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米拉山区植物资源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西藏色季拉山林线植被群落数量特征

西藏色季拉山林线植被群落数量特征
第 33 卷 第 3 期 2011 年 5 月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Vol. 33,No. 3 May,2011
西藏色季拉山林线植被群落数量特征
杨小林1 王景升2,3 陈宝雄3 普 穷1
(1 西藏农牧学院资环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
摘要:为揭示藏东南高山林线的植被空间分布及 林 线 植 被 的 生 态 适 应 性 ,应 用 TWINSPAN 和 DCA 多 元 分 析 方 法, 以调查样地中草本、灌木和乔木层的重要 值 总 和 为 指 标,对 色 季 拉 山 林 线 植 被 的 特 征 进 行 分 析 ,并 分 别 以 样 地 和 物种为单位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调查样地为色季拉山林线研究区域( 林线及附近垂直高度1 000 m) 的森林及灌 木植被类型,共 26 个。TWINSPAN 分析结果表明: 1) 色季拉山林线研究区域共分 布 着 7 个 群 落 ( 群 丛 ) 类 型,林 线 区域植被 类 型 多 样,垂 直 带 谱 分 明,过 渡 带 狭 窄。2 ) DCA 排 序 结 果 与 TWINSPAN 分 类 结 果 较 为 一 致,各 群 落 类 型 都有自己的范围和分界线。3) 样地 DCA 第一排序轴 反 映 了 研 究 区 海 拔 梯 度 的 影 响 ,即 植 被 随 海 拔 的 变 化 存 在 明 显的分带; DCA 第二排序轴反映了研究区土壤水分状况,即土 壤 水 分 含 量 随 海 拔 的 增 加 而 增 加 ; 对 角 线 上 各 群 落 的排列顺序综合反映了植被群落的环境异质性。 关键词: 林线植被;西藏;TWINSPAN 分类;DCA 排序 中图分类号: S718. 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1522(2011)03--0045--06

高海拔生态系统的植被分布

高海拔生态系统的植被分布

高海拔生态系统的植被分布高海拔生态系统是指位于地球海拔较高的地区,包括高山、高原和高纬度地区。

这些地区的特点是气候寒冷、氧气稀薄、光照强烈,以及土壤贫瘠。

由于这些极端环境条件,高海拔生态系统的植被分布呈现出独特的形态和特征。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形成了显著的气温梯度。

这导致了不同的植被带的出现。

一般来说,高山植被分为亚高山、高山和亚高山草甸三个带。

亚高山植被带位于较低的地段,主要由针叶林和阔叶林构成。

这些树木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抵御寒冷和强风的侵蚀。

高山植被带位于较高的地段,在这里,树木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矮小的灌木和草本植物。

这些植物矮小而紧密,能够抵御寒冷和强风的冲击。

亚高山草甸带位于最高的地段,由各种草本植物和苔藓构成。

适应高海拔环境的植物,通常生长缓慢,繁殖能力强,叶片小而厚实。

在高原和高纬度地区,由于气温的冷却效应,整个地区呈现出类似高山生态系统的特点。

植被分布也表现出相似的模式。

在高原地区,高寒草甸是最主要的植被类型。

这些草地由矮小而丰富多样的草本植物构成,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适应能力。

而在高纬度地区,苔藓和地衣等低矮植物占据主导地位。

由于植物生成和分解速度较慢,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高海拔生态系统的植被分布还受到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区,水分的稀缺性限制了植被的生长。

此外,土壤的质地和养分含量也对植被分布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海拔地区的土壤普遍贫瘠,养分含量低。

因此,只有适应这种环境的植物才能够存活和繁衍。

总的来说,高海拔生态系统的植被分布在形态和特征上都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随着海拔的增加,植被逐渐减少,而草本植物和苔藓逐渐增多。

这些植物具有优秀的适应能力,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存活和繁衍。

这样的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价值。

我们应该加强对高海拔生态系统的保护,并进一步研究和了解其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和作用,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工作。

西藏米拉山野生植物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分析

西藏米拉山野生植物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分析

青藏高原拥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为野生植物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孕育了众多具有高原特色的西藏野生植物资源。

米拉山作为藏东南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

米拉山是尼洋河与拉萨河的分水岭,其海拔最高达5300m ,位于冈底斯山脉东段,经纬度跨度为(91°08′~93°40′E 、29°33′~29°53′N ),横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和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是拉萨市到林芝市的必经之地[1]。

