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忧患意识由来已久

合集下载

忧患意识及在忧患意识下中国文人的文学创作

忧患意识及在忧患意识下中国文人的文学创作

浅析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摘要:作为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忧患意识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中从未有所间歇,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寒士,无不从中汲取到力量。

它是抽象的精神文化性的内容,但是它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客观世界,诸如语言、行为,当然还有很重要的那就是文人的文学创作,他们从中得到的却又不仅仅是力量,同时还寻找到创作的灵感,也正是文人,他们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又将我们的民做文化不断加以完善,甚至升华。

关键词:忧患意识中国文化历史发展文人士子济世救民文学创作所谓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而将世界、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人类、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

忧患意识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概念,其在中国文化中也由来已久,可以说,我们这个国家文化发展了多少年,忧患意识就跟随发展了多少年,它是我们文化血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从产生之初便长远而且深刻的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所以在作者看来,我们应该并且有必要对其进行了解和探索。

关于中国文化中忧患意识的发轫问题,学术界有着比较统一的说法,一般认为在中国古代神话这种文学形式出现之初即已有之,在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一卷中即有“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慎重的忧患意识”【1】的说法,只是在当时的历史形态下,它当是一种无意识的存在形式。

无疑,《中国文学史》中的论断是有一定依据的,在中国大量的神话中,始祖神话、洪水神话以及发明创造神话中就多有表现人民在遇到洪水、旱灾和野兽时不懈努力、勇敢斗争情形的,比如在《山海经-海内经》中记载:,洪水滔天。

鲧窃帝之息壤意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足布土以定九州。

神话中,天帝命鲧、禹治水和鲧禹的行为都无不透射出深沉的忧患意识。

随着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忧患意识也发展到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这便是儒家思想的形成期,这段时期是不得不提出来加以说明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考点归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考点归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考点归纳摘要:一、引言1.介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2.强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二、忧患意识的来源1.我国古代哲学家的思想2.现代社会的挑战与机遇三、忧患意识的作用1.激发潜能,促进个人成长2.增强国家竞争力,推动社会发展四、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忧患意识1.学会反思,总结经验教训2.树立目标,保持进取心3.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五、结论1.总结忧患意识的重要性2.呼吁大家积极培养忧患意识,为个人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正文:一、引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句古老的谚语,它传达了忧患意识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

在如今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忧患意识的价值,并努力培养这种意识。

二、忧患意识的来源忧患意识源于我国古代哲学家的思想,他们认为,只有在困难和压力面前保持警惕,才能不断进步。

孟子曾说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这句话强调了忧患意识对于国家存亡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的推进、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环境问题等,都要求我们具备忧患意识,以应对各种挑战。

三、忧患意识的作用忧患意识具有激发潜能、促进个人成长的作用。

当人们具备忧患意识时,他们会更加珍惜时间,努力提高自己,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同时,忧患意识也能增强国家竞争力,推动社会发展。

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国家,会积极寻求改革和发展,以应对外部压力和内部问题。

四、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忧患意识首先,要学会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只有通过反思,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找到改进的方法。

其次,树立目标,保持进取心。

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才会有前进的动力。

最后,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困难面前不断成长,提高自己。

五、结论总之,忧患意识对于个人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积极培养忧患意识,为个人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
一、忧患意识探源
“忧”,《说文》解释为:“忧,心动也,从心尤声”。《辞源》把“忧”解释为“忧患、担心;疾病”。
“患”,《说文》解释为:“患,优也,从心。”有优患、担优、祸害、灾难等义。《辞源》则把“患”解释为优虑、灾患、忧患、疾病等。
“忧患”一词最早见于战国中期的《易传》和《孟子》。《周易·系辞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川《孟子·告子章句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优患,而死于安乐也。”Lzl“忧患”一词虽出现较晚,但优患意识的产生却要早得多。“忧患意识,不同于作为原始宗教动机的恐怖、绝望。……忧患心理的形成,乃是从当事者对吉凶成败的深思熟虑而来的远见;在这种远见中,主要发现了吉凶成败与当事者行为的密切关系,及当事者在行为上所应负的责任。优患正是由这种责任感来的要求以己之力突破困难而尚未突破时的心理状态。所以优患意识,乃人类精神开始直接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也即是精神上开始有了人的自觉的表现。’r (3120-21
忧患意识
论文关键词:道德主体 忧患意识 儒家
论文摘要:忧患意识产生于殷周时期。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的主体意识开始走向自觉。直面苦难的责任感和“天人一体”的悲情,转变成“穷变通久”的誓愿,是忧患意识嬗变为道德理想的关键。中国人的忧患意识引发的是一个道德秩序,即在“天命”、“天道”的层层下贯中.“敬德”、“明德”使人最后在自己的真正主体中实现自我肯定。
西方文化中的“天命”观念,与中国传统的“天命”观大不相同。西方文化中的“天命”,对于人类是永远可望而不可及的。他们只讲神差遣耶稣来拯救人类,却并不讲“天命之为性”而正视人自己的觉悟。西方文化中的天人关系,依然停滞于宗教的形态,没有如中国的孟子一样,发展出天人合一的哲学。中国哲学从先秦的孔子开始,注重人的道德主体性,到了孟子的性善论,人的真实主体性得以确立,从此中国传统哲学进入牟宗三所说的“道德形而上学”的漫长时期,这种道德形而上学以“心性”为核心范畴,主导着中国哲学的发展。

