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感_读后感_模板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b84f73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5.png)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当我走进那间辽阔的教室,我被它的氛围所震撼。
教室内干净整洁,光线明亮,空气清新,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开始了一场关于读书的心灵之旅。
在这间教室里,我读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感受到了作者们的智慧和情感。
每一本书都是一扇窗户,让我可以窥见不同的世界和人生。
我仿佛置身于书中的世界,与主人公一同经历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的人生百态。
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知识和感悟,也渐渐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些感情和想法。
在这间教室里,我学会了用心去读书。
每一本书都蕴含着作者的心血和智慧,只有用心去读,才能领略到其中的奥妙和魅力。
我学会了细细品味文字,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境,感受作者的用心和用情。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获取知识,更是在与作者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与书中的世界进行一次心灵的交流。
在这间教室里,我发现了阅读的乐趣。
每当我沉浸在书中,我忘记了周围的喧嚣和烦恼,只专注于书中的世界。
在那里,我可以尽情地感受文字的魅力,尽情地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忘记自己的烦恼和疲惫。
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一种无法言喻的快乐和满足,也找到了一种可以让自己放松和愉悦的方式。
在这间教室里,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东西。
读书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
通过阅读,我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提升了自己的情感修养和审美情趣。
在这个过程中,我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也变得更加善解人意和懂得关爱他人。
在这间教室里,我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
读书不仅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也可以提升我们的修养和素质。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维和情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在这间教室里,我感受到了读书的力量。
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也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涵和修养,也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拥有更加美好的人生,也可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1a09c6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1.png)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
《一间辽阔的教室》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作者通过讲述自己在一所乡村小学任教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教育的力量和魅力。
在阅读这本书后,我深感受益匪浅。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教育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学到知识、技能和品质,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育还可以帮助我们拓宽视野,增强创新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学习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这本书强调了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这本书还让我看到了教育的不平等现象。
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孩子们很难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这无疑会加大他们与城市孩子之间的差距,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这些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努力改善他们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24599b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e.png)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间辽阔的教室》我已经读了十几篇了,周春梅老师的随笔、故事是那样的自然,没有半点娇揉造作,都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事,但是就是这些小事让我们从中领悟到许多教育的真谛。
《雪花飞》中,周老师从一则短信写起,当我读到"老师,下雪了!"我的思绪飞到了去年冬天的第一场雪。
间操时间,学生便叫我下去玩雪,我说你们先下,我随后就到。
到操场,孩子们和我一起打雪仗,他们拿着雪球对我穷追不舍,一有机会便朝我扔上几个雪球。
我只有四处乱窜,毫无还手的机会,非常狼狈。
但我却乐在其中,沉醉其中。
当我气喘吁吁的站立不动时,学生围拢过,仍然意犹未尽。
我只好讨饶"老师投降,不打了,不打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脸上无不洋溢着快乐。
一位女孩说的一句话让我至今难忘,她说:"老师,老师,知道我为什么追着打你吗?谁叫你布置那么多的作业呢?"这句话犹如当头一棒,我的那点快乐顿时荡然无存。
孩子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
我需要改变自己的管理方法,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断学习,摒弃旧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是啊,童言无忌,但他们玩耍的快乐是一时的,而心灵的快乐却是永远的。
我愿意像周老师一样给予孩子一生的快乐。
在那个雪天的故事虽然平淡,但是蕴藏着周老师的`教育艺术。
