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运行情况小结
学校国际化办学成果总结

学校国际化办学成果总结近年来,XX学校在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为了更好地总结和展示这些成果,我们撰写了以下报告,旨在呈现学校在国际化办学方面的丰硕成果和多元化的角度。
一、引入国际化教育资源为了丰富学生的国际视野,XX学校积极引入了国际化教育资源。
首先,学校与众多国际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邀请外籍教师来校授课。
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能够提供正宗的外语教学,还能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背景和教育模式。
其次,学校搭建了国际交流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文化体验活动等,与外国学生深入交流,拓宽了视野。
二、开设国际化课程为了迎合国际化的办学需要,XX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
首先,开设了跨文化交流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提升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其次,增设国际商务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商务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他们将来在国际舞台上的就业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国际文化体验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包容。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了推动国际化办学的进程,XX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许多国外优秀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了友好学校协议,并举办了多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这些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与国外学生互动的机会,促进了学术交流与文化融合。
学生还有机会参观国外优秀大学,在感受国外教育模式的同时,也能够拓宽学术视野。
四、国际学生项目的发展为了提供更好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XX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学生项目,吸引了一批优秀的留学生来校交流学习。
他们带来了不同的学术风格和文化背景,丰富了校园的多元化。
学校还为留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持和帮助措施,例如中外学生互助项目、文化交流活动等,营造了一个友好、包容的国际化教育环境。
总结起来,XX学校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引入国际化教育资源、开设国际化课程、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发展国际学生项目等措施,学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国际化素养和全球视野。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运行情况小结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2010年度办学报告2011年3月20日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自2006年获得教育部许可,批准设立已有四年多的时间。
在教育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各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通过中外办学双方几年来的共同努力,学院在教学和管理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进展顺利,教学安排和管理日趋完善,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教学和生活设施不断改善,各项新的发展计划正在逐步落实,由于办学规范,教学管理具有特色,学院已经成为国内较有影响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之一。
一、学院的日常管理机制运行正常中英国际学院作为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学院管理委员会主席由上海理工大学校长许晓鸣担任,管理委员会中由中方占五席理事位置,外方占四席位置。
学院院长为陈斌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分管国际事务的副校长)。
从2009年开始学院聘请了国际化高等教育专家Ian Gow 教授担任中英国际学院的执行校长,负责学院的日常运行,直接对管理委员会负责。
学院每周举行例行的行政会议,讨论决定日常的教学、管理与发展等各项事宜。
从2006年开始,学院坚持每年召开两次管理委员会的全体会议,审计学院运行情况和预算执行效果同时讨论关于学院发展的重大问题。
2010年的两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12月17日召开。
附件一:中英国际学院理事会日程与会议纪要二、学院引进教育资源和日常教学管理1、引进英国合作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进展顺利。
学院2010年初组织向教育部申报新增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并于8月底正式获得批准。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是中英学院九个英国合作大学中在各项国际大学排名榜上名列前茅的大学。
它在泰晤士大学排名和上海交通大学全世界顶级大学排名榜上都比国内其他两所合作办学机构的英国合作大学排名靠前,这一申报成功体现中英学院的办学层次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学院还积极协商引进其他英国大学的优质专业比如利兹大学的金融数学专业、布拉德福德大学的会计与金融专业、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的国际接待管理以及索尔福德大学的传媒管理等本科专业及硕士专业。
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总结范文

