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__第6章

合集下载

中外美术史简明图文_复习资料整合

中外美术史简明图文_复习资料整合

第一章 3原始美术1.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是仰韶文化彩陶2.仰韶文化是距今7000年至5000年之间黄河中上游地区文化遗存的总称。

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

影响较大的是半坡、庙底沟和马家窑类型彩陶。

3.浙江余杭良渚玉器制作精良主要器种玉琮便是与与原始巫术和神袛有关的礼器。

玉琮:外方内圆,中有柱形孔,器身有神人兽面纹图案。

4. 半坡彩陶中的人面鱼纹盆第二章 先秦美术1. 青铜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

2. 礼器是宗庙的祭器,也在当时贵族社会婚丧宴客等重要场合使用。

它是统治者名分的标志,代表着社会地位的合法性。

青铜礼器是“国家重器”。

3. 河南偃师县二里头夏文化:二里头铜爵4. 1974年在郑州杜岭发现一铜器窖藏兽面乳钉纹青铜方鼎——建国以来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兽面纹 饕餮纹5. 司母戊方鼎 迄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6. 春秋时期 出现清新流畅纤巧华丽的新风格。

代表作:河南郑新 立鹤方壶7. 战国青铜器代表中国青铜艺术的第二个高峰。

以制造精致灵巧的日用品为主。

描绘人物活动,现实生活场景,日渐世俗化。

8. 三星堆人像:四川广汉三星堆中的一批商代商代晚期大型青铜人像。

最重要的是高达262cm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举起的双手被奇怪的夸大了许多倍。

9. 浮雕类青铜动物雕刻的代表作是湖南宁乡出图的商代四羊方尊。

10. 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布上绘画作品,出土于长沙战国楚国的帛画: 《御龙人物图》 《龙凤人物图》。

第三章 秦汉美术1. 秦汉时期雕刻艺术最发达,是我国雕塑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2. 秦俑在艺术上以写实为特色,造型严禁,形象特征鲜明,规模大。

3. 说唱俑是西汉后至东汉陶俑的主要类型。

鹳鱼石斧图4. 霍去病墓石刻以马为主体形象5. 飞鸟不是燕子,是隼。

这种鸟大小如鸽,外形如燕,飞行速度极快。

6. 河南洛阳卜千秋西汉墓壁画:表现是中国人未受佛教影响之前,幻想男女墓主人升仙的场面。

天国中有人类始祖伏羲、女娲、日月、青龙、白虎、朱雀等神奇动物。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总汇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总汇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总汇第一章:美术鉴赏基础知识1.1 美术鉴赏的定义与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概念讨论美术鉴赏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1.2 美术作品的分类与特点介绍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等美术作品的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手法1.3 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教授美术鉴赏的步骤和技巧练习从形式、内容、技法等方面欣赏美术作品1.4 美术鉴赏的语言与表达学习美术鉴赏的术语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二章:中国美术史略2.1 古代美术作品鉴赏介绍中国古代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鉴赏经典古代美术作品,如唐代壁画、宋代山水画等2.2 近现代美术作品鉴赏探讨近现代中国美术的发展与变革欣赏近现代美术作品,如齐白石的画作、徐悲鸿的油画等2.3 当代美术作品鉴赏了解当代中国美术的特点和趋势鉴赏当代美术作品,如装置艺术、数字艺术等2.4 美术家与美术流派介绍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探讨不同美术流派的特点和影响第三章:西方美术史略3.1 古代西方美术作品鉴赏学习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西方美术的特点鉴赏古代西方雕塑、绘画等作品,如《掷铁饼者》、《蒙娜丽莎》等3.2 中世纪西方美术作品鉴赏了解中世纪西方美术的风格和主题鉴赏教堂壁画、圣像画等中世纪美术作品3.3 文艺复兴至19世纪西方美术作品鉴赏探讨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等时期的美术特点鉴赏文艺复兴至19世纪的代表作品,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印象派画作等3.4 20世纪以来西方美术作品鉴赏学习20世纪以来西方美术的发展与变革鉴赏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美术作品,如毕加索的立体派画作、杜尚的装置艺术等第四章:美术理论与批评4.1 美术理论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美术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框架学习美术作品的形式、内容、审美等方面的理论知识4.2 美术批评的方法与原则教授美术批评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讨论如何进行客观、理性的美术批评4.3 美术理论与批评的应用分析具体美术作品,运用美术理论进行解读和批评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4.4 当代美术现象与问题探讨当代美术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分析当代美术作品在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影响第五章:美术鉴赏与创作实践5.1 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解读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从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解读分析美术作品的主题、风格、技法等特点5.2 美术创作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学习绘画、雕塑、摄影等美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实践创作简单的美术作品,如素描、水彩画等5.3 美术创作实践与指导提供美术创作的指导和反馈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具有个性的美术作品5.4 美术作品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进行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提高美术鉴赏和创作能力第六章:摄影艺术鉴赏6.1 摄影艺术概述介绍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分类探讨摄影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力6.2 摄影作品的构成与鉴赏分析摄影作品的构图、光线、色彩等元素学习摄影作品的主题、风格、技法等方面的鉴赏方法6.3 摄影艺术流派与摄影师介绍摄影艺术的不同流派及其特点鉴赏著名摄影师的作品,分析其创作风格和艺术理念6.4 摄影作品的批评与实践学习摄影作品的批评方法和原则实践拍摄摄影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第七章:建筑艺术鉴赏7.1 建筑艺术概述引导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探讨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审美价值7.2 建筑作品的形态与结构分析建筑作品的形态、结构、材料等要素学习建筑作品的设计理念和艺术风格7.3 建筑艺术流派与代表作品介绍建筑艺术的不同流派及其代表作品鉴赏著名建筑作品,如古代宫殿、现代摩天大楼等7.4 建筑艺术的欣赏与批评学习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和批评原则进行建筑作品的欣赏和批评实践第八章:雕塑艺术鉴赏8.1 雕塑艺术概述介绍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分类探讨雕塑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力8.2 雕塑作品的形态与材质分析雕塑作品的形态、材质、空间等要素学习雕塑作品的设计理念和艺术风格8.3 雕塑艺术流派与代表作品介绍雕塑艺术的不同流派及其代表作品鉴赏著名雕塑家的作品,如罗丹的《思想者》、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等8.4 雕塑作品的欣赏与批评学习雕塑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批评原则进行雕塑作品的欣赏和批评实践第九章:现代美术流派鉴赏9.1 现代美术概述引导学生了解现代美术的发展背景和特点探讨现代美术与传统美术的区别9.2 现代美术流派及其代表作品介绍现代美术的主要流派,如野兽派、立体派、表现派等鉴赏现代美术流派的代表作品,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高更的《谁是我们?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去向何方?》等9.3 现代美术的理论与发展学习现代美术的理论体系和思想观念探讨现代美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和贡献9.4 现代美术作品的欣赏与批评学习现代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批评原则进行现代美术作品的欣赏和批评实践第十章:美术鉴赏的综合实践10.1 美术鉴赏与创作的结合引导学生将美术鉴赏与创作相结合实践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10.2 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实践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和批评实践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10.3 美术鉴赏的综合应用探讨美术鉴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析美术作品在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影响10.4 美术鉴赏的学习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美术鉴赏的学习经验和收获反思美术鉴赏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重点解析本文档为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总汇,共包含十个章节。

