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汇总和方法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清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清单

第一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易错集锦易错点1:积的末尾0的个数判断易出错。

误区点拨:(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时,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和两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补上一个0,才是算式的结果。

有时会忘记补上这个0。

(2)乘数末尾没有0,但积的末尾却可能有0,如25×4=100;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至少有几个0。

易错点2:笔算乘法容易出错。

误区点拨:(1)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各个数位上的数相乘的结果对位容易出错。

(2)笔算乘法时,用乘数哪个数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个数位对齐。

竖式计算时,在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时,结果的末位要和十位对齐。

哪一位相乘结果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计算前一位时,要加上这个进位数。

为了防止漏加,可以把进位数写在相应数位的右下角。

易错点3:估算时只用“四舍五入”法取整十数。

误区点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估算不能死板地用“四舍五入”法。

有时需要将乘数看大些,如估计需要多少钱时;有时也需要将乘数估小些。

这些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

第二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易错集锦易错点:单位之间的换算。

误区点拨:(1)在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时,因记不清单位之间的进率而计算错误。

(2)千米和米、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在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时,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应该乘进率1000;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应该除以进率1000。

第三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易错集锦易错点:解决问题时数量关系不清。

误区点拨:(1)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常犯急于求成的错误,不能准确找出间接条件。

(2)从条件出发,思考能得出什么,再解决问题,或从问题寻找需要的条件,找出间接条件,再解决问题。

第四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易错集锦易错点1:计算乘、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式题时,运算顺序不正确。

误区点拨:(1)计算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式题或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式题,不管算式中乘法、除法在前还是在后,常会错误地从左往右进行计算。

【强烈推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强烈推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强烈推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
点总结
强烈推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复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1. 正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 零与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3. 正整数与负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二、长度和质量
1. 使用直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2. 使用天平测量质量的方法。

3. 长度和质量的换算。

三、图形与三维图形的认识
1.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二维图形。

2. 认识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三维图形。

四、时间的认识
1. 识别时钟上的时间,包括整点和半点。

2. 计算时间间隔。

3. 识别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如上午、下午、晚上等。

五、简单的面积和周长
1. 计算矩形的面积和周长。

2. 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3. 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

六、数与数量的认识
1. 数的认识和读法。

2. 掌握数的顺序、比较和大小的概念。

七、数据和统计
1. 收集数据并制作简单的统计图形。

2. 分析和解读简单的统计图形。

以上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祝大家学习进步,取得好成绩!。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清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清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清单2)正确的做法是先计算乘、除法,再计算加、减法。

可以使用括号来明确运算顺序,或者根据乘、除法的优先级先计算它们。

易错点2:计算时漏写符号或漏写数。

误区点拨:1)在写算式时,容易漏写加减乘除符号,导致计算错误。

2)在计算过程中,也容易漏写数,导致结果错误。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可以多检查几遍计算过程,或者使用计算器。

第五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易错集锦易错点:读题不仔细,理解不清。

误区点拨: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容易因为读题不仔细,或者理解不清题意而导致答案错误。

2)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可以多读几遍题目,理解清楚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并且画出图形或者列出算式,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问题。

加法和减法以及乘法和除法都是同级运算,需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但是在两步式题中,比如乘法和加减法或除法和加减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如果有括号,需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容易犯的错误是忽视运算顺序,先算看起来简单的步骤。

在解决混合运算式题时,应该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对于括号内的运算,不能以是否简便为标准,一定要遵循正确的运算顺序。

容易犯的错误是漏写括号或者不加括号导致运算顺序不符合题目要求。

在记忆大月和XXX时,不能简单地认为一年中除了7个大月外就全部是小月,而忽略了2月的特殊性。

一年中有12个月,其中有31天的是大月,有30天的是小月。

闰年的2月有29天,平年的2月有28天,因此2月既不是XXX也不是小月。

判断闰年和平年时,公历年份如果不是整百数的,是4的倍数就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就是平年。

