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实验探究题word版本
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最全)word资料

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填空题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有器材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等。
应放与蜡烛与光屏之间,调整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2,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3-23所示。
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 cm;当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放大的虚像(选填“正立”或“倒立”)15cm 12cm图3-233,如果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之间,将一凸透镜从靠近蜡烛的一方沿主轴慢慢移向光屏的方向,发现在屏上的到两次清晰的像,那么他们一定是像,并且前一次得到的像是后一次得到的是。
4,如图3-24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立”或“正立”)、(选题“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上述成像一致的是。
如果在前面的实验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终极的凸透镜,要是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则应向移动凸透镜(选填“左”或“右”)5,用A、B、C三块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左蜡烛成像的实验,个透镜距烛焰距离都是30cm,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此实验结果,将A、B、C三块凸透镜的焦距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其顺序是。
二、选择题1、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3-25所示,先后十蜡烛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烛焰位于b点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D,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虚像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3-26中的() A虚像实像B虚像实像C实像虚像D实像虚像3,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强注意到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cm B.30cm C。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练习题汇总(可编辑修改word版)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练习题一、填充题1. 凸镜、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中,能会聚太阳光的是镜。
2. 有一焦距为f 的凸透镜,若把烛焰放在离凸透镜2f 以外,则在凸透镜的侧成实像,光学装置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
3.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成的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成的像,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成的像。
4. 利用凸透镜不仅可以光线,而且能成像,这种由光线会聚而成,能显示在屏上的像叫实像。
二、是非题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判断以下结论是否正确。
1. 实验用的凸透镜其焦距必须是已知的。
()2. 光具座上器材的排列次序是烛焰、凸透镜和光屏。
()3.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用u 表示。
()4.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用v 表示。
()5.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 表示。
()6. 虚像不可能成在光屏上。
()7. 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8. 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三、选择题1. 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一定成实像B.凸透镜一定成虚像C.凸透镜一定能成像D.凸透镜能成虚像2.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厘米,物体离开凸透镜的距离为15 厘米,那么所成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像D.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A 组答案:一、1.凸透2. 另一;缩小倒立;照相机3. 直线传播;反射;折射4. 折射;实际二、1.√2.√3.×4.×5.√6.√7.√8.√三、1.D2.B06 年中考题汇编(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2006 河北)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 2 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
其中正确的是(A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D.蜡烛放在b 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 点成的像大(2006 上海浦东)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光屏距离凸透镜12 厘米时,发现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由此可以判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B )A. 5 厘米B. 10 厘米C. 15 厘米D. 20 厘米。
2021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凸透镜成像实验专题(word版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实验专题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如图甲所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一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出现如图乙情景,此时应该________(选填“A”或“B”)。
A.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 B.将光屏适当向上移(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2、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1)第4次实验时所成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将蜡烛__________透镜,将光屏__________透镜.(均填“靠近”或“远离”)(3)第1次实验时,小华将一近视眼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3、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为了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当蜡烛位于图中的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家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_____ cm。
(3)紧接着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4)当把蜡烛向右移动5cm,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专题1.( 2019随州, 16)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小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 的像。
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 、“投影仪”或“放大镜”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 的;(2)接着小明在不改变各元件位置的情况下,将原凸透镜更换成一个焦距稍小的凸透镜, 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这是在模拟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的形成原因; 此时,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包括位置)的情况下,要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 )透镜的方向移动。
2.(2019绥化,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如图所示。
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 像,将蜡烛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 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可 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 )移动。
远视眼需要佩戴 (选填“凸透镜”(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 _______________ (选填“较亮”或“较暗” )一些。
(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
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上。
(3)如图所示,当蜡烛距离凸透镜 40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 (选填“放大” 、“等大”或 “缩小”)的实像。
日常生活中 _____________ (选 填“照或“凹透镜” ) 矫正。
3.( 2019淮安, 26)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
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4)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30cm 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 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 )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的呈现在光屏上,理由是 _________ 。
凸透镜成像习题 Word 文档