教育无处不在,我们不必拘泥与本,虽然是古代诗词鉴赏复习,但今天雨雪天气,周老师顺势带领学生一起整理了有关雪的诗词。
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永远不会忘记那个雨雪霏霏的老师和那节。
我认为这是灵活,也是周老师作为一名女教师的心思细腻。
相较于女教师,男教师给人的印象是比较粗线条,各项要求会相对松一些。
意识到这个问题,每次接班以前,我都会和其他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女同事一起商量班级工作的细化操作方法。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30068160912a21614792989.png)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感寒假拜读了周春梅老师的《一间辽阔的教室》,颇有感触。
周老师在教室里引发无尽的想象,她心中的教室尽是梦和诗。
教室里如果站着个无梦的老师,久之就会走出去一群无梦的学生。
学生遇到周老师这样学养高、有境界的老师,人生之大幸也。
做老师的确累,如果没有梦,会更累,愿我们做个心中有梦的老师。
周老师认为对学生的爱,在于让他们正确认识“教育”,懂得“自立”,她主张和谐、理性的师生关系,她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未来,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的价值,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成为思想者。
我们和周老师相比,更多的注重孩子近段的成绩,目光短浅了。
教育是为未来耕作,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的价值,使他们成为有思想的人。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面对种种诱惑,教师要保持职业精神,往往要付出代价,至少要经受些痛苦。
周老师认为淡薄不难,放弃一些东西就能开拓无限的空间;只要有书读,只要学生愿意多读书,作为教师就该知足了。
周老师安静地读书、思考,有一个辽阔的心境,置身于讲台边,学生也就通过她的姿态,发现教室上方有灿烂的星空,辽阔的世界出现在面前。
作为带领学生读书的人,我们要向周老师学习。
教师只有多读书,开拓视野,逐步渗透于教学,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阅读中要保持教师的敏感,及时记录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对课堂会很有帮助。
一个教师如果能在阅读以外培养广泛的兴趣,对实实在在的生活始终保持好奇与热情,能给学生一种本质的热情,就会让他们热爱生活,相信未来。
语文老师要竭力避免是自己成为这样一种人:劝学生读书,能侃侃而谈,自己却静不下心来读一本书。
作为教师要学会安静的读书、思考,有一个辽阔的心境。
与学生一起认真阅读,真诚交流,是最好的语文教育。
真正热爱读书的教师,能在更广阔的层面带领学生追求精神生命的阅读,带领学生走进一个广阔无垠的阅读世界。
教师应该不忘初心,追求最好的教学状态。
每一节课都应该追求完美,不留遗憾。
因为每一节课都是唯一的,时过境迁难以弥补。
教室不应该是孤岛 ——读《一件辽阔的教师》有感
![教室不应该是孤岛 ——读《一件辽阔的教师》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0c7abec9941ea76e58fa04b1.png)
教室不应该是孤岛——读《一件辽阔的教师》有感东师通化侯建丽作为小学班主任,长时间面对小孩子,时间久了就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教室是我的天下,孩子是我的臣民。
习惯于一种思想,关上教室门做自己想当然的教育。
任门地动山摇,我自岿然不动。
然而周春梅老师的《一间辽阔的教室》却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视角,改变教师长久固化的思维。
翻开《一间辽阔的教室》,我不禁震惊了。
书中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一个个平平常常的小故事,一段段波澜不惊的阐述,一句句耐人寻味的思索。
周春梅老师将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琐事娓娓道来,读后却有一种余音绕梁、意犹未尽的感觉。
考时,周老师仔细地观察学生,浮想联翩。
看学生的神情,想他们的爱好、性格,想象他们或平静,或丰富,或激情涌动的内心世界。
而周老师却由此想到现在的学生囿于教室与书本的束缚,远离了自然,远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远离了真实的观察、感受与表达,只能写出模板式的语句,本应充满好奇的天真儿童,却变成了“闭目塞听”的“塑料儿童”。
老师抓住了转瞬即逝的灵感,用心去体会,去感悟,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把生活变成文字。
她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了自己的理性思考,给平平常常的小事染上了属于自己的色彩,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课堂活了,生活亮了,人生也精彩了。
教师的视野应该是开阔的,开阔的视野才能捕捉到生活的闪光;教师的思想应该是丰富的,丰富的思想才能对生活有深远的感悟。
教师的思想深远了,课堂才能多姿多彩,教室才能被无限放大。
生活将激起美丽的浪花,课堂能引发无尽的想像,思绪会飞往遥远的未来。
身为教师,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课堂的引领者,做思绪的放飞者,将我们有限的教室无限放大。
以上是我对这本著作的一点浅薄的读后感,正所谓学无止境,我的教学生涯还有很多年的路要走,自己也希望能汲取更多一点的知识,对自己。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感(通化县继续教育2015-2018)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感(通化县继续教育2015-2018)](https://img.taocdn.com/s3/m/b34bde6af12d2af90342e61f.png)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感(通化县继续教育2015-2018)读《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感作为教师,我们似乎总是在慨叹生活的平淡无奇,总是在抱怨日子的单调无趣,总是在唏嘘工作的琐碎无绪。
然而,看了周春梅老师的《一间辽阔的教室》之后,所有的不满转为了动力。
教师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的生活中不是没有浪花,而是我们总是放眼水天交接的寥廓,而忽略了眼皮子底下涌动的小小的波澜。
教室因教师思想的深远而辽阔翻开《一间辽阔的教室》,我不禁震惊了。
书中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一个个平平常常的小故事,一段段波澜不惊的阐述,一句句耐人寻味的思索。
周春梅老师将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琐事娓娓道来,读后却有一种余音绕梁、意犹未尽的感觉。
监考时,周老师仔细地观察学生,浮想联翩。
看学生的神情,想他们的爱好、性格,想象他们或平静,或丰富,或激情涌动的内心世界。
下雪了,周老师应时应景,与学生一起整理关于雪的诗词,一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从而使这节有意义的语文课留在了单纯热忱的孩子们的心中。