中国人的忧患意识-2019年精选文档

中国人的忧患意识-2019年精选文档

中国人的忧患意识一.忧患意识的"昨天"文化心态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完整的表现形式。

尽管我们将文化心态剖析为一系列的元素,但是其产生和发展都是包围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忧患"一词产生于先秦时期,战国中期以前,"忧""患"是单独使用的,中期之后二字连用,最早见于《易经》和《孟子》。

徐复观先生认为"忧患意识"产生的时间早于"忧患"一词产生的时间,认为中国古代的忧患意识发端于殷末周初。

在中国,"以礼入法,礼法结合"而礼的很重要一部分即为道德。

牟宗三先生曾说过:"中国哲学之重道德性是根源于忧患的意识。

中国人的忧患意识特别强烈,由此种忧患意识可以产生道德意识。

"佛说万事皆有因,忧患意识在中华民族文化心态中根深蒂固,那么忧患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呢?从经济上来看,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百姓靠天吃饭,在古代变幻莫测的各种自然天气面前,没有发达的科技水平,百姓只能万事提前准备,做到留有余地、有备无患,方可保一年的好收成,保证全家温饱。

就像《舌尖的中国》一样,渔夫们把网孔拉大,只打捞大鱼,将小鱼有意放生,以保证明年的好收成。

从制度上来看,中国长期处于封建制国家中,宗法制、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等一系列制度维系起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统治秩序,家国天下的政治格局使大多数人不满,忧患随之而来。

从阶级层面来看,孔子作为"士"阶层的创始人和代表,身处逆境,际遇不顺,深处礼崩乐坏的大变动时代,虽四处奔走,却没有得到国君的信任,但却成为了杰出的政治家。

如孔子般怀才不遇的"士"阶层萌发了精神上的跃动,蕴蓄着一种坚强的、奋发的精神。

从哲学方面来看,《周易》强调"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强调事情无论再顺利也会有起伏,也会有坎坷。

论中国古代文人忧患意识

论中国古代文人忧患意识

论中国文人的忧患意识中国自古以来便流传着居安思危这个成语,它告诫我们不要被安全舒适的环境所麻痹心智,要时时未雨而绸缪,防止祸患的发生。

其实很多这样的言论都表现了这样一种精神,即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和文化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炎黄子孙们秉承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凭借着高远的目光而不安于舒适勇于进取的伟大精神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

从而,忧患意识深深扎根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敦促我们永远要充满危机感,并奋发向上。

在古代的社会中,这种忧患意识更加表现在文人阶层中,即文人们将所处时代中切身感受表达在自己的作品中,不管诗词曲还是画中处处都可见。

而在岁月流逝和朝代更替之中,文人作品所传达的忧患意识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对自我人生状态和发展的反思追求;对广大劳动者命运的担忧及对统治者们荒淫腐败的劝诫和鄙视;对外族入侵国土的英勇抵抗以及忘国后的悲痛。

《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这就反映了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强调一切先从自我修起,只有自身拥有好的知识和品德后才能向更高处拓展,即治国平天下。