“中国美术简史

“中国美术简史

考研“中国美术简史”复习提要导言一、重点掌握1.中国美术发展史的基本特点。

二、一般掌握1.美术、美术作品、美术史的概念;三、了解1.学习中国美术史的目的;2.美术学的三大学科;3.美术史在美术学中的地位。

名词概念:1.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是对生活的一种能动的审美反映。

2.美术作品:是基于客观现实之上的人的内在生活(思想、观念、情感)的物化形态。

3.美术史:是对美术现象和具体美术作品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实的学术性研究,并通过对历史上各个时代的美术的研究,概括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把握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

问题:1.中国美术发展史的特征是什么?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一、重点掌握1.彩陶、岩画的含义;2.彩陶的艺术成就;3.彩陶上的绘画所包含的观念;4.原始美术的特征。

二、一般掌握1.原始时代美术类别;2.自觉审美时代到来的标志;3.仰韶文化彩陶分期及各期代表类型、特点、代表性器物;4.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5.已发现的玉器、地画的有关情况。

三、了解1.从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制造和造型看人类审美能力发展的现索;2.黑陶、灰陶、红陶。

名词概念:1.彩陶: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

它距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是新石器时代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

2.岩画:是古代描绘或摩刻在崖壁石块上的图画,被称为是古代先民们记录在石头上形象的史书。

大多数岩画分布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原始美术的特点和稚拙、率真的艺术魅力。

问题:1.为什么说原始美术具有混沌性特征?2.简述仰韶彩陶各期的造型和纹饰特征。

3.为什么彩陶艺术成为原始文化最杰出的成就?4.简述原始时代雕塑的主要内容和代表性作品的艺术特点。

5.举例说明陶器上的装饰纹样是“有意味的形式”。

第二章奴隶制时代的美术一、重点掌握1.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2.青铜的造型和装饰特点,尤其是饕餮纹。

二、一般掌握1.西周建筑上的突出贡献;2.青铜造像的代表作。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第6章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第6章PPT课件
39
一、山水画 • 元代新的绘画风气的到来与赵孟頫的开启密切相关。 • 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四人的创作集中体现了元代山
水画的最高成就。四家既有各自的鲜明个性特点,又都具 有元代山水画的时代风貌。他们强调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 状物寄情,属典型的文人画,对明、清绘画影响巨大。












35
二、金代绘画
• 赤壁图 武元直 金
36
• 幽竹枯槎图 王庭筠 金
37
• 文姬归汉图 (局部) 张瑀 金
38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四节 元代绘画
• 元代由于政权的更替,战争引起的社会动荡等方面的原因, 绘画出现了和宋代显著不同的特点。人物画主要成就更多 地体现在寺观壁画方面,宋代院体绘画精密不苟的画风, 元代已成衰微之势。
• 继承宋代已成潮流的文人士大夫绘画在元代画坛上占据着 显著地位,元代前期的赵孟頫、高克恭、任仁发等位居显 要的馆阁士大夫均以擅长绘画著称。元代中后期文人画家 以集中于江浙一带的画家为代表。“元四家”的黄公望、 吴镇、倪瓒、王蒙主要师法董源、巨然和北宋山水诸家, 以水墨或浅绛写江南山水,各自创立自己的风貌。此时文 人画与工匠画有了更明确的分野。花鸟画也向水墨方向发 展,梅、兰、竹、石为主要题材,出现了李衎、管道昇、 柯九思、顾安、王冕等代表画家。
11
• 潇湘奇观图 米友仁 宋
12
• 青绿山水画在宋代仍受到宫廷贵族的欣赏。
13
• 千里江山图(局部) 王希孟 宋
14
• 到南宋,山水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产生了开创南宋山水 画刚健峻锐,水墨苍劲新风格的南宋四家——李唐、刘松 年、马远、夏圭。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中国美术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史前岩画和陶器,然而,真正的中国美术史从商代开始。