米拉山以东地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为634.2mm ,属温暖半湿润气候类型,植被覆盖率高,植物种类丰富;而米拉山以西地区由于受到地形的影响,较东区的降水量小,年均降水量为515.7mm ,属温暖半干旱气候类型,植被以草本为主[2]。

据相关文献资料记载,米拉山区共有维管植物102科392属962种(含变种、亚种、变型种),其中具有观赏价值的蕨类植物12科17属38种,裸子植物3科6属11种,被子植物有67科248属648种,总计82科271属733种[3]。

1调查对象及方法1.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西藏米拉山区木本观赏植物和草本观赏植物种质资源中的主要优势物种。

1.2调查方法调查米拉山区木本观赏植物和草本观赏植物种质资源中的主要优势物种,并依据主要观赏特性进行分类,并从种质资源的特有性与多样性、观赏特性评价及园林应用角度分析了米拉山野生观赏植物特点。

收稿日期:2021-09-14基金项目:研究生创新与学科建设(藏财预指2020-001);西藏农牧学院林学学科创新团队项目(533320002)。

作者简介:佟珂珂(1996—),女,山东潍坊人,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202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研究。

E-mail :****************。

*为通信作者,E-mail :***************。

西藏常见植被特征及原因

西藏常见植被特征及原因

西藏常见植被特征及原因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高原起伏且海拔较高,因此其植被特征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以下是西藏常见的植被特征及其原因:1. 草地植被:西藏高原上广泛分布着草地植被,包括高山草甸、草原和盐碱草地等。

这些草地植被以矮小而坚韧的草本植物为主,如针茅、羊茅等。

这种草地植被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西藏气候寒冷、干燥,土壤贫瘠,不适宜树木生长,而草本植物却能适应这种恶劣的环境条件,因此在这片地区长期形成了以草地植被为主的生态系统。

2. 矮灌丛植被:西藏高原上还广泛分布着矮灌丛植被,如青海柴胡、藏茴香等。

这些矮灌丛植物通常生长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西藏高原东南部存在一些山间小盆地,这些盆地地势相对较低,湿度稍高,有利于灌丛植物的生长。

3. 雪线植被:西藏高原上海拔较高的地区,一年大部分时间都被冰雪覆盖,只有夏季短暂的几个月时间能够生长植物。

在这些高寒地区,只有一些特定的植物种类能够适应极端的环境条件,如藏杜鹃、高山松等。

这些植物一般分布在海拔5000米以上,被称为"雪线植被"。

雪线植被的分布与西藏的高海拔、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4. 水生植被:西藏的湖泊、河流和高山湿地等水域中也有一些特定的水生植被分布,如附生藻类、浮游生物等。

这些水生植被主要分布在湖泊和河流的边缘地带,原因是这些地区相对湿润,有丰富的水源供给,适合水生植物的生长。

总的来说,西藏植被的特征主要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所形成的。

高原地区寒冷干燥,土壤贫瘠,不利于树木的生长,因此以草地植被为主。

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适宜灌丛植物的生长。

高寒地区的极端气候条件使得只有少数高山植物能够适应生长。

水域中的水生植被则是受到水资源的影响。

这些植被特征共同构成了西藏独特的生态系统,也为当地的畜牧业提供了重要的草料资源。

西藏4_种杜鹃属植物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西藏4_种杜鹃属植物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WANG Su-juan1 , CHANG Zi-hui2 , ZHANG Yong-juan1 et al (1. School of Science,Tibet University,Lhasa,Tibet 850000;2. Agr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Tibet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s,Lhasa,Tibet 850000)
序号
No.
采样地
Sampling site
1
拉萨墨竹工卡县日多乡
3
日喀则亚东县帕里镇
2
4
林芝色季拉山
日喀则亚东县
海拔
Elevation∥m
经度
Longitude
4 250
92°10′38″
29°42′16″
4 311
89°07′42″
27°47′32″
4 442
92°38′11″
4 110
89°02′31″
[9-12]
,同时植物真菌群落与寄主
基金项目 西藏自治区科技厅中央支持地方项目(XZ2020001YD0003C);
2022 年中央支持地方高校专项(00060949)。
作者简介 王素娟(1999—) ,女,甘肃舟曲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生态学。 ∗通信作者,副教授,
Key words Rhododendron;Endophytic fungi;Community composition;Diversity
杜鹃属(Rhododendron L. )是杜鹃花科(Ericaceae) 植物,
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因素[13-14] 。 自短叶