老师让学生对着一张图片练习看图说话,这是教学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周老师却由此想到现在的学生囿于教室与书本的束缚,远离了自然,远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远离了真实的观察、感受与表达,只能写出模板式的语句,本应充满好奇的天真儿童,却变成了“闭目塞听”的“塑料儿童”。
章同学因为换了一位像孩子一样调皮的语文老师,由原来的抱怨、厌学,变得爱上了学校,爱上了课堂。
周老师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有童心的老师能带孩子们重回天真快乐的世界,重获童年,并且呼吁老师们“但愿我们不要辜负孩子们的理想”。
......生活中处处都有闪亮的浪花,或者是触动心灵的一件事,或者是意味深长的一句话,抑或是精彩难忘的一瞬间。
周老师抓住了转瞬即逝的灵感,用心去体会,去感悟,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把生活变成文字。
她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了自己的理性思考,给平平常常的小事染上了属于自己的色彩,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6466a5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1.png)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读后感》。
今天,我在一间辽阔的教室里读完了一本书。
这本书虽然不是很厚,但是它的内容却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思考。
在这个教室里,我感受到了书中的情节和人物的情感,也感受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激动和震撼。
教室里的每一寸空间都弥漫着知识的气息,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通向知识的窗户。
我坐在这里,仿佛置身于一个知识的海洋中,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魅力。
而这本书,就像是一艘小船,带领我穿越知识的海洋,领略到了不同的风景和风物。
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很精彩,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了生活的曲折和多姿多彩。
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有着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他们的坚持和勇气让我深受感动。
在这个教室里,我不仅感受到了书中的情节和人物的情感,还感受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激动和震撼。
这本书让我思考了很多问题,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明白了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迎接未来。
在这个教室里,我还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讨论书中的情节和人物,一起分享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他们的见解和观点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这本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个教室里,我不再感到孤独,因为我知道,我有着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在这个教室里,我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我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也感受到了朋友的温暖。
这个教室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更是一个成长的舞台。
我会珍惜这里的一切,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读完这本书,我感慨万分。
这本书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感,还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个教室里,我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会珍惜这里的一切,不断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感谢这本书,感谢这个教室,让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情,更收获了成长。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教学提纲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教学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161491b84868762caaed5a9.png)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今天我有幸拜读了南师附中周春梅老师所著《一间辽阔的教室》一书。
这是周老师的一部教育随笔集,书中写道:“光能照进来,风能吹进来,我在一间辽阔的教室……”我觉得是诗,长期在高中教学,还有梦,真好。
周老师说过,教室虽然有些拥挤,然而立在讲台边,上着上着,就舒展了,从学生的眼光,仿佛能看到辽阔的地平线。
现在,周老师用“一间辽阔的教室”为书名,我得以读到她的教室,也了解了她一些思想,对教育的赤子之心、悲悯情怀;心中装着学生、呵护学习热情;敬畏教育常识、尊重教育规律;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这些异常珍贵的教育品质,既厚实着个体的精神底色,也涵养着学校的校园文化。
仔细读过此书,让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教室不应该只是知识的灌输地,应该是一个经典世界的熏陶场、磁性场。
是孩子们的另外一个家,孩子习惯的养成,眼光的恒定、品位的形成都受这个家的影响。
教室更是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任何人都可以获得成长,它是师生共同生活栖居的家园。
决定一间教室的,不是教室的好坏,而是谁站在教室里,关注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每一个角落,特别是关注特殊家庭的孩子,守住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教师的胸襟有多大,学生的天地就有多大。
”我们得继续做那个持续传递爱与美好的使者,用教师的智慧和经历,让孩子懂得天地的广阔,宇宙的辽阔,生命的求索。
教师是学生人生故事中的一节,他们的故事是丰富的、具有无限可能的,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点燃的火把,唤醒灵性的引路人。
“佛曰爱如一炬,万火引之,其火如故。
