流,如果需要,要依靠与它串接的高压熔断器来实现。

6、空气断路器(自动开关):是用手动(或电动)合闸,用锁扣保持合闸位置,由脱扣机构作用于跳闸并具有灭弧装置的低压开关,目前被广泛用于500V 以下的交、直流装置中,当电路内发生过负荷、短路、电压降低或消失时,能自动切断电路。

7、电缆:由芯线(导电部分)、外加绝缘层和保护层三部分组成的电线称为电缆。

8、母线:电气母线是汇集和分配电能的通路设备,它决定了配电装置设备的数量,并表明以什么方式来连接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以及怎样与系统连接来完成输配电任务。

9、电流互感器:又称仪用变流器,是一种将大电流变成小电流的仪器。

10 、变压器: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交流电压的设备。

11 、高压验电笔:用来检查高压网络变配电设备、架空线、电缆是否带电的工具。

12 、接地线:是为了在已停电的设备和线路上意外地出现电压时保证工作人员的重要工具。

电法勘探-基础知识

电法勘探-基础知识

MN
s
jMN j0
MN
S
重新分析: (a)
1
X
A(+I)
(b)
2
3
1
B(-I)
3.视电阻率的定性分析公式 视电阻率与电流密度的关系式,即
s
jMN j0
S
jMN j0
MN
ρ剖面曲线的变化能清楚的反映出地 下导电性不均匀体的位置及电阻率 的相对高低
• 当地下只有一种岩石时,两式是相同的,故按视电阻率的
计算式算得的ρs值等于岩石真电阻率ρ值。 ρs剖面曲线乃 为一条数值等于p的直线。
视电阻率的计算 公式
视电阻率的分析 公式
s
K
UMN I
s
jMN j0
1、电阻率法的理论基础 岩、矿石的电阻率 1.电阻率基本公式
R l
s
2.电阻率单位
SI制中
Rs
S
l
lI
电阻R(Ω) 长度(m) 截面积(m²)
电阻率ρ( Ω ·m)
3.导电机制
⑴溶液:带电离子 ⑵金属导体:自由离子,
如自然铜、金、银和石墨,电阻率低 ⑶半导体:“空穴”导电,
大多数金属硫化物,金属氧化物体,电阻率较低 ⑷固体电解质:离子导电,绝大多数造岩矿物, 如石英、云母、方解石、长石等,电阻率高
稳定电流场的基本规律
欧姆定律
稳定电流场的边界条件
衔接条件
电流通过介质分界面,界面两边电位连续 界面两边电流密度法向分量和电场强度切向分量连续
自然边界条件
接近点电流源的点上,趋于正常电位 距离场源无限远处,电位趋于零 地面上除电源点外,电流密度法向分量为零
2、电阻率法常用电流源的正常电场

电工基础理论知识

电工基础理论知识

电工基础理论知识一、基本定律(一)欧姆定律在—段不含电动势只有电阻的电路中,如图1—1所示,流过电阻R的电流I压U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这个结论叫做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用公式表示为I=UR式中,U的单位为伏(V),I的单位为安(A),R的单位为欧(Ω)。

从公式看出,如果电压U一定,那么电阻R越小,通过电阻的电流I越大;反之当电阻越大时,通过电阻的电流I越小。

欧姆定律还可以写成:U=IR从公式可以看出,电路中电阻R一定时,若电流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越小则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小。

欧姆定律揭示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三个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就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出第三个量。

需要特别指出,欧姆定律是电工学、电子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也是最重要的定律,是维修电工必须熟练拿握的知识点。

应用欧姆定律,通过电压、电流、电阻三个物理量状态来分析电路,解决维修电工在实际操作中通到的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电功、电功率1.电功:在负载两端接上电源,电场力使电荷移动形成电流,电场力做了功,也叫电流做功,这就是电功。

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电流通过灯泡、将电能转换成光能、热能;电流通过电动机,格电能转换成机械能。

W=UIt式中,U的单位为伏(V),I的单位为安(A),t的单位为秒(s),电功W的单位为焦耳(J)2、电功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

如果在时间t内,电流通过负载所做的功为W,则电功率P为:P=W/t若负载电阻值为R,加在其两端的电压为U,通过的电流为I,可得P=UI=I2R=U2/R式中,U的单位为伏(V),I的单位为安(A),R的单位为欧(Ωo),电功率P 的单位为瓦(W)。

