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部编版 (2)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庭的记忆》优秀备课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庭的记忆》优秀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这一课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家庭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家庭,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课文内容丰富,情节感人,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阶段的中期,他们对家庭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深入。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家庭,培养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的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珍惜家庭,培养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家庭,培养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的阅读和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庭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家庭,激发学生对家庭的情感。
2.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家庭的重要性。
3.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庭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4.案例分析:教师呈现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明确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6.布置作业:学生课后写一篇关于家庭的作文,巩固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家庭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家庭•培养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程度。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课时安排:4课时学情背景: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第二课时《家庭的记忆》,课程主要围绕家族史和变化的知识展开,通过采访和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了家族史和变化,并感受家庭带来的美好回忆,培养爱家的情感。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家庭的历史和变化;(2)掌握采访和对比的方法,了解家庭历史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能力目标:(1)使用采访、对比的方法,了解家庭的历史,感受家庭生活的变化;(2)感受家庭带来的美好回忆,产生爱家的情感。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注家庭、尊重家庭、感恩家庭的情感;(2)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懂得珍惜家庭,维护家庭和睦。
教学重点:1.了解家庭的历史,感受生活的变化;2.学生通过采访和对比的方法,了解家庭历史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教学难点:1.让学生感受家庭带来的美好回忆,产生爱家的情感。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学生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笔、纸、小报或PPT制作工具等。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家庭历史与变化,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历史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介绍采访和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家庭历史的收集和整理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家庭历史,并分享家庭的美好回忆,培养爱家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家庭的记忆》这一课,首先请大家和我一起问候一下,好吗?学生:早上好!老师: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起自己的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美好回忆呢?可以分享给我们听一听。
(学生分享回忆,如: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过生日、一起吃饭等)二、新课讲解(10分钟)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家庭历史和变化的知识。
首先,我给大家看一些图片和视频,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家庭的历史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播放相关多媒体素材,如老照片、家庭影像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变化呢?请举手回答。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说课稿
《家庭的记忆》说课稿第二课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的6个设计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一、说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课《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传统节日的家”和“语言文字家”的教学内容。
位于第81—84页。
本课的本课的编写依据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的家庭生活”里的第1条“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学生除了建立与家庭的情感联系之外,还需要对家庭这一基本的社会单位进行一定的社会性学习。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民族,这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部分,因此,需要让学生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二、说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本课让学生理解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这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因为传统文化可能与当下学生的生活比较脱节,为了让传统文化学习更贴近学生生活,所以教材选择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作为切入口,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从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中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核心素养点体现:人文情怀、审美情趣)2.能力与方法: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通过小竞赛,制作简报等形式发现语言文字中的“家”。
(核心素养点体现:乐学善学、审美情趣、信息意识)。
3.知识:知道“年夜饭”的定义,了解中华传统节日。
(核心素养点体现: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中,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难点:也是本课的重点,即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搜集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有关的语言文字。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庭记忆》教案(第二课时)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庭关系的概念,掌握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能够画出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认识现代社会中家庭规模逐渐变小的趋势,培养热爱自己的家和家人的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视角辨别家庭成员的关系,初步感受现代社会中家庭规模逐渐变小的趋势,培养热爱家庭和家人的情感。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性,培养热爱家庭和家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1.通过“家庭关系示意图”,梳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熟悉家庭成员的称呼,从不同视角辨别家庭成员的关系。
