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习题课】第1-3章
工程流体力学习题课1-第2-3-4章-部分习题解答
2 2 d2
习题3-14解题示意图1
Dr W-X Huang,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 P.R. China
工程流体力学——习题课(1)——第 2-3-4 章部分习题解答
Fx1 =
y x
H1
D
H2
图 3-26 习题 3-11 附图
1 1 ρ gH1 × ( DL) = × 1000 × 9.8 × 4 × (4 × 10) = 784000 N=784kN 2 2 1 D 1 4 Fx 2 = ρ gH 2 × ( L) = × 1000 × 9.8 × 2 × × 10 = 196000 N=196kN 2 2 2 2
H
h
由此得: H ≥ 122mm + h ≥ 244mm (2) 结合以上正负压操作时结果有:
p / ρ g ≤ h ≤ H − | p| / ρ g
图 3-23 习题 3-8 附图
→ 122mm ≤ h ≤ 178mm
Dr W-X Huang,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 P.R. China
工程流体力学——习题课(1)——第 2-3-4 章部分习题解答
F1-6
习题 3-8 旋风除尘器如图 3-23 所示,其下端出灰口管段长 H,部分插入 水中,使旋风除尘器内部与外界大气隔开,称为水封;同时要求出灰管内液面 不得高于出灰管上部法兰位置。设除尘器内操作压力 ( 表 压 ) p = −1.2 kPa~ 1.2kPa。 净化空气 (1) 试问管段长 H 至少为多少 mm? (2) 若H=300mm,问其中插入水中的部分h应在 什么范围?(取水的密度 ρ =1000kg/m3) 含尘 解:(1) 正压操作时,出灰管内液面低于管外液 面,高差为 h′ = p / ρ g ;为实现水封,出灰管插入深 度 h 必须大于此高差,即
弹性力学习题库
(2)沿与水平面成30°倾角的微面上的全应力和正 应力。
l30o 1/ 2, m30o 3 / 2
px xl xym py xyl ym
px
2 2
30, py
1 2
0
y
C
0
30
O
° 0
0
B 45°
0
x
A
n l2 x m2 y 2lm xy
n
1 2
30
例 2.4.1
例2.4.1:当应变为常量时,ex =a, ey =b , gxy =c ,试求对应的位移分量。
x2 y2
f
(x)
(2)将 x代y 入平衡微分方程第二式
xy
3q0 h3l
x2 y2
f
(x)
y
y
xy
x
fy
0
y
2q0 h3l
xy3
f
(x) y
g(x)
例 2.3.1
例2.3.1:在负载结构中,某点O处的等厚平行四面体各面的 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平面应力状态)。试求(1)主应力的 大小及方向(2)沿与水平面成30°倾角的微面上的全应力 和正应力。
先求应力分量 x , y , xy :
y
C
0
30
O
° 0
0
B 45°
0
x
A
CB面上
y 0, xy 0
例 2.3.1
先求应力分量 x , y , xy :
AB面上: 方向向量:
2
2
l45o 2 , m45o 2
y
C
0
30
O
° 0
n lm(σ y σx ) (l 2 m2 ) xy
电路课程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1 图示元件当时间t <2s 时电流为2A ,从a 流向b ;当t >2s 时为3A ,从b 流向a 。
根据图示参考方向,写出电流i 的数学表达式。
1.2图示元件电压u =(5-9e -t /τ)V ,τ >0。
分别求出 t =0 和 t →∞ 时电压u 的代数值及其真实方向。
babu +-图 题1.21.3 图示电路。
设元件A 消耗功率为10W ,求A u ;设元件B 消耗功率为-10W,求B i ;设元件C 发出功率为-10W ,求C u 。
Au +-10V+-Cu +-(a)(b)(c)图 题1.31.4求图示电路电流4321i i i i 、、、。
若只求2i ,能否一步求得?图 题1.41i 4i 3i 图 题1.51.5 图示电路,已知部分电流值和部分电压值。
(1) 试求其余未知电流1234,,,i i i i 。
若少已知一个电流,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流?(2) 试求其余未知电压 u 14、u 15、u 52、u 53。
若少已知一个电压,能否求出全部未知电压?1.6 图示电路,已知A 21=i ,A 33-=i ,V 101=u ,V 54-=u 。
求各元件消耗的功率。
图 题1.61uSu (a)(b)图 题1.71.7 图示电路,已知10cos()V S u t ω=,8cos()A S i t ω=。
求(a)、(b)两电路各电源发出的功率和电阻吸收的功率。
1.8 求图示电路电压12,u u 。
1u +-2u +-图 题1.830u-+图 题1.91.9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0 求网络N 吸收的功率和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10V0.5A8V1.11 求图示电路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2 求图示电路两个受控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1.13 图示电路,已知电流源发出的功率是12W ,求r 的值。
1V图 题1.13图 题1.141V2V1.14 求图示电路受控源和独立源各自发出的功率。
教科版物理必修1-- 第3章 习题课3 瞬时加速度问题和动力学图像问题
栏目导航
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 F 的作用, F 的大小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物块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乙 所示.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2.由这两个图像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 m 和 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分别为 ( )
A.0.5 kg,0.4 C.0.5 kg,0.2
B.1.5 kg,125 甲 乙 D.1 kg,0.2
栏目导航
A [由 F-t 图像和 v-t 图像可得,物块在 2~4 s 内所受外力 F=3 N, 物块做匀加速运动,a=ΔΔvt =42 m/s2=2 m/s2,F-f=ma,即 3-10μm= 2m①
A.弹簧的拉力 F=cmosgθ B.弹簧的拉力 F=mgsin θ C.小球的加速度为零 D.小球的加速度 a=gsin θ
栏目导航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把握以下三点: ①剪断绳前小球的受力情况. ②剪断绳 AO 后弹簧弹力不突变. 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加速度.