(三)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称节点电流定律,该定律总结了通过电路中任一节点的各个支路电流的关系。

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称为节点。

如图1—3所示,电路中a、b、c和d点,就是这个电路的四个节点。

电工基础知识(完整版)

电工基础知识(完整版)

电工基础知识(完整版)电工,是指从事电力系统运行、维护、检修、安装、改造、试验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

电工基础知识,就是指电工在工作中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

一、电的基本概念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电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等。

1. 电流: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单位是安培(A)。

2. 电压:电压是指电场力对单位电荷所做的功,单位是伏特(V)。

3. 电阻:电阻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单位是欧姆(Ω)。

4. 电功率:电功率是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是瓦特(W)。

二、电的基本原理电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2.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理论中的基本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三、电工工具的使用电工工具是电工进行工作的基本设备,主要包括螺丝刀、钳子、电笔、万用表等。

1. 螺丝刀:用于拆卸和安装螺丝。

2. 钳子:用于夹持、弯曲、剪断电线等。

3. 电笔:用于检测电路中的电压。

4.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

四、电工安全知识电工安全知识是电工在工作中必须掌握的知识,主要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措施等。

1. 安全操作规程:电工在进行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佩戴防护用品、使用绝缘工具等。

2. 安全防护措施:电工在进行工作时,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保持工作场所整洁、避免触电等。

电工基础知识(完整版)五、电路的基本类型1. 简单电路:由电源、负载和导线组成,是最基本的电路形式。

2. 并联电路:多个负载并联连接在电源上,各负载电压相同,总电流等于各负载电流之和。

3. 串联电路:多个负载串联连接在电源上,各负载电流相同,总电压等于各负载电压之和。

《电力法规》第一章电力法总论

《电力法规》第一章电力法总论

《电力法规》第一章电力法总论第1章电力法总论要求:掌握电力法的定义、作用、体系、电力法律关系等有关概念知识点:●电力法的定义和特征●电力法的作用●电力法律关系●电力法体系●电力法律责任的有关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的立法背景和特征重点和难点:●电力法的定义和作用●电力法律关系●电力法律责任的有关概念导课:电力是基础产业,又是公共事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电力。

法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总和,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等。

法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决定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电力法是调整人们在电力建设、电力生产、电力供应和电力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目录:1.1电力法的概念1.2电力法体系1.3《电力法》的立法背景和立法意义1.4电力法律责任1.5电力法的实施与修订教案:1.电力法的概念⑴电力法的含义电力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的电力法指的是国家调整电力建设、电力生产、电力供应和电力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国家管理电力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规章。

狭义的电力法是指《电力法》。

⑵电力法的作用有:保障和促进了电力事业稳定发展;肯定和巩固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成果;规范了政府、电力企业和客户的行为;为解决电力纠纷提供了依据。

⑶电力法律关系含义:电力法律关系是指在电力建设、电力生产、电力供应、电力使用与电力管理过程中,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电力法调整的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电力法律关系的范围很广,凡是在电力活动中产生并且在电力法的调整范围之内的各种关系,均为电力法律关系。

构成要素:由电力法律关系的主体、电力法律关系的客体、电力法律关系的内容三个要素构成。

电力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电力法律关系中的当事人,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

电力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和行为。

电法勘探基本理论-电阻率法共74页文档

电法勘探基本理论-电阻率法共74页文档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电法勘探基本理论-电阻率法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Thank you

电力法培训PPT

电力法培训PPT
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
03 电力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电力法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
保障供电安全
供电企业应遵循电力法规定,确保供电设施安全、稳定运行,防 止发生停电事故。
规范电价管理
根据电力法要求,供电企业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电价政策销售电力, 不得擅自定价或调整电价。
履行普遍服务义务
04 电力法的改革与发展
当前电力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01
02
03
04
立法滞后
现有电力法未能跟上电力行业 的发展速度,导致一些新出现 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监管缺位
电力监管机构在行使监管职能 时存在盲区,难以全面有效地
监管电力市场。
市场准入不公
部分地区存在对新能源发电的 歧视,导致市场准入不公平,
供电企业应履行普遍服务义务,确保对所有用户提供安全、可靠、 经济的电力服务。
电力法在用电企业中的应用
依法用电
01
用电企业应遵守电力法规定,按照国家规定的电价政策支付电
费,不得窃电或拖欠电费。
合理使用电力资源
02
用电企业应合理使用电力资源,采取节能措施,降低能耗,减
少对环境的影响。
配合电力监管
03
用电企业应配合电力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料和
完善电价机制
建立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反映 电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和成本,保
障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电力法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立法趋势
监管趋势
未来电力法将更加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加大对环保和节能的力度,推动电力行 业的绿色转型。
未来电力监管将更加注重预防性监管,通 过事前的监管措施来预防问题的发生,同 时加强对电力市场的实时监控。