教学难点:1.从不同视角辨别家庭成员的关系。
2.培养热爱家庭和家人的情感。
课前准备:1.准备一份“家庭关系示意图”以供学生观看。
2.准备课件或者黑板,以便于在上面展示示意图和家庭成员的称呼。
3.准备纸和笔,让学生画出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学情背景: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的第十二课第一课时《家庭的记忆》,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对家庭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家庭的记忆》,通过介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呼,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热爱家庭和家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老师出示“家庭关系示意图”并说:“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家庭关系,先来看一下这张图,这是一张什么图呢?”预设回答:家庭关系示意图。
老师继续说:“这张图表示的是什么?”预设回答: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老师继续说:“我们可以通过这张图来梳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请大家跟我一起看看这张图。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家庭关系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家庭关系的概念。
二、导入新课(5分钟)老师说:“同学们,家庭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庭,我们可以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等不同的亲戚,你们知道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吗?”预设回答:学生回答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
《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说课
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说课一、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的第三课。
这一课是依据课程标准“我的家庭生活〞中第1条“了解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法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而编写的,其核心主题是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民族,通过“家庭称呼抢答赛〞、“‘家史’小调查〞、“传统节日中的‘家’〞、“言语文字中的‘家’〞这四个板块的内容让学生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教材内容不仅涉及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称呼,家庭的变迁,家庭的历史以及家庭带来的美好记忆,还涉及了中国人在传统节日和言语文字中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史,提高对“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根本单位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家庭传统文化的了解。
本课时的编写主要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因认识和理解有限,对家庭甚至家史概念模糊,然而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园地,除了建立与家庭的感情联系外,还需要了解并熟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呼。
学习本课意在引导学生了解家庭这一根本的社会单位,了解自己家庭的历史、变迁,进而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
本课由四个板块组成,第—板块“家庭称呼抢答赛〞和第二板块“家史〞小调查为第—课时教学内容,第三板块传统节日中的“家〞及第四板块言语文字中的“家〞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第三板块设计了四个小环节。
首先是让学生依据生活经验回忆自己家吃年夜饭的场景和感受。
其次以“知识窗〞的形式介绍年夜饭的意义。
再次以“阅读角〞的形式呈现了一家人回家过春节的情形和心情,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人过春节肯定要回家与亲人团聚。
最后以一个半放开的表格形式,引导学生去探究还有哪些传统节日与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有关。
第四板块设计了三个小环节。
首先是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体会言语文字中蕴含的家庭观念。
其次以一首古诗配水墨画的形式,让学生体会诗人离家后思念家人的感情,并从中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三年级上册品德道德与法治教案《家庭的记忆》人教(新版)
此外,课堂上的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家庭故事和传统,这是一个很好的互动过程。但我发现有些学生比较内向,不太愿意主动分享。为了鼓励这些学生,我应该在课堂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4.增强学生对家庭文化的认识,传承家庭传统,弘扬优良家风。
5.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与表达能力,学会分享家庭美好时光,促进情感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家庭的组成:明确家庭成员及其关系,理解不同家庭结构的多样性。
-举例:区分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了解单亲家庭、大家庭等不同家庭类型。
-家庭的温暖:体会家庭成员间的关爱与支持,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意。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家庭的结构、家庭温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家庭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和家人的相处时光。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家庭的记忆》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整体来看,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参与度较高,但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我反思。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家庭的基本概念。家庭是由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它是我们生活的港湾,给予我们关爱和支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家庭成员如何相互关爱,共同度过快乐时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家庭的结构、家庭温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互动提问来帮助大家理解。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庭的记忆》评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庭的记忆》评课稿一、课程背景和目标《家庭的记忆》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篇教材。
本课程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家庭的感恩之情,并引导他们明确家庭责任和价值观,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会尊重长辈、尊重家人、关心家庭,培养家庭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家庭的记忆》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发现爷爷家墙壁上的一张家庭照片,通过照片中的场景和讲述,她了解到家庭的重要性以及爷爷奶奶的辛勤付出。
