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数学: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⑶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数学: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⑶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⑶主备: 乔兆权 审核:七年级备课组 姓名:学习目标1、会借助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再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作用2、进一步培养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通过实践与探索,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难点:认真读题,理清题目中较复杂的关系,正确找出问题中的两个等量关系一、课前热身1.公路的运价为1.5元/(吨·千米),里程为10km,货重200吨,则公路运费= .2.铁路的运价1.2元/(吨•千米),原料重100吨,里程20km ,则铁路运费=二、合作探究(阅读教材P108页探究,完成下面的分析)1、认真审题(至少读三遍),完成下面的问题(1)、公路运费= × ×公路运价;(2)、铁路运费= × × ;(3)、产品价值= × ;(4)、原料价值= × ;(5)、A 地到长青化工厂有多长一段是铁路?多长一段是公路?(6)、长青化工厂到B 地有多长一段是铁路?多长一段是公路?2、合作探究(先独立思考,有疑问作上记号,再小组讨论)⑴销售款与什么有关?原料费与什么有关?⑵设产品重x 吨,原料重y 吨.根据题中数量关系填写下表.产品x 吨 原料y 吨 合计 公路运费(元)铁路运费(元)价值(元)⑶题目所求的数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此需先解出___与____ . ⑷由上表,列方程组⑸解这个方程组,得 ____,____.x y =⎧⎨=⎩ 因此,这批产品的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和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三、典型例题剖析某牛奶加工厂现有鲜奶9吨,若在市场上直接销售鲜奶,每吨可获利润500元,若制成酸奶销售,每吨可获利润1200元,若制成奶片销售,每吨可获利润2000元.该厂生产能力如下:每天可加工3吨酸奶或1吨奶片,受人员和季节的限制,两种方式不能同时进行.受季节的限制,这批牛奶必须在4天内加工并销售完毕,为此该厂制定了两套方案:方案一:尽可能多的制成奶片,其余直接销售现牛奶方案二:将一部分制成奶片,其余制成酸奶销售,并恰好4天完成(1)你认为哪种方案获利最多,为什么? (2)本题解出之后,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小组共同讨论思路,完成后交流心得体会,教师引导完成)四、课堂小结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五、课堂检测1.某所中学现在有学生4200人,计划一年后初中在校生增加8%,高中在校生增加11%,这样全校学生将增加10%,这所学校现在的初中在校生和高中在校生人数各是多少人?2、某校初三(2)班40名同学为“希望工程”捐款,共捐款100元,捐款情况如下表:表格中捐款2元和3元的人数不小心被墨水污染已看不清楚。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探究2(课件)-2022—2023学年数学七年级下册(人教版)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探究2(课件)-2022—2023学年数学七年级下册(人教版)
解:设长方形的长为xcm,宽为ycm, 由题意得:
Ⅱ 2
y X-4
x 4 y 2,
Ⅰ 4
解得: 2( x 4) 4 y
x=8 y=2
答:原长方形长为8cm,宽为2cm。
某校现有校舍20000m2计划拆除部分旧校舍,改建新校舍,使校 舍总面积增加30%.若建造新校舍的面积为被拆除的旧校舍面积 的4倍,那么应该拆除多少旧校舍,建造多少新校舍?
解:设小长方形长为xcm,宽为ycm.
根据题意 ,得 x+3y=19
x=10
解得
7+3y=2y+x
y=3
1
小结
实际问题 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组)
数学问题
[方程(组)]
实际问题 的答案
双检验
解 方 程 ( 组 )
数学问题的解
为长方形AEFD和BCFE.设AE=xm,BE=ym,由题意得:
x+y=200 100x×4=3×100y
D
F

C

解这个方程组,得
x=120
A
E
x
B y
y=80
答:过长方形土地的长边上离一端约___1_2_0__m处,作这条边的
垂线,把这块地分为两个长方形土地.较大一块地种__甲__作物,
较小一块地种__乙__作物.
拓展提升
小明在拼图时发现8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恰好拼成一个大的 长方形,如图1所示.小红看见了,说:“我也来试一试.“结 果小红七拼八凑,拼成如图2那样的正方形,但中间留下了一个 洞,恰好是边长为2mm的小正方形,你能算出每个长方形的长和 宽是多少吗?
复习: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 1、审题 2、设未知数 3、列方程组 4、解方程组 5、检验 6、作答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教案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教案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课时)》教案凯里学院附属中学欧成志【教学目标】使学生继续经历如何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熟练掌握列方程组解实际问题的方法及一般步骤,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方程组模型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发展符号感。

在这过程中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分析实际问题,找等量关系并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转化问题,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组【教学方法】分析讨论,讲练结合,归纳点拨【教学过程】一、情景复习,引出课题悟空顺风探妖踪,千里只行四分钟.归时四分行六百,风速多少才称雄?(1)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列方程或方程组)(2)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审题、设未知数、列方程组、解方程组、检验、答。

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深化问题,合作探究1.(探究1):养牛场原有30只大牛和15只小牛,每天约用饲料675kg;一周后又购进12只大牛和5只小牛,这时每天约用饲料940kg.饲养员李大叔估计每只大牛每天约用饲料18~20kg,每只小牛每天约用饲料7~8kg.你认为他的估计正确吗?(1)“通过计算检验他的估计”这句话,需要我们计算什么?题目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检验李大叔估计是否正确)想知道李大叔估计的是否正确,我们应怎么办?(也就是说问题转化为求每只大牛和每只小牛1天约用饲料多少kg)(2)本题中有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共有几个等量关系?(4)我们如何来设未知数,列方程组解决问题呢?2.请同学们先思考,后动手,相互交流讨论。

