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a1733345901020207409cef.png)
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读书笔记《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其中不同的作品都给我不大相同的感受,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狂人日记》里的“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看我。
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
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吃人的社会,让鲁迅发出震耳聩聋的呐喊:救救孩子!《潘先生在难中》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刻苦追求艺术上的"真切见到";善于通过精细而冷峻的细节描写传达小说的主旨。
作品意蕴丰富,讽刺意味明显。
它以20年代军阀混战下的江浙地区为时代和生活背景,通过一个小学校长潘先生在逃难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揭示了封建军阀的罪恶,同时也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卑怯、自私、苟且、偷安的思想弱点,塑造了潘先生这一患得患失、明哲保身、自私精明的小市民知识分子的形象。
作品截取了潘先生在逃难中的三个片断:一.在军阀混战中,潘先生丝毫不顾及国家的危难和人民的疾苦,满脑子只是个人的得失和自家的安危。
当他所住的让里地区受到战争威胁时,他张惶失措,丢下学校不管,带着一家人仓惶逃到了上海。
在上海,他把帝国主义在中国设立的“租界”看成是保护他们一家的“圣地”和“乐园”。
在租界地的旅馆里,他不顾“刺鼻的油腥味”和“阵阵的尿臭”,竟自我陶醉地喝起了酒,吟起了诗。
中国现代史笔记
![中国现代史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eafd74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d.png)
中国现代史笔记
中国现代史可以追溯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这标志着中国与西方列强的接触和侵略。
以下是中国现代史的一些重要事件和转折点:
1. 戊戌变法(1898年):光绪帝下旨进行改革,试图推行现代化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但遭到保守派势力的反对,最终失败。
2. 辛亥革命(1911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3. 五四运动(1919年):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对中国的革命和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北京政变(1924年):国共合作的开始,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推动了北伐战争并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兴起。
5. 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内战中受到国民党的镇压,逐渐建立起游击战争根据地。
6. 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中国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共产党和国民党展开了军事合作,并最终取得胜利。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成为中国的领导人。
8. 大跃进运动(1958年-1961年):以迅速推进工农业发展为目标的经济计划,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人道主义危机。
9. 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毛泽东发动的一场政治运动,目的是彻底推翻旧的社会体系,对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破坏。
10. 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邓小平推动的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改革,使中国逐渐走向市场经济和开放的外交政策,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提升国际地位。
以上只是中国现代史的一部分重要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面临了许多复杂的问题和挑战,不断向前发展和变化。
中国近现代史(第一至第七章详细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第一至第七章详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9b731e06294dd88d0d26b75.png)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统治走向衰落,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内矛盾十分尖锐.(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政治上,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综上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具有两方面特性: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固有矛盾日益尖锐。
(2)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贪污成风,巧取豪夺。
经济上,人口大增长,地租剥削等加重。
思想文化上,大兴文字狱。
军事上,军力衰败。
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
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1825年,英国经历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军事侵略: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江宁条约》(南京条约),五口通商: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割香港(1842年)给英国。
1849年,葡萄牙武力抢占澳门半岛。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58年《天津条约》、60年《北京条约》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95年《马关条约》,赔2亿两,割让辽东半岛。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赔4.5亿两。
政治控制:控制中国内政和外交,把持中国海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1899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派袁世凯镇压。
经济掠夺: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五口为通商口岸。
1862年,《北京条约》又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
1845年,丽如银行(东方银行)是英国在中国开办的第一个银行。
中国现代史读后感200
![中国现代史读后感200](https://img.taocdn.com/s3/m/6503217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4.png)
中国现代史读后感200摘要:一、引言二、中国现代史的主要事件及其影响三、个人对现代史的认识和感悟四、现代史对我们的启示五、结论正文:作为一名热衷于历史研究的读者,我在阅读中国现代史的过程中,深感我国历史的曲折与壮丽。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一、引言中国现代史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历经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等多个阶段。
