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光合(1)
光合量的有关计算1-4
光合量的题组训练一通州市三余中学1.下图表示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吸收CO2和释放C02的变化图解。
请据图回答:(1)连续24小时用X强度的光照处理植物,则B的有机物变化量为 mg,A的有机物将。
(2)若黑暗处理14小时,光照处理12小时,在光照强度为Y时,A植物的有机物变化量为 mg。
若黑暗处理12小时,光照处理14小时,在光照强度为X时,B植物的有机物变化量为 mg。
(3)对B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小时,平均光照强度在 klux以上才能使CO2的吸收量超过CO2的释放量。
(4)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小时),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是,B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是。
⑸(以下数字都是指一小时中,以A植物为例,光强为Z)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叶绿体固定的CO2,光合作用释放的O2,植物固定的CO2,植物释放的O2,叶绿体吸收的CO2,叶绿体释放的O2。
2.《雷州市200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试卷生物》(32题)下表列出了冬小麦幼苗在一定光照强度、不同温度下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
速率以每小时每平方分米叶面积固定或放出的CO2毫克数表示(CO2mg/dm2h)。
温度5℃10℃15℃20℃25℃30℃光合速率 1.4 3.0 3.9 4.3 4.5 4.6呼吸速率0.4 0.5 0.8 1.3 2.0 2.6 请分析回答:(1)由表中可知,什么温度下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2)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冬小麦积累有机物的量与温度成正比。
当温度继续升高,所积累的有机物量反而减少,原因是。
(4)请利用有关信息,在下表中图示冬小麦的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光合量的题组训练二通州市三余中学3.将一片新鲜叶片放在特殊的装置内,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到氧气释放量如下表所示:光强度0 2 4 6 811214O2释放量(μL/cm2叶面/min)-0.2.2.4.81.21.21.2⑴请在下表中填出相应的数据:光强度0 2 4 6 811214O2释放量(μL/cm2叶面/min)-0.2.2.4.81.21.21.2细胞呼吸量总光合量净光合量⑵请用你所得的数据在下图中画出相应的两条曲线4.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用适当的相同的光照射1h,测其重量变化(假设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人教版 必修一 微专题四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曲线模型及相关实验设计 课件 (48张)
时间相等,龙血树能正常生长 C.补充适量的无机盐可能导致图乙中D点左移 D.图乙中影响D、E两点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相同
叶绿体消耗二氧化碳的速率表示总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 率+净光合速率,据图甲 分析,温度为30 ℃和40 ℃ 时,叶绿体消耗二氧化碳 的速率相等,A正确; 40 ℃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若黑夜和白天时间相等, 则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为(5+5)×12-5×24=0,故龙血树不能正常 生长,B错误;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胞利用
场所 条件
联系
叶绿体 只在光下进行
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1)物质方面 ①C:CO2—反暗—应→(CH2O)—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丙酮酸—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CO2。 ②O:H2O—光—反—应→O2—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2O。 ③H : H2O —光—反—应→ NADPH —暗—反—应→ (CH2O) —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 [H]—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2O。
(2)能量方面:光能—光—反—应→ATP 和 NADPH 中的能量—反—暗应→(CH2O)中的 热能
能量—细呼—胞吸→A各T项P中生的命能活量动
2.微观辨析真正(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关系(以光合速 率大于呼吸速率为例)
项目
表示方法(单位:g·cm-2·h-1)
呼吸 速率
净光合 速率
三、测定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方法 1.“装置图法”测定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 (1)测定装置
(2)测定方法及解读 ①测定呼吸速率(装置甲) a.装置甲烧杯中放入适宜浓度NaOH溶液用于吸 收CO2。 b.玻璃钟罩遮光处理,以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扰。 c.置于适宜温度环境中。 d.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用红色液滴单位时间内向左移动的距离代表呼吸速率)。
光合作用第一阶段的产物
光合作用第一阶段的产物
光合作用第一阶段是光反应阶段。
