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与先天综合判断_1
科学思想史(1)
题目1、论述毕达哥拉斯主义对近现代科学思想的影响。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说是宗教神秘主义和哲学、科学思想的一种奇特的结合体,直到公元前五世纪末才比较明显的分化成为以宣扬宗教神秘主义为主体的信条派,以及从事哲学、科学思想的探讨为主的数理学派。
1,首次将数从抽象概念变为实用数学,是人们相信数是客观世界存在的基础。
物理学史上的毕达哥拉斯主义研究传统。
在科学哲学中,其要旨是,认为物理世界的奥秘在于数学和谐或基本对称性。
毕达哥拉斯主义者确信,关于物理世界基本结构知识的本质核心在于数学和谐性,尤其是在基本对称性之中,科学家在探索物理定律的过程中,“数学和谐性”始终是强有力的助发现的启发性原则。
伽利略的话被看作是毕达哥拉斯主义者的宣言:“宇宙这部宏伟的书是用数学语言写的,它的文字是三角形、圆及其它几何图形。
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发现被看作是毕达哥拉斯主义思想的胜利。
2.奠定了几何学的基础,并且按照逻辑顺利制定了许多定理,为后来的希腊数学和哲学奠定了基础。
3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有机论或目的论自然观的整合,将是理解计算机科学哲学奥秘的一把金钥匙。
这是计算机科学哲学研究的核心理念,并与“计算主义”相呼应。
人工生命、机器智能等等都能在这一框架中得到合理解释.4..注重观察与实践;5.天文学上,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且围绕天空中的一个定点转动,这个定点上有火,这就是宇宙祭坛,有人认为后世的日心说正是受了毕达哥拉斯的影响。
6.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给后人提供了一种精确的量化的思考模式。
这种思考模式对于以理性为特点的西方文化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考方式,是一种数学理性的萌芽。
数学理性就是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寻求对于自然界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理性把握,它和逻辑理性、实验理性一起,乃是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5],更是整个西方文化所体现出的与东方文化不同的突出特点。
对后世的影响:成为中古时代柏拉图主义的产生基础,并且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家们重要的理论来源。
康德关于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的区分
第2 1 卷 第 8期
Vo l - 21 No. 8
鄂
州 大
学
学பைடு நூலகம்
报
2 0 1 4年 8月
Aug . 2 01 4
J o u r n a l o f E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康 德关于分析 判断与综合判 断的 区分
瞻 誊
( 南京 大 学 哲 学 系 , 江 苏 南京 2 1 0 0 4 6 )
康 德 哲 学 是 一 种 批 判哲 学 ,他 通 过 批 判 地 考 察 人类 的 认识能力 , 给人 类 的认 识 能 力 划 定 一个 范 围 , 阐 述 为 什 么 在
这个 范 围 内认 识 是 可 能 的 .而越 过 这 个 范 围 认 识 就 是 不 _ u f 能的。 从 而 使人 类 认 识 更 加 科 学 化 。
创造 , 而是 有其思想来源的。如今很 多学者对康德 的划分 问题仍深感兴趣并各 自作 出不 同评价 , 需要 具体 对待和分析。
《西方哲学史》教学课件:第十九讲 康德对“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问题的研究和解答
当阐明包含着把概念作为先天给予的 来展示的东西,阐明就是形而上学 的。”
• 先验阐明负责阐明空间和时间正构成了 纯粹数学以及其他同空间时间相关的纯粹 理性知识的基础,是它们作为先天综合判 断得以成立的前提保证。康德这样说: “我把先验阐明理解为将一个概念解释为 一个原则,从中其他先天综合知识的可能 性才能够被理解。为此目的就要求:(1) 这类知识确实是从这个被给予的概念中得 出的,(2)这一知识只有在假定这个概念 的一种被给予的解释方式上才是可能的。”
地构成了一个具有严格必然性和普遍性的先天综合判断,
而这也就是具体的科学知识。显然,按此方式,“先天综
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这个问题也就得到了具体的解答。
但这样一来,也就必然要包括第二个部分,即,不仅要指
出我们的先天认识原则是如何运用的,而且要指出它们是
在什么范围内运用的,它们只有在什么范围内运用才是有
康德对空间的形而上学阐明:
• 第一,“空间不是一个得自于外部经验的经验 性概念”。
• 第二,“空间是作为一切外部直观基础的一个 必不可少的先天表象” 。
• 第三,“空间不是一个关于一般事物关系的推 理概念,或者,如我们所说的一个普遍概念, 而是一个纯粹直观” 。
• 第四,“空间被表象为一个无限的被给予的大 小” 。
•
康德指出,我们的感性直观并不像英国经
验论所认为的那样仅只是单纯的感知觉,相反,
它含有空间和时间两种先天感性直观形式。事
物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被表象的,但是时间和
空间却既不是事物的属性,也不是事物的关系,
本身也不是客观存在,而仅仅是我们直观事物
所必需的先天直观形式。而纯粹数学就和这两
李泽厚对“先天综合判断”的批判
“ 经 验知识 和先 天知识 的 区分 , 还 只是从 一
般 知识 的来源 和构成 成分 方面对 知识 进行 了分
类。 ” l 1 j 5 在康 德看 来, 一切 知识都 源 于判 断。
而 判断 又分 为分析 判断 和综合 判断 。这种 分类 是 从最 基本 、 最 简 单 的 知识 单 位—— 判 断 的逻
哲学 体系 。而 后 , 以 欧几 里 得 几何 学 为 代 表 的