于是很多文人在作品中都抒发了对自我成长的重视,体现了自我在追求才德过程中的一些美好愿望或者教训。

对人生美好品德的向往在《论语》之中表现的尤为之多。

论语是孔子口述而由其弟子总结编撰而成,其中描写了一些孔子与其弟子们发生的小故事,而孔子之言全面而深刻的反映了美德。

其中也运用了大量的君子和小人的对比,强调了为人以德的重要性。

例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句话表现君子以不光明磊落为戒,做人要坦坦荡荡。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从这里面反映了社会角色中所应该遵从的品德,即竭尽全力孝顺父母,对国君应该用生命来奉献,而对待朋友必须守信。

安而不忘危中国思想中的忧患意识

安而不忘危中国思想中的忧患意识

安而不忘危中国思想中的忧患意识发布时间:2015/5/180:14:13来源:中国文化报“忧患”意识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特色之一,内容丰富,影响深远。

关于古代“忧患”意识,已有不少学人作过研究,现在有条件对此进行归纳。

同时在某些观点上加以深化,例如关于“忧患”意识的历史分析,就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道德情操的表述我们打开先秦、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典籍,可以看到,当时“百家争鸣”中的各个学派几乎都有它们自己的忧、乐观。

例如孔子这样表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学而》)不注重道德品质的提高,不切磋学问,不按道义的原则去行动,有了过错不能及时改正——这些就是他目睹春秋末期现实状况而产生的忧虑。

与“忧”相对的是“乐”。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经常看到并且宣扬别人的长处和优点,结交有高尚品格的朋友,踏踏实实地培育自己的德行——这三种就是对人有益的快乐呀。

孔子的“忧”与“乐”主要指“君子”体现在学业和品行上的高尚情操。

他夸赞自己的学生颜回:颜回身居陋巷,生活艰苦,在“人不堪其忧”的状况下能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实在是贤明的君子!孔子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学而》)。

这些论述发人深省,它们奠定了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理论基础。

孔子为人的思想感情提出了道德标准,而情感与道德的结合就称之为高尚的情操。

对于人的道德情操的重视,正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

“忧患”——人生价值观的核心战国中期,儒家思想发展到孟子的时候,“忧”与“乐”逐渐具有了理论形态,成为儒家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

它超越了个人道德情操的范围,带有理论的抽象性和普遍性。

因此,所谓“忧患”意识便成为人生价值观的简洁表述。

孟子从历史中举出若干有成就的人,说明他们都是从忧患和痛苦中磨练出来的。

论中国共产党执政忧患意识的生成逻辑

论中国共产党执政忧患意识的生成逻辑

论中国共产党执政忧患意识的生成逻辑
中国共产党执政忧患意识的生成逻辑,主要是基于对国家的发展状况的认识。

首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认识到中国经历了数十年的落后,社会发展进程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为了赶上发达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认识到必须加快发展步伐,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其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认识到,要实现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以促进社会的进步。

最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认识到,要实现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的政治体系,以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安全。

因此,中国共产党执政忧患意识的生成逻辑,是基于对国家发展状况的认识,以及为了实现发展而必须改变传统体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政治体系的认识。

忧患为话题的作文

忧患为话题的作文

忧患为话题的作文忧患意识是一种深刻的社会心理现象,它源于人类对未知的恐惧和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的担忧。

在历史的长河中,忧患意识一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一、忧患意识的起源与发展忧患意识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初期,那时的人类面对自然灾害和生存挑战,产生了对未来的担忧。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意识逐渐演变为对国家、社会乃至个人命运的担忧。

在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如孔子、孟子等都强调了忧患意识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忧患意识是治国安民的基础。

二、忧患意识的社会作用忧患意识在社会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它既是社会成员对可能危机的警觉,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

在国家层面,忧患意识促使领导者和政策制定者提前规划,预防和减少社会动荡和经济危机的发生。

在个人层面,忧患意识促使人们为未来做准备,提高个人适应变化的能力。

三、忧患意识与创新精神忧患意识与创新精神紧密相连。

正是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现状的不满,激发了人们探索新知识和新方法的热情。

历史上的许多发明和发现,都是在人们试图解决实际问题和预防未来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

因此,忧患意识是创新的重要源泉。

四、忧患意识的现代意义在现代社会,忧患意识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种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经济危机等,都对人类社会构成了挑战。

忧患意识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从而采取行动,共同应对挑战。

同时,忧患意识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五、结语忧患意识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它使人类能够预见未来,准备应对挑战。

