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局部冲刷研究进展
桥墩冲刷
冲刷对桥墩安全性的影响研究摘要:桥墩冲刷是桥墩设计的关键环节,其对桥渡的破坏多突发性和偶然性。
文章通过对桥墩局部冲刷特征及冲刷机理的研究,分析了桥墩特征、流体特征等因素对桥墩局部冲刷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的防冲刷保护措施。
由于桥墩冲刷影响因素众多,难以较准确地预估,加之随着水文现象的变化,其对桥渡的破坏多突发性和偶然性。
所以目前桥墩冲刷研究仍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桥墩周围的局部冲刷深度与河床土粒径和墩前行近流速有明确的影响关系,影响曲线还显示当平均粒径较小,或墩前行近流速较大时影响尤为强烈;水下探测的结果显示各墩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刷破坏,以4#墩最为严重;基底冲刷淘空面积对桥墩各检算项目都有明确的影响,且随着冲刷的加剧,墩顶弹性水平位移和基底合力偏心矩首先达到容许值,此时各墩的冲刷淘空面积占基底总面积的百分比大致都在20%以内,而有限元分析的结论与此基本一致;冲刷防护的理论和实践都在不断取得进展,而现有各种冲刷防护工程措施都有其特点和适用条件,应依据水流条件、河床条件和水下探测结果选择具体防护措施。
关键词:桥墩,水下探测,局部冲刷,冲刷防护1 引言 (2)1.1研究背景 (2)1.2研究必要性 (3)1.3研究内容与意义 (2)2文献综述 (4)2.1局部冲刷及其影响因素 (4)2 .2水下探测方法研究 (7)2.3桥墩冲刷防护研究 (9)3桥墩局部冲刷机理3.1墩周流场的旋涡体系3.2墩前下降水流的冲击作用3.3水流受桥墩的压缩作用4局部冲刷防护措施4.1冲刷防护原理4.2冲刷防护方法5冲刷对桥墩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36)5.1沉降计算理论 (36)5.1.2变换域控制方程..........................,. (38)5.1.3变换域中的解 (41)5.1.4物理域中的解 (42)5.1.5闭合形式的调和函数 (46)5.2横观各向同性条件下的沉降计算 (49)5.2.1计算方法 (49)5.2.2计算过程与结果 (51)5.3冲刷对桥墩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52)5.3.1冲刷对墩顶的弹性水平位移的影响 (52)5.3.2冲刷对桥墩倾覆稳定性的影响 (54)5.3.3冲刷对基底压应力的影响 (55)5.3.4冲刷对合力偏心矩的影响 (56)5.3.5总结 (56)5.4地基参数对桥墩冲刷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57)5.4.1各向异性比对桥墩冲刷稳定性的影响 (57)5.4.2压缩模量对桥墩冲刷稳定性的影响.......................................,. (58)1 引言1.1研究背景冲刷是引起桥梁墩台失稳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发生了不少因冲刷而导致的桥梁毁坏事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圆柱桥墩局部冲刷机理试验研究
7 20 ; .长 安大 学 公 路学 院 ,陕 西 西安 1 10 2
摘 要 :为进 一步探索 圆柱桥墩局部 冲刷机理 , 分别从 桥墩 附近水 流流速分布特性 、 桥墩冲刷特性 以及 冲刷 与流
速相互 关系对 圆柱桥墩顺 水流 向不 同布 置方式 的局 部冲刷水 力学特 征进行 了模型试验 研究. 结果表 明 : 两排 1 0桥墩顺水流 ( 桥墩轴 向与水流方 向夹角分别为 9 。 6 。 3 。 0 ) 0 , 0 , 0 , 。 均匀布置时 , 桥墩轴 向与流 向夹角越小 , 流 速在桥墩上下游紊动越小 , 对下游影 响范 围越大 , 且流速 越大 , 冲刷深度 和范 围越 大. 水流布 置 0 夹角 时, 顺 。 冲 刷程度最小 , 在相同流量下 , 冲刷稳定历时最短 ; 垂直布置 (O 夹角 ) , 9。 时 冲刷程 度最严重 , 所需冲刷稳 定历时最 长, 且随着流量的增大 , 桥墩墩前 冲刷坑最深位置逐渐向水槽 中间偏移 .
第 2期
张新燕 , : 等 圆柱桥墩局部冲刷机理试 验研 究
3 5
1 试 验 装 置及 方案
1 1 试验装 置 .
试 验采 用矩 形直线 开放 水槽 , 水槽 长 100c 宽 10c 高 6 m, 配 有 独立 的供 回水 系 统 , 0 m, 5 m, 0c 并 上游 进
口端装 有进 水 阀门 、 流栅 和 电磁 流量计 , 游 出 口端装 有尾 门 , 整 下 以调节 水槽 中流量 和水 深 . 槽上 游 3m为 水
了试 验研 究 和数值模 拟研 究 , 现在 圆柱 桥墩 的高径 比小 于 2时 , 前停 滞点 的 冲深 和 圆柱 高径 比无 关 ; 发 墩 随
着 墩参 数增 大 , 冲深和 墩高增 长速 率 随之 增 大. 以上研究 多集 中于单个 桥墩情 况 , 于群 桩桥 墩 的研 究 较少 , 对 以致 影 响到理 论 模 型 的建 立 和实 际应 用 ,
桥墩局部冲刷研究
件下, 靠近 自由水面处 的向下水流几乎没有本质 桥 墩 局部 冲刷 一 直 是 冲 积 性 河 流 中 桥 墩 失 的差别。但在床面附近 , 由于冲刷坑的出现与否,
1概 述
稳和桥梁水毁的主要原 因。多年来 的研究和实践 证明 , 桥墩局部冲刷具有突发性 、 灾难性 , 可导致 桥墩的移位 、 沉陷, 桥面的断裂 、 变形, 甚至整座桥 梁突然坍塌 。 一直以来 , 很多学者都致力于桥墩局 部冲刷机理的研究 , 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因此 , 结合已有成果对桥墩周 围的水流结构 、冲刷 的发 展 过程 、以及 冲刷 坑深 度 的影 响 因素 的研究 现 状 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
工1 I 程 科 技
科
桥墩局部冲刷研究
房世 龙 杨 国巍
(、 1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交通工程 系, 江苏 南通 6 1 2 哈尔滨市水务科学研 究院, 200 、 黑龙江 哈 尔滨 10 0 ) 50 1
摘 要: 桥墩冲刷一直是冲积性河流 中桥墩 失稳和桥 梁水毁的主要原 因。结合 已有的研 究成果对桥 墩周 围的水流结构、 部冲刷 的发展过 程、 局 以及 冲刷 坑 深 度 的影 响 因 素 的研 究现 状 进 行 了详 尽 的介 绍 , 对 未 来 的 研 究 方 向 进 行 了展 望 。 并 关 键 词 : 墩 ; 部 冲刷 ; 流 结构 桥 局 水
图 1圆柱 形 桥 墩 附近 的 水 流 结 构
展过程并准确地估计冲刷坑 的深度 ,有必要对桥墩周围 的水流结构进行研究并量化 它 们对 桥 墩周 围床 面的 影 响 。许多研究者通过大量的 室 内实验 对 桥 墩 周 围 引 起 冲 刷的高强度 的紊流场和旋涡 体 系 进行 了深 入 的研 究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水 流 的 j维 边 三 界层分离和多重旋涡体系使
珠江黄埔大桥桥墩冲刷局部动床模型试验研究
3.1 试验河段的河势 试验河段为珠江三角洲广州片网河汇入狮子洋的过渡段。广州片网河在此段汇合后,形成复 杂的江心洲分汊河道,这些江心洲经过历史的演变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自然和人为并洲、筑堤, 现已形成洪圣沙——踮艚洲江心岛和大濠洲岛,一般大洪水都已不过水。 桥址上游的洪圣沙——踮艚洲江心岛把黄埔水道与铁桩水道分隔开来(见附图 2) ,并由大濠 沙水道和西侧的洪圣沙南水道相互沟通;桥址处的大濠洲岛又把河道分为南北两汊,南汊为大濠 沙水道,北汊为菠萝庙水道,在下游的墩头基附近汇合为单一水道——赤沙水道。 3.2 试验河段近年河床演变分析 对试验河段河床进行了历史演变和 1977 年至 1999 年、1999 年至 2003 年的近期演变分析表 明;桥区河道相对稳定,自 1977 年以来,桥区水道的河床演变受控于自然的缓慢淤积与人为活动 的影响。其演变特征表现为:河道平面形态稳定,深槽与边滩分布基本稳定;深槽扩宽变深,主 要是航道整治、等级提高和航道疏浚维护的结果,与此同时,也改变水流动力分布和影响相邻水 域冲淤变化;南侧凸岸边滩淤涨抬高,但边滩的淤涨又受到深槽扩宽变深的抑制。各时段的河床 演变有所差别:1977 年至 1989 年 10 多年间,滩槽形态基本保持稳定微变的趋势,其变化主要表 现为深槽有所扩宽刷深,边滩有所淤涨抬高;而到了 1999 年,深槽刷深幅度明显增大,边滩淤高 的幅度明显;2003 年和 1999 年相比,除局部人为影响外,边滩基本上变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是 桥墩所处边滩近年的淤积趋势为:北汊桥南塔墩所处的边滩(即左汊右侧边滩)呈缓慢淤积趋势, 南汊桥北塔墩所处边滩(即右汊左边滩)略有冲刷,应充分注意该桥墩的防护,南汊桥南塔墩所 处边滩(即右汊右边滩)呈缓慢淤积趋势。主槽则表现为自然淤积和人为航道维护疏深并存。 3.3 建桥后对河床演变的影响分析 定床河工模型试验研究表明:推荐的方案建桥前后桥区河段的流态、流速基本上没有变化, 流态、流速的变化仅限于桥墩周围局部,从而影响桥墩的冲刷坑的大小及深度。而河床演变分析 表明,桥区的河床形态、深槽与边滩稳定,因此,黄埔大桥的修建不会对河势及整体的河床演变 产生影响。鉴于此,动床试验主要进行桥墩冲刷的正态局部模型试验。
现代水文学浅析桥墩局部冲刷
现代水文学浅析桥墩局部冲刷摘要: 本文通过对现有的桥墩冲刷防护方法和防护桥墩周围冲刷的方案和辅助措施分析,查阅了关于桥墩局部冲刷特征及冲刷机理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桥墩特征、流体特征等因素对桥墩局部冲刷的影响,最后总结出了有效的防冲刷保护措施。
关键词:桥墩冲刷冲刷机理保护措施引言:桥墩冲刷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桥墩冲刷影响因素众多,对于冲刷研究也是最近几年的热门课题。
一些偶然性的水文现象和水流的不稳定问题对于桥墩破坏都具有决定性影响。
桥墩局部冲刷一直是冲积性河流中桥墩失稳和桥梁水毁的主要原因。
多年来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桥墩局部冲刷具有突发性、灾难性,可导致桥墩的移位、沉陷,桥面的断裂、变形,甚至整座桥梁突然坍塌。
一直以来,很多学者都致力于桥墩局部冲刷机理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因此,结合已有成果对桥墩周围的水流结构、冲刷的发展过程、以及冲刷坑深度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处理桥墩局部冲刷的传统方法目前尚不完善这些方法包括在桥墩基础周围采用铺填块石或柔性沉排。
有些情况下可采用在桥墩固定刚性护圈的方法以减少冲刷的可能。
本文旨在回顾现有方法的有效程度,同时评价冲刷防护的新方法。
1.桥墩局部冲刷的特征桥墩周围水流结构主要包括墩前向下水流、墩前水面涌波和尺度很大的漩涡体系。
漩涡体系是一种综合水流结构,其中包括在墩前冲刷坑边缘形成的绕桥墩两侧流向下游的马蹄形漩涡、桥墩两侧水流分离引起的尾流漩涡。
漩涡体系在墩后及两侧还不断地由床面附近释放出小漩涡,向水面发展[2]。
绕桥墩周围扩散的马蹄形漩涡的两翼,在尾流漩涡释放时,任何一侧每释放一个尾流漩涡,就出现一个低压中心,牵动马蹄形漩涡区内的流体做横向摆动。
当尾流漩涡发展到下游时,马蹄形漩涡体系则向后退入冲刷坑内。
这样,随着尾流漩涡的释放,马蹄形漩涡不断地进行着横向、竖向和前后摆动。
2.桥墩局部冲刷的机理由于水流通过圆柱体时加速,造成平头墩的侧翼形成较高的流速。
潮流作用下桥墩局部冲刷规律研究
潮流作用下桥墩局部冲刷规律研究韩海骞;熊绍隆【摘要】The destruction of the bridge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local scour at piers , so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have been made and get many achievements .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stuarine , coastal and offshore engineering the result hasn ’ t fit for the local scour at piers over tidal waterways because of complicated tidal current . Based on the data of scour depth at piers over Qiantang estuary under tidal current action , such as Hangzhou-Bay major bridge etc , the principles of local scour at bridge piers and scour processes are investigated , and effects of every kind of parameters on maximum scour depth are analyzed .%桥墩局部冲刷深度的可靠预测是保证桥梁安全运行的基础。