这段历史充满了英勇、智慧和奋斗,为我国崛起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现代史的主要事件及其影响1.新中国成立:结束了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状态,我国开始迈向现代化建设。
2.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国家经济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为后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十年浩劫:教训深刻,使我国痛定思痛,重新寻找适合国家发展的道路。
4.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为我国经济腾飞和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有利条件。
5.现代化进程: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三、个人对现代史的认识和感悟通过阅读中国现代史,我深刻认识到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
同时,我也明白了发展是硬道理,只有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四、现代史对我们的启示中国现代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使我们认识到: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国家发展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进;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要敢于创新,勇于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五、结论总之,中国现代史是一部充满奋斗、智慧和力量的史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28263cbc8d376eeaeaa31e8.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名教从西汉开始成了中国文化思想的核心,那时它应该还算是新事物,是有很大的进步性的,当然也就会对当时的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名教重“名”,正如孔子所说的“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于是西汉统治阶层就通过“举孝廉”来选取官员,开始时那些“孝廉”应该是名实相副的,但到了东汉后期,造假的人就多了起来,正如“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素寒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还有,名教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如此“腐朽”,它的“名”是以通人情、明事理为基础的。
《论语》阳货第十七中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八佾第三中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到了封建统治阶层这里,名教就被歪曲,被武装起来,成了他们统治、压迫、愚化人民,扼杀人民思想的工具,国民性因此而变得像鲁迅先生所批判的那样。
我不知该不该这样说,即使是生产关系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但要是没有西方列强的欺压凌辱,没有一批先觉们睁眼看世界,我们一直到现在能不能像西方国家一样自己从封建制度中走出来?因为那被歪曲了的名教对我们民族的侵蚀太严重了,以至于在当下人们也还没完全逃脱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
(第六页到第七页: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我想说,现在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思想,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不过我所理解的“中学”的含义跟洋务派所要说的不是一回事,我所理解的“中学”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积极的、有用的文化,是摈弃了糟粕的民族传统道德、精神和哲学思想,是我们之所以为中华儿女的根本。
西方很多有用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可是现在西方文化也悄然走进了国门,我们中间很多年轻人开始成为歌迷、球迷,开始爱上日本动漫,开始喜欢上好莱坞电影,开始把唱英文歌、看韩剧当做潮流……西方人爱强调“人权”,用这来给我们施加压力,而我们也用这“人权”来反抗长辈的管束。
中国近代史读读书笔记摘抄5篇
![中国近代史读读书笔记摘抄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099f5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2.png)
中国近代史读读书笔记摘抄5篇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是一种享受。
在阅读写的作品时,我们会得到一下启发和知识。
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书籍的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
在写读后感时怎样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中国近代史读读书笔记摘抄,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中国近代史读读书笔记摘抄【篇1】在经历了上个世纪以来的被列强压迫的屈辱之后,我们这个民族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而更多的更严重的是我们丧失了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自信。
即使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也依旧没有自信,那种不自信是从骨子里面散发的,但这一部《辉煌中国》我相信肯定可以让很多人恢复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自信。
这是我看完之后最大的想法!在这部纪录片里,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尤其是近五年来的取得的一些成就,可以看到现在的祖国并不是像很多普通民众所认为的那样比不上西方的那些资本主义国家。
在第一集圆梦工程里面,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的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中国网是站在世界前列的,很多的一些工程在其他国家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比如说港珠澳大桥,兰渝铁路,全自动化的中国上海洋山港,令外国人羡慕的我们自主研发的高铁。
不仅如此,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此熟悉的购物扫一扫,共享单车,但从来没有想到我们移动支付是世界上覆盖最广的国家,叶就是说在其他国家你是不可能过上像中国那样的便捷的生活的,共享单车也同样如此,试想如果我们国家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持,这些是我们可以达到的吗?这些都不是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可以做到的,只有数一数二的强国才可以做到的东西。
我们不仅仅是中国制造更是中国创造。
今天的中国可以站在世界的前沿,靠的不仅仅是GDP世界第二的强大的经济实力,而更多的是我们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靠的是我们民族的自强不息,而更加在于我们的创新的能力。
只有创新才能占领科技的制高点,才能让国家强起来。
人才是创新的动力,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我们有能力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范文5篇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d2592b9ec3d5bbfc0a74c0.png)