老师板书讲解。

解:设每只大牛每天约用饲料x千克,每只小牛每天约用饲料y千克,根据题意得(提示学生要检验)答:每只大牛每天约用饲料20千克,每只小牛每天约用饲料5千克。

因此,李大叔对大牛的食量估计较准确,对小牛的食量估计偏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_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_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感悟新知
由这个方程组,得 x=5y. 把 x=5y 代入方程①,得 a=4(5y+y)=24y. 所以木筏从甲地漂流到乙地所需时间为 ay=24yy=24(h). 答:木筏从甲地漂流到乙地需 24 h.
知2-练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 9 在当地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李明家增加种植菠萝 的投资,使今年的菠萝喜获丰收. 如图8.3-1 是李明和 他的爸爸、妈妈的一段对话.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设甲种货物应装x 吨,乙种货物应装y 吨.
由题意,得
x+y 300, 6x+2 y 1200,
解得
x y
150, 150.
答:甲、乙两种货物应各装150 吨.
感悟新知
知1-练
1-1. 某校决定组织全校600 名师生去郊游,租用10 辆大客 车和8辆小客车,恰好全部坐满. 已知每辆大客车的座 位数比每辆小客车多15 个. 若设每辆大客车有x 个座 位,每辆小客车有y 个座位,则可列方程组为 10x+8y=600, __x_-__y_=__1_5_.______ .
套问题中的“配套”,销售问题中的“售价”“标 价”“折扣”等等.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2 某中学七年级甲、乙两班共有93 人,其中参加数学
课外兴趣小组的共有27
人,已知甲班有
1 4
的学生、
乙班有 1 的学生参加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求这两个
3
班各有多少人.
解题秘方:紧扣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关键是和、 差、倍、分关系,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等量关系.
感悟新知
解: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km/h, 水流速度为y km/h.
由答题:意这,艘得轮船170在x+x静-y水y中114的400,速. 度解为得17xykm13/7.h, ,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并解决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2.在列方程组的建模过程中,强化方程的模型思想.过程性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趣味性、现实性、科学性.【重点难点】重点:根据简单应用题的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难点:将实际情景中的数量关系抽取出来,并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表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知识回顾: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进一步提问: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二、新知探究探究点1:和差倍分问题例题讲解例1 (教材P99【探究1】)请同学们讨论以下各题:(1)你有什么办法检验李大叔估计的值是否准确?(2)问题中有几个未知数?(3)能写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吗?(4)能用等式表示出来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解答问题,检验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指导】解答“和、差、倍、分”问题要善于抓关键词,如“谁比谁大、小、多、少,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在谁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等,分析题意,准确找出等量关系.探究点2:行程问题例2 1.(教材P101习题8.3 T2变形)一艘轮船顺流航行时,每小时行32 km;逆流航行时,每小时行28 km,则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行_______km.(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于水流速度)2.甲乙两人在400 m的环形跑道上练习赛跑,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反向跑,经过25秒第一次相遇;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跑,经过250秒甲第一次追上乙.则甲、乙两人的平均速度分别是每秒_______m.要点归纳:环形问题的等量关系1.同时同地反向跑:(v甲+v乙)×t相遇=环长.2.同时同地同向跑:(v甲-v乙)×t追上=环长.解决顺逆流(风)行程问题常用的两个等量关系1.往返路程相等,即顺流(风)速度×顺流(风)时间=逆流(风)速度×逆流(风)时间.2.轮船(飞机)本身速度不变,即顺流(风)速度-水(风)速度=逆流(风)速度+水(风)速度.【方法技巧】行程问题中的两个重要相等关系(1)相遇问题:两人各自走的路程之和等于两地间的距离.(2)追及问题:两人同地不同时,同向而行,直至后者追上前者,两人所走路程相等;两人同时不同地,同向而行,直至后者追上前者,两人所走路程差等于两地的距离.例3 (教材P99探究2)问题1:本题研究的是长方形面积的分割问题,你能画出示意图帮助自己理解吗?问题2:长度涉及的数量关系?问题3:产量比与种植面积的比有什么关系?问题4:你能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并解决这个问题吗?问题5:你还能设计其他种植方案吗?三、检测反馈1.甲、乙两人练习跑步,若乙先跑10米,则甲跑5秒就可以追上乙;如果乙先跑2秒,甲跑4秒就可以追上乙.设甲的速度为x米/秒,乙的速度为y米/秒,根据题意,下列选项中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 B.C. D.2.某景点门票价格:成人票每张70元,儿童票每张35元.小明买20张门票共花了1 225元,设其中有x张成人票,y张儿童票,根据题意,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B.C. D.3.我校运动员分组训练,若每组7人,余3人;若每组8人,则缺5人;设运动员人数为x人,组数为y 组,则列方程组为( )A. B.C. D.4.如图,用12块相同的小长方形瓷砖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则每个小长方形瓷砖的面积是( )A.175 cm2B.300 cm2C.375 cm2D.336 cm25.某校去年有学生1000名,今年比去年增加5.4%,其中寄宿学生增加了6%,走读学生减少了2%.问该校去年有寄宿学生与走读学生各多少名?设去年有寄宿学生x名,走读学生y名,则可列出方程组为_______.6.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4,交换位置后,所得的新两位数比原两位数的4倍少9,则原两位数是_______.7.为了保护生态平衡,绿化环境,国家大力鼓励“退耕还林、还草”,其补偿政策如表(一);某农户承包了一片山坡地种树种草,所得到国家的补偿如表(二),问:该农户种树、种草各多少亩?表(一)种树、种草每亩每年补粮补钱情况表表(二)该农户收到乡政府下发的种树种草亩数及年补偿通知单8.甲、乙两人从相距36 km的两地相向而行,如果甲比乙先动身2 h,那么他们在乙动身2.5 h后相遇;如果乙比甲先动身2 h,那么他们在甲动身3 h后相遇,问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走多少km?四、本课小结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2)设两个未知数,找两个等量关系.(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联立方程组.(4)解方程组.(5)检验并作答.五、布置作业课本第101页第1,2,3题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用方程组表示问题中的条件及解方程组的相关知识,而且探究了用方程组解决具有现实意义的实际问题.(比如92页例2、95页例4).这一节安排了两个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比前面的问题更接近现实,数量关系相对比较隐蔽,因此这些问题的分析解决难度比以前的问题也要大些.这节课更为关注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数学模型的“探索”过程.它不仅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策略,而且为数学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它的模型化的方法,合理优化的思想意识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科学依据.所以设计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使学生在探究如何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组并解方程组、检验结果的合理性等能力,感受建立数学模型的作用.