当一束阳光照射到叶子上并进入叶绿体时,内囊体薄膜上的叶绿素受光激发并释放电子,同时水被分解成氧气和氢离子,这就是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的来源。
释放的电子通过一系列电子载体移动也称为电子传递链,并在此过程中导致类囊体膜内氢离子不断积累,因此产生了浓度梯度。
当氢离子通过ATP合成酶平衡浓度梯度时,也为ATP的合成提供了能量。
ATP和Pi聚集在一起形成ATP。
ATP是一种像货币一样的能量分子,在水解时会释放大量能量,而通过电子传输链的电子最终与辅酶Ⅱ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也就是还原氢。
因此光反应的结果是产生氧气以及ATP和还原氢。
新教材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精品公开课课件5-4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第2课时)
条件:光、色素、多种酶
场所:类囊体薄膜
水的光解: H2O
光 色素
O2 + H+ + e-
物质转化:
ATP的合成:ADP + Pi + 能量 NADPH的合成:NADP+ + H+
+
酶ATP e- 酶
+ H2O NADPH
能量转化: 光能
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
产物:O2、NADPH、ATP
四、光合作用的过程——暗反应
1941 鲁宾和卡门 20世纪40代 卡尔文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 光合产物中有机物的碳来自CO2
二、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 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 放出氧气的过程。
CO2+H2O 光能 (CH2O)+O2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根据是否需要光能,这些化学反应可以概括地分为光反应和暗 反应,现在也称为碳反应,两个阶段。
(3 )
条件: 场所: 物质变化: 能量转变:
条件:
场所: 物质 变化: 能量转变:
即时训练
1
2
3 4
5
2.NADP+和类AD囊P体的移薄动膜途径呢? 从叶绿体叶基质绿到体类基囊质体薄膜。
3.NA光D能PH→的AT作P用、?N①A在DPCH3的中还活原跃中的作化还学原能剂→;有②机为物C中3的稳还定原的提化供学能量
五、光合作用中元素的转移
CO2 + H2O
叶绿体 光能
(CH2O)+ O2
①H的转移: H2O → NADPH→ (CH2O )
产物
光合作用各阶段反应式
光合作用各阶段反应式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些原核生物的重要生命过程,它通过吸收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能吸收、光合电子传递、光化学反应和碳同化四个阶段。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四个阶段的反应式及其过程。
一、光能吸收阶段:光能吸收是光合作用的第一步,它发生在植物的叶绿素分子中。
叶绿素是植物中负责吸收光能的主要色素,它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光子。
在光能吸收阶段,光子被吸收后,叶绿素分子中的电子被激发,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光能吸收反应式:光子 + 叶绿素→ 激发态叶绿素二、光合电子传递阶段:光合电子传递是光合作用的第二步,它发生在叶绿体的光合膜中。
在这一阶段,激发态叶绿素分子中的电子经过一系列传递过程,最终被传递到反应中心复合物。
在光合电子传递过程中,光能被转化为电能,并产生了一系列的还原剂和氧化剂。
光合电子传递反应式:激发态叶绿素→ 反应中心复合物三、光化学反应阶段:光化学反应是光合作用的第三步,它发生在反应中心复合物中。
在这一阶段,光能被用来驱动化学反应,将氧化剂还原为还原剂。
其中最重要的反应是光解水反应,它将水分子分解为氧气和电子。
光化学反应反应式:光+ H2O → O2 + 2H+ + 2e-四、碳同化阶段:碳同化是光合作用的最后一步,它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
在这一阶段,植物利用光合产生的还原剂和二氧化碳进行化学反应,产生有机物质,如葡萄糖。
这个过程被称为光合碳同化。
碳同化反应式:CO2 + 2H+ + 2e- → (CH2O) + H2O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也是地球上维持生命的重要过程之一。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和有机物质。
同时,光合作用还能够释放出氧气,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保持地球生态平衡。
总结:光合作用包括光能吸收、光合电子传递、光化学反应和碳同化四个阶段。
在光能吸收阶段,光子被叶绿素吸收,激发叶绿素分子中的电子。
光合作用知识总结
光合作用知识总结1.反应方程式:光合作用的总反应方程式为:6CO2+6H2O+光能→C6H12O6+6O2其中,CO2是二氧化碳,H2O是水,光能是太阳能,C6H12O6是葡萄糖,O2是氧气。
该反应是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共同完成的。
2.光反应(光合作用的第一阶段):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内膜系统中,包括光能的吸收和光化学反应两个过程。
植物中的叶绿体色素(如叶绿素a)通过吸收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在光化学反应中,水发生光解产生氧气和电子,产生的电子被叶绿体色素和电子传递链接收和传递。
在光反应中,还产生了ATP(三磷酸腺苷)和NADP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酯)等高能化合物。
3.暗反应(光合作用的第二阶段):暗反应是在无光条件下进行的,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暗反应主要包括固定二氧化碳、还原二氧化碳和合成有机物质等过程。
固定二氧化碳是指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叶绿体中的鲁宾斯科酸反应,形成6个磷酸核糖和6个六碳分子。
还原二氧化碳是指使用光反应中产生的ATP和NADPH 将磷酸核糖还原为葡萄糖等有机物。
暗反应还包括其他辅助酶和化合物的参与,综合完成有机物质的合成。