通过这个故事,课文呼唤学生们关注家庭,感恩家庭,并尊敬和关爱家人。
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家庭的感恩之情;•引导学生明确家庭责任和家庭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庭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家庭密码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和抒发。
例如,提问以下问题:•家庭是什么?•你最喜欢你家的什么地方?•你觉得家人对你最好的事情是什么?学生可以回答问题或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考。
2. 导入课文:家庭照片教师以问题导入课文,例如:当你在家里哪里能找到关于家庭的照片?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中家庭照片的位置和故事,并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家庭的问题。
3. 听读与朗读教师播放语音或朗读课文,让学生有机会听到课文的语调和节奏。
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4. 理解课文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例如:•小女孩是怎么发现爷爷家墙壁上的家庭照片的?•小女孩通过照片了解到了什么?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进行讨论和解释,确保学生对课文有深入的理解。
5. 课文解读:家庭的重要性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家庭的重要性。
例如:•家庭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你觉得家庭有什么特别之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6. 思考练习:你的家庭教师给学生布置思考练习,要求学生回答几个关于自己家庭的问题。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家庭”这个主题的基本词汇和概念,理解家庭的概念和意义,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它。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听讲、互动交流等形式,感知家庭的温馨与幸福,理解家庭内部关系的重要性,表述对家庭的爱与感悟。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的感恩之情,增强对家庭的归属感,提高家庭责任感和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家庭”的概念和意义,理解家庭内部成员的角色和关系,表达对家庭的爱与感悟。
2.难点:培养学生对家庭的情感归属,激发学生对家庭责任感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出示一些关于家庭的图片,带领学生在观察中慢慢地了解家庭这个主题。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家庭”两个字,让学生认真思考家庭对于自己的意义。
2.逐段抛砖引玉小组合作,大声朗读课文中关于家庭的片段,每段读完后教师随机抽取3-5名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与体会,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表述。
3.集体讨论针对课文中的亲情羁绊、家庭传承、爱与成长等话题,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家庭的温暖和人情味。
4.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结合自己的家庭经历和体验,运用创意表达方式,利用图画、剪贴等形式,展现自己眼中的家庭。
每个小组展示完成后,由大家享受人生的温馨时光。
5.课堂总结教师对今日的课堂内容进行总结概括,让学生认真回忆课堂所学所感所想,并引导其提炼出今天的主要领悟。
四、教学后记以上是本老师的一个初步的课堂教学设计,我认为在家庭这个概念很抽象的情况下,要让学生靠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去感受,去思考。
此外,教师不光是传授知识的角色,更要起到引导和促进学生认识的作用。
因此,在整个课堂中,我尽量多发现、接纳、鼓励同学们的思考和想法,让他们知道底线是什么,有自己的看法和欣赏。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我之间产生了很深厚的感情,也表现出了很大的进步和成长。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家庭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家庭成员间的关爱和支持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其能够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与家人之间的重要时刻和记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增强对家庭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点1.理解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能够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与家人之间的重要时刻和记忆。
三、教学难点1.提供适合学生描述家庭成员以及与家人之间的重要时刻和记忆的语言表达。
2.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其主动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
2.教具:黑板、粉笔、PPT。
3.素材:学生们家庭成员的照片或简单描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时间:5分钟•方法:通过展示幸福家庭的图片和家庭成员的描述,引出本课的话题,激发学生对家庭的兴趣。
2. 学习新课•时间:15分钟•方法:–Step 1: 师生共同阅读教材第12课《家庭的记忆》。
鼓励学生自己下意识地找出文本中关于家庭的重要描述和信息,并师生一起讨论这些家庭记忆的重要性。
–Step 2: 教师通过PPT呈现家庭成员的描述范例,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家庭成员的特点和贡献。
然后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并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用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来表达。
–Step 3: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描述。
教师鼓励其他同学提问和评论,增加互动氛围。
3. 拓展与练习•时间:25分钟•方法:–Step 1: 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和彩色笔,让他们画出自己的家庭树,并写下与每个家庭成员相关的重要时刻和记忆。
教师要求学生写的语句要简洁明了,并注意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
–Step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家庭树和重要记忆。
教师鼓励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和评论,增加互动氛围。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家庭记忆》教案
7、分享:你有过相似的经验的吗?春节时,你会回老家过年吗?
8、阅读角:回“老家”过春节。
9、小讨论: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过春节一定要回“老家”?
10、解释:什么叫“老家”。
11、考考你:除了春节以外,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你知道吗?
【语言文字中的“家”】
1、过渡语:在中国,不仅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而且很多语言文字也与“家”有关。
2、中国字,中国情:猜字谜。
3、小小学问家:除了这些许许多多的和“家”有关的字谜以外,还有着许多的成语、谚语、格言、诗篇和“家”有着紧密的联系,你知道哪些呢?
(1)祝福家庭的成语。
(2)关于家庭的谚语。
(3)家书抵万金(关于家庭的古诗)。
4、小发现:通过这些成语和谚语,你发现中国人最重视什么呢?——家庭。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我们的节日——春节》
2、有话大家聊:
(1)你喜欢过春节吗?过春节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你知道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意味着什么吗?
观看视频、参与讨论。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传统节日中的“家”】
1、春节的重要节目——年夜饭:
(1)你家的“年夜饭”通常有哪些人呢?
9、选一选:你的家庭是以下的哪一种家庭?
10、知识窗。
【家史小调查】
1、家史小调查。
2、小讨论:
(1)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你家发生了哪些大事?
