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碟刹总成结构原理与常见故障问题解答
维修摩托车常见问题解答
![维修摩托车常见问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61dfcbed941ea76e58fa043e.png)
维修摩托车常见问题解答一、为什么有的摩托车阴雨天起动困难?有的摩托车夏季冷起动困难,阴雨天更是如此。
起动后运转不稳,容易熄火,有燃烧不充分的症状表现,起步后行驶无力,行驶一段时间后发动机运转正常。
碰到此种现象,应拆下火花塞做跳火试验,若火花强烈,说明点火系统正常。
应仔细检查火花塞帽是否有细小裂缝,这时应将火花塞帽松驰地搭在火花塞上,若冷车起动时发动机容易起动,同时能听到火花塞帽间有强烈的火花跳击声,说明火花塞帽上有细小裂缝,在空气潮湿的夏季、阴雨天气冷机起动时引起击穿,导致火花塞断火。
当发动机预热后,由于发动机本身散发的热量,使火花塞帽周围的空气变得相对干燥,绝缘电阻增大,这时的高电压不能击穿缝隙中的空气,所以发动机又恢复正常工作。
二、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逐渐减速自动熄火是什么原因?如何排除?摩托车在行驶中逐渐减速,发动机慢慢自动熄火,且在熄火前明显感到发动机无力,一般是供油系统故障,这时应检查油箱内燃油是否用完,若燃油充足,应检查燃油开关是否扭开,带燃油泵的情况下要检查燃油泵是否工作正常,然后再拔下输油管检查是否有燃油供给,拧开化油器放油螺钉是否有油流出,如无油溢出,说明化油器油路堵塞,说明化油器油路堵塞,应疏通油路。
排除故障的简易方法是,先将开关扭到关闭位置,再拆下与油箱开关相连端的输油管,然后用嘴向输油管猛吹气(或用打气筒打气)。
经压缩空气的冲击,化油器内被堵塞的油路有可能疏通,如果油路仍不通,表明油路严重堵塞,应拆下化油器彻底清洗。
若发动机在熄火过程中,发出较大的“啪啪”声响,熄火后不能起动,脚踩起动杆感到压缩力很小,即可断定气缸盖垫已被烧穿,或曲轴箱油封损坏。
四冲程发动机还应考虑气门因烧坏而漏气、气门挺杆弯曲等因素。
可拆下气门盖、检查,若气缸盖垫穿损,应更换新件。
如果缸盖垫无损坏现象,应检查曲轴箱油封是否损坏,可卸掉曲轴箱油封外面的零件,取出油封进行检查。
若油封损坏,应更换新件。
三、分离润滑的油泵流量应如何调整。
摩托车碟刹总成结构原理和常见故障问题解答
![摩托车碟刹总成结构原理和常见故障问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6045ce3e10661ed9ad51f371.png)
摩托车碟刹总成结构原理和常见故障问题解答液压制动装置组成工作原理:液压制动装置由制动踏板、制动主缸、制动轮缸、车轮制动器、制动滚、管路等组成。
当踏下制动踏板时,活塞推动主缸向前移动。
使缸内制动液产生压力,将油经油管压入各制动轮缸。
这时轮缸活塞向外张开,推动制动蹄片与制动鼓接触,产生制动作用。
液刹总成一:综述制动器就是刹车,是使机械中的运动件停止或减速的机械零件,俗称刹车、闸。
制动器主要由制动架、制动件和操纵装置组成。
有些制动器还装有制动件间隙的自动调整装置。
摩托车制动器是保证摩托车安全行驶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控制行驶中的摩托车的车速,并在紧急情况下,使摩托车在最短的时间(距离)内稳定可靠的停止行驶。
二:制动器的分类及优缺点分析(一)制动器的分类摩托车制动器一般为常开操纵机械摩擦式,可分为内胀蹄式制动器(又称鼓式制动器或鼓刹)和液压盘式制动器。
在液压盘式制动器中按制动钳的特点可分为固定钳式和浮动钳式。
按制动油缸的数量可分为单缸、多缸制动器,按制动油缸的布置结构可分为油缸单侧式制动器与油缸对置式制动器两类。
1:鼓式制动器:优点:鼓式制动器有良好的自刹作用,由于刹车来令片外张,车轮旋转连带着外长的刹车扭曲一个角度,刹车来令片外张力(刹车制动力)越大,则情形就越明显,因此,一般大型车辆使用鼓式制动器,除了成本较低外,大型车于小型车的鼓式制动器,差别可能只有大型车采用气动辅助,而小型车采用真空辅助来帮助刹车。
鼓式制动器制造技术层次较低,也是最先用于刹车系统,因此制造成本要比碟式制动器要低。
缺点:由于鼓式制动器刹车来令片密封与刹车鼓内,造成刹车来令片磨损后的碎屑无法散去,影响刹车鼓与来令片的接触面而影响刹车性能。
鼓刹最大的缺点是下雨天沾了雨水后会打滑,造成刹车失灵。
2:盘式制动器优点:由于刹车系统没有密封,因此刹车磨损的碎屑不会沉积在刹车上,碟式上的离心力可以将一切水、灰尘等污染向外抛出,以维持一定的清洁,此外由于碟式刹车的零件独立在外,要比鼓式刹车更易于维修。
盘式制动器的常见故障与排除的方法
![盘式制动器的常见故障与排除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7a5fae2b9f3f90f76c61bd9.png)
盘式制动器的常见故障与排除的方法盘式制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有气阻、制动力不足和制动时有噪声等。
一、气阻盘式制动器的发热部位集中在很窄的制动衬块上,其单位压力又比鼓式制动器大,制动衬块和钳体的活塞直接接触,因此制动时的热量极易传给制动液。
这样,使盘式制动器容易产生气阻现象。
但是,若采取相应的措施,也可防止气阻现象的发生。
1、防止制动液沸点降低植物油型制动液无法满足盘式制动器的使用要求,因此必须使用高沸点的合成制动液。
但是,合成制动液具有吸水特性。
在某些使用条件中,沸点下降很快。
为防止制动液沸点的明显下降,一般常采用以下一些措施:(1)定期更换制动液。
夏季3个月或行驶smarttags"/>5000km;冬季6个月或行驶1000km 后,即将制动液更新。
(2)不同性质的制动液不可互换使用或混用。
(3)密闭保存制动液。
要限制制动液温度升高,应保证活塞能灵活地自动回位,避免因锈蚀、发卡使制动器济南汽车报价打滑或发咬。
当制动衬块磨耗过多时,传到制动液的热量也会迅速增加。
因此,应及时更换磨耗了的制动衬块。
二、制动力不足盘式制动器制动力不足时,可采用下述方法予以解决:1、改变制动衬块材料可换用稍软的制动衬块材料,使摩擦系数相对得到提高,制动力变大。
2、清除制动衬块排屑槽中的异物如果制动衬块的排屑槽被异物覆盖,制动时将失却排出尘土、刮去水分的作用,使制动力降低。
三、制动时有噪声制动时,若有“嗄吱、嗄吱”的噪声时,可采用下述方法排除:1、在制动器钳体活塞和制动衬片之间,加一防噪声片,使活塞上形成一倾斜度。
从而保证制动时制动衬块和制动盘柔性接触,使制动衬块在正常磨损状态下无异常噪声出现。
2、选择材质软些、密度小些的制动衬块材料。
