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

作者:刘畅

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2年第11期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一书的主体内容是余秋雨老师以整整一年时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等部分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内容是中华文化史。本书重在探讨现代人对漫长的中华文化史的感悟,内容精彩纷呈而明白晓畅。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笔者被余秋雨老师上的历史课深深地震撼和吸引了。通读此书后,不由得有了一种想法:尝试着将由此书中汲取的灵感和启示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一、教学安排——高坡滚石,大胆取舍

对于中华文化史的讲述,余秋雨老师并不是按部就班地泛泛而谈。在余秋雨老师看来,中华文明早期的一些文化亮点应特别关注,因为它们安顿了中华文化的精神魂魄;而对于后期那些漫长的历史走廊,则应快步走过。余秋雨老师讲甲骨文、屈原、司马迁等均用四课时,而讲元文化、明清文化等只用一课时,即高坡滚石型,前详后略。当然,余秋雨老师的教学安排有很大的自由度,不像中学历史教师,既要考虑课程标准,又要顾及联考、会考等。但“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是新课程历史改革的重要理念,“用教材教”提倡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高一历史教学内容繁多,如何取舍一直是很多教师面临的难题。笔者认为,历史课教学既要纵横古今,又要突出重点。如何判断重点?首先,坚持客观标准——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其次,坚持自己的判断,做个性化的整合。最后,坚持以生为本,重点讲解学生普遍难以理解的问题。

二、教学形式——深度碰撞。有效讨论

对稷下学宫和雅典学院这样的历史场景,笔者一直心向往之。遥想那时,大师云集、百家争鸣、谁与争锋。当我读到《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时大有怦然心动之感。余秋雨老师的教学形式比较特殊:课堂的主体部分是师生讨论,课后师生间会进行“闪问”、“闪答”。余秋雨老师的讲解和总结总是精练和开放的,而不是简单地呈现结论。这里是灵感与智慧的深度碰撞,这里对历史的集体思考生成了一个个风生水起的文化现场。反观我们的高中历史课堂,仍存在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虚假繁荣”,如此深度的讨论景象则非常鲜见。如何才能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笔者的思考和尝试如下:首先,充分动员。通过动员,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简单准备。多在周末或节假日给学生布置讨论题目。最后,求同存异。我们把伏尔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作为讨论的原则,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民主的氛围和研讨的价值。

课堂讨论实例:关于陈独秀的评价(材料略)。

师: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首先请大家用几个词来形容陈独秀的性格。

生:倔强刚烈、身处艰难气若虹;书生意气、我行我素、天生的斗士;爱国者、开拓者、抵抗派……

师:请同学们从近代化史观角度来谈谈陈独秀的历史作用。

生:从近代化角度看,他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从思想文化和政治组织层面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生:我认为由于他的右倾错误使中共在大革命中损失惨重,这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造成了一定的延滞作用。当然,也应该看到,在当时共产国际高度集权的情况下,陈独秀的自主性很小,他没有能力超脱共产国际。

师:请一位同学简要、全面地对陈独秀进行评价。

生:我从辨证法角度来谈谈,一方面……另一方面……

师:纵观陈独秀一生,起起落落,可谓“独而秀,秀而独”。史学界对陈独秀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但在研究态度上,越来越重视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其理论和实践。有兴趣的同学可从更新的角度去发掘,从而有新的收获。

三、教学特色——文学史学。双重滋养

著名文学理论家孙绍振教授说:“中国现代散文除了极少数屈指可数的篇章以外,还没有他(余秋雨)这样的熔思想、智慧、情感为一炉的大容量和大深度的话语……可以说,他在当代散文史上的功绩,是从审美的此岸架设了一座通向审智的桥梁……”余秋雨老师在《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中展示出的深厚的文学功底渊博的历史知识及其对历史、人性的敏锐感悟力,使我们得到了文学史学的双重滋养。笔者摘抄了部分精彩的话语用于课堂教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如关于老子的“中国第一个哲学家老子就是一位伟大的清道夫,他的文化遗嘱就是永远做减法,走向极简”。关于爱国主义的“爱国主义不应该变成专制主义。历史证明,失控的爱国主义加上专制主义,也就是法西斯主义”。

感谢余秋雨老师为我们上了中华文化史的生动一课,笔者受益匪浅。最后套用余秋雨老师《文化苦旅》序末中的一句话,表达我的人生期望和教育理想: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历史教学改革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的教学能使我和学生们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