此时期最著名的艺术品是用青铜制作的礼器,其上铸刻的图案让人惊叹不已。

汉代是中国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时的艺术品形态多样,包括石器,玉器,陶器和织物。

唐代则是中国美术的黄金时期,此时期的艺术品包括佛教雕塑,壁画和诗歌画。

明朝时期出现了文人画派,这是一种以诗、书法、绘画为主要表现方式的艺术形式。

万历年间,崇尚写实主义的“南宗画派”崛起,同时北宗被塞尔柱席卷,艺术品呈现出了四不像的特征。

康熙年间,石涛及其门下“四王”崛起,开启了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期。

近现代,中国的美术开始受到西方的影响,作品风格逐渐多元化。

1919 年,新文化运动使得许多画家开始抓住了新的机会,推动了中国艺术的现代化。

现代艺术家如徐悲鸿、林风眠、齐白石的作品也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总之,中国美术史是一个非常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包含了众多令人惊叹的艺术品和重要的艺术风格。

了解中国美术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鉴赏这些不朽的艺术珍品。

滨州学院《中国美术史》重点作品赏析

滨州学院《中国美术史》重点作品赏析

《中国美术史》重点作品赏析一.《泼墨仙人图》1.《泼墨仙人图》是一幅禅画。

现存台北故宫,是南宋著名的减笔面家粱楷所画。

2.描写的是一个烂醉如泥,两眼模糊的仙人。

袒胸露腹,步履蹒姗,身披大氅。

双手倒背。

人物形象除头部外形及五官用细笔勾勒,通体以淋漓的水墨书写,又故意将口鼻画的紧凑一团,使仙人的醉态更加突出。

几乎看不到明确的线条,造成一团模糊的感觉。

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工致的细节刻画,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那浑重而清秀、粗阔而含蓄的大片泼墨,可谓笔简神具、自然潇洒,绝妙地表现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3.艺术特点:用笔能够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手法,有的转折方硬,行笔苦涩似枯柴、折芦.有的潇洒自如似行云流水.开辟了写意画的新天地,对后世影响甚大。

二.《溪山行旅图》1.北宋画家范宽,字中立。

性情宽和,人称范宽。

画山水初师李成.后继法荆浩、关仝。

绢本,水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2.画中只有近中景,中间以云气隔开,远山高耸入云,峰顶杂木丰茂,坳间飞瀑倒挂,以粗笔勾出山峦轮廓,内以钉头皴画出山石轮廓,细看碎点满山,远看浑然一体。

近景肉阜林壑,山路崎岖,山泉小溪流淌,驴队驮物由脚夫驱策而来,杂木簇拥着岗顶房屋,近景繁而实.中景相对简而虚,对比呼应.巍峨的山峰,葱笼的林木,突兀的巨石,描绘出雄伟的自然景色:山路间行商的小小驮队又显出了人世间生活的脉搏,自然与人世的生命活动处于和谐之中。

三.《虢国夫人游春图》1.张萱,盛唐人物画家2.全画描绘的是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姐妹游春的场景3.在构图上,画面没有背景,但从人物、衣服、马轻快的步伐中可以看出季节,整个画面形象安排呈横T字形.前松后紧前疏后密,面面具有一定能够节奏感四.《墨葡萄图轴》1.其作者徐渭,字文清,后改文长,号天池、青藤、或署名田水月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特擅长水墨大写意花鸟画,将情感寄于笔锋,水墨淋漓,浓淡相间,变化万千,多豪迈、率真之气。

【2019年整理】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__第6章

【2019年整理】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__第6章

• 溪山清远图(局部) 夏圭 宋
二、花鸟画
• 宋代是花鸟画空前发展的时期。一方面有画院画家应宫廷 厅堂壁装饰之需要而创作的承袭五代的“黄家富贵”的花 鸟画风,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的水墨花鸟画也形成了独特 的体系,不拘陈法,寄情于笔墨,与院体花鸟画形成鲜明 对比。
1.精工富丽的院体花鸟画

双 喜 图
• 元代统治者不仅爱好工艺美术,而且有的甚至还亲自学习 各种手工艺技术。这样,就使得工艺美术和手工艺人的地 位得到空前的提高,几无异于画师。加上元代对外交往空 前扩大,文化、贸易往来频繁,不断吸收外来艺术的影响, 工艺美术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增加了新品种,新式样。
一、宋、辽、金的工艺美术
• 定窑孩儿枕 宋
• 保圣寺降龙罗汉像 宋
• 灵岩寺罗汉彩塑 宋

山 西 晋 祠 女 彩 塑

• 养鸡女 大足石窟摩崖雕刻 宋来自二、辽、金、西夏的雕塑
• 下华严寺菩萨彩塑 山西大同 辽
• 戏曲人物砖雕 山西稷山出土 金

三、元代雕塑
山 西 晋 城 玉 皇 庙
星 宿 之 胃 土 雉 彩 塑
28
• 广目天王 北京居庸关云台山石刻
• 富春山居图(局部) 黄公望 元

渔 父 图
吴 镇

• 渔庄秋霁图 倪瓒 元

青 卞 隐 居 图
王 蒙

二、花鸟画
• 元代花鸟画大体上可分两类,一类是延续宋代院体花鸟画 而略有发展。另一类则是在继承苏轼、米芾等文人画传统 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占主流地位的水墨花鸟画,大都借梅兰 竹菊之形以寓君子之德。
• 宋代初期承袭五代后蜀和南唐翰林图画院之制,设立画院。 宋代各朝都沿用翰林图画院的体制。画院崇尚写实,风格富 丽工致。被称为“院体”的宋代宫廷绘画以其丰富的艺术创 作构成中国绘画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后世绘画产生了很 大影响。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全套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全套