4.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光强和二氧化碳浓度。
光合作用的速率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光强过大时会导致叶片热损失。
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作用的速率越快。
气温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也很大,适宜的温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
此外,水分、养分和叶片的解剖结构等因素也会影响光合作用。
5.全球变暖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气候变化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变得日益重要。
温度升高会导致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造成光合作用的抑制或破坏。
此外,全球变暖还会导致水资源的减少,降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提供,进一步影响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的一种重要代谢过程,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高中生物】5.4优秀教案(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1课时)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从容说课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光合作用也真实地显示出生命系统的自主性和高度有序性。
初中阶段,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索性实验,初步形成光合作用的概念。
高中生物学课本将为学生提供光合作用的研究史料,期望学生不仅能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而且能受到科学家崇高的精神境界的熏陶,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因此,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和讨论这一部分史料。
光合作用内容的学习始于绿叶中色素吸收和转化光能,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做好《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探究性实验,并借助投影机、三棱镜和新鲜菠菜叶片滤液和新鲜胡萝卜滤液等材料做好绿叶中色素吸收光谱的演示实验,通过叶绿体结构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相统一。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是本小节的重点和难点,要让学生重点掌握这两个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以及发生的部位和条件,并从物质和能量转变的高度去认识光合作用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尝试让学生利用各种媒体去调查和收集农业生产上有哪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并组织好学生完成教材中的探究活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2.过程与方法(1)自主与合作学习:利用各种媒体调查和收集资料,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2)训练表达能力:尝试将你所获得的信息表达出来。
(3)活动与探究:通过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科学家们崇高的精神境界的熏陶,并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5.4 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 呼吸速率和光和速率的测定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
模型-4.光合速率的测定
• 3.实验误差的校正
模型-4.光合速率的测定
2.黑白瓶法
瓶身
是否放入长势 良好的植物
放入适 宜水深
测定时间 测定项目
取值表示量
A 黑瓶
不放
相同
放入时测定 水中溶氧量为: 水中溶氧量 初始值
B 黑瓶
放入
相同
一段时间后测定 与初始值的差值 水中溶氧量 为:有氧呼吸量
光合速率测定Βιβλιοθήκη 模型-4.光合速率的测定• 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
模型-4.光合速率的测定
1.净光合速率的测定方法
(1)条件:整个装置必须在光下,光是植物进行 光合作用的条件。 (2)NaHCO3溶液作用:烧杯中的NaHCO3溶液保证 了容器内CO2浓度的恒定,满足了绿色植物光合 作用的需求。 (3)植物光合速率测定指标:植物光合作用释放 氧气,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毛细管内的有 色液滴右移。单位时间内有色液滴右移的体积
C 白瓶
放入
相同
与B瓶相同时间后 与初始值的差值 测定水中溶氧量 为:净光合量
例题-4
针对训练-2
即表示: 净光合速率。
模型-4.光合速率的测定
2.测定组织细胞呼吸速率
(1)细胞呼吸速率:常用单位时间CO2释放 量或O2吸收量来表示。
(2)原理:组织细胞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 CO2,CO2被NaOH溶液吸收,使容器内气体压 强减小,刻度管内的有色液滴左移。单位时
间内液滴左移的体积即表示: 呼吸速率。
3.5.1《光合作用》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上册
在课堂的开始,我将以一组展示绿色植物生长的照片导入新课。这些照片将呈现出植物在阳光下的生长状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植物能在阳光下生长得更好?从而引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1.绿色植物是如何利用阳光进行生长的?