数学 和 以牛顿力 学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 的 自然 科学取 得 突飞
猛进 的发 展 , 并 建立 了各 自的知 识体 系 , 相 比之
下, 研究 了近两 千年 的形 而上学 却止 步不前 , 徘
徊在 原地 。于 是 , 康德 转 向经验 哲学 , 希望 能找 到建 构普 遍必 然性知 识 的方法 。休谟 的经 验怀 疑 论 打破 了康德 教 条 主义 的 迷梦 , 但 康 德建 构
立 足 于马克思 主义 哲学 的历史 唯 物论和 实践论
对 其进 行 了批 判 。
一
、
“ 先天综合判断” 的提 出
必然性 , 这 些 判 断 不 是 来 自于 经 验 的 知 识 , 相
反, 它们是 脱离 经验 的先 天知识 。
在《 纯粹 理 性批 判 》 的 开头 , 康 德 区 分 了纯 粹 知识 和经 验知 识 。“ 经验 知识是 后天 可能 的 ,
Vo 1 . 3 2 No . 4 J u l y 2 0 1 5
李泽厚对“ 先 天综 合 判 断" 的批 判
崔 治 忠
( 青 海 师 范 大 学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教 研部 , 青海 西宁 8 1 0 0 0 8 )
康德的综合和分析概念
康德的综合和分析概念“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和基本问题。
但是核心概念“综合”及其相关概念“分析”有着多种含义,这种歧义已经妨碍了人们对“先天综合判断”做出正确的理解。
长期以来,受到康德自己在《纯粹理性批评》“导论”中明确定义的影响,人们只是在一种逻辑学意义上来理解综合判断中的综合概念,这使得康德在“概念分析”论中关于综合判断的新思考被忽略了。
不仅如此,从康德在世之日直到今天,他的分析和综合的区分就不断地饱受各种诘难和怀疑,尤其以来自于分析哲学的挑战为甚。
[1]为了维护康德哲学,首先就必须把康德综合和分析概念的各种含义区分开来。
在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2]我首先区分逻辑学上的、认识论上的、方法上的三种不同的分析和综合概念,而对应于《纯粹理性批判》先验演绎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区分,我把想像力的综合与知性的综合区分开来,最后,我指出在知性的综合中存在着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综合概念。
综合理论全面回答了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
一、逻辑学的分析和综合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导言”中,康德明确定义和区别了逻辑学意义上的分析和综合概念,他说:“在一切判断中,考虑到其中主词和谓词的关系(如果我只考虑肯定判断,因为随后应用于否定判断很容易),有两种可能的关系样式。
要么谓词b属于主词a,它(以隐含的方式)被包含在a这个概念里;要么b处在概念a之外,尽管它与a处在连接中。
在第一种情况下我称判断为分析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我称判断为综合的。
”(a10/b6)[3]康德实际上在这里假定了两个有争议的前提:①一切判断都是以主谓判断为基础的,或者可以转化为主谓判断。
②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在逻辑上是排中的。
如果一个判断不是分析的,那么它就是综合的,不存在着第三种情况。
分析和综合概念的区分正是以主谓词之间的包含和非包含关系为基础的。
因此在逻辑上不可避免的结论是:③分析判断要优先于综合判断。
因为分析地知道主词a中所包含的东西,正是判断主词为a的判断是否是综合判断的充要条件。
华东师范大学2024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634哲学综合
华东师范大学2024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科目名称:634哲学综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逍遥游
2.浩然之气
3.资本
4.世界观
5.亚里士多德四因说
6.先天综合判断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简述先秦儒家天人观
2.简述法家的基本思想
3.如何理解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4.如何理解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5.柏拉图是如何解释“认识就是回忆”的
6.唯名论与唯实论的分歧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试述孔子仁论。
2.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谈谈如何认识中国式现代化。
3.比较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异同。
国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终结性考试一答案
国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终结性考试一答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一:绪论一、单选题1.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下列关于“新时代”的论述不正确的是(意味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已经实现)。
2.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
