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数学特殊三角形
浙教版八年级上数学特殊三角形
考点分析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2、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特殊三角形在全等证明中的运用4、掌握勾股定理的计算方法知识点概要1、图形的轴对称性质:对称轴垂直平分连接两个对称点的线段;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PS:等腰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常常作为解决有关等腰三角形问题的辅助线,由于这条线可以把顶角和底边折半,所以常通过它来证明线段或角的倍分问题,在等腰三角形中,虽然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添加辅助线时,有时作哪条线都可以,有时需要作顶角的平分线,有时则需要作高或中线,这要视具体情况来定。
3、三角形中的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1)三角形共有三条中位线,并且它们又重新构成一个新的三角形。
(2)要会区别三角形中线与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作用:位置关系: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
数量关系:可以证明线段的倍分关系。
常用结论:任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位线,由此有:结论1:三条中位线组成一个三角形,其周长为原三角形周长的一半。
结论2: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分割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
结论3: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划分出三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结论4:三角形一条中线和与它相交的中位线互相平分。
结论5:三角形中任意两条中位线的夹角与这夹角所对的三角形的顶角相等。
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 特殊三角形 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特殊三角形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点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BE与CD相交于点O,现有四个条件:①AB=AC;②OB=OC;③∠ABE=∠ACD;④BE=CD,选择其中2个条件作为题设,余下2个条件作为结论,所有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3B..4C..5D.、62、如图,在Rt△ABC中,∠A=90°,∠C=30°,∠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若AD=3,则BD+AC=()A.10B.15C.20D.30.3、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E垂直于BE,且AE=6,BE=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66B.76C.64D.1004、如下图:⊙O的直径为10,弦AB的长为8,点P是弦AB上的一个动点,使线段OP的长度为整数的点P有()A.3 个B.4个C.5个D.6个5、下列各组数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边长的是()A.3,4,5B.8,15,17C.7,9,11D.9,12,156、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然后用笔尖在上面扎出字母“B”,再把它展开铺平后,你可以看到的图形是()A. B. C. D.7、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且满足(a﹣b)2+|b﹣c|=0,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直角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8、一位无线电爱好者把天线杆设在接收效果最佳的矩形屋顶之上.然后,他从杆顶到屋顶四角之间安装固定用的支撑线.有两根相对的支撑线分别长7米和4米,另一根长1米,则最后一根的长度应为()A.8米B.9米C.10米D.12米9、分别有下列几组数据:①6、8、10 ②12、13、5 ③7、8、15 ④40、41、9.其中是勾股数的有()A.4组B.3组C.2组D.1组10、试通过画图来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B.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不是锐角三角形C.一个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D.一个等边三角形一定不是钝角三角形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满足方程组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5B.4C.3D.5或41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0,BC=5.若点M、N分别是线段AC,AB上的两个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为()A.10B.8C.D.613、如图,在△ABC中,∠CAB=65°,将△ABC在平面内绕点A旋转到△AB′C′的位置,使CC′∥AB,则旋转角的度数为()A.35°B.40°C.50°D.65°14、若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且有一内角为60º,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为()A.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15、在△ABC中,AB=AC=5,BC=6,AD平分∠BAC交BC于点D,则BC边上的高线长是()A.3B.3.6C.4D.4.8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阴影部分是两个正方形,其他三个图形是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直角三角形,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________.17、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分别是矩形的边长,则矩形对角线长为________.18、如图,在△ABC中,∠B=60°,AB=12cm,BC=4cm,现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射线AB运动,当点P运动________s时,△PBC为等腰三角形.19、把一副三角板如图1放置,其中∠ACB=∠DEC=90°,斜边AB=6,DC=7,把三角板DCE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使CD边恰好过AB的中点O,得到D 1C1E1,如图2,则线段AD1的长度为________.20、如图,在中,点D为BC中点,将绕点D逆时针旋转45°,得到,与AB交于点E,则=________.21、如图,在矩形中,.分别以点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和.作直线分别与交于点,则________.22、若矩形的对角线长为2cm,两条对角线相交所成的一个夹角为60°,则该矩形的面积为________ .23、写出两个是轴对称图形的汉字:________ .24、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AOD= ,AC=4,则△ABO的周长为________.25、已知Rt△ABC∽Rt△A'B'C',且∠C=∠C'=90°,若AC=3,BC=4,A'B'=10,则A'C'=________。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特殊三角形全章复习课件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轴对称性
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等边对等角
底边上的高、中线、 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
特
殊
三 角
等边三角形
形
直角三角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等边三角形的性 质和判定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两个锐角互余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等于斜边的一半
又会有几个等腰三角形?