3、制动时,制动衬块向一侧移动,可能出现撞击声响。
这是由于制动衬块和钳体之间的间隙过大所致,可用镀覆焊锡的方法消除间隙。
但须注意,应使焊锡镀覆在与行驶方向相反的一侧,防止在制动力的作用下失效。
刹车问题知识点总结
![刹车问题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1a6334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d.png)
刹车问题知识点总结一、刹车原理刹车是通过利用动能转换为热能来实现汽车减速和停车的过程。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液压力传递、摩擦和热量消耗三个方面。
1.液压力传递:当踩下刹车踏板时,驱动主缸活塞压缩刹车油,将液压力传递到各个制动器(一般是四个车轮的制动器),使制动器内的活塞向外膨胀,从而使制动器施加制动力。
2.摩擦:刹车盘和刹车片之间的摩擦产生了阻力,使车轮减速甚至停车。
3.热量消耗:由于以上摩擦会产生大量热能,因此,刹车系统中通常会设置散热器来散发热量,以免温度过高造成刹车系统失灵。
二、刹车系统结构刹车系统主要包括了刹车踏板、主缸、真空助力器、制动液、制动盘和刹车片、制动器和刹车线等组成。
1.刹车踏板:驾驶员通过踩下刹车踏板来使液压力传递到制动器从而减速或停车。
2.主缸:当踩下刹车踏板时,驱动主缸活塞压缩刹车油,将液压力传递到各个制动器。
3.真空助力器:帮助驾驶员增加了踩踏刹车踏板的力量,同时减少了踩下刹车时所需的时间。
4.制动液:刹车踏板传递的液压力最终转化为制动液的压力,通过制动液将压力传递到制动器。
5.制动盘和刹车片:制动盘是安装在车轮直接的圆盘,而刹车片则是安装在制动器内的摩擦元件,由刹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摩擦来实现汽车减速过程。
6.制动器和刹车线:制动器通常包括制动活塞、制动钳和制动盘等,通过制动线将制动力传递到刹车片,从而实现制动目的。
三、刹车故障原因刹车故障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到驾驶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刹车故障原因:1.刹车片磨损严重:由于刹车片磨损导致刹车片厚度变薄,使刹车效果变差。
2.制动盘变形:长时间过度刹车或者频繁急刹车会引起制动盘变形,严重时导致车轮抖动。
3.制动液泄漏:制动液泄漏后,制动力传递效率降低,会导致刹车踏板踩下去没有反应或者制动距离拉长。
4.制动器失灵:制动器内活塞卡住或者制动盘被污染会导致制动器失灵,严重时会造成刹车失效。
5.制动系统故障:主缸、真空助力器等刹车系统部件出现故障也会造成刹车失效。
盘式刹车片与刹车盘的故障解析
![盘式刹车片与刹车盘的故障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0b3c00d0d233d4b04e692d.png)
注意: ● 有很多原因会造成脱落,但我们
所能控制的只有杜绝次品,这种 情况下,投诉可接受 ● 通常情况下,制动钳首先变热, 然后刹车片受损 ● 刹车片遭受剪切不可能造成制动 钳变热
摩擦材料从底板上脱落。
盘式刹车片全新,在粘胶/底 垫上分开。底板上可见损坏。
13
刹车片
因使用引起的损坏 表面开裂
表面开裂可忽略,不会造成安全风险。即使刹车片出现凹槽, 也不会对刹车片稳定性造成影响
因腐蚀引起的 摩擦材料脱落
• 摩擦材料出现很多小孔(整体或 部分区域)
• 摩擦材料由于腐蚀断开 • 底板有明显的腐蚀痕迹 • 残胶 • 底板上可见底垫与摩擦材料
边缘受损
底垫受到严重腐蚀
8
刹车片
因腐蚀引起的 摩擦材料脱落
无过高温度荷载迹象
视图:纵截面(由上至下)
清晰的热应力痕迹 视图:纵截面(由上至下)
5
目录
常见盘式刹车片的损坏情况
摩擦材料脱落 • 因腐蚀引起 • 因热破坏引起 • 因力学影响引起 • 因生产次品引起
摩擦材料从底板上脱落
因使用引起的损坏 • 表面开裂 • 边缘脱落 • 脱落/边缘损坏 • 接触面有缺陷
安装错误 因环境影响引起的损坏 次品 特殊安装说明
8–9 10 10 11
12 – 13
Cause:
O.K
The caliper is damaged
and the problem has bee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overlooked when fitting new
pads and/or discs
Uneven wear pattern on the brake disc
盘式制动器车轴维护保养与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
![盘式制动器车轴维护保养与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7a0dde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8.png)
盘式制动器车轴维护保养与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根据国家新规GB7258规定,增加了危险货物运输半挂车、三轴的栏板式和仓栅式半挂车的所有车轮应装备盘式制动器的要求。
也就是说盘式制动器将会成为运输半挂车、三轴的栏板式和仓栅式半挂车的标配。
在此为各位司机朋友整理了一下盘式制动器的维护方法。
一、盘式制动器车轴主要推荐车型二、车轴的维护与保养1、驾驶员须知(1)盘式制动器(碟刹)车轴禁止水冷。
(2)车辆运行前需要对轮胎、车轮、悬挂系统、照明制动系统等进行检查。
(3)每两星期或霜冻天需要打开储气筒底部的放水阀放去积水。
(4)车辆初次行驶、第一次装载行驶后、每次更换摩擦片和车轮后,必须用扭力扳手按顺序按扭矩检查并拧紧车轮螺母,并且每三个月、更换轮毂后必须检查。
2、车轴在高寒地区使用车辆在高寒地区经过长距离的刹车、经过路面积水、洗车,特别是低温及雨雪天气,如果露天停放,车辆会发生冰冻现象,制动盘与车轴冻在一起,将车辆抱死。
遇到这种情况时请勿采用火焰加热或机械等方式除冰,否则将会损坏ABS齿圈、ABS传感器、油封,危害行车安全。
如结冰严重,可采用淋热水来去除结冰。
3、制动器磨损极限的要求4、摩擦片的检查新车出厂3个月,须检查摩擦片的磨损程度,以后每月进行重复检查。
车辆常在山路、长坡路段行驶或有频繁刹车习惯的,请增加检查的频次;更换摩擦片的注意事项:(1)烧焦、磨光以及被油污污染的摩擦片必须立即更换。
(2)须同时更换同一轴上的所有刹车片,同时更换新的摩擦片固定单元;(3)为避免损坏制动盘及刹车钳,在摩擦材料任意处厚度磨损到2mm前,必须更换。