2.光合作用是什么?它对生物圈有什么重要意义?
3.我们身边的光合作用实例有哪些?
2.技能点:实验操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问题分析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
-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形象生动地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设计分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
2.教学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3.填空题:填写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应用题:结合实际生活,设计一些光合作用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课堂的最后,我将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归纳。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光合作用知识,总结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和作用。
2.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光合作用的收获和感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定期进行课堂测验,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教学拓展: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植物园、进行户外观察等,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生物学科的魅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效果。
2022-2023学年 人教版 必修一 光合作用的原理课件 (67张)
二、光合作用过程分析 列表比较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
比较项目
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反应场所 _叶__绿__体__的__类__囊__体__薄__膜__上__ _叶__绿__体__的__基__质__中__
பைடு நூலகம்
反应速度 区别
与光的关系
_较__快__ 必须在__光___下进行
_较__缓__慢__ 不需要叶绿素和光,需 要多种酶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
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黄瓜幼苗可以吸收水,增加鲜重;也可以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 合成相关的化合物;也可以利用大气中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 有机物增加细胞干重。植物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了有机物中的化 学能,并没有增加黄瓜幼苗的质量,故黄瓜幼苗在光照下增加的质 量来自水、矿质元素、空气。综上所述,A项符合题意。
(4)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ATP可以为细胞内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5)14CO2中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5→(14CH2O)( × )
核心探讨
一、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索实验分析 1.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如下,O2是来自H2O还是来自CO2,请据实验结果进 行分析。 CO2+H2O —叶—光绿—能—体→ (CH2O)+O2 (1)实验一:鲁宾和卡门实验 ①实验思路:用_同__位__素__示__踪__法来研究物质的去路。 ②材料:小球藻。
(2)暗反应阶段 ①条件:_有__没__有__光__都能进行。 ②场所:_叶__绿__体__基__质__。 ③过程(卡尔文循环) a.CO2的固定:C5+CO2 —— 酶→_2_C_3_。 b.C3的还原:2C3—A—TP—、—酶N—A—D—PH→ (CH2O)+C5。
高中生物第4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二节第1课时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与光合色素学案苏教版必修1
第1课时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与光合色素[学习目标] 1.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说出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3.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的方法。
一、解开光合作用之谜1.下图是萨克斯的实验,请分析:(1)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24小时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防止干扰实验结果。
(2)该实验是如何形成对照的?答案树叶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形成了对照。
(3)为什么要用酒精脱色后再用碘液处理?答案避免叶片颜色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答案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
2.萨克斯实验跟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对照设计方法相同吗?答案不相同。
萨克斯实验的对照方式为自身对照(一半曝光与另一半遮光);而鲁宾和卡门实验的对照方式为相互对照(通过标记不同的物质:H218O和C18O2)。
3.借鉴普利斯特莱和萨克斯的实验方法,如何设计实验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答案将绿色植物放在玻璃罩内,一组中加入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一组加入盛有等量蒸馏水的烧杯。
暗处理一段时间后,再置于相同光照条件下,经碘蒸气处理,观察是否有蓝色出现。
1.下列实验中,科学家使用的方法不同于其他的是( )A.科学家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的研究B.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C.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来自水D.卡尔文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化途径答案 B解析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进行了研究,发现3H标记的亮氨酸在细胞内出现的先后顺序;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CO2被用于合成糖类等有机物,上述三个实验都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萨克斯通过对绿叶的遮光与曝光处理,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该实验没有采用同位素标记法。
2.如图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的示意图。
高中生物第一册 5 4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换 教学设计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说出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5、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能力方面: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研究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究过程,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⑴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⑵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⑷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解决方法:⑴通过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分离出的不同色带,色带的颜色、分布顺序和宽窄,思考其原因及作用。
⑵让学生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光合作用的过程,明确每一个物质变化的来龙去脉和相应的能量转化的过程。
⑶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2、教学难点:⑴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⑵探究影响光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解决方法:⑴通过由浅入深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区别和联系。
⑵通过探究活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方法:讲解、实验法。
五、教具准备:课件六、学生活动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需了解的知识点。
2、让学生讨论认识叶绿体的结构,这种结构有哪些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特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因素等。
七、教学程序第1课时[问题探讨]结合教材讨论:1、靠人工光源生产蔬菜有什么好处?2、为什么要控制二氧化碳浓度、营养液成分和温度等条件?导言:追根溯源,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
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要靠光合作用,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首先要能够捕获光能,那么捕获光能的色素有哪些呢?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光合作用(共47张PPT)
图一
图二
1、图二曲线和图一曲线有何不同,A、B、C三点的含义是什么?