大学生应该以、、为根本要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3.下列关于思想道德与法律的辩证统一关系说法最恰当的是(一方面,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另一方面,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二、判断题1.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〇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错)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
(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的是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分析:绪论中(二)社会主义就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教材3页“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
参考答案:A.社会主义荣辱观2.“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
第9讲 康德与《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一、善良意志(good will)
• (一)人不同于物。后者只是按照规律而活动,前者的活动则由意志 而发动。康德强调,要使规律见之于行动,必然需要理性,所以,这 种意志绝不是一种非理性力量,而是实践理性。 • (二)道德的最终目的是追求至善,但善有两种:意志的善和结果的 善。只有意志的善才是真正的道德善。人性中其他好的特征如理解、 明智、判断力以及勇敢、果断和忍耐等,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是有价 值的,因为它们既可以被用于善,也可以被用于恶。而善良意志则内 在地即是善的,其价值完全是自足的,全然独立于其各种外部关系, 甚至独立于它的结果。 • (三)善良意志不仅合乎义务,而且出于义务。康德严格区分出于道 德与合乎道德。拥有善良意志的人,会仅仅因为义务本身而履行义务, 而不会期望任何回报,或可能带给他的任何幸福或快乐。 • (四)区分幸福论与德性论。“区别由经验原则构成整个根基的幸福 论与毫无经验成份的道德论,是赋予纯粹实践理性分析论的第一的和 最重要的任务”。
• (二)哥白尼革命(Kant‘s Copernican Revolution) • 1.在对行星运动现象的解释上,相对于传统的托勒密的地 心说的理论框架,哥白尼建立了新的思维模式,主张地球 在运动,而太阳是不动的,并处于宇宙的中心。人们一般 把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转变称为“哥白尼革命”。 哥白尼学说的最大意义在于对自然意识的克服。 • 2.在解释知识的本性时,相对于传统认识论“认识必须符 合对象”的立场,康德提出:对象必须符合我们的认识, 知性是自然的立法者,于是,实现了哲学中的“哥白尼革 命”。这种革命的实质也是对于自然意识的颠覆。在近代 哲学史上,笛卡尔率先对这种自然意识提出了挑战,强调 了第一人称观点的重要性。康德进一步推进了笛卡尔的工 作。
• (三)康德的不可知论 • 1. 感性:用先验直观形式(时间和空间) 整理感觉材料,形成关于现象的知识。 • 2. 知性:用先验范畴(因果性等十二范畴) 整理感性知识,形成关于现象的知识。 • 3. 理性:用先验范畴认识世界整体,形成 各种幻相。物自体(先验自我、上帝、灵 魂等)是不可知的。科学知识只能达到现 象,不能触及物自体。
我对“先天综合判断”的初步理解
我对“先天综合判断”的初步理解摘要:先天综合判断在康德的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康德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这一假说的,这一假说又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是如何成为可能的。
本文就这几个问题做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康德先天综合判断知识统觉一、提出先天综合判断的原因伊曼努尔·康德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东普鲁士的首府科尼斯堡,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者,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者。
年少时受人文主义影响,对宗教持怀疑的态度。
康德的哲学体系,简单的说就是他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先天综合判断就出自他于1781年写的《纯粹理性批判》。
书中的总问题和基本问题就是先天综合判断。
所谓的“纯粹理性”,就是指一切独立于经验、不依靠经验的理性。
“批判”在这里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批判,而是指为了在不受怀疑论和独断论的影响下,对这种纯粹思辨的理性进行一种考察,目的是为了了解人类知识的来源、分类等。
在普通人的意识中,知识与科学是对等的,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但是在先天综合判断的理论体系下,知识指的是知识的形式。
知识的形式和来源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解释,它们是“分析”与“综合”。
但是在很长的讨论过程中,这两个解释无法独立成立,也无法互相支持对方,而是始终处于对立面上。
分析主要是指从一定的前提出发,最终得到结果,这个过程其实也是演绎的过程。
综合要求从经验出发,通过经验的积累而成为知识。
这两种解释各自的问题主要是,演绎分析方法的前提是如何得来的,这个前提显然不能由演绎自己得出;综合的知识是从个别的,局部的事实得来,那么对于尚未发生的事它是否适用。
简单来说,就是演绎分析不能保证知识来源的正确性,经验综合不能保证知识最终的正确性。
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看,由于上述的原因,无论将经验的综合作为演绎分析的前提,还是将演绎分析作为经验的综合的前提,都不具有普遍有效性。
这两者的关系始终困扰着研究它们的哲学家。
学习知识论导论-我们能知道什么期末考试规范标准答案