”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周春梅在不断追问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就是“点燃”。
点燃学生,也点燃了自己,每当看见学生的眼睛如星星一样明亮起来,教师就会感到自己的生命也被点燃了。
而用来“点燃”的“柴火”,就是一本书、一节课、一首歌、一幅画、一次实验……世界因此而在孩子们的面前放出光芒。
现代的教育充斥着太多的功利性,学生的生活里充满了速成,甚至孩子也变成了“速成”的。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感——教育和谐 沟通为要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感——教育和谐 沟通为要](https://img.taocdn.com/s3/m/ef408287b0717fd5360cdce0.png)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感——教育和谐沟通为要读完南京师大附中周春梅老师的《一间辽阔的教室》,不禁对周老师书中提到的很多观点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周老师没有高呼献身教育的伟大誓言,但她把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她的那群孩子,在教学中,她通过不断思考和探索,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和生命的意义。
《一间辽阔的教室》这本书介绍了周老师和她的学生相处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一个个小故事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她那普通而又不平凡的教育历程。
在这其中我为她那女性教师禀赋的细腻母爱,高屋建瓴的思考视角,宽广的阅读视野,教育者的灵敏之心而感动。
我作为一名刚入职不久的新老师,也许一辈子也无法达到周老师的高度,但我可以学习她的方法,学习她的态度,让我的学生喜欢上学校,喜欢课堂。
教育是沟通,是倾听。
“人之相知,贵在沟通。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沟通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没有非凡的沟通能力,又如何让教导直达灵魂?在现代教育中,我们更加需要既有一颗爱生之心,又有良好沟通技巧的教师。
在学校生活中,师生之间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增进了解,获得信任,得到支持。
因此,成功的教师要善于沟通,形成信任,获得学生的支持。
在书中,周老师的好几个故事都体现出了沟通的重要性,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周老师耐心的倾听一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变得自信,最终走向成功。
试想,如果周教师也是跟其他教师一样,很不耐烦的打断这个女学生,甚至去指责她不爱学习,态度顽劣,或苦口婆心劝导该生好好学习,那么,结果如何呢?不但会使她产生抵触情绪,而且还会使她觉得教师是在把责任往他身上推,这样,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的。
由此可见,良好的沟通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可以有效地赢得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工作更加顺畅。
尤其在教育教学中,沟通往往会带来信任感,打开学生的心锁,使他们吐露出真实的想法和意愿,从而让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善于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的教师,往往能得到一群积极向上的学生。
教师授课时,良好的沟通能使学生领会教学意图,配合教师共享一次充满激情而又成功的授课。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16dfac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d.png)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
在这间辽阔的教室里,我度过了一次深刻的阅读体验。
这本书
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自己的成长有了更清晰的
思考。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这本书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充满挑战和困难的时代,主人公
面临着各种考验和磨难。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成长和改变,最
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努力前行,就一定能够克服
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对自己的成长有了更清晰的思考。
书中的主人公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最终变得
更加坚强和成熟。
这让我意识到,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改变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努力和进步,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书中的主
人公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不断地坚持和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
目标。
这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
我们勇敢面对,努力前行,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自己的成长有了更清晰的思考。
在这间辽阔的教室里,我度过了一次深刻的阅读体验,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和感悟。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够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书心得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915f7695d0d233d4b14e69ec.png)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书心得《一间辽阔的教室》读书心得1 作为教师,我们似乎总是在慨叹生活的平淡无奇,总是在抱怨日子的单调无趣,总是在唏嘘工作的琐碎无绪。
然而,看了周春梅老师的《一间辽阔的教室》之后,所有的不满转为了动力。
教师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的生活中不是没有浪花,而是我们总是放眼水天交接的寥廓,而忽略了眼皮子底下涌动的小小的波澜。
翻开《一间辽阔的教室》,我不禁震惊了。
书中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一个个平平常常的小故事,一段段波澜不惊的阐述,一句句耐人寻味的思索。