A
AB
B
B点之后
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
阳生 阴生
若图中两条曲线分别代表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请把 它们区分出来。
B 和 B′点都表示 CO2 饱和点。
应用:“正其行,通其风”,增施农家肥
3.温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应 增大昼夜温差:
用
白天调到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夜晚适当降温,以降低作物细胞 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保证有机物的积累,促进作物生长。
水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夏季中午温度高 蒸腾作用强 叶片缺水
气孔关闭
结论: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二、1779年英格豪斯(荷兰)实验
黑暗
光下
①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 ②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一段时间后
结论:植物可 以更新空气
一段时间后
三、1785年,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是 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四、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 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ch光合作用中c3c5atph的含量变化h减少atp减少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ch2o合成量减少光照强弱co2供应丌变光照丌变减少co2供应含量上升ch2o合成量减少h相对增加atp相对增加条件c3c5h和atpch2o合成量光照减弱co2供应不变光照增强co2供应不变光照不变增加co2供应光照不变减少co2供应减少减少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减少减少减少减少减少减少增加增加减少减少减少减少增加增加减少减少减少减少增加增加增加增加hatp变化同步c3c5变化相反变化发生在短时间内后又建立新平衡
高中生物学必修1 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提示:
【例1】下列关于探究光合作用原理实验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和好氧细菌为材料,证明光合作用
的场所是叶绿体 B.希尔证明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发生水的光
解,产生氧气 C.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光合作
(2)若用14C标记CO2中的C,则能在光合作用过程中 的哪些物质中检测到放射性?请标出C的转移途径。
提示:14CO2→2C3(只有一个14C)→(14CH2O)。
3.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 通过分析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能量变化,概 述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提示: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ATP,暗反 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和NADP+。 4.通过以上分析,归纳光合作用的实质。 提示: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母题延伸】
阶段Ⅰ中,H2O中的H是如何成为a中的H元素的? 提示:H2O被分解产生H+,H+与NADP+结合形成NADPH。 【例4】正常生长的绿藻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
速将培养瓶罩住,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能发生的
现象是( )
A.O2的产生停止 C.C5的生成减慢 答案:B
B.ATP含量上升 D.C3的还原减慢
(3)温度。
光合作用是在酶催化下进行的,温度直接影响酶
的活性。
AB段:随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强度逐渐
。
BC段: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
,光合作
用强度
。
答案:增强 下降 减弱
(4)矿质元素。
矿质元素是参与光合作用的
、
、____
、 等物质的组成元素。如果缺乏,会影响光合作
【任务驱动式】3.4.1 光合作用(一) 教案 (含答案) (2024年)生物学北师版七年级上册
第4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一)教学目标1.领悟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结果。
2.领略科学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
3.通过光合作用过程分析其原料、条件和产物。
重点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原料、条件、产物难点通过光合作用过程分析其原料、条件和产物教学准备“光合作用(一)”课件导学过程【情境导入】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全都来源于土壤,包括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这么认为。
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实际上只是一个经验上的推测,并没有进行相应的科学实验。
那么,植物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生长的呢?【探究主题一】柳苗生长之谜开启了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一)阅读教材P69相关内容,读图4-1,熟悉海尔蒙特实验。
1.海尔蒙特(比利时)实验:他将一棵重2.3 kg的柳苗栽种到一个盛有土壤的木桶中,木桶内土壤的质量是90 kg。
