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其运用 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推论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推论教案

教案: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应用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2、会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进行计算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灵活应用公式解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本部分矢量较多,在解题中要依据质点的运动情况确定出各量的方向,不要死套公式而不分析实际的客观运动。

教学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教学难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正确使用教学方法:讲练法、归纳法教学用具:投影仪、PPT 课件、学案一、预备知识1、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及导出公式基本公式:(1)速度公式:(2)位移公式:(3)速度位移公式: 导出公式:(4)关于平均速度的推论:(5)中间位置速度公式:(6)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差相等:二、基本规律的应用1.假设某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 所需时间为t,则起飞前的位移为( ) A.vtC.2vtD..2vt B 不能确定2.一辆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测得相邻1 s内的位移差为3 m,则其加速度大小为( )A.1 m/s2B.2 m/s2C.3 m/s2D.1.5 m/s2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时的速度为1 m/s,车尾经过站台的速度为7 m/s,则车身的中部经过站台速度为( )A.3.5 m/sB.4.0 m/sC.5 m/sD.5.5 m/s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是6 m/s,第2 s末的速度是8 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 C.任何1 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 m/sB.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 D.第1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5.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最初4 s内的平均速度是( )A.16 m/sB.8 m/sC.2 m/sD.4 m/s6.有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在两段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 m和64 m,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为4 s.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7.一个滑块沿斜面滑下,依次通过斜面上的A、B、C三点,如图示,已知AB=6m,BC=10m,滑块经过AB、BC两段位移的时间都是2s ,求(1)滑块运动的加速度。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B.平均速度之比是3∶2∶1
C.平均速度之比是1∶(-1)∶(-)
D.平均速度之比是(+)∶(+1)∶1
课堂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方法
总结方法分析说明
一般公
式法平均速
度法中间
时刻
速度法比例法
逆向思
维法推论法v=v0+at,x=v0t+at2,v2-v=2ax,它们均为矢量式
定义式=对任何性质的运动都适用,而=(v0
+v)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利用“任一时间t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即v=,适用于任何一个匀变速直
线运动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重要特征的比例关系,用比例法求解
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一般用于末态已知的
情况
对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出现相等的时间间隔问题,应优先考虑用Δx=aT2 求解。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及其特点。

2.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表达式。

3. 学会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及其特点。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表达式。

3.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 实际问题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处理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素材(如图片、实例等)。

3.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直线运动知识。

2. 提问: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它有哪些特点?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 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表达式。

3. 通过实例解释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纸上完成。

2. 题目包括简单应用题和综合应用题,检验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讲解练习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五、教学反思(5分钟)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学生的疑问。

3.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建议。

教学延伸:1. 进一步学习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 探索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如何?2. 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否有所提高?3.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六、实例分析与问题解决(15分钟)1. 通过分析实际运动场景,如运动员百米冲刺、物体自由落体等,引导学生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问题。

2. 提供一系列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并解释解题过程和结果。

七、实验与观察(15分钟)1. 安排实验环节,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教案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教案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公式;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方法;3.能够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公式;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方法;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1.引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与学生一起回顾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公式,并对比二者的区别;2.引导学生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步骤二: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公式1.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公式;2.引导学生理解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以及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步骤三: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1.引导学生根据所给条件,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公式,计算相关问题;2.教师和学生一起解答示例题,确保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步骤四: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应用1.引导学生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列举相关例子;2.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应用对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的影响。

步骤五:总结与拓展1.学生观看一段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视频,并进行讨论;2.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拓展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工具:使用投影仪展示示意图和实例;2.实物演示:使用小车和直线轨道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模拟。

五、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2.教学反馈: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情况。

六、板书设计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公式2.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方法3. 能够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相关问题二、教学内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公式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方法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应用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2. 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公式3. 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4. 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应用5. 总结与拓展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工具- 实物演示五、教学评估- 课堂练习- 教学反馈七、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进行详细研究,并撰写实验报告;2.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编写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模拟程序,通过调整参数观察运动的变化。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案教案标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特点。

2. 能够区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3.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

