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讲义:第57讲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与思想家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单元 第1讲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3)开拓疆土。南征越族,北击匈奴,增设闽中、南海、桂 林、象郡四郡,扩大了秦朝的疆域,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 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4)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了文字、度量衡
等措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
2.过
(1)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 化。 (2)徭役、兵役、赋税沉重。大规模修筑长城,大兴土木, 修建阿房官和骊山墓等,每年征发200万人,导致民怨沸腾,阶
2.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影响
政治
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 卿制;地方:郡县制; 集权制度
促进文化发展;思 想控制,摧残文化 促进交通发展巩固 统一
思想文 统一文字:小篆思想专 化 制:焚书坑儒 经济 交通 军事
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 、击匈奴;修筑长 奠定基本疆域 城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1.巩固统一国家
(1)平定三藩之乱。 (2)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亲征噶尔丹,维护国家统一。 (4)尊重民族传统,加强民族团结。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
科取士;尊重喇嘛教,册封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四
大活佛。
2.维护国家主权——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展,民族与地区间联系加强; (2) 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渴望统
一; (3) 长期的兼并战争使诸侯数目不断减少,实现了局部统 一。由此可见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以任何人的意志 转移。
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1.玄武门之变
(1)原因: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李元吉矛盾尖锐。 (2)结果:太子被杀,李世民被立为太子。 2.贞观之治 (1)原因
起,基本上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版图。
1.功 (1)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这为社 会的安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 (2)创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是自称始皇帝,建立皇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讲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
古代中国的政 (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 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治家:(1) 秦始皇;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 (2)唐太宗; 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3)康熙帝 (3)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 (2)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民族之间的 联系,促进了民族团结,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 (3)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 方针,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繁 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4)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 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对以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 (5)晚年求治之心锐减而骄逸之心渐萌。
科举制度
• ④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 民族政策 ,正 确处理了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设立安 西都护府;送文成公主入藏。 • (2)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 发展、文化繁荣。 • 2. 历史评价 • (1)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 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 开元盛世 ”的 贞观之治 局面,也为“ ”的出现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4. 评价 • (1)功:结束诸侯割据,统一了全国,开创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了经济发 展,统一文字促进文化交流,通过统一战争,促进 了民族融合。 • (2)过:严刑酷法、大兴土木,徭役兵役繁重,焚书 坑儒,摧残文化。 • (二)唐太宗——大唐盛世的奠基人
• 1. 贞观之治 • (1)原因
• • • • •
3. 秦始皇的暴政 (1)表现 ①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②严酷的刑法:崇尚法治,其刑法不计其数。 长城 ③修筑 :工程艰巨,民夫大量死亡。长城后来成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 • ④大兴土木:滥用民力,建阿房宫,修骊山墓。 • (2)影响:最终导致农民起义,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备考资料]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 选修四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与思想家 教案 .doc
第1讲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1)秦统一的原因:时代趋势;国力基础;个人条件;重用人才。
(2)主要业绩:①政治制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颁布《秦律》。
②经济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
③拓疆、交通和文化: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修驰道,规定车同轨;统一文字。
(3)功过评价:①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③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④广建宫殿陵墓,劳民伤财;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1)出现盛世的原因:①主观上:吸取隋亡教训;唐太宗个人作用。
②客观上:唐朝的经济繁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历史功绩:①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精简了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法律:重视法制,颁行《唐律》,惩治贪赃枉法。
③科举:完善科举制,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
④经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延续均田制,轻徭薄赋。
⑤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⑥外交:鼓励贸易交流;尊重外来宗教;中朝、中日交往密切。
(3)评价:“功大过小”,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1)面临问题: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尚未清除;对边疆的有效控制尚未完成;沙俄势力东进。
(2)重大举措:①平定“三藩”,有利于安定统一。
②收复台湾,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海防。
③三征噶尔丹,打击民族分裂势力。
④抗击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⑤册封五世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3)评价:①功绩: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②过失: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未能紧跟时代潮流,为后来中国的落后埋下隐患。
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精讲课件选修4-1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与思想家(15张ppt)
(1)哲学:提出 理念论 ,认为理 _______ 念先于物质存 在,理念是世界 的本质 柏 (2)政治思想:著 拉 作《国家篇》, 图 提出了理想国的 观点 (3)教育:创办柏 拉图学园,培养 人才
(1)第一次阐述了人的理性对于事 物有触动作用,强调发挥人的主 观能动性,具有积极作用 (2)受到人们尊敬,在思想史、哲 学史、政治学、社会学、自然科 学史上都是奠基者,世界影响巨 大 (3)创办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 学校,一生追求真理、崇尚美德 的境界令人佩服 理想国 等存在巨 (4)其理念论、_______ 大局限性
用。
②客观上: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朝的经济繁荣奠定 的基础;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2)“贞观之治”的内容
①政治:发展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精简机构,提 高了效率。 ②法律:重视法制,颁行《唐律》。 ③科举:发展隋朝科举制,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 础。 ④经济: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法,经济逐步复苏。 ⑤民族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
考点即时演练
点击进入WORD链接
谢谢观看!