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凸透镜两倍焦距以外的时候,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____(填“虚”或“实”)像;像比物____(填“大”或“小”).利用这种性质制成______机.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主要器材是凸透镜、光屏、蜡烛和______。
3.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cm.(2)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的实像。
4.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2㎝,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34㎝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_____ 、_______ 、______,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24㎝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 、_____,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14㎝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4㎝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 ____。
5.一个凸透镜,它的焦距为15㎝,若要让它成实像,则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范围为_____㎝,若要让它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范围为㎝。
6.在图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_______cm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60—70”或“大于70”);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5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__________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
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甲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凸透镜的焦距f已知):(1)若在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2)实验过程中,应测量物距u和像距υ,并记录的性质特点;(3)若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乙所示,为使像能清晰地呈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移动(选填“上”或“下”);(4)实验发现:当物距在范围时,像都能在光屏上承接;当物距在范围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word版含答案)1、(xx 青岛,1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①蜡烛和凸透镜置于光具座上图示位置,凸透镜焦距为10cm,调节光屏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据此规律可制成。
②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将凸透镜逐渐向移动,光屏上能成清晰缩小的像。
2、 (xx上海,24)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
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 厘米,现蜡烛的位置如图9 所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 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移动光屏寻找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有一个倒立、的像(选填“放大”、“等于”或“缩小”)。
3、(xx聊城,)小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和现察结果见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供了如下三种不同焦距的透镜,则小明所用透镜的焦距f为。
A、20cmB、10cmC、15cm(2)比较物距μ与焦距f的关系,可得出:①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是。
②凸透镜成虚像的条件是。
(3)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μv、(选填“>”“=”或“<”)4、(xx威海,23)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小明通过实验得到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cm。
(2)当u=25cm时,像距ν应该在(选填“15﹣16”、“16﹣17”、“17﹣18“、“18﹣19”或“19﹣20”)cm范围内;当u=60cm 时,光屏上成(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此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什么光学仪器?(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此时,用遮光板遮住LED光源的一部分,光屏上的像相比原来的像会(选填“变暗”“缩小”或“不完整”)。
(3)LED光源的高度h=10cm,小明经过认真测量,得到像高h′与物距u的数据,如图2所示,请在图中画出h′与u的关系图象。
初中物理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考点训练 (word版)

初中物理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考点训练 (word版)方法指导: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应在光具座上依次放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调节三者中心处于同一高度上,这样做是为了使凸透镜成的像处于光屏中心。
(2)实验中用烛焰作为成像物体,是因为烛焰是光源,可在光屏上成明亮的像。
(3)实验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这样便于观察烛焰的像。
2.当物体距凸透镜无限远时,可以认为从物体射来的光是平行光,经凸透镜后会聚在焦点处。
利用太阳光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运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基本探究型实验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第1题图)(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屏上会在距凸透镜15 cm处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2)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当蜡烛距凸透镜20 cm时,屏上能成倒立、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3)当把蜡烛移至某位置时,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通过观察总结可得出此类成像条件是________,应用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
2.如图所示,这是小浩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第2题图)(1)实验前,小浩需要点燃蜡烛,并调整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使蜡烛火焰与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2)老师告诉他,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
移动光屏,结果在凸透镜右侧大约63 cm处获得了清晰的像。
人们运用这条成像规律制造出了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小浩好动且思维颇有创意,他突发奇想,要是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结果会怎样呢?他立即一试,哇!太神奇了,光屏上的像依旧十分清晰,只是原来缩小的像变成了放大的像!你能解释一下所成像依旧清晰的原因吗?____________(填“反射光路可逆”“折射光路可逆”或“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019最新】中考物理试题调研 题型22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word版

【2019最新】中考物理试题调研题型22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word版母题探究典例97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10 cm的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A.a为物距B.b为焦距C.光屏上不出现像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解析: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称为物距.明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体在透镜l 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析题图可知,b为物距,所以A、B错误.透镜焦距是10cm,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在光屏上不会出现像.所以D错误.故选C.【答案】 C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东风同学发现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一90 cm.,如图所示.而实验室只有两种规格的凸透镜:甲:直径18 cm,焦距30 cm乙:直径4 cm,焦距10Cm为了较好地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你认为他应该选用透镜(选填“甲”或“乙”).解析:如果选择甲透镜,当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u>2f,即物距大于60Cm,此时f<v<2f,即像距大于30 cm小于60 cm,而实验所用的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 cm”,所成像的位置超出了光具座的范围,在光屏上不能看到清晰的像.所以不能选甲透镜,只能选择乙透镜,【答案】乙典例9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先组装器材。