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白板、投影仪等。

2. 教学素材:相关的物理实验装置、视频和图片。

3. 教学资源:教科书、练习册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际例子,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例如,汽车在路上行驶、物体自由落体等。

Step 2:概念讲解(10分钟)使用黑板或白板,向学生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特点。

解释匀变速直线运动与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并强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

Step 3:基本公式与计算方法(15分钟)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

重点包括:- 位移公式:s = ut + (1/2)at^2- 速度公式:v = u + at- 加速度公式:a = (v - u) / t- 时间公式:t = (v - u) / a通过实例演示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公式的含义和用法,并进行相关计算练习。

Step 4:实验与观察(15分钟)进行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例如使用斜面和小车模拟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观察小车在不同斜度和力的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学生可以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Step 5:应用与拓展(10分钟)提供一些应用题和拓展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求解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加速度、位移等。

Step 6:总结与反思(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的重点知识和解题技巧。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思考。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作业,巩固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例如通过斜面和滑轮等装置模拟自由落体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案第一章:引言1.1 学习目标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1.2 教学内容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引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特点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公式1.4 教学资源PowerPoint演示文稿练习题和解答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练习题完成情况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2.1 学习目标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2.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采用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讨论和解答问题2.4 教学资源PowerPoint演示文稿练习题和解答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练习题完成情况第三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形3.1 学习目标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s-t图3.2 教学内容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s-t图3.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v-t图和s-t图的绘制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讨论和解答问题PowerPoint演示文稿练习题和解答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练习题完成情况第四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例子4.1 学习目标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4.2 教学内容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讲解如何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解决实际问题4.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讨论和解答问题4.4 教学资源PowerPoint演示文稿练习题和解答4.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练习题完成情况第五章:总结与复习5.1 学习目标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公式巩固所学的知识5.2 教学内容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特点、公式和图形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公式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5.4 教学资源PowerPoint演示文稿练习题和解答5.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练习题完成情况第六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6.1 学习目标理解加速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作用掌握加速度的计算方法6.2 教学内容介绍加速度的概念讲解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分析加速度与速度、位移的关系6.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讨论和解答问题6.4 教学资源PowerPoint演示文稿练习题和解答6.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练习题完成情况第七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动力学方程7.1 学习目标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动力学方程掌握动力学方程的运用7.2 教学内容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动力学方程讲解动力学方程的运用方法分析动力学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7.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动力学方程的概念和运用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讨论和解答问题7.4 教学资源PowerPoint演示文稿练习题和解答7.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练习题完成情况第八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能量守恒8.1 学习目标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能量守恒原理掌握能量守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8.2 教学内容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能量守恒原理讲解能量守恒的计算方法分析能量守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8.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能量守恒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讨论和解答问题8.4 教学资源PowerPoint演示文稿练习题和解答8.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练习题完成情况第九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应用9.1 学习目标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9.2 教学内容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讲解如何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9.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讨论和解答问题9.4 教学资源PowerPoint演示文稿练习题和解答9.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练习题完成情况第十章:总结与复习10.1 学习目标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公式巩固所学的知识10.2 教学内容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特点、公式、图形和应用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公式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10.4 教学资源PowerPoint演示文稿练习题和解答10.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练习题完成情况重点和难点解析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特点:学生需要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等,以及其特点,如速度随时间变化、位移随时间的平方变化等。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物理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物理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物理教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物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2、会推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灵活应用公式解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本部分矢量较多,在解题中要依据质点的运动情况确定出各量的方向,不要死套公式而不分析实际的客观运动。

教学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教学难点:据速度和位移公式推导得到的.速度和位移关系式的正确使用教学方法:讲练法、推理法、归纳法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CAI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本节课我们来学生上述规律的应用。

二、新课教学(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生目标1、会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2、能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解有关问题。

3、提问灵活应用公式解题的能力(二)学生目标完成过程: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学生在白纸上书写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公式:(2)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检查和评析(3)据,消去时间,同学们试着推一下,能得到一个什么关系式。