栏目导航
A [烧断 AO 之前,小球受三个力,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烧断绳的瞬间,绳的张力没有了,但由于轻弹簧形变的恢复需 要时间,故弹簧的弹力不变,A 正确,B 错误.烧断绳的瞬间, 小球受到的合力与绳子的拉力等大反向,即 F 合=mgtan θ,则小球的加速 度 a=gtan θ,则 C、D 错误.]
栏目导航
重难强化 训 练
点击右图进入…
栏目导航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BD [撤去 F 瞬间,弹簧弹力不发生变化,故 A 球受力不变,加速度 为零,选项 A 错误,B 正确;对 B 球撤去 F 前,弹簧弹力与 F 等值反向, 撤去 F 后,弹簧弹力不变,故加速度大小为mF,选项 C 错误,D 正确.]
第1-4章习题课
Mk 解: e = FK + G K
3200 = = 0.7 m 4000 + 4 × 10 × 1.5 × 10
γ sat = 18 .5
kN / m 3
e=0.7>b/6=0.67
k max
2 (F k + G k ) = 3 kl
4m 3.9
2 (4000 + 4 × 10 × 1 .5 × 10 ) = 3(2 − 0 .7 )× 10
ωL − ωP
IP 16
因为10< 因为
I P =16<17,定名为粉质粘土; 定名为粉质粘土; 定名为粉质粘土
因为0.75< I L =0.81<1.0,所以该粘性土的状态为软塑。 所以该粘性土的状态为软塑。 因为 所以该粘性土的状态为软塑
4.如下图所示,有A、B、C三种土,其渗透系数分别为 如下图所示, 三种土, 如下图所示 、 、 三种土 KA=1×10-2cm/s,KB=3×10-3 cm/s,KC=5×10-4 cm/s,装在断面 × × × 装在断面 的方管中, :(1)渗透经过A土后的水头降 为10cm×10cm的方管中,问:( )渗透经过 土后的水头降 × 的方管中 落值∆h为多少?(2)若要保持上下水头差h=35cm,需要每秒加 落值 为多少?( )若要保持上下水头差 需要每秒加 为多少?( 多少水? 多少水? 土后的水头降落值为∆h,经过B土后的水 解(1)设渗流经过 土后的水头降落值为 ,经过 土后的水 )设渗流经过A土后的水头降落值为 头降落值为∆h 头降落值为 BC。 根据各断面的渗流速度相等,有: 根据各断面的渗流速度相等,
△
h = 35cm
∆h − ∆hBC ∆hBC − h ∆h kA = kB = kC 50 30 10
高三化学第1课时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 习题课
加等量水稀释后的 盐酸 = 硫酸 > 醋酸 pH
酸或碱溶液稀释后pH的变化(同V,同pH)
相同体积相同pH的强酸、弱酸稀释相同倍数时,酸性强的pH变化大。 相同体积相同pH的强碱、弱碱稀释相同倍数时,碱性强的pH变化大。
判断正误
1.由图甲可知,a点Kw的数值比b点Kw的数值大 ( ×)
2. 图乙表示用水稀释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I表示醋酸,II表示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归纳总结
追根寻源
课本P100
已知:25℃时,醋酸的电离常数Ka值为1.7×10-5 mol/L。 求浓度为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 c平(H+)和c平(OH-)。
小试身手
3. 某酸溶液的pH=3,则该酸溶液的 物质的量浓度为( D )
A.一定大于0.001 mol·L-1 B.一定等于0.001 mol·L-1 C.一定小于0.001 mol·L-1 D.可能等于0.0005 mol·L-1
酸 性
中和碱 的能力
泼金属反 应产生H2
属反应时 的起始反
的总量 应速率
一元强酸 大 强
大
相同 相同
一元弱酸 小 弱
小
五. 一元强酸和弱 酸的比较
问题2:相同体积、相同C(H+)【即相同PH】的盐酸 与醋酸有哪些不同点?又有哪些相同点?
一元酸
c(酸) pH
与足量活 与同一金 中和碱 泼金属反 属反应时 的能力 应产生H2 的起始反
小试身手
2. 在一定温度下,用水逐渐稀释 1 mol·L-1 氨水的过程中, 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的是( ) AB
A.c(OH-)/c(NH3·H2O) B.n(OH-) C.c(NH4+) / c(NH3·H2O)·c(H+) D.c(NH3·H2O)/c(NH+ 4 )·c(OH-)
通信电路原理习题课1-4章共29页文档
1) 应采用哪一个可变电容器,为什么?
