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_以吉林省为例_赵宏波

合集下载

基于熵值-突变级数法的国家战略经济区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及障碍因子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为例

基于熵值-突变级数法的国家战略经济区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及障碍因子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为例

1526




35 卷
断增加, 使得区域内资源环境系统承受着巨大的 压力, 势必会影响国家战略经济区的环境承载力 水平。由于人类活动的环境干扰使得环境系统的 稳定性、 完整性和抵抗外部干扰的能力上都表现 出脆弱性和易变性[20,21], 极易导致其环境系统结构 和功能发生质变或者突变, 因此, 国家战略经济区 的环境承载力具有非连续性与潜在突变性特征。 本文将突变级数法运用到国家战略经济区的环境 承载力的研究中, 旨在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的优化经济布局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避免盲目 开发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后果, 以期促进其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了一种研究非连续性、 跃迁和突然质变的普 遍适应的方法 [23]。 Thom 已证明, 当控制变量不超 过 4 个, 则势函数最多只有 7 种突变形式, 常用的 突变模型
[24~26]
见表 1。
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按照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 系统性、 动态性 和相互独立性原则, 依据研究区的实际并参考相 关研究
-
式中, D 表示系统的发展度; IN、 IE、 IS 分别表示自然 环境系统、 经济环境系统与社会环境系统, 其值由 突变级数法计算得到; I 表示系统的平均发展水 平; H 表示系统的协调度; O 表示系统的耦合度; WD 和 WH 分别表示发展度和协调度的权重, 考虑到二 者的重要程度, 本文各取 0.5。 1.5 评价标准的确定 由于突变级数法中归一公式算出的环境承载 力评价值较高, 且各值间差距很小, 需要制定出 适合突变级数法的等级标准, 使研究更具有实用 价值, 参照相关研究 [28,32], 将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 标准分类为弱承载力 (Ⅰ)、 较弱承载力 (Ⅱ)、 适中 承载力(Ⅲ)、 较高承载力(Ⅳ)和高承载力(Ⅴ)5 个 等级, 将协调度发展状况分类为失调发展、 初级 协调、 中级协调、 良好协调和优质协调 5 个等级。 设底层控制指标对应的相对隶属度均取为 x( i xi= 0~0.2, 0.2~0.4, 0.4~0.6, 0.6~0.8, 0.8~1) 时, 通过突 变级数法依次计算各层次的隶属度, 最终得出突 变级数法下的总隶属度值, 由此得出突变级数法 在绝对意义下的等级标准值, 结果见表 3。 1.6 障碍因子诊断模型 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对研究 区环境承载力水平的动态评价, 而且还在于诊断 影响环境承载力的约束因子, 以便有针对性地提 高区域环境承载力水平, 引入障碍度诊断模型对 研究区环境承载力的障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 公 式如下[33,34]:

粮食主产区耕地压力时空分异及驱动因子识别

粮食主产区耕地压力时空分异及驱动因子识别

粮食主产区耕地压力时空分异及驱动因子识别
罗海平;何志文;周静逸
【期刊名称】《统计与决策》
【年(卷),期】2022()4
【摘要】文章基于耕地压力模型对我国粮食主产区2001—2017年耕地压力指数进行测算,并对其空间分异及驱动因子进行了动态演化分析。

结果表明:2001—2017年粮食主产区耕地压力总体呈下降态势,耕地压力指数由2001年的0.98下降至2017年的0.79,2017年13个粮食主产区中有8个处于或高于临界压力区。

研究期内耕地压力的空间分异程度逐渐扩大,出现耕地压力状态的马太效应,呈现南高北低格局。

空间集聚效应形成"强—弱—强"的"V"型动态趋势。

粮食主产区中虚拟耕地贸易、耕地质量、种植结构、农民收入均与耕地压力显著负相关,城镇化与耕地压力显著正相关,其中种植结构、农民收入是耕地压力的主要驱动因子,但不同地区引起耕地压力的变化原因不一,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总页数】5页(P79-83)
【作者】罗海平;何志文;周静逸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1.1
【相关文献】
1.基于县域尺度的粮食主产区耕地压力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子实证研究与预警
2.吉林省耕地压力指数时空分异特征及其预测研究
3.镇域水平乡村耕地流转的时空分异及其驱动机制
4.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耕地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
5.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县域尺度下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县域尺度下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县域尺度下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研究盖兆雪;赵映慧;张雪松;郭晶鹏【摘要】为揭示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空间异质性,基于GIS技术、ESDA和重心模型,深入研究2000-2012年县域尺度下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的空间布局时空特征以及重心移动轨迹.结果表明:(1)从时空格局特征来看,2000-2012年东北地区粮食平均产量呈递增趋势,并逐步向高产县和东北方向移动;粮食产量低于平均产量的县居多,但粮食高产县数量逐年增加;(2)县域粮食产量空间自相关显著且空间差异相对较大,粮食产量重心出现偏移,2000-2003年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51.84°,2006-2012年粮食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吉林省西南部、辽宁省中北部和黑龙江省西北部粮食总产量增加;2000-2012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重心移动速率逐渐减小,粮食生产空间波动缓慢降低,粮食产量的优势区域趋向稳定,重心移动轨迹的变化使得粮食产量空间分布也发生明显改变.【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42)023【总页数】7页(P220-225,封2)【关键词】GIS技术;ESDA分析;粮食产量重心;东北地区【作者】盖兆雪;赵映慧;张雪松;郭晶鹏【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27粮食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尤为重要。