信念的获得可能是与()无关的(1.0分)1.0 分A、认识B、真理C、证据D、直觉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我关于地球的信念是可以得到确认的,是因为()。
(1.0分)1.0 分A、宗教信仰B、科学推理C、认识德性实践品格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真理融贯论是与信念的()有关。
(1.0分)1.0 分A、系统B、部分C、关系D、逻辑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4科学的目的被看做是为了知识的()。
(1.0分)1.0 分A、有效性正确性C、真理性D、确证性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5看到某人的痛苦状态而知道他在疼痛,这是一种()的结果。
(1.0分)1.0 分A、感觉B、直觉C、推论D、相信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我记得怎么骑自行车”是()。
(1.0分)A、习惯性记忆B、插曲式记忆C、事实性记忆D、先天性记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7“我知道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这是一种()知识。
(1.0分)1.0 分A、描述B、能力C、真理D、熟悉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8我们之所以会对有充分证据而得到证明的信念提出反例,主要是出自()的考虑。
(1.0分)0.0 分A、事实上B、利益上C、道德上D、知识上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9科学被看做是具有成功预期的()。
(1.0分)1.0 分A、信念B、知识真理D、逻辑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0非传递性表明感觉材料概念是()。
(1.0分)1.0 分A、荒谬的B、正确的C、可靠的D、符合逻辑的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1“我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但这相信是错的”,这是一个()。
(1.0分)1.0 分矛盾B、真理C、推理D、根据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2“没有绿色的东西可能是红色的”这是一个()。
(1.0分)0.0 分A、分析判断B、综合判断C、先天综合判断D、后天推理判断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D13记忆的获得也可以依靠()完成。
(1.0分)1.0 分A、内省B、外部刺激C、逻辑推理D、先天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14超决定论是指基本信念可以得到()的支持。
论海德格尔的_存在_之_道_
333第23卷第4期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12月 Vol.23 No.4Journal of Suihua Teachers College Dec.2003①②论海德格尔的“存在”之“道”冷志勇1 张 浪2(1、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长沙 410081;2、华容一中 湖南岳阳 414200)摘 要:从现象学的“回到事情本身中去”这一视角出发,通过“时间性”境域和“语言”之途,海德格尔阐释了其现象学存在论的“存在”之道,使得生活与思想的表达在一个原发的“境域世界”中充分贯通,这样,就跳出了西方传统的存在论和认识论二元分立的襁褓,使得各种在世的问题都澄现出来并获得解决。
关键词:现象学,时间性,语言,存在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99(2003)04-0031-03 一我们中国人常言“道”为:“道可道,非常道”,用道来言说世界的演化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并且常存于我们视域里的还有客观自然的“天道”;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行为中的“行道”,还有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人道”。
不管是“微几”的天道,规整的行道,还是代表正义的人道,它们都不能被称之如海德格尔所言说的那种形而上的道。
在前者,道被遮蔽了!而在海德格尔那里,道却敞开着、流动着、散发着大地泥土的气息,这就是“存在”之道,在荷尔德林的诗:“母亲亚细亚,我向您……致意,凭借多瑙河,每当它从山头下来,向东方奔出,寻找世界,乐意载着舟楫,我便驾着滚滚波涛,拜见你。
”[1](P117)中,存在的根系就显现在海德格尔的视角里。
二从梅斯基(Messkirch)镇的钟志到托特瑙山中小屋附近的田间小道(Feldweg);从一位虔诚的天主教信徒到“反犹的纳粹党员”;从“存在”到“诗”,海德格尔一直处在存在“思”之途中,却没有完成。
作为对形式显示的思之道路在海德格尔那里是一种直接的照面,是一种在静观中对存在之道的境域的无穷反思,这种存在之道已不再是传统经验论或唯理论在抽象的二元论基础上建构了感情之实或“理性之光”,在这种“存在”之道上已没有感性与理性、本质与内容、形式和质料、偶然和必然、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取向关系,用胡塞尔的话说:“抽象的二元区分,比喻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对象与意识、直观与理智,在此已不再有效,或不完全有效”,胡塞尔用其意向性现象学说明了他所意指的形式显现境域:“即在一个围绕在显示点周围的边缘域,它总总是已在暗中匿名地,非主题地准备好了下一步的显示与可能性。
什么是康德所谓“先天分析判断”和“先天综合判断”?
什么是康德所谓“先天分析判断”和“先天综合判断”?康德认为,人的知识分先天的知识和经验的知识。