公历年份如果是整百数的,则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比如2100年虽然是4的倍数,但不是400的倍数,因此不是闰年。

在转化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时,容易出现错误。

普通记时法转化成24时记时法时,上午时刻不变,下午时刻加12小时。

24时记时法转化成普通记时法时,12时以前的时刻直接加上时间词,12时以后的时刻要加上时间词后再减去12时。

三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三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1(一)面积和面积单位:1、要弄清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2、要认真审题,弄清题目要求后再做。

(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正方形:(a)周长=边长×4——使用长度单位(b)面积=边长×边长——使用面积单位2、长方形:(a)周长=(长+宽)×2——使用长度单位(b)面积=长×宽——使用面积单位(三)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进率是10;1米=10分米=厘米=毫米2、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进率是;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平方米=平方厘;3、“公顷”(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和“平方千米”(测量城市土地面积)是用来测量土地的更大的面积单位;4、质量单位:克(g)、千克(kg,也叫公斤)、吨(t)。

克=1千克,千克=1吨。

5、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河流等比较长的物体时,一般用千米(km)作单位,又叫公里。

(四)各图形的特点: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三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及易错题归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及易错题归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及易错题归纳1、知识点梳理(一)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上1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先把乘数看作与它们最接近的整十数,然后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结果。

不进位乘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少个“十”,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乘法的验算方法: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进位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1.用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2.相乘的过程中,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3.每次乘完后,要记住加上进位的数。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要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去乘,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

(二)千米和吨认识千米1.计量路程或测量公路、铁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

千米又叫公里。

2.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3.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千米换算成米,就是在千米末尾添上3个0;把米换算成千米,就是在米数末尾去掉3个0。

认识吨1.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2.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3.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吨换算成千克,就是在吨数末尾添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就是在千克数末尾去掉3个0。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用“分析法”的策略解决问题从问题入手,认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探究解题思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如果有不同的算法,可以用一种算法检验另一种算法是否正确。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首先确定题中的“1倍数”,再根据倍数关系画出线段图。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
一、整十数乘一位数
1、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自己的方法计算,都是先算个位数,再算十位数。

2、整十数乘法:笔算时,从十位算起,一位一位地算,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两位数乘一位数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算出两位数与一位数的积,再加以解释说明。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如果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进几,乘得的积写在相应数位的下面。

三、千克和克
1、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千克和克的实际质量。

2、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将质量单位进行换算。

四、千克的应用
1、会运用千克和克表示物品的重量,并掌握简单的单位换算。

2、感受“千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在生活的应用价值。

五、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
1、掌握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方法,能进行连乘。

2、理解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的算理,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解释说明。

六、年月日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正确读写大月、小月和闰年,并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3、知道每个月有多少天,并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否为闰年。

七、年月日的计算
1、能正确进行年月日的计算,初步形成时间观念。

2、通过观察年历,认识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和概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和概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和概念一、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有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分米=100毫米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 1千米(公里)=1000米1千米=10000分米1千米=100000厘米 1千米=1000000毫米二、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三、加法:1.加数+加数=和加法的验算方法: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②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四、减法:1.被减数—减数=差减法的验算方法:①被减数=差+减数②减数=被减数—差五、位置与方向。

1、辨认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左东右西。

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面东背西,左北右南。

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3、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

4、地图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六、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除数一定比余数大。

1、被除数÷除数=商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2.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1)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这个数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见到估算、大约、近似数用“≈”3、除法的估算方法: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成是除数最接近的倍数。

4、和倍应用题:小数=和÷(倍数+1)大数=小数×倍数或大数-小数5、差倍应用题:小数=差÷(倍数-1)大数=小数×倍数或差+小数6、除法的解错题。

公式:错误的商×错误的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正确的除数=正确的结果七、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法。

2、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八、时间单位有:时、分、秒、年、月、日。

完整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姓名: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1.两位数乘以整十数:先不看整十数后面的一个数,计算后在得数末尾添上一个。