教学中我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背景,让学生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先独立探究,再进行合作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课时参考教案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课时参考教案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过程与方法:经历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开放性地寻求设计方案,培养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和体验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教学难点:用方程组刻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教具准备:小黑板教法:引导学法:探究-归纳课时: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前面我们初步体验了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其实生产、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也能用方程组解决.(出示问题)据以往的统计资料,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比是1:2,现要在一块长200 m,宽100 m的长方形土地上种植这两种作物,怎样把这块地分为两个长方形,使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是3:4?以上问题有哪些解法?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整理思路:(1)先确定有两种方法分割长方形;再分别求出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最后计算分割线的位置.(2)先求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比,再计算分割线的位置. (3)设未知数,列方程组求解.学生经讨论后发现列方程组求解较为方便.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1) 设未知数 (2) 找相等关系 (3) 列方程组 (4) 检验并作答如图,一种种植方案为:甲、乙两种作物的种植区域分别为长方形AEFD 和BCFE.设AE=xm ,BE=ym ,根据问题中涉及长度、产量的数量关系,列方程组200100:21003:4x y x y +=⎧⎨⨯=⎩ 解这个方程组得12080x y =⎧⎨=⎩ 过长方形土地的长边上离一端120m 处,把这块地分为两个长方形.较大一块地种甲作物,较小一块地种乙作物. 你还能设计别的种植方案吗?用类似的方法,可沿平行于线段AB 的方向分割长方形.三、课堂练习小颖在拼图时,发现8个一样大小的矩形(如图1所示),恰好可以拼成一个大的矩形.小彬看见了,说:“我来试一试.”结果小彬七拼八凑,拼成如图2那样的正方形.可怎么中间还留下一个洞,恰好是边长2 mm 的小正方形!你能帮他们解开其中的奥秘吗?提示学生先动手实践,再分析讨论.四、课堂小结你对用方程解决实际的方法又有何新的认识?五、布置作业必做题:习题8.3第4题选做题:习题8.3第7题板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普遍感到有些困难。这让我意识到,我们需要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们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通过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学生们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
另外,消元法的运算过程也是学生们的一个难点。在讲授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如何选择方程进行消元感到困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方法,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设计一些更具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逐步熟悉消元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3节,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具体内容包括:
1.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如速度与时间、价格与数量等情境问题。
2.理解并掌握方程组的概念,学会列出方程组并求解。
-举例:小华和小明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相向而行,小华的速度是每小时4公里,小明的速度是每小时5公里,经过2小时后,他们相距13公里。求他们出发时相距多少公里?
2.强化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建立方程组的能力,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抽象素养。
3.通过消元法求解方程组的过程,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培养他们严谨的数学态度和精确的数学表达。
4.增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与协作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提升数学交流素养。
-举例:以小华和小明相向而行的案例为例,学生需要能够列出方程组(如:4x + 5y = 13,其中x表示小华行驶的距离,y表示小明行驶的距离),并应用消元法求解。
2.教学难点
-识别并突破以下难点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和应用: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名师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名师教案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8.3.1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邓遥佳)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通过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2.学习目标(1)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2)会列方程组解决同种条件并列类型的实际问题.3.学习重点用列方程组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学习难点会找出简单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阅读教材P99,思考: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如何找等量关系?如何理解同种条件并列类型?2.预习自测1.一条船从重庆到涪陵顺流航行,每小时行20km ;逆流航行,每小时行16km.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水的流速.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水流速度分别为x 、y ,则可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B )A.⎩⎨⎧=+=-2016y x y xB.⎩⎨⎧=-=+1620y x y xC.⎩⎨⎧=-=+y x y x 2016D.⎩⎨⎧=-=+yx y x 16202.2台大收割机和5台小收割机,两小时收割3.6公顷,3台大收割机和2台小收割机,5小时收割8公顷,1台大收割机和1台小收割机1小时各收割小麦多少公顷?设1台大收割机和1台小收割机1小时收割小麦分别为x 、y ,则可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A )A.()()⎩⎨⎧=+=+82356.3522yxyxB.()()⎩⎨⎧=+=+82356.3252yxyxC.()()⎩⎨⎧=+=+83256.3522yxyxD.()()⎩⎨⎧=+=+82326.3525yxyx(二)课堂设计1.知识回顾(1)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找等量关系;(2)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1.设:设未知数2.列:列方程3.解:解方程4.验:双重方式检验解5.答:作答2.问题探究1.运输360t化肥,装载了6节火车车厢和15辆汽车;运输440t化肥,装载了8节火车车厢和10辆汽车.每节火车车厢与每辆汽车平均各装多少吨化肥?【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题目中都是以运输化肥这种方式并列呈现的问题.6节火车车厢和15辆汽车运输化肥360t作为一个等量关系;8节火车车厢和10辆汽车运输化肥440t作为一个等量关系.这样有两个等量关系即可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设每节火车车厢与每辆汽车平均各装x吨和y吨化肥.小结:分析题干及条件的呈现方式,所求问题的条件以同一种方式并列呈现归之为同种条件并列.2.养牛场原有30头大牛和15头小牛,1天约用饲料675kg;一周后又购进12头大牛和5头小牛,这时1天约用饲料940kg.饲养员李大叔估计每头牛1天约需饲料18~20kg,每头小牛1天约需饲料7~8kg.你能通过计算检验他的估计吗?【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题目中都是以牛消耗饲料的量这种方式并列呈现的问题.30头大牛和15头小牛1天约用饲料675kg作为一个等量关系;购进12头大牛和5头小牛后牛的数量变为大牛42头、小牛20头1天约用饲料940kg作为第二个等量关系.这样有两个等量关系即可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设每头大牛和每头小牛1天约需饲料分别为xkg、ykg.。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课时1)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课时1)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