(4)学生推导后,抽查推导过程并在实物投影仪上评析。

(5)教师说明:一般在不涉及时间的前提下,我们使用刚才得到的推论求解。

(6)在黑板上板书上述三个公式: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a.用投影片出示例题1:发射炮弹时,炮弹在枪筒中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匀加速运动,如果枪弹的加速度是,枪筒长0.64m,枪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是多大? b:用CAI课体模拟题中的物理情景,并出示分析思考题: 1)枪筒的长度对应于枪弹做匀加速运动的哪个物理量? 2)枪弹的初速度是多大? 3)枪弹出枪口时的速度对应于枪弹做匀加速运动的什么速度? 4)据上述分析,你准备选用哪个公式求解? C:学生写出解题过程,并抽查实物投影仪上评析。

(2)用投影片注视巩固练习I: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初速度为v0=2m/s,加速度a=0.1 ,求 A:前4s内通过的位移 B:前4s内的平均速度及位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教案教案标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规律,掌握速度与时间、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实际例子,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实验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掌握速度和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实验器材:直线轨道、小车、计时器、计量尺、秒表。

教学素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数据和图表。

四、教学过程及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导入,引入新课,与学生简单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讲解,上课时间2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和规律实验设计,上课时间10分钟,设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并解释实验步骤,强调数据记录的重要性实验操作,上课时间15分钟,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数据处理,上课时间20分钟,与学生一同分析实验数据,绘制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规律总结,上课时间1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练习,上课时间10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作业布置,上课时间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答简单问题检查反馈,上课时间5分钟,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五、教学评价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作业布置和练习的反馈,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可利用其他现象进行教学延伸,如自由落体运动、抛物线运动等,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能力。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及应用教案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及应用教案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及应用教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一些重要推论;2.熟练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和重要推论解决实际问题;3.掌握运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位移和速度公式的推导2、会运用公式分析、计算(二)教学难点1、具体到实际问题当中对物理意义、情景的分析三、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回顾:1、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基本公式:(1)速度公式:(2)位移公式:(3)速度位移公式:=2ax(4)平均速度公式:2、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常用推论:(1)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v1:v2:v3……=1:2:3……(2)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x1:x2:x3……=1:3:9……(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x1:x2:x3…=1:3:5…(4)通过1x、2x、3x、……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1::……(5)通过第一个x、第二个x、第三个x......所用时间之比:t1:t2:t3 (1)(6)1S末、2S末、3S末……的瞬时速度之比:v1:v2:v3…=1:…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推论(1)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定值(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位移的中点的即时速度(3)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课堂热身1.一个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2s、3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A1:22:32,1:2:3 B1:23:33,1:22:32 C1:2:3,1:1:1 D1:3:5,1:2:3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3s内的位移是20m,第9s内的位移是50m,则其加速度是( ) A.2m/s2B.3m/s2 C.4m/s2D.5m/s23.一辆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历时5 s,已知前3 s的位移是12 m,后3 s的位移是18 m,则小车在这5 s内的运动中 ( )A.平均速度为6 m/sB.平均速度为5 m/sC.加速度为1 m/s2D.加速度为0.67 m/s24.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 m/s2 ,则它关闭发动机后通过37.5 m所需时间为()A.3 sB.4 sC.5 sD.6 s(二)典型例题:例1.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1s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变式练习1、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在同时制动后,设均做匀减速运动,甲经3s停止,共前进了36m,乙经1.5s停止,乙车前进的距离为()A. 9mB. 18mC. 36mD. 27m例2、火车紧急刹车后经7s停止,设火车匀减速直线运动,它在最后1s内的位移是2m,则火车在刹车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和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各是多少?变式练习2. 一列火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驶来,一人在轨道旁观察火车的运动,发现在相邻的两个10s内,火车从他面前分别驶过8节车厢和6节车厢,每节车厢长8m(连接处长度不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案教案标题:匀变速直线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数学表达方式和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征。

2. 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的绘制和分析。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数学表达式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a. 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征,包括速度的变化和位移的变化。

b. 介绍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的绘制方法,并解释图形的含义。

c. 引导学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数学表达式,如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和加速度公式。