2) 回路电感应该等于多少?
3) 绘出实际的并联回路图。
解:
1)根据已知条件, 535kHz, 1605kHz均为
谐振频率,且比值为3,即:
1
H LCmin 3LFra bibliotek1 LCmax
C max 9 C min
第1-4章
【习题】
在两个可变电容当中, 100/12<9,不满足要求, 450/15=30>9,满足要求,
L2与C则构成并联谐振,在负载上能构产 生压降,因此:
R1
C R2
1 2 L2C
L1
1 C
L2
计算结果:
L1 =375μH, L2 =125μH
第1-4章
【习题】
2.有一并联回路在某频段内工作,频段最低频率为535kHz,最高 频率为1605kHz。现有两个可变电容器,一个电容器的最小电容 量是12pF,最大电容量是100pF;另一个电容器的最小电容量是 15pF,最大电容量是450pF。试问:
第1-4章
【习题】
1. 有一双电感复杂并联回路如图所示,已知L1+L2=500uH,C=500pF,为了使 电源中的二次谐波能被回路消除,应如何分配L1和L2 ?
解: 假设在该图上并联一个负载(如图示),
则要使二次谐波消除,则应该不让二次谐
波在负载上产生压降,因此对于二次谐波 L1
L2
要求 L2与C构成串联谐振,而对于基频L1 、
b. 作图
P1
n
P2
P3
n-1 P4
y1
Ω
如果点P4落在n与n -1的衰减线之间,则选择n
第1-4章
2) 选择电路: 满足同一要求的低通滤波器电路有两种结构, 它们互为对偶,一般选择电感少的电路;
第06章关系数据理论习题课
各种范式之间存在联系:
1NF 2NF 3NF BCNF
…4N…F
某一关系模式R为第n范式,可简记为R∈nNF。
19
19
课堂练习题:
下列关于关系模式规范化的叙述中,哪一 条是不正确的?( ) (A) 若R∈4NF,则必然R∈3NF (B) 若R∈3NF,则必然R∈2NF (C) 若R∈2NF,则必然R∈1NF (D) 若R∈3NF,则必然R∈BCNF 解析:D
龄,成绩,教师姓名,教师年龄,教师办公室)。假设 一门课程只有一名教师讲授,而且教师不重名。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存在哪些基本函数依赖?该关系模式的候选码是
什么?有哪些主属性? (2)有部分依赖吗?若有,请写出两个? 有传递依赖吗?若有,请写出一个? (3)关系模式教务最高达到第几范式?为什么? (4)如何分解可消除关系模式中的部分函数依赖? (5)分解后达到了几范式?分解是无损连接分解? (6)分别指出各个关系模式的主码和外码
设R(U)是一个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式,X和Y是U的子 集。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中不可能存在 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 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等, 则称 “X函数确定Y” 或 “Y函数依赖于X”,记作X→Y。
6
函数依赖的基本概念
× √ × × × √
7
7
基本概念
解析:
⑴函数依赖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数据依赖。
20
20
测验
1.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解决关系数据库中的_______问 题而引入的。
A.操作异常和数据冗余 B.提高查询速度 C.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 D.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假设关系模式属于R(A,B)属于3NF,下列说法中_____ 是正确的。
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圣才出品】
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圣才出品】第1章语⾔和语⾔学习1.1 复习笔记本章要点:1. The way we learn languages我们习得语⾔的⽅式2. Views on language语⾔观点3. The structural view of language结构主义语⾔理论4. The functional view of language功能主义语⾔理论5. The interactional view of language交互语⾔理论6. Common views on language learning关于语⾔学习的普遍观点7. Process-oriented theories and condition-oriented theories 强调过程的语⾔学习理论和强调条件的语⾔学习理论8. The behaviorist theory⾏为主义学习理论9. Cognitive theory认知学习理论10. Constructivist theory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1. Socio-constructivist theory社会建构主义理论12. Qualities of a good language teacher⼀个好的语⾔⽼师必备的素养13.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本章考点:我们如何习得语⾔;结构主义语⾔理论;功能主义语⾔理论;交互语⾔理论;关于语⾔学习的普遍观点;强调过程的语⾔学习理论和强调条件的语⾔学习理论;⾏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成为⼀个好的语⾔⽼师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图。
本章内容索引:Ⅰ. The way we learn languagesⅡ. Views on language1. The structural view of language2. The functional view of language3. The interactional view of languageⅢ. Views on language learn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1. Research on language learning2. Common views on language learn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1)Behaviorist theory(2)Cognitive theory(3)Constructivist theory(4)Socio-constructivist theoryⅣ. Qualities of a good language teacherⅤ. Development of a good language teacherⅥ. An overview of the bookThis chapter serves as an introduction for setting the scene for this methodology course. It discusses issues concerning views on language and language learning or learning in general with the belief that such views will affect teachers’ ways of teaching and thus learners’ ways of learning. The qualities of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are also discussed in order to raise the participants’ awareness of what is required for a good English teacher.这⼀章主要是介绍教学法的⽅法论,其中讨论的问题涉及语⾔和语⾔学习的观点,或者⼀般学习及这些观点对教师教学⽅式和学习者学习⽅式的影响,本章也讨论了⼀个好的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以提⾼语⾔教学参与者对优秀英语教师相关要求的意识。
1-3习题课1008
前三章练习题说明:1、选择题答案在其后2、作业“P49 2-7 指出(2)15H - 0EFH 运算结果对标志位的影响,说明进位标志和益处标志的区别。
”答案在最后一、问答第一章1.1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设计方案有哪些特点?【解答】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设计方案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有以下5方面特点:(1)用二进制数表示数据和指令;(2)指令和数据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按顺序自动依次执行指令;(3)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基本硬件系统;(4)由控制器来控制程序和数据的存取及程序的执行;(5)以运算器为核心。