尝试应用
2.学校购买35张电影票共用250元,其中甲种票每
张8元,乙种票每张6元,设甲种票x张,乙种票y张,
则列方程组 形的长为
,方程组的解是 . cm,宽为
3.一个矩形周长为20cm,且长比宽大2cm,则矩
cm.
尝试应用
4.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减少4cm,宽增加2cm,所
得的是一正方形,它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当堂达标
1.一张试卷有25道选择题,做对一题得
4分,做错一题或不做扣1分.小英做了
全部试题得70分,则她做对了________
道题.
当堂达标
2.现有190张铁皮做盒子,每张铁皮可做8个 盒身或22个盒底,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 个完整的盒子,用多少张铁皮做盒身,多少张 铁皮做盒底可以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
求原长方形的长与宽.归来自总结(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 过程是什么? (2)你认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 题和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哪些 相同点和不同点?
归纳总结
① 能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的实际问题,一般都 可以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加以解决.但是,随着实 际问题中未知量的增多和数量关系的复杂,列方程 组将更加简单直接,因为问题有几个相等关系就可 以列出几个方程. ② 两者相同点是都需要先分析题意,把实际问题 转化为数学问题(设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 再检验解的合理性,进而得到实际问题的解,这一 过程就是建模的过程.
探究新知
探究2 据统计资料,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 产量的比是1:2.现要把一块长200 m、宽100 m的 长方形土地,分为两块小长方形土地,分别种植这 两种作物.怎样划分这块土地,使甲、乙两种作物 的总产量的比是3:4?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教案(公开课)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教案(公开课)
(2)分析时,用不同颜色的横线画出两个表示等量关系的语句,让学生容易理解;
(3)投影学生答案,让生自己纠错,规范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活动2】请你判断
探究1:养牛场原有30只大牛和15只小牛,1天约需用饲料675kg;一周后又购进12只大牛和5只小牛,这时1天约需用饲料940kg.饲养员李大叔估计平均每只大牛1天约需饲料18~20kg,每只小牛1天约需饲料7~8kg.你能否通过计算检验你和他的估计?
你能用方程组来解这个问题吗?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学生记录作业.
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同时,为更多有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机会和资料,分层次布置作业。备选题供教师参考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组的过程,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慎密的科学习惯,继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重点
能够根据题意找出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准确找到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解释结果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解答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
【活动4】拓展延伸
问题:唐朝时,有一位懂数学的尚书叫杨损.他曾主持一场考试,其中一题是:“一天,几个盗贼在商议怎样分配偷来的布匹.贼首说,每人分6匹布,还剩下5匹;每人分7匹布,还少了8匹.这些话被躲在暗处的衙役听到了,他飞快跑回官府,报告了知府,但知府不知道有多少盗贼,不知派多少人去抓捕他们.
1.必做题:课本P116习题8.3
第1(1)、3、5题。
2.选做题:课本P117习题8.3第8题。
3.备选题:
(1)解方程组: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第1课时)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第1课时)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第1课时)蠡县缪家营中学赵丰一、内容分析实际生活中常会有遇到要解决两个未知数的问题,这两个未知数之间存在数量关系,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就可以解决这类问题,而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发现等量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得出实际问题的答案,是一典型的数学建模过程,是数学应用的具体体现。