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总结范文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与外国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共同办设学校或学院,提供国际化教育服务。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意义1. 促进教育信息交流和文化融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背景的高级人才;2. 提高国内高等教育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3. 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三、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模式1. 独立学院:由中外双方合作办学,共同组建一个独立的学院;2.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方为外方教育机构提供办学项目、课程等资源支持;3. 中外合作办学研究所:由两个或多个国家的教育机构共同合作设立研究所。
四、中外合作办学的实施方式1. 聘请外籍教师:引进外籍高级教师作为合作办学项目的骨干力量;2. 派遣学生赴外留学:将中国学生派往外方高等教育机构学习并取得学位;3. 联合培养项目:中外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在中国或外国共同培养学生。
五、中外合作办学的成果与经验1. 增加了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提升了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2. 丰富了教学资源,开展了多元化的专业设置;3. 扩大了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会,培养了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人才;4. 推动了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六、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挑战1. 语言和文化差异:合作办学需要解决教师和学生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的适应问题;2. 教学模式与体系不匹配:合作办学双方教学模式和体系的不匹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协调;3.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如何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是面临的重要问题;4. 法律法规与管理规范:中外合作办学需要解决双方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的衔接问题。
七、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前景1. 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求,中外合作办学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 作为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前景广阔。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办学成效汇报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办学成效汇报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办学成效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国际教育学院的李华,今天很荣幸向大家汇报我们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成效。
这个项目自从成立以来,取得了许多可喜的进展和成果。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项目的学术成果。
我们的合作办学项目吸引了许多优秀的国外教授加入我们的教师团队。
他们带来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教育资源。
通过和国外大学的合作,我们成功引进了一些国内尚未涉足的学科,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发展空间。
其次,我们的学生在项目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这个项目中,学生们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们一起学习、生活,他们互相学习、交流,培养了国际化的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学生们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为我校争得了荣誉。
此外,我们的学生还通过校际合作计划,赴国外大学学习和实习,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对未来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我们的合作办学项目也在师资培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通过与国外大学的合作,我们的教师得以参与国际教育交流和访学,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技能。
同时,我们也引进了国外师资培训项目,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国际化的教师队伍,为后续合作办学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们的项目还在社会影响力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我们成功联合举办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我们也与国际组织合作,策划了一些公益项目,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这些项目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总结一下,我们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学术成果、学生发展、师资培养和社会影响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这些成效离不开各位领导的支持和全体老师的辛勤付出,也得益于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教育环境的良好氛围。
相信在各位的指导下和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合作办学项目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谢谢大家!。
国际班办学情况汇报

国际班办学情况汇报国际班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社会的发展趋势。
我校国际班的办学情况汇报如下:一、招生情况。
今年我校国际班共招收了100名学生,其中包括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
招生对象主要是具有一定英语基础和国际化教育意识的学生,经过严格的选拔和测试,确保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符合国际班的要求。
二、师资力量。
国际班的教师团队是关键的保障,我校注重引进具有国际化教育背景和经验丰富的外籍教师,同时也有一支优秀的本土教师团队。
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教育理念,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辅导。
三、课程设置。
国际班的课程设置注重学科的国际化和多元化,除了学校规定的必修课程外,还设置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和国际课程。
这些课程涵盖了语言、文化、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综合素质,为他们的留学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
为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交流空间,我校国际班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
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竞赛、文化交流活动、海外游学等项目,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国家和文化的魅力,提升他们的国际交流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学生成绩和评价。
国际班的学生成绩和评价是对办学成效的重要体现。
通过多种形式的考核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学生们在国际课程、学术竞赛、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表现,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六、学生发展和成就。
国际班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发展,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们在学术、艺术、体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成就,展现了国际班学生的多才多艺和综合素质。
七、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
国际班的办学成果和社会影响逐渐显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
学校将继续发挥国际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为促进学校的国际化发展和提升学校的社会责任感贡献力量。
办学合作情况汇报

办学合作情况汇报近年来,我校在办学合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为了全面总结和汇报我校的办学合作情况,特编写本文档,以便更好地展示我校的办学合作情况。
一、合作项目概况。
自去年以来,我校与多家国内外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了多项合作项目,涵盖了学术交流、师资培训、科研合作等多个领域。
其中,与美国加州大学的学术交流项目为我校师生提供了难得的国际学术交流机会,加深了我校师生对国际教育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我校还与国内多家高校签署了师资培训协议,为我校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培训机会,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合作项目成效。
通过与其他高校和教育机构的合作,我校的学术氛围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提升。
学生们在参与国际学术交流项目后,对国际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拓宽了国际视野,提高了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师们在参与师资培训项目后,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三、合作项目展望。
未来,我校将继续加强与其他高校和教育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更多领域的合作项目,努力提升我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同时,我校还将不断拓展国际合作领域,加强与国外高校和教育机构的合作,为我校师生提供更多的国际化教育资源和交流机会。
四、合作项目总结。
通过办学合作情况的汇报,可以看出我校在办学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校的国际化办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校在办学合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希望全校师生能够共同努力,为我校的办学合作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推动我校的办学合作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
以上就是我校办学合作情况的汇报内容,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能够认真审阅,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为我校的办学合作事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谢谢!。
国际学校+工作总结