Everyone has inertia and negative emotions. Successful people know how to manage their own emotions and overcome their inertia, and illuminate and inspire those around them like the sun.(页眉可删)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范文5篇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1老师推荐的那么多本书,我最喜欢蒋廷黻老先生的《中国近代史》。
这本书正文内容其实很短。
短小却精悍,把很多初中、高中略去不讲的东西,娓娓道来。
结合老师的授课内容,再反复看这本书,觉得自己看待历史的角度,比以前开阔了许多,文化底蕴也似乎厚了那么些许。
网络上,总流传着很多有道理的话,其中有一句我觉得挺在理,大意是:如果一个人看了一本书,听了别人一番话,就觉得自己的价值观都变了,那他大抵是个井底之蛙。
在历史这方面,我承认我只是个坐井观天的人。
因此,这本书和这门课带给我的影响,在认知历史方面是彻底的。
风靡学生群体的《明朝那些事》,我都只看了两本,就觉得它无聊看不下去了。
所以,这本《中国近代史》含着老师的部分内容对应讲解,真真是的非常对我的口味。
非常感谢老师,那么用心地准备课堂,那么耐心地讲授内容,那么极力地推荐了一本《中国近代史》。
收获最大的,莫过于:历史是客观的。
看书及听讲,相关初中有讲到的内容,会不自觉想起初中老师如何讲授(高中读理科,上的历史课都是渣滓而已)。
初中的历史老师,也是可以把历史通过一些短短的纲领,讲成吸引人的故事的人。
当讲到近代史中国人备受屈辱这段,初中老师含着极为强烈的个人色彩,连带着我也觉得那时候的外国人怎么那么可恶。
可在这书中,多次讲到一些外国人友好的举动,像使团来访,要求建立大使馆;传教士传授先进的科学知识,都是促进中国发展的。
是中国人自傲,愚昧,生生错过很多能让自己改变的机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含五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含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b40d7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1.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含五篇)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上分析)2.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3.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主要表现(乾隆朝后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和对外关系上分析)4.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的确立以及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商品生产无限增长-开辟新市场和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二、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侵华战争及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中英江宁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广厦福宁上),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和中俄伊利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天津条约、1860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条约。
1894年,日本甲午战争,1895中日马关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辛丑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制造屠杀中国居民的惨案(1894日本旅顺惨案,1900俄国江东六十四屯惨案)3.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政治的控制(控制内政、操纵外交、领事裁判权、把持海关、勾结清政府和扶植收买代理人)4.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控制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5.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制造的侵略中国的舆论(宗教渗透和侵略、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轮”)6.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侵略势力控制政治经济、封建势力勾结外患、封建经济保持、资本主义发展薄弱、各地发展不平衡、人民无权利和极端贫困)7.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两部分(资本入侵刺激下产生。
受到压迫可反抗或中立,而力量薄弱)8.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以及特点(深受压迫革命性最强;人数少但集中;与农民有密切关系。
中国现代史笔记归纳
![中国现代史笔记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ceab25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0.png)
中国现代史笔记归纳中国现代史是中国从清末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历史,它表达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本文旨在概述中国现代史发展的过程,着重从两个方面归纳中国现代史,一是清末民初的社会、政治及文化变革,二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进步及其影响。
清末民初的社会变革,表现在政治、经济或文化等方面。
首先,政治上,清末民初促使中国变得更加自由,结束了封建旧制的霸权,开始实行的宪政政体。
此外,经济上,清末民初实施了多项改革措施,推行民营兴起,建立教育制度,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最后,在文化上,清末民初开创了一个新的改革时代,推动新文化艺术时期,形成了现代文化乃至中国新文化的开端。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是中国向现代化的一大跳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增长,社会改革和文化复兴。
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政府和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市场经济已从农业走向工业,经济发展模式从中央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此外,社会改革,在此期间,中国实施了多项行政改革,提高了公民的社会权利,建立起民主政治体系,推动中国的社会繁荣发展。
最后,文化复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文化得到重新认识和复兴,得益于政府和民间文化发展的投资。
中国的政治文化、哲学思想及宗教文化等都近来得到加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与喜爱。
总之,中国现代史就是从清末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政治以及文化变革的发展过程。
以上,就是本文简述中国现代史发展的过程。
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来看,中国现代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现在的中国人提供了深刻的启发,对于未来有着深远的意义。
不仅如此,中国现代史也是一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段的积极作用,以及它带给中国人民的财富和繁荣。
它正是中国现代史发展最重要的结果,它给我们展示了一段精彩的历史,彰显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面对挑战的精神。