A
BE+CF=EF仍然成立吗?
E
OF
B
C
例2、如图,AB=AD,BC=CD,AC,BD 相交于E点,由这些条件你能推导出哪些结 论呢? 请说明理由。
D
A
E
C
B
在网格中已有两个点A、B,现要在格点上寻 找一个点C,使△ABC为等腰三角形。
① 已知BC=7cm,
D是AB的中点,CD
AD平分∠CAB,BC=10,
BD=7,求点D到
E
AB的距离为﹍3﹍﹍。
解: 过D作DE⊥AB于点E C
D
B
∵∠C= 90°, DE⊥AB ,AD平分∠CAB,
∴CD=D(E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 BC=10,BD=7
∴DE=CD=BC-BD=10-7=3
2 .如图,D为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
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 如果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
形是直角三角形
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形
直角三角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等边三角形的性 质和判定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注意点+经典例题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特殊三角形》2.1图形的轴对称[轴对称图形]1.如果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2.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如圆就有无数条对称轴.3.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轴对称]有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也叫做轴对称.ﻭ[图形轴对称的性质]①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②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③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④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因此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成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2。
2等腰三角形+2。
3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2。
4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等腰三角形]★1.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
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特别的:(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对应相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特别的:(1)有一边上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互相重合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有两边上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3)有两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4)有两边上的高线对应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做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
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特殊三角形2.6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1节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本节内容:正切的定义 坡度的定义及表示(难点) 正弦、余弦的定义 三角函数的定义(重点)1、正切的定义 在确定,那么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便随之确定,这个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tanA 。
即tanA =b a A =∠∠的邻边的对边A■例1已知在Rt △ABC 中,∠C =90°,CD ⊥AB ,AD =8,BD =4,求tanA 的值。
2、坡度的定义及表示(难点)我们通常把坡面的铅直高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坡度(或坡比)。
坡度常用字母i 表示。
斜坡的坡度和坡角的正切值关系是:l h a =tan 注意:(1)坡度一般写成1:m 的形式(比例的前项为1,后项可以是小数);(2)若坡角为a ,坡度为a lh i tan ==,坡度越大,则a 角越大,坡面越陡。
■例2如图1—1—6,小明从山脚下A 点走500m 到达山顶B ,已知点B 到山脚的垂直距离为300m ,求山的坡度.3、正弦、余弦的定义在Rt 中,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A 。
即sinA =ca =∠斜边的对边A∠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osA 。
即cosA =cb =∠斜边的邻边A ■例3在△ABC 中,∠C =90°,BC =1,AC =2,求sinA 、sinB 、cosA 、cosB 的值。
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请加以证明。
4、三角函数的定义(重点)锐角A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都是∠A 的三角函数。
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共5个元素,3条边和2个角,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三边之间关系:222c b a =+;(2)锐角之间关系:∠A +∠B =90°;(3)边角之间关系:sinA =c a ,cosA =c b ,tanA =ba 。
(其中∠A 的对边为a ,∠B 的对边为b ,∠C 的对边为c ) 除指教外只要知道其中2个元素(至少有1个是边),就可以利用以上关系求另外3个元素。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特殊三角形》专题提升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020学年浙教版第二章《特殊三角形》专题提升: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例1:如图,在△ABC中,∠ACB = 90°,D是AB上的一点,过点D作DE⊥AB,交BC于点F,交AC的延长线于点E,连结CD,∠DCA= ∠DAC.有下列结论:①∠DCB= ∠B;②CD= 12AB;③△ADC是等边三角形;④若∠E= 30°,则DE= EF+ CF.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 (填序号).变式1 - 1 如图,以Rt△ABC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分别为S1,S2,S3,且S1= 6,S3= 15,则S2 = _________ .