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质学

合集下载

普通地质学课件: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

普通地质学课件: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

一、环境地质学的一般概念
环境地质学:
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 科。
是运用地质学和社会经济学的观点,阐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地质现象,以及各种地质作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便采取一 定的科学技术方法,对其作用定量评价和预测,提高人类的环 境质量。
二、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地面沉降 地下水污染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矿产资源枯竭 咸水入侵
海平面上升 土壤盐碱化 诱发地震
小结
环境、地质环境、环境地质学的概念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及分支学科 我们面临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地面沉降、咸水入侵、地下水污染 海平面上升、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 水土流失、诱发地震、矿产资源枯竭
《普通地质》课程 第十六章 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
16.5 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
内容
1
环境地质学的一般概念
2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3
我们面临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一、环境地质学的一般概念
环境: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周围事物。向下可至地壳深 部,向外可达遥远的宇宙空间。
地质环境:也称自然环境,是指大气圈、水圈、生物 圈和科学技术研究可及的岩石圈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称。
学习快乐!
环境地质学主要的研究两方面内容: ①主要由自然地质作用引起的原生地质环境问题; ②主要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次生地质环境问题;
环境地质学包括以下分支学科和研究方向: 城市地质、灾害地质、资源地质学、废弃处置地质 学、医学地质学、旅游地质学、军事地质学、环境 法规等。
二、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九大环境地质问题

环境地质学

环境地质学

环境地质学属于地球科学。

它是运用地质学、地理学原理,合理利用地质资源,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学科。

这是一门介于地质学、地理学和环境科学之间的科学。

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地质学分支。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地质问题和人为环境地质问题,但也有人从狭义的地质环境概念出发,将问题局限于岩石圈。

1972年,中国开始探索环境地质学的范围、理论和方法,并建立了研究机构。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它发展成为一门新的系统学科。

研究领域随着自然科学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类与自然环境即地质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地质问题日益严重。

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水入渗、滑坡、沙漠化和各种地方病等表明,地质环境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很大,对人类的影响也很大。

在人们眼中,对地质环境的认识和研究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即不仅是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更是人类对地质环境的作用。

换言之,特别强调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由此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环境地质学。

环境地质学研究领域广泛①区域地质环境为区域规划、经济发展、土地整理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如中国地质灾害分布图。

②地质灾害为地质灾害预测提供依据,提出减灾减灾的预防措施。

③化学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研究不同地区的地球化学背景,各种元素的丰度和分布特征;研究空气、水、土壤和矿物中有益有害元素和致病物质的富集和迁移;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畜健康的关系,预防和控制某些地方病和职业病,从而将某些元素的自然富集或缺乏对人和动物健康和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在一些城市,饮用水水质恶化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④古气候变化规律本文主要利用地质环境中沉积物所反映的气候变化指标,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特别是第四纪以来)气候变化的条件、成因和规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预防措施。

⑤工程建设可能引起的问题大量的工程活动,如城市建设、水利工程、道路建设、矿山、港口工程、电站建设等,往往会引起人为的地质作用,往往造成地质环境的破坏和环境的退化。

环境地质

环境地质

总论环境地质学是应用地质学的原理,研究人类活动和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人类合理利用地球资源和环境,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学科。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内部,尤其是上部岩石圈(地壳及上地幔)物质组成、地质构造以及地球历史的学科。

地质环境: 与人类活动相关、直接与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相互作用的岩石圈.地球的构造及组成: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地壳与部分上地幔)地壳(大陆地壳厚,大洋地壳薄)地幔地核大陆地形单元山地: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的正地形丘陵: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平原:相对高差低于100米的平坦地区高原:海拔大于600米,表面较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广阔地区盆地:四周是山地或高原,中央地形低平或呈丘陵状的地区,外形似盆状的地形裂谷:伸延上千公里,宽仅30~50km的线形低地,两壁或一壁多为断崖海底地形单元大陆架(陆棚):海面以下~200米深的海底平原。

坡度一般小于0.1°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倾斜明显变陡的地带,平均坡度为4.3°大陆基:是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的平缓地带,平均深度约3700米海沟:海底的带状深渊岛弧:呈弧形延伸很长的火山列岛大洋盆地:深海平原、海山和海岭洋中脊地球的发展演变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地球圈层结构的形成(40亿年前)细菌生物出现(30亿年前)多细胞吸氧生物出现(10亿年前)早期大气(氮、二氧化碳为主)与海洋的形成(10亿年前)有壳海生动物出现(6亿年前,寒武纪)脊椎动物出现(5亿年前,奥陶纪)陆生植物出现(4亿年前,泥盆纪)昆虫出现(3亿年前,石炭纪)爬行动物恐龙出现并鼎盛(2亿年前,三叠纪末期)地球表层演化(现海陆格局始于2亿年前)鸟类出现(1.5亿年前,侏罗纪)哺乳动物出现并旺盛(1亿年前,白垩纪末期第三纪初期)原始人出现(400万年前)现代智人(50万年前)工业革命(150年前)第二章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

环境工程地质学

环境工程地质学

环境工程地质学环境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地质环境与土壤地质工程问题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研究地质环境与土壤地质对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地质原理和方法来解决环境问题和工程地质难题。

本文将从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应用领域等方面来探讨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和作用。