【读书笔记】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33c901c5727a5e9856a6191.png)
三一文库()/其他范文/读书笔记
〔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
近日闲暇之余,在淘宝网站上闲逛,一本名为《中国现
代史》的书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商品中使我眼前一亮。
就
是你了,多日来我都在思考着中国现代历史的路径和中国未
来的走向的困惑将在你这里解开,我毫不犹豫地拍了下来,
不多日,《中国现代史》便如约而至地到了我的手中,我欣
喜着。
读史使人明智。
“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
包上一样”,看到手上捧着的这本崭新而又精致的《中国现
代史》,待我轻轻地抚摸过她的封面后,我翻开了她的扉页。
这本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讲,
先后用七个章节的篇幅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
开始、北洋军阀的末路、工农武装革命的开展、国内战争向
抗日战争的过渡、全民族抗战的展开、抗日战争的胜利及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这一系列过程,最后用单独一章的篇幅
来阐述属于“中国现代”这个特定的历史范畴中的哲学、科
第1页共2页。
中国现代史读后感
![中国现代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a22152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6.png)
中国现代史读后感中国现代史是一部承载着中国近现代发展轨迹的历史巨著,它记录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漫长历程,揭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变革。
通过阅读这部巨著,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现代史的波澜壮阔和丰富多彩,也对中国近现代发展的曲折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中国现代史的第一章《清朝的覆灭和辛亥革命》讲述了清朝的覆灭和辛亥革命的历史过程。
在这一章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清朝末期的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揭示了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以及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割据。
辛亥革命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新纪元的开启,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通过阅读这一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近代史的曲折和挣扎,也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中国现代史的第二章《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讲述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历史过程。
在这一章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五四运动的爆发,揭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和革命意识的觉醒。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复兴,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科学发展的起点,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通过阅读这一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近代史的变革和革命,也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复兴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中国现代史的第三章《北伐战争和国共合作》讲述了北伐战争和国共合作的历史过程。
在这一章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国共合作的建立,揭示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北伐战争的胜利,标志着国共两党的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国共合作的建立,标志着国共两党的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通过阅读这一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近代史的合作和统一,也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中国现代史的第四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讲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史过程。
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57b73f3a1c7aa00b52acb45.png)
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第一篇: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近日闲暇之余,在淘宝网站上闲逛,一本名为《中国现代史》的书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商品中使我眼前一亮。
就是你了,多日来我都在思考着中国现代历史的路径和中国未来的走向的困惑将在你这里解开,我毫不犹豫地拍了下来,不多日,《中国现代史》便如约而至地到了我的手中,我欣喜着。
读史使人明智。
“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看到手上捧着的这本崭新而又精致的《中国现代史》,待我轻轻地抚摸过她的封面后,我翻开了她的扉页。
这本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讲,先后用七个章节的篇幅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北洋军阀的末路、工农武装革命的开展、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全民族抗战的展开、抗日战争的胜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这一系列过程,最后用单独一章的篇幅来阐述属于“中国现代”这个特定的历史范畴中的哲学、科学和文化思潮的发展和演变情况,让读者在为祖国和民族承受着巨大历史灾难而扼腕叹息之时,对国家未来的走向有更深沉更深刻的思考。
同样,我的思考也由此开始。
中国现代史的七个阶段1.1919.5-1923.12: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北京高师、汇文大学、中国大学等13所大学3000多学生,冲破教育部代表和军警官吏的阻扰到天安门前集会,学生们手执写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口号的旗帜,一致要求惩办曹汝林、陆宗舆、张宗祥三个代表北洋政府签订“二十一条”的卖国贼。
集会演讲后,即列队游行示威,这就是名垂史册的“五四爱国运动”,由此拉开了中国现代史的序幕。
第二篇: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第一次国共合作》读书笔记莫修荣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现代史作为中国通史的1919年—1949年的部分,它所叙述的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史,1919年—1949年这30年的现代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在这个国内外矛盾激烈锐化的时期,除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这条主线以外,还存在各帝国主义侵略瓜分中国这条线;军阀、地主、官僚、买办以及他们的政治代表北洋政府这条线;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活动这条线等等,往往呢,这几条线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交叉进行的,并且,中国现代史上,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比较突出的表现在政治领域,从1924年1月到1927年7月的国民革命战争便是这个时期一个突出的表现。