5、车轴的润滑为保障您的利益,请使用我们指定的润滑脂,正常情况下,每年或每次更换轮毂、制动盘以后加注润滑脂(更换轮毂、制动盘,须同时更换油封;按实际情况可提前)。
三、制动器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四、车轴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盘式制动器即将开始推广,大批量使用盘式制动器车轴也将是必然,各位司机朋友们请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摩托车前刹碟刹的原理
![摩托车前刹碟刹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17b2f5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f.png)
摩托车前刹碟刹的原理
摩托车前轮的碟刹主要由碟rotor、卡钳caliper、刹车线等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碟转动
前轮连接有刹车碟,随轮子高速旋转。
碟一般采用铸铁制成,有多个通风槽。
2. 操纵手刹
手刹操纵杆通过钢丝等传动件带动刹车油缸活塞移动。
3. 推动钳块
刹车油缸的活塞推动连接的钳块向碟移动。
钳块上有刹车衬片。
4. 钳夹碟
两个钳块同时向碟两侧夹压,刹车衬片压接触碟表面。
5. 产生摩擦
钳块压制住高速转动的刹车碟,在两者接触面产生巨大的摩擦力。
6. 减速
碟与钳块之间的摩擦力抵消部分前轮转动的动能,使前轮转速迅速降低,实现减速刹车。
7. 热量释放
摩擦过程中会有大量热产生,主要从碟的通风槽中散出,以防止过热。
8. 导向引导
卡钳上的导引销可帮助钳块正确配合进入碟槽,保证钳卡位移准确。
9. 自动回退
释放刹车后,返回弹簧带动钳块回退,脱离碟面,碟可再自由转动。
摩托车碟刹的工作原理
![摩托车碟刹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986ce9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3.png)
摩托车碟刹的工作原理
摩托车碟刹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摩擦将旋转的碟片减速或停止。
碟刹系统由刹车手柄、刹车泵、油管、刹车卡钳和刹车碟片组成。
当骑手按下刹车手柄时,刹车泵会产生液压功效,将刹车油传递到刹车卡钳。
刹车卡钳内部装有活塞和刹车垫片。
液压力使得刹车卡钳中的活塞移动,进而使刹车垫片紧贴在刹车碟片上。
刹车卡钳的两侧都装有刹车垫片,在碟片两侧形成摩擦力。
当刹车垫片与碟片接触时,会产生摩擦力。
这种摩擦力会使碟片减速,从而将摩托车减速或停止。
刹车时,压力越大,刹车卡钳施加在刹车碟片上的力就越大,摩擦力也就越大,减速效果更显著。
碟刹系统使用碟片作为刹车部件,相比传统的鼓式刹车,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和刹车效果。
此外,碟刹还可以更好地控制刹车力度,提供更灵敏的刹车反应。
总而言之,摩托车碟刹系统通过刹车油的液压作用使刹车卡钳施加摩擦力于刹车碟片上,从而实现减速或停止的目的。
摩托车蝶刹工作原理
![摩托车蝶刹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2eff36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5.png)
摩托车蝶刹工作原理
摩托车蝶刹是一种常用的制动系统,用于减速和停车。
它采用液压制动系统,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液压油路:摩托车蝶刹系统由一个主缸和一个或多个副缸组成。
主缸通常位于驾驶员脚踏位置的后方,副缸通常位于车轮上方的刹车卡钳处。
主缸和副缸之间通过液压油路连接。
2. 刹车手柄:当驾驶员用手操作摩托车的刹车手柄时,手柄上的杠杆会推动主缸的活塞,增加液压油的压力。
3. 液压增压:当主缸的活塞推动液压油时,液压油会进入副缸。
由于副缸的活塞面积较小,液压油的压力会增加,从而提高了刹车力度。
4. 刹车卡钳:当液压油进入副缸时,刹车卡钳中的活塞会受到压力,使刹车片挤压在刹车盘上,从而产生摩擦力,减速或停车。
总结:摩托车蝶刹利用液压力的传递,通过主缸和副缸之间的液压油路,将刹车手柄的操作力转化为刹车卡钳上的刹车力,实现了减速和停车的功能。
摩托车碟刹的工作原理
![摩托车碟刹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6538f4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2.png)
摩托车碟刹的工作原理
摩托车碟刹是一种常见的制动系统,其工作原理基于摩擦力的利用来减慢或停止车辆的运动。
以下是摩托车碟刹的工作原理:
1. 刹车手柄或脚踏板: 当骑士按下摩托车的刹车手柄或脚踏板时,一系列的操作将触发制动系统的动作。
2. 刹车油管: 刹车手柄或脚踏板上的压力将通过刹车油管传递
给制动系统。
刹车油管通常由一种叫做液压刹车油的液体填充。
3. 主缸: 刹车油管连接到摩托车制动系统的主缸。
主缸包含活塞,当刹车手柄或脚踏板施加压力时,活塞将被推动。
4. 油管和制动卡钳: 主缸通过一个油管将刹车油压力传递到制
动卡钳。
制动卡钳也包含一个活塞,当刹车油压力传递到制动卡钳时,活塞将被推动。
5. 刹车碟盘和刹车片: 制动卡钳中的活塞推动刹车片和刹车碟
盘紧贴在一起。
当摩托车运动时,刹车碟盘固定在车轮上旋转。
6. 摩擦力: 当刹车碟盘和刹车片之间的摩擦面接触时,压力将
转化为摩擦力,这会减慢车轮的旋转速度。
随着摩擦力的增加,摩托车的速度将逐渐降低。
7. 刹车效果: 通过适当施加刹车手柄或脚踏板的压力,摩托车
刹车系统可以提供所需的制动效果,使骑士能够减速或停止车辆。
需要注意的是,摩托车碟刹系统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刹车片的磨损程度、刹车碟盘的状态和制动系统的调整等。
定期维护和检查摩托车刹车系统的关键部件对于保证安全行驶至关重要。
摩托车碟刹原理
![摩托车碟刹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0263c6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5.png)