政府和相关学者都重视粮食安全的规划与研究。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等,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出现“北进中移”的态势和“北粮南运”的产销格局[1]。

东北粮食主产区县域耕地产能核算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东北粮食主产区县域耕地产能核算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第30卷第24期农业工程学报V ol.30 No.24308 2014年12月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Dec. 2014 东北粮食主产区县域耕地产能核算及其影响因子分析宋戈1,2,邹朝晖1,王越1(1. 东北大学土地管理研究所,沈阳 110819; 2.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 150030)摘 要:为科学确定粮食主产区耕地产能大小,阐明各种因子对产能影响的作用强度及方向,该文以东北粮食主产区典型粮食大县巴彦县为研究区,采用潜力衰减法核算耕地产能大小,揭示其空间分异特征,运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修正和改进的因子降维法、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分析主要因子单一作用和因子间协同作用对耕地产能影响的作用强度及方向。

结果表明:1)以玉米为基准作物,2009年研究区耕地理论单产、可实现单产和实际单产分别为2.33、1.58和1.08 kg/m2;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分别为547、372和254万t;理论利用潜力和可实现利用潜力分别为0.74和0.50 kg/m2;理论利用强度和可实现利用强度均为0.68;在空间分布上耕地理论单产、可实现单产及实际单产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的分布特征,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及实际产能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的分布特征。

2)差值植被指数、地貌类型、坡度、黑土层厚度、有机质、机械化程度、灌溉潜力7个主要因子的单一作用对耕地产能影响很大,其中机械化程度作用强度最大,黑土层厚度最小,除坡度对耕地产能有负向作用外,其他6个因子对研究区耕地产能有正向作用;主要因子间协同作用对研究区耕地产能的影响较大,其他主要因子与地貌类型的协同作用对耕地产能影响强度最大,方向为正;其他因子与主要因子形成的5组相关因子间协同作用对研究区耕地产能的影响同样也不容忽视,化肥施用量等因子与机械化程度协同作用对耕地产能的影响强度最大,方向为正。

我国粮食主产区生态安全研究现状热点及展望

我国粮食主产区生态安全研究现状热点及展望






153
51
38
37
34
30
2013
2009
2017
2018
2017
作者
文献题目
来源
赵宏波等
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以吉林省为例
应用生态学报
陈源泉等
中国粮食主产区农田生态服务价值总体评价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杨俊等
基于 PSR 模型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以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为例
研究趋向ꎬ 即内涵研究、 学科交叉综合研究、 绿色农业技术研究、 生态安全屏障构建研究等ꎬ 或将成为未来一段
时期的研究重点ꎮ
关键词: 生态安全ꎻ 研究现状ꎻ 热点ꎻ 展望ꎻ 粮食主产区
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9754 / j nyyjs 20230815024
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种植收入基本稳定ꎮ
3 结果与分析
工具ꎬ 并基于关键词共现、 被引 time - line 时区图等方
3 1 文献分布
和突现的方法ꎬ 跟踪我国粮食主产区生态安全的研究
的研究 成 果 整 体 呈 现 出 上 升 趋 势ꎬ 分 为 2 个 阶 段ꎬ
面绘制相关知识图谱ꎮ 通过 Citespace 软件关键词共现
农业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关系研究一直是学术界
粮” 的制度创新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的理论依
研究的热点和难点ꎮ 罗海平等学者对于把生态安全视
据ꎮ
为粮食安全的重要构成这一观点比较一致ꎬ 表示生态
1 材料与方法
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3-5] ꎻ 李周等认为ꎬ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

随着人口增长和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推动吉林省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

1. 作物品种单一:吉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玉米、大豆、小麦等,但在品种上存在较为单一的情况。

很多农民在种植作物时候更愿意选择传统的品种,对新品种的接受度不高。

这导致了农作物品种过于单一,容易受病虫害的影响,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种子质量差:种子是农作物生产的基础,而目前吉林省的种子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种子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地方甚至存在假冒伪劣种子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 缺乏科技支持:当前,吉林省农业生产中还存在技术水平低下的问题,缺乏先进的科技支持。

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不高,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较低,这导致了种植效率不高,产量和品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4. 土壤污染和环境问题:随着农业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以及农田环境的恶化,吉林省农田土壤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土壤污染不仅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造成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困局。

5. 品牌建设滞后:目前吉林省的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农产品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降低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无法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1. 多样化品种推广:加大对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帮助农民了解并接受新品种,培育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

加大对新品种研发的投入,提高新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2. 加强种子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的种子产业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种子的生产和销售,保障种子的质量和安全。

加大对种子研发的支持力度,积极引进和培育高质量的农作物种子品种。

3. 加大科技支持力度: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引导农民学习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提高他们的种植技能和科学管理水平。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现状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吉林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左右,具有较强的粮食生产实力。

在种植业方面,吉林省也拥有着雄厚的种植业基础,拥有多个国家级种子繁育基地和重点实验室,种植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发展迅速,为粮食作物的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吉林省粮食作物生产面临着一些问题。