中国现代史读后感
![中国现代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896bb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d.png)
中国现代史读后感中国现代史是一部关于中国近现代发展历程的宏大史诗,它记录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曲折历程,揭示了中国人民在这一历程中所经历的磨难、挣扎和奋斗。
通过阅读中国现代史,我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对中国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中国现代史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变革与挑战。
从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再到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人民在近现代史的发展中不断进行着革命和改革,不断挑战着封建社会的束缚和帝国主义的侵略。
这一历程中,中国人民所经历的磨难和挣扎是不可想象的,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自由、民主和独立的追求,他们始终坚定地走在现代化的道路上。
中国现代史也是一部充满着英雄和悲壮的史诗。
无论是辛亥革命的革命先驱孙中山,还是五四运动的爱国志士陈独秀,抑或是北伐战争的军事领袖蒋介石,他们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现代化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同时,中国现代史中也充满了悲壮的一幕,比如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中的艰苦岁月等,这些悲壮的历史场景让人们深感中国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遭受的苦难和磨难。
通过阅读中国现代史,我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我明白了中国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磨难和挣扎,也对中国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中国现代史让我明白了中国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变革与挑战,也让我对中国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展现出的英雄和悲壮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之,中国现代史是一部充满着变革与挑战、英雄和悲壮的史诗,它记录了中国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磨难和挣扎,也揭示了中国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展现出的英雄和悲壮。
通过阅读中国现代史,我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对中国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现代生活,也希望我们能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中国现代史读后感
![中国现代史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fdfcef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1.png)
中国现代史读后感《中国现代史》这本书是我读过的一本非常经典的历史著作。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的发展进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本书以时间线为脉络,全面地介绍了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梳理和分析,作者详细地阐述了中国近代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重要节点,不仅对历史事件进行了客观的描述,还对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做出了深入的解读。
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近代史的几个关键时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比如,鸦片战争后中国经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不仅国家独立和尊严受到严重侵犯,社会经济也陷入了长期停滞和衰落。
此外,我还了解到了辛亥革命后中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以孙中山领导的民主共和国的新局面。
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客观原因,这个阶段的政权很快就遭遇了内外困难和挑战。
最终,中国陷入了国共内战和解放战争的阶段,直到新中国的建立。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近代史的起起落落和曲折发展过程。
近代中国经历了外国侵略、内外困境、社会变革等重大历史事件,但中国人民始终坚持不懈地为自己的民族利益和国家命运奋斗。
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和坚定,也看到了中国的崛起和发展。
此外,阅读这本书,我还了解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和思想。
从近代化举国体制到五四运动,从土地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探索了适应中国国情和民族特点的发展道路。
这些发展道路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了转折和改变,但都以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目标。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还了解到现代中国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和挑战。
比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都存在着一些困扰和挑战。
然而,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都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并正在积极地努力解决。
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现代化的伟大梦想。
总的来说,读完《中国现代史》,我对中国的历史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a483f9765ce050876321354.png)
《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
近日闲暇之余,在淘宝网站上闲逛,一本名为《中国现代史》的书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商品中使我眼前一亮。
就是你了,多日来我都在思考着中国现代历史的路径和中国未来的走向的困惑将在你这里解开,我毫不犹豫地拍了下来,不多日,《中国现代史》便如约而至地到了我的手中,我欣喜着。
读史使人明智。
“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看到手上捧着的这本崭新而又精致的《中国现代史》,待我轻轻地抚摸过她的封面后,我翻开了她的扉页。