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定义:环境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地质环境与土壤地质工程问题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地质环境与土壤地质对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地质原理和方法来解决环境问题和工程地质难题。

研究内容: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

首先,它研究地质环境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地质环境包括地下水、土壤、地表水、大气等。

通过研究地质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可以评估和预测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程度,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工程地质学还研究土壤地质工程问题。

土壤地质是工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地基的承载力以及地下工程的施工难度。

通过研究土壤的物理性质、工程特性和力学行为,可以提供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参考依据,避免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

应用领域: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首先,在环境保护方面,它可以应用于地下水污染治理、土壤修复、废弃物处置等环境工程项目。

通过研究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程度和扩散规律,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工程建设方面,环境工程地质学可以应用于隧道、地下管线、水库、堤坝等地下工程项目。

通过研究地质环境和土壤地质的特征,可以选择合适的工程方案,并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环境工程地质学还可以应用于地震灾害评估、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

通过研究地质环境和土壤地质的特征,可以预测地震的危害程度,并制定相应的减灾措施。

同时,对于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环境工程地质学可以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灾害的损失。

总结:环境工程地质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地质环境与土壤地质对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的影响。

环境地质学

环境地质学

第一章1.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环境地质学是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功能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1.地质环境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华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和表层风化层两部风地质体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

2.地质环境质量的评定因素(1)自然条件的稳定性(2)原生地球化学背景(3)地质资源的丰富程度(4)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5)受污染或受破坏的程度3.环境地质作用:人类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包括各种自然因素、自然地质现象对人类的作用和人类活动对地质条件的反作用。

4.人为地质作用人为剥蚀地质作用:矿山剥离盖层、工程挖掘土石、农业平整土地。

人为搬运地质作用:填筑地基、采矿、场地开挖;盲目砍伐森林,过度放牧。

人为堆积地质作用:人工堆积土。

人为塑造地质作用:土地、梯田;水库、运河、灌溉渠系;矿坑、陷落漏斗;人工湖、假山、道路路堤。

人类活动的其他地质作用:地下水开采,大型水库,深井注水。

第三章1.土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1水土流失:指地球陆地表层土壤、成土母质及岩石碎屑,在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作用下,发生各种形式的剥蚀、搬运和在堆积的过程。

2水环境恶化:3土地沙质荒漠化:是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而引起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是非沙漠地区出现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环境退化过程。

4土壤盐渍化:指土壤中积聚盐、碱且其含量超过正常耕作土壤水平,导致作物生长受到伤害的现象。

5土壤污染:各种污染物质进入土壤,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使土壤质量下降,抑制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某些污染物质甚至在植物体内积累降低产量和质量,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

类型:水质污染型,大气污染型,固体废物污染型,农业污染型,综合污染型。

6湿地减少7耕地日趋减少第四章1.环境水文地质作用是指地下水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下,由水化学、水动力学、水物理学和生物学性质变化引起的对人类生产和环境环境的制约作用。

环境地质学名词解释

环境地质学名词解释

环境地质学名词解释
环境地质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的
学科。

以下是一些环境地质学的常见名词解释:
1. 地质环境:指地球上各种地形、地貌、岩石、土壤和水体等
地质要素所构成的环境。

2. 地质灾害: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滑坡和泥石流等。

3. 地质资源:指地球内的矿产、能源和水资源等具有经济利用价值的
自然资源。

4. 地球化学:研究地球物质的成分、结构、性质以及地球内部和地球
表层过程的化学组成和变化的学科。

5. 地形学:研究地球表面地貌、地形及其形成与演化的学科。

6. 土壤学:研究土壤形成、特性、分类及其在农业、生态环境和环境
工程中的应用的学科。

7. 水文地质学:研究地下水形成、分布、流动和质量变化等与地质因
素相关的水文过程的学科。

8. 工程地质学:研究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安全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地质
灾害防治的学科。

9. 环境评价:对开展特定工程项目、建设活动或政策措施对环境影响
进行定量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10. 污染物:指工业、农业、交通和人类活动排放的对环境有害的废物、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

以上是一些环境地质学的常见名词解释,旨在揭示人类活动与地
质环境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环境地学

环境地学

第一章绪论1、环境地质学定义:环境地质学是应用地质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功能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第二章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问题1、地质环境的内涵与基本特征(1)定义:所谓地质环境,是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和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

(2)它包含3种基本要素: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动力作用(3)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①地质环境容量方面,地质环境容量可以用特定空间可能提供给人类利用的地质资源量和对人类排放的有害废物的容纳能力来评价。

地质资源包括矿物资源、能源资源、建筑材料资源、土地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质景观资源、地质空间资源等,这些资源绝大多数是不可再生资源;地质环境对人类排放的有害废弃物的容纳能力,取决于地下水、土壤和岩石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

②地质环境的质量方面,地质环境质量的好坏,由自然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原生地球化学背景、地质资源的丰富程度、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受污染或受破坏的程度③地质环境的相容性方面,地质环境的相容性是指地质环境对人类施加的某种干扰的适应性。

在同一类地质环境系统内,不同的工程活动,可能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趋势,良性反应或恶性反应,这取决于人类活动与该地区各种环境要素之间的作用性质。

④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方面,地质环境比较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当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超过了地质环境的承受极限后,必然导致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对人类活动做出反应。