我国对河流上的桥墩局部冲刷做过大量研究,但河口海湾及沿海地区跨海湾桥梁,往往水域宽阔,作用水流多为极其复杂的双向潮流,目前针对性的研究尚少。
通过对钱塘江河口及杭州湾的嘉绍大桥、杭州湾大桥和金塘大桥在潮流作用下的桥墩局部冲刷开展水槽试验,研究了桥墩在潮流作用下的冲刷坑形态与冲刷过程,并对潮流作用下桥墩局部冲刷深度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
典型桥墩局部冲刷及防护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文章编号:1006-0081(2018)04-0045-03
典型桥墩局部冲刷及防护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张 胡1 闫杰超2,3 陈凯华2,3
对于单向流作用下的桥墩局部冲刷问题,国内 外研究者通过一个多世纪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对 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2-4]。但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 发展,大型跨海桥梁的建设越来越多,跨海湾 (河 口)桥梁基础所处的海域往往具有水深、浪高、双向 非恒定潮流等水动力条件复杂的特点,使现有单向 流冲刷研究成果难以适用于跨海桥梁基础的冲刷问 题[5]。目前,对于跨海桥梁基础的冲刷研究还处于 初级阶段,国内已建的、在建的跨海大桥桥梁基础的 冲刷大都通过专门的水槽模型试验专题测定 , [6-7] 就物理模型而言,除了投资大、存在比尺效应外,还 存在周期长、可移植性差等缺点,难以完全适应多因 素、大范围、多方案的工程规划问题。因此,应用数 学模型研究这类问题,无疑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本 文通过 FLOW -3D建立波流共同作用下的三维桥
·45·
2018年 4月 水 利 水 电 快 报 EWRHI 第 39卷第 4期
图 1 模型的平面图和网格划分示意
水深 0.467m,选取 3种不同来流流速,分别为 4.23,
7cm/s和 10.06cm/s。选择 2种不同墩柱直径,分别
关键词:桥墩;水动力;冲刷;数值模拟 中图法分类号:U443.2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74/j.cnki.slsdkb.2018.04.013
涉水桥 梁 桥 墩 的 阻 水 作 用,必 然 导 致 水 流 (海 流)与泥沙相互作用发生变化。桥墩局部冲刷的发 生,也促使河 (海 )床 作 出 相 应 调 整,不 仅 影 响 到 桥 梁所在河段的演变趋势,而且还可能威胁到桥梁建 筑物本身的安全与稳定。对桥墩局部冲刷深度的可 靠预测以及采取适当的冲刷防护措施是保证桥梁安 全运行的基础,因此必须对桥墩局部冲刷及防护引 起足够重视[1]。
桥墩局部冲刷防护工程特性研究综述
桥墩局部冲刷防护工程特性研究综述发表时间:2016-06-13T16:10:28.82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3月总第208期作者:王新君[导读] 我国各个城市都非常重视桥梁建设的工程发展并且投资了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来支持我国桥梁工程的建设发展。
王新君(山东省滨州公路工程总公司,山东,滨州,256600)【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猛,与此同时,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也如日中天,尤其是桥梁的发展,本文就传统桥墩局部冲刷防护工程特性研究以及桥墩周围四面体透水框架防护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就此提出了加强桥墩局部冲刷防护工程的应用的具体措施,希望对加强我国桥墩局部冲刷防护工程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桥墩;局部冲刷防护;工程特性;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我国各个城市都非常重视桥梁建设的工程发展并且投资了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来支持我国桥梁工程的建设发展,但是由于很多方面的因素,如今我国桥梁建设在技术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桥梁建设的正常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桥梁建设的施工技术研究,加强桥梁建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传统桥墩局部冲刷防护工程特性研究1.1从实体抗冲防护角度分析1.1.1抛石防护抛石防护主要是一种桥墩防护工程措施,抛石防护有两个工作原理,其一是抛石对床沙有保护作用,可以有效增加床沙启动或者扬动需要的流速,其二就是抛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桥墩附近局部糙率,可以有效减小桥墩附近流速。
一直以来,相关工作人员对抛石层布设厚度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一般情况下,桥墩抛石至少为两层,专家研究得出了具体的结论,就是三十层。
抛石层越厚,桥墩整体性越好,相对开说防护效果也就越好。
还有专家人为抛石层的厚度至少要达到抛石粒径的3倍,但是,如果墩前行近流速为临界摩阻流速的2.5倍左右时,抛石层布设厚度的影响就可以忽略不计。
桥墩基础施工河床局部冲刷研究_齐梅兰
DOI:10.16076/ ki.cjhd.2004.01.001 A辑第19卷第1期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Ser.A,Vol.19,No.1 2004年1月 JOUR NAL OF HYDRODYNAMICS Jan.,2004文章编号:1000-4874(2004)01-0001-05桥墩基础施工河床局部冲刷研究齐梅兰1,崔广臣2,张世伟3(1.北京交通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2.佳木斯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54002;3.山东省黄河河务局,山东省济南市,253300)摘 要: 天然河流中水流受到建筑物的阻碍时,产生紊动涡旋,局部河床泥沙在水流紊动剪应力作用下起动,并被涡旋流带向下游,建筑物局部河床因此受到侵蚀而下降,形成局部冲刷坑。
跨河大桥桥墩的局部冲刷就是如此。
桥墩及其基础与水深或河床的相对位置影响着局部冲刷深度的发展。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桥墩下部钢围堰基础施工的相对高程对河床局部冲刷最大深度的影响,探讨了工后钢围堰顶部处于相对水深的不同高度时局部冲刷发展的规律,并将这些影响因素用墩形系数法计入局部冲刷深度计算中,给出了计算公式。
本文的研究对目前跨江及跨海大尺度桥墩基础工程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泥沙;侵蚀;局部冲刷;基础施工中图分类号: TV143 文献标识码:AExperimental study on local scour of bridge pierfoundation in construction durationQI Mei-lan1, CUI Guang-chen2, ZHANG Shi-wei3(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Architecture,Northern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2.Jia musi Hydraulic Survey and Research Institute,Jiamusi154002,China;3.Yellow River Bureau of Shandong Province,Jinan253300,China)A bstract: Turbulent horse-shoe vortex occurs when flow in alluvial river meets obstructions,such as bridge piers and their foundations. Local sediments in bed suspend and move with flow due to effects of the turbulent shear stress.Sand bed is eroded around bridge piers.The lo-cation of the piers and their foundations into the flow affects the local scour depth.In this paper laboratory experi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for studying the scour maximum depth in the case of construction of bridge foundations.The variations of scour depth with the location of the foun-dation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nd a technique of pier shape coefficient for calculating scour depth has been forwarded.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have significant values in construction of brid ges with large-scale foundations.Key words: sediment;erosion;local scour;foundation construction收稿日期: 2003-01-21(2003-04-16修改稿)作者简介: 齐梅兰(1956),女,河北石家庄人,副教授,博士。
桥墩局部冲刷的机理及防护措施现状综述
桥墩局部冲刷的机理及防护措施现状综述摘要:桥墩局部冲刷及防护措施是关注度很高的课题,属于航道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多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桥墩局部冲刷机理及防护措施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本文采取综述的方法客观地列举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在桥墩冲刷和防护问题上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
关键词:桥墩;局部冲刷;防护;文献综述引言:桥墩是支撑桥跨结构并将恒载和车辆活载传至地基的亚建筑、桥台设在桥梁两侧。
其多数建造于地基之上,部分结构埋在岩土中,部分置于流体中,因其阻碍、妨碍、扰乱、改变了原有的流体结构和状态,而变得晃动、紊动和涡旋等,并因之承受流体较为复杂和强烈的作用力,且进一步加剧流体结构和状态的变化。
继而,一方面使桥墩部分墩身磨损和侵蚀及消蚀;另一方面,使桥墩埋置于岩土中墩身周围的泥沙因流体运动的剧烈改变导致所在底床原有地形发生变化的现象和过程,被人们称为桥墩的局部冲刷。
1.桥墩局部冲刷研究历史我国桥梁建设历史悠久,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就建造有如赵州桥等一定规模的桥梁,对于桥梁的建设早具丰富经验,但对于桥墩局部冲刷问题的研究始于河流动力学和泥沙理论得到创建后的年代。
在此之前一般只是套用苏联或美国的科研成果;我国早期对于桥墩局部冲刷的研究只是在于单纯的现场观测,1959年国家交通部组织各省对已建桥渡的桥墩所在底床进行了局部冲刷观测研究,并形成一定的数据表以供交通管理部门和设计部门决策参考。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十年“文革”期间因为政治原因,一些科研工作者被错误打倒或下放到农村或基层改造,从而在河流动力学和泥沙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一度被停滞和徘徊不前,只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这些科学家们得到重用后,才得到大力推动和发展。