电法勘探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及发展简介课件

电法勘探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及发展简介课件
➢电法勘探具有利用物性参数多,场源、装置形式多,观 测内容或测量要素多及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石的物理参数,主要有电阻率 (ρ)、导磁率(μ)、极化特性(人工体极化率η和面极 化系数λ、自然极化的电位跃变Δε)和介电常数(ε)。
电阻率法的基础知识
1、岩土介质的电阻率
在电法勘探中,用来表征岩、矿石导电性好坏的参数为电 阻率(ρ)或电导率(σ=1/ρ)。从物理学中已知,当电流垂直流过 单位长度、单位截面积的体积时,该体积中物质所呈现的电阻 值即为该物质的电阻率。
CSAMT采用可控制人工场源,测量由电偶极源传 送到地下的电磁场分量,两个电极电源的距离为 1~2km,测量是在距离场源5~10km以外的范围 进行,此时场源可以近似为一个平面波。
由于该方法的探测深度较大(通常可达2km),并 且兼有剖面和测深双重性质,因此具有诸多优点:
1、使用可控制的人工场源,测量参数为电场与磁 场之比——卡尼亚电阻率,增强了抗干扰能力,并 减少地形的影响。2、利用改变频率而非改变几何 尺寸进行不同深度的电测深,提高了工作效率,一 次发射可同时完成7个点的电磁测深。3、探测深 度范围大,一般可达1~2km.4、横向分辨率高, 可以灵敏地发现断层。第五,高阻屏蔽作用小,可 以穿透高阻层。
中国常用的电法勘探方法有电阻率法、充电法、激发极 化法、自然电场法、大地电磁测深法和电磁感应法等。
电法勘探分类
直流电法 人工场
电测深 电剖面 剖面图 (多测道/复合剖面) 断面图
天然场
电阻率法
充电法
自然电场法
电测深
电剖面
电法勘探分类
交流电法 交变场
人工场
天然场
甚低频法 变频电磁测深法 无线电波透视法 大地电磁场法

电力法培训课件

电力法培训课件
电力法注重保护消费者权 益,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得 优质、安全、可靠的电力 服务。
电力法的发展历程
初步发展阶段
现代化阶段
我国电力法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 ,初步建立了电力管理体制和法规体 系。
近年来,我国电力法逐步向现代化方 向发展,注重与国际接轨,推动电力 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完善阶段
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和电力体制 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电力法不断得 到完善和修订,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
案例二:某地电力供应与使用纠纷案例
总结词
电力供应与使用的法律规范
详细描述
某地因电力供应不足导致居民用电受限,引发用户投诉。通过案例分析,介绍电 力法中关于电力供应与使用的规定,以及纠纷解决机制,引导各方依法解决纠纷 。
案例三:某地电力监管案例
总结词
电力监管的实践与挑战
详细描述
某地电力监管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电力监管的实践经验与改进方向, 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
电力法培训课件
汇报人: 202X-12-22
目录
• 电力法概述 • 电力法的主要内容 • 电力法的实施与监督 • 电力法案例分析 • 电力法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 结语
01
电力法概述
电力法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电力法是调整电力系统中发电、 输电、配电、供电等环节中,各 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电力法的展望和建议
加强立法和监管
推动市场化改革
加强电力法的立法和监管,确保电力市场 的公平竞争和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推动电力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打破 垄断,引入竞争,提高电力行业的效率和 服务质量。
加强清洁能源的推广

基本理论部分(电法)

基本理论部分(电法)

基本理论部分1电法的基础知识1.1岩石介质的电阻率电阻率是表征物质导电性的基本参数,某种物质的电阻率实际上就是当电流垂直通过由该物质所组成的边长为1m的立方体时而呈现的电阻。