它对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本节课要研究两个问题,“探究”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但需要学生理解如何确定未知数;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找好等量关系是列方程组的关键,通过“探究”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建模过程,可以尝试独立解决“牛刀小试”与“巩固提高”,加深对建模过程的认识,同时关注如何用数学问题的答案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二、学情分析受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的制约;怎样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学信息,并转化为数学语言,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本节课涉及的实际问题都有两个未知数,含有两个等量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数量关系比一元问题复杂,需要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抓住关键词,发现等量关系,列方程组.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经历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含有多个未知数的问题的有效数学模型;(2)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3)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价值.2.过程与方法会用列表的方式分析问题中所蕴涵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3.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题目中的各个量的关系;能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正确发现并找出问题中的两个等量关系.五、教学过程设计(一)知识回顾:(设计意图:为本节课需要解方程组打好基础)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哪些?答:有加减消元、代入消元。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课时2)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课时2)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

尝试应用
1.鸡兔同笼,共有12个头,36只腿,则笼中 有 只鸡, 只兔. 2.甲、乙两数之和是42,甲数的3倍等于乙数
的4倍,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若设甲数为x,
乙数为y,依题意可列方程组________.Fra bibliotek尝试应用
3. 从甲地到乙地的路有一段上坡与一段平 路,如果保持上坡每小时行3千米,平路 每小时行4千米,下坡每小时行5千米,那
探究新知
问题1 要求“这批产品的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 和多多少元?”我们必须知道什么? 销售款 原料费
运输费(公路和铁路)
产品数量
原料数量
销售款与产品数量有关,原料费与原料数量有关, 而公路运费和铁路运费与产品数量和原料数量都 有关.因此,我们必须知道产品的数量和原料的 数量.
探究新知
问题2 本题涉及的量较多,这种情况下常用列表 的方式来处理,列表直观、简洁.本题涉及哪两 类量呢? 一类是公路运费,铁路运费,价值; 另一类是产品数量,原料数量.
探究新知
产品x吨 公路运费(元) 1.5×20x 原料y吨 1.5×10y 合计 1.5(20x+10y)
铁路运费(元) 1.2×110x 1.2×120y 1.2(110x+120y) 价值(元) 问题4 8 000x 1 000y
你发现等量关系了吗?如何列方程组并求解?
1.5 20 x 10 y 15000, 1.2 110 x 120 y 97200.
么从甲地到乙地需行54分,从乙地到甲地
需行42分,甲地到乙地全程是多少?
归纳总结
(1)在什么情况下考虑选择设间接未知数? 当直接将所求的结果当作未知数无法列出方程 时,考虑选择设间接未知数. (2)如何更好地分析“探究3”这样数量关系比较 复杂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与教学反思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和差倍分、几何图形、增长率、盈亏、行程等实际问题.(重点、难点)一、情境导入古算题:“我问开店李三公,众客都来到店中,一房七客多七客,一房九客一房空.问有几客几房中?”题目大意:一些客人到李三公的店中住宿,若每间房住7人,就会有7人没地方住;若每间房住9人,就会空一间房.问有多少间房?多少客人?你能解答这个问题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类型一】和差倍分问题某船的载重量为300吨,容积为1200立方米,现有甲、乙两种货物要运,其中甲种货物每吨体积为6立方米,乙种货物每吨体积为2立方米,要充分利用这艘船的载重和容积,甲、乙两种货物应各装多少吨?解析:已知量:(1)甲种货物每吨体积为6立方米;(2)乙种货物每吨体积为2立方米;(3)船的载重量为300吨;(4)船的容积为1200立方米.未知量:甲、乙两种货物应装的质量各为多少吨.若以x、y表示它们的吨数,则甲种货物的体积为6x立方米,乙种货物的体积为2y立方米.相等关系:“充分利用这艘船的载重量和容积”的意思是“货物的总质量等于船的载重量”且“货物的体积等于船的容积”.即甲种货物质量,↓,x))+,)乙种货物质量,↓,y))=,)船的总载重量,↓,300))甲种货物体积,↓,6x))+,)乙种货物体积,↓,2y))=,)船的总容积,↓,1200))解:设甲种货物装x 吨,乙种货物装y 吨.由题意,得⎩⎨⎧x +y =300,6x +2y =1200,解得⎩⎨⎧x =150,y =150.答:甲、乙两种货物各装150吨.方法总结: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一般都要经历“审、设、找、列、解、答”这六个步骤,其关键在于审清题意,找相等关系.设未知数时,一般是求什么,设什么,并且所列方程的个数与未知数个数相等.【类型二】 变化率问题为了解决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我市建立了一套进城民工子女就学的保障机制,其中一项就是免交“借读费”.据统计,去年秋季有5000名民工子女进入主城区中小学学习,预测今年秋季进入主城区中小学学习的民工子女将比去年有所增加,其中小学增加20%,中学增加30%,这样今年秋季将新增1160名民工子女在主城区中小学学习.(1)如果按小学每年收“借读费”500元、中学每年收“借读费”1000元计算,求今年秋季新增的160名中小学生共免收多少“借读费”;(2)如果小学每40名学生配备2名教师,中学每40名学生配备3名教师,按今年秋季入学后,民工子女在主城区中小学就读的学生人数计算,一共需配备多少名中小学教师?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今年秋季入学的学生中,小学和初中各有民工子女多少人.欲求解这个问题,先要求出去年秋季入学的学生中,小学和初中各有民工子女多少人.解:(1)设去年秋季在主城区小学学习民工子女有x 人,在主城区中学学习的民工子女有y 人.则⎩⎨⎧x +y =500,20%x +30%y =1160,解得⎩⎨⎧x =3400,y =1600.20%x =680,30%y =480,500×680+1000×480=820000(元)=82(万元).答:今年秋季新增的160名中小学生共免收2万元“借读费”;(2)今年秋季入学后,在小学就读的民工子女有3400×(1+20%)=4080(人),在中学就读的民工子女有1600×(1+30%)=2080(人),需要配备的中小学教师(4080÷40)×2+(2080÷40)×3=360(名).答:一共需配备360名中小学教师.方法总结:在解决增长相关的问题中,应注意原来的量与增加后的量之间的算关系:增长率=(增长后的量-原量)÷原量.【类型三】 行程问题A 、B 两码头相距140km ,一艘轮船在其间航行,顺水航行用了7h ,逆水航行用了10h ,求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解析:设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km/h ,水流速度为y km/h ,列表如下:路程 速度时间 顺流 140km (x +y )km/h7h 逆流 140km(x -y )km/h 10h 解:设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km/h ,水流速度为y km/h.由题意,得⎩⎨⎧7(x +y )=140,10(x -y )=140.解得⎩⎨⎧x =17,y =3.答: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7km/h ,水流速度为3km/h.方法总结:本题关键是找到各速度之间的关系,顺速=静速+水速,逆速=静速-水速;再结合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列方程组.探究点二: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几何问题小敏做拼图游戏时发现:8个一样大小的小长方形恰好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如图①所示.小颖看见了,也来试一试,结果拼成了如图②所示的正方形,不过中间留下一个边长恰好为2cm 的小正方形空白,你能算出每个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吗?解析:在图①中大长方形的长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5个小长方形的宽的和,另一种是3个小长方形的长的和;在图②中,大正方形的边长也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1个小长方形的长和2个小长方形的宽的和,另一种从中间看为2个小长方形的长与小正方形的边长的和,由此可设未知数列出方程组求解.解:设小长方形的长为x cm ,宽为y cm.由题意,得⎩⎨⎧3x =5y ,2x +2=x +2y .解得⎩⎨⎧x =10,y =6.答: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为10cm ,宽为6cm.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同学们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图形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组求解,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三、板书设计列方程组,解决问题)⎩⎨⎧一般步骤:审、设、列、解、验、答关键:找等量关系通过“古算题”,把同学们带入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情景,学生体会到数学中的“趣”.进一步强调课堂与生活的联系,突出显示数学教学的实际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素材积累】1、黄鹂方才唱罢,摘村庄的上空,摘树林子里,摘人家的土场上,一群花喜鹊便穿戴着黑白相间的朴素裙裾而闪亮登场,然后,便一天喜气的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叫起来。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二元一次方程组课题:二元一次方程组科目:数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方程组在数学模型中的重要性。