粮食作物重复种植导致土壤疲劳,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业生产环节中存在浪费现象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种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科技创新不足、人才短缺、品种更新速度缓慢等问题,制约了种业的发展和进步。

对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寻找有效的对策,对吉林省粮食生产和种业发展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存在的问题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

在粮食作物生产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土壤退化严重是吉林省粮食生产面临的障碍之一。

由于长期的不合理耕作和过度施肥,导致土壤中养分严重流失,土壤质量下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自然灾害频发也是吉林省粮食生产的困扰。

干旱、水灾、虫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种植者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影响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也是吉林省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之一。

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导致作物产量低下,品质不佳,限制了粮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吉林省粮食作物生产存在土壤退化、自然灾害和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2.2 吉林省种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种业发展一直是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吉林省种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种业科技水平相对滞后。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在吉林省的农业种植中,粮食作物占据着重要地位,种植面积较大,产量也比较丰富。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对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种植结构不合理。

在吉林省的粮食作物种植中,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这种粮食作物的单一种植结构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病虫害,将会给农民的收成带来不小的冲击。

(二)种子质量参差不齐。

在吉林省,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目前吉林省的农业种子市场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农民购买到的种子质量较差,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不尽如人意。

(三)缺乏精准农业技术支持。

精准农业技术是指通过信息化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手段,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的管理和决策支持。

但在吉林省,由于精准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够,农民在粮食作物的种植中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指导,导致产量效益不佳。

(四)缺乏新品种引进和研发。

吉林省的粮食作物品种相对单一,缺乏新品种的引进和研发。

随着气候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原有的粮食作物品种可能面临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引进和研发更适合当地环境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二、对策分析(一)调整种植结构。

吉林省的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应该多样化,适当增加其他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降低单一作物种植带来的风险。

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和推广力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农业种子监管。

吉林省应该建立健全农业种子市场监管体系,加大对种子质量的检测和监管力度,规范种子市场秩序,提高农民购买种子的质量保障。

(三)推动精准农业技术。

吉林省应加大对精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力度,引导农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装备,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管理,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吉林省低等级耕地分布及性状分析

吉林省低等级耕地分布及性状分析

土壤与作物2021年3月第10卷第1期SoilsandCrops,Mar 2021,10(1):27-36杨 松,朱健菲,尤 迪,等 吉林省低等级耕地分布及性状分析[J] 土壤与作物,2021,10(1):27-36YANGS,ZHUJF,YOUD,etal Distributionandpropertyanalysisoflow-gradecultivatedlandinJilinProvince[J] SoilsandCrops,2021,10(1):27-36收稿日期:2020-07-02;修回日期:2020-09-14 基金项目:吉林省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价项目第一作者简介:杨 松(1990-),女,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相关研究 E-mail:1175759365@qq com 通信作者:张惠琳(1963-),女,研究员,主要从事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相关研究 E-mail:418269105@qq com吉林省低等级耕地分布及性状分析杨 松,朱健菲,尤 迪,张惠琳,李德忠,杜东明,于卫昕,潘 宇(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吉林长春130031)摘 要:本文在吉林省耕地质量评价基础上,分析了低等级耕地(七等地、八等地、九等地、十等地)的分布情况,并采用分类汇总的方法,对各障碍因素的概念型评价指标和数值型评价指标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吉林省低等级耕地面积为157 7万hm2,主要障碍因素是盐碱、酸化、瘠薄、障碍层次和渍潜。

其中,盐碱面积最大,占低等级耕地面积的54 34%,主要分布在白城市和松原市等平原地区,pH平均值最高,为8 34,有效磷平均含量最低,为10 1mg·kg-1。

其次为酸化,占低等级耕地面积16 93%,主要分布在吉林市和通化市等山地丘陵区,pH平均值最低,为5 21。

瘠薄占低等级耕地面积15 79%,有机质平均含量最低,为17 1g·kg-1。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农业基础。

作为我国东北三省之一,吉林省在粮食生产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

主要粮食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大豆等,其中水稻和玉米是吉林省主要的粮食作物。

吉林省的粮食作物产量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吉林省的种业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种业技术水平不高、品种少、质量不稳定等是目前种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种子生产和销售市场体制不完善,种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也是制约种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促进吉林省种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到此结束。

1.2 问题意识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

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吉林省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种植结构不合理,种植面积偏大、单一作物种植过多,容易导致病虫害的爆发和土地资源的过度耗竭。

种植过程中存在着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下的现象,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不高,导致粮食产量无法有效提升。

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粮食价格波动大,农民收入不稳定,存在种植动力不足的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吉林省粮食生产的发展,严重影响了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水平。

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引领吉林省粮食作物种业发展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合作,创新种植模式和生产技术,推动吉林省粮食作物种业的发展,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

2. 正文2.1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玉米、水稻、大豆和小麦。

玉米是吉林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居前列。

水稻是吉林省的传统作物,具有丰产和优质的特点,被广泛种植于湿地地区。

大豆是吉林省重要的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较大,产量丰富。

免耕作业种养循环……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助力粮食增收

免耕作业种养循环……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助力粮食增收

免耕作业种养循环……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助力粮食增收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有“一两土二两油”的说法。