国际学校+工作总结
在国际学校工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想通过这篇文章来总结一下我的工作经验和收获。
首先,国际学校的工作环境给了我很大的成长空间。
在这里,我不仅可以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事们进行交流,还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文化的学生。
这让我有机会拓展自己的视野,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
与此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不同背景的人合作,这对我个人的职业发展是非常宝贵的。
其次,国际学校的工作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教育领域。
在这里,我不仅可以教授学生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我发现,国际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这也让我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最后,国际学校的工作让我更加热爱我的职业。
在这里,我不仅可以教学生知识,还可以成为他们的朋友和引导者。
和学生们一起学习、成长,看到他们取得进步和成功,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快乐和满足。
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在教育领域的职业选择,也让我更加有信心和动力去做得更好。
总的来说,国际学校的工作给了我很多的成长和收获。
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还找到了自己在教育领域的热爱和使命感。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去教育和培养学生,让他们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同时,我也会不断地提升自己,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国际高校工作总结报告

国际高校工作总结报告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国际高校的工作也变得越发重要。
作为国际高校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工作,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这篇报告中,我将总结国际高校工作的一些重要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够为同行们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首先,国际高校工作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
在国际高校中,学生和教职员
工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因此我们需要善于倾听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观点和习惯。
只有通过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其次,国际高校工作需要具备敏锐的学生需求感知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学生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我们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
此外,国际高校工作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在国际高校中,我们需要和来
自不同国家的同事合作,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
团队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交流,让我们不断学习和进步。
最后,国际高校工作需要具备创新精神。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需要不断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以提高教学质量。
只有不断创新,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总之,国际高校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工作。
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推动学校的发展。
希望通过这篇报告,能够为国际高校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学校双语工作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双语教育在我国的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致力于打造一所具有国际视野的双语特色学校。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双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一)双语课程建设1. 课程设置优化: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和市场需求,我们对双语课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优化,增设了多门实用型双语课程,如商务英语、国际礼仪等,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2. 教材选用与改编:我们选用了一系列国内外优秀双语教材,并根据我国教育实际情况进行改编,确保教材的适用性和实效性。
3. 教学资源整合: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如在线课程、教育平台等,丰富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师资队伍建设1. 师资培训:我们组织了多场双语教师培训,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授课,提升了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2. 教师交流:通过开展校际交流、教师互访等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教学研讨,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3. 教师评价体系完善: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师评价体系,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学校双语教育贡献力量。
(三)教学活动开展1. 双语课堂教学:教师们积极探索双语教学模式,将英语融入各学科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2. 课外活动丰富:我们组织了各类双语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表演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提升英语水平的平台。
3. 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夏令营、海外游学等活动,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工作成效(一)学生英语水平提升通过一年的双语教育,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英语成绩在全市范围内名列前茅。
(二)师资队伍素质提高经过培训和交流,教师们的双语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学校双语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学校知名度提升我校双语教育的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学校知名度逐年提升,吸引了更多优秀学生和家长前来就读。
学校国际部年度个人总结(3篇)

第1篇时光荏苒,转眼间又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刻。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有幸担任学校国际部的成员,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们共同为学校的国际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下是我对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和反思。
一、工作成果1. 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积极参与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成功组织了多场国际交流活动。
通过与国外学校的交流,不仅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也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2. 课程设置与改革在课程设置方面,我协助部门负责人对国际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引入了更多国际知名课程,提升了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我还参与了课程改革项目,推动学校课程体系与国际教育标准接轨。
3. 招生与宣传在招生工作中,我负责国际部招生宣传,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吸引了众多优秀学生加入我校。
同时,我还参与了招生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为学校招生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4. 学生事务管理在日常工作中,我负责学生事务管理,包括学生档案管理、奖学金发放、学生活动组织等。
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个人成长1. 专业技能提升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通过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
尤其是在国际教育政策和法规方面,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团队协作能力在国际部这个大家庭中,我学会了与不同背景的同事合作,共同完成各项工作。
通过团队协作,我更加懂得了沟通、协调的重要性。
3. 自我管理能力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我也注重个人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反思与展望1. 反思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如沟通能力、时间管理等方面。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改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2. 展望展望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为学校国际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具体来说,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校的国际视野;(2)优化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3)提高招生宣传效果,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加入我校;(4)加强学生事务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中英文学校工作总结6篇