2、环境地质作用(1)定义:环境地质作用主要指人类与地质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具体包含:①各种自然地质因素、自然地质现象对人类的作用,即自然地质作用②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与反作用,即人为地质作用及上述地质作用的反馈作用。

(2)类型:自然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3、人为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①人为剥蚀地质作用②人为搬运地质作用③人为堆积地质作用④人为塑造地形作用⑤人类活动的其他地质作用4、环境地质学理论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1)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问题地球是由多个圈层有机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

地球的环境地质学

地球的环境地质学

地球的环境地质学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而地球的环境地质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包括了地质过程、地球物质的循环和环境演变等方面的研究。

地球的环境地质学对我们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预测自然灾害、保护地球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地球的结构与地质过程地球的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层次。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薄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壳是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地理和地质现象发生的地方,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地幔是地壳与地核之间的部分,包含了大量的岩石和矿物质。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核心,由铁和镍等金属构成。

地球的地质过程包括了构造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

构造运动是指地壳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移动。

火山活动指的是地球内部熔岩的喷发和火山灰、烟尘等物质的排放。

地震是地球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的现象,通常是构造运动的结果。

这些地质过程的发生不仅影响到地球的地貌和环境,也对人类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二、地球物质的循环地球物质的循环是指地球内部和地表之间物质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其中最重要的循环过程包括岩石循环、水循环和生物循环。

岩石循环是指地球中岩石的形成、变质和风化等过程。

岩石通过地质作用的影响,不断地发生变化。

例如,岩石在火山活动中熔化成为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后形成新的岩石。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运动,包括了蒸发、降水、地下水和海洋水等环节。

生物循环是指生物体的生长、死亡和分解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物体的有机物质会被分解并与地球的其他物质相互作用。

三、地球的环境演变地球的环境演变是指地球表面和内部在长期的地质历史中发生的变化。

环境演变包括了地壳运动、气候变化和生物演化等方面。

地壳运动是地球表面地壳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

它可以导致地震、火山喷发以及山脉的形成等现象。

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变化。

气候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地表反射和大气循环等。

生物演化是指地球生物在漫长的时间中发生的变化和进化过程。

环境地质学相关知识整理

环境地质学相关知识整理
5、地质环境系统的演化是指其内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这种说法欠妥,系统的演化应强调整体性。演化是针对系统整体而言的,是系统整体结构、功能随时间的推移有别于先前的结构、功能的改变过程,是系统内部质的改变。
6、延迟效应是指输入与其响应存在时间差的现象。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当某一信号输入时刻与其响应的初始时刻存在时间差的现象称为滞后现象。某一输入信号所产生响应历时是长期的,将会持续一定的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延迟现象。
2、地质环境实体系统的边界可有可无,因为不同的研究者考虑的角度不同,研究的区域大小也不同。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地质环境作为一个实体系统应该明确规定其边界,既然是系统必然有边界。地质环境是开放系统,其边界是确定系统内部与外部物能交换的界面,若不明确规定边界,就无法说清楚相关的物质和作用究竟属于地质环境内部成分的周转运动还是该系统外界的输入。但边界的位置不一定要达成统一的见解,因为根据系统圈化的相对性原则,即使是面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由于研究目的或学科视角的差异,所形成的概念系统及其边界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变化可以指系统内部也可指外部环境,即可针对系统整体也可针对某一局部甚至某一个点,可以指量的改变也可以指质的改变。
宏观:系统的整体发生了改变(时、空尺度较大)
微观:系统内部的某一局部地区发生局部或微小的变化
信息:用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是现实世界各种现象建立联系的一种特殊形式。
信号:是信息的载体,是发送信息的手段,信号的种类越多,变化规律越复杂,能传送的信息越多。
海岸升降:海面运动和地面运动在垂直方向上的总效应
海岸变迁:海面运动和地面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的总效应
海侵、海退则是这两种效应的总和,具有三维空间的含义三者均反映了海陆位置的相对变化。

环境地质学

环境地质学

环境、人口和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需要解决的三大突出问题。

人类生存环境的本质是地质环境。

没有地质环境,就不可能完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周围环境。

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和人类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人类与地质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和人类经济、技术活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环境地学于六十年代末期应运而生。

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环境地学。

从地质学和社会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地质现象及各种地质作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便利用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其影响进行定量评价和预测,提高人类的环境质量。

环境地学主要研究两个方面: 一是主要由自然地质作用引起的原生地质环境问题,如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冰川、膨胀土、地方病和海岸侵蚀等环境灾害;二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地质环境问题,如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滑坡、土地沙漠化、废弃物处置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咸水侵入造成的环境灾害。

目前,环境地学主要研究方向为: 城市地质、灾害地质、资源地质、废弃物处置地质、医学地质、旅游地质、军事地质和环境法规。

例如,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站作为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的技术支持单位,主要负责组织实施全省地质环境监测,进行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和综合研究,进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在汛期进行地质灾害巡逻和应急技术调查,负责全省地下水监测、地下水资源和环境的调查评价和综合研究,并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议,在介绍了环境地学的研究内容后,让我们看看它的研究方法。

自然历史分析方法这是传统地质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也适用于环境地学研究。

通过研究现有环境地质问题的形成条件、机理和环境地质作用,积极调控人地环境系统,保护和改善地质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前提。