③抗击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
中俄东段边界。 (3)评价 ①功绩: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与主权。
②消极: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文化
发展和社会进步。
东西方的先哲 孔子和柏拉图 人物 思想主张 仁 (1)提出“___”和“礼” 的学说,主张“仁者爱 中 人”,要求人们遵循___ 庸思想 ________ (2)开创私学,提倡有教 孔子 无类,注重因材施教, 言传身教 (3)整理编撰古代文化典 书 》《礼》 籍《诗》《___ 《乐》《易》《春秋》 评价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 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传统 社会的主流思想,对亚洲 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2)其留下的文化遗产奠定 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 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 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红对勾】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讲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课件 人民版选修4
③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倡周礼的 25 贵贱有序 □ 。
26 正名 ”:就是用周礼去规范人的行为。 ④“□
(2)“仁”的思想 27 爱人 ”,仁爱应有差别,首先是亲 ①仁首先是“ □ 亲(亲人),其次是朋友,而后才是其他人,这种爱是建立 在自然感情基础之上的。 28 忠恕 ”之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 ②行“ □ 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 ③礼与仁结合:孔子认为,只有礼与仁相结合的社 会,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三公九卿制
。
4 郡县制 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 ③在全国推行以□
(3)实施“大一统”政策 5 ①文化上:统一文字,以 □ 体。 ②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方便贸易往来和国家 6 重农抑商 政策。 财政税收;实行□ ③交通上:统一车轨,修筑驰道,开凿灵渠。 7 长城 ,抵御匈奴。 ④军事上:修筑□
小篆 作为统一的字
③开明的民族政策:打败东突厥后,封突利可汗为顺 州都督,颉利可汗为右卫大将军等;和吐蕃建立了密切关 系,并派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漠南、漠北的 12 各族首领尊称唐太宗为“□
天可汗 ”。
(3)评价 ①唐太宗对东突厥战争的胜利,解除了来自北方的严 13 北方的边防 重威胁,巩固了 □ 造了有利条件。 14 西域 的胜利,巩固了西北边疆,扩 ②唐太宗进军 □ 大了版图,使中西交通迅速发展起来。 ③唐朝国威远播到地中海沿岸,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 大的国家之一。 ,为唐初经济的发展创
五、柏拉图的主要思想及其影)认为理想国家应由统治者、武士、劳动者三个阶级 的人构成,各安其位、各司其职。 36 哲学王来担任。 (2)国家的统治者应由所谓的□
(3)理想国的实现办法首先是为统治者提供教育,直到 37 哲学的知识 ;其次是废除统治者的私有财产 他们掌握 □ 与家庭,使权力和财产、家庭分离。
(浙江专用)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人物史和文化遗产 专题十八 古代中外杰出的政治家与思想家课件
2.唐太宗 (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①历史:吸取隋亡教训。 ②现实:唐太宗的思想和措施:政治上——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任用贤良,虚怀纳谏。 经济上——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文 化上——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民族关系上——实行开 明的民族政策。对外关系上——实行开放的政策,兼收并蓄。 (2)“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文化繁荣、民 族关系融洽、对外交流频繁。 (3)“贞观之治”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①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采取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巩固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他的开明政策和贞观年间的一系列制度创新,造就出兼容并蓄、博大开放、 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 (4)晚年求治之心锐减而骄逸之心渐萌。但这并不影响唐太宗对推动历史发展所 做出的丰功伟绩和政治家的本色。 3.康熙帝 (1)作为政治家的康熙帝,其历史功绩主要是平定“三藩之乱”,平定噶尔丹叛乱, 收复台湾并设台湾府进行管理和开发,反击沙俄侵略中国东北。基本奠定了中国 的版图,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 作为的皇帝。 (2)康熙帝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在开启“康乾盛 世”的同时,又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
练考题
1.康熙帝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 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帝( ) ①崇尚儒家文化 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③延揽汉族文士 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审题定位:康熙帝崇儒目的 解题思路:B 清朝是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全国政权,存在满汉矛盾。作为在汉族地区 成长起来的满族政治家,康熙帝善于学习和创新,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他崇尚 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 的发展步伐。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人物史和文化遗产专题十八古代中外杰出的政治家与思想家
保护与传承策略
加强文物保护
通过立法、修缮、保护等措施,确保 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管和传承。
促进文化交流
通过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不同国 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共 同推动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推广文化教育