变式1 - 2 在△ABC中,AB =8,BC = 1,∠ABC = 45°,以AB为一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使∠ABD = 90°,连结CD,则线段CD的长为 _________ .专题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例2:如图,AD,BF分别是△ABC的高线与角平分线,BF,AD相交于点E,∠1 = ∠2.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变式2 - 1 有下列结论:①在Rt△ABC中,已知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5;②△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B,BC,AC,若BC2+ AC2= AB2,则∠A= 90°;③在△ABC中,若∠A:∠B:∠C= 1:5:6,则△ABC是直角三角形;④若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3:4:5,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错误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变式2 - 2 在△ABC中,∠A:∠B:∠C = 2:1:1,则△ABC是 _________ 三角形.巩固练习1.(大连中考)如图,在△ABC中,∠ACB = 90°,CD⊥AB,垂足为D.若E是AB的中点,CD = DE = a,则AB的长为A.2aB.22aC.3aD.334a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 = 90°,AB = 4,BC = 3,CD = 13,AD = 12,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A.12B.24C.36D.483.如图,一棵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3 m处折断倒下,倒下部分与地面成30°角,则这棵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 _________ m.4.在△ABC中,∠A= 50°,∠B= 30°,点D在AB边上,连结CD.若△ACD为直角三角形,则∠BCD的度数为 _________ .5.如图,以正方形ABCD的边为斜边,向内作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且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这样的图形我们称为弦图.将正方形ABCD放入右边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若正方形的四个顶点A,B,C,D和四个直角顶点E,F,G,H都在格点上,我们把这样的图形称为格点弦图,问:当格点弦图中的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时,正方形EFGH的面积的所有可能值是_________ .6.如图,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PA = 6,PB = 8,PC = 10,则∠APB = _________ .7.(温州中考)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DE∥AB,过点E作E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1)求∠F的度数.(2)若CD = 2,求DF的长.8.(1)如图①,这个图形称为赵爽弦图,验证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a,b与斜边c满足关系式a2 + b2 = c2.该结论也称为勾股定理.证明:∵大正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S = c2,又可表示为S = 4 ×12ab + (b-a)2,∴4 ×12ab + (b-a)2 = c2,∴a2 + b2 = 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爱动脑筋的小明把这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另一个大的正方形,如图②,也能验证这个结论,请你帮助小明完成验证的过程.(3)如图③,∠ABC = ∠ACE = 90°,请你添加适当的辅助线证明结论:a2 + b2 = c2.。
浙教版数学八上课件复习第二章特殊三角形
浙教版数学八上课件复习第二章特殊三角形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浙教版数学八上第二章特殊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2.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3.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4. 勾股定理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2. 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理解与应用;2. 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圆规;2. 学具:练习本、铅笔、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实物,引导学生关注特殊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4)勾股定理及其应用。
3. 随堂练习:(2)利用勾股定理计算给定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特殊三角形性质与判定;2. 勾股定理及其应用;3. 课堂练习答案及解题思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2)斜边长度分别为:6cm、8cm、10cm。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特殊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勾股定理的应用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探索特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2)了解勾股定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建筑、测量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勾股定理的理解与应用;2. 特殊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深入理解;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难度与答案的准确性。
一、勾股定理的理解与应用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描述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特殊三角形复习浙教版课件
特殊三角形复习浙教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复习课,主要复习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特殊三角形》的内容。