数学思考:通过实例认识二元一次方程和方程组的应用,体会它们在现实世界中多个量之间相等关系的重要作用。

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对情境问题的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建立研究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实际问题——数学问题”的建模意识来理解和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

某队在10场比赛中得到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分别是多少?2.探索新知问题1:能不能根据题意直接设两个未知数,使列方程变得容易呢?问题2:这两个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不同?它们有什么特点?问题3: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3.巩固练让学生判断下列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1) x + y = 52) 2x + y = 83) 3x + 2y = 104) x^2 + y^2 = 255) 2x + y + z = 1然后让学生解决下列问题:设这个队胜场为x,负场为y。

根据题意,得到以下方程组:y = 10 - x2x + y = 16解得x = 6,y = 4.因此,这个队胜6场,负4场。

4.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解法,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意图:本节课通过篮球联赛的例子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方程组在数学模型中的重要性。

然后,通过练,让学生掌握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最后,让学生总结归纳这些知识,并思考如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解法。

休宁县第九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

休宁县第九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知识与技能】1.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2.掌握数量问题、数字问题、利润问题的二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解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各类二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学习,掌握各题型基本数量关系和基本解题技巧. 【情感态度】让同学们体验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武器,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有关各类应用题中两个相等关系的探求.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 养牛场原有30头大牛和15头小牛,1天约用饲料675kg ;一周后又购进12头大牛和5头小牛,这时1天约用饲料940kg.饲养员李大叔估计每头大牛1天约需饲料18~20kg ,每头小牛1天约需饲料7~8kg.你能否通过计算检验他的估计?解:本题的等量关系是:3015675.940.kg kg +=⎧⎨+=⎩头大牛用饲料千克数头小牛用饲料千克数,_____大牛用饲料千克数小牛用饲料千克数 设每头大牛和每头小牛1天各约用饲料xkg 和ykg ,根据以上等量关系,列方程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得__________.x y =⎧⎨=⎩,这就是说,每头大牛1天约需_____kg ,每头小牛1天约需饲料_____kg.因此,饲养员李大叔对大牛的食量估计_____,对小牛的食量估计_____.问题2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2,若交换两数的位置,得到的新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大18.求这个两位数.解:设个位数字为x ,十位数字为y ,则原两位数可表示为_____,新两位数为______,根据题意得方程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得__________.x y =⎧⎨=⎩,答:这个两位数为_______.问题3 某商场购进商品后,加价40%作为销售价.后来在促销活动中,商场决定将甲、乙两种商品分别按七折和九折销售,某顾客购买甲、乙两种商品共付款399元,这两种商品原销售价之和为490元,则这两种商品的进价分别为多少元?解:本题的两个等量关系是:70%90%_____.__________.+=⎧⎨+=⎩甲标价的乙标价的甲的标价_____ 并且标价=(1+利润率)×进价.设甲商品进价为x 元,乙商品的进价为y 元.根据题意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得__________.x y =⎧⎨=⎩,答:甲商品的进价为_____元,乙商品的进价为_____元.【教学说明】同学们可以先独立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得出问题的解答,然后再互相交流.在问题2中,要告知学生两位数的代数式表示法:若十位数字是a ,个位数字是b ,则这个两位数为10a+b ,不要错写成ab.在问题3中,要抓住标价=(1+利润率)×进价,注意将标价、进价、售价、利润率、利润这几个量弄清楚.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 1.数字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什么? 2.利润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什么?【归纳结论】两位数=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 三位数=百位数字×100+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 标价=进价+进价×利润率=(1+利润率)×进价. 售价=标价×10n 折(打n 折销售时). 利润=售价-进价. 利润率=利润进价×100%=-售价进价进价×100%.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根据图给出的信息,求每件T 恤衫和每瓶矿泉水的价格.2.丁丁与爸爸的年龄和是50岁,5年后,爸爸的年龄将是丁丁的年龄的3倍,丁丁与爸爸的年龄各是多少?3.有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5,如果把这两个数字的位置对换,那么所得的新数与原数的和是143,求这个两位数.4.一件商品如果按定价打九折出售,可以盈利20%;如果打八折出售,可以盈利10元.问此商品的定价是多少?【教学说明】可让学生自主交流,讨论解答.【答案】1.解:设每件T 恤衫的价格为x 元,每瓶矿泉水的价格为y 元.依题意列方程组得2244,326.x y x y +=⎧⎨+=⎩解得20,2.2.x y =⎧⎨=⎩解:设丁丁x 岁,爸爸y 岁,则51010143x y y x x y -=⎧⎨+++=⎩,, 解方程组,94.x y =⎧⎨=⎩,故这个两位数为10y+x=10×4+9=49. 答:这个两位数为49.4.解:设此商品的定价为x 元,进价为y 元.依题意列方程组得0.920%,0.810.x y y x y -=⎧⎨-=⎩解得200,150.x y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两位数=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三位数=百位数字×100+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 标价=进价+进价×利润率=(1+利润率)×进价. 售价=标价×10n 折(打n 折销售时). 利润=售价-进价. 利润率=利润进价×100%=-售价进价进价×100%.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8.3”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第2课时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一、导学1.课题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并知道了有理数包括正数、负数和零,或正整数、正分数、负整数、负分数和零,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有理数的乘法运算.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有理数相乘的运算顺序及积的符号确定规则.(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3)情感态度经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习重、难点:重点:应用符号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难点:“两负数相乘,积的符号为正”与“两负数相加,和为负”容易混淆.4.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31页的内容.(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要求:通过教材第31页“思考”中的计算,思考并交流归纳得出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4)自学参考提纲:①填空:2×3×4×(-5)=-120; 其中负因数的个数有1个.2×3×(-4)×(-5)=120; 其中负因数的个数有2个.2×(-3)×(-4)×(-5)=-120; 其中负因数的个数有3个.(-2)×(-3)×(-4)×(-5)=120; 其中负因数的个数有4个.(-1)×302×(-2004)×0=0.②结合①小组讨论:a.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有什么关系?负因数为奇数个,积为负数;负因数为偶数个,积为正数.b.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一个因数为0,积等于多少?0c.由例3的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二、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三、助学1.师助生:(1)明了学情: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对思考得出的规律是否掌握,深入学生中看学生的计算思路和过程是否正确.(2)差异指导:对个别学生进行学法和认识过程的指导.2.生助生:学生通过交流相互帮助解决一些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四、强化1.几个不是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确定规则.2.解题要领:先定积的符号,再求绝对值的积.3.练习:(1)口算:(看谁回答得又快又准)(-2)×3×4×(-1)(-5)×(-3)×4×(-2)(-2)×(-2)×(-2)×(-2)(-3)×(-3)×(-3)×(-3)解:24 -120 16 81(2)计算:(-5)×8×(-7)×(-0.25)-512×815×12×-23(-1)×-54×815×32×-23×0×(-1)解:-70 227五、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交流本节课学习中的得与失.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本节课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表现与不足进行总结.(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学习多个有理数相乘结果的符号的确定,教学中要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形成主动探索问题的习惯.一、基础巩固(50分)1.(15分)三个数相乘积为负数,则其中负因数的个数有(D)A.1个B.2个C.3个D.1个或3个2.(15分)下面乘积中符号为正的是(C)A.3×0×(-4)×(-5)B.(-6)×(-15)×(-12)×13C.-2×(-12)×(+2)D.-1×(-5)×(-3)3.(20分)计算:(1)(-2)×3×(+4)×(-1);(2)(-37)×(-45)×(-712)解:(1)原式=(-6)×(-4)=24;(2)原式=14×(-45)=-15二、综合应用(30分)4.(30分)若a、b、c为有理数,且|a+1|+|b+2|+|c+3|=0,求(a-1)(b+2)(c-3)的值. 解:∵|a+1|+|b+2|+|c+3|=0,∴a=-1,b=-2,c=-3,则(a-1)(b+2)(c-3)=0.三、拓展延伸(20分)5.(20分)计算:(1-2)×(2-3)×…×(2015-2016)×(2016-2017).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课时2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知识与技能】掌握移项的方法,学会解“ax+b=cx+d”形式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解方程的目标,体会解法中蕴含的化归思想.【过程与方法】通过方程的简单变形,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和“系数化为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移项”和“系数化为1”.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若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若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名学生?一、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引导学生回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学生讨论、分析:1.设未知数: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2.找相等关系: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式子应相等.3.列方程:3x+20=4x-25.(1)问题1:怎样解这个方程?它与上节课所学的方程有何不同?学生讨论后发现:方程3x+20=4x-25的两边都有含x的项(3x与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问题2:怎样才能使它向x=a的形式转化呢?学生思考、探索:为了使方程的右边没有含x的项,等号两边减4x.为了使方程的左边没有常数项,等号两边减20.3x-4x=-25-20.(2)问题3:以上变形的依据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依据是等式的性质1.教师归纳: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作移项.师生共同完成解答过程.问题4:以上解方程的过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整理: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的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教师:解方程时,经常要“合并同类项”和“移项”.上节课提到的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与“还原”,指的就是“合并同类项”和“移项”.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2甲厂有煤120吨,乙厂有煤96吨,甲厂每天用煤15吨,乙厂每天用煤9吨.问:多少天后,甲、乙两厂剩下的煤一样多?【解】设x天后,甲、乙两厂剩下的煤一样多.根据题意,得120-15x=96-9x.移项,得-15x+9x=96-120.合并同类项,得-6x=-24.系数化为1,得x=4.答:4天后,甲、乙两厂剩下的煤一样多.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使之转化为x=a的形式;移项要改变符号,且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时要注意系数的符号;解方程时,往往既需要移项,又需要合并同类项.教材P91习题3.2第2,4,5题1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8.3 第1课时 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8.3 第1课时 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问题2:随着养牛场规模逐渐扩大,李大叔需聘请饲养员协助管理现有的42头大牛和20头小牛,已知甲种饲养员每人可负责8头大牛和4头小牛,乙种饲养员每人可负责5头大牛和2头小牛,请问李大叔应聘请甲乙两种饲养员各多少人?
典例精析
例1.某市举办中学生足球比赛,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市第二中学足球队比赛11场,没有输过一场,共得27分,试问该队胜几场,平几场?
教学资源课前准备
PPT、多媒体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入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是什么?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有哪些?
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般有哪些步骤?
视频引入
二、讲授新课
探究点1:列方程组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问题1:养牛场原有30只大牛和15只小牛,1天约用饲料675 kg;一周后又购进12只大牛和5只小牛,这时1天约用饲料940 kg.饲养员李大叔估计每只大牛1天约需饲料18到20 kg,每只小牛1天约需饲料7到8 kg.你认为李大叔估计的准确吗?
第8单元
课 题名 称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8.3.1 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总课时数
2
第( 1 )课 时
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问题审,设,列,解,验,答;经历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这种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归纳总结: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审题: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_________;