地球化学方法通过研究环境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矿物组成和结构特征,探讨地质环境的变化,如土壤侵蚀现象与风化过程有关,风化速率与岩石的矿物性质和外部热液条件有关。

通过对矿物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和研究,可以评价风化过程。

环境地质学中的名词解释

环境地质学中的名词解释

环境地质学中的名词解释环境地质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在这个学科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专门的术语和名词。

下面我将对环境地质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领域。

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上最外层的一层固体地壳。

它由岩石构成,包括大陆壳和海洋壳。

岩石圈的厚度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通常在20到70公里之间。

它是环境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因为环境的变化会对岩石圈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地质灾害和地质资源的分布。

沉积物沉积物是在水体、风力或冰川作用下由颗粒物质沉积而成的地质物质。

它们可以包括砂、泥、黏土、矿物颗粒、有机物等。

沉积物的形成与环境地质学中的沉积过程密切相关。

它们可以提供地质历史的记录,帮助研究者了解过去的环境变化。

地质断层地质断层是地壳中两块岩石板块沿着一条或多条断层面发生相对运动的区域。

断层是构造地质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因为它们与地震和地质灾害有密切关系。

地质断层通常是由于地壳的应力积累超过了岩石的强度限制而产生的。

生物化石生物化石是过去地球上生物活动的遗迹或痕迹。

它们是地质学家研究生物进化、古环境和地质历史的重要证据。

生物化石可以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的遗骸、骨骼、牙齿、孢子等。

研究者通过对生物化石的研究,可以了解过去不同地区的气候、植被、海平面变化等信息。

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是指具有不稳定原子核的同位素。

它们通过放射性衰变的方式释放出放射性辐射,并以一定的速率衰变为稳定同位素。

在环境地质学中,放射性同位素的测量可以用于确定沉积物年龄、地壳的物质循环、地下水运动等。

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包括碳14、铀238和铅210等。

地热能地热能是指地下深部的热能资源。

它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核反应和热传导。

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并且具有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

在环境地质学中,地热能的开采和利用对环境长期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地下水地下水是地球表面降雨和地下水源补给的结果,在岩石圈中含有以水合物形式存储的地下水。

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地质对环境的影响

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地质对环境的影响

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地质对环境的影响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地球发展和演化过程的学科,而环境地质学则关注地质对环境的影响和地质对环境问题的解决。

地质学对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从地质灾害到资源开发,都与环境息息相关。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论述地质学对环境的影响。

一、地质灾害对环境的影响地质灾害是地质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对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洪水等地质灾害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地震不仅会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还会引发火灾、海啸等次生灾害,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

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火山灰和有害气体,对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滑坡和洪水会破坏土地资源,导致河道改道和土地退化。

因此,对地质灾害的研究与防治对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二、地质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地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导致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冶炼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废弃水,对土地和水体造成污染。

因此,地质资源的开发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三、地质条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地质条件是决定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质构造决定了地形地貌的形成,不同地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差异巨大。

例如,高山地区极端的地形地貌条件造成了特殊的气候和生态系统,形成了独特的高山生态环境,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同时,地质条件还会影响水体的形成和分布,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和排泄等,这些都对生态环境的维持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四、地质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质地貌对人类的活动和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

平原地区的平坦地貌利于农田开垦、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田资源和生产条件。

而山区地貌条件恶劣,地形复杂,极大地限制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地质构造也决定了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饮水和农业用水的质量和供应。

环境地质学

环境地质学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

任务是在分析地质环境组成要素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趋势,全面评价地质环境质量,提出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对策与方法,为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方法:1自然历史分析法2地球化学法3系统分析方法4环境地质制图方法5模型模拟与预测方法6环境地质评价方法7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地质环境的内涵:所谓地质环境,系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和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

地质环境是具有一定空间概念的客观实体,它包含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和动力作用三种基本要素。

环境地质作用:主要指人类与地质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具体包含:①各种自然地质因素、自然地质现象对人类的作用,即自然地质作用;②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与反作用,即人为地质作用及上述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

土壤及其组成与功能特性:土壤的组成包括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在土壤中,这些成分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相共存。

1对进入土壤的物质具有蓄积作用。

2土壤起着净化环境的作用3土壤起着物质的输移作用水体污染的定义:当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环境容量或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变坏,从而破坏了水体的原有价值和作用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的原因有两类:一是自然的,二是人为的。

特殊的地质条件使某种化学元素大量富集、天然植物在腐烂时产生某些有害物质、雨水降到地面后挟带各种物质流入水体等造成的水体污染,都属于自然污染。

人为原因造成的水体污染是指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物对水的污染。

工业废热水:废热水是指工业排出的用于冷却的废水,主要来自发电站、钢铁厂、焦化厂等,它使水体温度上升,造成热污染。

①水中溶解氧减少,同时促使水中有机物加快分解,细菌活动性提高,增加氧的消耗;②妨碍鱼类的生存和繁殖,除喜温鱼种外,一般的鱼在热水中呼吸急促、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容易死亡;③加大水中某些毒物的毒性,如当水温升高10℃,氰化钾对鱼可产生双倍毒性;④河水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对工业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也降低其给水(冷却水)的价值。