桥墩的局部冲刷的研究也是如此,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了对桥墩局部冲刷研究的模型试验。
其后,桥墩局部冲刷研究因改革开放时代要求,开始大量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和资料,也有在对国内外观测资料整理分析和归纳及总结,如朱炳祥所为。
桥墩冲刷
冲刷对桥墩安全性的影响研究摘要:桥墩冲刷是桥墩设计的关键环节,其对桥渡的破坏多突发性和偶然性。
文章通过对桥墩局部冲刷特征及冲刷机理的研究,分析了桥墩特征、流体特征等因素对桥墩局部冲刷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的防冲刷保护措施。
由于桥墩冲刷影响因素众多,难以较准确地预估,加之随着水文现象的变化,其对桥渡的破坏多突发性和偶然性。
所以目前桥墩冲刷研究仍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桥墩周围的局部冲刷深度与河床土粒径和墩前行近流速有明确的影响关系,影响曲线还显示当平均粒径较小,或墩前行近流速较大时影响尤为强烈;水下探测的结果显示各墩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刷破坏,以4#墩最为严重;基底冲刷淘空面积对桥墩各检算项目都有明确的影响,且随着冲刷的加剧,墩顶弹性水平位移和基底合力偏心矩首先达到容许值,此时各墩的冲刷淘空面积占基底总面积的百分比大致都在20%以内,而有限元分析的结论与此基本一致;冲刷防护的理论和实践都在不断取得进展,而现有各种冲刷防护工程措施都有其特点和适用条件,应依据水流条件、河床条件和水下探测结果选择具体防护措施。
关键词:桥墩,水下探测,局部冲刷,冲刷防护1 引言 (2)1.1研究背景 (2)1.2研究必要性 (3)1.3研究内容与意义 (2)2文献综述 (4)2.1局部冲刷及其影响因素 (4)2 .2水下探测方法研究 (7)2.3桥墩冲刷防护研究 (9)3桥墩局部冲刷机理3.1墩周流场的旋涡体系3.2墩前下降水流的冲击作用3.3水流受桥墩的压缩作用4局部冲刷防护措施4.1冲刷防护原理4.2冲刷防护方法5冲刷对桥墩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36)5.1沉降计算理论 (36)5.1.2变换域控制方程..........................,. (38)5.1.3变换域中的解 (41)5.1.4物理域中的解 (42)5.1.5闭合形式的调和函数 (46)5.2横观各向同性条件下的沉降计算 (49)5.2.1计算方法 (49)5.2.2计算过程与结果 (51)5.3冲刷对桥墩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52)5.3.1冲刷对墩顶的弹性水平位移的影响 (52)5.3.2冲刷对桥墩倾覆稳定性的影响 (54)5.3.3冲刷对基底压应力的影响 (55)5.3.4冲刷对合力偏心矩的影响 (56)5.3.5总结 (56)5.4地基参数对桥墩冲刷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57)5.4.1各向异性比对桥墩冲刷稳定性的影响 (57)5.4.2压缩模量对桥墩冲刷稳定性的影响.......................................,. (58)1 引言1.1研究背景冲刷是引起桥梁墩台失稳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发生了不少因冲刷而导致的桥梁毁坏事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金塘大桥桥墩冲刷现状分析
金 塘 大 桥 桥 墩 冲 刷 现 状 分 析
张继 东, 陈 星 宇 ,颜 永 先 , 范厚 彬
( 浙江舟山跨海 大桥 有限公司 ,浙江 舟山 3 1 6 0 0 0 )
摘
要 :金塘 大桥 设计 阶段 采 用 当时 工程 海 域 的地 形和 潮 流 状 况 进 行相 关 计 算研
究。近 些年金 塘 大桥 附近 海域现人 类 活动 增强 ,局部 潮 流和 泥沙动 力条 件发 生 了较
点 观测 的桥梁 段 。
2 0 0 2年之前金塘大桥所在 的海域海床冲淤较为稳 定 ,但近 l 0年来 人 类 活 动 增 强 ,导 致 了该 海 域 冲
淤条 件 的剧烈 改变 ,加 之水 沙条 件变化 的影 响 ,大
桥水 流 及 泥 沙 条 件 及 海 床 地 形 已 出 现 较 大 的 变
路 ( G 9 2 1 1 )的 主 要组 成 部 分 ,双 向 四车 道 ,没计
k m, 由 主 通 航 孔 桥 、东 通 航 孔 桥 、西 通 航 孔 桥 、 非通 航孔 桥 、浅 滩 区引桥 、金塘 侧 引桥 、镇 海侧 引
行车 速度 为 1 0 0 k m / h 。大 桥 于 2 0 0 5年 l 1 月 开工 建
支持 。
关 键词 :局 部 冲刷 ;现 场观 测 ;海床 断 面 ;冲淤分析
中图分类号 :U 4 4 2 . 3 2 文献标识码 :A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2 3 4 X. 2 0 1 4 . 0 3 . ( 1 3 " / 文 章编 号 :1 6 7 1 —2 3 4 X( 2 0 1 4 )0 3—0 0 3 2~ 0 5 6 . 0 m。在 E 5 6至 E 7 4之 间 ,最 大 冲刷 深 度 9 . 0 I T I 。
桥墩冲刷实验
桥墩冲刷实验一、实验目的:桥梁是道路跨越河流的主要形式,它起到保障公路运输畅通和排泄洪水的作用。
但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规模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沙石用量剧增,邻近城区的河道采沙对跨河工程的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
在桥梁的水毁事件中,桥墩冲刷是最主要的原因,冲刷严重影响着桥梁的整体稳定。
本实验旨在通过创新的手段对实际工程中河流冲刷桥墩进行实验模拟,探讨测量桥墩周围冲刷地形的方法,并提出相对比较理想的保护桥墩措施,确保流水经过桥墩时对其周围的泥沙产生较小的影响。
从而为实际防治桥梁水毁提供实验依据,达到保护桥墩基础、维护桥墩稳定的目的。
二、实验原理:1. 本实验为模型砂启动流速试验,模型冲刷历时t=3h。
2. 当桥墩冲刷坑内存在水体时,水体与坑壁上泥砂的交界线即为桥墩冲刷坑与水面高度相对应高程的等高线。
利用这一原理,通过拍摄不同水面高度下的水面与泥砂的交界线,我们可以得到不同高程下的冲刷坑等高线。
3、桥墩的冲刷引起桥墩冲刷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桥墩阻水而在墩前形成壅水产生下移螺旋流,立轴漩涡体系向下游传播发展,在桥墩下游形成回流区,该回流区的流动是有旋流动,漩涡的中心形成真空,卷起泥沙带往下游,从而导致河床下切;二是由于桥墩阻水形成侧向绕流产生马蹄形螺旋流淘刷两侧地形,从而导致桥群周围床面的冲刷,在马蹄形漩涡的作用下,桥墩周围河床上的泥沙被冲起带向下游,逐渐形成冲刷坑。
当冲刷坑发展到一定深度时,水流能量减弱,冲刷逐渐停止。
因此,冲刷坑的形成是由局部水流条件的改变引起的。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一)实验前准备1.矩形、圆柱桥墩模型的制作。
2、在槽的中部填入实验沙,两端用挡板固定,适当捣实使沙平整且挡板和沙坑高度一致。
调节升降轮9使10水位控制板升高到与水平线成60°左右位置。
3、流量调节与控制。
插上电源,先用阀2控制流量,保持水流平稳缓慢上升,让水流慢慢浸过沙坑。
同时仔细观察沙坑在水流下平整度,对局部不平稳处应及时调整。
潮流作用下桥墩局部冲刷研究
— — 1 . 5 0 2 . 0 0 2 . 5 0 0 . 6 0 0 . 8 0 1 . 0 0 — — —
注: 涨落潮历时划分以潮流过程为依据
3 试验成果与分析 3 1 桥墩局部冲刷机理分析 桥墩冲刷坑的形成、 发展, 到最后基本平衡的过程取决
1 5 ] 于有效输沙量的变化 [ 。恒定流作用下, 墩前行近水流和
2 6
达到相对稳定时的最大冲深值愈大。流速值为 2 5m/ s 的 试验冲坑形态见图 3 , 墩前行近水流和下压水流形成的穿桩 水流在近迎水面前列桩造成的旋涡和掀沙最为严重, 之后随 着桩体阻力作用水流速度逐渐减小, 上游桩柱间冲刷起来的 泥沙及河床搬运的泥沙被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桥墩下游, 同时 桥墩下游两侧旋涡相汇, 存在明显的流速减缓区域, 桥墩后 水流的输沙能力远远小于桥墩两侧水流的输沙能力, 因而在 墩后一定范围内形成较为明显的泥沙淤积带。
图2 群桩局部冲刷最大冲深发展过程( 恒定流)
图4 群桩局部冲刷最大冲深发展过程( 基础潮型)
图3 群桩局部冲刷形态( 恒定流 2 5 0m/ s ) 图5 群桩局部冲刷形态( 基础潮型 2 5 0T)
2 7
冲刷坑深度呈持续增加的态势, 增加幅度逐渐减小, 可见反 向流造成的泥沙回填并未影响最大冲深值。 2 5 0 T潮型试验冲坑形态见图 5 , 双向流作用下群桩上 下游端均形成冲深明显区, 群桩两侧区域无论涨潮还是落潮 都是处于冲刷的状态, 所以该区域冲刷深度持续增大, 顺涨、 落潮流方向形成冲刷坑, 群桩上、 下游均形成较为明显的泥 沙淤积带。 3 . 2 . 3 潮型变形 潮型变形主要体现在落潮历时的延长、 涨急流速的减小 和潮差的减小, 可反映出潮汐由河口向上游河道传播过程的 变化情况, 而恒定流可以看作是持续落潮且潮差为零的极限 潮流状态。通过潮型向恒定流趋势的变形, 可观测恒定流与 潮流作用下冲坑发展过程的区别和联系。由图 6可见, 2 0 T 为涨落潮历时相等的潮型, 冲刷坑发展后期, 冲坑深度增长 速率很慢, 冲坑加深不明显; 2 0A 落潮历时延长为 8h , 2 0B 整个潮周期均为落潮流过程, 落潮有效流速的有效作用时间 依次增加, 冲坑的发展速率和最终深度也随之增大, 逐渐与 恒定流作用下的冲坑发展过程线靠近。涨落潮历时决定了 冲坑的发展的速率和达到最大冲深的可能性, 水流的有效作 用时间过短时, 冲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冲刷速率变的很小, 冲坑深度变化缓慢, 冲刷达到平衡需要更长的时间, 很难达 到理论最大冲深, 从而出现冲坑折减系数小于 1的情况。
新型桥墩局部冲刷防护工程溃败机理研究
± 三 底I 蔓 : 薏 格= ≯ ≥ 誉 毒 警 窖 m= # 皇兰 ≮
1 O 1 0
章 - t j蔓 - 一池 薯 _ 囊譬 ≥ 学。
l 0 1 0
a 水 槽 平 面 图 .图 1 矩 形 断面 实验 水 槽 示 意 图/ c m
收稿 日期 :0 0 0 — 8 2 1— 9 0
通过室 内水槽 实验 对清水冲刷条件下桥墩 周围四面体透水框架群抛投 防护后 的溃败形式进行 了定义 ,并研 究了整体
渍 败和 边缘 溃 败 的 主要 理论 机制 和 预 防措 施 , 为桥 墩 局 部 冲 刷 四 面体 透 水框 架群 防 护 方 式 的改 进 提供 了理 论 依 据 。
关 键 词 : 墩 ; 水 冲刷 ; 桥 清 防护 工 程 ; 败 形 式 溃 中 图分 类 号 :4 38 U 4. 6
・
设计 与研 究 ・
新型桥墩 局部冲刷 防护 工程 溃败机理研 究
房 世 龙 . 陈 红
(. 1 南通航运 职业技术学院 交通工程系 , 江苏 南通 江苏 南京 2 6 1 ;2河海大学 水利水 电工程学院 , 20 0 . 209 ) 10 8
摘 要 : 面体 透 水框 架 群作 为一 种 新 型 的 防护 工 程 形 式在 河道 整 治 、 墩 防冲 等 工程 中 , 四 桥 正得 到 越 来 越 多的 应 用 。本 文
什肃 水 利 水 电技 术
第 4 6卷
基金项 目: 江苏省南通市工程流体力学重点 实验室资助( 编号 :C080 ) D 200 1
作者简介 : 房世龙 (9 8 )男 , 17 一 , 黑龙江桦南人 , 讲师 , 博士 , 主要从事桥渡水力特性及 防护 工程 特性等方面 的研究 。
圆柱桥墩局部冲刷的试验研究_梁利博
河流动力学 。
了新的桥墩局部冲刷计算公式 , 并通过 试验数据 对公示中的 系 数和指数进行了率定 。
1 试验系统简介
1 .1 试验布置
根据分析 , 试验采用长 1 000 cm , 宽 150 cm , 高 60 cm 的矩 形直线开放水槽 , 并配 有独 立的 供 、回 水系 统 , 平面 布置图(如 图 1)。 水槽中上游段为定床 段 , 下游段 为动床段 , 下 游段铺 设 70 cm 厚级配均匀的天然沙 , 用于进行动床试验 , 其 中泥沙粒径 d50 =0 .547 mm , 容重为 2 .65 kN/ m3 。 实验沙颗粒级配曲线 如 图 2 所示 。
所成角度/(°)
1
0 .03
0 .14
90
2
0 .06
0 .27
90
3
0 .08
0 .37
90
4
0 .03
0 .14
60
5
0 .06
0 .27
60
6
0 .08
0 .37
60
河床为
7
0 .03
0 .14
30
动床
8
0 .06
0 .27
30
9
0 .08
0 .37
30
10
0 .03
0 .14
0
11
0 .06
1 .2 试验方案设计
本试验的顺 水桥墩 采用 2 排 10 桥墩 的多级群 桩布 置 , 桥 墩采用直径 为 5 cm 的 P VC 材圆 柱式桥墩 。 按顺水 流方向 试 验分别选择桥墩轴向与水流方向成 0°、30°、60°、90°夹角四种 情