1.2 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字长变化过程?【解答】经历了6代演变,字长从4位,经历了8、16、32,目前为64位。
1.3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和主要性能指标有那些?【解答】除具有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有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可自动连续工作等基本特点以外,还具有功能强、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结构灵活、适应性强、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使用和维护方便等。
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与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硬件组成、外部设备以及软件配备等有关。
常用的微型计算机性能指标主要有:字长、主频、内存容量、指令数、基本指令执行时间、可靠性、兼容性、性能价格比等。
1.4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机系统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解答】微处理器(MPU或CPU):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由BIU(总线接口部件)和EU (执行单元)组成,其功能是负责统一协调、管理和控制系统中的各个部件有机地工作。
微型计算机一般指由微处理器、存储器(内、外)、输入/输出设备,及系统总线、接口电路、主机板等部件组成的硬件设备(裸机)。
微型计算机系统由微型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组成,有了软件系统,微机才能运行。
1.5 什么是微型计算机的系统总线?说明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各自的作用。
有机化学习题课(1-3章)
➢若环上连有支链时,支链作为取代基,其所在位次即 是环上碳原子的位次号,最后将取代基的位次和名称放 在“螺”之前。
16
桥环烷烃的命名:
和螺环烷烃的相似。
不同之处:
✓环上的编号是从一个桥头碳原子开始,沿最 长的桥到另一个桥头碳原子,再沿次长的桥编 回到开始的桥头碳原子,最短桥上的碳原子最 后编号。 ✓各桥的碳原子数由大到小分别用数字表示。
其中,CH3OCH3的C-O-C键角不是180°。
5
九、化合物按碳架和官能团分类(P23)
(1)脂肪族 卤代烷 (2)脂肪族 羧酸
(3)杂环族,四氢吡咯 (4)脂环族,酮
(5)芳香族,醚
(6)芳香族,醛
(7)脂肪族,胺
(8)脂肪族,炔
(9)脂环族,醇
例如: 呋喃
呋喃甲醛 (糠醛)
吡啶
(参见第十七章)
24
1、烯炔的命名——特别注意两点
① 所有烯炔的名称中主链的碳数必须放在烯前。 ② 若双键和三键处于相同的位次供选择时,优先给 双键最低编号。 例如:
1-戊烯-4-炔
25
习题 3.1 命名下列化合物(P73)
(1)
(2)
2,5-二甲基-3-己烯
2,6-二甲基-4-辛烯
(3)
3-己炔 (二乙基乙炔)
(1)E>A>B>C>D
(2)F>G>E>H>D>C>B>A
(3)D>B>C>A 14
第二章 脂环烃
命名规则不清
15
螺环烷烃命名:
➢两个碳环共有的碳原子称为螺原子,以螺作为词头, 按成环的碳原子总数称为“某烷”。
计算机网络第1-3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概述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的优点:适用于连续传送大量数据。
电路交换的缺点:电路建立时间长,线路利用率低。
(2)报文交换的优点:采用了存储转发技术,线路使用率高。
报文交换的缺点:延迟长。
(3)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灵活——以分组为传送单位和查找路由。
迅速——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
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分组交换的缺点: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同时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里面有必不可少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答: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由用户直接使用。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
工作方式:(1)边缘部分: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通信方式。
(2)核心部分:采用电路交换、分组交换。
1-13 客户服务器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答:相同之处:两者所描述的都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1-18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媒体长度L分别为:(1)10cm(网络接口卡)(2)100m(局域网)(3)100km(城域网)(4)5000km(广域网)试计算出当数据率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解:即求传播时延带宽积。
结果见书上课后参考答案。
1-25 试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透明”这种名词的例子。
答:这种例子有很多。
比如日常家用电器,我们并不知道家用电器具体工作原理,但只要清楚某按钮可以完成什么功能,就可以使用家用电器为日常生活服务。
第二章物理层2-04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孙训方《材料力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圣才出品】
2.根据均匀、连续性假设,可以认为( )。[北京科技大学 2012 研] A.构件内的变形处处相同 B.构件内的位秱处处相同 C.构件内的应力处处相同 D.构件内的弹性模量处处相同 【答案】C
4 / 9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规频学习平台
【解析】连续性假设认为组成固体的物质丌留空隙地充满固体的体积,均匀性假设认为 在固体内各处有相同的力学性能。
5 / 9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规频学习平台
第 2 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2.1 复习笔记
工程上有许多构件,如桁架中的钢拉杆,作用亍杆上的外力(或外力合力)的作用线不 杆轴线重合,这类构件简称拉(压)杆,轴向拉伸不压缩是杆件受力或变形的一种基本形式。 本章研究拉压杆的内力、应力、变形以及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幵在此基础上, 分析拉压杆的强度和刚度问题。此外,本章还将研究拉压杆连接件的强度计算问题。
2.拉(压)杆内的应力(见表 2-1-6)
9 / 9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规频学习平台
表 2-1-6 拉(压)杆内的应力
四、拉(压)杆的变形不胡克定律 1.变形(见表 2-1-7)
10 / 96
圣才电子书
12 / 9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规频学习平台
标准试样及材料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见表 2-1-10。 表 2-1-10 标准试样及材料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2.低碳钢试样的拉伸图、应力-应变曲线及其力学性能 (1)低碳钢试样的拉伸图、应力-应变曲线见表2-1-11:
一、轴向拉伸和压缩概述 拉(压)杆的定义、计算简图和特征见表 2-1-1。
数分一习题课讲义(第1~4章)
3.