青藏高原高山植物与环境适应性的研究

青藏高原高山植物与环境适应性的研究

青藏高原高山植物与环境适应性的研究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和天然资源宝库,同时也是一个兼具生态、环境和气候多种特征的生态系统。

其中,高山植被是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该地区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高山植物与环境的适应性是研究该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之一,本文旨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高山植物的生存环境青藏高原地处高原和山地交错的地带,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干燥,特别是高山地区海拔高达3000米以上,地形十分复杂。

由于地势的独特性,高山植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需要应对很多特殊的因素。

首先,这里的气候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变化,春夏气温较高,秋冬季气温则非常低,在这样的环境下,高山植物需要应对气候变化,维持自身的存活状态。

其次,青藏高原是一个高原盆地,地形起伏较大,上下水循环不良,水资源相对匮乏。

在这种干旱的环境下,高山植物需要通过深入地下寻找水源、蓄水来确保自己的生存。

此外,青藏高原的环境中还存在着寒冷、高氧、强辐射、冰雪等多种特殊因素,高山植物需要应对这些复杂环境的影响。

二、青藏高原高山植物与环境适应性的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青藏高原高山植物与环境适应性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学者们通过采样、实验观测、分析数据的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究高山植物的生存环境和适应方式。

例如,近些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对雪山植物的采样和测量,发现了其在生长过程中对于球藻的共生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雪山植物与球藻之间会发生共生作用,并能够促进雪山植物的生长,这种共生作用也是青藏高原高山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之一。

此外,研究人员还对高山植物的光合适应和逆境适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究了光合适应参数对高山植物适应性的影响。

三、高山植物适应环境的机制探究上述研究成果的取得,为探究高山植物适应环境的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从学术上来讲,高山植物适应环境的机理有多种方式,最为普遍的是基因调控方式和形态结构适应方式。

西藏色季拉山报春花种质资源及其生境类型

西藏色季拉山报春花种质资源及其生境类型

西藏色季拉山报春花种质资源及其生境类型色季拉山报春花资源极其丰富,有12种及变种,文中编制了分种检索表,介绍了主要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观赏价值.根据光照,温度,湿度及植被类型等因素将其生境类型归纳为4类:1.林内阴湿型,2.疏林透光型,3.林缘湿地型,4.高山冷湿型.报春花在本地区仅分布于海拨3000m以上地区,43%的种类生于海拨900m以上地区,具有明显的温带性.高山冷湿型生境的特点是低温高温,生于该生境型的种类多花大,色艳,观赏价值极高.生于林山阴湿型,疏林透光型生境的种类较易被驯化。

西藏野生报春花属(Primula)植物资源丰富,并且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报春花属植物是西藏地区野生花卉和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研究和培育花卉新品种的极为重要的草本植物资源和进行园林绿化的优质材料。

对西藏色季拉山的野生报春花属植物的种质资源进行调查,为报春花属植物的品种改良和培育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本次野生报春花属植物调查研究项目中,基于色季拉山的海拔、坡向和植被覆盖类型的不同。

分别用GPS定位系统在山脉中设定了3个不同的样地,然后在同一样地再分别设定3个样方,对报春花属植物及其生境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积累分布情况进行测量与实验分析,旨在为我国野生报春花属植物的引种驯化及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与理论依据。

这次调查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社会实践意义。

本次调查研究的报春花属植物营养元素测定项目有:全氮、全磷、全钾、钙、镁、铁、锌、锰、铜、钠及铬11种元素;对报春花属植物根际土壤含量的测定项目包括:PH值、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及缓效钾;对报春花属植物根际土壤进行测定的微量元素有:铁、锌、锰、铜及有效硼。

通过对不同样地报春花属植物体内营养元素含量及其生境土壤元素含量的测定和试验分析,发现报春花属植物体内元素与去生境土壤元素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通过研究,发现了生长于西藏色季拉山上的野生报春花属植物的根际土壤元素含量与报春花属植物体内营养元素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认识了区域野生报春花属植物对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需求指数,并且为西藏野生报春花属植物的保护、开发和引种驯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植物界各行业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