在学校、社区等场所开展文化教育活 动,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尊 重。
创新传承方式
重点知识点梳理与归纳 难点问题深度解析与拓展 针对性备考策略及突破方法
应试技巧分享和答题规范指导
选择题答题技巧与排除法 运用
论述题答题规范与高分技 巧
材料解析题答题步骤与要 点把握
时间管理与卷面整洁等应 试注意事项
THANKS
感谢观看
非物质文化遗产
思想传承
古代政治家的治国理念、思想家的哲学思想 等,如儒家的仁政思想、法家的法治观念等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信仰传承
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等,如基督教的教义、佛教的 禅宗思想等,成为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价值观传承
古代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如诚 信、仁爱、忠诚等,对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
历史贡献对比
东西方杰出人物都在各自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思想和实践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由于历史条件和文化差异的限制,他们的贡献 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局限性。
文化遗产专题:
04 古代中外杰出政 治家与思想家遗
产
物质文化遗产: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
建筑遗产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人物史和文化遗产专题十八 古代中外杰出的政治家与思 想家
汇报人:XX 20XX-01-30
目录
• 古代中国杰出政治家与思想家 • 古代西方杰出政治家与思想家 • 东西方政治家与思想家比较研究 • 文化遗产专题:古代中外杰出政治家与思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主干知识梳理课时跟踪训练第1课时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比较人物政绩或过失评价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统一六国,征越族,击匈奴,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②创建包括皇帝制度、郡县制度和官僚制度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派兵北伐匈奴,修筑万里长城;经略西南开筑“五尺道”,扩大了疆中国古代伟大的秦域。
④尊崇法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政治家。
被后世始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尊称为“千古一皇文化交流。
⑤他为满足自己的贪欲,大兴土木,帝” 为自己修建陵墓和宫室,破坏了社会生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他实施严刑酷法,残酷统治人民,并且焚书坑儒,严重破坏了古代文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主干知识梳理课时跟踪训练①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②善于用人,重视纳谏,使名相名将辈出,如重用房玄龄和杜如晦、敢于直言的魏征等。
③沿用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唐,合并州县。
④完善科举制,增加了考试科目;中央设国子杰出的政太学、太学等。
⑤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设立安西都护府作为治家,著宗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名的贤明松赞干布。
⑥他比较开明的政策,既维护了统治,又使百姓之君安居乐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出现了“贞观之治”,为唐朝进人全盛时期奠定了基础①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部,统一回部;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②遏制沙俄的扩张,有力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中国古代康家的巩固和发展。
③奖励垦荒,实行“更名田”,宣布把明伟大的政熙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使用;又为减轻农民负担,实治家,很帝行“摊丁入亩”,从1771年以后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有作为的”的政策,这都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贡献。
④大兴文字狱皇帝,严酷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主干知识梳理课时跟踪训练二、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1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了“仁”和“礼”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认为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今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课件选修4课件
4.爱因斯坦 (1)提出相对论 ①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后又提出广义相对论。 ②意义 a.提醒了时空、物质、运动和引力之间的统一性,为人们认识宇宙 翻开了一个新窗口。 b.与量子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为物理学的开展 带来革命性变化。 (2)和平保卫者 ①一战期间参与发起成立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 ②反对核战争,与罗素联合发表?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呼吁世界 和平。
4.主流性原那么:要分清历史人物的主流与支流,政治活动与个 人生活方面的差异,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 史进步的标准。 5.适度性原那么:评价历史人物不能标新立异,不能违背主流学 术观点,不能违背一般人的善恶标准。 6.阶级性原那么: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观点与阶级分析 的方法,但反对贴阶级标签,反对苛求古人。 7.实践的原那么:从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开 展,实践效果好坏及对社会历史开展所起的作用等角度评价。
知识拓展 学习古今中外科学家的主要意义在于学习其优 秀的品德,包括奉献社会的人生态度、坚持真理的治学理念、 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这是新课标的灵魂所在,也是高考的 重要内容之一。