桥墩冲刷危害调查与评价综述
安徽建筑中图分类号:U443.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59(2022)12-0164-02DOI:10.16330/ki.1007-7359.2022.12.0671前言对于跨越河流的桥梁,桥墩等水下基础的建立,使河道的过水面积变窄,桥墩附近的水流流速增大。
桥墩等桥梁基础的阻水效应会导致水流和泥沙相互作用发生变化,打破河床原有泥沙运动的平衡。
水流结构会发生急剧变化从而在桥梁基础附近形成漩涡。
漩涡不断掏挖桥墩附近的泥沙,最终形成局部冲刷坑。
冲刷坑的形成会导致桥梁基础埋深相对减少,威胁桥梁结构本身安全和稳定,同时使得桥墩周围覆盖层缺失,桥墩基础直接裸露在水流中而遭到冲刷侵蚀,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直接造成桥梁失稳和破坏。
在目前已有的桥墩冲刷研究中,研究人员更侧重对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进行分类研究。
国内外的研究人员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冲刷过程的机理,开展了大量的室内水槽试验,但是在现场调查分析中,冲刷因素的复杂性导致试验结果难以运用。
因此通过对冲刷坑深度进行估算和冲刷程度进行评估,可以帮助现场调查人员对桥梁在冲刷方面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对局部冲刷进行深度估算和评估研究则可以将其危害进行数据化、量化,可以更加客观地认识到潜在的危险性。
因此,本文从桥梁冲刷预测评估研究现状出发,从桥墩冲刷危害调查和评估两个方面进行现有研究进展的归纳和综述。
通过总结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阐述未来研究方向。
2桥梁冲刷预测评估研究在冲刷研究的早期,Postacchini 等[1]开始尝试在实验室测量水流导致的冲刷。
然而,由于缺乏可用的数据,对进一步的冲刷机理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对于尺度效应、挡板参数、雷诺数、桩身粗糙度以及水槽试验中存在小波纹等影响因素,已由Sumer 等人[2]讨论过。
通过在更复杂的条件下进行的实验。
Myrhaug 和Rue [3]提出了一种推导随机水流强度下桩周冲刷预测方法,进一步发展为长峰和短峰非线性随机水流下的预测方法。
波流共同作用下大型桥墩周围局部冲刷实验研究
大桥和大型港 口等 。这些大型结构物的建成将使
其周 围的波浪和水流条件发生改变 ,对海床产生
绕射 区 ;而在其后方 ,由于受 到结构 物的掩护 ,
波高相对较小 ,形成掩护 区。事实上 ,上述各 区 域并不是 一成不变 的 ,随着结构物相对尺度 的改 变 。其对波动场 的影响也发生改变 ,各 区域 的范 围也将发生较大 的变化 。以往试验 中发现 ,波浪 作用下的大型墩柱结构周 围的旋涡强度较弱 ,旋 涡运动在冲刷过程 中只起很小 的作用 ,发生 冲刷 的主要 原因是波浪反射后底部速度增大 ,并且反
p t r n xmu S O rd p h, w i h ma e v sa r f rn ef re g n e n e i n a e g v n T e r s l at n a d ma i m C U e t e h c y s r e a ee e c o n i e r g d s , r i e . h e u t i g s b s d o h x e me t n e ta y c r e ta d u d rc re t— wa e i t r c in s o t a ti n c s a y t a e n t e e p r n s u d r se d u r n n n e u r n — v n e a t h w h ti s e e s r o i o
Ke r s b d e irw v- urn;oa SO r ywo d : r g e; a e c r tlc U i p e l C
随着海洋资源的不 断开发利用 ,近海建筑物
迅速发展 ,如海上采油平 台、深水 防波堤 、跨海
还使周围波浪运动 的对称性受到影响 ,使波浪掀 起 的泥 沙产 生较大 的净 输移 .从而形成 冲刷坑 ; 在其两侧 .由于散射波与入射波迭加 ,形成波浪
潮流作用下复合桥墩局部冲刷研究_倪志辉
第2期2013年4月水利水运工程学报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o.2Apr.2013收稿日期:2012-09-11基金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12jjA30002);省部共建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SLK2012A02);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10409)作者简介:倪志辉(1980-),男,湖南衡阳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河流海岸水动力学、环境及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E-mail :benny251@163.com潮流作用下复合桥墩局部冲刷研究倪志辉1,2,王明会1,张绪进1,2(1.重庆交通大学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400074;2.重庆交通大学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重庆400016)摘要:桥墩冲刷是桥梁水毁的重要原因之一,准确地计算桥墩冲刷深度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比较准确地计算桥墩局部冲刷深度,结合某跨海大桥,采用非结构网格技术和大、小模型嵌套的方法建立该大桥海区的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采用潮位、流速、流向等实测资料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该海区的潮流动力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大桥工程对周围海域的潮流动力影响,并采用我国行业标准推荐的2种公式以及美国现行规范推荐的公式计算多座跨海大桥桥墩的局部冲刷计算.结果表明:大桥工程对桥区附近水域流速和潮位影响不大,桥墩可能发生最大局部冲刷深度的位置均位于主墩深槽附近.关键词:复合桥墩;局部冲刷;数学模型;跨海大桥;冲刷公式中图分类号:U442.3+2;U443.2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40X (2013)02-0045-07建造在水域中的桥墩会对其附近的水流造成显著影响,桥墩会引起附近水流状态和泥沙情势发生改变,这些改变会引起附近水流携带泥沙的能力增强而导致局部冲刷.随着时间的发展,桥墩周围的河床由于冲刷而发生变形,当局部冲刷达到一定深度时会威胁到桥梁结构的安全[1].目前河流上的桥墩局部冲刷研究成果较多,而河口、海湾及海洋里桥墩的局部冲刷研究较少.在受潮流影响的河口海湾地区,桥墩局部冲刷系绕过桥墩的马蹄形漩涡所致[2].为避免由桥墩局部冲刷造成的桥梁水毁,已对桥墩局部冲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B.W.Melville [3]在《桥墩冲刷》一书首先回顾了前人的研究成果,B.M.Summer [4]等人已对这些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总结.S.E.Coleman [5]首先对复合桥墩周围局部冲刷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复合桥墩的局部冲刷进行了试验和理论研究,得到更接近实际的结果.图1跨海大桥桥位Fig.1Position of sea-crossing bridges 数值模拟广泛应用于潮流对桥墩影响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唐士芳等[6]利用物模与数模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的桩基码头前沿区流速、流向真实,符合实际,对计算桥墩局部冲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了研究二维潮流数值模拟中桩基的影响,导出了二维潮流桩基数模控制方程组,对潮流进行数值模拟并取得较好效果[7].王晓姝等[8]以上海近海风电场工程为例,在长江口、杭州湾大范围二维潮流数学模型中直接模拟小尺度风机墩柱,研究风机桩群对工程海域的影响,但由于桩墩局部网格划分不够细致,导致得到的局部流态结果不太精确.陈倩等[9]用三维陆架海模式对浙江近海的潮汐、潮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采用网格嵌套技术对DOI:10.16198/ki.1009-640x.2013.02.007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3年4月原模式作了改进,得到了较高精度的结果.龚政等[10]基于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采用网格嵌套技术,模拟了渤海、曹妃甸海域潮流场,取得较好效果.以瓯江口的洞头峡大桥、深门大桥和浅门大桥为例(见图1),考虑大桥桥位处瓯江口与温州湾相连接的河口区域,滩槽相间、水下地形复杂多变、受外海潮汐过程及温州下泄流量的共同作用,同时,研究区域中桥墩的尺寸很小,需采用细网格才能较为真实地反映桥墩附近的流场,因此考虑采用大、小模型嵌套的方法来展开研究.由于大模型的计算范围较大,陆边界较为复杂,且河道狭窄、弯曲多变,因此主要采用无结构网格技术拟合计算区域的边界.而小模型整个计算域为大桥桥墩附近的潮流动力,因此能够较好地模拟桥墩附近的细部流场.1大、小嵌套潮流模型本文采用可以模拟复杂地形下多重动力因子耦合影响的潮流计算模型MIKE21来计算流场,以充分反映实际水域的复杂水动力条件.1.1数学模型的建立为精确获得工程海域的水文动力环境特征,采用大小模型嵌套的方法对研究海域潮流进行模拟计算.先利用数学模型对瓯江口大范围平面二维潮流状况进行模拟计算,研究现状条件下海域潮流动力分布特征;然后利用数学模型对工程区附近局部平面二维潮流状况进行模拟,研究大桥桥墩附近的潮流场变化.瓯江口大范围(亦称“大区域”)平面二维潮流计算区域的范围为120.6E -121.6E ,27.4N -28.4N (见图2(a )).陆边界采用法向零通量的边界条件,工程海域上游边界采用温州站水位控制,外海开边界条件由(a )计算范围(b )计算网格图2大区域计算范围和计算网格Fig.2Large area calculation range and calculation mesh东海潮波运动数学模型提供.模型采用非结构三角形网格,可较好地贴合自然边界,提高计算精度和效率,并便于各种工程方案的准确布置.工程海域网格剖分见图2(b ).工程区附近局部(亦称“小区域”)平面二维潮流计算区域如图3(a )所示.外海开边界条件由瓯江口大范围计算区域潮流模型给出.工程海域网格剖分如图3(b )所示.3座桥梁桥位处细部网格剖分如图4所示.(a )计算范围(b )计算网格图3小区域计算范围和计算网格Fig.3Small area calculation range and calculation mesh64第2期倪志辉,等:潮流作用下复合桥墩局部冲刷研究(a )深门大桥和浅门大桥(b )洞头峡大桥图4深门大桥、浅门大桥和洞头峡大桥网格布置Fig.4Shenmen bridge ,Qianmen bridge and Dongtouxia bridge meshes1.2模型的求解方法及边界条件计算中的陆边界,采用法向通量为零的边界条件,并使用切向的滑动边界条件,允许水流平行地沿着这些边界流动.在开边界上采用强迫边界条件,由水位、流量、水位流量关系来控制.岸滩边界采用干湿法模拟岸滩上的露滩和淹没过程.大、小模型均利用有限结点法对方程进行离散求解,采用SIMPLEC 法进行求解.计算中,紊动扩散系数取200m 2/s ;取糙率为0.015 0.035.2模型验证模型验证采用2010-01-1509:00—2010-01-1611:00大潮期水文实测资料.图5为洞头站潮位过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比较.图中黑点为实测值,实线为计算值,时间零点为2010-01-1509:00.从图5(a )可见,计算的潮位与实测值吻合程度较好.(a )洞头站潮位验证(b )wp1测点潮流流速验证(c )wp7测点流速验证(d )wp7测点流向验证图5测点潮位、流速和流向验证Fig.5Tidal level verication of Dongtou station ,velocity and flow verication of wp1(wp7)points数学模型验证有多个站位.为节省篇幅,本文仅列出部分站点的计算结果.图5(b ) (d )分别为wp1和wp7站点的流速流向验证.流向以东方向为起始方向,逆时针为正.图中实测值用黑点表示,计算值则采用实线表示.