藏东南主要森林植被群落数量特征研究

藏东南主要森林植被群落数量特征研究

藏东南主要森林植被群落数量特征研究本研究区域西起海拔5013.25 m的米拉山口(N29.828°,E92.343°),途经工布江达县、八一镇,东至色季拉山,涵盖米拉山东坡工布江达县境内和林芝县境内色季拉山以西318国道沿线全部森林植被群落类型。

本文以藏东南主要森林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运用不同的数量分析方法,全面而深入的揭示了藏东南地区主要植被群落类型的数量特征,深入分析和探讨了这些植被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本研究为今后开展更深入的植被生态研究奠定了数量生态基础,并为藏东南地区的森林资源经营和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首先,通过TWINSPAN分类,将该区域的森林群落划分为20个群丛(Ⅰ.乌柳+沙棘+短苞小檗—藏北嵩草+柔毛委陵菜群丛;Ⅱ.川滇高山栎+高山松+小叶野丁香+柳叶忍冬—双参+薄叶水龙骨群丛;Ⅲ.川滇高山栎+山蚂蟥+绢毛蔷薇—中亚早熟禾+薄叶水龙骨群丛;Ⅳ.高山松+藏川杨+川滇高山栎+黄花木+绢毛蔷薇—短柄草群丛;Ⅴ.白桦+山杨+比巴小檗+小叶金露梅—黑药老鹳草+西南草莓群丛;Ⅵ.白桦+山杨+散鳞杜鹃—黑药老鹳草+西南草莓群丛;Ⅶ.白桦+硬叶柳+散鳞杜鹃—西南草莓+黑药老鹳草群丛;Ⅷ.雪层杜鹃+散鳞杜鹃+岩生小檗—藏北嵩草群丛;Ⅸ.矮生嵩草+矮火绒草群丛;Ⅹ.铺地柏+大果圆柏—藏北嵩草群丛;Ⅺ.江孜沙棘—中亚早熟禾群丛;Ⅻ.急尖长苞冷杉+林芝云杉+白背紫斑杜鹃+蛾眉蔷薇—短柄草群丛;ⅩⅢ.急尖长苞冷杉+杯萼忍冬+白背紫斑杜鹃—西南草莓+藏北嵩草群丛;ⅩⅣ.急尖长苞冷杉+方枝柏+毛叶杜鹃+白背紫斑杜鹃—五裂蟹甲草+藏北嵩草群丛;ⅩⅤ.急尖长苞冷杉+理塘忍冬+毛叶杜鹃—酢浆草+大叶碎米荠群丛;ⅩⅥ.急尖长苞冷杉+杯萼忍冬+冰川茶蔗子—莓叶悬钩子+禾叶繁缕群丛;ⅩⅦ.方枝柏+急尖长苞冷杉+林芝杜鹃+扫帚岩须—莓叶悬钩子+藏北嵩草群丛;ⅩⅧ.方枝柏+薄毛海绵杜鹃+小叶金露梅—莓叶悬钩子+长鞭红景天群丛;ⅩⅨ.薄毛海绵杜鹃+鳞腺杜鹃—塔黄+藏北嵩草群丛;ⅩⅩ.急尖长苞冷杉+灰背杜鹃+红点杜鹃—云南红景天+莓叶悬钩子群丛)。

西藏拉萨河流域中下游洪积扇植被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

西藏拉萨河流域中下游洪积扇植被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

西藏拉萨河流域中下游洪积扇植被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
西藏拉萨河流域中下游洪积扇植被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拉萨河流域位于西藏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拉萨河流域中下游洪积扇植被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是拉萨河流域植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拉萨河流域中下游洪积扇植被的物种组成主要包括草本植物、灌木植物和乔木植物。

草本植物主要有芒草、芦苇、蒿草、芦荟、苋菜、芦苇、芦草、芦芽等;灌木植物主要有柳树、榆树、枫树、桑树、槐树、柳枝、柳条等;乔木植物主要有榆树、枫树、桑树、槐树、柳树、柳枝、柳条等。

拉萨河流域中下游洪积扇植被的多样性特征表现为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表现为拉萨河流域中下游洪积扇植被的物种组成多样,包括草本植物、灌木植物和乔木植物;空间分布多样性表现为拉萨河流域中下游洪积扇植被的分布空间分布多样,包括河谷、河岸、河岸滩地、河岸湿地、河岸湿地滩地等;生态多样性表现为拉萨河流域中下游洪积扇植被的生态系统多样,包括河谷植被、河岸植被、河岸滩地植被、河岸湿地植被、河岸湿地滩地植被等。