中英文学校工作总结6篇篇1一、引言本工作总结旨在回顾与总结本学年度中英文学校的工作情况,梳理工作成果与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与参考。
二、工作内容概述1. 教学管理本学年,学校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课程设置:根据中英文学校的特点,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国际视野。
(2)课堂教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3)教学评价: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德育工作本学年,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开展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1)主题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如志愿服务、文明礼仪等。
(2)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
(3)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3. 科研工作本学年,学校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推动学校的发展。
(1)课题研究: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2)学术交流: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学校的学术影响力。
(3)科研成果: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重点成果1. 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学生在各类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2. 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生的道德素质明显提高。
3. 科研工作取得突破,多项课题获得立项,多项科研成果得到认可。
4. 学校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与国外多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
四、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1. 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加强教师培训和教学评价,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德育工作创新不足:加强德育课程建设与主题活动设计,提高德育工作的创新性。
3. 科研力量薄弱:加大科研投入,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
4. 国际交流与合作不足:积极拓宽国际视野,加强与国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
五、自我评估/反思本学年,学校在教育教学、德育、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上海地区国际学校的现状与发展

上海地区国际学校的现状与发展近年来,上海地区国际学校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了全国乃至亚洲乃至全球最重要的国际教育中心之一、在探究上海地区国际学校的现状与发展时,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其规模、水平和竞争状况,也需要关注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上海地区国际学校的规模正不断扩大。
随着中国对国际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上海地区国际学校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上海地区有超过100所国际学校,分布于浦东、徐汇、青浦等不同区域。
这些学校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籍的学校,以及一些国际大学的附属学校。
可以说,上海地区国际学校已经形成了多元化和有竞争力的教育市场。
其次,上海地区国际学校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在国际学校的教学中,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至关重要。
上海地区的国际学校吸引了许多优秀的国内外教师和教育专家。
一方面,上海地区国际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视野,采用国际学位课程(IB)、美国AP课程、英国GCSE/A-Level课程等,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全球背景知识。
另一方面,国际学校还注重教学科研和课程创新,引入了一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如项目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
然而,上海地区国际学校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学费高昂是国际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国际学校的高质量教育资源和设施,学费往往较高,对于一些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其次,国际学校的发展也面临着合规和监管等方面的挑战。
尽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对国际学校的管理和监管已经有了一些规定,但在人员资质、课程质量和学生权益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未来,上海地区国际学校的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国际学校的核心目标。
国际学校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上海理工 中美合作和中英合作专业

上海理工中美合作和中英合作专业简介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位于中国上海的综合性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该校开设了中美合作和中英合作专业,旨在促进中美、中英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中美合作专业课程设置中美合作专业的课程设置旨在融合中美两国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两国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
该专业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
教师团队中美合作专业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其中既包括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的资深教授,也包括来自美国知名大学的讲师。
这样的组合不仅能够保证教学质量,还能为学生提供与国际接轨的教育体验。
实习机会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中美合作专业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学生可以在知名跨国公司或国内外合资企业进行实习,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术交流中美合作专业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学生可以参加国际会议、研讨会等,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进行深入交流,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中英合作专业课程设置中英合作专业的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具有跨文化背景和双语能力的人才。
该专业涵盖了英语语言文化、国际经济、商务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使学生能够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需求。
双师教育模式中英合作专业采用双师教育模式,即由中国教师和英国教师共同授课。
这样的模式不仅能够提供正宗的英语教学环境,还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
留学机会中英合作专业为优秀学生提供留学机会。
学生可以选择前往英国知名大学进行交流学习,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实践项目中英合作专业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项目。
学生可以参与国际商务竞赛、企业实习等活动,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业前景中英合作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双语沟通能力和跨文化背景,深受企事业单位青睐。
他们可以在国内外公司、外贸企业、跨国机构等领域就业,担任涉外事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职位。
国际高校工作总结范文