例如:36 × 40 = 1440.2.整十数乘以整十数:先不看整十数后面的两个数,计算后在得数末尾添上两个。

例如:30 × 40 = 1200.3.估算方法:一定要把两位数看成是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

要能判断你估计的得数和实际比较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

笔算:1.乘数末尾有的乘法笔算:乘数末尾有1个数,把乘数前面的数位对齐,先用前面的部分去相乘,再在积末尾添上1个数。

例如:26 × 5 = 130.2.一个数连乘两个数,可以先算出后两个数的积,再和第一个数乘,得数是相等的。

例如:42 × 4 × 5 = 42 × 20.3.没有进位与有进位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算理是: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乘以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上的数乘以第一个乘数。

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然后把两次的积相加。

注意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

例如:23 × 56 = 1288.4.规律:在乘法里,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例如:24 × 5 = 120,48 × 5 = 240.有趣的乘法计算:1.两位数×11:口诀是“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例如:35 × 11 = 385,39 × 11 = 429.和笔算一样,十位上相加时满十向百位进1.2.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十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口诀是“个乘个,弟乘哥”。

其中,个乘个得到的是积后两位,注意后两位乘积不满十以上要添,弟乘哥得到的是积后两位前面的。

例如:21 × 29 = 609,22 × 28 = 616.3.两位数×15:口诀是“加半添”。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主要包括了数和计算、几何图形、时、空和物尺度、数据和图表等几个知识点。

以下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

1、数和计算:这个部分主要介绍了整数加减法、乘法口诀表、乘法的概念和计算、除法的概念和计算等内容。

具体来说,学生需要学会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表进行乘法计算,理解乘法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理解除法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2、几何图形:这一部分主要涉及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与分类。

在平面图形方面,学生需要了解正方形、矩形、圆、三角形等形状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辨认。

在立体图形方面,学生需要学会认识并区分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并能够简单计算这些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时、空和物尺度:这个部分主要介绍了时间、周、月、年等时间的认识与计算,学生需要了解单位换算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空间,学生还需要学会简单的地球形状的认识,中国地图的认识和简单的方位的判断。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会使用称量器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并学会简单物尺度的认识与计算。

4、数据和图表:这一部分主要涉及了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学生需要学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能够用条形图和折线图来表示和分析数据。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简单的概率概念,能够根据给定的情境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总的来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主要涵盖了数和计算、几何图形、时、空和物尺度、数据和图表等几个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能够在数学方面建立起一定的基础,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和动手实践,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加油!。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完整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完整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口算、估算方法: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们的积。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乘数末尾有0的乘数:用竖式计算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方法:1、仔细审题,找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2、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四、有趣的乘法计算:1、一个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把这个两位数两头拉开,这两个数字相加等于积十位上的数,如果满十就向百位进一。

简单地说就是: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

2、“头同尾合十”乘法计算规律:(1)乘数特点: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

(2)计算规律:把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后两位;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加一的和的积写在积后两位的前面。

即头×(头﹢1)作为积的前半部分,尾×尾作为积的后半部分。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1、长度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进率: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千米:测量公路、铁路、河流这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完整版)苏教版三下数学知识点

完整版)苏教版三下数学知识点

完整版)苏教版三下数学知识点1、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式子中同时包含加、减、乘、除等多种运算。

2、解决混合运算问题的步骤: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3、混合运算中的小数运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计算即可。

小数乘法:先把小数中的数位数相加,然后把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最后进行普通的乘法运算即可。

小数除法:把除数和被除数都乘以10、100、1000等倍数,使它们都变成整数,然后进行普通的除法运算,最后把商的小数点往左移动相应的位数即可。

4、混合运算中的分数运算:分数加减法:先通分,然后按照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计算即可。

分数乘法: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相乘,然后把得到的积化简成最简分数即可。

分数除法:把除数倒数,然后把除数和被除数都乘以倒数,最后按照分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运算即可。