拉萨河流域中下游洪积扇植被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是拉萨河流域植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拉萨河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研究和保护拉萨河流域中下游洪积扇植被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对于保护拉萨河流域植物资源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藏色季拉山西坡种子植物花卉资源现状

西藏色季拉山西坡种子植物花卉资源现状
Mo n a n ha 2 f mi e ,1 3 g n r n 9 s e i so o rp a t u t i s 5 a l s e e a a d 21 p ce ff we l n s;Th mpo ia st e mo td mi a tfmi i 3 l e Co ste i h s o n n a l y a d t e Rh d d n r n i h s o n n e u n t i e in;Amo l t e te o rs c e Abe e r e s n h o o e d o st e mo td mi a tg n s i h s rg o ng al h r e f we pe is, isg o g ii l t e mo tr s u c sa d t e mo twi ey dit b td s e i s;Amo g alt e s r b fo r h s e o r e n h s d l sr u e p ce i n l h h u we s,t e s e i swih te hih l h p ce t h g - e ti o tntv l e a d t s d it bu in i nie a ic npiu Th e b a d ci i g fo rs o a te s mp ra a u n hemo twi e d sr to sLo c r n o s c a. e h r n lmb n we h w r nd i l t a he s c e we ihe mpot n a u a ro ditiut n a d t e s e i swi d iti u in h sa h tt pe is o d h g ri ra tv l e h sa nar w srb i n h p ce t a wi e d srb to a o h

青藏高原东缘景天科藏药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青藏高原东缘景天科藏药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青藏高原东缘景天科藏药植物资源调查研究背景介绍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其生态环境特别适合生长藏药植物,因此被誉为“天然药库”。

藏药植物作为世界上独特的药用资源,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东缘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影响,传统藏药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景天科是青藏高原上重要的类群之一,其中很多物种被广泛地用于藏药中。

由于长期以来的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一些景天科藏药植物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保护不足。

因此,对于青藏高原东缘景天科藏药植物资源的调查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研究对象及方法本研究主要采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的景天科藏药植物。

采集地包括西藏、四川、云南等地的高原和山地地区。

采集方法主要是对山区和草甸进行考察和实地调查,在不影响当地生态和文化的前提下,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种类进行采集。

采集到的植物样本先进行标本鉴定,然后进行整理和分类,最后进行各项性状的测定和分析。

对于常见或重要的种类,还进行了生境的环境调查和记录。

研究结果本次研究收集到了70多种景天科藏药植物样本。

研究结果发现,这些植物在形态、分布和生态环境上都有明显的特征。

其中,白头翁(Cotyledon orbiculata)、奇异草(C. pachyphylla)、牛眼草(C. pannosa)等景天科藏药植物在青藏高原东缘地区非常常见,并且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同时,这些植物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另外,本次调查还发现了一些植物种群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保护不足。

例如,青藏高原东缘的一些草地植被已经面临严重的草地退化问题,这对于藏药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这些濒危物种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本次调查结果也发现了一些新的景天科藏药植物资源,这对于传统藏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语本次调查研究发现,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的景天科藏药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但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的挑战和保护不足的问题。

米拉山植物群落数量及海拔梯度与物种丰富度变化格局分析

米拉山植物群落数量及海拔梯度与物种丰富度变化格局分析

米拉山植物群落数量及海拔梯度与物种丰富度变化格局分析拉多;张燕杰;庞有智;崔玲玲;刘杰;索南措【摘要】文章以西藏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境内的米拉山作为研究地点,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法、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法对米拉山东西坡10个海拔带的45个植物样方进行分析,同时对米拉山东坡与西坡的群落结构特征和转换后的物种丰富度(TSR)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格局进行了比较。