显然,物质的电阻率值越低,其导电性就越好;反之,若物质的电阻率越高,其导电性就越差。

在电法勘探中,电阻率的单位采用欧姆·米来表示(或记作Ω·m)。

显然,电阻率的倒数1/ρ即为导电率,以σ来表示,它直接表征了岩石的导电性能。

天然状态下的岩石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与组分。

为了方便,在电法勘探中,可以一级近似地把岩石模型看成是由两相介质构成的,即由矿物骨架(固相)和水(液相)所构成。

因此,不仅组分不同的岩石会有不同的电阻率,即使组分相同的岩石,也会由于结构及含水情况的不同而使其电阻率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

表 1 给出了一些常见岩石的电阻率及其变化范围。

表1常见岩石电阻率由表1可见,一般情况下,火成岩电阻率最高,其变化范围大约在102Ω·m~105Ω·m。

变质岩的电阻率也较高,其变化范围大体与火成岩类似,只是其中的部分岩石如泥质板岩、石墨片等稍低些,大约在101Ω·m~103Ω·m。

沉积岩的电阻率最低,然而,由于沉积岩的特殊生成条件,这一类岩石其电阻率变化范围也相当大,砂页岩电阻率较低,而灰岩电阻率却相当高,可达n×107Ω·m。

表2浮土和地表水电阻率一般土层结构疏松,孔隙度大,且与地表水密切相关,因而它们的电阻率均较低,一般为n×101Ω·m 。

表2 为几种常见浮土和地表水的电阻率及其变化范围。

1.2 影响电阻率的因素自然状态下,岩石的电阻率除了和组分有关外,还和其它许多因素有关,如岩石的结构、构造,孔隙度及含水性等。

由于主要的造岩矿物如长石、石英、云母等电阻率均相当高,因此,对于一般岩石来说,矿物骨架的电阻率是很高的。

但由于天然状态下的岩石在长期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受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而出现裂隙以及裂隙中含水等原因,使得一般岩石的电阻率要低于其所含矿物的电阻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理论部分1电法的基础知识1.1岩石介质的电阻率电阻率是表征物质导电性的基本参数,某种物质的电阻率实际上就是当电流垂直通过由该物质所组成的边长为1m的立方体时而呈现的电阻。

显然,物质的电阻率值越低,其导电性就越好;反之,若物质的电阻率越高,其导电性就越差。

在电法勘探中,电阻率的单位采用欧姆·米来表示(或记作Ω·m)。

显然,电阻率的倒数1/ρ即为导电率,以σ来表示,它直接表征了岩石的导电性能。

天然状态下的岩石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与组分。

为了方便,在电法勘探中,可以一级近似地把岩石模型看成是由两相介质构成的,即由矿物骨架(固相)和水(液相)所构成。

因此,不仅组分不同的岩石会有不同的电阻率,即使组分相同的岩石,也会由于结构及含水情况的不同而使其电阻率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

表 1 给出了一些常见岩石的电阻率及其变化范围。

表1常见岩石电阻率由表1可见,一般情况下,火成岩电阻率最高,其变化范围大约在102Ω·m~105Ω·m。

变质岩的电阻率也较高,其变化范围大体与火成岩类似,只是其中的部分岩石如泥质板岩、石墨片等稍低些,大约在101Ω·m~103Ω·m。

沉积岩的电阻率最低,然而,由于沉积岩的特殊生成条件,这一类岩石其电阻率变化范围也相当大,砂页岩电阻率较低,而灰岩电阻率却相当高,可达n×107Ω·m。

表2浮土和地表水电阻率一般土层结构疏松,孔隙度大,且与地表水密切相关,因而它们的电阻率均较低,一般为n×101Ω·m 。

表2 为几种常见浮土和地表水的电阻率及其变化范围。

1.2 影响电阻率的因素自然状态下,岩石的电阻率除了和组分有关外,还和其它许多因素有关,如岩石的结构、构造,孔隙度及含水性等。

由于主要的造岩矿物如长石、石英、云母等电阻率均相当高,因此,对于一般岩石来说,矿物骨架的电阻率是很高的。

但由于天然状态下的岩石在长期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受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而出现裂隙以及裂隙中含水等原因,使得一般岩石的电阻率要低于其所含矿物的电阻率。

一般比较致密的岩石,孔隙度较小,所含水分也较少,因而电阻率较高;结构比较疏松的岩石,孔隙度较大,所含水分也较多,因而电阻率较低。

一些孔隙度大而渗透性强的岩层如砂层、砾石层等,其电阻率明显地取决于含水条件,当其饱含矿化度高的地下水时,电阻率只有几十至几十个欧姆米;当其位于潜水面以上含水条件较差时,其电阻率可高达几百至几千欧姆米。