调节烛焰、透镜、光南屏的高度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这样做的目的的是(2)在未知焦距的情况下,要粗测焦距.方法是(3)若在实验时测得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当烛焰离透镜30 cm时,光屏应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移动,在某一位置光屏上会呈现一个像.当蜡烛逐渐消耗而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将(选填“上升”或“下降”).(4)有位同学摘下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应使光屏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才能使像变清晰.(5)当烛焰离凸透镜5 cm时,光屏上,但透过凸透镜能看到像.若将烛焰移到离透镜8 cm的位置时,可以观察到这个像比刚才的要些(选填“大”或“小”).解析:(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必须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在同一高度;(2)焦距即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而焦点是凸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的点;太阳光可看作是平行光,故可根据焦距的定义,找到凸透镜的焦点,再测量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3)凸透镜成像时,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则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烛焰变短时,光屏上成的像就会升高.(4)近视眼镜为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此时所成的像离透镜远了,光屏必须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才能接收到像.(5)当物距小于焦距时,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但不会在光屏上成像,根据凸透镜成虚像的特点,此时物距变大,像也变大答案】 (1)同一高度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2)将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的位置,直到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量出光斑到透镜的距离,它约等于透镜的焦距 (3)大于1 0 cm小于20 c m之间倒立、缩小的实上升 (4)远离 (5)不能成像正立、放大的虚大典例10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透镜30 cm,像距透镜10 cm,则此时的像是、的像(依次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或“虚”).【答案】倒立缩小实典例10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我们需要让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2)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透镜的方向移动(选填“远离”或“靠近”)。
北师大版物理八下第六章《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word课后练习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2013·东营中考)5月12日上午,央视5台直播了“中国万达”2013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
此次比赛首次启用航拍,向国内外全方位展示赛事盛况,展现了东营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发展成果。
已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航拍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
关于航拍成像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正立的实像B.放大、倒立的实像C.缩小、正立的实像D.缩小、倒立的实像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B.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C.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3.(2013·武汉中考)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4.(2013·徐州中考)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凸透镜20 cm时,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5 cmB.10 cmC.15 cmD.20 cm5.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此时若用硬纸板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则( )A.光屏上不能成像B.能成像,像是原来的一半C.光屏上仍成完整的像,像比原来的暗D.只有把光屏移动到合适位置,才能成清晰的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6.(2013·泰州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透镜20 cm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cm。
(完整版)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1.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如图所示:⑴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调整(填“上”或“下”);⑵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⑶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移到某一位置(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实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2.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上.(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3.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10cm。
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放置好蜡烛和透镜后,左右移动光屏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其原因是。
该同学作适当调整(物距不变)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
该像的性质是。
4.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图所示),其中在B上应放置:.(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上右图,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
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________透镜的方向移动(填“靠近”或“远离”)。
(4)若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
要较快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放大的像,你认为该怎么做?⑸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______(填“暗”或“亮”)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⑴操作前先要把烛焰、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并调整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烛焰的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
中考物理复习能力训练5-凸透镜成像探究实验(word版,含答案)

2022年中考复习八年级物理能力训练5凸透镜成像探究实验1、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探究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刻度尺、凸透镜、光屏、三个底座、蜡烛及火柴;(2)如图22所示,为保证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将装有底座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到右摆放在水平桌面上,调整位置使它们排列在上,再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如图23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A’B’为某次实验时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的像,则物体AB在图中区域,箭头方向竖直向,其大小比像A’B’。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当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时,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烛焰的像,可判断这个像是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2)若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上述实验中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35cm刻度处,为了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移动。
(3)请在图2中画出蜡烛AB发出的两条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线,可判断此时蜡烛AB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是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王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画出了如图甲所示的物距u和像距v对应关系图像.(1)小王实验小组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W.(2)他们认真总结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发现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W.(3)小组中小李同学,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了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如图丙,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李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时,像又变清晰了.小组同学讨论,如果开始放上近视眼镜后,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只移动蜡烛,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凸透镜(填“远离”或“靠近”).4、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 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 (照相机/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 (能/不能)看到清晰的像.(3)在图乙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丙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 (近视/远视)眼镜.5、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实验题