包括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 学会运用特殊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背景,引发学生对特殊三角形的兴趣。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复习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3. 课堂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4.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5. 随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讨论题。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等边三角形:性质:三边相等,三个角相等。
判定:三边相等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性质:两边相等,两个角相等。
判定: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性质:有一个角为直角。
判定: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题:①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②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
()③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
()(2)填空题:①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那么它的____________为a。
(答案:高)②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a,腰长为b,那么它的____________为b。
(答案:高)③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长分别为a和b,那么它的____________为a。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汇总
D C B A 第一、二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和特殊三角形1.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都是线段;三条角平分线和中线分别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所在直线交于三角形外部一点.3.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如图:AD 是三角形ABC 的中线,则S △ABD =S △ACD = 1 2 S △ABC 4.★★★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5.★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6.★★★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SSS 、SAS 、ASA 、AAS ,看清楚所用的三个条件,绝对不能用SSA 来判定. 直角三角形还可以用斜边直角边相等来判定,即HL .(注意:在直角三角形较多的图形中,往往要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来证明某两个角相等) 注意:像这种△ABC ≌△DEF ,两个三角形已经用全等符号(≌)表示,说明对应点已经写在了对应位置上,我们在找对应边和对应角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字母顺序来找,如边AC 是△ABC 的第1和3个字母,那么它的对应边应该是△DEF 的第1和3个字母,即DF . 这种方法有利于在一些复杂图形中找对应边和角.7.★★★垂直平分线(中垂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①垂直平分线(中垂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几何语言:∵AD ⊥BC ,BD =CD (注意:两个条件才能表示AD 是BC 的中垂线)∴AB =AC (注意:结论不要跳步和张冠李戴,关键是理解哪两条线段是点到点的距离)②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几何语言:∵AD 平分∠BAC ,DE ⊥AB ,DF ⊥AC (注意:三个条件,不要漏掉后面两个垂直,那是表示点到两边的距离)∴DE =DF (注意:结论不要跳步和张冠李戴,关键是理解哪两条线段是点到两边的距离)③记忆方法:垂直平分线是点到点的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是点到线的距离相等.④应用:如图,找一个点使得它到A 、B 、C 三点距离相等,作线段AB 、BC 、AC 中任意两条的中垂线,它们的交点即为所要作的点. (只有一个点满足条件)如图,找一个点使得它到l 1、l 2、l 3三条线的距离相等,作∠BAC 、∠BCA 、∠ABC 中任意两个角的角平分线,它们的交点(一个)即为所要作的点.还可以作三个外角的角平分线,交点有三个.所以满足条件的点总共有4个.8.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注意条件)9.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三线是指: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顶角的平分线. (注意不能笼统的说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三线合一,一定要加上它们的条件)10.在描述某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对称轴时,注意对称轴是直线,如: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或底边上的高线所在直线或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11.★★★注意需要分类讨论的几种情况.①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角的度数,求另外两个角时,要注意讨论已知角是顶角还是底角,底角的度数一定小于90度.②已知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求周长时,要注意讨论哪一条边作为腰,哪一条边作为底,同时注意所讨论的情况能否组成三角形.③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求斜边、斜边上中线、第三边、第三边上的中线时,要注意讨论已知的两边都是直角边和其中一条边是斜边这两种情况,同时一定要弄清楚求的是什么(很多同学所求的并不是所问的).④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和底边夹角的度数,求顶角或底角度数时,画图要注意分锐角和钝角两种情况讨论.⑤已知两个定点和一个动点构成等腰三角形时,要讨论三条边两两相等3种情况. (注意并不是指3个答案,有时一种情况可能会有两个答案)如图:已知定点O 、A ,动点P 在x 轴上,当△POA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首先判断这样的点P 有几个,我们可以作两个圆和一条中垂线(以O 为圆心,OA 长为半径作圆;以A 为圆心,OA 长为半径作圆;作OA 的中垂线),看它们与x 轴有几个交点. 如图可知,共四种情况. 注意:每种情况都画出相应的图形,有利于在图形上分析计算.⑥已知两个定点和一个动点构成直角三角形时,要讨论三个角分别是直角3种情况. (注意并不是指3个答案,有时一种情况可能会有两个答案)例如,当△ABC 为直角三角形时,应分∠ABC 为直角时,∠ACB 为直角时,∠BAC 为直角时,这三种情况讨论.注意:每种情况都画出相应的图形,有利于在图形上分析计算.1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在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线= 两条直角边的乘积 斜边. (可用等面积法证明) 13.