吉林省黑土地位于东北黑土地核心区域,为了保护黑土地的肥力和潜力,春耕时节,当地大范围推广以秸秆覆盖还田、免耕作业的保护性耕作模式。

良机助力春耕免耕耕作广泛推广吉林省梨树县地处著名的黄金玉米带,这里大片的黑土地上覆盖着层层秸秆。

泰丰农场负责人张五星正在用新型的免耕播种机播种玉米,有秸秆覆盖的情况下,一次进地就能完成侧深施肥、单粒播种、镇压覆土等作业。

为了减少反复进地作业对黑土地造成影响,当地还对免耕机进行改进,通过光电传感器实时监测落籽状态,提高落籽监测精度,同时实现精准施肥。

长春理工大学教师、智能免耕播种机技术负责人杨宏伟:上面有一个示数器,根据拖拉机速度的快慢,在单位时间内它就是多或者少来施肥。

保护性耕作,作为既能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又能保护黑土地的一项重要技术,近年来在吉林省广泛推广。

今年,当地春耕使用的免耕播种机已经达到了5万台,目前,当地仍在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农机具,构建结构更优、水平更高的全环节、全领域农机化。

“种养循环”模式推动绿色农业提质增效为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切实保护好黑土地,在吉林梨树,当地还开展了堆沤肥还田工作,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推动绿色农业提质增效。

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的一处农田里,抛洒机将堆沤肥均匀抛洒在田地里。

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推广科科长高坤:有机质含量提高3%以上,土壤pH降低0.3个单位。

提升了耕地肥力又减少了化肥使用量。

目前梨树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

张帅在当地经营着一家合作社,去年,他投资60万元购买了大型机械,为当地提供有机肥还田服务。

当地还田的有机肥来自县内的721个村屯粪污收集点,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处理后的有机肥基本都能及时还田。

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推广科科长高坤:我们做过统计,使用堆沤还田的土地每公顷节本增效450元以上。