这本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讲,先后用七个章节的篇幅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北洋军阀的末路、工农武装革命的开展、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全民族抗战的展开、抗日战争的胜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这一系列过程,最后用单独一章的篇幅来阐述属于“中国现代”这个特定的历史范畴中的哲学、科学和文化思潮的发展和演变情况,让读者在为祖国和民族承受着巨大历史灾难而扼腕叹息之时,对国家未来的走向有更深沉更深刻的思考。
同样,我的思考也由此开始。
《中 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 国近代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1ee785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a.png)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血泪与抗争、屈辱与觉醒的历史,它记录了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民族觉醒和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曲折历程。
阅读这段历史,让我对国家的兴衰荣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9 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开始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凭借其先进的军事力量,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放通商口岸,中国的主权开始受到严重侵犯。
此后,西方列强纷至沓来,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进一步蚕食中国的领土和主权。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而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开始兴起。
然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并非带来了纯粹的现代化,而是一种畸形的、扭曲的发展。
他们在中国设立工厂,掠夺资源,控制市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
同时,中国的政治体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封建统治的腐朽僵化,使得国家在面对外敌入侵时毫无招架之力。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是农民阶级对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的一次激烈反抗。
虽然最终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显示出农民阶级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巨大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觉醒。
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他们创办近代工业、建立新式海军、开办新式学堂,试图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实现国家的富强。
然而,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19 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
他们主张通过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
但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和维新派自身的软弱,变法仅持续了一百多天就宣告失败。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传播了新思想,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中国现代史笔记归纳
![中国现代史笔记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e9833e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9.png)
中国现代史笔记归纳
20世纪以来,中国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实验时期,历史发展向着前所未有的方向跃进。
经历了激烈的政治变革,中国经济社会都发生
了巨大的改变,如今实行的基本制度也由此而形成。
本文将梳理中国
现代史的核心经典,为深入理解这个历史阶段的脉络和全貌提供基础
知识。
中国现代史笔记
1.清末民初:以清末乾隆皇帝的驱逐洋人和两次辛亥革命(1899-1912)开始,此时国家正处于政治动荡、社会动乱不安的黑暗状态。
特别是
维新派带头人孙中山发起的“中华民国”建立,给当时受明清统治的中
国敲响了解放的自由之钟。
2.抗日战争:此期间日本人占领华北、华东地区,实行侵略政策,中国全国发展经济、文化和教育都受到极大的影响,国家受到重创,国土
也分裂,中华民族也面临着危及生存的威胁和未知的未来。
3.抗战胜利:抗战竭尽全力,牺牲无数将士和百姓的战斗,1945年抗
战胜利,同框签署了日本投降后,实现了中国多民族的友好团聚。
4.新中国建立:1949年剧变,抗战英雄们接任国家大权,在当时国内
外局势的影响下,中国走上独立自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中国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经济社会大发展,迅速走向世界民族新中心,打开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
6.21世纪初:中国与世界和平共处,按照“和平发展”道路,以“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着力点,继续开放大门,向着改革创新和融入国际经济舞台,迈出历史性步伐。
中国近现代史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f8ac65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9.png)
中国近现代史笔记摘要:一、前言二、五次侵华战争三、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自救运动四、辛亥革命五、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七、国共合作和革命八、抗日战争九、解放战争十、总结正文:中国近现代史笔记中国的近现代史充满了苦难和挣扎,但也充满了人民的反抗和斗争。
从五次侵华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历史。
五次侵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这些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灾难。
其中,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在侵华战争的同时,中国人民也在进行着反抗和斗争。
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自救运动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农民起义都表现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资产阶级自救运动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例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和民主制度的开始。
辛亥革命的成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文化事件。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和文化革命,它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和胜利,为中国的解放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国共合作和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解放。