a1 + .... + an = a; n
P43:3(2)的证明: 4. 极限要看尾端的极限状态,与开始的取值无关; 例如:P41:习题 10; 极限的阶数比较: a n < ln n < n d < n < n k < b n < n ! < n n 其中: 0 < a < 1, 0 < d < 1, k > 1, b > 1
3.
4.
第四章 函数的连续性
根据习题课进度安排。
2.
数列极限的存在性: (1) 、单调有界原理; (2) 、Cauchy 原理: (3) 、由四则运算得到: 数列极限的求解: (1) 、夹逼原理(放缩法) : P.34:习题 4; P.39:习题 7; (2) 、四则运算(注意条件! ) : (3) 、先证极限存在,再等式两边取极限,求解关于极限的方程: P.39:习题 3; (4) 、连续化(然后利用 L’Hospital 法则、无穷小量替换) : ln n 例如: lim ; n→∞ nα a a −a ∞ (5) 、Stolz 定理( 型) : lim n = lim n n −1 ; n →∞ b n →∞ b − b ∞ n n n −1 例如: 利用 Stolz 定理证明 P43: 3(1): lim an = a ⇒ lim
5.
第三章 函数极限
1.
ε − δ 语言:关键在与找到 δ (对于任意给定的 ε ) ; P47:习题 1; P48:习题 8;
2.
函数极限的存在性: (1) 、Heine 归结原理(充要条件) ; (2) 、单调有界原理(保证左右极限存在) (充分条件) : (3) 、Cauchy 原理(充要条件) : 函数极限的求解: (1) 、夹逼原理(放缩法) : (2) 、四则运算(注意条件! ) : (3) 、利用连续函数的性质(预知函数的连续性) ; (4) 、利用 L’Hospital 法则、无穷小量替换: (5) 、利用已知函数的极限; 无穷小量的计算;
操作系统--习题课2-1-第三章
进程管理(处理机调度与死锁)习题课1 处理机调度温馨提示:本考点考查处理机调度的基本概念、准则和进程(作业)调度算法。
请同学们掌握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的特点,并能够利用这些进程调度算法求作业的执行情况、周转时间和平均周转时间。
1.下列进程调度算法中,综合考虑进程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的是()。
A.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B.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C.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D.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2009年统考——第24题】【考查内容】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的特点。
【解析】高响应比优先算法的响应比=(等待时间+运行时间)/运行时间=1+等待时间/运行时间。
该算法综合考虑了进程的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
故而,本题选择D答案。
【参考答案】D2.下列选项中,满足短任务优先且不会发生饥饿现象的调度算法是()。
A.先来先服务B.高响应比优先C.时间片轮转D.非抢占式短任务优先【2011年统考——第23题】【考查内容】高响应比优先算法的特点。
【解析】先来先服务有利于短作业,不利于长作业,但是不是短作业优先。
时间片轮转算法不是短作业优先,而是每一个就绪队列的进程依次轮流执行一个时间片。
对于非抢占式短作业优先算法,有利于短作业,但不利于长作业,可能会产生“饥饿”现象。
高响应比优先是先来先服务算法和短作业优先算法的一种综合平衡。
该算法满足短作业优先,长作业在等待时间长了之后,优先级会增大,最终会获得被调度的机会,不会发生“饥饿”现象。
故而,本题选择B答案。
【参考答案】B3.操作系统中调度算法是核心算法之一,下列关于调度算法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对即对长作业有利也对段作业有利B.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只对长作业有利C.实时调度算法也要考虑作业的长短问题D.高相应比者优先调度算法既有利于短作业又兼顾长作业【201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查内容】进程(作业)调度算法。
【解析】本题是一个总结题,我们总结如下:(1).短作业优先算法有利于短作业而不利于长作业。
第06章 关系数据理论(习题课)
基本概念
完全函数依赖和部分函数依赖: 完全函数依赖和部分函数依赖: 在关系模式R(U)中: 中 在关系模式 X→Y,且对于X的任何一个真子集X ,都有X 若X→Y,且对于X的任何一个真子集X',都有X' Y, f 则称Y完全函数依赖于X 记作X 则称Y完全函数依赖于X,记作X Y. 若X→Y,但Y不完全函数依赖于X,则称Y部分函数依 X→Y, 不完全函数依赖于X 则称Y P 赖于X 记作X 赖于X,记作X Y. 传递函数依赖: 传递函数依赖: 在关系模式R(U)中 在关系模式R(U)中,若X→Y,Y→Z,且Y X,Y X R(U) X→Y,Y→Z, 则称Z传递函数依赖于X 记作X ,则称Z传递函数依赖于X ,记作X t Z .