东北维护好国家“五大安全”须走出新路子

东北维护好国家“五大安全”须走出新路子

东北维护好国家 五大安全 须走出新路子乔㊀㊀榛(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ꎬ哈尔滨150080)作者简介:乔榛ꎬ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ꎮ㊀㊀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ꎬ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ꎬ指出 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ꎬ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的部署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ꎬ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 五大安全 中的重要使命ꎬ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 [1]ꎮ 两个牢牢把握 首要的是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 五大安全 中的重要使命ꎮ在过去的发展中ꎬ东北为维护国家 五大安全 作出了重要贡献ꎮ习近平总书记就此强调: 2018年9月在沈阳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以来ꎬ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在推动东北振兴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ꎬ国家粮食安全 压舱石 作用进一步夯实ꎬ产业安全基础不断巩固ꎬ能源安全保障作用不断强化ꎬ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ꎬ国防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ꎬ改革开放呈现新气象ꎮ [1]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代表了东北过去取得的成就ꎬ嘱托东北需要再接再厉ꎬ继续在维护国家 五大安全 上作出更大贡献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相信在强国建设㊁民族复兴新征程中ꎬ东北一定能够重振雄风㊁再创佳绩ꎮ [1]要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ꎬ东北必须在进一步维护国家 五大安全 上走出新路子ꎮ㊀㊀一㊁东北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须注入创新动力在东北的资源优势中ꎬ最为突出的是农业资源ꎬ东北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 压舱石 的重任ꎮ2022年ꎬ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2866亿斤ꎬ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1%ꎮ东北成为国家实现粮食安全的最大底气ꎮ粮食安全是一个长期且稳定的目标ꎬ任何时候都必须保住人们的 饭碗 ꎮ一直以来ꎬ我国都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ꎬ并坚信 手中有粮㊁心中不慌 ꎮ改革开放后ꎬ我国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ꎬ但是要长久解除粮食风险问题还需要做许多工作ꎮ 粮食安全 成为国家总体安全的基础ꎮ东北以其丰富的农业资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ꎬ今后依然要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ꎮ为此ꎬ必须找到新的动力ꎮ东北的农业资源优势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开发ꎬ在粮食产量㊁粮食调出量和商品化率方面都有着突出的地位ꎮ但是ꎬ东北的粮食产量在最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小的波动ꎬ虽然总量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ꎬ但要实现进一步的突破也存在一些瓶颈ꎮ虽然东北在目前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中起到 压舱石 作用ꎬ但在应对世界粮食市场风险㊁增强粮食安全保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ꎮ主要是我国目前的粮食供给还存在着结构性不足ꎬ有着来自外部风险挑战的压力ꎮ要改变这一状况ꎬ唯有依靠创新ꎬ尤其要依靠科技创新ꎮ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ꎬ唯有科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和最大保证ꎮ东北继续维护国家粮食安全ꎬ一是要保护好东北的 黑土地 ꎬ二是要推动东北的种子工程取得更大突破ꎮ这两个目标唯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实现ꎮ㊀㊀二㊁东北维护国家产业安全须注重转型方向东北的产业优势具有历史渊源ꎮ凭借这一优势ꎬ东北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ꎬ且发挥过重要作用ꎬ至今仍有很突出的地位ꎮ东北的工业基础比较雄厚ꎬ这既源于近代以来的积累ꎬ也源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规模建设ꎬ由此形成的以重化工业4为主的工业体系ꎬ在新中国工业化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ꎮ改革开放后ꎬ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而开启的工业结构调整ꎬ一方面对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ꎻ另一方面促进了轻工业或消费工业快速发展ꎮ这都影响到东北工业的持续发展ꎬ出现因工业结构调整滞后而逐步丧失在全国工业布局中的突出地位ꎬ进而影响了东北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作用ꎮ但是ꎬ东北工业相对地位下降的同时ꎬ其在全国工业结构中的重要性并没有削弱ꎮ东北的重化工业特别是重型装备制造业具有 大国重器 的特性ꎬ在维护国家工业安全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ꎮ如何使东北在维护国家产业安全方面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要维持其现有的重型装备制造业地位ꎬ而且要谋求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ꎮ装备制造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塑造中面临新的挑战ꎬ也有新的机遇ꎮ使东北的装备制造业发挥好 大国重器 的作用ꎬ必须推动其转型升级ꎬ用数字化㊁网络化㊁智能化对其加以改造ꎬ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ꎬ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ꎮ东北不仅以 大国重器 承担国家产业安全的重任ꎬ而且还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优势ꎬ在构建我国完备且高质量的产业体系㊁维护国家产业安全方面可以发挥更广泛的作用ꎮ发挥好东北工业优势㊁维护国家产业安全ꎬ重在实现东北工业的转型升级ꎬ在适应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能力提升中ꎬ发挥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作用ꎮ㊀㊀三㊁东北维护国家能源安全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㊀㊀东北是共和国重要的能源基地ꎮ从较早的煤炭资源ꎬ到新中国成立后开发的大油田ꎬ都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过至关重要的作用ꎬ特别是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使我国脱掉了 贫油国 的帽子ꎮ在能源这一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ꎬ东北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ꎬ至今仍是我国能源格局中重要的板块ꎮ然而ꎬ随着东北能源资源开发接近 瓶颈期 ꎬ资源枯竭㊁开发成本趋高等问题越来越突出ꎬ确定怎样的能源发展战略ꎬ不仅是东北能源产业发展需要明确的方向ꎬ而且也是国家能源战略和能源安全需要重视的方面ꎮ东北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不容置疑ꎬ而东北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方向的调整也不能迟滞ꎮ在新能源革命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ꎬ东北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ꎮ东北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中发挥好作用ꎬ必须调整能源结构和能源战略ꎮ要努力延伸传统能源产业链ꎬ提高传统能源精深加工比重ꎮ要以油头化尾 为抓手ꎬ推动石油精深加工ꎻ要以 煤头电尾 煤头化尾 为抓手ꎬ推动煤炭精深加工ꎮ要大力发展新能源ꎬ以调整东北的能源结构ꎬ并充分利用东北的新能源资源优势ꎮ在绿色发展的大趋势下ꎬ能源的绿色化是必然趋势ꎬ也是全球普遍共识ꎮ随着新能源快速增长ꎬ能源绿色化有了新方向ꎬ绿色发展有了新路径ꎮ东北除了传统能源比较丰富外ꎬ其绿色能源也有较大发展潜力ꎮ东北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中发挥可持续的作用ꎬ必须在新能源上下功夫ꎬ加快发展风电㊁光电㊁核电等清洁能源ꎬ建设风光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ꎮ此外ꎬ基于特殊的地缘优势ꎬ东北还要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方面探索国际能源合作的路径ꎬ为能源安全寻求多途径的保障ꎮ㊀㊀四㊁东北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须贯彻好 两山理论㊀㊀东北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ꎬ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发挥着积极作用ꎮ东北地区共有森林面积6.8亿亩ꎬ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37%ꎮ东北还有大面积的湿地ꎬ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安全功能ꎬ其中ꎬ仅黑龙江省的湿地面积就占全国近15%ꎬ此外ꎬ黑龙江还有12处国际重要湿地㊁4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ꎬ数量均居全国第一ꎮ东北丰富的生态资源ꎬ成为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ꎮ良好的生态是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ꎬ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ꎮ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下ꎬ大量资源耗费㊁严重环境污染㊁生态遭受破坏ꎬ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ꎮ随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增强ꎬ其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越来越深刻ꎬ维护生态安全既是国际共识ꎬ也是我国重要目标ꎮ维护好我国生态安全ꎬ需要全国行动ꎬ也需要发挥地区优势ꎮ东北应依托生态资源优势ꎬ在维5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作出更大贡献ꎮ为此ꎬ必须找到更为现实且有效的路径ꎮ习近平总书记早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提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论断ꎬ这一论断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ꎬ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ꎮ要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ꎬ科学把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ꎮ东北承担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使命ꎬ不仅要做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ꎬ而且要努力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㊁使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ꎬ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ꎮ这赋予了黑龙江绿色发展更广阔的视野ꎮ东北的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机会ꎬ需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同时ꎬ设法把东北的生态资源有效地开发出来ꎬ实现生态安全与生态效应有机结合ꎬ找到一条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可持续之路ꎮ㊀㊀五㊁东北维护国家国防安全须实现 兴边富民㊀㊀东北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ꎬ由此东北被赋予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的重要使命ꎮ东北地处我国东北边疆ꎬ与朝鲜㊁蒙古国㊁俄罗斯接壤ꎬ且有漫长的边境线ꎬ自然地担负起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的使命ꎮ目前ꎬ东北在承担国家国防安全使命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ꎬ 兴边富民 的任务应该是东北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的重点ꎮ东北与相邻的几个国家有着比较好的双边关系ꎮ要进一步巩固与这几个国家的关系ꎬ重要的是要加强边境地区的交流合作ꎮ就我国来说ꎬ把边境地区建设好㊁实现边境繁荣和边民富裕ꎬ是推进边境地区深化交流和加强合作的有效途径ꎮ从目前情况看ꎬ东北边境地区建设和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ꎬ需要通过 兴边富民 战略来解决和克服ꎮ东北地区的边境地处偏远ꎬ远离中心市场ꎬ发展面临不少难题ꎮ人口流出㊁投资不足㊁产业不兴ꎬ等等ꎬ成为东北边境地区发展的不利因素ꎬ也成为兴边富民 战略实施的较大障碍ꎮ解决这些问题和克服这些难题ꎬ必须在 兴边富民 战略实施中找到更多有效的途径和有用的策略ꎮ国防安全具有多层面的意义ꎬ在处理与相邻友好国家的关系时ꎬ安全的意义在于加强交流合作ꎮ边境地区的交流合作是很重要的关键点ꎬ其也是保障国防安全的着力点ꎮ加强边境地区交流合作的重点是把我们边境地区建设好ꎬ使其发挥好示范效应和促进作用ꎮ与东北地区相邻的国家都与我国有着良好的关系ꎬ其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ꎬ是 兴边富民 战略重点实施地区ꎮ把 兴边富民 战略实施好ꎬ是东北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的重要着力点ꎮ 兴边富民 需要内生和外生两种动力ꎬ内生动力是指通过发展边境贸易和加工贸易来获得边境地区自身发展动力ꎻ外生动力是指通过增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来助推边境地区经济发展ꎮ东北边境相邻国家的边境地区经济相对落后ꎬ在发展边境贸易和加工贸易方面都存在着规模小㊁技术低的问题ꎬ边境地区自身发展潜力比较小ꎮ因此ꎬ东北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和实现 兴边富民 更多要依靠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倾斜ꎮ具体要采取的政策包括:出台留住人才和引进人才的政策㊁扶持边境贸易和加工贸易的政策ꎬ让国有经济更多地参与边境建设ꎮ参考文献:[1]㊀«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ꎬ新华网ꎬhttps://www.news.cn/poli ̄tics/2023-09/09/c_1129854063.htmꎮ[责任编辑:张圆圆]6。