名师课堂在线
实战演练 夯实根底
评价历史人物的原那么和方法 1.全面性原那么:坚持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应从积极性和消极 性、进步性和反动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等方面全面评价。 2.阶段论和方面论结合的原那么:从纵的关系上,历史人物有时间阶 段上的划分,从不同阶段上作出不同评价;在横的关系上,历史人物又 具有多重性,如有的人物是英雄与暴君集于一身,评价时应采用方面 论的方法。 3.开展性和长远性原那么:从整个人类历史开展角度去评价,从是否 顺应历史进步潮流、是否表达历史开展的必然趋势等角度去评价。
2.唐太宗
精选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八 古代中外杰出的政治家与思想家全国通用
︱高中总复习︱·历史(必考+加试)
2.唐太宗 (1)唐太宗执政时期,吸取隋亡教训,确立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 政策,使唐朝政治清明、经济复苏和发展、社会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 面,为唐朝步入强盛奠定了基础。 (2)采取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巩固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他的开明政策和贞观年间的一系列制度创新,造就出兼容并蓄、博大开放、 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 (4)晚年求治之心锐减而骄逸之心渐萌。但这并不影响唐太宗对推动历史发展
︱高中总复习︱·历史(必考+加试)
专题十八
古代中外杰出的政治家与思想家
︱高中总复习︱·历史(必考+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以主观题的形式, 从民族关系角度 , 与遗产史联系考查民族关系和巩固统一的 措施(2016·4,T33) 2. 唐太宗“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 : 以主观题形式考查唐太 宗的内政和外交[2016·10,T33(2)] 3. 唐 太 宗 的 民 族 政 策 : 从 阎 立 本 的 《 步 辇 图 》 入 手 考 查 (2017·11,T27) 4.秦始皇:考查制度建设和人物评价角度[2018·4,T33(1)] 命题规律分析
︱高中总复习︱·历史(必考+加试)
考点1
抓基础
1.秦始皇 (1)秦统一六国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①条件:客观上符合统一的历史趋势;主观上秦国国力强盛,嬴政雄才大略,广罗 人才和“远交近攻”的统一策略。 ②统一过程: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 ③意义:结束分裂局面,有利于社会秩序安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祖国版图初步奠定。
高考历史大一轮课件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
韩非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法家学说为中国古代法律 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也为后世的政治家、思想家 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02
古代思想家及其理论贡献
老子与道家哲学
01
02
03
道法自然
老子主张“道”是宇宙万 物的本源和根本法则,万 物应顺应自然规律发展, 而非人为干预。
02 孟子的民本主义
孟子强调君主应以民为本,重视民生,关注百姓 疾苦,实行仁政。他认为君主应顺应民心,得到 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稳固统治。
03 孟子的影响
孟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民本 主义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成为中国传统政 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荀子与法治观念
01 荀子生平及主要思想
祖冲之与圆周率计算
01 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他首次将圆周率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
02 祖冲之采用了“割圆术”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是 一种基于几何学的计算方法,通过不断逼近圆形 来计算其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02 祖冲之的计算结果在当时达到了极高的精度,直 到16世纪才被西方数学家超越。
或地位。
韩非子与辩证法思想
法治思想
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制定严明的法 律并严格执行,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 公正性。
势治思想
韩非子强调统治者的权势和威严对于 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提倡“势治 ”。
辩证法思想
韩非子运用辩证法分析社会问题,提 出“矛盾之说”,认为事物内部存在 矛盾斗争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他 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教育 和学习来改善。
02 荀子的法治观念
人民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夯实考点专题十四专题总结古代中外杰出的政治家与思想家
一、【专题整合】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和标准二、【中西对比】东西方的先哲思想对比——对康熙帝的评价问题观点一:基本肯定。
(1)从捍卫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角度,《毛主席对老舍谈康熙》(《人民日报》1994年5月20日)体现这一观点。
(2)从“康乾盛世”推动农业文明发展的角度,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体现了这一观点。
观点二:基本否定。
认为康熙帝未能顺应世界潮流,使中国失去了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最佳时机。
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体现了这一观点。
观点三:折中观点。
一方面肯定康熙帝的功绩;另一方面指出康熙帝的不足。
“康熙在国内和对外的斗争中都为中国历史写下了有声有色和值得珍视的篇页。
……但康熙未敢使中国越过封建国家雷池一步,始终没有表现出某种使中国跳出落后状态的独特尝试。
原因何在?关键不在个人的意志和才能,而在社会条件。
”——刘大年《论康熙帝》【探究问题】 (康熙帝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
体群臣,子庶民。
保邦于未安,致治于未乱。
夙夜孜孜,寝寐不遑。
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
”——章梫《康熙政要》根据材料,概括康熙帝对自己的评价。