实用文档
二、磨制石器与玉器
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以后,一些石器开始蜕变为礼器,这些非实 用性的工具往往用玉质材料制成,完全没有使用过的痕迹,有的 还有精美的花纹。与实用的工具相比,它们更能反映当时的美术 发展状况。
由于玉的材质比一般用于制作生产工具的石料美丽,所以玉器在 这时又作为原始部落图腾的标志广泛用于礼仪祭祀,具有神秘的 巫术色彩与浓厚的原始宗教意味。我们可以在红山文化、良渚文 化出土的玉器中找到这种原始图腾崇拜的踪迹。
第五章 灿烂求备,异彩纷呈——隋唐五代美术
第六章 开宗立派的时代——宋辽金元美术
第七章 延续与变异——明清美术
第八章
冲突中的融合与发展——民国与新中国初期的美术
实用文档
返回主目录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
——原始社会美术
实用文档
返回主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概述 旧石器时代美术(约距今200万年前—1万年前) 新石器时代美术(距今1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在中华民族的童年时期,确实曾经有一个以使用器物为载体 的精神产品与纯粹的实用器物相分离的过程。这种分化的趋 势应该始于许家窑人所存在的古人时期或者更早。这种分离 导致后来出现的人们对玉的特殊喜好。
实用文档
返回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美术 (距今1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实用文档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二节 青铜器艺术
一、青铜器的起源、冶炼及铸造
青铜是红铜加锡的合金。与红铜相比,青铜具有熔点低和硬 度大等优点。
实用文档
二、打制石器的造型与发展
旧石器时代石器的用途并不很明确,往往是一器多用,因此, 今人根据用途不同而将工具命名为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 等;也可以根据形状而命名,如尖状器、斧形器、刀形器、 球状器。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笔记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笔记

仰韶文化: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因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故被命名为仰韶文化,按时代顺序、地区不同可以分为半坡类型、庙底类型和半坡晚期类型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主要艺术成就是彩陶,彩陶的器形和纹饰也可区分为书中类型,其中以半坡和庙底沟两个类型最为杰出。

半坡类型的器形和风格:圆底或平底的盆、小口长颈大腹壶、圆唇直口鼓腹罐;朴实厚重彩绘纹样;动物纹(人面纹、鱼纹、鱼鸟结合纹、鹿纹)几何纹(写实纹饰-抽象几何纹)编织纹。

庙底沟:风格;挺秀饱满、轻盈而稳重彩绘纹样:纹样多为两端相交组成的新月形、叶形、花瓣形纹(植物纹),以及弧线与直线相交而构成的三角形纹(几何纹),还有少量的动物纹和编织纹。

良渚文化:浙江北部、上海和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末期。

这时的墓葬已经出现贫富分化的现象,因此专家认为该文化是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玉琮是该文化大型墓葬中的常见器物,在造型上是外方内圆的柱状,玉琮一般刻有精致的图像,,常见一种颇具特色的神人兽面像,有学者认为在良渚玉器中常见的神人兽面像是“良渚神徽”,并认为其与商周青铜器中的饕餮纹有前后承继的关系。

司母戊大方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是商代后期的代表器物,它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现存商周青铜器中最大最重的方鼎。

与杜岭方鼎相比,其造型更加成熟、稳定,宽厚的口沿、方正的腹体、粗壮的柱足和鼎耳,加强了全器的体量感和雄浑气势。

装饰效果单纯强烈,鼎腹四面中心均为光洁的素面,以衬托环绕四周由夔龙纹组成的饕餮图案,全器气象森严,给人以神秘威慑和恐怖的印象,这正是商代奴隶主权势和威严的象征。

秦兵马俑:是在陕西省临潼秦始皇陵东侧杨村附近发现,秦兵马俑的塑造,陶制兵马与真人和真马等大或稍大,制作方法为翻模和泥塑兼用,分段制作,先装成粗胎,然后敷以细泥,采用贴塑方法细致刻画眉目须发和衣褶铠甲,塑成后入窑烧制,最后彩绘。

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陶俑形象多种多样,不仅真实地刻画了人物的外貌,精神气质也有成功的表现。

中国美术史第6章

中国美术史第6章

钧窑玫瑰紫釉盘托 宋
哥窑鱼耳炉 宋
耀州窑剔花牡丹瓶 宋
景德镇窑刻花影青梅瓶 南宋
绿釉龙梁鸡冠壶 辽
缂丝莲塘乳鸽 朱克柔 宋
二、元代的工艺美术
青花松竹梅炉 元
青花釉里红镂花盖罐 元
雕漆花卉红尊 元
返回主目录 纳石失 佛衣披肩 元
一、山水画
北宋山水画主要继承五代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 派,多以全景式构图来表现北方山川林木,画风雄沉壮伟, 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成、范宽和郭熙。
读碑窠石图 李成 宋
雪景寒林图 范宽 宋
溪 山 行 旅 图
范 宽