国际高校工作总结范文引言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有幸参与了国际高校的工作,并且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收获。
在这里,我将对我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分享我的成就和遇到的挑战,以及我对未来的展望。
工作成果作为国际高校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承担了多项重要任务,其中包括招生宣传、学术交流和学生支持等方面。
通过与团队的协作和努力,我取得了一系列的工作成果。
首先,在招生宣传方面,我与团队一起策划并执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组织海外招生展览、开展线上宣传和培训学生大使等。
这些活动不仅成功吸引了大量的国际生申请,而且提升了学校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声誉。
其次,我积极参与了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我组织了一次国际研讨会,邀请了一些知名学者和专家参与讨论,并且与他们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
同时,我还参与了一些国际研究项目,为学校的国际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另外,我还致力于为国际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我与国际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并积极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我与国际学生建立了很好的信任关系,并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在新环境中的适应期。
面临的挑战在进行国际高校工作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首先是语言沟通问题。
由于我的母语并非英语,有时在与国际学生或参与国际交流的学者进行交流时,会遇到一些沟通障碍。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我积极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并且与母语为英语的同事进行合作,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其次是文化差异。
国际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在适应新的环境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我学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习惯和偏好,并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
然而,由于文化多样性的复杂性,尽管我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个人成长和展望通过参与国际高校的工作,我不仅在技能上有所提升,而且在个人成长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首先,我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在招生宣传和活动策划中,我学会了有效地安排时间并合理地分配任务,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学校国际部年终总结

学校国际部年终总结引言在过去的一年里,学校国际部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2019年学校国际部的工作重点、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工作重点与成果1. 学生交流项目:我们与多个国家的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学生交流项目。
包括海外游学、留学生互访等。
这些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拓展视野、增加国际交流经验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2. 外教引进与教师培训:我们在本年度外教引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国际化教育资源。
同时,我们也注重外教的培训,通过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提高教师们的教学能力,提供更好的教育质量。
3. 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我们与国外学校、教育机构进行了多项合作项目。
其中包括教师培训项目、教育研究项目等,通过与国际教育专家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
4. 学校国际化:我们着力推进学校的国际化进程,加强了国际文化的渗透,举办了多种国际文化活动,例如国际文化节、外国文化展示等,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意识。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资源不足:在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资金、场地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
这对于我们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挑战,需要积极寻求更多的资源支持。
2. 语言能力不足:对于学生而言,英语是与国际交流的沟通语言。
但我们也面临着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英语教学,并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机会。
3. 教师培训与提高:虽然我们注重教师培训工作,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们的国际化教育观念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教育形势。
未来的发展方向1. 推进国际合作项目:加强与国外学校、教育机构的合作,引进更多的国际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国际交流空间。
2.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增加外教的引进比例,同时注重本地教师的培训与提高,提供高质量的国际化教育。
国际高校工作总结汇报

国际高校工作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XX(你的名字),现在给大家汇报一下我在国际高校工作的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一名教师在国际高校工作,有幸参与了多项项目和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总结起来,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我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在授课过程中,我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他们提问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我帮助学生们提高了沟通和合作能力。
其次,科研方面。
作为高校教师,科研是我的重要工作之一。
我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申请和实施,与同行进行合作研究。
通过在科研中的努力,我熟练掌握了一些研究方法和技能,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其中,我参与了一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与国外的研究团队合作,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这对于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外,研究生管理方面。
在国际高校,我还负责研究生的管理工作。
我积极参与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为研究生提供专业指导和个人发展指导。
我注重与研究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提供帮助和支持。
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指导,研究生的学习成绩和科研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
最后,个人成长方面。
在国际高校的工作经历中,我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也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通过与国际合作团队的合作研究和交流,我扩大了自己的国际视野和学术背景。
同时,通过参与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我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总结一下,在国际高校工作的过程中,我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积极参与研究项目和研究生管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成果不仅对于我的个人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也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就是我在国际高校工作的总结,感谢大家的聆听和支持!谢谢!。
国际学校期末总结报告

国际学校期末总结报告第一章引言本期总结报告旨在回顾国际学校本学期的教育工作,并提出改进和发展的措施,以促进学校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本报告将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教学工作总结、学生管理总结、师资队伍建设总结、家校合作总结以及未来发展规划。
第二章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学校积极贯彻教育部的相关政策,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了选修课程的种类,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我们加强师生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课堂互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我们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采用考试、作业、项目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教师培训方面,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我们建立了教师交流平台,教师相互学习、交流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章学生管理总结学生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学期,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同时,我们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内营造了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氛围。
在学生考勤管理方面,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考勤制度,提醒学生遵守考勤规定。
同时,我们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对学生的家庭教育。
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我们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
同时,我们组织了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四章师资队伍建设总结师资队伍是学校的重要资源。
本学期,学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激励。
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
同时,我们注重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
在教师选拔方面,我们注重选拔具有丰富经验和优秀专业能力的教师。
同时,我们建立了教师评价体系,定期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高校双语教育情况汇报