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指出:“所谓先天的知识,不是指独立于这个或那个经验的知识,而是指绝对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知识。
与这种知识相对立的是经验的知识。
经验知识只是后天地可能,也就是只有通过经验才可能。
”相应地,人的判断有先天判断和后天判断。
先天判断不是来自经验而是独立于经验,甚至是独立于感官的一切印象的判断,如“2+2=4”、“等边三角形是等角三角形”等。
先天判断有严格的普遍性与必然性。
后天判断不独立于具体的经验和感官印象,是从感官经验中得来的判断,如“这朵花是红的”、“重的物体是要往下坠落的”等。
后天判断不具有严格的普遍性与必然性,是偶然性的判断。
除先天判断和后天判断,还有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之分。
分析判断指宾词概念包含于主词概念之中的判断,如“一切物体都是有广延性的”,这种判断只是把主词已包含有的宾词意义分析出来,通过判断对主词所含意义无所增益,所以又叫做“说明的判断”。
综合判断指判断中宾词与主词有联系,但宾词内容不包括在主词之中的判断,如“物体是有重量的”,通过这种判断把宾词意义包含在主词之中,增加了主词的含义,扩充了知识,所以叫做扩充的判断。
按照康德的理论,任何分析判断都是先天判断,因为分析判断皆可由分析主词获得。
综合判断有两类,一类是后天综合判断,像“这张椅子三条腿”;还有一类是先天综合判断,像“两点间的直线是最短线段”。
所谓先天综合判断是指宾词不是从主词分析中得来、但又必然地和主词联结着的判断,也就是指既增加新内容、又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判断。
比如“7+5 =12”,不能通过分析7和5得到12的概念,必须借助于具体直观;然而这个判断又不依赖于任何个别的感官印象与经验。
同样,分析“两点间的直线”无法得出“最短线段”的概念,此判断同样独立于任何个别经验之外而依然成立。
与此相对,后天综合判断基于经验的知识,如“三条腿”并不必然包含在“椅子”的概念中,得出此判断依赖于具体情景中的经验。
从康德“先天综合判断”看人类认识的本质与本质的认识
是 自在 的 世 界 ,而 是 人 定 的 世 界 。两 百 年 后 的
量 子 力 学 进 一 步 证 明 了这 一观 点 ,因 为 它 明确 主 张 事 物 的特 性 与 观 察 者 有 关 , 与观 察者 的观
察 方 式 有 关 。 至 于 这 个 世 界 是 否 能够 真 正被 认 识 , 康 德 认 为 , 我 们 不 可 能 认 识 到 事 物 的 本
先 天 的 也 包 含 后 天 的 。当 他 对 经 验 做 这 种 诠 释 时 ,他 已经 在 对 经 验 论 和 唯 理 论 进 行 综 合 了。 在 这 个 意 义 上 的 康 德 哲 学 既 是 唯 心 的 ,又 是 唯 物 的 。 当他 承 认 综 合 判 断 是 经 验 的 , 并 指 出其
方面 继承 了一 切 知识 来源 于 感 觉 的经 验 原则 ,也
继承 了只 有理 性才 能 把握 事 物 本质 的基本 思想 。 在 康德 看来 ,如 果 综合 判 断 是经 验 的 ,其 正确 与 否 仅 凭 经 验 就 可 以 断 定 。 比 如 , “ 鸦 是 黑 乌
康 德 的 哥 白尼 式 革 命 认 为 知 性 就 是 为 自然
立 法 。指 出在 认 识 事 物 的 过 程 中 ,人 ( 体 ) 主 比 事 物 ( 体 )更 为 重 要 ,我 们 面 对 的世 界 不 客
的 ”、 “ 天鹅 是 白的 ”就 是这 类判 断 ,这种 认 识 的 正确性 只 需再 去 “ ”它一 眼 ( 验 )就 可 以 看 经
证 实 。如 果综 合判 断 是先 天 的 ,其 正 确与 否就 无 法 证 明 。康 德 这样 说 ,而 休 谟早 就 这样 说 了。注 意 到人 类知 识 的普 遍性 和 必然 性 又 是 不可 否认 , 也 是不 能否认 的 ,那 么 ,出路 何 在 ?康 德认 为 , 这个 问题 之所 以存 在 是 由于 人 们要 求 先天 综 合判 断与 外部 世界 一致 ,如 果颠 倒 一下 ,要 求外 部世 界与 先天综 合 判 断一致 ,其 普遍 性 和 必然 性 就确
王德峰《哲学导论》考试 名词与语录解释
中国冯友兰用语。
指逻辑上先于客观事物而存在的“理世界”,与“实际”对称。
《心理学·绪论》:“真际是指凡可称为有者,亦可名为本然”、“实际是指有事实底存在者,亦可名为自然。
”认为它与“实际”的关系是“有实际必有真际”“有真际不必有实际”;“属于实际中者亦属于真际中,但属于真际中者不必属于实际中”。
“实际”中的事物是变动的,真际中的理是永恒不变的。
真际比实际更根本。
真际是不能用感觉得到的,只能通过逻辑分析即思考来把握。
认为“新理学”的对象是真际。
“哲学上对真际有所肯定”。
哲学“由知实际地事物而知实际,由知实际而知真际”。
宋儒所谓“由著知微”,亦可说此。
世界本原学说世界本原学说可称作“前本体论”,因为这种学说是存在问题的学问的最初形态,是本体论的先导,它探讨世界统一性的原理,也就是要揭示诸存在者之最基本的共同规定。
只是因为它所揭示的基本规定,还出不了有限的感性具体性之范围,所以还不是本体论。
该学说起于伊奥尼亚的自然哲学学派的学说,止于赫拉克利特的“火之本原说”。
该学说试图在感性世界中,寻找所有感性事物的形成和统一性之来源。
其所揭示的基本规定,没有越出有限的感性具体性之范围。
先天综合判断指谓项不是从主项分析出来的﹑但又必然地和主项联结著的判断。
也就是指既增加新内容﹐又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判断。
所谓“先天综合判断”就是既具有感觉经验的内容,同时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科学知识,才能成为它数学与自然科学可以成立的基础。
这是衡量一种知识是不是科学知识的标准。
康德指出:一切科学知识都是由这类判断构成的。
如数学命题﹕7+5=12。
单纯联结7和5的概念﹐根本分析不出12这个谓项﹐只有藉助于直观﹐例如藉助手指的逐一相加﹐然后才得出12这个概念。
所以算术命题永远是综合的﹐然而它又是先天的﹐因为7+5=12这个命题具有不是来自经验的普遍必然性。
又如几何学命题﹕两点间直线是最短的线﹐主项中“直”的概念不包含量﹐只包含质﹐因此“短”这个量的概念不能从主项分析得出﹐只能由直观加上去﹐但是这个命题又公认为普遍有效的。
形而上学的历史镜像:康德“先天综合判断”之现代性解读
3 7 —
仅不 能证 明科 学知 识 的普 遍 必 然 性 , 而 且作 为 科 学