石灰岩的电阻率一般较高,但当其中发育有溶洞、溶隙且充填有不同矿化度的地下水时,其电阻率会大幅度的下降。

水溶液的电阻率与其矿化度有密切的关系。

地下水的矿化度变化范围很大,淡水的矿化度约为10-1g/L ,咸水的矿化度则高达10g/L 。

显然,岩石中所含水溶液的矿化度越高,其电阻率就越低。

2. 电阻率法2.1 大地电阻率测量电阻率法是一种重要的物探方法。

它是以岩石介质的导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察和研究人工建立的的地中稳定电流场的分布规律从而来达到找矿或解决某些地质问题的目的。

为了讨论方便,把地下半空间简化为均匀、各向同性介质。

在电法勘探中,为了建立地下电场,常使用两个供电电极将电流供入地下,然后,在离供电电极一定距离的地方来观测场的分布。

显然,由于电极相对于电极之间距离来说一般很小,因此,我们便可以把电极视为一个点,并称为点电源。

若当观测范围仅限于一个电极附近,而将另一个电极置于“无穷远”时,就构成了一个点电源的电场;当观测范围必须同时考虑两个电极的影响时,便构成了两个点电源的电场。

当地表有一个点电源A 供电时,考察点M 处的电位为r I U πρ2= (2.1.1)当地表有两个异性点电源供电时,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观察点M 处的电位表达式:⎪⎭⎫ ⎝⎛-=BM AM I U AB M 112πρ (2.1.2)测量均匀大地的电阻率,原则上可以采用任意形式的电极排列来进行,即在地表任意两点(A 、B )供电,然后在任意两点(M 、N )来测量其间的电位差,根据上式便可求出M 、N 两点的电位⎪⎭⎫ ⎝⎛-=BM AM I U M 112πρ⎪⎭⎫ ⎝⎛-=BN AN I U N 112πρ那么,AB 在MN 间所产生的电位差⎪⎭⎫ ⎝⎛+--=∆BN BM AN AM I U MN 11112πρ (2.1.3)由此可得均匀大地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I U KMN ∆=ρ (2.1.4)式中 BN BM AN AM K 11112+--=π(2.1.5)(2.1.4)式即为在均匀大地的地表采用任意电极装置(或电极排列)测量电阻率的基本公式。

其中K 为电极装置系数(或电极排列系数),是一个只与电极的空间位置有关的物理量。

2.2 电阻率及其定性分析方法在电法勘探中,把宽和高等于AB/2、长为AB的长方体(图2.2.1)定为勘探体积。

在这个勘探体积范围内集中了电流的大部分,而在其外电流很少。

显然,只有在该体积内,且与围岩有明显电性差异的地质体才会被观测到。

上面讲述了测量均匀大地电阻率的方法,并且推导出了水平地表、介质均匀和各向同性条件下的电阻率的计算公式。

但是,电法勘探的对象是非均匀大地,如寻找各种矿体、研究地下构造等。

在不均匀大地表面布极,供电电流在地下经过的范围已涉及到不同电阻率的介质,即在勘探体积所涉图2.2.1 勘探体积及的范围内,包含了电阻率为1ρ、2ρ和3ρ的几种岩层(图 2.2.2),因而计算出的电阻率ρ值是1ρ、2ρ和3ρ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哪一层的电阻率值。

这个综合影响值是在电场分布范围内、各种岩石电阻率综合影响的结果。

我们称其为视电阻率,并用s ρ来表示:IU K MN s ∆=ρ (2.2.1) 视电阻率与真电阻率在概念上有本质的不同,决定视电阻率大小的因素有:不均匀体的分布状态(形状大小、深浅及产状等);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间的相互位置;工作装置和地质体的相对位置。

由此可知,视电阻率不仅与地质体的电阻率及其分布状态有关,而且还与电极排列形式及位置有关,所以在不同情况下,视电阻率有时接近一种岩石真电阻率,有时又接近另一种岩石的真电阻率。

因而,按一定方式观测视电阻率的变化规律,便可推断出地下各种不均匀地质体的分布状态。

当MN«AB 时,其间的电场可以认为是均匀的,因此MN j MN E U MN MN MN MN ∙∙=∙=∆ρ (2.2.2) 式中,MN 为测量电极间的距离;MN j 为MN 处的电流密度;MN ρ为MN 所在介质的真电阻率。