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忧患意识,是确保个人、社会乃至国家能够持续发展和繁荣的关键。

通过教育和文化传承,我们应该培养和强化这种意识,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忧患意识:中国梦的深层意蕴

忧患意识:中国梦的深层意蕴

提要:中国梦的深层意蕴是一种忧患意识:首先,中国梦的提出是基于一种忧患意识,包括历史使命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其次,中国梦的本质蕴含一种忧患意识,包括不甘贫穷落后、捍卫民族尊严、牵挂人民福祉的忧患意识;再次,中国梦的实现必须有一种忧患意识,包括忧道、忧党、忧国、忧民、忧能等内容。

关键词:忧患意识中国梦深层意蕴忧患意识:中国梦的深层意蕴□杨振闻2015年4月Apr.,20152015年第4期No.4,2015观察与思考OBSERVATION AND PONDERATION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锐意进取,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路。

这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思想。

这一战略思想的深层意蕴,就在于一种饱含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的忧患意识。

一、中国梦的提出是基于一种忧患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率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成员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明确提出来的。

当然,这一梦想并非从这一天才开始产生,而是由来已久,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根本主题,承载了几代中国人的理想追求和忧患意识。

回顾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蒙受了百年的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争,中国人民遭受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真正是苦难深重、命运多舛。

”①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蹂躏下沦为“没落中国”。

这与古代中国特别是大唐盛世的“辉煌中国”形成巨大历史反差。

这种反差激起中国人深深的忧患意识。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等无不体现了中国人民想迅速改变落后挨打命运的强烈愿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了近代以来中国的最强音。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思想,不仅是对中国历史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中国现实国情的清醒认识。

人生要有忧患意识

人生要有忧患意识

人生要有忧患意识展开全文忧患意识就是指在平安优越的环境下,要想到患难困苦,居安要思危,防患于未然。

忧患意识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就是忧患意识。

有了这种意识,我们就能求生,就能发展,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人生就能富有色彩;我们的前途就会光明璀璨。

政府官员要有忧患意识,要忧国忧民,为国家着想,替百姓分忧。

古往今来,凡存有这种思想的官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受人民欢迎。

中国古代北宋时期高官范仲淹曾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被人们千古传颂,至今仍有很大影响。

范仲淹一生为官,不居功,不自傲,为国家为百姓做了许多有意的事情,直至晚年,死于赴任途中。

他的忧患意识,不知影响了多少代人。

在现代社会中,焦裕禄、孔繁森等人民公仆,做出了超越前人的奉献。

他们的事迹感动了不少名人志士。

他们为中华崛起而奔波,为人民的生活富裕而忙碌。

他们的精神受到了人民的尊敬。

国家和人民需要他们这样的人。

然而,也有许多政府官员,不思进取,吃喝玩乐,甚至是贪赃枉法,大搞腐败之风。

他们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替自己着想。

他们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取己所需,为己所用,一生贪图享乐,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无奈他们中有些人乐极生悲,被人揭发,被人举报,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这正反两反面的经验教训,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

企业家要有忧患意识。

一个企业要生存,要壮大,关键在于企业当家人的苦心经营。

当今世界,市场竞争激烈。

企业家应该时刻想到不测风云。

如果在竞争中取胜,企业就会兴旺发达,就能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

如果在竞争中遭受失败,企业就会一蹶不振,甚至破产。

于国家于人民都不利。

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只有质量能上台阶,企业才能发展壮大。

海尔集团在当初创业时,曾有不少冰箱质量不合格。

公司总裁张瑞敏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担忧,他曾当着众多职工的面,砸碎了许多质量差的冰箱。

从此,公司员工上下一条心,向质量要效益,靠质量生存发展,使企业树立了名牌形象,质量效益双丰收。

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

浅析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爱国主义思想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忧患意识传统。

不仅有孔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哲学,还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情怀。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怀有强烈忧患意识的有识之士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乐章。

忧患意识,向来是一个团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不可或缺的精神来源;而文人,在古代,也可以说是知识分子,从来都是各种组织团体的核心领导。