14
基本概念
解析: 解析: 函数依赖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数据依赖. ⑴函数依赖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数据依赖. 函数依赖是属性之间的一种联系, ⑵函数依赖是属性之间的一种联系,体现在属性值是否相 由定义可知, X→Y, 中任意两个元组, 等.由定义可知,若X→Y,则 r中任意两个元组,如果它 们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 那么在Y上的属性值也一定相等. 们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 那么在Y上的属性值也一定相等. 实际存在的语义来确定属性间的函数依赖 要从属性间实际存在的语义来确定属性间的函数依赖. ⑶要从属性间实际存在的语义来确定属性间的函数依赖. ⑷函数依赖不是指关系模式R在某个时刻的关系(值)满足的 函数依赖不是指关系模式R在某个时刻的关系( 约束条件,而是指R 约束条件,而是指R在任何时刻的一切关系均要满足的约束 条件. 条件.
11
基本知识点
需要举一反三的: 需要举一反三的: 1.四个范式的理解与应用 1.四个范式的理解与应用 2.能根据数据依赖分析某一个关系模式属于第几范式; 2.能根据数据依赖分析某一个关系模式属于第几范式; 能根据数据依赖分析某一个关系模式属于第几范式 3.能够根据应用语义,完整地写出关系模式的函数依赖 3.能够根据应用语义, 能够根据应用语义 集合,并求出最小依赖集; 集合,并求出最小依赖集; 4.能确定关系模式R的候选码; 4.能确定关系模式R的候选码; 能确定关系模式 5.能判断模式分解是否具有无损连接性和保持函数依赖 5.能判断模式分解是否具有无损连接性和保持函数依赖 6.掌握模式分解的方法 6.掌握模式分解的方法
教科版物理必修1-- 第3章 习题课5 滑块—木板模型和传送带模型
3.解题方法 此类问题涉及两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并且物体间还存在相对运动, 所以应准确求出各物体在各个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注意两过程的连接处 加速度可能突变),找出物体之间的位移(路程)关系或速度关系是解题的突 破口.求解中应注意联系两个过程的纽带,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 过程的初速度.
栏目导航
(3)木板的加速度 a′=Mmμg=0.5 m/s2 设经过时间 t,滑块和长木板达到共同速度 v,则满足: 对滑块:v=v0-at 对长木板:v=a′t 由以上两式得滑块和长木板达到的共同速度 v=1 m/s. [答案] (1)0.5 N,方向向右 (2)1 m/s2 (3)1 m/s
(1)A 从 B 下抽出前 A、B 的加速度各是多大; (2)B 运动多长时间离开 A.
栏目导航
[解析] (1)对于 B:μ1mg=maB 解得 aB=1 m/s2 对于 A:F-μ1mg-μ2(m+M)g=MaA 解得 aA=2 m/s2.
栏目导航
(2)设经时间 t 抽出,则 xA=12aAt2 xB=12aBt2 Δx=xA-xB=l-x 解得 t=2 s.
(1)要使滑块与木板发生相对滑动,F 至少为多大; (2)当 F=3μmg 时,经过多长时间,力 F 可使滑块滑至木板的最右端.
栏目导航
思路点拨:①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 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
②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各自的位移. ③滑块滑至木板最右端,滑块相对木板位移为木板长度.