5、混合运算中的单位换算:先把所有的单位都换算成同一种单位,然后按照普通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计算即可。

1、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的顺序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括号内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

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2、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特殊的2月。

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

平年有365天,2月有28天;闰年有366天,2月有29天。

每4年有3个平年和1个闰年。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而整百数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连续的大月有7月和8月,或者前一年12月和后一年1月。

3、一年分为四个季度,分别是1、2、3月的第一季度,4、5、6月的第二季度,7、8、9月的第三季度,以及10、11、12月的第四季度。

6、各类节日包括元旦、植树节、国际劳动节、青年节、国际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教师节和国庆节。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18年是69周年。

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知识点总结三年级下册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

本文将对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数的认识与应用1. 1000以内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 通过读、说、写、画等方式掌握100以内的数- 通过指导孩子们读、说、写、画等方式掌握1000以内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2. 数的比较和排序- 通过比较大小和排序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数的认识能力- 通过实际问题进行数的比较和排序的练习,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二、加法与减法运算1. 加法的认识与应用- 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孩子们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加法口诀- 运用加法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应用能力2. 减法的认识与应用- 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孩子们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减法口诀- 运用减法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孩子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数的认识与计数1. 十位数的认识- 通过数线、数表等教具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十位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运用十位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孩子们对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百位数的认识- 通过数线、数表等教具引导孩子们理解和掌握百位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运用百位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3. 千位数的认识- 通过数线、数表等教具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千位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运用千位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孩子们对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四、图形的认识与作图1. 原形、几何物体的认识- 通过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图形,引导孩子们认识原形和几何物体- 运用原形和几何物体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 图形的识别与分类- 引导孩子们识别和分类不同形态的图形,培养孩子们的形象思维和辨别能力- 通过绘画和作图活动,巩固孩子们的图形识别与分类能力五、长和重的认识与比较1. 长度的认识和比较- 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引导孩子们认识和比较不同长度的物体- 运用长度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和测量能力2. 重量的认识和比较- 通过实际称量活动,帮助孩子们认识和比较不同重量的物体- 运用重量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和测量能力六、时间的认识与应用1. 一天的时间- 引导孩子们认识一天的不同时间段,掌握不同时间段的称谓和顺序- 运用时间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孩子们的时间观念和应用能力2. 一周的时间- 通过日历、时间轴等工具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一周的概念和顺序- 运用一周的时间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孩子们的时间概念和应用能力七、金钱的认识与应用1. 人民币的认识和数值的表示- 引导孩子们认识和辨别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并掌握数值的表示方法- 运用人民币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孩子们的金钱意识和应用能力2. 金额的计算与比较- 运用人民币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和比较,培养孩子们的计算和推理能力- 通过购物和找零等活动,巩固孩子们对金额计算和比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上是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的知识点总结,通过系统学习这些知识点,孩子们可以提高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一、两位数乘以两位数1.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

2、估算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把两个乘数用“四舍五入”法看作最接近它们的整十数进行估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1.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l、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先用第二个乘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就是结果。

2、可以调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对乘法进行验算,判断积的正确性。

3、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先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下一位|时,要加上进位的数。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力日起来就是结果。

1.3、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在列坚式的时候,先把O前面的数对齐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Oo1.4、用两步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解决此类实际问题时,耍仔细观察图有直接关系的信息,看能求出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

1.5、有趣的乘法计算l、可以把乘数是11的乘法的简便计算规律浓缩为“两边拉,中间加”2、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栩加的和为10的两个数相乘,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乘数十位上的数加I的和与乘数十位上的数的乘积。

----、千米和吨2.1、认识千米测量公路、铁路、河流的长度或计量路程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

千米又叫公里。

l千米=1000米,用字母表示为lkm=lOOOm.2.2、认识盹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可以用字母%”表示。

l吨=1000千克,用字母表示为lt=lOOOkg。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l、解决问题时,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和要点汇总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和要点汇总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法[本单元知识点]1、整十数的乘法口算和估算、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3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笔算、4两步连乘实际问题。