摩托车碟刹原理摩托车碟刹是摩托车制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摩擦来实现制动功能。
碟刹的原理相比传统的鼓刹有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摩托车碟刹的原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碟刹的结构。
摩托车碟刹主要由刹车盘、刹车卡钳、刹车片和刹车油管组成。
刹车盘固定在车轮上,刹车卡钳安装在前轮或后轮的悬挂部位,刹车片则安装在刹车卡钳内。
当骑手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油管内的刹车油会传递压力至刹车卡钳,刹车卡钳会夹紧刹车盘,从而实现制动。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碟刹的工作原理。
当骑手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油管内的刹车油会受到压力,这个压力会传递至刹车卡钳。
刹车卡钳内的活塞会因为压力的作用而向外运动,从而夹紧刹车盘。
刹车盘受到夹紧后,会减速甚至停止转动,从而实现制动的功能。
而当骑手松开刹车踏板时,刹车卡钳内的活塞会因为弹簧的作用而回到原位,刹车盘也会恢复自由转动。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碟刹相比鼓刹的优势。
首先,碟刹由于采用了摩擦制动原理,制动效果更加稳定和可靠。
其次,碟刹的散热效果更好,可以更快地将制动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从而减少制动时的温度升高。
此外,碟刹还具有自动调整的功能,可以及时调整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间隙,保证制动效果始终如一。
总的来说,摩托车碟刹是一种先进的制动系统,它采用了摩擦制动原理,通过刹车盘、刹车卡钳、刹车片和刹车油管等部件的协同作用,实现了稳定可靠的制动功能。
相比传统的鼓刹,碟刹具有更好的制动效果、散热效果和自动调整功能,因此在现代摩托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能对摩托车碟刹的原理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
碟刹刹车泵工作原理
![碟刹刹车泵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d9ec43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8.png)
碟刹刹车泵工作原理刹车泵通常由泵体、泵活塞、泵活塞杆、泵盖、进油口、出油口、回油阀、刹车管路连接孔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1.压力产生:当驾驶员踩踏刹车踏板时,通过刹车泵的踏板杆将力传递给刹车泵的泵活塞。
随着泵活塞的位移,泵体内的容积减小,从而导致密闭室内的压力增加。
2.泵力传递:随着泵活塞向前移动,泵活塞杆将压力传递给刹车液(刹车液是一种具有较高沸点和油温状态下粘度较小的特殊液体),从而推动刹车液流动。
3.压力控制:刹车泵有两个油门:一个是进油口,一个是出油口。
进油口通常与刹车液箱相连,刹车液从刹车液箱中进入刹车泵。
出油口与刹车系统的刹车管路相连,刹车液从刹车泵流向刹车系统。
在刹车泵的工作过程中,刹车泵内部的回油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回油阀位于刹车泵的泵盖上,其主要功能是限制回油流动,保持刹车泵内部的压力。
当驾驶员放松刹车踏板时,刹车泵内部的压力会下降,刹车液反向流回刹车泵,但回油阀会阻止刹车液的回流,从而保持系统的压力稳定。
在刹车泵的工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刹车泵的密封性能。
刹车泵的密封性能直接影响到刹车系统的稳定性和刹车效果。
通过密封件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刹车泵保证了刹车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不会有泄漏现象。
刹车泵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其在整个刹车系统中的重要性,它可为车辆提供所需的刹车力。
同时,刹车泵在工作过程中还要克服刹车时产生的高温和高压等复杂环境要求,因此刹车泵需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总之,刹车泵通过力的传递和压力的产生、传递、控制,实现了刹车系统的正常工作。
在驾驶过程中,刹车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车辆的安全行驶提供了保障。
摩托三轮刹车泵工作原理
![摩托三轮刹车泵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f75bf9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64.png)
摩托三轮刹车泵工作原理
摩托三轮刹车泵是一种用于控制刹车系统工作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踏下刹车踏板:骑手通过力量踏下摩托三轮的刹车踏板,在踏板下压的同时,产生了一定的力量。
2. 制动液传递力量:刹车踏板的力量通过连接到刹车泵的活塞杆上,将力量传递给刹车泵内的活塞。
3. 压缩刹车泵内的制动液:活塞收缩时,将制动泵内的制动液压力增加,由于液体在不可压缩的性质,使得液体的压力能够被传递到整个刹车系统。
4. 制动液传递到刹车系统:刹车泵内的制动液受到压力作用后,会通过刹车管路传递到刹车系统的汽缸中。
5. 松开刹车踏板:当骑手松开刹车踏板后,刹车泵内的活塞会自动返回初始位置,刹车泵内的压力消失,刹车系统中的制动液则会通过返回阀回流到刹车泵内。
总结:摩托三轮刹车泵通过将刹车踏板上的力量转化为刹车系统内部的液体压力,从而实现对刹车系统的控制。
摩托车前刹车上泵不回位解决方法
![摩托车前刹车上泵不回位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f44035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7.png)