你认为这一评价是否客观合理?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提示】评价:一心为国为民;保国安邦,恩威并济;勤勉努力。
(任意两点,言之有理皆可)看法:合理。
康熙一生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
(亦可从不合理的角度作答:康熙作为封建统治者,其政策措施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其实行的政策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文明发展的进程)。
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与思想家
课时作业五十七第57讲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与思想家时间/ 40分钟1.[2018 •安徽亳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曾言:"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
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
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
为此者不得不劳民。
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
”――司马光《资治通鉴》材料二司马迁评价汉武帝“四海承平……疲耗中土,事彼边兵。
日不暇给,人无聊生。
俯观嬴政,几欲齐衡”。
百年后的班固则称其“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千年之后的司马光则认为:“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指汉武帝能够遵守先王之道,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守住基业)……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摘编自姜鹏《汉武帝的三张面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变更制度”的政治原因,并指出其政治方面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三位历史学家对汉武帝评价不同的原因。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
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的知县。
不久, 包拯改任监察御史。
他提出建议:“国家每年用岁币贿赂契丹,这并非防御戎狄的良策,应该训练士卒、选拔将领,致力于充实和巩固边防。
”又请求朝廷重视门下省封驳制度,以及废罢和禁锢贪赃枉法的官吏,选拔地方长官,实行对补荫弟子进行考试的制度。
当时各路转运使都兼任按察使,往往摘取无关紧要的小事来上奏弹劾官吏,专门以苛刻的考察来相互标榜、自诩高明,使得地方官吏十分不安,包拯于是请求朝廷废罢了按察使之职。
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为之收敛,听说过包拯的人都很怕他。
人们把看到包拯的笑,比作黄河水变清一样难。
儿童妇女也知道他的大名,喊他为“包待制”。
京城称他说:“关节不到,有阎王爷包老。
”以前的制度规定,凡是告状不得直接到官署庭下。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讲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课件 人民版选修4
第二十四页,共47页。
(4)思想上 ①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在中国思想界
中占据□34 主导地位 。
②成为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 派。
第二十五页,共47页。
五、柏拉图的主要思想及其影响 1.思想观点
选修(xuǎnxiū)部分
第一页,共47页。
选修(xuǎnxiū)四
中外历史人物(rénwù)评说
第二页,共47页。
第1讲 古代(gǔdài)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第三页,共47页。
基础回扣 典例剖析 实战演练
第四页,共47页。
基础回扣
第五页,共47页。
一、千秋功过秦始皇 1.功绩
(1)统一全国:从公元前230年到□1 公元前221 年,秦
第二十二页,共47页。
(2)教育上
①创办□31 私学,打破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
②“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促使文化教育下 移。
③“学在民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了 重要作用。
第二十三页,共47页。
(3)政治上:“□32 举贤人 ”以施行仁政,提出了理 想贤人的标准是“□33 内圣外王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
第三十四页,共47页。
【解析】 第(1)问从韩愈生活的时代入手,结合材料 中“当时皇帝崇信佛教”“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 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等信息回答。
第(2)问韩愈主张“道统”,宣扬儒学,其思想被后世 儒生所汲取,为宋代理学的产生准备了条件,据此可回答 “作用”。
第三十五页,共47页。
第四十六页,共47页。
【答案】 (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礼 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品德:智慧; 勇敢;自制(节制)。
高考专题精讲课件 选考3 考点1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欧美近代革命领袖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 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季札……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 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 前的树上”“其父吴王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概 括。第(2)问,根据材料“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 一一点评”“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 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从文化传播、扭转认识、加深文化认同的角度分 析。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颜回……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 然淡泊达观”“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 十’”“颜回尊敬老师……践行孔子的学说……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 用,则独善其身”概括。第(2)问,从孔子对颜回的态度、儒学的地位、统治者的推 崇及现实的客观需要等角度分析。