1、笔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再用十位上数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然后把两次的积相加。

2、验算: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

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数量关系式:每箱牛奶的瓶数×箱数=牛奶的瓶数单价×数量=总价▲有趣的乘法计算1、一个两位数乘11得数的特点:积个位上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数相同;积百位上数与原来两位数百位上数相同;积十位上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

例如:23×11=253 (5=2+3)】(注意:当个位和十位数相加满10时应向前进一位:64×11=704 )2、两个乘数十位上数相同,个位上数相加等于10时积的特点: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前两位等于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乘再加上一个十位上的数。

例如:22×28=616(6=2×2+2)、35×35=1225(12=3×3+3)第二单元千米和吨1、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进率:1千米=1000米易错:武汉长江大桥长2000()数量式:跑道一卷的长度×圈数=跑步的距离2、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进率:1吨=1000千克3、单位换算。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从问题想起的策略;首先根据问题确定数量关系式,寻找题中的条件,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会用线段图表示题意,帮助理解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了解:加、减属于同一级运算,乘、除属于同一级运算。

计算:#1、只含加减或乘除的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新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汇总和方法--苏教版

新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汇总和方法--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汇总和方法第一单元乘法1. 口算乘法: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

〔如:30×32=960;想:3×32=96,在96的末尾添上1个0,是960.〕②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两个乘数相乘,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几个0。

[把十位上的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

]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㈠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书写竖式时要末尾对齐。

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积的末尾从个位写起;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积的末尾从十位写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㈡先用下面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积从个位写起;再用下面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积从十位写起;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2. 乘法的估算一般有这样几种方法:比谁大;比谁小;在谁左右。

〔1〕估算积比谁大。

例如29×42可以把这两个乘数看作接近它们同时又比它们小的整十数,29看作20,42看作40,20×40=800,所以29×42一定比800大;〔2〕估算积比谁小。

例如29×42可以把29和42这两个乘数都看成比它们大又接近它们的整十数,29看作30,42看作50,30×50=2000,29×42的积一定小于1500。

〔3〕积在谁左右:可以把两个乘数看成与它们最接近的整十数,例如要知道29×42大约是多少,因为29≈30 , 42≈40,所以29×42≈1200。

29乘42的积在1200左右。

〔4〕估算积大约是多少时要用约等号不能用等号。

〔5〕估算方法: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时,可以同时将两个因数都看作是它们最为接近的整十来计算,也可以将其中的某个因数看作它最为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归纳: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归纳: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归纳:苏教版
引言
本文档旨在对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进行简要归纳,以苏教版为基准。

以下是对该教材的总结和评价。

教材概述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数的认识、数的计算、几何图形等多个方面。

教材结构合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数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进行简单数的计算和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能力。

教学重点
1. 数的认识和数的计算是该教材的核心内容,需要着重教学和巩固。

2. 鼓励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应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1.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数的概念。

2. 利用教具和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研究效果。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促进互动和合作。

教学评价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同时,教材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知识点总结

在撰写本文之前,首先要对所要写的主题进行全面评估。

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知识点总结,涵盖了哪些内容?这些知识点在数学学科中的重要性如何?如何以恰当的深度和广度来呈现这些知识点,以便读者能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些问题需要在撰写文章之前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知识点总结主要包括了数学学科中涉及到的各种概念、操作方法、技巧和解题思路。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数与数运算、长度、重量、容量、面积、时间等多个方面,以及加减法、乘除法、图形、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多步算式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都是数学学习中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按照深度和广度的要求来呈现这些知识点,可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

首先可以从每个知识点的概念和基本操作开始,逐步拓展到相关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最后再展望该知识点在数学学科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这种递进式的呈现方式,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同时也能够增强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

在文章中,多次提及主题文字“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知识点总结”是非常重要的。

这有助于强调本文的核心内容,同时也能够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增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另外,文章也需要包含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以便读者能够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主题。