周春梅老师将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琐事娓娓道来,读后却有一种余音绕梁、意犹未尽的感觉。
监考时,周老师仔细地观察学生,浮想联翩。
看学生的神情,想他们的爱好、性格,想象他们或平静,或丰富,或激情涌动的内心世界。
下雪了,周老师应时应景,与学生一起整理关于雪的诗词,一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从而使这节有意义的语文课留在了单纯热忱的孩子们的心中。
老师让学生对着一张图片练习看图说话,这是教学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周老师却由此想到现在的学生囿于教室与书本的束缚,远离了自然,远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远离了真实的观察、感受与表达,只能写出模板式的语句,本应充满好奇的天真儿童,却变成了“闭目塞听”的“塑料儿童”。
章同学因为换了一位像孩子一样调皮的语文老师,由原来的抱怨、厌学,变得爱上了学校,爱上了课堂。
周老师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有童心的老师能带孩子们重回天真快乐的世界,重获童年,并且呼吁老师们“但愿我们不要辜负孩子们的理想”。
瞬间。
周老师抓住了转瞬即逝的灵感,用心去体会,去感悟,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把生活变成文字。
她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了自己的理性思考,给平平常常的小事染上了属于自己的色彩,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课堂活了,生活亮了,人生也精彩了。
教师的视野应该是开阔的,开阔的视野才能捕捉到生活的闪光;教师的思想应该是丰富的,丰富的思想才能对生活有深远的感悟。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a3ab51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e.png)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教室是一座知识的殿堂,是学生们求知的圣地。
在这个辽阔的教室里,我读完了一本书,感悟颇深。
书名叫做《活着》,作者是余华。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的生活经历,他经历了家庭的破裂、贫困的生活,以及种种不幸的遭遇。
但是,他始终坚守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希望的追求,最终战胜了命运的苛刻,活了下来。
在这个教室里,我读到了主人公对生活的态度,他在最困难的时候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
这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意识到了生活中的不易和珍贵。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是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在这个教室里,我读到了主人公对家庭的责任和对亲情的珍视。
他在家庭破裂的时候,依然不离不弃,照顾着年迈的父亲。
这让我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
家庭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只有家人的陪伴和关爱,我们才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在这个教室里,我读到了主人公对友情的珍惜和对友谊的坚守。
他与朋友之间的相互扶持和支持,让我深受感动。
友情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只有有了朋友的支持和鼓励,我们才能够走得更远,也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至于迷失方向。
在这个教室里,我读到了主人公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抗争。
他在生活中经历了种种不幸的遭遇,但是依然坚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希望的追求。
这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人生是一场旅程,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也需要不断地战胜自己和命运的苛刻。
在这个教室里,我读完了这本书,也读懂了生活的真谛。
这本书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这个教室里,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也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成长,也会坚定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因为我相信,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愿也拥有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周春梅《一间辽阔的教室》随感
![愿也拥有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周春梅《一间辽阔的教室》随感](https://img.taocdn.com/s3/m/5130b6ffbb68a98270fefac7.png)
愿也拥有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周春梅《一间辽阔的教室》随感作者:张晓华来源:《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7年第12期读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周春梅老师的新著《一间辽阔的教室》,不禁对她书中的很多观点产生了认同感。
作为一名扎根在一线课堂20年的优秀老师,周老师无疑是站在学生的正中间,通过她不断思考和前行的姿态,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的价值、课堂的美妙。
相信在周老师的教育下,学生的咸长会如这本书的封面上写下的那句话所描述的:“辽阔的空间尽是梦和诗。
课堂能引发无尽的想象,思绪会飞往遥远的未来,当学生回望童年、少年和青春的教室……”是的,正像周老师自己所说的:“光能照进来,风能吹进来,我在一间辽阔的教室……”也许,每一间教室的空间是固定的,也是有限的,但我们能否让自己拥有这样一间辽阔的教室呢?辽阔的教室需要点燃学生。
周老师在书中提到,作为语文教师,“如果我能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宇宙的追寻’,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更大的成功”,“学生能否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生命被点燃了”o什么是点燃?就是激发起学生的想象力,唤醒了学生对文学的热情,对生命的热爱或者是对美的敏感,只要在某个方面带给学生最有效的激励,甚至带给学生终生的影响,这就是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