摩托车前刹车上泵不回位解决方法摩托车前刹车上泵不回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可能会影响到骑手的安全。
在本文中,我将为你介绍一些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探讨造成这个问题的可能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它的发生。
摩托车的刹车系统是骑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前刹车是控制摩托车停车的关键。
在刹车使用过程中,如果你发现前刹车杆无法回到原位,即刹车泵无法恢复到放松的状态,这可能是由于刹车泵内部发生了问题而导致的。
我们来看一下可能导致摩托车前刹车上泵不回位的原因。
一种可能性是刹车油路上的空气进入刹车系统,这会导致刹车泵无法回到原位。
另一种可能性是刹车泵活塞密封件老化或损坏,导致压力无法完全释放。
还有一种情况是刹车泵活塞与泵体之间的间隙过大,也会导致泵难以回位。
接下来,让我为你介绍几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排气刹车系统排气刹车系统是指通过排气口释放空气从而恢复刹车泵原位的方法。
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找到刹车泵上的排气口,通常位于刹车泵底部或侧面。
2. 使用一个适当大小的扳手或扳手拧动排气口上的螺钉,缓慢松开螺钉。
3. 当你听到排气声音时,表示空气正在释放,继续松开螺钉,直到不再有气体排出。
4. 紧固排气口上的螺钉,确保螺钉处于正确的位置,并不要过紧。
方法二:更换刹车泵活塞密封件如果排气刹车系统无法解决问题,那么可能是刹车泵活塞密封件老化或损坏导致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更换刹车泵活塞密封件。
1. 准备好一个适配于你摩托车刹车泵的新密封件。
2. 卸下刹车泵,注意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
3. 将刹车泵分解并清洗干净,确保活塞和泵体无任何杂质。
4. 将旧的密封件取下,用新密封件替换,并确保密封件正确安装。
5. 重新组装刹车泵,并确保所有螺栓和螺母处于正确位置并正确安装。
6. 进行一次刹车测试,确保刹车泵回到原位并没有异常。
方法三:调整刹车泵活塞与泵体之间的间隙刹车泵活塞与泵体之间的间隙过大也可能导致刹车泵无法回位。
这时,你可以尝试调整活塞与泵体之间的间隙。
摩托车碟刹怎么调
![摩托车碟刹怎么调](https://img.taocdn.com/s3/m/bb20359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1.png)
摩托车碟刹怎么调
求高手调摩托车碟刹
我的碟刹自从第一次进空我就直接换新油,可是空气都排完了,油也换了,刹车片与新刹车比较没有太大磨损,现在不管怎么调都是刹车手把行程太大(刹车很松),求高手详解如何才能把碟刹调紧点(手把行程调短些)?
先装新刹车片上去,再加制动油加满,然后在下刹车泵总成拧开那个排空气的小螺丝,让它自动排出汽泡,直到没有汽泡排出来再拧紧螺丝,再加够刹车油为止!就0K!
如果你肯定把空气排完了,证明你会调。
还是松,那就是压力不够了。
那就是你刹把的问题了
可能空气没排干净。
摩托车碟刹系统分析与设计
![摩托车碟刹系统分析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74cbc89852458fb760b565a.png)
摩托车碟刹系统分析与设计摘要:我们在摩托车的日常行驶中,摩托车的刹车系统十分重要,拥有性能好的刹车系统,能为摩托车行驶者保驾护航,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即使有很高的行驶速度,却不能及时有效的刹车,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关于摩托车的刹车系统,特别是经常用到的碟刹系统的相关知识,摩托车爱好车必须了解与掌握,因为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人身安全。
本文主要是针对摩托车碟刹系统的知识和设计方面展开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摩托车;碟刹系统;原理;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已在各大城镇区域得到普及,但是因为摩托车有着相对于灵活小巧的身形,在各地城镇还是较受大部分人士的喜欢,它可以在拥堵的或是窄小的街道或路面较灵活的行驶,给出行带来居多便利。
特别对于一些摩托爱好者来说,在保证其速度的同时,还要在想停或者需要停止的时候能有效的控制刹车系统,否则会严重影响人身安全。
因此摩托车的刹车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碟刹系统是较为常见的摩托车刹车系统,对于其系统知识与设计原则,用车人必须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为安全行驶奠定良好的基础与优秀的驾驶习惯。
一、摩托车刹车系统的分类在摩托车的行驶过程中,是通过刹车系统来控制停车或者减速装置的,现阶段被广泛运用的有两种刹车系统,分别是鼓式刹车和碟式刹车。
这两者设计原理相同,根据摩擦形成制动力,被人们叫作摩托车式刹车。
其中鼓刹有着在长时间刹车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导致摩托车的刹车失灵,但长期使用,会导致车胎出现暴死现象;而碟刹长期使用也不易老化,而且刹车效果非常及时,其缺点是不能够进行长时间的刹车操作,否则形成刹车失灵。
二、碟式刹车介绍目前碟刹系统是摩托车最为常见的刹车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与车轮同步可以旋转的碟盘,安装在轮毂上,另外装置卡钳在车架与前叉上,利用卡钳内的碟刹片(或蹄块)将碟盘夹紧,通过这些操作来获得摩托车的刹车效果。
盘式刹车是碟式刹车的另一个叫法,其分为通风盘式和普通盘式两种刹车方法。
在盘面上通过钻出圆形的许多的小孔用来通风,是通风盘式刹车的操作原理,亦或者是在盘端上预制出通风孔隙或割出通风槽,通过风流效果,通风盘式刹车的冷热效果对于普通的盘式刹车,其性能效果要强很多。