通过总结和回顾,读者可以对所学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概括,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点。

在文章中,还需要共享个人对这个主题或概念的观点和理解。

这有助于使文章更富有个性化和深入性,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按照知识的文章格式进行撰写,以及使用序号标注,也是为了使文章更加清晰和易读,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文章的内容。

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需要全面评估所要写的主题,按照深度和广度的要求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通过全面评估和深入思考,撰写出一篇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中文文章。

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知识点总结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数学学科的各个方面。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估算: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

2、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末尾添几个0。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们的积。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注意:(1)用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2)相乘的过程中,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3)每次乘完后,要记住加上进位的数。

2、乘数末尾有0的乘数:用竖式计算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3、乘法的验算方法: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三、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方法:1、仔细审题,找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2、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四、有趣的乘法计算:1、一个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把这个两位数两头拉开,这两个数字相加等于积十位上的数,如果满十就向百位进一。

简单地说就是: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

2、“头同尾合十”乘法计算规律:(1)乘数特点: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

(2)计算规律:把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后两位;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加一的和的积作为积的前两位。

即头×(头﹢1)作为积的前半部分,尾×尾作为积的后半部分。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1、长度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2、进率: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3、千米:测量公路、铁路、河流这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汇总和方法第一单元乘法1. 口算乘法: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

(如:30×32=960;想:3×32=96,在96的末尾添上1个0,是960.)②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两个乘数相乘,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几个0。

[把十位上的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

]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㈠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书写竖式时要末尾对齐。

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积的末尾从个位写起;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积的末尾从十位写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㈡先用下面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积从个位写起;再用下面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积从十位写起;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2. 乘法的估算一般有这样几种方法:比谁大;比谁小;在谁左右。

(1)估算积比谁大。

例如29×42可以把这两个乘数看作接近它们同时又比它们小的整十数,29看作20,42看作40,20×40=800,所以29×42一定比800大;(2)估算积比谁小。

例如29×42可以把29和42这两个乘数都看成比它们大又接近它们的整十数,29看作30,42看作50,30×50=2000,29×42的积一定小于1500。

(3)积在谁左右:可以把两个乘数看成与它们最接近的整十数,例如要知道29×42大约是多少,因为29≈30 , 42≈40,所以29×42≈1200。

29乘42的积在1200左右。

(4)估算积大约是多少时要用约等号不能用等号。

(5)估算方法: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时,可以同时将两个因数都看作是它们最为接近的整十来计算,也可以将其中的某个因数看作它最为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6)乘法的估算必须会用四舍五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的5600。

3. 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要用四舍五入法(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不满5,就直接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满5,把尾数改写成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把多位数看做整十,整百,整千数来计算。

估算的结果一定要用“≈”。

4.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5. 0乘任何数都得0。

6. 乘法验算: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

7. 简单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每箱牛奶的瓶数×箱数=牛奶的瓶数8. 速算技巧:(A)60×20=(),把60×20看作6乘2,得12,60是6的10倍,20是2的10倍,再将得数扩大10×10=100倍得1200,心算过程是6×2=12,末尾共有两个0,积12后面添上两个0,得1200. (B)估算时,把一个两位数看成是整十数进行估算。

如39×40,把39看成40,40×40=1600,39×40≈1600;再比如51×30,估算过程是50×30=1500,51×30≈1500。

(C)35×11=(),把35乘10得350,再用35×1=35,350+35=385;心算过程是:35×11=350+35=385,又如43×11=430+43=473.(D)23×19=(),把19看作20来乘,多乘1个23,再减去23;心算过程是:23×20-23=460-23=437.再比如45×21=(),把21看作20来乘,少乘1个45,再加上45,45×20+45=900+45=945. (E)34×15=(),把34×10后再加34×5,因为34×5=34×10÷2=340÷2=170,所以34×15的心算过程是:340+340÷2=340+170=510.第二单元千米和吨1. 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