由图可见,各验证点计算流速和实测资料吻合较好,最大误差小于5%.表明二维数学模型可以真实复演工程海区的潮流传播过程和运动规律,同时证明采用的数学模型及其相关技术的实用性,模拟精度满足工程研究需要.74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3年4月3水流特征及流场分析3.1数学模型计算条件大、小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计算采用的水文条件主要为大桥工程建设前后涨、落急4种情况,即一般的大、中、小潮和天文大潮,研究大桥工程修建前后桥墩附近的潮流场变化情况.计算时间为2010-01-1000:00—2010-01-2523:00时,包括了大、中、小潮过程,共384h ,时间步长为15min.大潮过程中有水文及流速实测数据(2010-01-1509:00—2010-01-1611:00);天文大潮计算时间为2010-01-3000:00—2010-01-3123:00.3.2工程海域局部潮流动力分布特征根据大范围潮流动力分布计算结果,大桥工程实施后,远离大桥的海区潮流动力分布不受影响.图6为小范围海域大潮涨急和落急时刻流场图.由图可见:大桥工程的建成,大桥桥墩使该水道过水断面有一定的减小;该水道两侧通海,桥墩断面对水流流速影响不大,但由于桥梁压缩水流,致使桥下流速增大,水流挟沙能力增强,在桥下产生冲刷;此外,涨落潮水流受到桥墩阻挡,桥墩周围的水流结构发生急剧变化,水流流线急剧弯曲,易导致桥墩局部冲刷,形成局部冲刷坑,桥墩间和桥墩四周将会被刷深.(a )涨急时刻(b )落急时刻图6小范围大潮涨急和落急时刻流场Fig.6High and low spring tidal currents of a small area3.3桥墩附近流场及潮位变化情况由于桥区附近水域一般以落潮流为主流,且大潮期间涨落潮流速要强于小潮涨落潮流速.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大桥建成后,在一般大潮时,各大桥桥墩处平均流速变化0.008m /s 以下,流向变化在12.8ʎ以下,最大潮位变化在0.136m 以下;在天文大潮时,各大桥桥墩处平均流速变化在0.01m /s 以下,流向变化在16.4ʎ以下,最大潮位变化在0.151m 以下.由此可见,在一般大潮和天文大潮时,工程对桥区附近水域水流流速和潮位影响不大.4桥墩局部冲刷的计算4.1计算方法1964年我国公路、铁路部门根据我国各类河段52座桥梁99个站年的实测洪水资料和一般冲刷深度观测资料,制定了65-2,65-1局部冲刷计算公式,而后《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又对65-1公式进行了修正[11].生产实践表明:这2种公式结构较为合理,反映了冲刷深度随行近流速的变化关系,并考虑了床沙运动对冲刷深度的影响,计算数值较为稳定可靠.2000年美国行业标准中提出了“潮汐河道冲刷”的行业规范,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了潮汐水流下桥墩局部冲刷HEC -18式的工业应用规范[12].梁森栋等[13]结合某跨海大桥,使用HEC -18公式对其在潮流作用下复合桥墩的局部冲刷深度进行84第2期倪志辉,等:潮流作用下复合桥墩局部冲刷研究过研究.故本文采用HEC -18式进行桥墩局部冲刷深度计算,并与65-2,65-1修正公式计算结果作比较.4.2计算结果根据数学模型的计算成果,洞头峡涨、落潮时,潮波通过各岛礁间的路线较为复杂,呈现出不同的流向,两涨两落的流向具有非对称性的特征.大小潮涨潮平均流速为0.36m /s ,大小潮落潮平均流速为0.47m /s ,大潮涨落急时的垂线平均流速分别为0.77和0.87m /s ,小潮涨落急垂线平均流速分别为0.37和0.61m /s.桥区附近主流向与大桥轴线法向基本平行,大小潮涨潮垂线平均流向在225ʎ 252ʎ之间,大小潮落潮平均流向在43ʎ 70ʎ之间(不包括平潮流向角度),大潮涨急垂线平均流向为243ʎ,小潮涨急垂线平均流向为237ʎ,大潮落急垂线平均流向为50ʎ,小潮落急垂线平均流向为43ʎ.由以上资料,利用前面所述的桥墩局部冲刷计算方法,对桥墩冲刷进行计算和分析.图7为3种计算方法的桥墩局部冲刷的结果.(a )洞头峡大桥(b )浅门大桥(c )深门大桥图7洞头峡大桥、浅门大桥和深门大桥桥墩局部冲刷计算结果Fig.7Local scour of Dongtouxia bridge ,Qianmen bridge and Shenmen bridge4.3可能最大局部冲刷深度位置根据65-2式计算结果统计,洞头峡大桥各墩的局部冲刷深度为0.56 4.59m ,深门大桥各墩的局部冲刷深度为0.54 6.32m ;浅门大桥各墩的局部冲刷深度为3.00 3.18m.其中,洞头峡大桥可能最大局部冲刷深度为4.59m ,29# 31#主墩附近的冲刷最为严重.深门大桥可能最大局部冲刷深度在13#主墩附近,为6.32m ,14#主墩附近冲刷也非常严重.浅门大桥最大冲刷深度在2#主墩附近,为3.18m.发生可能最大局部冲刷深度的桥墩均位于主墩深槽附近,这个结论与梁森栋[13]等人的研究成果一致.4.4结果分析从图7可见,局部冲刷的3种公式中,65-1修正式计算结果偏小,HEC -18式和65-2式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均比65-1修正式计算结果大,其中65-2式稍大.统计的最大可能冲刷深度是采用65-2式,计算结果最为不利.分析其原因:美国规范HEC -18式未考虑底质粒径,65-2式是根据实测资料制定的,其适用的泥沙粒径范围为0.1 78.0mm.因此,出于工程偏安全考虑,65-2式更适合预测河口海岸水域等潮流作用下的复合桥墩的局部冲刷深度,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9405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3年4月需要指出的是:实际情况下各桥墩达到最大冲刷深度所需要的时间不同,同时工程海域由于潮位存在周期性涨落,出现最大流速的时间并不能持续较长时间,且桥墩处出现最大流速的时刻与最高潮位的时刻不一定同步,从而难以形成最不利的水文条件.因此,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实际潮流作用下桥墩局部冲刷深度一般还是难以达到计算所得的理论最大冲刷深度.5结语根据现场实测资料,采用非结构三角网格对瓯江口海域洞头峡大桥、深门大桥和浅门大桥工程海区进行二维潮流数值模拟,分析了大桥建成后工程海区的动力分布特征、流场及潮位变化,并基于数值模拟结果计算了桥墩局部冲刷深度.(1)瓯江口洞头峡大桥、深门大桥和浅门大桥工程实施后,工程对桥区附近水流流速和潮位影响不大.(2)采用65-2式计算最大可能冲刷深度,所得的结果最为不利;65-2式更适合预测河口海岸水域等潮流作用下的复合桥墩的局部冲刷深度.(3)桥墩发生可能最大局部冲刷深度的位置均位于主墩深槽附近,与前人结论一致.(4)大桥工程的建成,其桥墩使该水道过水断面有一定的减小.由于桥梁压缩水流,致使桥下流速增大,水流挟沙能力增强,在桥下产生局部冲刷.但在实际潮流作用下,桥墩最大冲刷深度一般难以达到计算所得的理论最大冲刷深度.参考文献:[1]周玉利,王亚玲.桥墩局部冲刷深度的预测[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9,19(4):48-50.(ZHOU Yu-li,WANG Ya-ling.Forecast of the bridge local scour depth[J].Journal of Xi'an Traffic University,1999,19(4):48-50.(in Chinese))[2]齐梅兰.采沙河床桥墩冲刷研究[J].水利学报,2005,36(7):1-7.(QI Mei-lan.Riverbed scouring around bridge piers in river section with sand pits[J].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2005,36(7):1-7.(in Chinese))[3]MELVILLE B W,COLEMAN S E.Bridge scour[M].Colorado:Water Resources Publications,LLC,2000.[4]SUMMER B M,WHITEHOUSE R J S,TORUM A.Scour around coastal structures:a summary of recent research[J].Coastal Engineering,2001,(44):153-190.[5]COLEMAN S E.Clearwater local scour at complex piers[J].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2005,131(4):330-334.[6]唐士芳,李蓓.桩群阻力影响下的潮流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港湾建设,2001,22(5):25-29.(TANG Shi-fang,LI Bei.Study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idal flow influenced by pile group resistance[J].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2001,22(5):25-29.(in Chinese))[7]唐士芳.二维潮流数值水槽的桩群数值模拟[J].中国港湾建设,2002,23(3):15-21.(TANG Shi-fang.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pile group in numerical water flume of two dimensional tidal flow[J].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2002,23(3):15-21.(in Chinese))[8]王晓姝,张玮,廖鹏.上海近海风电场桩群对潮流影响研究[EB/OL].http:∥.(2006-06-20)[2012-10-23].(WANG Xiao-shu,ZHANG Wei,LIAO Peng.Study on tidal current around piers of shanghai offshore wind power plant[EB/OL].http:∥.(2006-06-20)[2012-10-23].(in Chinese))[9]陈倩,黄大吉,章本照.浙江近海潮汐潮流的数值模拟[J].海洋学报,2003,25(5):9-20.(CHEN Qian,HUANG Da-ji,ZHANG Ben-zhao.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ide and tidal currents in the seas adjacent to Zhejiang Province[J].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03,25(5):9-20.(in Chinese))[10]龚政,张长宽,陶建峰,等.曹妃甸粉沙质海岸围垦后港内泥沙研究[J].海洋工程,2012,30(1):112-118.(GONG Zheng,ZHANG Chang-kuan,TAO Jian-feng,et al.Siltation in harbor basin after reclamation in Caofeidian silty coast[J].The Ocean Engineering,2012,30(1):112-118.(in Chinese))[11]JTG C30-2002,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S].(JTG C30-2002,Hydrolog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urvey and design of highway engineering[S].(in Chinese))第2期倪志辉,等:潮流作用下复合桥墩局部冲刷研究[12]HAN Yu-fang ,CHEN Zhi-chang.Experimental study on local scour around bridge piers in tidal current [J ].China OceanEngineering ,2004,18(4):669-676.[13]梁森栋,张永良.大桥复合桥墩局部冲刷深度的计算分析[J ].水利学报,2011,42(11):1334-1340.(LIANG Sen-dong ,ZHANG Yong-liang.Analysis on the local scour around complex piers of a sea-crossing bridge [J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2011,42(11):1334-1340.