一间辽阔的教室,时时看见学生的眼睛如星星一样明亮起来,不局限于知识的获得、成绩的提升,也不满足于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发展,更多的是挖掘孩子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自信,激起学生不断挑战的勇气、深入探寻的激情以及持久研究的趣味。
这样的教室是在不断地“点燃”学生,因而是辽阔的。
辽阔的教室需要教师走在孩子后面。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可复制的唯一。
在他们的身上,有家庭教育的影响,有社会环境的熏陶,当然也有学校教育的印痕。
怎样带给学生最有效的教育?周老师认为:“每位教师,都可以走慢一点,多想一点,以自己的方式做那个‘走在孩子后面’的人。
”“走在孩子后面”,需要针对不同孩子的兴趣,找到最合适的那个点,寓教于乐,让孩子快乐参与到学习中;能够生活即教育,随时随处发现美和兴趣,与学生饶有兴致地“共欣赏”“相与析”,为孩子打开生活的源头活水;能够让教育不怕徒劳,不太功利,不用“立竿见影”,允许学生犯错,带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在这样的教室里,学生的生命得以舒展,教师的价值也得以实现。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心得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怎么写范文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心得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怎么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7c69d1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11.png)
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心得一间辽阔的教室读后感怎么写范文拿到这本《一间辽阔的教室》,翻看了目录,感觉是一本写诗的,华丽的,高中诗篇讲授。
读了辑一,更是加深了我这样的一种判断。
实感自己的文学功底的薄弱,有点读不下去的感觉。
转念一想,既然已经拿起,还是读完的好。
坚持自己的原则。
开始读辑二的时候,慢慢发现书上有了自己的划线。
而笔记也开始多了起来。
闲时拿起书的频率也多了起来。
读着读着让我的思绪真的飘到了教室之外。
一.让教育“点燃”孩子们的生命“人”应当高于“利益”,高于项具体的工作。
我们的教育教给孩子的不仅是狭隘的竞争观念,而且是残酷的斗争意识。
在这种斗争意识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但要最棒,而且要比其他孩子棒很多,甚至把别人踩在脚下才心满意足。
而基础教育,是为孩子们打底的。
灰黑的底色一旦打下,人生就很难明亮起来。
作为教育者,我们所做出的选择,决定着我们的未来。
我们要反对我们身上的等级观念,反对我们对普通劳动者的歧视,反对对“成功者”和“人上人”的崇拜,反对我们深藏的虚荣心,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的暴虐,反对我们不尊重生命的野蛮。
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们的生命得以舒展,让我们的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
教育,说到底是“人”的教育。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追求快乐又有效率的生活与学习方式。
记得前不久读过的《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芬兰的教育体制真心的把每个别人家的孩子,都珍视为自己的宝贝,去拉拔抚育,用心灌溉,给予时间,空间,找到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协助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动力。
从不刻意强调精英,先进,竞争,比较;从不要求学生和老师具备超人的能耐;从不奖励学生全勤与整齐划一,而将人人视为有着喜怒哀乐的平凡人性,然后从人性的根本上,去寻思如何陪着他们健康,正常的走完成长中的教育。
从此不难看出我国教育的身影。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独特的文化决定着独特的教育。
而体制的就像一个生命的成长,不是朝夕之间可以完成的。
我们在的路上有了一定的量变,就会带来质变。
创造一间辽阔的教室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感
![创造一间辽阔的教室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9054dc8ef121dd36a32d82a4.png)
创造一间辽阔的教室--------读《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感在这个炎热的暑期,我拜读了周春梅老师的《一间辽阔的教室》。
书中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令人惊奇的大事,只是一个个普通平常的小故事,但就是这些小故事让我们领悟到教育的真谛。
周老师就是抓住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精彩难忘的一瞬间用心去感悟、去体会。
将看到的、听到的、还有想到的,变成文字。
并且给这些小事涂染上美丽的色彩和活力。
课堂活了,人生和生活也精彩了。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周老师像是天生要来做教师的。
周老师是受学生尊重的教师,很多学生毕业后仍然怀念她那“有光”的课堂,把师从与她作为美好的青春记忆。
周老师认为,对学生的爱在于让他们正确认识教育,懂得“自立”,同样,她主张和谐理性的师生关系,使“五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成为理想境界她对学生的爱比较理性,这样的表达固然有性格因素,她的出发点可能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未来,引导学生在发现生命价值,感受美的同时成为思想者。
当我读《最好的礼物》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经历,一个发生在自己这间辽阔的教室中的故事。
我是一个容易被感动的人,他人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及时的帮助,都让我内心激起层层涟漪,我的内心便充满着幸福和温暖。
感动真的是一种美好的情愫,值得我细细地品味,它更值得我好好珍惜。
从教三十几年,当了三十几年的班主任。
年龄越大,这份感动就愈发强烈,这种幸福感也愈发强烈,而这种感觉和周老师一样是来自于我们的孩子们,是他们给了我这种幸福感。
今年开学我班的一名女住宿生跑到教室,手里拎着一个大红兜子来到我面前,恳切地说:“老师这是我用压岁钱给你买了一箱奶,我知道您的嗓子不好,下课的时候可以用它来润润喉咙,您收下吧!”说着双手把包举到了我面前,我看着他激动的眼神,我用双手接过包,此时我觉得这箱奶有千斤重,它承载的是一个孩子对老师的感恩之情,瞬间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明白这孩子是在表达他的那份执着的爱。
这是一个特殊的孩子,父母离异,父亲不务正业,孩子寄居在年迈的奶奶家,而奶奶家又是一个重组家庭。
教师读《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感范文
![教师读《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7da0d2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8.png)