郭熙 早春图 宋
米芾创造了一种浓淡枯湿横点、积点成山的山水画技法,后 世称之为“米点”,称其山水画为“米氏云山”、“米家云 山”或“米点山水”。由于历史的原因,米芾山水画的真迹 至今无一遗存,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其子米友仁的山水画和元 代的一些模仿品中见到米家山水的面貌。
幽竹枯槎图 王庭筠 金
文姬归汉图 (局部) 张瑀 金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四节 元代绘画
元代由于政权的更替,战争引起的社会动荡等方面的原因, 绘画出现了和宋代显著不同的特点。人物画主要成就更多地 体现在寺观壁画方面,宋代院体绘画精密不苟的画风,元代 已成衰微之势。
继承宋代已成潮流的文人士大夫绘画在元代画坛上占据着显 著地位,元代前期的赵孟頫、高克恭、任仁发等位居显要的 馆阁士大夫均以擅长绘画著称。元代中后期文人画家以集中 于江浙一带的画家为代表。“元四家”的黄公望、吴镇、倪 瓒、王蒙主要师法董源、巨然和北宋山水诸家,以水墨或浅 绛写江南山水,各自创立自己的风貌。此时文人画与工匠画 有了更明确的分野。花鸟画也向水墨方向发展,梅、兰、竹、 石为主要题材,出现了李衎、管道昇、柯九思、顾安、王冕 等代表画家。

美术史教学大纲

美术史教学大纲

美术史教学大纲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2013年制订,2014年修订课程代码: 091101课程名称:中国美术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开设学期:第二学期开课单位:艺术学院美术系开课对象:美术学专业一年级先修课程:无课时:36学时参考教材: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着,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参考书:《中国美术通史》王伯敏着,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中国美术史》李福顺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课程概述:《中国美术史》是美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理论课程。

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的掌握中国美术史各时期的美术流派、美术现象、画家及代表作等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美术传统和光辉成就,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和艺术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美术素养。

教学要求:通过对中国美术史的系统讲授,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中华民族美术的悠久传统和光辉成就,在掌握中国美术史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对各种流派和风格的中国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艺术分析能力,为日后的美术创作及艺术设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民族等诸多层面,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国美术史》的基本发展进程、重要美术现象、重要美术流派及人物,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运用美术史料分析美术史问题的能力。

鉴于《中国美术史》发展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而教学课时有限,把握知识点与面的关系,既要重点突出,又要系统全面,不能以偏概全,是教学过程的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有效阅读古代美术经典,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第一章史前美术学时:2学时教学要求对原始社会美术的产生、发展和特征有基本的把握,认识此期美术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十一、教学实践活动
1.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美术史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
2.开展中国美术史课程实践教学,如组织学生进行美术作品临摹、创作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美术比赛、展览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创作水平和艺术表现力。
十二、教学效果与成果
1.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中国美术史的基本知识和美术鉴赏方法。
二十四、课程总结
《中国美术史》课程以培养学生对中国美术史的系统认识、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为核心,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实践性教学活动,使学生全面掌握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和艺术价值。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2.学生的美术作品创作能力得到提升,为今后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3.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作出贡献。
十二、教学效果与成果
(接上文)
4.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课程论文的撰写,形成自己的研究观点,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5.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未来的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十三、教学支持与保障
1.学校应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设备等,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教学过程中,学校应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如提供教学研究经费、优化教学环境等,保障教学质量。
十四、课程调整与优化
1.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定期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和调整,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适时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人教版高中美术目录

人教版高中美术目录

人教版高中美术目录
第一章:绪论
- 本章主要介绍美术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美术学科的特点和重要性。

第二章:中国古代绘画
-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第三章:西方绘画欣赏
- 本章主要介绍西方绘画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使学生了解西方绘画的特点和艺术风格。

第四章:素描与写生
- 本章主要介绍素描与写生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第五章:色彩与绘画
- 本章主要介绍色彩的基本原理和绘画技巧,使学生掌握色彩运用的方法和技巧。

第六章:版画与影印
- 本章主要介绍版画与影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技巧,使学生了解版画与影印的应用领域和制作过程。

第七章:雕塑与立体造型
- 本章主要介绍雕塑与立体造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立体观察与创作能力。

第八章:绘画创作
- 本章主要介绍绘画创作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创作能力。

第九章:美术欣赏与鉴赏
- 本章主要介绍美术欣赏与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第十章:美术史与名作欣赏
- 本章主要介绍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和代表性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艺术时期和流派的特点。

附录:名家名作赏析
- 附录部分选取了一些国内外艺术大师的代表作品进行赏析,供学生欣赏和研究。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美术》的目录,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全面了解美术学科的发展历程、艺术形式和创作方法,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第6章-宋辽金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第6章-宋辽金