兴平市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

兴平市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

第2课时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2)【知识与技能】面积问题、百分数问题、工程问题. 【过程与方法】先独立作业,再交流成果. 【情感态度】加强应用能力训练,提高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 工程问题. 【教学难点】分析题目中的两个等量关系.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据统计资料,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比是1∶2,现把一块长200m ,宽100m 的长方形土地,分为两块小长方形土地,分别种植这两种作物,怎样划分这块土地,使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是3∶4?(结果取整数)解:如图,一种方案为:甲、乙两种作物种植区域分别为长方形AEFD 和BCFE.此时设AE=xm ,BE=ym.两种等量关系是:34=⎧⎨+=⎩甲作物总产量∶乙作物总产量∶,种甲作物面积种乙作物面积总面积. 根据题意可得:234200.x y x y =⎧⎨+=⎩::, 可得方程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得__________.x y =⎧⎨=⎩,答:过长方形土地的长边上离一端约处,把这块土地分为两块长方形土地,较大的一块土地种种作物,较小的一块土地种种作物.问题2 某中学现有学生4200人,计划一年后初中在校学生增加8%,高中在校学生增加11%,这样全校在校生将增加10%,则该学校现有在校初中生多少人?在校高中生多少人?解:设该校现有在校初中生人数为x ,在校高中人数为y.根据题意填表由上表列方程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得__________.x y =⎧⎨=⎩,答:该校现有在校初中生人数为_____,在校高中生人数为_____.问题3 某城市为了缓解缺水状况,实施了一项引水工程,就是把200千米以外的一条大河的水引到城市中来.把这个工程交给了甲、乙两个施工队,工期为50天.甲、乙两队合作了30天后,乙队因另外有任务需要离开10天,于是甲队加快速度,每天多修0.6千米;10天后乙队回来后,为了保证工期,甲队保持现在的速度不变,乙队每天比原来多修0.4千米,结果如期完成.问:甲、乙两队原计划每天各修多少千米?解:本题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甲队原速度乙队原速度,甲队施工量_____ 设甲队原计划每天修x 千米,乙队原计划每天修y 千米.由题意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得__________.x y =⎧⎨=⎩,答:甲队原计划每天修_____千米,乙队原计划每天修_____千米. 【教学说明】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成果,最后总结.在问题1中,要告知学生若列成比例式就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而是八年级才会接触到的分式方程组.在问题2中,注意把握原有量、现有量、增长量、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在问题3中,要告知学生常见的工程问题除了这种一般类型的,还有一种工作总量为单位“1”的.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 几何问题的应用题应注意哪些知识点?【归纳结论】几何问题的应用题应注意有关几何的知识,如长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公式等.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某蔬菜公司收购到某种蔬菜140吨,准备加工上市销售,该公司的加工能力为:每天可以精加工6吨或粗加工16吨,现计划用15天完成加工任务,该公司应安排几天精加工,几天粗加工?设安排x天精加工,y天粗加工,为解决这个问题,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2.如图,8块相同的小长方形地砖恰好能拼成一个大长方形,且该大长方形的宽为20cm,求每块小长方形地砖的面积.3.某瓜农采用大棚栽培技术在一块地上种植了良种西瓜,这块地产西瓜约600个.在西瓜上市前,该瓜农随机摘下若干个成熟的西瓜,称重如下:记录时不小心洒了墨水,现又知质量为5.0千克及以下的平均每个重4.8千克,质量为4.9千克及以上的平均每个重5.1千克.若每千克西瓜售价为3元,此瓜农在这块地的西瓜可收入大约多少元?4.某中学新建了一栋4层的教学大楼,每层有8间教室,进出这栋大楼共有4道门,其中两道正门大小相同,两道侧门大小也相同.安全检查中,对4道门进行了测试:当同时开启一道正门和两道侧门时,2分钟内可以通过560名学生;当同时开启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时,4分钟内可以通过800名学生.(1)求平均每分钟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各可以通过多少名学生.(2)检查中发现,紧急情况时因学生拥挤,出门的效率降低20%.安全检查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全大楼的学生应在5分钟内通过4道门安全撤离.假设这栋教学楼每间教室最多有45名学生,问:建造的这4道门是否符合安全规定?请说明理由.5.某纸品加工厂为了制作甲、乙两种长方形无盖小盒(如图(1)),利用边角料裁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硬纸片,长方形的宽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如图(2)),现用150张正方形硬纸片和300张长方形硬纸片全部都用于制作这两种小盒,可做成甲、乙两种小盒各多少个?【教学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后,合作完成.教师巡视,针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最后讲解总结.【答案】略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8.3”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解题方法,扩大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让学生体验解题的技巧,从而树立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4.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基本目标】1.能从现实背景中抽象出立体图形;2.认识现实背景中的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3.认识立体图形中的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得到某种特征.【教学重点】1.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2.认识现实背景中的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教学难点】认识立体图形中的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得到某种特征.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带领同学们一起神游大地,去领略祖国的美景.出示图片:北京天坛、故宫、鸟巢、水立方.千姿百态的建筑物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展示了建筑师的聪明才智,在这些实物中有没有大家熟悉的立体图形?2.学生观察图片回答.【教学说明】通过欣赏图片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创设愉悦、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在完全放松的情绪下感知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产生学习立体图形的兴趣.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1.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体都是立体的,而这些物体中有一部分是较有规则的,如:【教学说明】让学生识别常见的具体图形,从中抽象出立体图形,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研究问题的意识由具体到抽象转变.2.常见的立体图形如下图:在上面的图形中:(1)图1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柱体(圆柱体);(2)图2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柱体(棱柱体);(3)图3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锥体(圆锥体);(4)图4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球体;(5)图5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锥体(棱锥体).【教学说明】教师及时对常见的立体图形进行归纳总结,并让学生叙述它们的特征,找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后面的分类奠定基础.3.多面体的概念观察上图2、5与图1、3、4,它们有什么区别?小结:如上图2、5,围成立体图形的每一个面都是平的,像这样的立体图形又称为多面体.【教学说明】让学生对比找到不同点,教师归纳总结多面体的概念.4.归纳总结:你能将这些立体图形进行分类吗?简单立体图形分类:柱体圆柱棱柱立体图形球体圆锥锥体棱锥【教学说明】根据上面图形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使学生掌握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5.另外,棱柱有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棱锥有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六棱锥……【教学说明】让学生观察后总结棱柱和棱锥的特征,按照特征找出规律.