3. 实例分析:a. 给出一个具体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让学生通过绘制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来分析运动过程。

b. 引导学生利用数学表达式计算出相关的物理量,如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等。

4. 拓展应用:a. 提供更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b. 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5. 总结归纳: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特征和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6. 练习与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7. 课堂反馈:通过课堂小测或讨论,检查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教科书中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章节。

2. 多媒体:投影仪、电脑等设备,用于展示相关的图像和动画。

3. 实验器材:计时器、测量尺等,用于进行实验和测量。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

2. 练习与作业评估:批改学生的练习和作业,检查他们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后测试评估:设计一份针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测试题,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职业应聘模拟大赛策划书3篇篇一职业应聘模拟大赛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职业应聘成为了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聘能力和职业素养,我们特举办此次职业应聘模拟大赛。

二、活动目的1. 提供一个模拟真实应聘场景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应聘技巧。

2. 帮助学生了解企业招聘流程和要求,增强对职业市场的认知。

3.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4. 增进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时间:[具体日期]地点:[详细地址]四、参与对象全体在校学生五、活动流程1. 报名阶段([报名时间])发布活动通知,介绍比赛规则和流程。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填写报名表格,提交个人简历。

2. 初赛阶段([初赛时间])对报名学生进行简历筛选,选出优秀者进入初赛。

初赛采用面试形式,由专业评委进行评审。

评选出若干名选手进入决赛。

3. 决赛阶段([决赛时间])决赛包括自我介绍、案例分析、现场问答等环节。

邀请企业 HR 担任评委,根据选手表现进行打分。

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4. 颁奖仪式(决赛结束后)举行颁奖仪式,为获奖选手颁发证书和奖品。

邀请企业代表发言,分享招聘经验和职业建议。

六、活动宣传1. 在学校官网、公众号、宣传栏等发布活动通知和宣传海报。

2. 邀请各学院辅导员进行宣传推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 举办宣讲会,介绍活动详情和参赛注意事项。

七、活动准备1. 邀请企业 HR 和专业教师担任评委。

2. 准备比赛所需的场地、设备和道具。

3. 组织志愿者进行现场服务和秩序维护。

4. 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和比赛规则。

八、奖项设置1. 一等奖[X]名,二等奖[X]名,三等奖[X]名,优秀奖若干名。

2. 为获奖选手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3. 优秀选手有机会获得企业实习或就业推荐。

九、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评委酬金:[X]元3. 奖品费用:[X]元4. 宣传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总计:[X]元十、注意事项1. 活动期间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设计5篇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设计5篇
,强调由两个基本公式入手推导出有用的推论的思想,培养学生分析运动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法建议
通过例题或练习题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画出运动过程草图,动手推导公式,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和总结,配合适当的课件,加强学生的认识.
在推导位移公式时直接给出的,在这里应向学生说明,实质上它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基本公式的推论.
2、推导:回忆平均速度的定义,给出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合 ,请同学自己推导出 .若有的同学提出可由图像法导出,可请他们谈推导的方法.
3、思考:由位移公式知s是t的二次函数,它的图像应该是抛物线,告诉同学一般我们不予讨论.
4、例题处理:同学阅读题目后,展示课件2,请同学自己画出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未知、进而求解.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两个公式的建立及应用
教学难点:位移公式的建立.
主要设计:
一、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1、提问:什么叫匀变速直线运动?什么叫加速度?
2、讨论:若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m/s,加速度为
,则1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多少?1s末的速度为多少?2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多少?2s末的速度多大?t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多少?ts末的速度如何计算?
另外,本节的两个小标题“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位移和时间的关系”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体会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就是要研究物体的位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了公式就可以预见以后的运动情况.
教法建议
为了使学生对速度公式获得具体的认识,也便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可以从某一实例出发,利用匀变速运动的概念,加速度的概念,猜测速度公式,之后再从公式变形角度推出,得出公式后,还应从匀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中,加以再认识.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及其特点;2.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3. 能够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及其特点;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推导;2. 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教学视频或动画;3. 实际问题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物理知识;2. 提问学生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有何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及其特点;2. 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巩固知识点;3. 通过PPT或教学视频展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给出几个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进行解决;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3. 邀请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发放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 对学生的练习答案进行点评和指导,纠正错误。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巩固知识点;2. 强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导入、新课讲解、案例分析、课堂练习和课堂小结等环节,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在案例分析环节,通过分组讨论和分享解题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课堂练习环节,及时对学生的练习答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解题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注意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导环节,可以适当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和帮助,以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教案中的公式推导与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教案中的公式推导与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教案中的公式推导与应用一、教学目标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物理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基本公式并能应用于解决相关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推导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课前探究(1)请同学分别拿一个小球,把它们分别放在桌子上,然后让小球自由滚动,观察小球的运动情况。