第四十一页,共88页。
一、山水画
元代新的绘画风气的到来与赵孟頫的开启密切相关。 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四人的创作集中体现了元代山水画的最
高成就。四家既有各自的鲜明个性特点,又都具有元代山水画的时 代风貌。他们强调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状物寄情,属典型的文人 画,对明、清绘画影响巨大。
第四十二页,共88页。
第二十九页,共88页。
朝元仙仗图(局部) 武宗元 宋
第三十页,共88页。
五马图(局部) 李公麟 宋
第三十一页,共88页。
清明上河图(局部) 张择端 宋
第三十二页,共88页。
采薇图(局部) 李唐 宋
第三十三页,共88页。
泼 墨 仙 人 图 梁 楷 宋
第三十四页,共88页。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八十三页,共88页。
二、元代的工艺美术
第八十四页,共88页。
青花松竹梅炉 元
第八十五页,共88页。
青花釉里红镂花盖罐 元
第八十六页,共88页。
雕漆花卉红尊 元
第八十七页,共88页。
返回主目录
纳石失 佛衣披肩 元
第八十八页,共88页。
第十五页,共88页。
万壑松风图 李唐 宋
第十六页,共88页。
四景山水图 刘松年 宋
第十七页,共88页。
踏 歌 图
马 远 宋
第十八页,共88页。
溪山清远图(局部) 夏圭 宋
第十九页,共88页。
二、花鸟画
宋代是花鸟画空前发展的时期。一方面有画院画家应宫廷厅堂壁装 饰之需要而创作的承袭五代的“黄家富贵”的花鸟画风,另一方面 文人士大夫的水墨花鸟画也形成了独特的体系,不拘陈法,寄情于 笔墨,与院体花鸟画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全套课件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全套课件
瑛碑》等,端庄秀丽,工整美观。
楷书
总结词
法度严谨,笔划规范,结构匀称
详细描述
楷书作为现代汉字的标准字体,其特点在于笔画规范, 结构匀称,章法整饬。楷书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从实 用性向艺术性的转变,其代表作品如《九成宫醴泉铭》 等,法度严谨,笔划规范。
行书与草书
总结词
行云流水,气势连贯,富有动态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美术不断 发展壮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 术体系,涵盖了绘画、雕塑、书 法、工艺美术等多个领域。
艺术特色与风格
艺术特色
中国美术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著称, 注重意境、气韵生动、笔墨情趣等, 强调主观感受和自然界的融合。
风格
中国美术的风格多样,包括工笔画、 写意画、版画、油画、水彩画等,每 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 特点。
详细描述
木雕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 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木雕作品多以建筑、家 具为载体,注重雕刻技艺和图案装饰,常见 的作品有木雕屏风、木雕摆件等。
玉雕
要点一
总结词
玉雕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又一重要分支,以其高贵、典 雅的风格而著称。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玉雕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 代。玉雕作品多以玉材为载体,注重雕刻技艺和造型设计 ,常见的作品有玉佩、玉器等。玉雕在古代是身份和地位 的象征,也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
的协调,形式多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
代表作品:福建土楼
06
工艺美术鉴赏
陶瓷工艺
总结词
陶瓷工艺是中国工艺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 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详细描述
中国陶瓷工艺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多种风格和特点,如 青瓷、白瓷、彩瓷等,每种陶瓷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 和审美价值。陶瓷器皿的造型和纹饰也随着时代的变化 而不断创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 色。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定窑中孩国儿美枕术史及宋作品鉴赏
钧窑玫瑰紫釉盘托 宋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哥窑鱼耳炉 宋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返回主目录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明代绘画 第三节 清代绘画 第四节 工艺美术与建筑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一节 概述
明代中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的文化意识影响 到了文人书画及市民文化层面。形成了明后期至清末一脉相 承的注意个性抒发而又具有创造精神的文人画诸流派,尤其 是在野文人及近乎职业化了的文人画家助成了这一系统的发 展。新的社会条件使市民文艺滋生与昌盛,促使明代版画获 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艺术高度。
返回主目录
第七章 延续与变异
——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花鸟图册 朱耷 清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清荷 花 水 禽 图 轴
朱 耷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梅竹图卷 石涛 清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诗画册 石涛 清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苍翠凌中天国图美术史髡及残作品鉴清赏
中国山美水术图史册及作品弘鉴仁赏 清












燮 清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丹瓶 宋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景德镇窑刻花影青梅瓶 南宋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绿釉龙梁鸡冠壶 辽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秦始皇陵兵马俑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展现了秦代雕塑艺术 的辉煌成就。
汉画像石与画像砖
汉代墓室壁画和画像石、 画像砖的丰富内容,反映 了汉代社会的风貌和审美 观念。
汉代工艺品
漆器、铜镜、织锦等工艺 品的精美绝伦,体现了汉 代工艺水平的高度发展。
魏晋南北朝美术
顾恺之与《洛神赋图》
书法艺术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画家,其代表 作《洛神赋图》展现了高超的绘画技 艺和深邃的艺术构思。
抽象主义
抽象主义是现代美术的另一种重要流派,它摒弃了传统艺术对客观事物的描绘,强调艺术 家的主观情感和自我表现。抽象主义艺术家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抽象元素来表达自己 的内心世界和对宇宙万物的理解。
多元文化的融合
现代美术呈现出多元文化的融合趋势。艺术家们不仅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还 积极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艺术精华,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
青瓷等著名品种。
03
近现代美术
近代美术的变革与发展
01
西方艺术的传入与影响
自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艺术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西方艺术的透视法、明暗法、色彩学等技法和理念,为中国
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段。
02
传统艺术的变革
在西方艺术的影响下,中国艺术家开始对传统艺术进行反思和变革。他
《清明上河图》
北宋张择端的代表作品,以长卷形式展现了北宋 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 画”之一。
近现代美术名作鉴赏
《虾》
01
齐白石的代表作品,以水墨画技法表现虾的灵动和生机,展现
了画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绘画技巧。
《黄山图》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第章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第章