(in Chinese ))Local scour of composite piers under action of tidal currentNI Zhi-hui 1,2,WANG Ming-hui 1,ZHANG Xu-jin 1,2(1.Key Laboratory of Hydraulic and Waterway Engineering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Inland Waterway Regulation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400074,China ;2.Southwestern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China )Abstract :The damage to bridges can be caused by scour around piers ,so a more accurate calculation of pier scour dept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scour depth accurately ,unstructured grids are used and large and small models are nested to built a two-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numerical model.This model is calibrated using the measured tidal levels ,current speed and current direction data.On this basis ,the tidal power in the seaarea is also studied ,and the influence around the bridge project is analyzed ,and the local scour of many cross-sea bridge piers is calculated by introducing some reliable formulas ,which are the pier local scour formula 65-2and the modified 65-1,the existing norms recommended in China ,and the formula HEC-18,recommended in USA industry standard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bridges has a little impact on the tidal current in the bridge area and the the largest possible local scour depth occurrs in the main pier of the main bridge.Key words :composite piers ;local scour ;mathematical model ;sea-crossing bridge ;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殗殗殗殗local scour formula of pier 江苏科兴监理公司监理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江苏科兴监理公司监理项目京杭运河泗阳三线船闸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银奖,此前该项目已获交通运输部“水运交通优质工程奖”和省优“扬子杯”.近年来,公司坚持以“创建内河一流水运工程监理企业为目标”进行品牌战略管理,充分发挥国家级科研院所属科技企业优势,建立内河水运施工监理项目管理模版,加强技术研究及总结提炼,参加了京杭运河皂河船闸、泗阳三线船闸、施桥三线船闸,芜申线杨家湾船闸、下坝船闸,连申线新沂河枢纽、海安船闸、新团船闸及湖北引江济汉高石碑船闸,山东邓楼船闸,浙江富春江船闸,江苏杨林塘船闸和新夏港船闸等多个船闸枢纽工程的施工监理,获得多个国家及省部级奖项.面对成绩,科兴监理公司将再接再厉,团结一致,促进公司发展上升新的台阶,为我国的工程建设事业做出新的贡献.摘自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网站15。
圆柱桥墩局部冲刷机理研究
圆柱桥墩局部冲刷机理研究摘要:本文利用水槽动床冲刷实验,获得了不同流量和水深条件下圆柱型桥墩流场及冲刷地形。
分析了冲刷范围、冲刷深度、冲刷扩散角与来流流量及下游水深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最大冲深深度与桥墩尺度有关;流量增大、水位变浅时由于行进流速、紊动能等因素的影响使最大冲深呈现单增趋势;最大冲宽与最大冲深的分布规律在流场和水深条件改变时相似。
通过本文的修正公式将可以更好地预测桥墩的最大冲刷深度。
关键词:冲刷范围;冲刷深度;紊动能;最大冲深;冲刷扩散角桥墩作为桥梁结构的关键组成,对其的破坏以及防护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桥墩的墩台等阻碍水流的建筑物周围的水流由于圆柱绕流的影响,会形成局部冲刷。
这样的冲刷带来的结果是桥墩的埋置深度会减小,长此以往随着基础埋深的逐渐减小桥墩的稳定性也大大减小,这会对桥身造成巨大威胁。
研究者们对发生了重大破坏的140座桥梁的事故原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1],其中有66座是由于桥墩的冲刷造成的,也就是说近50%的桥梁破坏是由于冲刷造成的。
目前的实际工程中,桥墩附近的环境比较复杂,国内外对于桥墩的冲刷计算方法不同,中美桥墩局部冲刷条文都考虑了桥墩墩形系数和桥墩宽度对局部冲刷深度的影响,其次,在不同的实际工程中,墩形系数、桥墩的平面布置和垂直布置等因素也作为了计算桥墩局部冲刷的因素[2]。
总得来说,在计算桥墩局部冲刷时,主要考虑桥墩特征、水流特征以及河床质特征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开展圆柱形桥墩的水槽冲刷概化实验研究,获得了桥墩冲刷过程中流场分布、地形分布;并进一步分析最大冲深、最大冲宽与来流流量、下游水位之间的关系,以及紊动能与冲深、冲宽变化规律,通过冲深与冲宽结果,对前人的公式进行验证与修正,提出相应修正公式。
1试验布置与方法试验水槽长20m、宽1m、深1.1m,水槽模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水槽中部为沙槽,沙槽长2m、宽1m、深40cm。
试验设置有4个流量和4个水深下的16个工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7卷第3期2019年5月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Vol.47No.3May 2019DOI :10.3876/j.issn.10001980.2019.03.00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401503,2017YFC04056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9058,51609068)作者简介:王玲玲(1966 ),女,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计算水力学研究㊂E⁃mail:wanglingling@引用本文:王玲玲,俞佳亮,朱海,等.桥墩局部冲刷研究进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7(3):223⁃229.WANG Lingling,YU Jialiang,ZHU Hai,et al.A review of the process,influencing factors and numerical modelling of local scour[J].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19,47(3):223⁃229.桥墩局部冲刷研究进展王玲玲1,2,俞佳亮1,2,朱 海1,2,曾 诚1,2,唐洪武1,2(1.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8;2.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摘要:阐述桥渡冲刷的分类及局部冲刷机理,总结局部冲刷深度的影响因素及局部冲刷的研究方法与现状,指出局部冲刷研究的难点㊁面临的挑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为桥墩局部冲刷机理及冲刷深度预测提供参考㊂关键词:桥墩局部冲刷;桥渡冲刷分类;冲刷机理;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U4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1980(2019)03022307A review of the proces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numerical modelling of local scourWANG Lingling 1,2,YU Jialiang 1,2,ZHU Hai 1,2,ZENG Cheng 1,2,TANG Hongwu 1,2(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ology⁃Water Resources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China ;2.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couring types occurring at bridge piers and the dynamics triggering mechanism of local scour,summari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scour around a bridge pier,and discusses the difficulty and challenge in investigating local scour and potential future research areas.This review can b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scientists and technicians to deal with the scouring issue around bridge pier.Key words :local scour;scouring types;scouring mechanism;influencing factors;research progress水下桥墩的建设减小了桥下河道过水面积,增加了河床的边界阻力,使得桥墩上游水位抬高形成桥墩壅水,桥墩还使墩周紊动增强[1]㊂墩前强烈的下降流㊁由二次流产生的漩涡系以及过坑主流构成了桥墩局部冲刷的基本动力条件㊂桥渡冲刷是桥梁水毁的主要原因之一㊂据不完全统计,对桥渡冲刷估计不足致使桥梁冲刷水毁的数目约占桥梁自然破坏数的60%[2],而桥墩局部冲刷深度可占桥下总冲刷量的90%[3],因此估测局部冲刷及桥渡冲刷深度是桥梁安全性评估的重要内容㊂目前,国内外关于桥渡冲刷的组成与分类没有公认的标准,并且局部冲刷与各冲刷组分间耦合作用规律尚不明晰㊂在局部冲刷过程中,墩周三维水流与桥墩㊁泥沙间具有复杂的相互作用:桥墩改变来流结构,水流改变泥沙受力状态引起泥沙运动,近底高浓度的悬浮泥沙又反作用于水流,水㊁沙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使局部冲刷的影响因素众多,机理极为复杂㊂目前,工程上主要以经验公式及物理试验估算局部冲刷坑形态及深度,利用数值模拟技术模拟局部冲刷坑时空演变特性虽已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但在工程运用上仍有一定的局限㊂422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7卷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桥墩局部冲刷的研究进展,归纳桥渡冲刷的分类及局部冲刷机理,分析影响局部冲刷坑深度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局部冲刷的研究方法与现状,并提出了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㊂1 