国共合作和革命的成功,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是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民族和尊严而进行的一次伟大斗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的解放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4e5978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f.png)
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近年来,我对中国现代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演变和发展,我选择阅读了一本名为《中国现代史》的专业著作,在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波澜壮阔和复杂多变。
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
第一章: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该章主要描述了晚清时期中国的内忧外患。
在内忧方面,战乱频发、民变起义、农民负担过重等问题困扰着晚清政府。
外患方面,列强的入侵和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的困境。
我对晚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感到深深的惋惜,也对中国人民面临的艰辛局面深感同情。
第二章:辛亥革命与民主革命的兴起辛亥革命被视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这一章节详细讲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革命领导人及其策略、武装起义和建立新政权的过程。
辛亥革命的成功不仅打破了清朝的统治,也为民主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我对辛亥革命领导人的坚持和勇气表示钦佩,他们用牺牲和努力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机遇。
第三章:北洋政府与民国建设北洋政府是民国时期中国的正统政府,但它也面临着内外各种困难和挑战。
章节中描述了北洋政府的组织结构、领导人、对内对外的政策等。
我对北洋政府的不够民主和有效管理表示担忧,同时也对外国列强对北洋政府的干涉和香港、澳门等领土的割让感到愤慨。
第四章:国共合作与对日抗战该章节讲述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合作与分裂。
我对两党之间的合作表示肯定,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放下了分歧合并起来,与日本进行了血战。
然而,我对两党分裂的原因和中国共产党后来的发展和壮大也感到好奇。
第五章: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建立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伟大革命运动,最终使中国建立了新中国。
章节中详细描述了解放战争的战役、中国共产党的战略和军事思想、土地改革等。
我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勇气和毛泽东领导下的军事战略表示敬佩,也对新中国的成立表示由衷的祝贺。
第六章: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庞大的国内经济建设任务。
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493c9f39b89680203d8251b.png)
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对满洲国的认识与感悟学生姓名学院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2015年 6 月 8日对伪满洲国的认识与感悟——读《伪满洲国的真相》一书书名:《伪满洲国的真相——中日学者共同研究》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者:东北沦陷十四年史总编室、日本殖民地文化研究会偶然的机会,在学中国现代史“伪满洲国”相关知识之前,我在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一书中注意到,季先生在出国时,是坐火车,经伪满洲国、苏联、波兰而抵汉堡,当时,我就留下了一个疑惑,这伪满洲国是什么,为什么书里写得很神秘,季羡林当时在火车上是不敢同别人提起这满洲国三个字的。
带着当时留下的疑惑,我读了《伪满洲国的真相——中日学者共同研究》一书。
此书共十三个章节,从伪满洲国的建立讲到了崩溃,介绍了伪满洲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从中日两个角度分析了满洲国的实质,我看到了学者们的不同见解,受益匪浅。
这本书虽然只是一本通俗的历史读物,不同于一般的论文式的历史著作,但编者尊重历史,充分发挥和利用中日两国保存历史资料,通过共同研究和讨论,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重现了符合历史事实的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那段历史。
李亚全先生在序言中讲到: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大举进攻中国东北,由于蒋介石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使日本侵略军得以迅速占领了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四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东北全境。
之后,日本侵略者又一手炮制和操纵以清废帝溥仪为首的殖民统治,疯狂掠夺东北资源,残酷镇压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把东北变成了它扩大侵华战争和发动亚洲、太平洋战争的军事基地。
对于溥仪的对日本完全听从的态度我感到十分不解,在伪满洲国崩溃之时,他又带着珍宝逃跑,在东京审判战犯之时,溥仪站了出来。
溥仪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做日本人的傀儡又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引起了我的相关思考,我阅读了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一书中相关的章节,这一章的题为“伪满十四年”,简单地了解了溥仪当时的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史读书笔记
近日闲暇之余,在淘宝网站上闲逛,一本名为《中国现代史》的书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商品中使我眼前一亮。
就是你了,多日来我都在思考着中国现代历史的路径和中国未来的走向的困惑将在你这里解开,我毫不犹豫地拍了下来,不多日,《中国现代史》便如约而至地到了我的手中,我欣喜着。
读史使人明智。
“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看到手上捧着的这本崭新而又精致的《中国现代史》,待我轻轻地抚摸过她的封面后,我翻开了她的扉页。
这本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讲,先后用七个章节的篇幅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北洋军阀的末路、工农武装革命的开展、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全民族抗战的展开、抗日战争的胜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这一系列过程,最后用单独一章的篇幅来阐述属于“中国现代”这个特定的历史范畴中的哲学、科学和文化思潮的发展和演变情况,让读者在为祖国和民族承受着巨大历史灾难而扼腕叹息之时,对国家未来的走向有更深沉更深刻的思考。
同样,我的思考也由此开始。
中国现代史的七个阶段
1.1919.5-1923.12: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北京高师、汇文大学、中国大学等13所大学3000多学生,冲破教育部代表和军警官吏的阻扰到天安门前集会,学生们手执写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口号的旗帜,一致要求惩办曹汝林、陆宗舆、张宗祥三个代表北洋政府签订“二十一条”的卖国贼。
集会演讲后,即列队游行示威,这就是名垂史册的“五四爱国运动”,由此拉开了中国现代史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