(2)让同学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现象,通过交流分析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知识点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在相等时间内运动的位移相等,且速度不断增加的直线运动。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有三个基本物理量:(1)位移:物体从初始位置移动到终止位置的距离。

(2)速度:单位时间内物体的位移量。

(3)加速度: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3.公式推导(1)公式1:v=at+v0,v表示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v0表示初始速度。

公式1的推导: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为:v=at+v0。

当时间为0时,速度为初始速度v0;当时间为t时,速度为v。

由此可以得到速度的变化量为:v-v0=at,即v=v0+at。

因此,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为:v=at+v0。

(2)公式2:S=1/2at²+v0t+s0,S表示位移,a表示加速度,t 表示时间,v0表示初始速度,s0表示初始位移。

公式2的推导: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为:S=1/2at²+s0。

当时间为0时,位移为初始位移s0;当时间为t时,位移为S。

由此可以得到位移的变化量为:S-s0=1/2at²,即S=s0+1/2at²。

又由于v=at+v0,可以得到时间t的表达式为:t=(v-v0)/a。

将时间t代入位移公式中,可得到位移公式2:S=1/2a[(v-v0)/a]²+v0[(v-v0)/a]+s0,化简后得到S=1/2at²+v0t+s0。

高三物理《匀变速运动》教案设计

高三物理《匀变速运动》教案设计

高三物理《匀变速运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相关问题的求解;3.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的推导;3.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并能准确运用公式求解问题;2.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相关实际问题的探究和解决方案。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熟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运动学公式;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性和运动学公式的适用性;3.讨论法:通过讨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实验、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概念,让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 讲授环节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参照教材,简要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性,并通过实验演示加深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认识。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的推导–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导出速度、位移、时间、加速度等运动学公式;–通过演示、问题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运动学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应用技巧。

3. 实践环节1.实验–设计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性,巩固和加深对运动学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引导学生注重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2.问题解决–设计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作用。

4. 总结环节通过总结讲授、实验和问题解决等环节的内容,让学生深入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规律和应用价值,巩固和加深学生的知识架构和掌握程度。

匀变速直线的运动规律教案

匀变速直线的运动规律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节课主要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这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为进一步学习物理学其他领域打下基础。

1.2 教学目标(1)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3)学会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2.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即加速度)保持恒定。

加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2.2 基本术语(1)初速度:物体开始运动时的速度。

(2)末速度:物体运动结束时的速度。

(3)加速度: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4)位移: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距离。

第三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3.1 位移公式推导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位移与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s = v0t + 1/2at^2其中,s表示位移,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3.2 位移公式的应用(1)已知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求位移。

(2)已知初速度、末速度和时间,求位移。

(3)已知初速度、末速度和位移,求时间。

第四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4.1 速度公式推导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v = v0 + at其中,v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4.2 速度公式的应用(1)已知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求末速度。

(2)已知初速度、末速度和时间,求加速度。

(3)已知初速度和加速度,求任意时刻的速度。

第五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公式5.1 加速度公式推导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 = (v v0) / t其中,a表示加速度,v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推导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推导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推导教案本课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程教学,学生将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推导方法,从而深入理解标准物质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一、串讲匀变速直线运动是质点在直线上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而改变,但在单位时间内所改变速度的大小相等的运动。