世界上最长的三条河流是尼罗河长6671千米,亚马逊河6400千米,中国的长江6300千米。

南京长江大桥有6772米,大约7千米。

2.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3. 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100袋10千克的大米重1吨、50个体重25千克的小朋友体重是1吨。

4.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5. 基本换算方法6. 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把高级的质量单位换成低级的质量单位只要把原来的数乘以进率,把低级的质量单位换成高级的质量单位只要把原来的数除以进率。

吨×1000 千克× 1000 克7. 数量式:跑道1圈的长度×圈数=跑步的距离8. 常用单位与进率9. 要准确知道物品有多重,要用“秤”称。

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千克用符号“kg”表示,克用符号“g”表示。

1千克=1000克。

10. 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

11. 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

一粒花生米大约重1克,一枚2分硬币重1克,一粒蚕豆大约重1克。

12.表示较重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1千克又叫1公斤。

千克用“kg”表示。

2袋500克的盐重1千克。

一只兔子大约重2千克。

一只东北虎大约重300千克。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1.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

2.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4.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应从左往右依此计算。

第五单元年、月、日1. 一年有12个月。

31天的是大月,大月有7个:分别是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

30天的是小月,小月有4个:分别是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

2. 平年二月是28天,闰年二月是29天。

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3. 一年有4个季度(季度与季节不同);1个季度=3个月。

1、2、3月是第一季度;4、5、6月是第二季度;7、8、9月是第三季度;10、11、12月是第四季度。

第一季度是90天或91天;第二季度是91天;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都是92天。

5. 纪念日:1月1日元旦 3月8日妇女节 3月12日植树节 5月1日劳动节5月4日青年节 6月1日儿童节 7月1日建党日 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6. 时间口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十一,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平年365,闰年366,平年闰年很好判,年份除以4记心间,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单数一定是平年,如果遇到整百年,一定要用400算。

7. 平年有52个星期零1天,闰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8. 在一日(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分针走24圈,计(24×60)1440分钟。

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24时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9. 两种计时法的转化记录时间可以用普通计时法,也可以用24时计时法,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以中午12时为界限,凌晨和上午的时间数值不变,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加上12。

如:早上7时 就是 7时 凌晨3时 就是 3时下午2时 就是 14时 晚上8时 就是 20时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中午12时以前的数值不变,但要在前面加上凌晨或上午;12时以后,用时间减12,再加上“下午”或“晚上”。

如:7时 就是 早上7时 3时 就是 凌晨3时14时 就是 下午2时 20时 就是 晚上8时10. 时钟知识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60秒).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是12小时;分针走1圈是60分,就是1时;秒针走1圈是60秒,就是1分。

11. 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不够减借1时当60分用) 12.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时,分,秒。

1年=12个月=4个季度 1季度=3个月 1日=24时, 1时=60分 1分=60秒 一周=7天 一星期=7天 13. 计算经过时间①在计算时间时:一般用24时计时法计算比较容易。

终点时刻-起点时刻=经过时间 ②在求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时,用结束(到达)时间-起始(出发)时间。

③如果出现跨天的时候,则: 结束时刻+24时-出发时刻或者 24时-出发时刻+结束时刻 (如:18时——第二天6时。

计算:6+24-18=12小时或者24-18+6=12小时) 14. 天数的计算方法:①计算某年的天数时要先判断那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②如果经历的时间经过不同的月份,要采用分段计算(即一个月一个地计算)。

例如:某中学从7月15日开始放假,到8月18日开学,请问一共放假了多少天 ?可以这样思考:先想把七月份过完在家休息了几天,也就是从7月15日到7月31日一共有31-15+1=17(天),8月18日开学说明八月只能休息到8月17日,然后再加八月的17天,17+17=34天也就是一共放假的天数。

15. 推算星期几的方法例: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 解析: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四。

16. 制作年历或日历步骤: (1)先查清第一天是星期几。

(2)做年历时判断该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3)休息日可用另一种颜色标出。

(4)节假日等可标注出来。

17.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