如果这两种因素碰撞在了一起,那么就意味着他们所在的这个历史阶段已经孕育出一种叫做“文化”的东西。

因此,在这偌大的宇宙洪荒中,纵然比中华文化更早更强大的理应不少,但却多数不可幸免的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而我们,因为有着这样的精神以及核心得以延续自己的民族之根。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不同的地点甚至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所有的文人都有着同样敏感的心,无论是昌平盛世,还是动荡年代,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征战沙场,他们都可以用独特而敏锐的视角传达出对于那个年代、那个社会的或悲哀或自豪或喜悦或感叹,这就是他们带给我们的忧患意识。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工整的句式,通俗的表述,并因完全表达了将人民社会放在第一位把忧患意识放在第一位的主张思想而流传后世。

文天祥的宁死不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接将诗人内心白热化了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毫不保留的释放出来,也通过这样一个方式呼吁他人。

从周到清,封建社会历史悠久,诗歌的发展跌宕起伏,文人多命运多舛,但是他们因为有着对文字的执着,心中都有着同样的信念:文学可以承载精神力量!他们用文人天生的敏锐感触身周事态变化,预言或防范潜伏的危机,于是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国家的热爱;用这种精神呼唤君王的警醒;用这种力量拯救苍生,改变命运!这就是文人的强大,强大的忧患意识,非常人所能及。

中国人的忧患意识由来已久

中国人的忧患意识由来已久

中国审美文化精神之忧患中国人的忧患意识可以说是由来已久。

最初,自人类觉得被火烧过的私物比生的美味的时候,就想以后没货了怎麽办,就无法迟到输死了,于是想尽办法燥火,然后就有了砖木取货,并有了留下火种的意识。

显然,这种忧患意识在人类学会用火的时候就有明显体现。

相传我国远古“唐虞时代”,氏族民主制奉行“群众议征”,曾一度出现“士传言过,熟人帮遇到,商旅抑郁时”的盛况。

唐虞时代也就出现路不拾遗、国泰民康、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的社会情况。

这也是上位者拥有忧患意识所得来的斐然成效。

纵观历史,中国人总是在治世与乱世中轮回,作为中国的圣人——孔子的思想最具忧患意识。

我们都知道《论语》中讲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诸多方面。

其中最令人深思的便是忧患意识。

孔子对他的弟子最大的教育,并非做人的技巧,行事的手段,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其中尤为值得大书特书的即是“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孔子一切言行的最初出发点,深处乱世的孔子,提出了一个乱世与治世都无法回避的根源问题——忧患。

正是由于有“忧患意识”,孔子才提出了他所理想的精神诉求——仁、义、孝、诚、信、爱,他希望他的学生和后人以此为本,在忧患之中永远立于“不惑”。

谈到孔子,我们不免想到孟子,如果说孔子的思想最具忧患意识。

,那么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精准指出了忧患意识的历史作用。

汉乐府里也有一句诗“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是忧患意识的最佳佐证。

这些先驱者的忧患意识可以说给我们以后国人的审美文化精神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中国人有了深重的忧患意识。

当然,也不排除中国人一直没有某一种固定而长期的宗教信仰的原因。

就像西方国家有着持久的宗教信仰,即是信念上有了一种支持。

它们认为一切都是神的旨意,是主的安排,他们可以信赖、依赖于这样一个伟大的力量,所以就不那么感到忧虑了。

而中国人没有这种信念的支撑就只能依靠自己,难免会感到天地苍茫,个人渺小而无助,这也更加加重了中国人的忧患意识。

历史上的忧患意识

历史上的忧患意识

历史上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特色之一,内容丰富,影响深远。

道德情操的表述我们打开先秦、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典籍,可以看到,当时“百家争鸣”中的各个学派几乎都有它们自己的忧、乐观。

例如孔子这样表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不注重道德品质的提高,不切磋学问,不按道义的原则去行动,有了过错不能及时改正――这些就是他目睹春秋末期现实状况而产生的忧虑。

与“忧”相对的是“乐”。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经常看到并且宣扬别人的长处和优点,结交有高尚品格的朋友,踏踏实实地培育自己的德行――这三种就是对人有益的快乐呀。

孔子的“忧”与“乐”主要指“君子”体现在学业和品行上的高尚情操。

他夸赞自己的学生颜回:颜回身居陋巷,生活艰苦,在“人不堪其忧”的状况下能够“不改其乐”,实在是贤明的君子!孔子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这些论述发人深省,它们奠定了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理论基础。