环境地质学重点

环境地质学重点

环境地质学1.环境地质学:是指研究与人类有关的地质环境及其问题的科学。

2.地质环境:系指与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有相互影响的地质体及地质作用的总和,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土地功能:土地具有的可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等方面需求的功能。

4.环境水文地质作用:指地下水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下,由水化学、水动力学、水物理学和生物学性质变化引起的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制约作用。

分环境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环境水动力学作用、环境水文地质生态作用。

5.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露天矿的复垦与利用;废石堆、尾矿池复垦;地面塌陷和废弃矿井整治;矿山“三废”的综合利用。

6.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能源,起源于高温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分水热能、地压地热能、干热岩地热能、岩浆热能。

7.人类聚居:指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人类生活环境。

8.地质灾害:是不良地质作用的结果。

不良地质作用是指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威害,以及对人居环境造成较强烈破坏的地质作用。

9.城市地质环境质量:城市地质空间适应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程度。

10.地质资源:主要指地球资源中的非生物资源,包括地球表面的冰川、水、海洋等地球非生物资源,以及油气、地下水、固体矿产等地下资源。

11.土壤盐渍化: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

12.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

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

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13.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14.环境地质问题:通常有: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裂缝等15.地质环境条件:环境地质的组成要素称为环境地质条件。

一般包括自然地质条件、生态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1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综合估量。

是在查明各种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规模和承灾对象社会经济属性(价值、可移动性等)的基础上,从致灾体稳定性和致灾体与承灾对象遭遇的概率上分析入手,对其潜在的危性进行客观评估。

环境地质学与环境保护

环境地质学与环境保护

环境地质学与环境保护一、引言环境地质学是研究地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领域。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地质学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环境地质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和作用。

二、环境地质学的基本概念1. 环境地质学的定义:环境地质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物质、地形地貌、地下水和环境演变规律等方面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学科。

2.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质与环境演化、地质灾害与环境响应、地质与环境工程、地下水与环境污染等。

三、环境地质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 环境演化与环境预测:通过研究地质演化规律,预测环境变化趋势,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地质灾害与环境风险评估:通过分析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和危害程度,评估环境风险,制定相应的防灾措施。

3. 地质与环境工程:利用地质工程手段进行环境治理,如地下水调控、土壤修复等,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4. 地下水与环境污染:研究地下水与环境污染的相互关系,探索地下水污染的治理与恢复技术。

四、环境地质学在环境保护中的案例1. 地质环境评价和风险管理:通过对某区域地质环境进行评估,识别环境隐患和风险,制定相应措施保护环境。

2. 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通过研究地下水水质及其变化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地下水保护和利用策略。

3.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利用地质工程手段对山体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进行防治,减少环境风险。

五、环境地质学的挑战与应对措施1. 环境地质学的交叉学科性质,需要加强不同学科专家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2. 加强环境地质学人才培养,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3. 结合实际需求,开展环境地质学应用研究,推动科学技术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六、结论环境地质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我们应该加强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和应用,以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七、参考文献[1] 黄立罡, 胡晓霞, 黄晶晶. 环境地质学与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5): 753-762.[2] 蔡虎. 环境地质学进展与展望[J]. 地质科技情报, 2018, 37(3): 74-80.[3] 李维京, 朱秋实. 环境地质学原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9.[4] 徐克军. 环境地质学概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文章字数:953)。

18 第十八章 环境地质——普通地质学课件

18 第十八章 环境地质——普通地质学课件

普通地质学第十八章环境地质与人类发展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谢文伟谢宇飞制作18.1 环境地质学概述(基本概念)第一节环境地质学概述环境、人口和资源并列为当今世界最突出和急需解决的三大难题。

因此,60年代末环境地质学应运而生,成为发展最迅速的新学科。

一、基本概念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周围事物—大气、水、土地、岩石、矿产、森林、山脉、动物和植物等的总称。

地质环境——是指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科学技术研究可及的岩石圈之总称,它又称为自然环境。

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科。

18.1 环境地质学概述(研究内容)二、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1.城市地质学2.灾害地质学3.资源地质学4.废物处置地质学5.医学地质学(地方病)6.旅游地质学1)主要由自然地质作用引起的原生地质环境(地震、火山等)2)主要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次生地质环境(地下水、大气污染)其包括以下分支:18.2人类的地质作用(侵蚀破坏作用)第二节人类的地质作用一、对地壳的侵蚀(破坏)作用人类活动已超过某些自然地质营力,成为一种特殊的、巨大的地质营力,有人称为第三地质作用。

人类的地质作用及造成的破坏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在采掘固体矿产,开采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建设地下工程的过程中,人类破坏了地壳的结构和构造,改变了岩石的空间分布状态、地应力状态以及地下水系,造成了以下恶果:1.地面沉降;2.咸水入侵;18.2人类的地质作用(侵蚀改造作用)二、对地表的侵蚀(改造)作用人类为了各种需要而改变地表的形态,形成各种人为景观,如围海造田、水库、河流改道以及修建了大量的工程建筑、铁路和公路。

造成了地壳应力状态、地表形态及地下水系的改变,破坏了生态平衡,使环境恶化:1.诱发地震;2.滑坡、泥石流;3.土地沙漠化;4.土壤盐碱化;5.水土流失。

18.2人类的地质作用(堆积作用)三、废弃物的堆积(排放)作用大气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废弃物。