设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t1,由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得 t1=va=2 s
栏目导航
设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 x1,则有 x1=12at21=12×2×22 m=4 m.物体做匀速运动的位移 x2=L-x1=12 m,做匀速运动的时间 t2=xv2= 3s
大学数学第三章习题课
第十六讲 第三章习题课一.关于L 测度的几个问题1.可测集的子集是否一定可测?(否) 2.零测集是否一定有界?(否)3.含有内点的可测集,其测度是否一定大于零?(是。
因为每个邻域都包含区间,而区间的测度是大于零的。
)【推论:非空开集的测度必大于零。
】4.12,E E 是可测集,且1E 是2E 的真子集,是否必有12mE mE <?(否) 5.12,G G 是开集,1G 是2G 的真子集,是否必有12mG mG <?(否。
反例:设12(1,2)(2,3),(1,3)G G ==。
或者令{}120G G P =-,其中02PG ∈,则1G 是开集,且是2G 的真子集,但易知12mG mG =。
)6.(1)设G 是开集,F 是非空闭集,F G ⊂,是否必有()0m G F ->?(是。
此时G F -是非空开集。
) (2)设G 是开集,F 是非空闭集,F G ⊂,是否必有mG mF >?(否,因为它们的测度可能都为无穷。
反例:设a b <,令()[),,,G a F b =+∞=+∞,则F 闭,G 开且F G ⊂,但mG mF ==+∞。
)(3)设G 是测度有限的非空开集,F 是非空闭集,F G ⊂,是否必有mG mF >?(是。
此时,由(1)有()0mG mF m G F -=->。
)7.E 是可测集,是否必有mE mE =。
(否。
反例:E 是[0,1]中有理数全体之集,则[0,1]E =,所以0,1mE mE ==。
)【这表明:对L 测度,可测集的边界不必是零测集。
】二.习题讲解1.P75 EX2 证明可数集合的外测度为零。
证明:(1)先证单点集{}0P 的外测度为零。
事实上,记012(,,,)n P x x x ,对任意的0ε>,作开区间1(n i i i I x x ==∏,则{}0P I ⊂,n I ε==。
故{}0*m P ε≤。
由ε的任意性知{}0*0m P =。
1~3习题解答
(2)
半导体器件基础 第三章
3.6题
(a)
ND=1016cm-3查表得:=0.5cm
(b) 因为 散射的电离杂质 根据图3.5(a)
cm
(c)
cm
(d)
cm
(e)
轻掺杂,晶格散射起主导作用,所以随温度增 加,电子迁移率减小,所以电阻率增加。
习题3.22
(a) 过剩载流子扩散到x=-处时已复合完
(d)T=450K, NA=0, ND=1014/cm3,
(e)T=650K, NA=0, ND=1014/cm3 其中300K Eg=1.12eV, 450K: Eg=1.08eV, 650K:Eg=1.015eV
(a)
(b)
(c)
(d)
(e)
温度
K0T
相对于中线 下移的值
《半导体器件基础》第二章2。14题 从37页图2.20可得 (1)
p 0 N v exp(
k 0T
)
n型和p型表 达式的变换
n 0 ni e p 0 ni e
n0 N C 2
E F Ei k 0T EI EF k 0T
简并半导体
p0 N v
EF EC F1 ( ) 2 k0T Ev E F 2 F1 ( ) 2 k0T
(2) 载流子浓度的乘积
例题3
(a)在热平衡条件下,温度T大于0K,电子能量位于费米 能级时,电子态的占有几率是多少?
(b)若EF位于EC,试计算状态在EC+kT时发现电子的几率 。
(c)在EC+kT时,若状态被占据的几率等于状态未
被占据的几率。此时费米能级位于何处?
由题意得:
解之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F l=r THEN //相等 ( fmaxmax{fmax, A[l] }. fmin min{fmin, A[l] }.) ELSE ( IF r-l=1 //相差为1 THEN (fmaxmax{fmax, A[l],A[r] }. fmin min{fmin, A[l] ,A[r] }.) ELSE ( mid=(i+j)/2. left.push(l). left.push(mid+1). right.push(mid). Right.push(r).) ))
辅助空间:栈
n
n/2
n/4
… n/4
n/2
log2n
1
作业2-1
编写算法Reverse ( A[ ], n),将顺序存储的 线性表A=( a1, a2, …, an )转换为A=( an,…, a2, a1),要求转换过程中使用尽可能少的辅 助空间。 关键点:限制辅助空间的使用 如果没有这个限制,则可以有多种方法: 1.辅助数组; 2.双下标同时向中间移动
p2 head 2 5 p1 3 p2 p3 6
p1
1 null
4
P3 next(p2) next(P2) P1. P1 P2. P2 P3.
//反转
参考答案
算法 Reverse ( head. head)
/*将指针 head 所指向的链表倒置*/ RV1[空链表和1个节点链表] IF(next(head)=NULL) RETURN. RV2[指针初始化] //P1,P2 分别指向两个连续的节点 P1 NULL. P2 next(head).
p1
p2
RV3[反转链表] WHILE( P2 ≠ NULL ) DO ( P3 next(p2) next(P2) P1. //反转节点指针 P1 P2. P2 P3. //移动3个指针 ) RV4[head指向反转链表] next(head) P1 . ▌
作业2-11
已知线性表中的元素以data值递增有序排列,并以 单链表做存储结构。试写一高效的算法,删除表中 所有值大于mink且小于maxk的元素,同时释放被 删结点空间,并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初始:压入起始和结束下标 1和6;
循环:
弹出元素1和6;两者不相等、 相差不 为1; 取中值(1+6)/2=3;形成两 对新的下标,(1,3)和(4,6); 压入栈; 弹出4和6,两者不相等、相差不为1; 取中值(4+6)/2=5;形成两对新的 下标,(4,5)和(6,6); 压入栈内;
A=[3,9,21,15,8,19]
正确性验证: 假定n=7,模拟执行过程,对i=2,3,4, 5,6时,分别判断(7 mod i)的取值是否 为0。 改进:n-1?——n/2 、 n1/2
n=ab, a≥2,b≤n/2, …a,…b,… n/2 a≤n1/2,b≥n1/2, …a,…n1/2 ,…b…
分析
a1 an
1+n
a2 an-1
2+(n-1)
… an-1 an … a2 a1
… (n-1)+2 n+1
只需从线性表的第一个数据元素开始,将 第i个数据元素与第n-i+1个数据元素相 交换即可。 i的变化范围是1到 n/2。
参考答案
算法Reverse(A,n . A)
Reverse1.[元素互换] FOR i=1 TO n/2 DO
链表是有序的:找到区间 特殊情况的处理:表为空, 元素都大于maxk(第一个元素大于maxk); 元素都小于mink(最后一个元素小于mink)。
主要思想: 找到大于mink的第一个元素,删除操作,直至元 素大于maxk。
时间复杂度:
比较为基本运算
最好:空,元素都大于maxk(找不到)//O(1)
算法f(A,i,j.fmax,fmin)
f1.[初始化]
fmaxfminA[i]. Lstack<int> left; Lstack<int> right; //存储起始和终止下标 left.push(i). right.push(j).