孔子为人的思想感情提出了道德标准,而情感与道德的结合就称之为高尚的情操。

对于人的道德情操的重视,正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

人生价值观的核心战国中期,儒家思想发展到孟子的时候,“忧”与“乐”逐渐具有了理论形态,成为儒家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它超越了个人道德情操的范围,带有理论的抽象性和普遍性。

因此,所谓“忧患”意识便成为人生价值观的简洁表述。

孟子从历史中举出若干有成就的人,说明他们都是从忧患和痛苦中磨练出来的。

比如,舜出身于农家,后来成为一国之君;胶鬲遭遇战乱,以贩卖鱼盐为生,后来周文王提拔了他,为周朝做出了很大贡献;孙叔敖隐居在海滨,楚庄王推举他做令尹,有很大的政绩。

这些事例说明,对于人来说,如果没有“忧患”的磨练,没有失败教训的反思,要培养出刚强意志和奋发精神,那是不可能的。

孟子将这些道理提到人生哲学的高度加以总结,写出了自古以来中国人都熟知的一句名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忧患足以使人生存发展,安乐足以使人沉沦死亡。

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

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

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打开中华民族的历史,赫然在目的是两个字:“忧患”,有的来自自然界,也有的来自社会群体和个人。

众所皆知,在近代历史中,中华民族被所有世界列强所欺凌,但他没有被任何一个侵略者征服、消灭,相反,他终于找到了民族复兴之路。

这是因为,中华民族自身有一种生机,有一种永不衰竭的活力,可称之为民族精神,而忧患意识恰恰就是民族精神在思想理论上的一种结晶和表现。

2010年清明祭陵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清明·感恩与社会和谐”,这便于学者从更加宽阔的历史背景发掘祭黄帝陵的感恩意蕴,进一步探讨中华文化基本理念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清明”传统节日被称为“民族感恩节”,不是没有道理的,其实质就是不忘中华民族的忧患历史和民族奋斗史。

如果离开“民族忧患”,就无法理解“民族感恩”的深刻内容;同样,离开民族的和谐理想,也就难以认清民族为之奋斗的目标。

因此,将“忧患”与“和谐”联系起来思考,是有必要的。

孔子的“忧”与“乐”如果要对人的道德情操进行分类,用中华文化中的两个理念“忧”与“乐”来表述,最为恰当。

忧乐观实际是价值观。

作为中华古代优秀文化代表的孔子,多次讲述自己的“忧”与“乐”。

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作为“君子”,不注意自己道德品质的提高,不切磋学问,不按照道义的原则去行事,有了过错不能及时改正——这些就是孔子目睹春秋末期社会现实情况而产生的忧虑。

孔子有“忧”也有“乐”,比如他的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夸赞自己的学生颜回:他身居陋巷,生活艰苦,在“人不堪其忧”的状况下能够“不改其乐”,坚持追求道德和学业上的进步,实在是一位贤明的君子呵!孔子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如何看待中国文化中一以贯之的“忧患意识”300字作文

如何看待中国文化中一以贯之的“忧患意识”300字作文

如何看待中国文化中一以贯之的“忧患意识”300字作文案例一:《孟子》中写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今有言“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忧患意识从古至今都被人们所重视,心存忧患,才能得长久生存。

居安,需思危。

一味地沉溺于享乐,会使我们停滞不前。

长久如此,将会一无所获。

比尔·盖茨曾对她的下属语重心长地说:“不要看我们公司如此辉煌壮大,即便如此,我们也可能在一夜之间垮台!”一个人在做世界首富时尚且如此,“忧患意识”更应常存于每个人心中。

居安思危,方能享得住长远。

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不少青少年趁着青春,整天吃喝玩乐,胸无大志。

我不由得想起了“十几死,八十埋”这句话。

但梦总是要醒的,西方的炮火震碎了清政府的美梦,也震开了中国的大门。

忧患行事需慎独。

《文子·精诚》中写道:圣人不惭于景,君子慎独也。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需更谨慎行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

从内心中慎独,心生敬畏之心,就有了忧患意识。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常怀忧患意识,敬畏之心,个人与国家便可安存。

案例二:一个动物,是需要具备忧患意识的,一个人,一个企业,也是需要具备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无论我们是什么,这是都是我们都需要具备的。