此后,他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柳苗。
为了防止灰尘落入,他专门制作了桶盖。
5年过去了,柳苗渐渐地长大了。
他再次称量柳苗和土壤的质量,结果使海尔蒙特大吃一惊:柳苗质量增加了74.5 kg,土壤质量仅仅减少了0.057 kg。
2.实验结论:柳苗生长所需要的物质,并不是由土壤直接转化的,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
3.提出问题: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从植物生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来源,还应该考虑什么因素?(二)阅读教材P70第一、二自然段,读图4-2,熟悉普利斯特利实验。
1.普利斯特利(英国)实验:(1)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鼠放到密闭的玻璃罩里,不久,蜡烛熄灭了,小鼠死去了。
(如图)(2)光照下,将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盆植物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植物能够长时间活着,蜡烛也没有熄灭。
(如图)(3)光照下,把一盆植物和一只小鼠同时放到一个密闭容器里,植物和小鼠都能够正常地活着。
(如图)2.得出结论:植物能够净化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高中生物 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教学设计 上学期人教版 必修1
第5章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一、教学分析(一)课标分析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内容要求是“2.2.3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这些能量在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糖与氧气的过程中,转换并储存为糖分子中的化学能”,在课程标准的“教学提示”中针对概念2的教学有两条是(4)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5)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由课程标准要求可知,本节内容侧重引导学生从物质与能量视角探索光合作用,阐明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贯穿着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二)教材分析1.本节的教学目标(1)能从结构与功能观的角度,解释叶绿体的结构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
能从物质和能量观的角度,阐明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2)能采用归纳与概括、审辨与创新、比较与综合等方法分析、探究、论证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并能阐明个人观点。
(3)能基于给定的条件,完成绿叶中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设计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并对结果进行交流与讨论。
(4)能利用所学知识参与植物工厂的建设、植树造林的意义等社会事务的讨论与践行。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光合作用有一定认知,但不了解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无法体会植物精巧结构与复杂生理功能间的协调,同时也不能从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光合作用,因此无法深刻体会光合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但高中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认知能力,并具有强烈的探索欲,因此,能理性对探究实验进行分析,进而获得真知。
二、课时教学方案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从结构与功能观的角度,解释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操作原理。
2.能认识到对光合色素的研究需基于科学事实,并通过绘制曲线等方式分析光合色素的吸光特点,得出合理的结论。
3.能基于给定的条件,完成绿叶中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4.能利用所学知识对植物工厂的建设提供意见和建议。
(二)教学重难点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三)教学策略用教材“问题探讨”及学生参观植物工厂后的体会做导入,既结合现代农业,又与课题《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紧密联系。
1-5-4(练习)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1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1.在圆形滤纸的中央,点上绿叶色素的提取液进行层析,随着层析液从滤纸的中央向四周扩散,形成四个色素环带,排在最里圈的色素是()A.橙黄色 B.黄绿色 C.蓝绿色 D.黄色2.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时,滤纸条最上端的色素名称和颜色分别是()A.叶绿素a、蓝绿色 B.叶绿素b、黄绿色C.胡萝卜素、橙黄色 D.叶黄素、黄色3.促使各种色素在滤纸上扩散的物质是()()A.丙酮 B.碳酸钙 C.二氧化硅 D.层析液4.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不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A.滤纸上几种色素会扩散不均匀而影响实验结果B.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C.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实验失败D.