教师读《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感范文教师读《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感范文暑假期间拜读了南师附中周春梅老师所著《一间辽阔的教室》一书。
这是周老师的一部教育随笔集,内容多是在教学中所引发的点滴思考以及对语文、对教育、对阅读的感悟。
周老师有着女性教师禀赋的细腻母爱,高屋建瓴的思考视角,宽广的阅读视野,以及一个教育者的灵敏之心。
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记录着每一次教育中的感悟,储存着学生带给她的温暖记忆。
周春梅老师有对教育的赤子之心,悲悯情怀;心中装着学生,呵护学习热情;敬畏教育常识、尊重教育规律;自由的思想……这些异常珍贵的教育品质,既厚实着个体的精神底色,也涵养着学校的校园文化。
教师是学生人生故事中的一节,他们的故事是丰富的、具有无限可能的,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点燃的火把,唤醒灵性的引路人。
“佛曰爱如一炬,万火引之,其火如故。
”点燃学生,也点燃了自己,每当看到学生的眼睛如星星一般明亮起来,教师也就会感到自己的生命也被点燃了。
用智慧传递知识,用爱持续地传递美好和温暖。
善与爱,正如一束火苗,传到远方,传到未来。
在少年时代打下明亮的底色,那么他们成年后的人生也将是精神明亮的!给孩子一只倾听的耳朵,以色列作家奥兹的自传体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中有一位杰尔达老师,她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她不是像一位心地善良的阿姨,出于怜悯之情,疲倦地把一只经验丰富的耳朵借给一个突然向她劈头盖脸倾诉的孩子,而是全神贯注地听他讲话,仿佛正在从他这里听到令她惬意好奇的事情。
爱是伪装不来的。
少年们很容易就判断出一位教师的学识水平和为人处世的特点,并以此确定自己该以怎样的姿态来应对这位老师。
周老师所教的是高中生,而小孩子的心是透明澄净的,他们感受得到老师的真诚亦或敷衍,只有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那份真挚时,他们才会放下层层“盔甲”,用真诚面对老师,面对学习。
只有饱含爱的唤醒,才是动人的、有意义的。
“教师的胸襟有多大,学生的天地就有多大。
”我们得继续做那个持续传递爱与美好的使者,用教师的智慧和经历,让孩子懂得天地的广阔,宇宙的辽阔,生命的求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感_读后感_模板读《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感五年级组南堡实验中学暑假里,我读了南师附中周春梅老师所著《一间辽阔的教室》一书。
这是周老师的一部教育随笔集,内容多是在教学中所引发的点滴思考以及对语文、对教育、对阅读的感悟。
周老师有着女性教师禀赋的细腻母爱,高屋建瓴的思考视角,宽广的阅读视野,以及一个教育者的灵敏之心。
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记录着每一次教育中的感悟,储存着学生带给她的温暖记忆。
周春梅老师善于反思。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
”这些话语都凸显出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因为学校有一重大活动,校园里突然多了一棵大树。
周春梅老师关注到了这棵树给校园带来的变化,更关注到了学生对这棵树的态度。
她看到,很多孩子行走在校园里,根本就不没关心这棵树为什么来到这里,对他们来说,生活和学习的背景是一棵树还是一栋楼并没有什么影响,四季的更替,只意味着衣服的增减;淅沥雨声,只提醒他们带上一把伞。
他们的生活里充满了”速成”,甚至他们自己也是这样”速成”的。
他们对凭空出现或消失的一切安之若素,何况只是一棵树?可是,这是教育应该做的事情吗?我们是如何让一个充满好奇的天真儿童,变成了”闭目塞听”的”塑料儿童”?如何把辽阔天地压缩成了纸上苍白而扁平的世界?在课堂上,有很多看上去习以为常的细节,也常引起周老师的深思。
比如说,学生在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时,教师就是总是过度中途干预,一会儿提醒学生要关注这个、一会儿提醒学生不要忘记了那个;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教师总是过度解读,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
结果不仅没有缩短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反而让学生产生逆反,拉大了两者的距离。
上了一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一个惯常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原本很活跃、话语很多的学生,一听到要总结,一下子就没有话要说了。
教师是从教学设计、教学流程的完整性来考虑的,但却没有意识到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文本的理解并不相同,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一定要让学生”统一思想”呢?如何为孩子们的青少年时代打下明亮的底色,让他们成为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周春梅老师从语文教育的角度强调,要着力呵护他们在儿童时代的童趣、诗性和想象力。
这些至为珍贵的品质极其脆弱,很容易被成人世界的条条框框,被所谓的”教育”所摧毁。
但如果在青少年时期不能让孩子们保有这些,以后就永远也补不上了。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她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的思考,包括利用完整的、点滴的时间和学生一起读诗、一起研读经典的作品。
经常不断地给他们推荐书籍,或采纳学生推荐的书目,等等。
这些事情看似和考试无关,但却关乎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关乎人的气质和修养。
想要在教育事业上成名,或就是坚持走出自己的教育之路,需要的不仅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还需要能创造、会引领,让师生都在潜移默化中得以熏陶,成为更好的自己。
师德用爱去塑造,业务能力用辛勤努力去提升,而能创造、会引领需要的则是用教师的一颗灵性的心,去阅读、去思考、去实践、去总结。
教育本就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教师如何更好地涅槃自己、渡化学生,大概就是终其一生的追寻吧!《兵猴传奇》读后感今天,我读了《兵猴传奇》这本书,作者以动人的笔触,描写了兵猴“大白牙”为猴五和整个种族,用自己雪白的大牙,疯狂的啃咬着大鸟的头颅,自己的大牙都掉了,被大鸟弄死,可是它紧紧地咬着它的头颅,大鸟也因流血过多而死亡的事,抒发了作者对大白牙的钦佩。
我最喜欢这本书,因为它使我有理由紧强,冒着死亡的危险,大白牙都敢试一试,为什么自己不敢呢?它给我带来了勇气,每当我问老师问题时,这本书总是支撑着我,给我巨大的精神支撑,成了一个力量支柱:大白牙死都无所谓,何况我举手呢?我一定要向大白牙学习,学会勇敢,要有信心,抱着“必胜”的态度做事。
我还要学习大白牙的集体观察,为班级、学校、祖国都作出贡献,哪怕是一份微薄之力。
我要学习大白牙的勇敢、坚持、奉献的精神,使自己成为栋梁之材。
我爱兵猴传奇,更爱勇敢的大白牙。