摩托车拆拆更健康(记录分解前刹车上泵全部过程)
![摩托车拆拆更健康(记录分解前刹车上泵全部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80d9dc2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d.png)
摩托车拆拆更健康(记录分解前刹车上泵全部过程)摩托车拆拆更健康(记录分解前刹车上泵全部过程)经常骑摩托车旅⾏,⼈与车相依在路上,所以要对⾃⼰的爱车从内⽽外的了解才⾏。
近期没事闲的⾃⼰能下⼿拆的地⽅都拆下来,擦洗⼲净再装回去。
纯属得瑟,其实这样也算是对爱车进⾏⾝体检查。
在⽹上看到有⼈将刹车卡钳⼤拆特拆,分解到各个部件,看完帖⼦后⾃⼰的⾎也沸腾了⼀下,下⼿开拆。
对前刹车了解了⼀番,能⾃⼰弄的地⽅都擦拭⼲净,再恢复原位。
最后发现由于对操作缺乏经验,错误把刹车油管内的刹车油全部放⼲净,导致⿎捣了两天都没有把新的刹车油灌进去。
最后决定将上泵分解,调查病因。
看似简单的前刹车上泵。
将周边附件全部拆掉。
上泵的柱塞处锈迹斑斑。
⼩⼼翼翼将上泵内活塞拆出,经过分析刹车上泵内部活塞配件全部完好(除卡簧锈蚀,正常损耗。
)图中是这些⼩零件在刹车泵内的安装顺序(卡簧由于锈蚀已经断掉)。
⽜⼆上阵,哈哈给我的刹车泵喝上⼏⼝,祝他早⽇康复!!!由于家中没有酒精,这⾥就⽤⼆锅头给他们洗洗澡吧,反正也不着急安装恢复,所以⽤⼆锅头刷洗⼀下,⼆锅头的挥发性好,不易对配件有腐蚀性的损坏。
调查病因:是这个不起眼的⼩橡胶件破损造成漏⽓,其实这个⼩件已经破损多年,但由于每次换刹车油都是在放⼲净旧油之前就加⼊新油,⽤新油将旧油压出,所以也就不需要太⼤的压⼒,因为油管中没有进⼊空⽓。
⽽这次不然,因为我已经将刹车系统⾥的所有刹车油都放⼲净了,由于上泵漏⽓所以造成压⼒不够,不能将刹车油管内空⽓以及刹车油压下去。
其实上泵的⼯作原理和打⽓筒相似,⽆⾮就是将⽓压转化为油压。
后⾯的⼩⽪碗破损也就造成了衰减⽓压,造成上泵压⼒过⼩,⽆法正常⼯作。
得病处就是上图红圈的位置,也就是那个破损的⼩⽪碗!!!总结:虽然破损的零件并不⼤,但是⾄关重要,如果在摩旅的途中错误操作造成⽆法换刹车油那就等于没了前刹车,绝对是要命的问题啊!所以这次拆解也算是让我更加了解了⾃⼰的爱车,也更需要对每⼀个⼩⼩的零件进⾏保养、及时更换。
摩托车碟刹总成通用技术条件
![摩托车碟刹总成通用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1d0de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6f.png)
摩托车碟刹总成通用技术条件摩托车碟刹总成是摩托车制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功能是将车速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摩托车的制动,保证骑行安全。
本文将从碟刹总成的组成结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使用与维护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碟刹总成的组成结构摩托车碟刹总成通用技术条件要求碟刹总成应由碟刹盘、刹车夹、刹车钳、刹车管等部件组成。
其中,碟刹盘是碟刹总成的核心部件,通常由铸铁、不锈钢或铝合金等材料制成,其直径一般在200~320mm之间,厚度为3~8mm。
刹车夹是碟刹总成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其作用是通过刹车钳将制动力传递到碟刹盘上,从而实现制动。
刹车夹一般由铝合金或镁合金制成,其结构分为单活塞和双活塞两种。
二、碟刹总成的性能要求1.制动力:碟刹总成应具有足够的制动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摩托车停下来,保证骑行的安全。
2.耐久性:碟刹总成应具有较高的耐久性,能够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保持良好的制动性能,并且不易出现故障。
3.稳定性:碟刹总成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够在不同路面和天气条件下保持稳定的制动性能。
4.热稳定性:碟刹总成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能够在高速制动时不易出现热衰减现象。
三、碟刹总成的试验方法1.制动力试验:将摩托车置于制动力试验台上,通过测量制动距离和制动力大小来评估碟刹总成的制动性能。
2.热衰减试验:将摩托车进行高速制动,通过测量制动力大小和制动距离来评估碟刹总成的热稳定性。
3.疲劳试验: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条件,对碟刹总成进行疲劳试验,评估其耐久性。
四、碟刹总成的使用与维护1.使用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制动,尽量避免长时间高速制动,以免出现热衰减现象。
2.定期检查碟刹盘和刹车片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
3.定期检查刹车夹和刹车钳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防止出现故障。
4.在使用碟刹总成时,应注意避免将其接触到油污或其它腐蚀性物质,以免影响其使用寿命。
摩托车碟刹总成是摩托车制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其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都是十分严格的。
摩托车碟刹总成通用技术条件
![摩托车碟刹总成通用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a26f1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0.png)
摩托车碟刹总成通用技术条件引言摩托车碟刹总成是摩托车制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利用刹车碟与刹车片的摩擦来实现摩托车的刹车功能。
本文将从设计要求、性能参数、检验方法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对摩托车碟刹总成的通用技术条件进行探讨。