(2)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
(3)在家庭的历史当中,你能感受到不断传承的家庭美德吗?
3、小活动:我和父母比童年。
4、思考与分享:比较父母和自己的童年,你发现了什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并能够描述家庭的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的尊重和珍惜之情。
二、教学准备1.教材: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2.教具:黑板、多媒体设备3.学具:学生作品集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环境营造:教室布置温馨的家庭氛围,摆放家庭的图片或物品。
2.师生互动:教师询问学生家庭的情况,了解学生对家庭的认识。
学习(25分钟)1.听故事:播放录音或讲解故事《家庭的记忆》,引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
2.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讨论并总结家庭的作用与意义,并记录下来。
3.分享总结: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并进行班级共享讨论。
拓展(25分钟)1.观察家庭:学生回家观察自己的家庭,并将观察到的内容写成文字或画成图片。
2.课堂展示:学生将观察到的家庭内容进行展示,并描述自己的观察感受。
3.学生作品集:将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形成一个班级作品集,展示给其他同学和家长。
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对学生的观察所得进行总结,并强调家庭的重要性。
2.学生反思:学生思考自己对家庭的态度是否有改变,并表达出来。
3.结束语:教师用简洁的语言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评价1.学生讨论的品质和参与度。
2.学生观察家庭并展示个人作品的质量。
3.学生对家庭的态度是否有改变,并能够表达出来的能力。
五、教学拓展1.学生可以采访家长、祖父母等亲属,了解更多关于家庭的故事和经历。
2.学生可以进行家庭作业,写下自己对家庭的思考和感受,形成一篇小作文。
以上是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案的内容。
通过此教案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家庭的作用与意义,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希望本教案能够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案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案课程背景《家庭的记忆》是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的一篇教材文章。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并了解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责任。
这篇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家庭的记忆》这篇文章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家庭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家庭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团结集体,同时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并加强学生与家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记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掌握关键词汇和核心句型。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理解文章的意义。
•能够通过自身经历和理解,展示对家庭的思考和感悟。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提高学生的阅读情绪和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家庭的记忆》教材文章•PPT演示文稿•彩色笔、绘画纸、彩色贴纸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自由谈话和问题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和分享一些他们在家庭中的愉快时光和美好记忆。
2. 预习导入老师出示《家庭的记忆》这篇文章的标题和照片,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预习。
例如:“你们对家庭的记忆有哪些?”“你们觉得家庭是什么样的?”等问题,并请学生简单讨论。
3. 文章阅读及理解•让学生轮流朗读文章,每个学生读一段,其他学生跟读。
•老师帮助学生理解重要词汇和句子的含义,并进行解释和示范。
•以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例如:“文章中提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怎样的关系?”“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等等。
4. 情感培养•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制作一张家庭的海报。
学生可以使用彩色笔、绘画纸和彩色贴纸来制作。
要求学生用图片、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理解和感悟。
•让学生逐个展示自己的海报,并在展示过程中进行简单的介绍。
5. 反思与总结•整理学生的家庭海报,挂在教室的布告栏上,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XXX《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XXX《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家庭的记忆》教师:XXXXXX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的最后一课。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家庭这一基本的社会单位,了解自己家庭的历史、变迁,进而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
本课为第一课时,由“家庭称呼抢答赛”、“‘家史’小调查”这两个板块的话题组成,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称呼,家庭的变迁,家庭的历史以及家庭带来的美好记忆。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对家庭的理解更多地体现在与身边家人的关系中,他们对“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家庭传统文化的了解很少。
现代社会中家庭形式以“核心家庭”为主,学生对于大家庭内部各种关系和称呼的感知与理解变得较为困难,对家庭历史及家庭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还需更进一步的了解。
课前了解班级同学大多数都是学校附近小区的孩子,对亲人的称呼大致相同。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并熟悉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呼。
2.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家庭的过去。
3.深化爱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
教学重难点:1.了解较为复杂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能用书面语进行称呼。