(4)评价 ①华盛顿的一生,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其精神与他确立 的原则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②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一代雄狮拿破仑 (1)称霸欧洲。 (2)改造法国。 (3)评价 ①欧洲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法国资产阶 级革命的思想,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 ②拿破仑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7讲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与思想家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千秋功过秦始皇(1)秦统一六国①条件:商鞅变法,秦国强大,为统一提供了条件;人民渴望统一;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②过程: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六国,完成统一。
(2)采取措施,巩固统一(3)秦始皇的暴政①加强思想文化控制,如焚书坑儒。
②修长城、阿房宫、骊山墓等。
③赋税沉重。
④严刑峻法。
(4)秦始皇的功与过①功绩: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一货币、文字等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农业发展。
②过失:暴政导致秦朝速亡;文化专制政策摧残了文化。
2.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1)称帝之前的主要活动①帮助李渊称帝和铲平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②发动“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
(2)民族政策①打败东突厥并采取册封的方式加强统治,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为唐初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进军西域,大败吐谷浑、龟兹和西突厥等,巩固了西北边疆,扩大了版图,国威远播。
③派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加强了与吐蕃的往来。
(3)“贞观之治”①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②出现的原因:唐太宗虚心纳谏和选贤任能,重视用人;吸取隋亡的教训;提倡发展农业,减轻徭役赋税。
3.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帝(1)少年天子:清除鳌拜集团,加强了皇帝的权威。
(2)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①平定三藩: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了清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②收复台湾:采取攻抚兼施的方针,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
③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为边境人民赢得了一个长期的相对安宁的环境。
④三征噶尔丹:大败噶尔丹,在喀尔喀蒙古实行清政府统一管辖下的盟旗制度,控制了漠北蒙古及天山南北地区,奠定了统一国家的广大疆域。
⑤重视经济:治理黄河水患;改革赋制,厉行节俭;重视文教,组织编成《康熙字典》。
(3)评价①功绩: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缔造了巩固的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消极:对内加强专制(“文字狱”、设南书房等),对外轻视西方,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未能紧跟世界潮流,为近代中国的落后埋下了隐患。
③总评:缔造了巩固的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二、东西方的先哲1.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1)孔子其人①出身:公元前551年,出生于鲁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②经历:3岁丧父,家道中落;30岁时已精通“六艺”,后收徒讲学;50多岁时从政;55岁时开始周游列国;68岁时回到鲁国,专心整理文化典籍和从事教育事业。
(2)开创儒家思想①礼:尊尊——最重要的是尊君;亲亲——对亲人的爱,强调子对父母的孝顺、弟对兄长的恭敬;提倡周礼的贵贱有序;正名——用周礼所规定的人的名分去规范人的行为。
②仁:仁爱应有差别,是建立在自然感情基础之上的;行“忠恕”之道,要尽己为人。
③仁和礼结合:只有仁和礼相结合的社会,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3)历史贡献①教育: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出现了“学在民间”的局面;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构建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②政治:“举贤人”以施仁政,提出理想贤人的标准“内圣外王”,该标准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开明君主的标准。
③思想: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柏拉图与理想国(1)生平①师从苏格拉底,学习研究哲学。
②在苏格拉底死后开始了长达12年的游历生活。
③40岁时返回雅典创办学园,培养学者、政治家和立法者。
(2)政治思想——理想国①理想国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三个阶级的人构成。
②理想国的统治者应是“哲学王”。
③实现理想国应采取为统治者提供严格的教育和废除统治者的私有财产与家庭的措施。
(3)影响:柏拉图所设想的理想国被人们称为最早的乌托邦,其哲学著作成为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
3.探求真知的亚里士多德(1)生平①师从柏拉图,在阿卡德米学园学习,被誉为“学园的头脑”。
②接受邀请担任亚历山大的老师。
③在雅典建立自己的讲坛,被称为逍遥学派。
(2)主张①对知识进行分类,划分为不同的学科,他的研究既注重实践经验,又关注理论分析。
②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敢于挑战权威,提出“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③认识论:理性是人的本质,提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④政治主张:“人在本性上是城邦的动物”;在政体上主张民主制,由中产阶级执政。
(3)影响①他的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的重要理论来源。
②他的自然观在中世纪乃至近代都备受推崇。