高校双语教育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高校双语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双语教育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汇报中,我将就高校双语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总结。
首先,就目前高校双语教育的情况来看,各个高校都纷纷加大了对双语教育的投入,开设了更多的双语课程和项目。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外语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同时,高校也积极引进外籍教师,举办国际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化学习和交流机会。
这些举措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
然而,高校双语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学校在双语教育的过程中存在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强等问题,导致双语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其次,学生在双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只注重应付考试,而忽视了语言的实际运用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另外,一些学生对双语教育持消极态度,认为学习外语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高校双语教育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首先,高校需要加大对双语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确保双语教育的质量。
其次,高校应该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另外,高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对双语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和热情。
在未来,高校双语教育将继续发展壮大。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高校双语教育将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同时,高校双语教育也将不断完善,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综上所述,高校双语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只有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够推动双语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际学校项目季度工作报告

国际学校项目季度工作报告一、概述本报告旨在总结国际学校项目在本季度的工作情况,并对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对项目的全面梳理,我们旨在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二、项目进展本季度,国际学校项目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在推广方面,我们成功与多家国内外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拓展了项目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其次,在课程开发方面,我们投入了大量精力,研发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化特色的课程,并成功引进了一些国际知名教育资源。
此外,我们还积极参与了一些国际教育交流活动,增强了与国际学校的合作和交流。
三、项目成果在本季度,国际学校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首先,我们成功开展了一批国际化课程的试点教学,并通过学生和家长的反馈得到了普遍认可。
其次,国际学校项目的知名度得到了明显提升,吸引了更多有志于学习国际教育的学生和家长。
此外,我们还成功培养了一批具备国际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学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存在问题然而,国际学校项目在本季度的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人员配备方面仍然存在不足,特别是在外籍教师和国际文化交流方面。
此外,由于项目的快速发展,管理上的不合理和信息化程度的不足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五、改进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进一步推进国际学校项目的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
首先,加强人员配备,增加外籍教师的比例,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管理。
其次,加强内部管理,优化项目组织结构,提高决策效率和工作效率。
此外,我们还将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升项目管理和运营的效能。
六、展望展望未来,我们对国际学校项目有着积极的期待。
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国际学校项目的合作伙伴,加强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提升项目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同时,我们也将加大对学生的培养力度,提升他们的国际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杰出人才。