知识之基础的理性本身也发生了动摇……无论是科 学 知识 的普遍 必然 性 无 法被 证 实 , 还 是 理 性无 法 证 实科 学 知识 的普遍 必然性 , 结果 是一 样 的 , 那意 味着 理性 本 身成 了问题 3 j 。正 如 康德 所 言 , 人 类理 性 跌
对数 学知识 、 自 然科学知识和形 而上 学进行逐 一论证 其知识 来源的普遍必然性的逻辑进路 中, 康德 完成其对 “ 先天
综合判 断” 学说何 以可能的诠证 , 平整 了形而上学的地基。在彰显近世哲 学研究 中ຫໍສະໝຸດ 体性应有 地位的 同时, 开启 了
哲 学认识论转 向的先 声。立足 于现代性的宏阔视域 , 康德 “ 先天综合判 断” 学说 的理性 致思为当下中国形上之思 的
识 来 源于 天赋观 念 , 所 有 知识 必 须 建 立 在理 性 的基
合判断” 命题在开启 中国当代形上之思塑形 中的现 代性意义。
一
定 纷止 争 : “ 先 天综合 判 断” 的历史 担 当
点上 ; 同时, 经验论者认为, 知识 的真理性就在于其 可 以与认识 对 象相 符 合 , 至少 可 以 还原 为 经 验 。在 唯理论 者 看来 , 知识 的真 理 性端 赖 于 知 识具 有 自明
综合 判 断 ” 命 题 出场 语 境 的 同 时 , 深 度 分 析 这 一 理 论命 题 自身 可 能性 的 逻 辑 进 路 , 进而诠证 “ 先 天 综
“ 追思” “ 拷问” 大都关涉哲学发展中必须直面的某
一
“ 重大 问题 ” , 这一“ 重大问题” 的勘究 与解 决 , 就
哲学导论整理
实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之打交道的事物,都是实际的事物。
识知:识知是对于外部事物的经验的判断。
这一判断的形成,要先外物在人的心灵中留下由视觉、触觉等组成的杂乱无章的感觉材料。
感觉材料只形成对于外物的印象,其自身无法做出判断。
判断需要包含非得自感觉的理解,需要把一组感觉材料同一种观念联系起来,然后才能把杂乱的感觉构成一个别的此物,从而做出判断。
某一事物被发现了,这一发现就是识知。
经验:经验大都由对个别实际事物的判断所构成,将知觉状态粘合在一起。
理性是经验的根据,如果没有理性则只有一片混沌的知觉状态,无法粘合成经验。
真际:真际是对于外部实际事物的判断被如此判断的道理,但真际不涉及外部事物,而在纯粹思维中展开。
比如"凡方的事物都有四个直角”,这一判断既思及实际,又思及实际事物被判断为方的道理,是拿"方之理”对一类事物有所肯定,从日常生活经验的判断上升到科学的判断。
而真际仅仅思及"方性”本身,我们把"方”看作是直角之为直角的道理本身,真际不依赖于实际的经验证实,不管方的事物是否存在,真际都不会消失。
真际与实际的区分(待补充):在真际中有所领会,才能在实际中有所判断,真际中的东西并不一定在实际中体现,"实者一定不妄,真者未必不虚”。
//有实际,必有真际;有真际,不必有实际。
实际必蕴涵真际,真际可超出实际,真际的范围大于实际。
凡真际与实际重合之处,均为有实际事物存在的领域。
真际并不依赖于实际事物,而是对于实际事物加以判断的道理本身,实际范畴可以被感官感知,而真际存在于纯粹思维中,无法被感知。
人类做学问,就是从实际中推出真际,然后在真际中不断前进,得出尚未在实际中体现的理想。
理想:真际超出实际的部分,即“所应当是”因其还不是有实际事物存在的“所是”故还是虚的,但此“虚”并不是仅将感性材料做任意组合的由情绪和想象做成,无真际之依据的“幻”,而是理想。
理想是由著知微后所知道的“应当”,故而是以真际之理作依据的“应世界本原学说:世界本原学说是本体论的最初形态,可以把世界本原学说称为"前本体论",因为这种学说是本体论的先导,它探讨世界统一性的原理,也就是要揭示诸存在者之最基本的共同规定,还出不了有限的感性具体性之范围,所以还不是本体论。
中西方哲学对比
一、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爱智慧”。
一谈到哲学,你可能就会感到高深莫测;但是一谈到智慧,你就会很感兴趣。
殊不知,哲学就是“爱智慧”的学说。
人们常说,学了哲学就会使人聪明而又有智慧。
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也可能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了。
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就不聪明,学过哲学的人也不一定就有智慧。
事实上,按照哲学的本性而论,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缺少智慧,因而去追求智慧的学说。
二、哲学的终极关怀是什么?哲学追求“真、善、美”。
真就是真理,是就客观判断而言的。
善就是道德,是就价值判断而言的。
美就是境界,是就感观判断而言的。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说过一句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但真理也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
比如西方哲学有真理,中国哲学也有真理,他们都有各自的特殊性。
那哪个真理更真,他们之间有没有普遍性?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孔子讲“仁”,他并不是仅对着鲁国的人讲,也不是只对中国人讲,他是看到了人性的根本,所以是面向全世界的。
中西哲学的特殊性则是由于文化传统和起源的不同,没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只有历史必然性和道德的必然性。
三、哲学的分类按地域分为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东方哲学等;按广义和狭义分类。
广义的哲学包括:自然哲学、历史哲学、认识哲学、政治哲学、道德哲学(伦理学)、艺术哲学(美学)、宗教哲学、人生哲学等;而狭义的哲学一般是专指过去哲学里的本体论与形而上学。
亦称第一哲学(由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纯粹哲学。
四、哲学的特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决定了哲学的特点。
哲学的任务在于探究世界最根本、最普遍的规律,它涉足于众多的领域,研究自然、社会、人类思维中纷繁的现象和形式,最后的归宿是要探明世界的本原,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