TWIN⁃SPAN分类结果显示:米拉山东坡植被可分为6个群丛,与DCA排序结果不甚对应,西坡植物被分为8个群丛,与DCA排序结果基本一致。

东西坡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差异很大,东坡植被自然带较高,西坡植被自然带较低且植被类型复杂;东西坡TSR的海拔梯度格局也有很大差异,东坡高海拔带TSR最高,呈现出随海拔升高TSR升高的趋势,西坡高海拔带TSR最低,呈现出随海拔升高TSR降低的趋势。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slopes of Mila Hill as the study site, the plant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SR (Transformed Species Richness) and altitude were studied, with 10 altitude bands and 45 sample plots, by using TWINSPAN (Two 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 DCA (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TWINSPAN classification showed that 6 plant associations can be recognized in the eastern slope of Mila Hill and was not consistent with DCA ordination result well, and 8 plant associations can be recognized in the western slope of Mila Hill and was consistent with DCA ordination result. DCA ordination axis 1 and 2 im⁃plied that moisture and altitude were the main influential factor for vegetation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study area.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lant community structure, distribution, andthe changes in TSR with altitude between two slopes of Mila Hill. The plant community structure was more complex in the western slope than that of eastern slope. TSR wa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in altitude in the western slope but an oppo⁃site situation found in the eastern slope.【期刊名称】《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9页(P12-20)【关键词】植物群;双向指示种分析;除趋势对应分析;转换物种丰富度;米拉山【作者】拉多;张燕杰;庞有智;崔玲玲;刘杰;索南措【作者单位】西藏大学理学院西藏拉萨850000;西藏大学理学院西藏拉萨850000;西藏大学理学院西藏拉萨850000; 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内江 641100;西藏大学理学院西藏拉萨850000;西藏大学理学院西藏拉萨850000;西藏大学理学院西藏拉萨8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米拉山植物群落数量及海拔梯度与物种丰富度变化格局分析拉多①张燕杰②庞有智③崔玲玲④刘杰⑤索南措⑥(①②④⑤⑥西藏大学理学院西藏拉萨850000③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内江641100)摘要:文章以西藏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境内的米拉山作为研究地点,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法、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法对米拉山东西坡10个海拔带的45个植物样方进行分析,同时对米拉山东坡与西坡的群落结构特征和转换后的物种丰富度(TSR)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格局进行了比较。

藏东南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线地带地上生物量随海拔的变化特征

藏东南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线地带地上生物量随海拔的变化特征
2007- 08, 我们沿海拔梯度在 4 190 m、4 270 m (亚高山急尖长苞冷杉林 )和 4 326 m ( 林线 )分别设 置 3个 20 m 20 m 样地 , 测量乔木层立木 ( 胸径 3 cm )的胸径和树高。对于灌木层, 在每个 20 m
20 m 样方里沿对角线设置 3个 4 m 4 m 样方, 测 量灌木的基径 和高 度; 再 在每 个灌木 样方 中设 置 0 5 0 5 m 2 的小样方, 利用收获法测定草本层地 上生物量。 1 2 2 乔木及灌木层地上生物量的推算
当今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林线地区的树木由于生长在极端环境条件下, 无论是个体的发育、生长, 还是整个群落的结构特征 都与低海拔的亚高山森林存在较大差异, 必然导致 生物量蓄积的差异。国内已发表的关于林线地区植 被的论 文 也 多 集 中 于 种 群结 构 [ 14- 16] 、生 物 多 样 性 [ 17] 、林线分布与气候指标的关系 [ 18] 、以及林线物 种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海拔的变化 [ 19- 20] 等, 关于林线地区生物量数据的报道很少 [ 21] 。因此, 开 展林线地区群落生物量的调查工作, 尤其是与较低 海拔的亚高山森林的对比研究, 将为进一步解释高 山林线的形成机理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
碳饥饿 与 碳饱和 假说的争论是当前相关研究 的热点 [ 2, 4] 。在过去的 100 a里,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 上升了 0 74 0 18 , 并 且未 来将 会持 续 地升 高 [ 5] 。近年来, 来自全球不 同地区的报道 显示, 一 些地区高山或北方林线在最近几十年里呈现上升的 趋势 [ 6 - 11] , 表明高山林线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 可 以捕捉气候变化的早期信号 [ 12- 13] , 相关变化过程及 其测定指标可用来解释全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 ( 如 自然植被带位移 及 杜鹃地上各 器官的相对生长方程 Tab le1 A llom etric regress ion s used for est im ating aboveground b iom ass of Rhod od end ron spp shrubs