③对正义与民主的讨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 唐太宗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1)促进了唐朝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文化的丰富多彩。
(2)大大加强了中国同亚、欧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也间接影响了欧洲的文化发展。
2.正确评价古代历史人物(政治家)(1)方法: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为结合政治家的活动,一分为二地评价。
一般从以下角度进行评价:①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
②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是否采取文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
③是否采取民族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
④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2)原则①清除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②确定评价标准:以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为基础来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
③特定的历史背景: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
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
④防止以偏概全:具体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
注意分析其阶级性和时代性。
【史论结合】史料唐太宗在总结他事业成功的经验时说:“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
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
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解读史料总结了唐太宗的治国政策:善于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善于纳谏;推行平等的民族政策,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问题据上述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怎样认识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考点二东西方的先哲1.对亚里士多德与孔子思想中“中庸”的比较(1)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
(2)不同①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庸”有哲学思想;孔子主张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进行更多的哲学思考。
②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
③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
2.历史人物的比较(1)同时代历史人物的比较,可以从历史人物本身寻找时代背景。
比如,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华盛顿与拿破仑的比较,等等。
(2)同类历史人物的比较,可以从中寻找历史的发展规律。
比如,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比较,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华盛顿与拿破仑的比较,等等。
(3)同背景下历史人物的比较。
比如,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统治者的比较,追求民族独立的孙中山、凯末尔和甘地的比较,等等。
【史论结合】史料最好的政治共同体是由中产人士组成的。
在这里,中产者比其他两种人数量要多、力量要大,或者至少比其中任何一种要强,如果这样,中产者的介入就会改变平衡,并防止两个极端的任何一个占上风。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解读对史料进行解读分析可知,亚里士多德主张由中产阶级执政,他主张既要防止专制,又要避免民主泛滥。
问题据上述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1.[2018·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藩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
唐宪宗李纯(805—820年在位)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
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与浙西镇(今苏南、浙西地区),取得胜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今冀南、豫北)主动归顺。
814年,朝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今河南南部),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
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
817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
迫于此战之威,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
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
因宪宗年号“元和”,史称“元和中兴”。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
2.[2015·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
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
他采纳御史大夫李乾祐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
贞观末年,“于台中置东西二狱”,委御史台有“鞫(jū;审问)案禁系”之权。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材料二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
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摘自吴兢《贞观政要》卷二《求谏》(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以御史治吏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到君明臣廉的。
3.[2017·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
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作出准确的研判。
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