环境地质学

环境地质学

1环境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也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是应用地质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功能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

核心问题是研究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

2环境地质作用:主要指人类与地质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各种自然地质因素、自然地质现象对人类的作用,即自然地质作用;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与反作用,即认为地质作用及上述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

3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反映了现阶段人类社会状况和科技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持续性包含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可持续发展除反映在时间维度上,还具有空间维度的含义,即在水平方向上从全球到区域的变化,在垂直方向上从自然圈层到人类活动各部的变换,这些空间即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优化人地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为仁弟关系研究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4土地:具有一定面积的确定边界的地理单位,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微生物、温热状况等自然要素、具有两个基本属性,面积、质量‘土壤:是位于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的疏松土壤。

具有两个功能:具有肥力,具有同化和代谢外界输入物质的能力。

土地土壤的区别与联系:土壤组成疏松,强调的是成分如PH值,土地可用于耕种建筑。

土壤是土地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除个别土地类型外,绝大多数土地表层发育有厚薄不一、组成各异、肥沃程度不同的土壤层。

5水土流失:地球陆地表层土壤、成土母质及岩石碎屑,在风力水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作用下,发生各种形式的剥蚀、搬运和再堆积过程。

原因:自然因素有气候土壤地形地质植被等,是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潜在条件;人为因素是加速水土流失的诱发动力,主要包括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滥垦滥伐、开垦扩种、顺坡耕种、开矿修路及弃土弃渣等。

环境地质学

环境地质学

第一章环境地质学基本原理1.理解并掌握地质环境的概念及其三个基本元素的组成。

地质环境: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和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

地质环境是具有一定空间概念的客观实体,它包含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和动力作用三种基本要素2. 理解并掌握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

(1)地质环境容量:是指某个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

地质资源包括:矿物资源,能源资源,建筑材料资源,土地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质景观资源,地质空间资源等。

(2)地质环境质量:地质环境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由地球物理因素和地球化学元素决定的,其好坏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地质环境的好坏,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来评定:a.自然地质条件的稳定性b.原生的地球化学背景c.地壳资源的丰富程度d.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3)地质环境相容性:是指地质环境对人类施加的某种干扰的适应性。

干扰有两种不同的反应趋势:良性反应和恶性反应。

(4)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是指地质环境受人类活动干扰后对这种干扰做出的反应。

3.了解地质环境作用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章土地资源1.理解并掌握土地的概念及其特征。

土地是具有一定面积的确定边界的地理单位。

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微生物、湿热状况等自然因素,是上述各要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综合体。

土地的两个基本属性:一是面积,二是质量。

土地具有以下特征:1.位置的固定性2.土地面积的有限性3.土地的不可代替性4.土地资源的可更新性5.土地随时间的变化性6.土地用途的广泛性2.理解并掌握水土流失、荒漠化、砂质荒漠化的概念及其水土流失的类型。

水土流失是指地表土壤及母质受外力作用发生的多种破坏、移动和堆积过程以及水土损失,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等。

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湿润、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引发的土地退化,结果导致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降低。

环境地质学

环境地质学

一、环境地质学的概念环境地质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①地质作用(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如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以及因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配不均匀,其丰度和赋存状态对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地方病)等。

②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包括化学污染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大型工程和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以及城市化引起的环境问题等二章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问题1.地质环境的内涵地质环境系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和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

三种基本要素: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和动力作用。

地质环境的范围:2.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地质环境的容量、地质环境的质量、地质环境的相容性及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地质环境的容量:即某个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

地质环境的容量,可用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提供人类利用的地质资源量和对人类排放的有害废物的容纳能力来评价。

地质资源,是指地质环境系统内可供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

①矿物资源②能量资源;③建筑材料资源;④土地资源;⑤地下水资源;⑥地质景观资源;⑦地质空间资源等。

地质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由地球物理因素和地球化学因素决定,其好坏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主要由以下五个方面的条件决定:1.自然地质条件的稳定性;⒉原生地球化学背景;⒊地质资源的丰富程度;⒋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⒌受污染或受破坏的程度3.环境地质作用环境地质作用主要指人类与地质环境间的相互作用,①各种自然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对人类的作用,即自然地质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和变质作用。

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负荷地质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

②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与反作用,即人为地质作用及上述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

人为剥蚀地质作用;人为搬运地质作用;人为堆积地质作用;人为塑造地形作用;人为活动的其它地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泸州市洪涝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课程名称:环境地质学学院:国土资源学院专业:地理科学专业班级:2014级1班学号:2姓名:彭训飞指导老师:舒成强2015年11月15日四川泸州洪涝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摘要洪涝灾害在中国是很普遍的一种自然灾害,所以泸州也有。