桥渡冲刷分类方式目前,桥下总冲刷量的计算主要采用分解总冲刷量的组成㊁独立计算各个冲刷组分再进行迭加的方法[3⁃4],但对于桥渡冲刷的组成与分类尚无公认的方法及标准㊂由美国公路署编写的指导报告HEC⁃18[3]认为桥下总冲刷由河床长期的冲淤㊁束窄河床冲刷㊁局部冲刷组成㊂河床长期冲淤强调河段泥沙运动的趋势性,在时间尺度上是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累积结果㊂束窄河床冲刷除指桥墩㊁桥台建设,河道自然收缩㊁漂流木挂淤等原因致使河道断面缩小外,还包括洪水漫溢桥梁下部结构或洪水完全淹没桥梁造成的垂向束窄冲刷㊂在此基础上,HEC⁃18[3]强调分析具体工程时应结合河势,考虑各种不利因素的组合㊂Melville等[5]则认为桥渡附近的冲刷由河床长期冲淤㊁河床一般冲刷㊁束窄河床冲刷㊁局部冲刷组成㊂相对于河床长期冲淤,一般冲刷可理解为河道的复归性变形,如因洪水作用而产生的短期冲刷或不稳定的潮汐河流㊁弯曲河流的周期性冲刷㊂我国计算桥墩冲刷规范[4]中桥墩附近冲刷包含河床自然演变冲刷㊁一般冲刷㊁局部冲刷3个部分㊂阚译[1]认为桥渡附近的总冲刷由河床一般冲刷与局部冲刷组成,河床一般冲刷应包含束窄河床冲刷和河流天然冲刷,并强调河流的天然冲刷仅体现了河流自然演变的规律㊂阚译[1]依据天然实测资料说明:一般冲刷主要是河流天然冲刷,只有在压缩很大㊁较宽浅的中小河流上,束窄河床冲刷才可能产生部分作用㊂上述分类方式中以Melville等[5]的分类方式物理概念最为清晰㊂因桥渡冲刷各组分间相互影响,部分学者开始尝试研究各冲刷组分间耦合影响规律㊂如Li[6]通过实验发现,局部冲刷与束窄冲刷耦合作用下的冲刷深度可大于两者单独作用时冲刷值之和;齐梅兰等[7]通过实验观测得局部冲刷与溯源冲刷耦合作用时的局部冲刷深度可小于无溯源冲刷时的局部冲刷深度㊂对冲刷组分间相互影响规律及多个冲刷影响因素耦合作用规律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冲刷过程,揭示冲刷机理,获得桥渡冲刷深度的合理上限㊂2 墩周边马蹄涡系、尾涡系特性墩周局部冲刷是重要的冲刷类型,而墩周复杂的涡系是形成局部冲刷的直接诱因,对墩周涡系的研究可揭示局部冲刷微观机理㊂物理试验主要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8]㊁超声多普勒流速仪(ADV)[9⁃10]㊁激光测距仪等实验仪器及氢气泡可视化技术[11]㊁黏土悬浮液可视化技术[12]等技术测量墩周流速分布㊁泥沙浓度㊁冲刷坑特征,分析冲刷坑发展过程中马蹄涡系㊁尾涡系空间特性及马蹄涡系冲刷坑尾涡系之间相互作用机制㊂2.1 马蹄涡系依据水流的作用可将墩周水流分为3层[1]:水面处的一薄水层撞击桥墩后,形成墩前冲高(波涌)[13];中层水流绕墩而过,不直接参与冲刷;靠近河床底层的水流直接参与冲刷,其厚度约为行进水深的0.3~0.5倍㊂当中层水流流向桥墩,在墩前流速降为零,并使得墩前压力增加㊂该层水流速度沿桥墩面向下至床面逐渐减小,相应的墩面压力也随之减小,向下的压力梯度迫使水流沿墩面向下运动,由此产生的下降水流撞击床面造成冲刷[9]㊂Unger等[8]的试验表明,墩前波涌及下降流由墩前驻点射出的两个垂直射流,且墩前驻点位置㊁波涌及下降流在冲刷坑发展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变化㊂下降水流冲击床面后,水流折而向上产生漩滚,并与绕墩而过的中层水流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㊁指向桥墩外侧旋转的涡带,即马蹄涡系[1]㊂Graf等[14]对平面定床上的马蹄涡系进行测量,指出马蹄涡系仅在墩前部15%的水流深度中发展㊂此外,马蹄涡系的流速分布与桥墩直径㊁来流水深㊁泥沙中值粒径有关[8]㊂在不同的桥墩雷诺数Re下,马蹄涡可呈现圆形或椭圆形[12]㊂Dargahi[11]在平面定床观测到马蹄涡系由5个项链状涡结构组成,且5个涡结构之间会周期性的相互影响㊂Kirkil等[15]利用大涡模拟(LES)精细地展示了冲刷坑内马蹄涡系由一个主要的项链状涡以及其他几个次生涡组成,且由于墩前涡的反向转动,可使冲刷坑的坡度大于泥沙休止角[9,15]㊂马蹄涡系具有极强的搬运泥沙颗粒远离桥墩的能力,强烈的向下水流及马蹄涡系是冲刷坑发展的主要原因[8]㊂随着冲刷坑的发展,马蹄涡系强度逐渐减弱,冲刷率随之降低直至平衡㊂522第3期王玲玲,等 桥墩局部冲刷研究进展2.2 尾涡系Shen等[16]认为桥墩表面不稳定剪切层的卷动形成了尾涡系,与马蹄涡系不同,尾涡系是由于桥墩自身产生的㊂尾涡系在低雷诺数下是稳定的(3~5<Re<40~50),但在天然河流中尾涡系往往不稳定,交替从桥墩处脱落并随水流流向下游㊂尾涡系像吸尘器一样吸收由下降水流与马蹄涡系带来的泥沙[5],尾流的强度随距桥墩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小,从而导致桥墩下游泥沙的淤积㊂3 局部冲刷平衡冲刷深度影响因素概述影响局部冲刷平衡冲刷深度Z的因素众多,以往研究将影响Z的主要因素归纳为:水流因素(上游断面水流平均流速u㊁来流水深h㊁来流夹角α)㊁桥墩因素(桥墩宽度或直径D㊁桥墩长度L㊁桥墩形状)㊁床料特性因素,并将局部冲刷影响因素总结到经验公式中㊂局部冲刷影响因素之间可相互影响,对相关因素进行总结有助于研究影响因素间的耦合关系㊂3.1 水流流速墩周产生初始冲刷时的流速为始冲流速u0,u0与泥沙㊁水流条件㊁桥墩的形状与尺寸都有关[1],其值约为泥沙临界启动流速u cr值的一半㊂当行进流速小于u cr时,流速越大,Z越大;当行进流速大于u cr后,Z先减小,后再次增大达到另一个峰值,但目前对该峰值大小尚没有公认的结论㊂当流速超过u cr的4~5倍之后,实验难以获得可靠的结果[1],动床局部冲刷深度随流速的变化规律尚需探讨㊂当水流行进流速超过某临界值,沙波便开始发展[17]㊂沙波可沿水流在同一方向或相反的方向传播,进入冲刷坑内影响局部冲刷深度㊂沙波还增大了河床阻力,但对不同粒径㊁不同级配泥沙形成的不同形态沙波与冲刷坑深度耦合关系还未有系统研究㊂3.2 来流水深来流水深h对Z的影响应结合桥墩自身及桥墩上游断面弗劳德数Fr=u/gh分析,但Fr与Z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18]㊂一般以h/D的值来表示h对Z的影响㊂文献[3]指出:Z随h增加而增加,直到h/D的值大于某一值后,Z便与h无关;当Fr<0.8时,h/D≈2.4,当Fr>0.8时,h/D≈3㊂Melville等[5]认为桥墩底部的马蹄涡系和过墩水流的表面弓形波之间的相互干扰可以解释水流深度的影响,并给出了定量的判断标准:当h/D>5时(窄墩或水深较大)时,两个系统之间没有相互干扰,Z∝D;当h/D<0.7时,表面涡流和马蹄涡相反方向的转动降低了马蹄涡系的挟沙力,Z∝h;当0.7<h/D<5时,冲刷深度与水流深度以及桥墩宽度都有关,Z∝hD㊂3.3 水流夹角及桥墩形状对非圆柱形桥墩,随着水流与桥墩间夹角α的增加,Z逐渐增加㊂如当α=45°时的平衡冲刷深度Zα=45°可达水流方向与桥墩方向一致时的平衡冲刷深度Zα=0°的2.5倍左右㊂桥墩形状直接影响马蹄涡系形状与强度,桥墩的大小也会影响达到冲刷平衡的时间[19]㊂对于棱柱型桥墩,马蹄涡强度与桥墩雷诺数Re成正比[16],但Re与Z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18]㊂钝的棱柱形桥墩形状会导致更深的冲刷,如正方形墩的局部冲刷深度大于圆形墩,圆形墩局部冲刷深度大于三角形墩,而流线型桥墩在水流方向与桥墩方向一致时可使冲刷深度最小㊂当桥墩走向与水流方向一致时,可认为桥墩长度L对Z 没有影响[3];但因桥梁两侧的桥台与桥墩冲刷机理不同,Z与桥台长度L桥台有关[20]㊂对非棱柱形桥墩,棱台型桥墩及扩大基础桥墩的平衡冲刷深度小于棱柱形桥墩的平衡局部冲刷深度㊂对于桩基桥墩需考虑不同形状㊁尺寸的墩身㊁承台及桩基三者组合产生冲刷量[1]㊂3.4 床料特性床面材料的粒径㊁级配以及相对粗糙度都会对局部冲刷深度产生影响㊂对单一材质的河床,可按床料粒径将河床分为砾石床㊁黏性土河床及沙质床㊂砾石床与沙质床的局部冲刷过程及局部冲刷坑特征具有显著的差异[9]㊂砾石床的平衡冲刷深度Z随砾石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对于均匀砾石床,达到冲刷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随着砾石粒径的增加而增加,对于不均匀砾石该时间随着泥沙颗粒几何标准偏差σs的增加而减少;相同实验条件下,砾石床的冲刷深度约为沙质床的2倍且砾石床的冲刷速率小于沙质床㊂622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7卷对黏性土河床,研究多关注黏性土抗冲流速或临界剪应力τc与土的物理学指标和水力条件之间的关系㊂黏性土的细粒部分比例及黏粒大小㊁密度㊁扰动程度㊁干容重㊁微团直径㊁液性指数[1]等都会影响黏性土河床的冲刷率及平衡冲刷深度㊂在黏性土被冲刷前,颗粒间的黏结必须被打破并达到τc,因黏聚力的存在,黏性土河床的冲刷速率小于沙质床且黏性土粒径与τc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㊂在河口㊁海湾地区,淤泥质黏性土在遇盐分后絮凝,在潮汐作用下,桥下黏性土冲淤变化更加复杂,在分析黏性土河段桥渡冲刷时,应考虑长时间的作用影响[3]㊂对无黏性的沙质河床,Breusers等[19]总结了均匀粗沙与均匀细沙相对冲刷深度Z/D与相对流速u/u cr 的关系㊂由于粗化效应,非均匀沙平衡冲刷深度明显低于均匀沙[16],且冲刷率与冲刷深度随着σs的增加而减小[21]㊂但对于高速水流,σs对冲刷深度影响不大㊂泥沙粒径㊁级配均会影响到达到冲刷平衡的时间㊂当单一材质的床料中值粒径d50>0.7mm时,可用泥沙相对粗糙度D/d50来描述粒径的对相对冲刷深度Z/D的影响㊂Lee等[22]总结了前人关于Z/D与D/d50的研究:Z/D随D/d50的增加而增加,约在D/d50=25时,Z/D达到峰值;随着D/d50继续增加,Z/D会渐渐减小并最终与D/d50独立㊂而对d50<0.7mm的细沙,试验中则出现沙纹㊁沙垄等床面形态,不能展现出上述效应[20]㊂对于分层土河床,在我国规范的基础上,取各土层粒径的加权平均值计算Z[1];文献[3]建议对各土层进行分别计算后再累加获得Z,但目前关于分层土冲刷研究成果较为少见㊂4 局部冲刷研究方法4.1 物理试验及现场观测物理试验及现场观测是研究局部冲刷的最主要也是最直观的方法㊂物理试验中模型尺度㊁泥沙粒径㊁试验时间长短都可能影响最终的试验结果㊂在天然河流中影响局部冲刷的因素远多于实验室条件下,使得天然河流中床料特性对局部冲刷的影响不如在实验室中反映的明显[1]㊂桥渡冲刷的现场观测㊁实际桥梁水毁事故资料收集及分析对认识冲刷机理㊁减少桥梁事故㊁提升设计施工水平及灾害防治有巨大的帮助[23],但因观测成本高㊁难度大,大洪水时最大冲刷深度资料及桥梁水毁过程记录相对较少㊂4.2 数值模拟数值模拟可排除测量仪器对试验结果的干扰,模拟物理试验不易完成的工况,捕捉墩周细小的水流结构,模拟墩周泥沙运动及黏性土沉积㊁固结过程,展示不同桥墩局部冲刷坑发展过程及特征,分析波流耦合作用[24]对局部冲刷影响,组合各种不利因素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㊂局部冲刷的数值模拟需考虑以下几个主要问题㊂4.2.1 紊流模型的选取目前,研究较常用的是雷诺平均应力模型(RANS),该系列模型可模拟墩周水流结构及墩周大型涡脱落现象[25⁃26],耦合河床变形方程模拟局部冲刷坑演变过程㊂在封闭的RANS模型中使用各向同性的涡黏性系数,但纵向的涡黏性系数相比水平向的涡黏性系数对冲刷的结果具有更大的影响[27],使得RANS模型会高估桥墩基础与河床结合点处的涡黏性系数的大小,从而低估了对冲刷起重要作用马蹄涡系的强度[26⁃28]㊂因此需对RANS模型进行一定的修正[29]㊂Paik等[30]使用混合的URANS/LES模型㊁LES模型[15]㊁DNS模型[31⁃32],进一步精细模拟墩周水流结构,并得到了墩周水流结构及泥沙运动规律的新见解㊂该系列模型可考虑紊流的各向异性对泥沙输移的影响,模拟紊动的拟序结构促使泥沙起动并悬浮的过程,捕捉流动的瞬时特性与紊动特性,反映涡体的发展变化和输运过程㊂因所需计算资源巨大,LES/DNS模型目前尚难以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㊂4.2.2 泥沙颗粒与水流耦合作用过程的数值描述在实际的冲刷过程中,水沙相互影响[33],推移质与悬移质运动并存,泥沙颗粒相互影响,因此,数学模型需要模拟近底泥沙启动㊁悬移质与推移质的交换输运过程,还需考虑水下泥沙休止角及冲刷坑坡度对泥沙输运的影响[34]㊂但因实际物理机制太过复杂,绝大多数模型以泥沙临界起动切应力作为泥沙起动条件,不能模拟紊流对泥沙的激发特性㊁近底泥沙对紊流的减阻作用㊁泥沙颗粒间相互碰撞㊁泥沙输运的多重尺度等722第3期王玲玲,等 桥墩局部冲刷研究进展物理过程[35],从而制约了数学模型对冲刷过程的精细模拟㊂目前常用的水沙耦合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a.标量方程描述法㊂此类方法只适用于河床表面泥沙颗粒所受流场的作用力远远大于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情况,通过在流场内添加泥沙浓度的标量方程,并考虑泥沙在重力方向的沉降效果和在流场中的扩散效果,以完成水沙耦合的数值描述[36]㊂在模拟河床底部泥沙时,研究者通常在河底铺设一层高浓度的含沙层,假设在该含沙层在此浓度下的泥沙启动与沉降达到相对平衡㊂该含沙层内外的颗粒运动分别采用推移质及悬移质的输运模型独立计算,而高浓度含沙层与底部流场的相互作用则通过拖曳力公式进行计算[37]㊂考虑到含沙层的浓度及厚度需依赖物理试验成果,可采用pick up函数作为河床底部的边界条件[38]㊂b.