滤纸上的几种色素会混合起来不分散5.用纸层析法将绿叶中色素进行分离,在滤纸条上出现的最窄的一条色素带的颜色是A.黄色 B.橙黄色 C.黄绿色 D.蓝绿色6.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要加丙酮,其原因是()A.让色素溶解 B.防止叶绿素被破坏C.便于将叶片研磨成匀浆 D.促使叶绿体中色素分离7.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胡萝卜素 D.叶黄素8.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株高等植物所有的细胞都有叶绿体B.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有双层膜、基质和基粒C.叶绿体中色素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两类,可用丙酮新鲜叶中提取D.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9.将几株相同的天竺葵放在不同的光下生长,其他条件都相同,一段时间后,生长状态最差的应是()A.蓝紫光下的天竺葵 B.黄绿光下的天竺葵C.红橙光下的天竺葵 D.红光下的天竺葵10.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结果中,在滤纸条上相邻距离最远的两条色素带是A.叶绿素a和叶绿素b B.叶黄素和叶绿素aC.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D.叶黄素和叶绿素b11.如图所示,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开花植物产生O2需要光和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A.①②和①③ B.②③和①② C.②④和①③ D.②③和③④12.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描述中,不属于实验要求的是()A.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 B.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C.了解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 D.验证叶绿体中所含色素的种类13.下图表示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材料和用具,据图作答:(1)图①加入研钵内的物质:A 10 mL;作用是;B 少许,作用是研磨得充分;C 少许,作用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2光合作用的早期研究
• 1771年,英国化学家 Priestley 观察到, 植物有 净化空气作用 • 1779年,荷兰的J.Ingenhousz 证实, 植物只有 在光下才能净化空气 • 1782年, 瑞士的J.Senebier 用化学方法证明, CO2是光合作用必需的, O2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叶绿体色素的 结 构
叶绿素
藻胆素(phycobilin)
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谱图
光合电子传递链(“Z”链)
方框代表了蛋白 复合物。LHCⅠ 和LHCⅡ分别是 PSⅠ和PSⅡ各自 的聚光色素复合 体,M为含Mn的 放氧复合体,实 线箭头表示非环 式电子传递方向; 虚线箭头表示环 式或假环式电子 传递分叉处。 叶绿体中的电子传递模式
4.2 光合色素(叶绿体色素)
4.2.1结构与性质
叶 绿 素 类 (chlorophyll) 类胡萝卜素类 (carotenoid) 藻 胆 素 聚光色素(天线色素) 叶 绿 素 类 a 叶 绿 素 类 b 胡 萝 卜 素(carotene) 叶 黄 (蓝绿色) (黄绿色) (橙黄色)
光 合 色 素
光合电子传递分为三种类型:
1)非环式电子传递(noncyclic electron transport)
指水中的电子经PSⅡ与PSⅠ一直传到NADP+的电子传递途径H2O→ PSⅡ→PQ→Cyt b6/f→PC→PSⅠ→Fd→FNR→ NADP+ 按非环式电子传递,每传递4个e-,分解2个H2O,释放1个O2,还原2个NADP+, 需吸收8个光量子,量子产额为1/8,同时转运8个H+进类囊体腔。
(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
光系统 I 两个光系统 光系统 II 证明:“红降”现象 双光增益效应(爱默生效应,Emerson effect) 光合链(“Z”链)
光合磷酸化
photophosphorylation
非环式光合磷酸化:
在光下叶绿体把光合电子传递与磷酸化 作用相偶联,使ADP与Pi形成ATP的过程, 称为光合磷酸化
4.1 光合作用的意义、研究历史与度量
4.1.1 光合作用的概念与意义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同化CO2和H2O,制 造有机物质并释放O2的过程。
光能 绿色细胞
6 CO2 + 6 H2O*
C6H12O6 + 6 O2 *
光合作用的意义:
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维持大气O2与CO2的相对平衡
ATP 合 成 的 部
位——ATP酶
质子反向转移和合成 ATP 是在 ATP 酶 (ATPase) 上进行的。 ATP 酶又叫 ATP 合成酶,也称偶联因子或 CF1-CFo 复 合体(它将ATP的合成与电子传递和 H+跨膜转运偶联起来) 叶绿体的ATP酶与线粒体、细菌膜上 的ATP酶结构十分相似,都由两个蛋 白复合体组成:一个是突出于膜表 面的亲水性的“ CF1”;另一个是埋 置于膜中的疏水性的“CFo”。
ATP 酶 由 九种 亚 基 组成 , 分 子量 为 550 000左右,催化的反应为磷酸酐 键的形成,即把 ADP 和 Pi 合成 ATP。 另外ATP酶还可以催化逆反应,即水 解 ATP,并偶联 H+ 向类囊体膜内运输。
ATP酶在膜上的分布
光合磷酸化机理
化学渗透学说模型(P. Mitchell 1961)
荧光和磷光现象的产生
激发态 第二单线态 ~ 60千卡
放热
第一单线态 ~ 43千卡
蓝 光
红 光 放热
荧 光
三线态
~ 31千卡
磷 光
基 态
叶绿素分子受光激发时电子能量水平图解
4.2.3叶绿素的生物合成
合成前体: δ - 氨基酮戊酸 合成途径: 合成条件: 光照 温度 矿质元素 水分 氧气
4.3 光 合 作 用 的 机 理
4.1.3 光合作用的度量
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rate): 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同化CO2量或积累干物质 的量,也叫光合强度.