★★★勾股定理: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注意使用该定理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的书写格式)第二种:当PO =P A 时,作AC ⊥x 轴,设PO =P A =t , 则PC =x A -t ,AC =y A ,由P A 2=PC 2+AC 2列出方程, 解出 t 即可知P 点的坐标.第三种:当OP =OA 时,只需求出 OA 的长度即可知P 点的坐标. 第四种:当AO =AP 时,作AC ⊥x 轴,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可知OP =2OC =2x A .第一种:当OP =OA 时,只需求出 OA 的长度即可知P 点的坐标.14.★★记住一些规律性的结论(注意结论成立的条件,绝不能乱套用结论).如图①,BO和CO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则∠BOC=90°+12∠ABP 和CP分别是∠ABC和∠ACB的外角的平分线,则∠BPC=90°-12∠A如图②,BE是∠ABC的平分线,CE是∠ACB的外角的平分线,则∠E=12∠A如图③,AB=AC,AD=AE,则∠CDE=12∠BAD如图④,BA=BE,CA=CD,则∠DAE=12(180°-∠BAC)15.常用辅助线的添法.①已知角平分线,可尝试作角平分线上点到角两边的垂线段.②已知垂直平分线,可尝试连结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线段两个端点.③已知中线,可尝试倍长中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例如:如图,AD是△ABC的中线,可延长AD至E使得ED=AD,连结BE,则△ACD≌△EBD.④当已知或求证中涉及到线段a、b、c有下列情况时:a+b=c,如直接证不出来,可采用截长法: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较短线段;补短法:延长较短线段和较长线段相等,这两种方法放在一起叫截长补短法. 通过线段的截长补短,构造全等把分散的条件集中起来.⑤★★围绕等腰直角三角形,作如图的基本图形,记住该图形的一些结论:如△ABD≌△CAE,BD+CE=DE在证明∠ABD=∠CAE或∠BAD=∠ACE时,注意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来证.16.★★★作图,请翻阅课本36页至38页.特别是例3.17.★★★把一个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或写出它的逆命题.例如:命题: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逆命题: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逆命题中千万不能写“两个底角”)命题: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逆命题: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逆命题中千万不能写“斜边上”)命题: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的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一般情况下,“如果”后面的主语和“那么”后面的主语一致,“那么”后面往往紧跟着“这”这个字!)①②③④18.求两条线段和或差的最值.①如图,点P为直线l上一动点,作出AP+BP的值最小时点P的位置.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1,再连结A1B,A1B与直线l的交点就是使AP+BP的值最小时的点P,此时AP+BP的最小值就是A1B的长度. 要求A1B的长度可构造如图的直角三角形求解.②如图,点P为直线l上一动点,作出|AP-BP|的值最大时点P的位置.连结BA并延长,与直线l所交的点就是使|AP-BP|的值最大时的点P,此时该最大值就是AB的长度.③如图1,已知直角△ABC中,∠BAC=90°,AC=2,BC=1,当AC在滑动时,求点B到点O的最大值.如图2,取AC的中点P,连结BP、OP、BO,BP=BC2+PC 2=2,OP=12AC=1,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BP+OP>BO,即BO<2+1.如图3,当BP和OP与BO重合时,BO=BP+OP=2+1,此时BO的长度最大,故最大值为2+1.第三章一元一次不等式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②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注意什么时候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2. ★★★会把用文字描述的不等关系用不等式表示.(注意看清题目,正确使用不等号!)图1 图2 图33.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时,取到等号的用实心圆,取不到等号的用空心圆.学会在数轴上找不等式组的解.4.★★★解不等式时的注意点:如: x -1 2 - 3x -5 4 <1 ①去分母得:2(x -1)-(3x -5)<4②去括号得:2x -2-3x +5<4③移项得:2x -3x <4+2-5④合并同类项得:-x <1⑤两边同除以-1得:x >15.★解不等式组时记得写出最终的解,防止解完两个不等式后就结束了.6.★★对于含参数(如不等式中含有字母a )的不等式(组),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时,注意利用数轴分析,同时学会用特殊值法解题.第四章 图形与坐标1.确定平面内物体位置的两种方法.①用有序数对来确定.需要两个数据.②用方向和距离(方位)来确定. 需要两个数据.2.★★★掌握各象限内及x 轴,y 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x 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表示为(x ,0);y 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表示为(0,y )3.一个点到x 轴的距离是该点纵坐标的绝对值;一个点到y 轴的距离是该点横坐标的绝对值.4.★★★关于x 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 轴对称的两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5.点的平移:向左平移,是向x 轴正方向,x 坐标会增大,所以x 坐标加上平移的距离.向右平移,是向x 轴负方向,x 坐标会减少,所以x 坐标减去平移的距离.向上平移,是向y 轴正方向,y 坐标会增大,所以y 坐标加上平移的距离.向下平移,是向y 轴负方向,y 坐标会减少,所以y 坐标减去平移的距离.第五章 一次函数1.一次函数:形如y =kx +b (k ≠0,k ,b 为常数)的函数.注意自变量x 上的指数为1.当b =0时,y =kx ,y 叫x 的正比例函数.2.★★★求函数与x 轴和y 轴的交点坐标.当x =0时,y =b ,则函数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b );当y =0时,x =- b k ,则函数于x 轴的交点坐标为(- b k,0). 3.若直线y =k 1x +b 1和直线y =k 2x +b 2平行,则k 1=k 2;若直线y =k 1x +b 1和直线y =k 2x +b 2垂直,则k 1•k 2=-1;要求直线y =k 1x +b 1和直线y =k 2x +b 2交点坐标,只需解方程组⎩⎨⎧y =k 1x +b 1y =k 2x +b 2或k 1x +b 1=k 2x +b 2. 4.★★★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k ,b 的关系.①去分母时不要漏乘,同时记得分子要加上括号. 去分母时要每一项都乘以4,千万不要忘记1也要乘以4,同时分母去掉后记得3x -5加上括号. ②去括号时,注意符号. ③移项时,注意改变符号.④合并同类项时,注意符号. ⑤两边除以负数时,记得不等号要改变方向.