这就决定了哲学的极端概括性和极端抽象性。
五、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从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来看,西方哲学经历的三个不同的阶段代表着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哲学论题。
以古希腊哲学为代表的本体论思维侧重于探究世界的最终构成成分,试图寻求宇宙的本源和某种形而上学本体,即传统的客观理性;到了近代,笛卡尔、康德、黑格尔轴心主体性形而上学以主客、心物、思有二元对立为出发点,以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为特征,强调主体的理性能力,以人的认知为中心,为自然立法。
先天综合判断的名词解释
先天综合判断的名词解释先天综合判断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估过程,用于理解和分析一个事物或问题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趋势。
这种判断不仅仅依赖于个人直觉和经验,而是通过对相关因素的深入调查和研究,结合逻辑推理和科学方法,得出对该事物或问题的整体性认识。
先天综合判断强调考虑事物或问题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不仅关注个别因素的表象,更注重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
这种判断常常涉及对概念、理论、经验、历史、社会环境等多种方面的综合运用,从而形成全面、多角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
在先天综合判断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对事物或问题的定义和界定。
通过准确定义和界定,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范围。
例如,在研究一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时,需要准确定义该行业的范畴,包括其相关产品、服务、市场规模、竞争态势等。
只有在明确了问题的定义和界定后,才能进行有效的先天综合判断。
在进行先天综合判断时,还需要考虑多个维度和角度的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详尽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客观地把握事物或问题的本质和特点。
例如,在研究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时,需要考虑该国的产业结构、劳动力人口、技术创新能力、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只有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才能得出全面的先天综合判断。
先天综合判断也需要关注事物或问题的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
通过对历史数据、趋势图表、专家观点等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可以预测一个事物或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可能的变化。
这种基于先天判断的预测不仅仅是个人主观臆测,而是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和推理得出的。
例如,在预测一个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时,可以结合该产业的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政策支持等因素,通过对历史数据和趋势的分析,来判断该产业的发展前景。
除了以上提及的因素,先天综合判断还需要考虑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等价值因素。
一个全面的先天综合判断应该在尊重基本人权、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追求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晓书童 《中西哲学启蒙课》笔记
晓书童《中西哲学启蒙课》笔记一、西方哲学部分。
1. 古希腊哲学。
- 泰勒斯: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开启了对世界本原的理性思考,摆脱了神话解释。
- 毕达哥拉斯:强调数的重要性,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他的思想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和科学发展,如数学与哲学的紧密联系。
- 苏格拉底:- 关注人的灵魂和道德:“认识你自己”,认为道德知识是关于善的知识,人作恶是因为无知。
- 柏拉图:- 理念论:世界分为理念世界和可感世界,理念是事物的本质和原型,可感事物是对理念的模仿和分有。
例如,众多的圆形事物是对“圆”的理念的模仿。
- 理想国: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城邦模型,其中哲学家为王,社会分为统治者、武士和生产者三个阶层,各阶层各司其职,以实现正义。
- 亚里士多德:- 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认为理念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提出“实体”概念,实体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如具体的人或马。