吉林省粮食主产区林业生态建设研究

吉林省粮食主产区林业生态建设研究
少 ,沙 带每年 向前移 动 1 5米左 右 ,“ j北 ”
决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致富问题。
十 年 绿化 美 化 吉 林 大 地 规 划 实施 五 年 来 ,粮 食 主产 区 的村 屯绿化工 作取 得长足 进
展 ,村 屯林 围化 、庭 院花果化 、道路 林荫 化 的格局 已初步 形成 。 通 过上述林 业生 态工程建设 ,大大地 提
截止到 2 0 年底 , 06 粮食主产区累计退耕还林 工程总面积为 9 6 万亩 ( 2. 10 不包括封山育林 面积 )其中生态林 241 万亩, 。 4. 1 经济林 6 6 . 9 万亩。退耕还林工程虽然使耕地面积有所减
・29・
当代生态农业
2 1 年第 3 期 01 、4 年粮食产量达 2 0 0 多亿公斤 , 17 年粮食 是 97 产量 5 亿公斤的 4 0 倍多。 2 防风 固沙 ,增加耕地数量 . 2
、 /’、 。、
_ ,
主产 区的粮食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
、 / ’、
- √
‘、
,‘ 、

。 、 ~
/ ’ 、
/ 。 、
-_
。 、

’ 、
_
、 _一
’、


, ’ 、


米贸 易安全 的影响 [ . 点聚 焦 ,2 0 J热 ] 08
食增产潜力较大的重点区域。组织实施 《 吉 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 , 用五年左右时间,使吉林省粮食生产能力提
高 10亿斤 以上 ,对 于保障 国家粮食 安 全具 o
有重要 战 略意义 。
为实 现这一 战 略 目标 ,必须采 取一 系列 有效 的政 策和措 施 ,制定一 些切实 可行 的制

东北地区粮食生现产状及发展策略

东北地区粮食生现产状及发展策略

04
粮食产业发展策略
提高粮食单产与品质
推广优良品种
引进和培育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品 种,提高单产水平。
改种植技术
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如精准施肥、节水灌溉等, 提高粮食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
加强品质管理
制定和实施粮食质量标准,加强粮食收购、储存、 加工等环节的质量监管,提高粮食品质。
发展绿色农业与有机农业
近年来,东北地区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 进展,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耕地资源减少、水资源短缺、农业劳 动力不足等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研究展望
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 术和装备,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效益。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道路、电力、水 利等基础设施,为农业机 械化与智能化提供保障。
05
政策建议
完善农业补贴政策
1 2
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
提高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如种粮补贴、良种补贴、 农资综合补贴等,以激发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扩大补贴范围
将农业补贴政策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的农业领域 和农民群体,以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
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 主体,促进粮食生产的组织化和专业化。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抗旱抗涝能力,保障粮食 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 我国粮食生产的国际竞争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维护,提高农村道路的通达性和便利性,促进农 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流通。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01