①当k大于0时,从左到右,图象上升,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小于0时,从左到右,图象下降,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②b是图象与y轴的交点所表示的数字,所以b大于0时,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y轴正半轴上,b小于0时,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y轴负半轴上.5.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时,只需知道图象上的两个点的坐标,把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k,b的值即可.6.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直线l:y=-12x+m与x、y轴的正半轴分别相交于点A、B,过点C(-4,-4)画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直线AB于点D,CD=10.(1)求点D的坐标和直线l的解析式;(2)求证:△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如图2,将直线l沿y轴负方向平移,当平移适当的距离时,直线l与x、y轴分别相交于点A′、B′,在直线CD上存在点P,使得△A′B′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共4种情况,每种各画一个图)7.模型建立: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CB=CA,直线ED经过点C,过A作AD⊥ED 于D,过B作BE⊥ED于E.求证:△BEC≌△CDA.模型应用:(1)已知直线l1:y=43x+4与y轴交与A点,将直线l1绕着A点顺时针旋转45°至l2,如图2,求l2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3,矩形ABCO,O为坐标原点,B的坐标为(8,6),A、C分别在坐标轴上,P是线段BC上动点,设PC=m,已知点D在第一象限,且是直线y=2x-6上的一点,若△APD是不以A为直角顶点的等腰Rt△,请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每种情况各画一个图)。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 特殊三角形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特殊三角形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ABC中,AB=AC,点P为△ABC内一点,∠APB=∠BAC=120°.若AP+BP=4,则PC的最小值为()A.2B.C.D.32、将一根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高的圆柱形水杯中,如图所示,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3、如图,在△ABC中,∠C=90°,AC=BC=4,D是AB的中点,点E、F分别在AC、BC边上运动(点E不与点A、C重合),且保持AE=CF,连接DE、DF、EF,在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有下列结论:①∠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②四边形CEDF不可能为正方形;③四边形CEDF的面积随点E位置的改变而发生改变;④点C到线段EF的最大距离为.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1B.2C.3D.44、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折痕为AB,再以AB的中点O为顶点,把平角∠AOB三等分,沿平角的三等分线折叠,将折叠后的图形剪出一个以O 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那么剪出的直角三角形全部展开铺平后得到的平面图形一定是()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5、如图,△ABC中,AB=AC,AD⊥BC,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D是BC中点B.AD平分∠BACC.AB=2BDD.∠B=∠C6、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D.7、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AC,BC上,且AD=CE,AE与BD相交于点P,BF⊥AE于点F.若PF=3,则BP=( )A.6B.5C.4D.38、如图,一个含有角的直角三角板,在水平桌面上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的位置,若的长为,那么的长为()A. B. C. D.9、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分别为5和1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5B.20C.25或20D.2510、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则顶角的度数为()A. B. 或 C. 或 D. 或11、下列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12、一块直角三角形木板,它的一条直角边AC长为1cm,面积为1cm2,甲、乙两人分别按图①、②把它加工成一个正方形桌面,则①、②中正方形的面积较大的是()A.①B.②C.一样大D.无法判断13、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已知A、B是两格点,若=1.5,则满足条件的格点C有()△ABC为等腰三角形,且S△ABCA.1个B.2个C.3个D.4个14、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恰好是的两边的长,则的周长等于()A.12B.C.12或D. 或15、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A. B. C. 或 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的边长分别为3cm和7cm,则第三边的长是________cm.17、如图,△ 与△ 是以点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相似比为,,,若,则点的坐标为________.18、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与x轴的交点A、B的横坐标分别为﹣3,1,与y轴交于点C,下面四个结论:①16a﹣4b+c<0;②若P(﹣5,y1),Q(,y2)是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则y 1>y2;③a=﹣c;④若△ABC是等腰三角形,则b=﹣.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请将结论正确的序号全部填上)19、如图,已知等边内接于,,点为上一点,,于点,则的周长是________.20、如图,在直角梯形中,∥ ,,,,,点、分别在边、上,联结.如果△ 沿直线翻折,点与点恰好重合,那么的值是________.21、如图,是中点,,若,,则、、三点所在圆的半径为________.22、如图是一个圆环形黄花梨木摆件的残片,为求其外圆半径,小林在外圆上任取一点A,然后过点A作AB与残片的内圆相切于点D,作CD⊥AB交外圆于点C,测得CD=15cm,AB=60cm,则这个摆件的外圆半径是________cm.23、如图,∠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过点F作DE∥BC,交AB于D,交AC于E,那么下列结论:①△BDF,△CEF都是等腰三角形;②DE=BD+CE;③△ADE的周长为AB+AC;④BD=CE.