f2.[求最大、最小值]
While(!left.IsEmpty()) DO ( l left.pop(). r right.pop().
n=3 时, T(3)=T(1)+T(2)+2=3,53/3-2=3,命题成立。
假设n<=k时命题成立,需证明n=k+1时成立。
当k≥3时,有(k+1)> (k+1)/2 ≥ (k+1)/2 , 即k≥ (k+1)/2 ≥ (k+1)/2 所以:T((k+1)/2 )≤5((k+1)/2)/3-2 , (1) T((k+1)/2 )≤5((k+1)/2 )/3-2 (2)
BS算法
算法BS(A ,i ,j . fmax ,fmin) // 在数组A的第i个元素到第j个元素之间寻找最大和最 //小元素,已知i j 。 BS1 [递归出口] IF i = j THEN ( fmax←fmin←A[i]. RETURN. ) IF i = j 1 THEN ( IF A[i] < A[j] THEN(fmax←A[j].fmin←A[i]). ELSE(fmax←A[i]. fmin←A[j]). RETURN).
综上,命题得证。
作业1-12
给出算法BS的非递归算法,并说明算法最 多需要多大的辅助空间。
算法SM(A,n . max,min) SM1[初始化] max←min←A[1]. SM2[比较] FOR I=2 TO n DO //求最大和最小元素 ( IF A[I]> max THEN max←A[I]. IF A[I]< min THEN min←A[I]). ▌
A[i] ←→ A[n-i+1].▌
作业2-8
在单链表类SLIST中添加一个成员函数,将单 链表中元素的次序完全颠倒。
① ② ③
利用堆栈; 从表头删除,插入表尾;(不推荐) 换数据域的取值,p1和p2向中间移动,更换 数据域的取值。
head
p1 …
p2
方法4
思想:从左向右,依次更换邻近结点的指针方向。 初始设置,第一个元素需要被放到表尾,指向空指 针,p1=null,p2=next(head)//第一个元素
最坏:元素都小于mink(找不到), 元素都小于maxk,O(n);
算法 LD ( L, mink,maxk)
p LD1.[特殊情况] prev IF mink maxk THEN (RETURN.) LD2.[初始化] head p←head. prev←p. p ←next(p) P LD3.[找] WHILE(pNULL AND data(p)<maxk) DO (IF(data(p)mink) THEN (prev ←p. p ←next(p)) //向后移动 p ELSE( next(prev) ←next(p). q ←p. p ←next(p). AVAILq.))//删除q prev RETURN.
T(k+1)= T((k+1)/2 )+T((k+1)/2)+2
≤ [5((k+1)/2)/3-2]+[5((k+1)/2 )/3-2]+2 = 5((k+1)/2 + (k+1)/2 )/3-2 //k+1= (k+1)/2 + (k+1)/2
= 5(k+1)/3-2
参考答案
证明:对于所有的n≥1,有: A(n)= i=0,…,maini ≤i=0,…,m|ai|ni
≤ nmi=0,…,m|ai|ni-m
≤ nmi=0,…,m|ai|
令C=i=0,…,m|ai|,有A(n) ≤ Cnm
所以, A(n)= O(nm)。
作业1-11
证明对正整数n≥3,算法BS的元素比较 次数T(n)≤5n/3-2。 已知: 0 n=1 T(n) = 1 n=2 T( n/2 )+T( n/2 )+2 n>2
作业1-8
若A(n)=amnm+…+a1n+a0是关于n的m次多项式, 证明A(n)=O(nm)。
设f(n)和g(n)是正整数集到正实数集的函数,称f(n)
是O(g(n))当且仅当存在正常数C和n0,使得对任 意的n n0,有f(n)Cg(n)。
完成情况:令n0=1,C= am+…+a1+a0, amnm+…+a1n+a0 Cnm 注意:当ai 0时,aini ainm不一定成立。
方法4
基本思想:
创建两个栈,一个存放起始元素的下标,一 个存放终止元素的下标。 每次从栈中弹出一对下标,若两者相等或相 差为1,则找到最大最小值,否则找到中间 下标,形成两对新的下标,压入栈内。
示例
数组A=[3,9,21,15,8,19]
1
4 1 6 4 1 6 6 3 6 5 3
BS2 [取中值] mid← (i+j)/2 BS3 [递归调用] BS(A,i,mid. gmax,gmin) BS(A,mid+1,j. hmax,hmin). BS4 [合并] fmax←max{gmax,hmax}. fmin←min{gmin,hmin}. ■
完成情况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