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在直线运动中,速度通常用矢量表示,它的方向与质点运动方向相同。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当速度的方向和速度值都不随时间改变时,称之为匀速直线运动;若速度方向保持不变而速度大小随时间改变,则称之为均匀减速直线运动;而若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大小随时间改变,则称之为均匀加速直线运动。

2.位移运动学中对于位移的概念是“一个物体从一个空间位置移动到另一个空间位置,在这个过程中,两个空间位置的距离即为该物体的位移”。

故可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v0)t/2。

其中,S表示位移,v表示物体运动时的末速度,v0表示物体运动时的初速度,t表示运动时间。

3.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是指如何改变物体的速度,它的方向通常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减速运动中则与速度的方向相反),当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其速度发生的变化量为a时,a便是物体的加速度。

可以通过导数来求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公式为a=dv/dt。

4.时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指的是物体从开始运动到结束运动的时间。

可以通过位移公式得到,时间t=2S/(v+v0)。

二、理论演示一台固定的直线的横轴上,有一个可以沿着直线移动的质点,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尝试通过数学公式来推导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模型。

假设一个质点从t0时刻开始运动,运动方程为:x = x0 + v0t + ½at2其中,x0表示运动直线上的初始位置,v0表示初始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运动时间。

我们不妨假设从t0时刻起,加速度为a,质点从静止开始运动。

从速度的角度来推导公式。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速度随时间而改变,即速度为增加量v在一定时间t内的平均值,即:v = a*t接着,需要计算运动过程中的位移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其运用公开课教案(五篇)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其运用公开课教案(五篇)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其运用公开课教案(五篇)第一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其运用公开课教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其运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重要推论,并会进行简单的运用。

2、技能目标:通过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解决简单的问题,提高分析解题能力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感受物理的规律性和可塑性,激发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会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重要推论,并会进行简单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旧知识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以增强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记忆。

速度规律:vt=v0+at位移规律:s=v0t+12at 22vt2-v0=2as平均速度:v=v0+vt 22、新课引入:教师:以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固然重要,但由以上规律而得到的一些潜在的规律也很重要,而且在运用它解题时常常会轻松快捷得多,比如我们要学习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二)新课教学:1、推论内容及其推导过程推论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个恒量,即∆s=at推导:设开始的速度是v0经过第一个时间t后的速度为v1=v0+at,这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为S1=v0t+212at 23222经过第二个时间t后的速度为v2=v0+2at,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S2=v1t+at=v0t+at1222经过第三个时间t后的速度为v2=v0+3at,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S3=v2t+at=v0t+at1252 则∆s=s2-s1=s3-s2=at2根据以上方法,可以得到∆S=S2-S1=S3-S2=……=Sn-Sn-1=at2∆S,只要t2教师点拨:只要是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相邻的连续的相同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与加速度a与时间“有关的恒量”.这也提供了一种加速度的测量的方法:即a=测出相邻的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之差∆S和t,就容易测出加速度a。

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运用 高中物理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运用 高中物理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初速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其运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导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并会应用到自由落体当中去。

2、技能目标:通过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部分自由落体的问题,提高分析解题能力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感受物理的规律性和可塑性,激发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会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并会应用到自由落体当中去。

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旧知识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以增强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记忆。

速度规律:位移规律:平均速度:(二)新课教学:自由落体运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的特点及证明过程:在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 x1:x2:x3:…:x n=1:3:5:…:(2n-1)证明:设物体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分别为x1、x2、x3…x n,由于所以既得到: x1:x2:x3:…:x n=1:3:5:…:(2n-1)例题1: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秒内的位移为5m,第5秒内的位移为多少?解析:因为第3s内的位移是5m由 x1:x2:x3:…:x n=1:3:5:…:(2n-1)则可知第5s内的位移是9m例题2:一个物体从45 m高的地方自由下落,最后1 s内的位移是多大?(g取10 m/s2)。