设计要求设计摩托车碟刹总成时,需要考虑以下要求:1.安全性:碟刹总成在各种工况下都应具备良好的制动性能,确保摩托车能够随时停车或减速。
2.可靠性:碟刹总成应具备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以保证长时间的可靠使用。
3.稳定性:在摩托车高速行驶时,碟刹总成应保持稳定的制动效果,不产生抖动或失效现象。
4.易维修性:碟刹总成的设计应考虑到易于拆卸、更换和维修,提高维修效率和降低维修成本。
性能参数摩托车碟刹总成的性能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制动力制动力是用来评价碟刹总成制动效果的关键指标。
制动力的大小与刹车片和刹车碟之间的摩擦系数以及刹车作用力相关。
制动失效距离制动失效距离是摩托车在制动完全失效的情况下(例如刹车器失灵),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下所需要的距离。
制动失效距离主要由刹车片和刹车碟的材料、质量以及摩擦系数等因素影响。
制动均衡性制动均衡性是指在摩托车制动时,前后轮制动效果的平衡程度。
制动均衡性好的碟刹总成能够使摩托车在制动时保持稳定的行驶姿态,避免侧滑或失控。
制动稳定性制动稳定性是指在长时间制动过程中,碟刹总成制动效果的保持程度。
好的碟刹总成应具备稳定的制动性能,不会因制动时间过长而导致制动效果衰减。
检验方法为了确保摩托车碟刹总成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需要进行以下检验:制动力测试通过安装碟刹总成于测试设备,施加标准化的刹车力,以测量碟刹总成的制动力大小。
制动失效距离测试将摩托车置于安全的空旷区域,在制动完全失效的情况下,测量摩托车行驶的距离,以评估碟刹总成的制动失效距离。
制动均衡性测试通过在前后轮安装传感器,检测前后轮制动效果,以评估碟刹总成的制动均衡性。
制动稳定性测试设置长时间持续制动的实验条件,通过不断测量制动力的变化,以评估碟刹总成的制动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托车碟刹总成结构原理和常见故障问题解答液压制动装置组成工作原理:液压制动装置由制动踏板、制动主缸、制动轮缸、车轮制动器、制动滚、管路等组成。
当踏下制动踏板时,活塞推动主缸向前移动。
使缸内制动液产生压力,将油经油管压入各制动轮缸。
这时轮缸活塞向外张开,推动制动蹄片与制动鼓接触,产生制动作用。
液刹总成一:综述制动器就是刹车,是使机械中的运动件停止或减速的机械零件,俗称刹车、闸。
制动器主要由制动架、制动件和操纵装置组成。
有些制动器还装有制动件间隙的自动调整装置。
摩托车制动器是保证摩托车安全行驶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控制行驶中的摩托车的车速,并在紧急情况下,使摩托车在最短的时间(距离)内稳定可靠的停止行驶。
二:制动器的分类及优缺点分析(一)制动器的分类摩托车制动器一般为常开操纵机械摩擦式,可分为内胀蹄式制动器(又称鼓式制动器或鼓刹)和液压盘式制动器。
在液压盘式制动器中按制动钳的特点可分为固定钳式和浮动钳式。
按制动油缸的数量可分为单缸、多缸制动器,按制动油缸的布置结构可分为油缸单侧式制动器与油缸对置式制动器两类。
1:鼓式制动器:优点:鼓式制动器有良好的自刹作用,由于刹车来令片外张,车轮旋转连带着外长的刹车扭曲一个角度,刹车来令片外张力(刹车制动力)越大,则情形就越明显,因此,一般大型车辆使用鼓式制动器,除了成本较低外,大型车于小型车的鼓式制动器,差别可能只有大型车采用气动辅助,而小型车采用真空辅助来帮助刹车。
鼓式制动器制造技术层次较低,也是最先用于刹车系统,因此制造成本要比碟式制动器要低。
缺点:由于鼓式制动器刹车来令片密封与刹车鼓内,造成刹车来令片磨损后的碎屑无法散去,影响刹车鼓与来令片的接触面而影响刹车性能。
鼓刹最大的缺点是下雨天沾了雨水后会打滑,造成刹车失灵。
2:盘式制动器优点:由于刹车系统没有密封,因此刹车磨损的碎屑不会沉积在刹车上,碟式上的离心力可以将一切水、灰尘等污染向外抛出,以维持一定的清洁,此外由于碟式刹车的零件独立在外,要比鼓式刹车更易于维修。
盘式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
特别是告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袭,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行车,盘式制动器比鼓式制动器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令车停下来。
有些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上还开了许多小孔,加速通风散热提高制动效率。
反观鼓式制动器,由于散热性能差,在制动过程中会聚集大量的热量。
制动蹄片和轮鼓在高温影响下较易发生复杂的变形,容易产生制动衰退和振抖现象,引起制动效率下降。
缺点:碟式刹车除了成本较高外,基本皆优于鼓式刹车。
对制动器和制动管路的制造要求高,摩擦片损耗量大,成本贵,而且由于摩擦片的面积小,相对摩擦的工作面也较小,需要的制动液压高,必须要有助力装置的车辆才能使用,所以只能适用于轻型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盘式制动器相对于鼓式制动器更适于摩托车使用,因此盘式制动器在摩托车上的使用也成为一种流行。
一般情况下,当摩托车的排量小于125ml时,前后轮均采用鼓式制动器。
当摩托车的排量在125~250ml范围内时,前轮采用液压制动器,后轮采用鼓式制动器;对于排量大于250ml的摩托车,前、后轮都采用液压制动器,甚至在某些中、大型摩托车及部分赛车上,前轮还采用双盘液压制动器。
(二)盘式制动器的分类液刹按结构可分为固定钳式和浮动钳式两种1:固定钳式固定钳式液刹制动盘两侧有对称的两个活塞。
制动时,制动主缸中的制动液同时进入制动油缸,推动两个活塞移动,压紧制动盘。
在这种结构中,制动油缸的制动活塞有两个,制动液需要左右连通,加工工序增多,难度增大,成本提高。
制动盘内侧需要设置油缸和活塞,使车轮与制动盘距离增大,也增加了设计难度。
另外,固定式制动钳要求制动活塞的运动方向与制动盘垂直,若稍有歪斜,使制动蹄块与制动盘不能全面贴合,会导致制动时产生噪声与振动。
固定钳式的优点是制动活塞的移动量可以任意选定。
2: 浮动钳式浮动钳式油缸布置在制动盘的一侧,一块制动蹄块安装在活塞上,称为活动制动蹄块,另一块安装在钳体上,称为固定制动蹄块。