通过对泸州近些年的洪涝灾害现状的了解,再加上看相关的书在网上查阅资料,找到了泸州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它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构成的,而并非单一的引起,利用对其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关键词:洪涝灾害的定义、洪涝灾害的成因、防洪战略与对策目录一、洪涝灾害的定义 4二、泸州洪涝灾害的相关分析 6(一)、泸州多年洪涝灾害情况 6 (二)、泸州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 61、自然因素72、人为因素7(三)、洪涝灾害给泸州带来的影响8 (四)、防洪战略与对策81、工程措施82、非工程措施10三、结论13参考文献13一、洪涝灾害的定义当洪水、涝渍威胁到人类安全,影响到社会经济活动并造成损失时,通常就说发生了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是自然界的一种异常现象,一般包括洪灾和涝渍灾,目前中外文献还没有严格的“洪灾”和“涝渍灾”定义,一般把气象学上所说的年(或一定时段)降雨量超过多年同期平均值的现象称之为涝。

洪灾一般是指河流上游的降雨量或降雨强度过大、急骤融冰化雪或水库垮坝等导致的河流突然水位上涨和径流量增大,超过河道正常行水能力,在短时间内排泄不畅,或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流暴涨漫溢或堤防溃决,形成洪水泛滥造成的灾害。

洪水可以破坏各种基础设施,淹死伤人畜,对农业和工业生产会造成毁灭性破坏,破坏性强。

防洪对策措施主要依靠防洪工程措施(包括水库、堤防和蓄滞洪区等)。

涝灾一般是指本地降雨过多,或受沥水、上游洪水的侵袭,河道排水能力降低、排水动力不足或受大江大河洪水、海潮顶托,不能及时向外排泄,造成地表积水而形成的灾害,多表现为地面受淹,农作物歉收。

涝灾一般只影响农作物,造成农作物的减产。

治涝对策措施主要通过开挖沟渠并动用动力设备排除地面积水。

渍灾主要是指当地地表积水排出后,因地下水位过高,造成土壤含水量过多,土壤长时间空气不畅而形成的灾害,多表现为地下水位过高,土壤水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导致作物根系活动层水分过多,不利于作物生长,使农作物减收。

实际上涝灾和渍灾在大多数地区是相互共存的,如水网圩区、沼泽地带、平原洼地等既易涝又易渍。

山区谷地以渍为主,平原坡地则易涝,因此不易把它们截然分清,一般把易涝易渍形成的灾害统称涝渍灾害。

洪涝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在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灾害称原生灾害,即直接灾害,洪涝直接灾害主要是由于洪水直接冲击破坏,淹没所造成的危害。

如人口伤亡、土地淹没、房屋冲毁、堤防溃决、水库垮塌;交通、电讯、供水、供电、供油(气)中断;工矿企业、商业、学校、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停课停工停业以及农林牧副渔减产减收等等。

次生灾害是指在某一原发性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直接作用下,连锁反应所引发的间接灾害。

如暴雨、台风引起的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风暴潮等间接造成的灾害都属于次生灾害。

次生灾害对灾害本身有放大作用,它使灾害不断扩大延续,如一场大洪灾来临,首先是低洼地区被淹,建筑物浸没、倒塌,然后是交通、通讯中断,接着是疾病流行、生态环境的恶化,而灾后生活生产资料的短缺常常造成大量人口的流徙,增加了社会的动荡不安,甚至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泸州洪涝灾害的相关分析(一)泸州多年洪涝灾害情况1991年长江“8.10”大洪水,超警戒水位4.86m,共有29个沿江场镇100多条街被淹,致使2万人无家可归,死亡7人,直接经济损失5.018亿元。

1998年7月3日,受暴雨影响,纳溪区白节镇青风村4、5、6社发生4.5km2大滑坡,受灾111户,毁田250亩,山林320亩,倒房525间,死亡牲畜356头,直接经济损失600万元。

2002年6月20日纳溪区龙车乡梨台、阳坡村发生特大、崩溃型山体滑坡,滑坡体长1200m,宽2100m,面积约3km2,滑坡导致房屋破坏1036间,公路垮塌2.5km,直接经济损失950万元。

2007年7月8~13日,泸县普降大到暴雨,平均降雨量215.6mm。

其中,天兴436mm,嘉明333.4mm,潮河371.2mm。

持续强降雨导致泸县境内九曲河、濑溪河及其支流水位暴涨,九曲河嘉明段发生自建国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洪峰水位292.97m,濑溪河福集水文站洪峰水位274.93m,超警戒水位0.13m,流量1770m3/s,为1956年以来最大洪水。

全县19个镇219个村、65.57万人受灾;紧急转移1.87万人,死亡3人,直接经济损失56151万元。

(二)泸州洪涝灾害形成原因1.自然因素(1)泸州市的气候特点易于成灾。

由于青藏高原、秦巴山岭、云贵高原的屏障作用,全市形成了不同的小气候区。

由于夏季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青藏高原高压控制,造成泸州市汛期非旱即涝,旱涝交替,洪旱灾害严重。

(2)泸州市地貌形态有山地、丘陵和河谷,山区、丘陵地带河流比降大,且无控制性蓄水工程,暴雨形成的洪水很快下泄,呈现陡涨陡落的特征,危害性极大。

长江、沱江流经泸州市形成沿江河谷地区,属于经济较发达、经济作物集中生产区,由于上游地处著名的四川省3大暴雨区中的鹿头山暴雨区和青衣江暴雨区,集雨面积达67.4万km2,形成洪水具有峰高量大,洪枯流量、水位变幅大的特点,长沱两江洪水造成的洪涝灾害损失极大。