解析:由第1s则由 x1:x2:x3:…:x n=1:3:5:…:(2n-1) 可知x1:x2:x3:…:x n=5:15:25:…得最后1s内的位移为:25m例题5: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落下,经过最后200m所用的时间是4s,求物体下落H高所用的总时间T和高度H是( )(取g=10m/s2,空气阻力不计)A.T=5s H=225mB.T=6s H=235mC.T=7s H=245mD.T=9s H=255m常规解法:但是根据位移比关系x1:x2:x3:x4:x5:x6:x7…:x n=5:15:25:35:45:55:65…很快就可以得到结果为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其运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会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重要推论,并会进行简单的运用。

2、技能目标:
通过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解决简单的问题,提高分析解题能力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感受物理的规律性和可塑性,激发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会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重要推论,并会进行简单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旧知识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以增强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记忆。

速度规律:at v v t +=0 位移规律:202
1at t v s +
= as v v t 22
02=-
平均速度:2
0t
v v v +=
2、新课引入:
教师:以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固然重要,但由以上规律而得到的一些潜在的规律也很重要,而且在运用它解题时常常会轻松快捷得多,比如我们要学习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二)新课教学:
1、推论内容及其推导过程
推论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个恒量, 即2
at s =∆
推导:设开始的速度是0v
经过第一个时间t 后的速度为at v v +=01,这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为2012
1at t v S +
= 经过第二个时间t 后的速度为at v v 202+=,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202122
32
1at t v at t v S +=+=
经过第三个时间t 后的速度为at v v 302+=,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202232
521at t v at t v S +=+= 则2
2312at s s s s s =-=-=∆ 根据以上方法,可以得到=-=-=∆2312S S S S S
……21at S S n n =-=-
教师点拨:只要是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相邻的连续的相同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与加速度a 与时间“有关的恒量”.这也提供了一种加速度的测量的方法:即2
t S
a ∆=
,只要测出相邻的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之差S ∆和t ,就容易测出加速度a 。

推论二: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2
02
t
t v v t S v v +==
=
推导:设时间为t ,初速0v ,末速为t v ,加速度为a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at v v t +=0得: ⎪⎪⎩
⎪⎪⎨⎧
⨯+=⨯+=22202
t
a v v t a v v t t t ⇒ t s v v v v t t ==+=202 即2
02
t t v v t S v v +==
=
推论三: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位移的中点的瞬时速度2
2
2
02
t s v v v +=
推导:设位移为S ,初速0v ,末速为t v ,加速度为a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as v v t 22
02=-得:⎪⎪⎩
⎪⎪⎨⎧⨯
=-⨯=-22222222
022S a v v S a v v s t s
⇒ 2
2
2
02t s v v v +=
例题:
有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在两段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s 1=24 m 和s 2=64 m,连续相等的时间为t=4 s ,如图所示。

求质点的加速度和B 点速度大小。

解:由2
at s =∆得: s m t
s s t s a /5.221
22=-=∆=
又由t
S
v v t =
=2
得:s m t
s s t S v v AC AC B /11222
1=+==
=
2、课堂训练:
1、一辆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测得相邻1 s 内的位移差为3 m,则其加速度大小( ) A.1 m/s 2
B.2 m/s 2
C.3 m/s 2
D.1.5 m/s 2
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 末的速度是6 m/s,第2 s 末的速度是8 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 2
C.任何1 s 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 m/s
D.第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3、一个滑块沿斜面滑下,依次通过斜面上的A 、B 、C 三点,如图示,已知AB=6m ,BC=10m ,滑块经过AB 、BC 两段位移的时间都是2s ,求
(1)滑块运动的加速度 (2)滑块在A 、C 点的瞬时速度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点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推论,尤其是推论一和推论二及其运用。

这两个推论的运用将在下节的实验课中得到最好的体验,希望大家课后再自行推导,加以理解。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练案5
2、课外补充作业 五、教学反思
附:
板书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推论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个恒量, 即2
at s =∆
推论二: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
2
02
t
t v v t S v v +==
=
推论三: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位移的中点的瞬时速度2
2
2
02
t s v v v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