《蝙蝠香》读后感周梦缘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感人的书,它的名字叫作《蝙蝠香》。
它的作者是一个我喜欢的作家---曹文轩先生。
我曾经看过由他写的《草房子》,那时就喜欢上了这位作家。
《蝙蝠香》讲述的是一个悲伤而又感人的故事。
文中的主人公是村哥儿,他原来有一个幸福完整的家,但是他的妈妈远走了。
爸爸为了找妈妈得了重病,高烧不起,从此他双眼失眠,两耳也不能再听见了。
虽然村哥儿白天诺无其事,但一到晚上他却会梦游,在村里游荡。
爸爸担心他的安全,就在村哥儿的手腕上涂上了迷迭香,爸爸闻着特殊味道跟在村哥儿后面保护他。
田小童和小伙伴们一开始取笑他,后来看到他的爸爸即使聋了瞎了,也要守护自己的孩子,根本不在乎自己受伤,于是他们一起守护这对父子。
每当我读到村哥儿梦游,唱起那首妈妈曾经唱过的歌时,总感到很悲伤,为村哥儿难过。
当我看到最后村哥儿不再梦游了,我又为他高兴。
读到爸爸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跳进河里救村哥儿时,我深深地被爸爸的父爱所感动。
我默默地流下了泪。
父亲的爱同妈妈的爱一样伟大,只不过父爱总是默默的。
我也有一个好爸爸,总在为我们默默地付出。
《蝙蝠香》读后感600字曹文轩是中国首位国际安徒生奖得主,他的最新作品《蝙蝠香》问世了,我迫不及待地买来新书,一拿起就再也放不下了。
作品以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孩子自我成长与心灵蜕变的故事。
村哥儿原本有一个幸福完整的家。
但随着妈妈的远走,幸福的生活便出现了裂痕。
这条裂痕仿佛把村哥儿的世界分为两半,一面是不动声色的白天,一面则是独自梦游的夜晚。
梦游的村哥儿总是一边唱着妈妈唱过的歌一边独自游荡在黑夜中,就像一只小小的、孤独的蝙蝠。
在每个梦游的夜晚,村哥儿的手腕上都会散发出迷迭香的馥郁芬芳,原来那是失明的爸爸为他涂上的。
这香气如同一条蓝色的丝带,一头系在村哥儿这里,另一头系在爸爸那里,牵连着父子间关爱与抚慰。
”每一个忧伤的灵魂都会被爱疗愈,每一次苦痛的蜕变总有温柔相伴。
”是啊,童年的记忆中,在我生病的时候,是爸爸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在我失落的时候,是爸爸给了我重新振作的信心;在我成功的背后,也是爸爸在为我默默地付出……记得那一次,我的作文得到了老师的表扬,那是要被张贴在黑板上展览的。
当我欣喜若狂地跑回家向爸爸妈妈报喜时,爸爸却只是轻轻地”哦”了一声,满以为爸爸会好好地夸我一番,甚至亲亲我、抱抱我……我失望极了,委屈地到一边做作业去了。
第二天回到学校,打开老师发下来的作业本时,才发现前天的作文明显被爸爸修改过了,不仅改掉了错别字,增加了好词好句,还加上了一个漂亮的结尾……我的眼睛湿润了!啊,父爱如山,父爱如山!村哥儿的父亲如此,我的爸爸如此,天下的父亲皆如此!曹文轩《草房子》读后感1500字读《曹文轩文集》有感600字曹文轩名著《青铜葵花》读后感两篇曹文轩《草房子》读后感800字曹文轩草房子读后感读三字经有感篇一:读《三字经》有感顾双轶大家都知道《三字经》这本书。
它是一本我们小朋友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文学著作。
在这本书中,象唱歌一样的《三字经》竟然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看了《三字经》,我有很多的收获。
在《三字经》中最让我受启发的是”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和”勤有功,戏无益。
”这两句。
它说得是一个人小时候不好好读书,这是不应该的,勤奋好学的人一定会事业所成,游手好闲,不求上进的人是没有作为的。
古人都知道要从小勤奋努力学习,而我们处在现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中,不愁吃、不愁穿,却不懂得好好珍惜,想想自己,学习一点也不用心,态度也不认真,作业马马虎虎经常出错,字还写得很难看,真是太不应该了。
在《三字经》中还有一个故事让我非常感动。
故事讲的是一个叫黄香的小女孩,她九岁就知道要孝顺父母,夏天用扇子为父母驱蚊子,冬天用自己的身体给父母暖被褥。
黄香小小的年纪就这么懂事,我比黄香大一岁,可在家里,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点也不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所以我要向黄香学习,做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
《三字经》中还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它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一个好学生、好孩子,我爱读《三字经》。
篇二:读《三字经》有感陆江昕今天,我们听了复旦大学钱文忠的”讲解《三字经》”第一、二集。
虽然只有原文六句,但是这六句却在钱文忠教授独树一帜的讲法中变得趣味盎然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字经》是宋朝时的儿童启蒙课本,内容通俗易懂。
钱文忠教授之所以能让这有点枯燥乏味的简单文字,让人理解起来如此传神,还是因为他那独特的教学方法。
他在每一段话的背后加上一个轻松、诙谐的小故事。
通过第 1 、2 课(集)的学习,我们已初步领悟到了学习对于人的重要性,知道了”五子登科”、”才高八斗”等成语的由来。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曹操四子的故事。
传说曹操有四个儿子,他们分别是曹植、曹丕、曹彰、曹冲。
这四个人虽然是亲兄弟,但性格各异,又不像亲兄弟。
曹植才高八斗、憨厚老实,喜欢吟诗作画,才华横溢。
曹丕奸诈、贪婪,占有欲很强。
攻城时,曹丕总第一个冲进城去。
可是他既不是来带将士冲杀,又不是剿获战利品,而是去强占别人的东西和亲人,还很嫉妒。
曹彰武艺高强,能够钝住一只老虎。
而曹冲则是家喻户晓的神童……,这几个人性格的差异,凸显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三字经》之所以被奉为”经”,是因为它朗朗上口、蕴藏着无尽哲理,真希望明天可以再看!篇三:读三字经有感潘宣霖有一本书,它深深影响了我,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小孩转变成一名有知识、有思想的小学生。
那本书就是——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别看这就短短的几句话,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它的意思是:人刚生下来都很善良,天赋也相近,只是后来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才会使习性的差距变大,如果对孩子不严加管教,孩子就会不再善良了。
妈妈就曾经给我讲过与这个有关的故事。
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有一个孩子,长得很可爱,妈妈总喜欢把他抱到邻居家去玩。
有一次,他无意中把邻居家的一根绣花针带回了自家。
妈妈看了,说:“孩子,你真聪明,还知道把这个拿回来”孩子听了,很高兴。
于是,他就养成了拿别人东西的习惯。
长大后他成了一个小偷,还犯了大案,要被处死。
在执行的前一天,小偷要求再见母亲一面,母亲泪流满面地跑过来,小偷说要亲一下母亲,母亲同意了。
小偷凑上去,一口把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母亲骂她不孝,他却说:”妈妈,当我第一次拿别人家里绣花针的时候,你能告诉我那样做是不对的,今天,我就不会走到这个地步。
妈妈,我恨你!”我们小孩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接受家长和老师好的引导,就有可能走上歪路,变成一个对社会有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