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时空格局及其优化

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时空格局及其优化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 and Optimization of Multifunctional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s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作者: 刘宝涛[1];陆鹏[1];刘帅[1];李子奇[1]
作者机构: [1]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出版物刊名: 华东经济管理
页码: 92-99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2期
主题词: 耕地多功能;粮食主产区;时空演化
摘要:文章通过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R/S分析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揭示中国粮食主产区2000—2018年耕地多功能时空格局特征、预测演化趋势并进行协调度分区与优化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多功能表现为持续下降——波动上升——下降的变化态势且波动幅度较大,其变异系数波动频繁,需要持续完善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研究区各省份综合指数均值呈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其中,东北地区最高,华北地区居中,西南地区、华中地区的三个省份最低;各省份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呈显著Hurst现象,说明耕地多功能发展演化上以延续过去变化趋势为主,其中,黑龙江、辽宁可能性最大,湖北可能性最小;各省份耕地多功能协调度发展形势较不理想,协调度指数偏低,且年际间波动较大.研究结果与粮食主产区发展战略定位相符,为指导耕地多功能利用、优化调整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_以吉林省为例_赵宏波

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_以吉林省为例_赵宏波
[8-9 ]
[14 ] 种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 , 即通过设计各 个指标的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 建立评价指标与正
、 生态安全格局
[2-3 ]
[10-11 ]
等方面. 我国
理想解和负理想解之间距离的二维数据空间 , 在此 基础上对评价方案与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作比较 , 若最接近于正理想解, 同时又最远离负理想解, 则该 [15 ] TOPSIS . 方案是备选方案中的最好方案 法 运用 对区域耕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研究, 可以系统地分 析耕地生态安全与理想状况的接近程度 , 真实反映 耕地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 TOPSIS 法最关键的两个步骤是指标权重的确
基于psrees框架的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tableevaluationindexsystemcultivatedlandecologicalsecurityjilinprovincebasedpsreesframework目标层objectlayer准则层criterialayer因素层factorlayer指标层indexlayer单位unites权重值weightvalue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ces压力pressure环境environment人均耕地面积c10011水土协调度c0013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ckghm20010经济economygdp增长率c0060经济密度c万元km20115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c0050社会society人口密度c人km20002人口自然增长率c0027城镇化水平c0003状态state环境environment森林覆盖率c100002旱田比重c110006耕地垦殖率c120027经济耕地生态服务价值量1413万元0022economy农电集约度c14kwhhm20007单位耕地农业机械化水平c15kwhm20013社会society人均建设用地面积c16km10009人均粮食产量c17kg人10014单位耕地粮食产量c18kghm20010响应response环境environment建成区绿化覆盖率c190017生活垃圾清运量c2010003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c210034经济economy环保投资额占gdp比重c220276第三产业比重c230018农民人均纯收入c240114社会society单位从业人员比率c250021专业技术人员c260044机耕程度c270043ces

基于最小方差法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异分析——以吉林省为例

基于最小方差法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异分析——以吉林省为例

基于最小方差法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异分析——以吉林省为例赵玲徐永鹏赵贵玉①(吉林农业大学)摘要:利用最小方差法将吉林省各县(市)的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共分为九大土地类型,其中包括:耕园地主导类型区,林草地主导类型区,耕园地为主林草地为辅类型区,林草地为主耕园地为辅类型区,耕园地为主建设用地林草地为辅类型区,耕园地为主林草地未利用地为辅类型区,未利用地为主耕园地林草地为辅类型区,林草地为主耕园地未利用地为辅类型区,林草地主导其他地类均衡类型区等。

这不仅揭示了吉林省的土地利用的空间规律,也为统筹全省土地资源利用战略的制定,全省农业区的规划发展,以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土地利用分类指标的整合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②在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且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高,是我国人均土地占有数量较少的地区之一,但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转移,吉林省经济发展速度空前提高,高速的经济发展加剧社会经济、粮食安全及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使得吉林省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及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

所以利用最小方差法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分异在实现吉林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协调农用地与建设用地发展方面具有实际意义。

文中,土地利用分类指标是以我国2002年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中的过渡期分类系统中的二级地类为基础,考虑到其中的三级地类过于细致,势必增加土地利用结构分类结果的离散程度。

由于吉林省的特殊地理条件我们将耕地与园地合并为一类,将林地和牧草地合并为一类,将居民点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合并为一类,未利用地与其他农用地单归为一类,这样共有五种,即包括:耕园地,林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其他农用地如图1。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分异特征主要是针对不同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类型的判别来分析的。