夏商周美术
夏商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主要表现在青铜 器、玉器、陶器等方面。
VS
青铜器:夏商周时期,青铜器成为主 要工艺品之一。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制 作精湛,造型独特,如著名的司母戊 大方鼎等。玉器:夏商周时期的玉器 制作精美,工艺精湛,如玉璧、玉琮 等。陶器:夏商周时期的陶器制作工 艺不断提高,如马家窑文化等。
绘画:宋代的绘画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如郭熙的《早春图》等作品。元明清时期则以文人画为主 流,如元代的黄公望、明代的沈周等作品。书法:宋元明清时期的书法艺术达到了高峰,如苏轼的行 书、米芾的草书等作品。园林: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达到了高峰,如苏州园林等作品。
02
中国绘画作品鉴赏
早期绘画
代表作品
《人物龙凤帛画》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美 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绘画、陶瓷等方面。
绘画: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达到了高峰,如阎立本的《 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作品。陶瓷:唐代陶 瓷技艺高超,如三彩釉陶器等作品。五代时期则以青瓷为主 ,如龙泉窑等作品。
宋元明清美术
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绘画、书法、园林等方 面。
特点
早期绘画多以实用为主,作品质朴,构图简单, 色彩单一,注重人物传神及细节描绘。
技法
以线造型,线条流畅,注重比例和对称,设色自 然,注重明暗和透视。
中期绘画
01
02
03
代表作品
《千里江山图》、《富春 山居图》
特点
中期绘画在风格和技法上 逐渐成熟,作品气势磅礴 ,构图繁复,色彩丰富, 注重意境营造。
岩画: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和西部山区,以及草原、 沙漠等地区。这些岩画描绘了狩猎、畜牧、战争、祭 祀等场景,以及人物、动物等形象。彩陶:在黄河、 长江、珠江等流域的原始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彩 陶。这些彩陶上的图案和色彩反映了原始人类的审美 情趣和对自然的观察。雕塑:原始雕塑主要以玉器、 陶器、石器等形式存在。这些雕塑作品形态各异,有 的表现了动物形象,有的则表现了人物形象。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__PPT教案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__PPT教案
商代中期还出现了挂有原始青釉的器皿。到了西周,青釉器 的烧制有较大发展,分布范围更加广泛。商与西周的青釉器 皿,虽然烧制温度已达1 200 ºC,吸水性弱,矿物组成已经接 近瓷器,器表有釉,但胎呈灰色,薄层不透光,所以还不能 称为真正的瓷 商
斗拱是这时建筑的另一特点。这种结构将建筑物上部的重 量平均分配在木构架上,分散屋顶的剪应力,同时也能使 屋顶的出檐较大,以保护台基。牛牛文档分享二、刻纹白陶和原始瓷器
代表商代制陶工艺杰出成就的是刻纹白陶和青釉器皿。白陶 用色白质细的瓷土或高岭土为原料烧制而成。烧制成功以后 器表和胎质都成白色。白陶器皿刻纹细腻,陶质坚硬,质地 精良,不易吸水,且叩之发音清越,所以在当时属于珍品,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白陶的出现多在商代,自西周以后便 衰落了。
与纹饰经历了一个由简朴到繁缛、由凝重到生动的发展演变 过程。 殷商时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总体 风格造型凝重雄浑,纹饰繁丽深沉。 西周青铜器风格由奇诡转为典雅。 春秋时代,一方面衰微的周王室不能再垄断青铜器铸造,另 一方面各诸侯国铸器增多,手法不断翻新,形成不同的地域 风格。 战国青铜器追求色彩效果和材质对比,以圆雕、镂空透雕的 动物形象作装饰,复 原 件 ) 湖件 )
河 南 信 阳 长 台 关 长 台 关 出 土 战 国牛牛文档分享三、漆器和丝织刺绣
牛牛文档分享彩绘漆盒 湖北江陵两台山是漆器上的装饰图像,有的绘 制在丧葬用具如漆棺上,有的绘制在各种日用器物上。湖 北荆门包山大冢出土的一件战国漆奁上绘制的《车马人物 出行图》,南 长 沙南 长 沙 陈青铜雕塑的成就 南 长 沙 仰 天 湖 出 土战 国牛牛文档分享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四节 壁画、帛画和漆画
对先秦壁画的研究是以相关文献和遗存为依据进行的谨慎 推论,论证的范围也主要涉及壁画的内容,但是两幅著名 的战国帛画《人物驭龙图》和《人物龙凤图》却能使我们 获得关于当时绘画的更多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精工富丽的院体花鸟画

双 喜 图
崔 白

• 柳鸦芦雁图 赵佶 宋
2.追求笔墨意趣的文人花鸟画
• 墨竹图 文同 宋
• 枯木怪石图 苏轼 宋
• 四梅图(局部) 扬无咎 宋
• 猿图 法常 宋
三、人物画
• 宋代的宗教人物画不及唐代盛行,也不及唐代气势雄伟。 但仍有不少名家参加了寺观壁画的创作与绘制,一定程度 上继承了唐代以来的传统。宋代人物画的表现主题、题材 范围比起唐代、五代的绘画则有明显的变化和拓展,平民 市井的乡村生活,各种社会风俗活动,以及边区少数民族 生活,都成了画家们精心构思和表现的内容。
• 继承宋代已成潮流的文人士大夫绘画在元代画坛上占据着 显著地位,元代前期的赵孟頫、高克恭、任仁发等位居显 要的馆阁士大夫均以擅长绘画著称。元代中后期文人画家 以集中于江浙一带的画家为代表。“元四家”的黄公望、 吴镇、倪瓒、王蒙主要师法董源、巨然和北宋山水诸家, 以水墨或浅绛写江南山水,各自创立自己的风貌。此时文 人画与工匠画有了更明确的分野。花鸟画也向水墨方向发 展,梅、兰、竹、石为主要题材,出现了李衎、管道昇、 柯九思、顾安、王冕等代表画家。
• 富春山居图(局部) 黄公望 元