颗粒离散元描述法(DEM)㊂颗粒离散元描述法可直接对河床泥沙颗粒进行模拟,考虑泥沙颗粒间的碰撞及摩擦,精细描绘河床表面每个泥沙颗粒的运动轨迹㊂DEM在计算过程中需对每个颗粒跟踪计算并对流场和颗粒的运动进行耦合求解:在一个时间步长内,先计算流场并将流场数据作用于颗粒场,再计算颗粒场运动并将颗粒场的分布反馈给流场;在新的颗粒场分布条件下,再计算下一个时间步的流场,依次循环㊂因此,DEM会消耗大量计算资源且难以模拟整个冲刷过程㊂用DNS模型获得冲刷初期的墩周水动力细节,并用DEM捕捉泥沙颗粒的运动(如泥沙的间歇运动㊁跳跃㊁滑动等)[31]㊂Ji等[32]以DNS⁃DEM描述泥沙颗粒的运动,揭示了泥沙颗粒运动与紊流猝发间的密切关系,结合精细的数值成果讨论了泥沙启动的机理㊂4.2.3 冲刷坑的动态跟踪目前多采用动网格技术追踪河床的变化过程[37,39]㊂动网格技术可以满足底部河床边界随冲刷进行而变化的情况,但网格变化过程不可避免对计算精度造成影响㊂浸没边界法(IBM)[32]在处理复杂的流固耦合问题上具有刻画边界简便,计算效率高,不用修改计算网格等优点,还可满足对复杂泥沙边界的处理,在局部冲刷数值模拟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㊂目前对网格的细化㊁网格的灵敏度㊁捕获紊流分辨尺度最佳网格大小等问题仍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35]㊂4.3 经验类方法估算局部冲刷深度的经验公式众多,其中绝大部分是基于顺直水槽㊁单一桥墩而非桥墩群[40]㊁恒定流㊁非黏性单一河床质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所建立的,运用不同公式对同一工况进行计算的局部冲刷深度值也会有较大的差异㊂近年来出现了以人工神经网络[41⁃42]为代表的数学方法估算局部冲刷深度㊂数学方法不涉及冲刷的具体物理过程,能模拟输入参数与最终冲刷深度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㊂利用数学方法估算局部冲刷深度的精度取决于训练数据集的质量及数学方法所用的算法,并受限于计算资源㊂Toth等[41]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比了实验室数据集与现场实测数据集的训练成果,发现基于现场实测数据集的训练成果的精度不高㊂因天然河道中影响冲刷的因素众多㊁相关冲刷数据不全面及算法局限,目前该方法运用于工程实际问题的成果少有报道㊂5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天然河道墩周局部冲刷由于其极端复杂性,冲刷过程较高精度的模拟预测还需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㊂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a.天然河道中不同的冲刷形式往往同时发生且相互影响[7]㊂需结合实际工况合理耦合相关冲刷影响因素[43⁃44],结合冲刷机理,研究冲刷规律㊁影响因素,确定计算方法㊂b.局部冲刷的数值模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需探索水流桥墩泥沙相互作用机理,提高近床面水沙作用过程及泥沙通量模拟的能力㊂c.根据实验室冲刷数据㊁实际桥渡冲刷数据,分析桥梁水毁案例,建立桥渡冲刷数据库,对众多经验公式运用于我国不同地区桥梁冲刷的准确性及适用范围进行探讨,为桥梁设计及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㊂参考文献:[1]阚译.桥渡冲刷[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822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7卷[2]DANIEL I.Risk assessment of existing bridge structures[D].Cambridge:University of Cambridge,2004.[3]ARNESON L A,ZEVENBERGEN L W,LAGASSE P F,et al.Evaluating scour at bridges,fifth edition[R].Cambridge: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2012.[4]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 2015[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5]MELVILLE B W,COLEMAN S E.Bridge scour[M].Colorado:Water Resources Publication,LLC,2000.[6]LI J.Physical modelling of pier scour in a constricting channel[D].Ottawa:University of Ottawa,2014.[7]齐梅兰,郐艳荣.河床溯源冲刷影响下的桥墩冲刷[J].水利学报,2017,48(7):791⁃798.(QI Meilan,KUAI Yanrong.Pierscour under influence of headcut erosion of sand pit[J].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2017,48(7):791⁃798.(in Chinese))[8]UNGER J,HAGER W H.Down⁃flow and horseshoe vortex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 embedded bridge piers[J].Experiments inFluids,2007,42(1):1⁃19.[9]DIAB R.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scouring around piers of different shape and alignment in gravel[D].Egypt:Darmstadt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1.[10]DEY S,RAIKAR R V.Characteristics of horseshoe vortex in developing scour holes at Piers[J].Journal of HydraulicEngineering,2007,133(4):399⁃413.[11]DARGAHI B.The turbulent flow field around a circular cylinder[J].Experiments in Fluids,1989,8(1/2):1⁃12.[12]MUZZAMMIL M,GANGADHARAIAH T,GUPTA A K.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 horseshoe vortex induced by a bridgepier[J].Water Management,2004,157(2):109⁃119.[13]王玲玲,张凤山,唐洪武.平原河道桥墩阻水比与壅水特性关系[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5):386⁃392.(WANG Lingling,ZHANG Fengshan,TANG Hongwu.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blocking ratio and backwater for bridge piers on plain rivers[J].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16,44(5):386⁃392.(in Chinese)) [14]GRAF W H,YULISTIYANTO B.Experiments on flow around a cylinder:the velocity and vorticity fields[J].Journal ofHydraulic Research,1998,36(4):637⁃654.[15]KIRKIL G,CONSTANTINESCU S G,ETTEMA R.Coherent structures in the flow field around a circular cylinder with scourhole[J].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2008,134(5):82⁃84.[16]SHEN H W,SCHNEIDER V R,KARAKI S S.Local scour around bridge piers[J].Journal of the Hydraulics Division,1940,95(1):1919⁃1940.[17]RAUDKIVI A J,ETTEMA R.Effect of sediment gradation on clear water scour[J].Journal of the Hydraulics Division,1977,103(10):1209⁃1213.[18]DEVI Y S,BARBHUIVA A K.Bridge pier scour in cohesive soil:a review[J].Sādhanā,2017,42(10):1803⁃1819.[19]BREUSERS H N C,RAUDKIVI A J.Scouring:hydraulic structures design manual series[M].Amsterdam:August AiméBalkema,1991.[20]MELVILLE B W.local scour at bridge abutments[J].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1992,118(4):615⁃631.[21]ETTEMA R.Scour at bridge piers[D].Auckland:University of Auckland,1980.[22]LEE S O,STURM T W.Effect of sediment size scaling on physical modeling of bridge pier scour[J].Journal of HydraulicEngineering,2009,135(10):793⁃802.[23]林呈.桥梁水力灾害学[M].台北:科技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2.[24]LIU H.Hydrodynamic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construction of sea⁃crossing bridges[J].Journal of Hydrodynamics,2006,18(3):13⁃18.[25]TSENG M H,YEN C L,SONG C C put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flow around square and circular piers[J].International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2015,34(3):207⁃227.[26]GE L,SOTIROPOULOS F.3D unsteady RANS modeling of complex hydraulic engineering flows,I:numerical model[J].Journalof Hydraulic Engineering,2005,131(9):809⁃820.[27]陈永平,刘家驹,喻国华.潮流数值模拟中紊动黏性系数的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1):39⁃43.(CHEN Yongping,LIU Jiaju,YU Guohua.A study on eddy viscosity coefficient in numerical tidal simulation[J].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02,30(1):39⁃43.(in Chinese))[28]WILCOX D A.Simulation of transition with a two⁃equation turbulence model[J].Aiaa Journal,2015,32(2):247⁃255.[29]KHOSRONEJAD A,KANG S,SOTIROPOULOS F.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 of local scour around bridgepiers[J].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2012,37(1):7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