制动钳通过支架安装在悬架上。
制动时,活动制动蹄块在油缸内油压作用下由活塞推动压靠住制动盘,同时,制动盘对活动制动蹄块的反力将整个制动钳推向反方向移动,使固定制动蹄块也压靠在制动盘的另一侧,直到完全制动为止。
这种制动器因为只有一个油缸,所以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在摩托车上应用较多。
解除制动时,油缸内油压下降,活塞右移回原位,活动制动蹄块离开制动盘,制动盘对钳体的反作用力消失,使得固定制动蹄块与制动盘之间的压力下降为零。
与固定钳式不同,浮动钳式只有单侧一个油缸,不用跨越制动盘的油管或油道,故制动钳的刚性好、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
三:液刹的构成摩托车液压盘是制动系统主要由制造油压的油泵,传输压力的制动油管,制动时夹紧制动盘产生制动力的制动缸组件和制动盘组成。
制动盘安装于车轮毂上,遂车轮转动,为运动件,同时也又是制动力承受零件;制动油泵,制动油管和制动钳为静止件,又是制动力促动零件;静止的制动钳夹紧运动的制动盘,既使之产生制动力,使车轮减速,直至停止运动。
(如下图所示)(一)油泵体组件由油泵体液刹手柄、柱塞防尘四罩,柱塞、前皮碗、后皮碗、柱塞回位弹簧、刹车灯开关、油杯盖、油杯盖衬垫,油杯盖密封垫、油镜组成。
(二)制动缸组件由制动缸、大小导柱、联板、制动蹄块、活塞、矩形圈、防尘罩、制动蹄块固定轴、放气螺钉、导柱防尘罩等组成。
(三)制动油管是由制动软管、固定螺栓、防漏垫片组成。
(四)制动盘制动盘的结构设计1,制动盘摩擦外径与其轮辋之比为D/d 前轮0.4~0.45 后轮0.38~0.42一般<250ml摩托车前盘的外径为150~250mm,≥250ml摩托车前盘外径为240~336mm(单盘),245~320mm;后盘外径为210~250mm。
2,制动盘厚度:一般为3.5~5.0mm,双盘薄,单盘可厚一些(6.0~7.0mm)后盘为5~6mm。
3,制动盘摩擦面上设计有通风孔,不仅可以通风散热,且可减小质量10%左右,可增大摩擦因数,保证制动安全性,还可改变固有频率,防止制动噪声等,以及排挤制动盘与摩擦衬片间的泥沙。
4,制动盘选材,一般为2Cr13和1Cr13,1Cr13耐蚀性比2Cr13好,见加工性稍差。
硬度要求HRC36±3,平行度和跳动不大于0.05mm(国外最好达到0.02mm)。
四:液刹的工作原理及动作过程(一)液刹的工作原理液压制动器是利用杠杆原理和帕斯卡尔定律传递并增大操纵力,对车轮产生制动转矩,以摩擦原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将行使种摩托车的动能(有时含势能)转化为摩擦热能,依靠摩擦原件吸收与释放热量,来达到减缓车速或直至停车的目的。
请参考下图:左端为把手总泵活塞,右端为卡钳活塞,假设两边的管横截面积分别为A1与A2。
当压下刹车把手时,两边的位移量分别为H1与H2,因液刹油无法被压缩,故两边移动的液体必须等量,因此:A1 x H1 = A2 x H2此外,左方所施加的压力(P1)会等于右方所承受的压力(P2),各可表示为P1 = P2 P1 = F1/A1, P2 = F2/A2 其中F1为刹车手把对柱塞所施加的力量,而F2为制动钳活塞对制动蹄块所作用之正向力,再利用摩擦力(Fb)等于正向力乘于摩擦系数(Cn) Fb = F2 xCn 这个摩擦力即是我们所谓的刹车力道,综合上述公式可表示如下:Fb = 2×F1 x Cn x (A2/A1)虽然这边没考虑到把手对油泵体柱塞的杠杆比,但上面的公式告诉我们,要达到比较大的刹车力道,可以利用下面几种方式(1)加大F1:更用力的拉刹把(2)增加Cn:让摩擦系数系数变大,可以采用不同的液刹盘或者改制动蹄块。
(3)提高A2/A1:A2/A1这个比值我们称之为油压放大倍率。
(这个值通常在原厂设计该组碟刹时就考虑进去。
)理论上,越小的油泵体柱塞(A1),越大的制动钳活塞(A2)可以得到较大的刹车力道。
这也是为什么重度用途的碟刹会使用到四活塞的设计,越大的油压放大倍率在相同条件下可达到比较大的刹车力道;但最上面的公式告诉我们,高放大倍率的设计,制动钳活塞所走的距离也比较短,因此它的制动盘对制动钳的对准要比较精确;另一方面,整个碟刹油路也并非完美刚体,例如油管可能会因压力而稍微膨胀,若总泵活塞所推出的油太少无法克服这个体积,那么活塞推动的力道都被油管膨胀给吸收掉,会出现手感软,刹车无力。
增加碟盘大小是最常见也最方便用来提高刹车力道的方式,但盘片所增加的刹车力道其实并没有你想象中的大。
举个最极端的例子,假设原来使用的是160mm 的碟盘,若改成203mm的碟盘能提高多少的力道呢?改变碟盘大小就是改变来令片施力点到轮轴中心这段的力臂大小,若假设施力中心是在碟盘边缘往内5mm 的地方,则原来的力臂即为160/2-5=75mm,更换后的力臂长为203/2-5=96.5mm,新的力臂为原来的96.5/75=1.287,也就是说单纯考虑碟盘增大所增加的刹车力道为原来的28.7%,似乎比起它带来的视觉震撼还少了许多呢!不过,事情也不是那么悲观,因为摩擦力所做的功=摩擦力x作用距离,其中作用距离正比于碟盘直径,因此大碟盘还是有"能在越短的轮胎转动距离把车子刹停"的好处。
(二)液刹的工作过程下面就以前液刹为例,介绍一下液刹的动作过程。
手握动液刹手柄,推动柱塞往内运动,当装在柱塞上的前皮碗到达并封住油泵体上的0.5孔时,制动油路开始封闭,形成压油腔,柱塞继续往内运动,系统内开始产生压强,油液压力即升高,根据帕斯卡原理,密闭系统内的液体压强处处相同,油液压力通过制动油管传递到制动油缸内,活塞开始受到制动液的压力,活塞开始推动活动制动蹄块向制动盘运动,(在制动缸矩形密封圈安装槽外侧加工了一圈倒角,由于矩形密封圈内侧受到制动液的压力向倒角产生弹性变形。
)当活动制动蹄块碰到制动盘时,制动缸组件受到制动盘的反作用力,向反方向运动,使固定制动蹄块也压靠在制动盘的另一侧,(这时手感会有一明显硬点)制动蹄块与制动盘之间开始产生摩擦力(即制动力),阻止前轮转动,当然,手握力越大,制动力也越大;松刹时,手松开液刹手柄,柱塞由于回位弹簧的作用,迅速往外运动,此时前皮碗前侧便会形成瞬间真空,前皮碗由于受柱塞孔壁摩擦力和真空吸力的作用,产生收缩,此时储油室油液从旁通孔经活塞进入皮碗右侧,并且从皮碗边缘与油缸壁之间的间隙流入压油腔以填补真空,同时0.5孔也起到了补液作用,同时制动油管内油液也流到制动泵缸内,使油管压力降低,此时,活塞受到的推力消失,对矩形密封圈的作用力也就没有了,制动蹄块与制动盘之间摩擦力也没有了;矩形密封圈要恢复原形,带动活塞回缩,给制动盘转动留出间隙,活塞回缩推动制动液回到油泵体,此时便多出来一部分油便经过0.5孔回到油杯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