七、结语本报告对国际学校项目的季度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明确了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2010年度办学报告2011年3月20日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自2006年获得教育部许可,批准设立已有四年多的时间。
在教育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各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通过中外办学双方几年来的共同努力,学院在教学和管理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进展顺利,教学安排和管理日趋完善,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教学和生活设施不断改善,各项新的发展计划正在逐步落实,由于办学规范,教学管理具有特色,学院已经成为国内较有影响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之一。
一、学院的日常管理机制运行正常中英国际学院作为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学院管理委员会主席由上海理工大学校长许晓鸣担任,管理委员会中由中方占五席理事位置,外方占四席位置。
学院院长为陈斌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分管国际事务的副校长)。
从2009年开始学院聘请了国际化高等教育专家Ian Gow 教授担任中英国际学院的执行校长,负责学院的日常运行,直接对管理委员会负责。
学院每周举行例行的行政会议,讨论决定日常的教学、管理与发展等各项事宜。
从2006年开始,学院坚持每年召开两次管理委员会的全体会议,审计学院运行情况和预算执行效果同时讨论关于学院发展的重大问题。
2010年的两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12月17日召开。
附件一:中英国际学院理事会日程与会议纪要二、学院引进教育资源和日常教学管理1、引进英国合作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进展顺利。
学院2010年初组织向教育部申报新增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并于8月底正式获得批准。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是中英学院九个英国合作大学中在各项国际大学排名榜上名列前茅的大学。
它在泰晤士大学排名和上海交通大学全世界顶级大学排名榜上都比国内其他两所合作办学机构的英国合作大学排名靠前,这一申报成功体现中英学院的办学层次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学院还积极协商引进其他英国大学的优质专业比如利兹大学的金融数学专业、布拉德福德大学的会计与金融专业、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的国际接待管理以及索尔福德大学的传媒管理等本科专业及硕士专业。
2010年学院接待了来自谢菲尔德大学、塞尔福德大学和哈德斯菲尔德等大学的校长,在会谈中各方对举办合作科研中心等项目都表示了极大的兴趣2、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逐步推进。
学院从一开始就坚持采用全外籍教师、全英语教学和小班上课的教学模式。
尽管办学成本很高,但实际办学效果,体现了中外合作办学的特色,特别在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提高沟通能力方面效果显著。
中英国际学院已建立学术英语(EAP)教学中心与数学部两个大一、大二教学部门,以及商学院和工程学院两大专业学院,下设财务与金融系、商务与经济系、会展管理系、电子电气工程系和机械工程系。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学院按专业学科和管理职责专门配置了相关教学秘书,并任命两位资深教学管理人员分别负责大一、大二与大三、大四的日常教学运行,领导各院系负责人更有效地进行教学管理。
此外,学院专门任命一位负责行政事务的中方高层管理人员,与上海理工大学进行日常沟通,并负责管理双学位相关教务事宜。
学院在编制学生教学培养计划,制定有关规章制度、聘任老师,监督日常教学方面加强了管理作用。
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和教务管理会议,严格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特别强调课堂纪律管理。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课堂出勤率专门组织了定期的考勤纪律会议,对缺课严重且经过几次教育不改进的学生,会给予劝退。
2010年3月到6月共安排了120名读双学位的学生到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和哈德斯菲尔德大学交换学习一个学期,在国内所有合作办学项目中也是个有意义尝试。
2011年会有120名学生去英国合作大学做同样的交换学习。
2010年学院组织会展经济与管理(中英合作)新专业参加上海市教委评估检查,获得通过。
新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中英合作))通过了上海市教育评估院的两次评估检查,获得了好评。
专家组的评审意见提到“该专业国际化特色鲜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国际化视野得到显著提高”。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通过该新专业评审的正式文件已经下达。
在此之前,该专业也通过了英方授位大学组织进行的三次教学质量评估。
这一成果表明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中外合作办学特色受到外方与上海市同行业专家的高度认可。
三、师资队伍建设日臻完善中英国际学院目前聘有全职外籍教师和管理人员90名,全部是通过全球招聘和合作外国大学推荐的。
所有外籍教师的资质得到外方合作大学的认可。
中英国际学院历年教职员工数表一:中英国际学院历年教职员工数中英国际学院全职外籍教师国籍分布表表二:外籍教师国籍来源SBC现在的外籍教师,从教于7个学术部门。
此外,目前所有大四年级的讲座课程都由相应英国授位大学短期派遣至SBC的讲师任课,辅导课程由SBC教师教授;大部分大三年级的讲座课程也由英国授位大学讲师任课。
上海理工大学学位部分的课程则由其本校教师进行授课。