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24、如图,是⊙O的一条弦,点是⊙O上一动点,且,点分别是的中点,直线与⊙O交于两点,若⊙O的半径为8,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25、如图,△ABC中,、的平分线交于O点,过O点作EF∥BC交AB、AC于E、F. EF=6, BE=2,则CF=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如图,已知在△ABC中,CD⊥AB于D,AC=20,BC=15,DB=9.求AB的长.27、如图,在△ABC中,CD=CA,CE⊥AD于点E,BF⊥AD于点F.求证:∠ACE=∠DBF.28、已知:如图,∠C=∠D=90°,AD=BC.求证:∠ABC=∠BAD.29、如图A、B是上的两点,,C是弧的中点,求证四边形是菱形.30、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2,以BC为直径的半圆交AB于D,P是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P,求AP的最小值.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B2、D3、B4、A5、C6、D7、A8、C9、D10、B11、D12、A13、B14、C15、C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8、19、20、22、23、24、25、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27、29、30、。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特殊三角形全部知识点、考点及练习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特殊三角形全部知识点、考点及练习本章主要研究了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其中包括了勾股定理和HL定理等知识。
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底角也相等,三线合一,是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三个内角也相等,是正多边形,有三条对称轴。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可以用勾股定理判断。
角平分线是指从角的顶点到对边的线段,它可以被平分线所穿过。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有两边相等或两角相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两腰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三边相等或三个角都是60度。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有一个角是90度或两个角相加等于90度或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该边长度的一半并不一定能直接判断某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可以在解题时提供帮助。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斜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角平分线可以被平分线穿过,这个性质可以在解题时使用。
研究特殊三角形时,需要明确性质与判定的区别,不能混淆。
一般来说,根据边角关系判断一个图形形状通常用的是判定,而根据图形形状得到边角关系则是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腰是在已知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情况下才给出的名称,即先有等腰三角形,后有腰。
因此,在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不能将理由说成是“有两腰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不仅可以用来证明线段之间的相等关系,而且它也是今后研究直角三角形问题较为常用的辅助线,熟练掌握可以为解题带来不少方便。
勾股定理反映的是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和斜边之间的平方关系。
解题时应注意分清哪条是斜边,哪条是直角边,不要一看到字母“c”就认定是斜边。
另外,不要一看到直角三角形两边长为3和4,就认为另一边一定是5.HL”是仅适用于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方法,只有在已知两个三角形均是直角三角形的前提下,此方法才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分析
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2、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3、特殊三角形在全等证明中的运用
4、掌握勾股定理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概要
1、图形的轴对称性质:对称轴垂直平分连接两个对称点的线段;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PS:等腰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常常作为解决有关等腰三角形问题的辅助线,由于这条线可以把顶角和底边折半,所以常通过它来证明线段或角的倍分问题,在等腰三角形中,虽然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添加辅助线时,有时作哪条线都可以,有时需要作顶角的平分线,有时则需要作高或中线,这要视具体情况来定。
3、三角形中的中位线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1)三角形共有三条中位线,并且它们又重新构成一个新的三角形。
(2)要会区别三角形中线与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作用:
位置关系: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
数量关系:可以证明线段的倍分关系。
常用结论:任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位线,由此有:
结论1:三条中位线组成一个三角形,其周长为原三角形周长的一半。
结论2: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分割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
结论3: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划分出三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结论4:三角形一条中线和与它相交的中位线互相平分。
结论5:三角形中任意两条中位线的夹角与这夹角所对的三角形的顶角相等。
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 题型分类例与练
考点一:等腰三角形性质在边、角上的应用
例1. (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70°,则它的底角为__________度.
(2)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 和6cm ,则它的周长为( )
A .9cm
B .12cm
C .15cm
D .12cm 或15cm
例2. 已知:如图所示,△ABC 中,AB =AC ,AD =DC =BC .试求∠A 的度数.