西藏米拉山区植物资源特征分析

西藏米拉山区植物资源特征分析

西藏米拉山区植物资源特征分析
罗建;郑维列;邢震;边巴多吉
【期刊名称】《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4(021)003
【摘要】为深入研究西藏米拉山区植物资源的分布和多样性,对该区植物资源作了系统调查.西藏米拉山区有维管植物86科324属765种,其中蕨类植物15科20属37种,裸子植物有3科7属12种.种类组成趋向于集中在少数科内,区系优势现象明显,反映出米拉山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和区系的过渡性.根据植物的用途,将米拉山区的植物资源分为11类,并提出了该区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策略措施.图1表2参12
【总页数】6页(P275-280)
【作者】罗建;郑维列;邢震;边巴多吉
【作者单位】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林芝,860000;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林芝,860000;西藏农牧学院,林学院,西藏,林芝,860000;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林芝,8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9
【相关文献】
1.西藏米拉山区藏药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研究 [J], 边巴多吉;刘玉军
2.西藏米拉山区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J], 潘刚;郑维列;罗大庆
3.西藏米拉山植物资源的垂直分异 [J], 罗建;郑维列;潘刚;边巴多吉
4.西藏佩枯错种子植物资源特征分析 [J], 夏晨曦;郭文文;屈兴乐;罗大庆;汪书丽;;;;;;;;;;;;;
5.西藏米拉山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J], 罗建;边巴多吉;郑维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藏高原的动、植物的特性

青藏高原的动、植物的特性

青藏高原的动、植物的特性青藏高原的动、植物的特性高原牧畜以耐高寒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为主。

4,200公尺(13,780呎)以下的河谷可以种植作物,以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圆根、油菜等耐寒种类为主。

雅鲁藏布江河谷纬度低,冬季无严寒,小麦可安全越冬。

加以光照条件好,春夏温度偏低,延长了小麦生长期,拉萨冬小麦亩产有1,638斤的纪录。

西藏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

全区草场类型多,90%以上为高山草甸和高山草原,牧草营养价值高,但产草量低。

西藏那曲朝阳区高寒草地围栏内的BM(生物量)高于围栏外的,但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围栏内外差异不显著。

对日喀则和山南地区家畜主要粗饲料作物秸秆(青稞、油菜、土豆、小麦、玉米和燕麦)、精饲料作物籽粒,以及57种天然草地、栽培牧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作物秸秆营养类型均为粗蛋白、灰分含量低,而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高的碳型和碳氮型,营养价值较低。

1、桃因为西藏的特殊气候,西藏野桃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如钙、钾、锌等含量均比内地桃丰富,而铜的含量则低于内地桃。

其次,西藏野桃的维生素C含量比内地桃高10倍以上,但糖分却远远低于内地桃,西藏大学农牧学院的一位专门研究高原野生水果的教授曾给出过结论:西藏野桃的含糖量之低,甚至糖尿病人也可以少许食用。

所以,西藏野桃的水果价值虽日渐下滑,但其开发成其它产品的价值却比内地桃要高。

至今,一些农牧学专家根据西藏野桃自身的营养优势和产量优势,已开发有一些野桃产品,比如野桃果脯、野桃汁、野桃罐头、野桃茶等。

2、牦牛牦牛属地球之巅的高寒、无任何污染环境(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罕见的洁净未受任何污染、空气清洁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半野生半原始珍稀动物,与北极熊、南极企鹅共称为“世界三大高寒动物”。

目前,全世界存栏的牦牛为1400万头,其中95%集中在中国,每年全世界牦牛出栏仅100万头,平均5500人才能供应一头。

牦牛终身无劳役,逐水草而居的半野生放牧方式、原始自然的生长过程,一生中摄入大量的虫草、贝母等名贵中草药,使牦牛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西藏自治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植物多样性特征

西藏自治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植物多样性特征

西藏自治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植物多样性特征王俊伟;拉琼【期刊名称】《中国野生植物资源》【年(卷),期】2022(41)11【摘要】目的:为了解西藏自治区入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维管植物多样性特征。

方法:依据2021年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数字植物标本馆,整理分析西藏自治区入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维管植物多样性特征。

结果:西藏自治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植物有41科65属140种4变种,其中石松类10种,蕨类6种,裸子植物10种,被子植物114种4变种。

一级保护的植物有10种,二级保护的植物有130种4变种。

物种科属种的多样性较高,数量前三大科为兰科(Orchidaceae)含54种、石松科(Lycopodiaceae)10种、景天科(Crassulaceae)8种;物种数量前三大属为石斛属(Dendrobium)15种、兰属(Cymbidium)12种、杓兰属(Cypripedium)11种。

中国特有属6个,中国特有物种38种,其中12种为西藏特有种。

地理分布统计结果发现,西藏自治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植物主要分布在藏东南和藏南的山地森林植被带谱中,与西藏自治区植物多样性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