渔 父 图
吴 镇

• 渔庄秋霁图 倪瓒 元

青 卞 隐 居 图
王 蒙

二、花鸟画
• 元代花鸟画大体上可分两类,一类是延续宋代院体花鸟画 而略有发展。另一类则是在继承苏轼、米芾等文人画传统 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占主流地位的水墨花鸟画,大都借梅兰 竹菊之形以寓君子之德。
• 朝元仙仗图(局部) 武宗元 宋
• 五马图(局部) 李公麟 宋
• 清明上河图(局部) 张择端 宋
• 采薇图(局部) 李唐 宋

泼 墨 仙 人 图
梁 楷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三节 辽、金、西夏绘画
一、辽代绘画• •Fra bibliotek深竹




























二、金代绘画
• 保圣寺降龙罗汉像 宋
• 灵岩寺罗汉彩塑 宋

山 西 晋 祠 女 彩 塑

• 养鸡女 大足石窟摩崖雕刻 宋
二、辽、金、西夏的雕塑
• 下华严寺菩萨彩塑 山西大同 辽
• 戏曲人物砖雕 山西稷山出土 金

三、元代雕塑
山 西 晋 城 玉 皇 庙
星 宿 之 胃 土 雉 彩 塑
28
• 广目天王 北京居庸关云台山石刻
一、山水画
• 元代新的绘画风气的到来与赵孟頫的开启密切相关。
• 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四人的创作集中体现了元代山 水画的最高成就。四家既有各自的鲜明个性特点,又都具 有元代山水画的时代风貌。他们强调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 状物寄情,属典型的文人画,对明、清绘画影响巨大。
• 鹊华秋色图 赵孟頫 元
• 米芾创造了一种浓淡枯湿横点、积点成山的山水画技法, 后世称之为“米点”,称其山水画为“米氏云山”、“米 家云山”或“米点山水”。由于历史的原因,米芾山水画 的真迹至今无一遗存,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其子米友仁的山 水画和元代的一些模仿品中见到米家山水的面貌。
• 潇湘奇观图 米友仁 宋
• 青绿山水画在宋代仍受到宫廷贵族的欣赏。
• 花鸟图 钱选 元
• 墨梅图 王冕 元
• 秀石疏林图 赵孟頫 元
三、道释壁画和人物画
• 元代人物画成就远不如唐宋时期。唯有肖像画成绩比较突 出。同时,宗教壁画和界画受到元代统治者的偏爱,有了 较快的发展。
• 朝元图(局部) 永乐宫壁画 元
• 杨竹西小像 倪瓒、王绎 元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六节 建筑艺术
一、宋代建筑
• 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 宋
•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前飞梁 宋
二、辽、金的建筑
•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辽
•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辽
三、元代建筑
• 北京妙应寺白塔 元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七节 工艺美术
• 宋代官府所设立的手工业管理机构非常庞大,并有细致的 分工。城市的繁荣,市民的激增,导致大量工艺美术向商 品化和平民化的方向发展。各种工艺产品,大多不惜工本, 十分精美。宋代尤以陶瓷工艺的成就最为辉煌,其余工艺 门类亦有相应的发展与提高。
• 千里江山图(局部) 王希孟 宋
• 到南宋,山水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产生了开创南宋山水 画刚健峻锐,水墨苍劲新风格的南宋四家——李唐、刘松 年、马远、夏圭。
• 万壑松风图 李唐 宋
• 四景山水图 刘松年 宋

踏 歌 图
马 远

• 溪山清远图(局部) 夏圭 宋
二、花鸟画
• 宋代是花鸟画空前发展的时期。一方面有画院画家应宫廷 厅堂壁装饰之需要而创作的承袭五代的“黄家富贵”的花 鸟画风,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的水墨花鸟画也形成了独特 的体系,不拘陈法,寄情于笔墨,与院体花鸟画形成鲜明 对比。
• 赤壁图 武元直 金
• 幽竹枯槎图 王庭筠 金
• 文姬归汉图 (局部) 张瑀 金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四节 元代绘画
• 元代由于政权的更替,战争引起的社会动荡等方面的原因, 绘画出现了和宋代显著不同的特点。人物画主要成就更多 地体现在寺观壁画方面,宋代院体绘画精密不苟的画风, 元代已成衰微之势。
第五节 雕塑艺术
• 宋元雕塑成就主要反映在宗教题材上,尤其是佛教艺术雕 塑。宋元雕塑在规模上不及隋唐时代的气势宏伟。在审美 上也失去了隋唐的静穆和神圣,而倾向于在宗教雕塑中渗 入世俗性和现实性的成分。
一、宋代雕塑
• 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罗汉题材的雕塑,均以其丰富多姿的 艺术造像而取得很高的成就。其中以保圣寺和灵岩寺的彩 塑为著名。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__第6章
第二节 宋代绘画
一、山水画
• 北宋山水画主要继承五代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山水 画派,多以全景式构图来表现北方山川林木,画风雄沉壮 伟,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成、范宽和郭熙。
• 读碑窠石图 李成 宋
• 雪景寒林图 范宽 宋

溪 山 行 旅 图
范 宽

• 郭熙 早春图 宋
• 元代统治者不仅爱好工艺美术,而且有的甚至还亲自学习 各种手工艺技术。这样,就使得工艺美术和手工艺人的地 位得到空前的提高,几无异于画师。加上元代对外交往空 前扩大,文化、贸易往来频繁,不断吸收外来艺术的影响, 工艺美术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增加了新品种,新式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