将7式代入6式,则 I MN j KMN MN s ∙∙=ρρ (2.2.3) 当地下介质均匀时,可把MN j 、MN ρ用0j 、0ρ来表示,于是I MN j K∙∙=000ρρ 经整理有IMN K j =01 将其代回(2.2.3)式,便得到MN MN s j j ρρ∙=0(2.3.4)图2.2.2非均匀大地视电阻率测量这就是视电阻率和电流密度的关系式,或称为视电阻率的微分公式。

它表明某点的视电阻率和测量电极所在介质的真电阻率成正比,其比例系数就是0j j MN ,这是测量电极间实际电流密度与假设地下均匀介质时正常场电流密度之比。

显然,MN j 包含了在电场分布范围内各种电性地质体的综合影响。

当地下半空间有低阻不均匀体存在时,由于正常电流线被低阻体所吸引,使地表MN 处的实际电流密度减少,所以MN j <0j ,故s ρ<MN ρ;相反,当地下半空间有高阻体时,用于正常电流线被高阻体所排斥,使地表MN 处的实际电流密度增加,所以MN j >0j ,故s ρ>MN ρ。

这样,我们通过在地表观测视电阻率的变化,便可揭示地下电性不均匀地质体的存在和分布。

这就是电阻率法所以能够解决有关地质问题的基本物理依据。

显然,视电阻率的异常分布除了和地质对象的电性和产状有关外,还和电极装置有关。

2.3 高密度电阻率法2.3.1 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系统高密度电阻率法时是根据水文工程及环境地质调查的实际需要而研制的一种电探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的采集和资料处理两部分。

现场测量时只需将全部电极设置在一定间隔的测点上,测点密度远较常规电阻率法大,一般从1m ~10m 。

然后用多芯电缆将其连接到程控式多路电极转换开关上,电极转换开关是一种由微片机控制的电极自动换接装置,它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进行电极装置形式、极距及测点的转换。

测量信号用电极转换开关送入微机工程电测仪,并将测量结果依次存入随机存储器。

将数据回放并送入微机便可按给定程序对原始资料进行处理。

图2.3.1高密度电阻率法测点和深度记录点断面图由于高密度电阻率法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采集和微机处理,从而改变了电阻率法勘探传统的工作模式,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使电法勘探的智能化程度大大的向前迈进了仪步。

2.3.2 三电位电极系为了使高密度电阻率法能够获得关于地电断面结构特征的信息,在电极装置的选择上采用了三电位电极系。

三电位电极系是将等间距的对称四极、偶极及微分装置按一定方式组合后所构成的一种测量系统,该系统在实际测量时,只须利用电极转换开关便可将每四个相邻电极进行一次组合,从而在一个测点上便可获得三种电极排列的测量参数。

三电位电极系的电极排列方式如图 所示,当点距为x 时,其极距a=n ﹒x (n=1、2、3…)。

为了方便,我们把上述三种电极排列方式依次用α、β、γ来代表。

这里对某一测点上的四个电极按规定作了三次组合。

图2.3.2三电位电极系当采用三电位电极系进行视电阻率测量时,由供电电极在测量电极间所产生的电位差有以下关系γβαU U U ∆+∆=∆(2.3.1)当供电电流一定时,三者间的阻抗关系为:γβαR R R +=。

引入视电阻率及装置系数后,上式可以写成γγββααρρρK K K s s s +=(2.3.2)经整理有γγαββααρρρS S s K K K K ∙+∙=(2.3.3)当极距为a 时,上述三种电极装置系数依次为:a Kπα2=,a K πβ6=,a K πγ3=,于是上式写成γαβαρρρs s s 3231+=(2.3.4) 当以知其中任意两种电极排列的视电阻率时,通过(2.3.4)式便可计算第三者。

2.3.3 视参数及其计算高密度电阻率法由于采用上述三电位电极系,所以视电阻率参数包括I U a s ααπρ∆=2,I U a s ββπρ∆=6,I U a s γγπρ∆=3式中a 为三电位电极系的电极距。

由于一条剖面地表测点总数是固定的,因此,当极距逐渐扩大时,反映不同深度的测点数将依次减少。

当然,根据需要,也可增设无穷远极,从而增加联合三极测深的测量结果。

此外,利用三电位电极系的测量结果还可以计算两类比值参数:一类是直接利用三电位电极系的测量结果并将其加以组合而构成的;另一类则是利用联合三极测深的测量结果(即不同极距的A s ρ及Bs ρ)并将其加以组合而构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