其实质就是土地利用结构的分类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and obstacle factors of cultivated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major 2 grain producing areas of Northeast China : A case study in Jilin Province. ZHAO Hongbo1, , 1 1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MA Yanji ( 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Changchun 130102 ,China;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 Chin. J. Appl. Ecol. , 2014 , 25 ( 2 ) : 515 -524.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ltivated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major grain production areas of Northeast China ,this paper selected 48 counties of Jili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PSREES conceptual framework model,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ultivated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was built. By using the improved TOPSIS ,Markov chains,GIS spatial analysis and obstacle degree models,the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of cultivated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the obstacle factors were analyzed from 1995 to 2011 in Jilin Provinc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posite index of cultivated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appeared in a rising trend in Jilin Province from 1995 to 2011 , and the cultivated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level changed from being sensitive to being general. There was a pattern of ‘Club Convergence ’in cultivated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level in each county and the spatial discrepancy tended to become larger. The ‘Polarization’trend of cultivated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level was obvious. The distributions of sensitive level and critical security level with ribbon patterns tended to be dispersed,the general security level and relative security levels concentrated , and the distributions of security level scattered. The unstable trend of cultivated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level was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 main obstacle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cultivated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level in Jilin Province were rural net income per capita,economic density,the propor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in GDP ,degree of machinery cultivation and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rate of industrial solid wastes. Key words: cultivated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 obstacle factor; Jilin Province.
[1 ] 态复合系 统 . 耕 地 生 态 安 全 对 保 障 国 家 粮 食 安 全、 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 特别是国家
地, 粮食商品率和人均粮食占有量均居全国第 1 位. 2003 年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吉林省 的城镇化、 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得到了快速发展 . 然 而,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水土资源污染加 剧, 耕地生态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研究吉林省的耕 地生态安全问题, 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2 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体系的合理构建是研究耕地生态安全水平 的关键. 本文依据科学性、 可操作性、 系统性、 实用性 原则以 及 研 究 区 的 实 际, 综 合“压 力状 态响 应” [13 ] ( PSR) 模型 和“环境( EES ) 模型各 经济社会 ” ( PSR ) 模 自的结构优点, 尝试将“压力状态响应 ” “环境( EES ) 模型相结合, 型和 经济社会 ” 构建基 EES 框架的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 于 PSR体系( 表 1 ) . 1. 3 研究方法 1. 3. 1 改 进 的 TOPSIS 法 TOPSIS (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 法是一
赵宏波
1, 2
马延吉
1 **
(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 130102 ;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
构建基于 摘 要 针对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状况 , 以吉林省 48 个县域为研究对象, PSREES 模型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运用改进的 TOPSIS 模型、 马尔可夫链模 GIS 空间分析方法和障碍度模型对 1995 —2011 年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格局以及障碍 型、 因子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1995 —2011 年, 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 , 耕 “俱乐部趋同 ” 地生态安全等级从敏感级提高到一般安全级 ; 各县域耕地生态安全水平存在 现 , “两极分化” 象, 且空间分布格局差异趋于扩大 趋势日益显著, 敏感级和临界安全级由带状趋 于分散分布, 一般安全级和比较安全级由分散趋于集中成片分布 , 安全级分布比较零散, 耕地 生态安全等级水平不稳定趋势越来越明显 ; 农民人均纯收入、 经济密度、 环境保护投资总额占 GDP 比重、 机耕程度、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是影响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水平的主要障碍 因子. 关键词 耕地生态安全 时空格局 障碍因子 吉林省 文章编号 1001 -9332 ( 2014 ) 02 -0515 -10 中图分类号 X826 文献标识码 A
[8-9 ]
[14 ] 种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 , 即通过设计各 个指标的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 建立评价指标与正
、 生态安全格局
[2-3 ]
[10-11 ]
等方面. 我国
理想解和负理想解之间距离的二维数据空间 , 在此 基础上对评价方案与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作比较 , 若最接近于正理想解, 同时又最远离负理想解, 则该 [15 ] TOPSIS . 方案是备选方案中的最好方案 法 运用 对区域耕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研究, 可以系统地分 析耕地生态安全与理想状况的接近程度 , 真实反映 耕地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 TOPSIS 法最关键的两个步骤是指标权重的确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14 年 2 月
第 25 卷
第2 期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Feb. 2014 , 25:10.13287/j.1001-9332.2014.0055
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格局及 — — 以吉林省为例 * 障碍因子 —
[6 ] , 如 Cassman 和 Harwood 分 析了粮食安全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并提出改善农业 [4-5 ]
[7 ] 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 Faber 和 Van Wensem 将生 态系统服务概念应用到土壤生态安全评价中 , 对传
统的生态安全评价进行了发展与改进. 国内学者主 要从土地生态安全的角度进行研究, 主要内容包括 生态安全评价
[12 ]
确定权重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 等, 这些方法确定的权重带有较大的主观性 , 使研究 结果出现很多差异,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 确定的组合权重对传统的 TOPSIS 法进行改进, 使 权重信息更全面客观; 同时, 传统的 TOPSIS 法是以 距理想解与负理想解的距离为基础来判断方案贴近 理想解的程度, 这样存在一个不足之处, 即与理想解 欧氏距离近的方案可能与负理想解的距离也近 , 按 欧氏距离对方案进行排序的结果有时并不能完全反 [17-19 ] [20 ] , 映出各方案的优劣性 引入虚拟最劣样本 可 对传统 TOPSIS 法中的距离计算方法进行改进, 使研究结果更合理. 改 进的 TOPSIS 法的计算步骤为 : 1 ) 构建多 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