- 四因说:质料因(事物的材料)、形式因(事物的本质形式)、动力因(事物运动的原因)、目的因(事物的目的),解释了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2. 中世纪哲学。
- 教父哲学:代表人物奥古斯丁,将柏拉图哲学与基督教教义相结合。
- 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上帝之城代表着永恒的、正义的、完美的世界,世俗之城充满罪恶和苦难,人类的历史是上帝之城战胜世俗之城的过程。
- 光照说:上帝是真理之光,人的认识是上帝之光的照耀下才能获得真理,强调信仰先于理性。
- 经院哲学:- 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从上帝的概念本身出发,论证上帝的存在,认为上帝是一个“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包含了存在性。
- 托马斯·阿奎那:- 调和信仰与理性:认为理性和信仰可以并存,理性可以证明一些关于上帝的基本真理,如上帝的存在。
- 上帝存在的五路证明:从运动、因果关系、可能性与必然性、事物的等级、目的因等方面论证上帝的存在。
3. 近代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思想与先天综合判断
Title:TheChinesethoughtandsynthetical judgmentsapriori-deconstructiontowest 1。
Abstract:Thesyntheticaljudgmentsaprio ricantaccomplishwithlogicmethodthetra nsformfromempiricalsynthesistopureund erstanding,Kantdiditwiththeapperceptionnamelycon sciousnessofself(Ithink),infact,thereistheswitchoverofcomprehensionan dunderstanding,orspeakingthetransformformaprioritotr anscendentalbythought,sothetranscendentallogicisthethoughtp rocessinitsownhistory,thatistheblindspotofthewesttraditiona lphilosophy。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关于认识论的
哲学,更精确地说,是关于知识的认识论,即知识的形式和它的形成问题,当然形而上学是它们最终的古老归宿,但康德的立足的基础是关于知识的形式的问题,康德哲学的重要意义就在这里。
在现代,知识几乎与科学同义,知识的存在是不成问题的,在康德看来,纯粹数学、纯粹自然科学不是指知识的内容,而是知识的形式即范畴,但始终困扰着哲学家的不是无法解答知识的形式及这种形式的起源,而是答案太多,其中有两种主要对立的解释——分析与综合或者演绎与归纳,但它们即不能独立成立也无法相互支持,它们几乎是西方哲学中的永远公案。
从既定的前提出发达到结果就是分析,分析过程就是演绎,而综合基于经验的积累,并成为知识,这二者都是关于认识的常识,但当哲学家企图追寻到最终原理时,就发现这两者的自身存在的困难和相互的背反是无法调和的。
经验综合的知识总是来自于个别的,局部的,部份的事实,如果将它应用于尚未发生的情况是否总是
有保障?演绎分析方法似乎是确定自明的,但它的前提不能由演绎自己产生,它们来自何方?经验的综合不能保证知识的最终正确,演绎分析不能告知正确性的来源,而且分析与综合这两者即不能自证也不能相互
支持。
经验的综合如果是普遍有效的,它当然就可以成为分析的前提,但这个前提不能由经验的综合自身保证,或者说综合的普遍有效性如果作为一个原理它不能由综合法
自身得到,它当然也不能由分析得到,因为普遍有效性就是分析自身的本质,它体现在分析前提的普遍有效性上,当然不能由这个分析自身提供,即分析不能自证其来源,比如几何公理不能来自自身的演绎,当然也无法宣称来自需要被支持的经验的综合。
这种困境几乎是无法作为的,但康德在这两者之间建立了他称之为“先天的综合判断”的
过渡,提出了知识的形式——“范畴”和它的形成过程的解释,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复杂而全面的批判哲学的迷宫,他没有最终解决问题,但他为近代哲学开辟了广阔的领域。
一、先天综合判断
知识一般都以主宾式的命题的形式出现或
可以转换成主宾式的命题,如果宾词的内容包含在主词概念中,这样的知识就是分析的,康德举例说“一切物体皆有广延”,是分析的判断,因为广延是物体的本身属性,它包含在“物体”概念中;而“一切物体皆有重量”,则是综合的,因为物体的重量需要另外的物理实验确定,它能增加“物体”这一概念的知识。
此外存在综合的但是普遍有效的判断即先天综合判断,康德特别地以数学知识为例子,数学的先天性似乎不成问题,但数学的演绎性似乎说明数学是分析的知识,但康德认为数学是综合判断,他举了一个例子:5+7作为一个概念并不包含有12的概念,因此不能从5+7中分析地得到12,12是从加7于5的经验过程中得到的,即12
是对5+7在概念上的扩展。
但很不幸,这个例子一是不能完全使人信服的,从现代数学观点看,它属于算法,而且数学起源于逻辑的逻辑主义同样不能使人使人信服,算法的本质迄今未能取得一致看法。
康德另外所举
的一个常识例子是“一切变化皆有原因”,这是一个综合经验知识,因为原因不包含在变化中,而且”变化”也是经验的,如果除去了这个经验内容,它就能成为纯粹的知识:“一切皆有原因”,这就是先天的综合判断——因果律,而且是一个最重要的范畴。
”纯粹的知识就是不含有经验内容的知识形
式即康德的“范畴”,康德称之为先天的综合判断正是表明他企图指明它的形成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成为认识论。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以说明先天的综合判断
是如何可能的为主要目的,对此康德虽然花费了巨大的努力,但给人们留下的仍然是巨大的疑团和重重迷雾。
实际上,先天综合判断即不是分析的方法,也不是综合方法,也不是从综合到分析的可以跟踪的转变过程,而是从经验到范畴的一种在思想中实现的
抽象。
康德在他的研究中使用了大量的术语,自引用语,着重号来进行论证和解释:先天的综合判断最终是以“统觉的原始综合统一”或”本源的综合统一”来完成的。
康德使用了诸如“自我意识”、“对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