凸透镜成像1.(6分)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要求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上。
调节蜡烛中心、中心、中心的高度使它们大致在。
这样做的目的是:。
如果像成在光屏的下沿,保持烛焰的光屏不动,则凸透镜这应向调。
2.(4分)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下图中的a、b c、d、e各点上,并相应调整光屏的位置,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出现缩小、倒立、倒立的像;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出现放大、倒立的像,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出现等大、倒立的像;蜡烛放在点时,在凸透镜左侧出现一个放大、正立的像。
3.(16分)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把蜡烛分别放在A、B、C、D各(1)把蜡烛放在点,光屏上出现最小的像,像的性质是立的像,利用它的性质制成(2)把蜡烛放在点,光屏上出现最大的像,像的性质是立的像,利用它的性质制成。
(3)把蜡烛放在点,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光屏距凸透镜最远。
(4)把蜡烛放在点,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光屏距凸透镜最近。
(5)把蜡烛放在点,光屏上不能成像,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立的像。
4.(6分)如右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
(1)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凸透镜,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A点,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把烛焰放在距透镜9cm处,则经透镜折的像。
(3)把烛焰放在距透镜12cm处,则经透镜折射后成的像。
(4)把烛焰放在距透镜18cm处,则经透镜折射后成的像。
(5)烛焰放在距透镜7cm时所成的像的大小烛焰放在距透镜9cm时所成的像的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烛焰放在距透镜30cm时所成的像的大小烛焰放在距透镜18cm时所成的像的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如右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A、B、C三点,要使在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则A点放置,C点放置;如果A、C两点上的器材对调,则光屏上成像的特点是。
最新初三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题实验探究题.doc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小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3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度线处,光屏和点测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1)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
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2)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3)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 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 的像。
(选填“倒立”或“正立”)。
2.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⑴ 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一个的光斑.图(1)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焦距f = cm ;⑵ 小明按图(2)装好实验装置.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橡.由此,他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⑶ 如图(3)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A 处向左移动距离s 到C ,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 移动,移动距离s ′ s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1)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_______(上/下)调整。
(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 时,能成倒立、_______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左/右)移。
(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_____(左/右)移。
4.(8分)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
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1) (2) (3)猜想1:凹凸镜也能点燃火柴;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透镜成像实验探究题
1.如图所示,小王做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他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cm。
(2)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米尺旁。
点燃蜡烛后,他还应调整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___________。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实验中,当小王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
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D.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
(5)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___ ___(上/下)移动。
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D.以上均可
答案:(1)10 (2)同一高度(3)放大投影仪(4)C (5) 上 C
2.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甲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3.(6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上.
(3)当烛焰、凸透镜位于图甲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调节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
移动.
(5)把图甲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4、王强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又想采用实验中的装置来比较甲、乙、丙、丁四个透镜焦距的大小,在实验中还测出了其中一个透镜的焦距.实验时凸透镜和烛焰的距离保持16 cm不变,烛焰通过四个凸透镜的成像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推断
( )
凸透镜像的性质
甲倒立放大实像
乙倒立等大实像
丙倒立缩小实像
丁正立放大虚像
A.甲透镜的焦距最小,乙透镜的焦距是8 cm
B.乙透镜的焦距最小,丁透镜的焦距是16 cm
C.丙透镜的焦距最小,乙透镜的焦距是8 cm
D.丁透镜的焦距最小,甲透镜的焦距是16 cm
5、.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如图所示,关于投影仪的使用以下做法中合理的是( )
A.投放到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应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
B.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
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
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
28.晓阳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她按如图装配仪器(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为了使像能成灾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调(填“上”、“下”);调节好蜡烛的高
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洗的像,应把光屏向移动(填
“左”或“右”);
(3)若想从光屏同侧方向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可将物体放在点
36.(6分)小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⑴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华如图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则根据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制成__________
▲____。
(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
⑶小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___▲
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1)光屏上,(2)照相机,(3)右
24.⑶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①除下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
②按正确的操作和实验步骤,测得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结果如下表。
③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断__
A.13cm>f>8cm
B.13cm>f>9cm
C.12cm>f>8cm
D.12cm>f>9cm
④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物距与像距相比,物距_____像距。
(选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来源:学科网]
答案:①刻度尺或米尺③D ④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