单位: 微摩尔CO2 • 米 -2 • 秒 -1或克干重 • 米 -2 •秒 -1
真正光合速率 = 净光合速率 + 呼吸速率
光合生产率(净同化率): 生长植株的单位叶面积在一天内进行光合作用 减去呼吸和其它消耗之后净积累的干物质重。
2)环式电子传递(cyclic electron transport)
通常指PSⅠ中电子由经 Fd 经 PQ 、 Cytb6/f 、 PC 等传递体返回到 PSⅠ而构成的循环电子传递途径。即: PSⅠ→ Fd →PQ→ Cyt b6/f → PC → PSⅠ 环式电子传递不发生H2O的氧化,也不形成NADPH,但有H+的跨膜 运输,每传递一个电子需要吸收一个光量子。也有人认为,PSⅡ 中也存在着循环电子传递途径,其电子是从QB经Cytb559,然后 再回到P680
类囊体膜超分子蛋白质复合物
Cytb6/f复合体
Cytb6/f 复 合 体 作 为 连 接 PSⅡ与PSⅠ两个光系统的中 间电子载体系统,含有Cyt f、 Cyt b6(2 个,为电子传递循 环剂)和Rieske铁-硫蛋白(又 称〔 Fe-S〕R,是由 Rieske 发 现的非血红素的Fe蛋白质), 主要催化 PQH2 的氧化和 PC 的还原,并把质子从类囊体 膜外间质中跨膜转移到膜内 腔中。因此Cyt b6/f 复合体 又称PQH2·PC氧还酶。
第四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photosynthesis)
本章重点:
1. 光合作用的机理 2. 光呼吸的底物、催化反应的酶、反应部位 3.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内容
4.1 光合作用的意义、研究历史与度量 4.2 叶绿体与光合色素 4.3 光合作用 的 机 理 4.4 光呼吸(C2循环) 4.5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4.6 光合作用与产量形成
H 2O
NADP+
水的光解 (water photolysis) :
希尔反应( Hill , 1937) 离体叶绿体在光下进行水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 2H2O* + 2A
光 叶绿体 ( Mn Cl )
2AH2 + O2*
4.3.2同化力(assimilatory power)的形成:
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
4.3.1原初反应(primary reaction):
光能的吸收、
传递、
转换(光能转换成电能)
水的光解(光 色素 系统
e
H 2O
D
P
A
反应中心
NADP+
光 合 作 用 单 位
光能的吸收与传递
NADPH+H+
光能的转换:
D • P•A D • P* • A D • P+ • AD + • P • A-
通过PSI和PSII进行的,电子传递是单向 的开放通路,引起ATP及NADPH的形成, 并伴有H2O的光解和O2的释放 电子传递只经过PSI,是一个闭合的回路, 其引起的磷酸化过程不伴有H2O的光解和 NADPH的形成
循环式光合磷酸化:
假环式光合磷酸化:
类似于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伴有H2O的光 解和O2的释放,但不能形成NADPH (NADP+不足时才发生)
素(xanthophyll ) ( 黄 色 )
据作用分类
反应中心色素
4.2.2光学特性
1) 吸收光谱(absorptionspectrum) 光
连 续 光 谱 吸 收 光 谱
光
2)荧光 (fluorescence) 与磷光 (phosphorescence)现象 荧光现象: 叶绿素提取液在透射光下为绿色,在反射光 下为暗红色,这种现象叫荧光现象,发出的光 叫荧光. 磷光现象: 当荧光出现后,立即中断光源,色素分子仍 能持续短时间的“余辉”,这种现象,叫磷 光现象,发出的光叫磷光.
红降现象和双光增益效应
PSⅡ复合体的组成与反应中心中的电子传递
PSⅡ是含有多亚 基的蛋白复合体。 它由聚光色素复 合体Ⅱ、中心天 线、反应中心、 放氧复合体、细 胞色素和多种辅 助因子组成。
光系统‖的反应中心
PSⅠ复合体
PSⅠ的生理功能是吸收光能,进行光化学反应,产 生强的还原剂,用于还原 NADP+,实现 PC 到 NADP+的电子 传递。PSⅠ复合体的颗粒较小,直径约8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