结论:西藏自治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植物多样性丰富,且特有现象明显,对西藏自治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整理将为西藏自治区的珍稀濒危植物的保育与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数据。

【总页数】6页(P93-98)【作者】王俊伟;拉琼【作者单位】西藏大学生态学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2【相关文献】1.甘肃省野生维管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分析2.西藏自治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简介3.甘肃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特征4.内蒙古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区系特征5.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多样性及濒危现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藏米拉山大花红景天不同器官内生真菌与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西藏米拉山大花红景天不同器官内生真菌与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西藏米拉山大花红景天不同器官内生真菌与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张俊泽;毛康珊;索南措【期刊名称】《西藏科技》【年(卷),期】2024(46)4【摘要】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濒危藏药植物具有抗氧化、抗高山缺氧、抗疲劳、保肝、降血糖、抗辐射等功效。

植物内生菌生活在健康的植物组织中,能合成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诱导寄主植物抗病,增强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抵抗力。

根际微生物作为植物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营养获取、胁迫耐受及物质循环过程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研究大花红景天的内生真菌及根际真菌对该物种的开发与保护及青藏高原濒危藏药植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西藏米拉山大花红景天内生(根、茎、叶)、根际、根区真菌进行ITS1区测序后分析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

研究结果显示,在属水平上,根中的优势属为minutisphaera,茎中的优势属为lemonniera,叶中的优势属为lemonniera,根际土优势属为helotiales,根区土优势属为helotiales。

大花红景天茎中的内生真菌多样性明显高于根和叶。

此研究较系统揭示了大花红景天内生真菌及根际真菌的群落特征,为筛选大花红景天的活性菌株及大花红景天与内生菌互作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总页数】6页(P36-41)【作者】张俊泽;毛康珊;索南措【作者单位】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相关文献】1.西藏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内生真菌及其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多样性研究2.西藏4种杜鹃属植物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3.山东省不同地区玉米内生真菌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分析4.西藏不同生态环境下藏麻黄可培养内生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5.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真菌和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菌群组成及多样性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藏高原植物

青藏高原植物

一、植物种类和地理成分整个青藏高原区的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据粗略估计高等可达10,000 种左右,如果把喜马拉雅山南翼地区除外也有约8,000 种之多。

但是高原内部的生态条件差异悬殊,植物种类数量的区域变化也十分显著。

如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区,自山麓河谷至高山顶部具有从山地亚热带至高山寒冻风化带的各种类型的植被,是世界上高山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区域,高等植物种类在5,000 种以上。

而在高原腹地,具有大陆性寒旱化的高原气候,植物种类急剧减少,如羌塘高原具有的高等种子植物不及400 种,再伸进到高原西北的昆仑山区,生态条件更加严酷,所采到的植物种类也只有百余种。

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虽然海拔高度低至3,000 米上下,但气候极端干旱,盆地内种子植物约300 种,加上周围山地,种类可在400 种以上,至于新疆和西藏交界的阿克赛钦和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则出现大面积裸露的无植被地段,所能找到的植物种类就更少了。

可见,整个高原地区植物种类的数量是东南多、西北少,呈现出明显递减的变化趋势。

按照植物种类的地理成分,青藏高原各地也有显著的区域差异。

青藏高原南缘,东喜马拉雅南翼的低海拔地区属古热带植物区,热带地理成分占优势,种属数虽较多,每属内所含的种数却较少,说明这里处在古热带植物区的北部边缘,属热带亚洲成分,起源大都比较古老。

如三尖杉科的印度三尖杉,买麻藤科的买麻藤金缕梅科的阿丁枫、龙脑香科的羯布罗香等。

高原东南部属森林植物区系,以中国-喜马拉雅成分为主,含有数量众多的木本植物,组成各种类型的森林,如壳斗科、茶科和樟科的一些常绿树种,高山栎类植物以及针叶林中的代表树种,如高山松、乔松,多种冷杉和云杉等,杜鹃属的现代分布中心也就在这里。

在高原内部则以青藏高原成分占支配地位,它有着年轻的、独立发展的历史,有许多种、属是在高原强烈隆升过程中逐渐适应于寒冷干旱的生态条件而发展起来的。

典型代表植物如小蒿草、紫花针茅、固沙草、西藏蒿、垫状驼绒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