2.初步研究和掌握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
教学准备:1.希沃课件。
2.学生完成“家史”小调查、“童年不同样“问卷。
教学过程:活动一、链接生活,忆美好教师:上节课我们明白了爱父母,在行动,你们行动起来了吗?学生:我帮爸爸洗脚。
学生:我帮妈妈洗碗。
学生:我帮妈妈扫地……教师:这些美好的生活片段都属于我们家庭的记忆。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每个同学的家中,重温这些美好的记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链接生活,回忆“爱父母,在行动”的生活片段。
引出本课的话题“家庭的记忆。
”活动二、创设情境,忆关系一)结合生活经验,熟悉亲人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呼。
1、全家福中的家庭称呼。
教师:家庭的记忆就从这一张张幸福的全家福说起吧。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这一课题,主要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学会珍惜家庭生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对家庭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家庭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依赖心理,对家庭成员的付出视而不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理解家庭成员的辛苦,激发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是生活的港湾。
2.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家庭生活的情感。
3.引导学生学会与家庭成员沟通,增进亲情。
4.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懂得感恩。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和亲情意识。
2.重点: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学会珍惜家庭生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家庭温暖。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家庭故事,增进情感交流。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4.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家庭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纸和笔,供学生记录感悟。
3.准备课堂活动所需时间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情境引入课题,让学生谈谈对家庭的印象,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家庭故事,增进情感交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生活场景。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家庭成员的辛苦,培养家庭责任感。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家庭观念的掌握程度。
引导学生总结家庭的重要性,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增进亲情?如何让家庭更和谐?引导学生提出建议,培养家庭观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知识点总结
1.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团圆。
吃年夜饭的习俗由来已久,每当春节来临,中国人都要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热热闹闹的年夜饭。
2.知识窗: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农历除夕(农历年最后一天)的晚餐。
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
一年一度的年夜饭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
3.在我们国家,有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你知道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穿新衣、拜年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吃月饼、赏月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吃元宵、赏花灯
清明节农历三月十二祭拜先人
4.你知道哪些祝福家庭的词语和谚语吗?阖家欢乐;家书抵万金;子
孝双亲乐,家和万事兴。
5.通过这些成语和谚语,你发现中国人最重视什么呢?
4.你知道哪些祝福家庭的词语和谚语吗?阖家欢乐;家书抵万金;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兴。
5.通过这些成语和谚语,你发现中国人最重视什么呢?
中国人最重视家庭的和睦团结,喜欢家人团聚。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家庭的记忆 教案 (2)
家庭的记忆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了解家中发生的事件,认识到我是家中的一员。
2.知道家庭中重要的日子。
如:爸爸、妈妈的生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生日等。
教学重点: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了解家中发生的事件,知道家庭中重要的日子。
教学难点:通过与爷爷奶奶的交流,了解他们那时候的生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家庭记忆老师送一份见面礼给大家【媒体:“我”的生活大事】,这些都是老师生活中的大事,也是我们家庭中最美好的记忆。
【板书:家庭的记忆】,二、游戏互动,交流家庭大事1.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也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家庭中的美好记忆呢?2.游戏互动:请抽到照片的同学为大家介绍家庭的一些大事.3.小结板书:随着我们慢慢长大,家庭每年都会发生很多的事,有开心的,也有伤心的,正如你们说的我在成长,家在变化。
【板书:我在成长,家在变化】三:比一比,争当“爱家小标兵”1.这些家庭大事发生的时间都是咱们家中最特殊的日子,咱们家中特殊的日子有很多,比如你的生日,爸爸妈妈的生日,爸妈的结婚纪念日等等,我们来比一比谁知道的最多,谁就是咱们班的“爱家小标兵”。
2.学生填写书上70页表格“家中特殊的日子”,比一比看谁了解的多。
3.交流填写结果,评选“爱家小标兵”,你真了不起,真是个有心人。
(适时对学生进行奖励)4.小朋友们老师想知道你们的生日都是怎么过的?爸爸妈妈的生日都是怎么过的?(不知道的要做有心人回家了解,用自己的行动为父母过下一个生日)四、对比了解,懂得珍惜生活1.家里的故事,年纪大的爷爷奶奶知道的最多,下面咱们来听一听麦天枢爷爷讲他小时候《苦糖》的故事。
【故事《苦糖》】2.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麦天枢小时候生活怎么样?3.是啊,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生活很艰苦,朱老师昨天让陈老师布置同学回家当一回小记者,采访你们爷爷奶奶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他们都穿些什么,吃些什么,住的怎么样,谁愿意把自己的采访结果和大家交流一下?4.学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