A B C D
练习
1,请写出周长为8cm ,且边长均为整数的等腰三角形的各边长。
2. 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AC ,周长为14cm ,AC 边上的中线BD 把△ABC 分成了周长差为4cm 的两个三角形,求△ABC 各边长。
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度数之比为4∶1,求这个三角形各角度数。
4.已知:在 中, , , ,求 的度数.
考点二:三线合一、实际应用的图形转换
例3. 如图所示,已知D 、E 在BC 上,AB =AC ,AD =AE .试说明:BD =CE .
A
B C
D E F
分析:本题可以通过△ABD ≌△ACE 来证明结论,但如果抓住图形的“左右对称”构造“三线合一”来证明结论,就更为简捷.
例4. 如图所示,△ABC 中,∠ABC =45°,H 是高AD 和BE 的交点,那么BH =AC 吗?说明道理.
A
B C
H D E
分析:由∠ABC =45°,AD ⊥BC 可得△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BD =AD .BH 和AC 是R t △BHD 和R t △ACD 中对应的斜边.本题可以从考虑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入手.
例5. 如图所示,△ABC 是等边三角形,BD 是AC 边上的中线,延长BC 到E 使CE =CD ,试说明△BDE 是等腰三角形.
A
B C D
E
分析: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因此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同样适用于等边三角形.本题中出现了一边上的中线,根据“三线合一”就可以找到解决本题的突破口.
例6 如图所示,上午9时,一条渔船从A 出发,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11时到达B 处,从A 、B 处望小岛C ,测得∠NAC =15°,∠NBC =30°.若小岛周围12.3海里内有暗礁,问该渔船继续向正北航行有无触礁危险?
A
B
C D
15°
30°
N
分析:作CD ⊥BN 于D ,该渔船有无触礁危险,关键是看CD 与12.3的大小关系,若CD >12.3,则无触礁危险;若CD ≤12.3,则有触礁危险.故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计算CD .
练习
1. 如图,在△ABC 中,∠C=25°,AD ⊥BC ,垂足为D ,且AB+BD=CD ,则∠BAC 的度数是多少度。
2、如图,△ABC 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BDC 是等腰三角形,且∠BDC=120度.以D 为顶点作一个60°角,使其两边分别交AB 于点M ,交AC 于点N ,连接MN ,则△
AMN的周长为多少。
3、如图,将边长为2个单位的等边△ABC沿边BC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
4、下图是由九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一个六边形,当最小的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cm时,这个六边形的周长为.
过关检测
1.如图,△ABC中,AB=AC,∠A=36°,BD、CE分别为∠ABC与∠ACB的角平分线,且相交于点F,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A. 6个
B. 7个
C. 8个
D. 9个
A
36°
E D
F
B C
2选择题: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5cm,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为两部分的差为3cm,则腰长为()
A. 2cm
B. 8cm
C. 2cm或8cm
D.
以上都不对
3.(2011·贵阳)如图,△ABC 中,∠C =90°,AC =3,∠B =30°,点P 是BC 边上的动点,则AP 长不可能是(
)
A .3.5
B .4.2
C .5.8
D .7
4.(2011·烟台)如图,等腰△ ABC 中,AB =AC ,∠A =20°.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D ,交AC 于E ,连接BE ,则∠CBE 等于(
)
A .80°
B .70°
C .60°
D .50°
5.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BC BD 90CBD ==∠,
,则1∠的度数是________。
C A 1 D
B 2 3
6.(2011·衡阳)如图所示,在△ABC 中,∠B =90°,AB =3,AC =5,将△ABC 折叠,使点C 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 ,则△ABE 的周长为________.
7.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D 是BC 的中点,DE ⊥AB ,DF ⊥AC ,E 、F 分别是垂足。
求证:AE =AF 。
A E F
B D C
8.如图,ABC ∆中, 100=∠=A AC AB ,,BD 平分A B C ∠。
求证:
BC BD AD =+。
9. 如图,已知:在
中, , , , .求:
的度数.
10.ABC ∆中,
120A AC AB =∠=,,AB 的中垂线交AB 于D ,交CA 延长线于E ,求证:
BC 21DE =。
A E D O B C 1 2 11.如图,P 是等边三角形ABC 内的一点,连结PA 、PB 、PC ,•以BP 为边
作∠PBQ=60°,且BQ=BP ,连结CQ .
(1)观察并猜想AP 与CQ 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PA :PB :PC=3:4:5,连结PQ ,试判断△PQC 的形状,并说
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