SBC学术英语教学中心(CEAP)共有29名学术英语教师。
所有教师均至少获有专业学术英语教学资格CELTA或其他同等资质,大多数教师获有DELTA 或更高的教学资质。
四、学院的招生与就业情况1、学院的招生情况。
学院在校人数按教学年平均人数2010/11年为1588人。
由于学生人数变动较大(主要是中途出国转学的学生较多),这一人数基本符合招生规模的规定要求。
目前的在校生中,攻读上海理工大学与英国大学双学位的学生占27%;攻读英国学位的学生占70%,国际留学生47名占3%。
在学院自主招收的攻读英国学位的学生中,达到高考一本、二本线的学生为34%;达到高考三本线的学生为35%,在大专线前端的学生为26%,生源质量逐年上升。
学院计划在计划内学生收费适当提高以后,将逐步增加读双学位学生人数,同时抬高自主招生学生层次到三本以上。
表三:中英国际学院自主招生生源素质情况表2、学生毕业就业情况。
中英国际学院到2011年夏季将有116名学生面临在国内毕业。
学生的职业培训一直是中英国际学院的一个管理特色。
对学生的职业培训教育从一进校就开始,贯穿于整个四年学习过程。
从目前调查的学生就业情况看还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到2011年2月底,在116名毕业生中已经有44名学生确定读研,并有42人拿到了英国等大学的入学通知书,仅有2人在等回复。
在准备就业的69名学生中有39人拿到就业合同另有30人参加了面试,目前还在等待。
在已经确定的就业意向中,学生所得到的单位,无论是读研的学校还是就业的单位及毕业生起薪都要远远好于社会平均水平。
中英学院2011届学生就业情况分析表四:2011届学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数据时间截止到2011年2月底)中英学院2011届毕业生起薪水平分析(数据信息来源:2010中智人力资源市场报告)表五:2011届毕业生起薪统计分析(数据时间截止到2011年2月2011届中英国际学院工科学生申请硕士录取学校名单表六:2011届工科学生读研的录取英国大学名单会展学生申请英国大学硕士录取学校名单表七:2011届会展学生读研的录取英国大学名单五、中英国际学院财务情况中英国际学院在财务上完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国立大学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管理。
学院的各项收费均通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申报批准或备案。
学院的各项日常开支均有预算控制,即在通过管理委员会预算审核后,按上海理工大学的财务管理制度,由财务处监督核准报销。
学院在开办初期曾经吸收了上海楷博教育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不要求回报的一次性投入人民币2000万元。
上海楷博作为学院管理委员会的一名成员,在宏观上参与学院的决策咨询并为学院在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学生签证服务等各方面提供相关帮助。
学院的日常运行主要依靠上海理工大学的支持和自身学费收入。
学院运行四年来财务上能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附件二:中英国际学院财务预算表六、中英国际学院对上海理工大学国际化的贡献(一)、SBC在学术领域的积极作用1.教学方面●SBC为上海理工大学的学生在军工路校区提供学分课程,且实行全英文授课。
这不仅有益于中国学生,同时也有益于在上理工就读的外国留学生。
(最初的一些课程根据英方大学教学大纲设定,均与商务专业相关)●目前,由上理工其他合作院校派送过来的国际交换生,已开始在SBC校园进行学习。
因此,上理工可以免去开设以英语为授课语言的英语语言课,同时也可让其本校学生(非SBC去英国的学生)借此机会参加上理工与各国外合作院校的交换项目,而无需支付额外学费。
●上海理工大学的教师们,现在也正在参与英国大学的课程(如会展管理),从而使他们在学习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EMI)领域及英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积累宝贵经验。
●对于出任上海理工大学英国文化中心主席和代理主任的提议,SBC执行校长也已欣然接受,目的是向上理工的学生和教师提供重要教学资源。
●通过上理工高考招生进入SBC学习的学生,只需支付相当于去西交利物浦大学和宁波诺丁汉大学25%的学费,就可获得英国大学的学位。
SBC的教学特点与其他任何中外单方合作的高等院校相比,SBC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无论是种类范围还是教学方法,都要丰富很多。
此外,对于上理工来说,在开发其自身学术英语(EAP)课程、利用英语开设EMI课程与引进西方教学方法及其质量保障体系方面,以及发展运用各类教学技术进行课程开发,并运用EMI进行专业授课、学习方法拓展等诸多方面,这些专业课程便很好地成为上海理工大学(以及上海市教委、教育部下属院校)的教学试验。
∙SBC大一所教授的课程,已经在国际上实施了二十多年,并且是由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NCUK)的学术教师专门设计。
这些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原先接收中式教学的学生,在语言上和学术上作好攻读英国大学学位的准备。
∙SBC大二的课程,被九所英国大学共同认可,相当于其在英国一年级的课程,主要为学生接下去学习大三(即英国大学的大二)课程打下基础。
这一年的课程,也为上海理工大学提供了很好的试验经验。
SBC的大三和大四,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的四所合作大学提供了及其多样的教学方法及教学体系,且均接受英国质量保障机构(QAA)的审核监督。
所有的这些课程也都可供上海理工大学与中国其他大学学习借鉴。
(最终九所大学全部都会在SBC开设专业课程,但目前只有包括谢菲尔德大学之内的四所。
)∙SBC所有大三、大四的专业课程,由英国本校派遣教师到SBC进行授课。
因此,与其他同类院校相比,在SBC上课的英国本部教师的人数,要多很多。
同时,SBC本身也拥有诸多外教,且都由经英方大学批准,。
此外,SBC的外教还带领学生,被派往英国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从而使他们对英国本部的教学环境及学位课程有进一步的了解。
2.研究方面∙SBC已计划成立一个中英大学中心,为各英方合作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以及SBC的教师提供研究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