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1.在下面四个物体中,最接近圆柱的是()2.下面图形中上面是一些具体的物体,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试找出与上面立体图形对应的实物.3.说出下列立体图形的名称:【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在解答时,要结合具体的图形进行,注意图形的特征.对于叙述不准确的地方,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和强调.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简单立体图形分类:柱体圆柱棱柱立体图形球体圆锥锥体棱锥2.多面体的概念:围成立体图形的每一个面都是平的,像这样的立体图形又称为多面体.【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总结,加深印象,对出现的疑惑及时予以解答,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知识.完成本课时对应的练习.本节课的教学应从具体的图像入手,引导学生从中抽象出立体图形,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对简单立体图形的分类,渗透分类思想.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比较掌握图形的特征.第2课时 合并同类项的应用学会探索数列中的规律,建立等量关系. 能正确地求解一元一次方程.重点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探索并发现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练习解方程: (1)-4x +0.5x =6; (2)7x -4.5x =7.5-5; (3)-12x +34x =-3.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交流. 活动2:探究新知 教师出示教材例2.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引导学生探究规律:第一个数 1 第二个数 -3 第三个数 9 第四个数 -27 第五个数 81 第六个数 -243教师可利用表格上下对比,便于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可引导学生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进行观察.师生共同完成解答过程,教师注意要规范地书写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关注学生能否准确地发现规律,能否列出方程,本问题的难点在于它有多个未知数,要引导学生找到相邻的数的关系,然后设出未知数,再用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相邻的数.解:设这三个相邻数中的第1个数为x ,则第2个数为-3x ,第3个数为-3×(-3x)=9x.根据这三个数的和是-1701.得 x -3x -9x =-1701, 合并,得x =-243, 所以-3x =729, 9x =-2187.答:这三个数是-243,729,-2187.思考: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你能说出它的第n 个数是多少吗?(用含n 的式子表示)可作为课下思考题,本问题与本课时的关系不大,但作为对本例题的一个拓展,却有让学生重新思考的价值.活动3:综合运用教师出示例题.(或投影展示)补例:一批商界人士在露天茶座聚会,他们先是两人一桌,服务员给每桌送上一瓶果汁,后来他们又改为三人一桌,服务员又给每桌送上一瓶葡萄酒,不久他们改坐成四人一桌,服务员再给每桌一瓶矿泉水.此外他们每人都要了一瓶可口可乐.聚会结束时服务员共收拾了50个空瓶.如果没人带走瓶子,那么聚会有几人参加?分析:要求聚会有几人参加,就要先设出未知数,再根据题意列出等量关系,设共有x 人参加,由题意得,一共要了x 2瓶果汁,x 3瓶葡萄酒,x4瓶矿泉水,x 瓶可口可乐,即:空瓶子数为各类饮料瓶子数之和,由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解:设这次聚会共有x 人参加,由题意得:x +x 2+x 3+x4=50,解得:x =24.答:这次聚会共有24人参加. 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共同解决. 活动4:小结小结: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活动5:作业习题3.2第5,12,13题.实施开放式教学,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探索获得同类项概念,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等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方法.教师只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3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3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4.反思与评价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思考,发现不足并改进。同时,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使得他们能够欣赏他人的优点,指出他人的不足,从而促进彼此的进步。
5.作业小结的设置:教师在课堂的最后布置了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作业小结的设置使得学生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作业反馈环节也使得学生能够分享心得体会,促进彼此的进步。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我教学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策略。我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鼓励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学会与他人分享成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小组合作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果。
2.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包括代入法、消元法等,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学会与他人分享成果。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策略。在学生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基础上,我会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从而达到理解并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目的。通过问题导向,我期望学生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
案例背景:某商场举行促销活动,购买一件商品需要支付x元,购买第二件商品需要支付y元。如果一个顾客购买了两件商品,总共支付了100元,并且顾客表示购买第二件商品比第一件商品便宜。请根据这个实际情况,列出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借助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再次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使用代数中的方程去反映现实世界中等量关系,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3、体会列方程组比列一元一次方程容易
4、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难点:正确发找出问题中的两个等量关系
课前自主学习:
1、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重要方法,它的关键是把已知量和未知量联系起来,找出题目中的()
2、一般来说,有几个未知量就必须列几个方程,所列方程必须满足:
(1)方程两边表示的是()量
(2)同类量的单位要()
(3)方程两边的数值要相符.
3、列方程组解应用题要注意检验和作答,检验不仅要求所得的解是否(),更重要的是要检验所求得的结果是否()
4、一个笼中装有鸡兔若干只,从上面看共42个头,从下面看共有132只脚,则鸡有(),兔有()
新课探究:
看一看:
课本探究1
问题:
1、题中有哪些已知量?哪些未知量?
2、题中等量关系有哪些?
3、如何解这个应用题?
本题的等量关系是(1)()
(2)()
解:设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需用饲料为x kg和y kg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需用饲料为()和(),饲料员李大叔估
计每天母牛需用饲料18—20千克,每只小牛一天需用7到8千克与计算( )出入.(“有”或“没有”)
练一练:
1、某所中学现在有学生4200人,计划一年后初中在样生增加8%,高中在校生增加11%,这样全校学生将增加10%,这所学校现在的初中在校生和高中在校生人数各是多少人?
2、有大小两辆货车,两辆大车与3辆小车一次可以支货15.50吨,5辆大车与6辆小车一次可以支货35吨,求3辆大车与5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多少吨?
3、某工厂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人数的5
4少30人,如果从第二车间调出10人到第一车间,则第一车间的人数是第二车间的4
3,问这两车间原有多少人? 4、某运输队送一批货物,计划20天完成,实际每天多运送5吨,结果不但提前2天完成任务并多运了10吨,求这批货物有多少吨?原计划每天运输多少吨?
小结
用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