(3)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区域气候异常变化。

太阳黑子的周期活动,厄尔尼诺及全球温室效应都会给大陆地区带来气候异常,引起洪涝灾害,这里既有世界性的共同规律,又有中国的国情特点。

2.人为因素(1)盲目围河造地。

随着城市的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河滩地由于面积大,且不占用国家土地指标,导致地方政府不断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向河道要地,致使河道变窄。

(2)倾渣入河,阻塞河道。

一些地方乱倒各类弃渣,上游水土流失严重,致使河道淤积日趋严重,影响安全泄洪。

(3)占河建房,形成河障。

不少场镇在建设中任意占据河道或跨河建房,人为造成河障,加重了洪灾损失。

(4)河道淤积严重,清淤不力。

由于管理方式和资金的原因,绝大多数河流均未进行过疏浚,泥沙淤积严重,尽管每年汛前要求进行河道清淤疏浚,但因工程太大和资金少等因素,做得并不彻底。

特别是由于近年来乱占河道滩涂及砂石开采规模加大,河床因此变得极为不规则,对两岸防洪工程造成冲击,加大了防洪的风险。

(三)洪涝灾害给泸州带来的影响洪涝灾害给泸州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土地淹没、房屋冲毁、堤防溃决、水库垮塌;交通、电讯、供水、供电、供油(气)中断;工矿企业、商业、学校、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停课停工停业以及农林牧副渔减产减收、山体滑坡等,这些都将严重的影响泸州经济的发展。

(四)防洪战略与对策1.工程措施(1)加快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根据山区特点,积极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重点抓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提高土壤和植被的含水保水能力,同时结合工程措施兴建谷坊、塘坝等拦沙蓄水工程,有效拦蓄水土资源。

从源头上降低山洪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

(2)加强中小河流防洪工程建设。

泸州市中小河流众多,大小城镇依河而建,多受洪涝之苦。

现中小河流治理受到国家重视,水利部已启动中小河流治理工作。

要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做好规划,严格管理,精心实施泸州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以提高防洪安全为重点,结合城镇整体规划建设,注重恢复河道的排洪、供水、灌溉和生态效益,采取堤防加固和新建、河道清淤疏浚、护岸护坡等治理措施,提高城镇河道防洪标准,改善河道水质,美化河道,改善人居环境,发挥出良好的社会效益。

(3)加大水库除险加固的力度。

应着力增加水库病险整治投入,加大水库除险加固力度。

在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的同时,也要将水库整治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通过创新机制,多方筹资,解决水库整治资金问题。

按“尊重现实、兼顾得益”的原则,规范、清理、理顺水库管理体制,推行体制改革,保质保量,顺利完成病险水库整治工作。

(4)加大河道清障力度。

要坚决制止占河修路、占河修房,随意倾倒各类垃圾的现象发生,要对现有河道进行清淤和护砌,实现河畅水清;逐步改造旧的阻洪工程,新建工程要留足防洪通道,以提高行洪能力。

(5)加大城市堤防工程和城市排涝设施建设改造。

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并结合低洼地区旧城改造,加快城市堤防建设,尽早完成堤防闭合圈,提高城市防洪标准;由于泸州市建市初期规划不够完善,下水道设计偏小,加之多年的淤积,已不能满城市大暴雨的排水要求,地方政府应在市政建设费中增大比例对下水管网进行改造,消除排涝隐患。

(6)加大地质灾害的综合治理。

对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要加大治理力度,采取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等多种手段,有效规避灾害风险。

2.非工程措施(1)健全防汛指挥调度组织系统,统一防洪减灾思想。

防汛指挥调度组织系统的建立是做好防汛工作的中心环节,要坚持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有关部门的防汛岗位责任制。

对水库、险工险段、河心洲坝、地质灾害隐患点、重点堤防等重点防洪工程要签订防汛责任书,明确责任主体。

市防指成员单位要加强信息沟通和协调联动,强化对区、县地方防汛工作指导,牢固树立全局观念,统一防洪减灾思想,在上级防指和党委、政府的指挥调度下开展防洪减灾工作。

(2)建立防汛应急指挥系统。

目前泸州市防洪手段简单,缺乏科技支撑,应急指挥体系建设总体处于滞后的状态。

要积极抓住国家开展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的契机,建设完善防汛应急指挥系统。

采用现代化信息采集设备、通信工具、计算机网络和决策支持手段,通过与水文、气象、国土及省防指的联网,及时获悉雨情、水情、工情及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为领导防汛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包括对易发山洪、泥石流和滑坡重点地区,充分利用自动气象观测站和水雨监测点,建立较准确的暴雨山洪预报预警系统,实时收集流域内的降水、水位和流量等信息,建立水文、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信息发布支持系统,利用现有手机短信、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发布洪水预报预警信息。

以现代化技术实现科学防洪,全面提高防汛水平,改变防洪减灾的落后状态。

(3)科学制定各类防洪预案。

要根据山洪地质灾害和江河洪水特点,防洪工程现状,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等,对可能出现的不同类型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防洪抢险应急预案。

预案重点应解决灾害发生时,防洪指挥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包括群众安置、设备停放、物资集结,电力、通讯的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措施等。

特别是江河、水库、城市、山洪地质灾害的防洪预案和防洪实施措施以及抢险队伍和防汛抢险能力的建设。

(4)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加强防洪设施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