这是一只野生的麻雀,它轻轻的落在了人类房子的屋檐下。

人类的小孩看到了它,偷偷地从家里的米缸里抓出一大把的.米,慢慢的撒在了地板上。

这是如此低级的伎俩,它一眼就看穿了这个小孩的打算。

它终于失去了忧患意识,它已经把自己最初的想法抛到了脑后。

现在,它看到米粒,就冲了下来,毫无顾忌地在小孩的面前啄着米粒。

它丝毫没有注意到前面是一个笼子,它只看到了那里的米粒,它飞了进去,然后就在也出不来了。

在许多国人眼里,海尔这个成功企业已经很强大,很了不起了。

然而,海尔还是保留了很强的“忧患意识”。

在处于最辉煌的时候,他们还在为着不知道将要发生与否的最坏的消息做着尽可能充分完善的准备。

黄俊杰:中国人为什么充满忧患意识-凤凰网国学2019年7月1日

黄俊杰:中国人为什么充满忧患意识-凤凰网国学2019年7月1日

中国人为什么充满忧患意识黄俊杰凤凰网国学2019年7月1日https:///c/7nx25J63mTI现代学者基本上都同意,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大概跃动于公元前第十一世纪。

当时的周王朝的统治者—周公、文王、武王却没有胜利者的傲慢,他们充满了一种戒慎恐惧的心情。

《尚书˙酒诰》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

越庶国:饮惟祀,德将无醉。

惟荒腆于酒,不惟自息乃逸,厥心疾很,不克畏死,辜在商邑,越殷国灭,无罹。

我们今天读中国的古代经典—尚书,里面看周公的许多演讲,像“周诰”、“酒诰”,屡次告诫周民族,他们之所以能够得到天命,乃是因为他们工作勤奋,他们饮酒有节,他们不酗酒。

周公又告诉他的子民,为什么商民族为什么会失去天命呢?因为他们酒池肉林,这个像商纣王那样,所以就被天所抛弃了。

当代新儒家徐复观先生创造一个名词,叫做“忧患意识”。

这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忧患意识”,和犹太基督宗教的“恐怖意识”,就是人要向上投注到上帝,作为祂的子民,经由上帝的怜悯,而得到救赎;以及与佛教的“苦业意识”,都构成强烈的对比。

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他首先一针见血指出,生命的本质是苦,然后这个“苦”是“果”,然后再分析,造成这个“果”的“因”在于“集”。

然后他又指出,我们要修行,要得到的“果”是“灭”,灭就是“解脱”。

你要得到这一个灭,这个果呢,那你就要种“因”,种因就是要“道”,你就要“求道”、要“修道”。

这种佛教的苦业意识,耶教的恐怖意识,都和我们儒家的忧患意识,构成强烈对比。

因为忧患意识是一种道德意识,他和耶教、佛教的宗教意识,是有明显的对比的。

我们可以说,儒释道的人文精神,都共同的肯定“主体性”,但是他们同中有异。

儒家所讲的主体性,以“健动为本”。

他们致力于化成世界,要转化世界,要使世界更美好,他们相信自我的转化,可以完成世界的转化。

他们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此“经世”这个字,这个名词,是儒家的通关密语。

忧患意识是中国文化的根基

忧患意识是中国文化的根基

忧患意识是中国文化的根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国有忧患意识,说起来有三千年了,记载最早的,可以上溯到周代。

今天,人们不断能听到“忧患意识”这个词。

说起来,中国人具有这种意识,至少有三千年了。

这种意识明确地见之于历史记载,当在周代。

周人传说自己的先祖是“弃”。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后稷,名弃。

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

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

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因名曰弃。

上述神话也能说明,周人族群相信,人生有风险,但命运也是可以把握的。

比如“弃”本来是弃儿,但他不怨天尤人,取得了人生的成功:小时候做游戏就“好种树麻、菽,麻、菽美。

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

这一才能引起尧的关注,“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是为后稷,所谓农业之王——“社稷”一词中的“稷”就是指他。

但是,周人还有更大的不幸,后稷的儿子就被驱逐,逃亡到“豳”或“邠”,不得不在戎狄包围中讨生活。

这样的生存状态是艰辛的,周人特有的精神气质也正是在这种艰苦环境中磨炼出来的。

周人对明天、对未来,不敢有确定的.把握,上天随时可能降下灾祸,但他们没有通过对神的崇拜来缓解命运无常的焦虑、紧张,而是回到自己身上,寻找解决之道。

这是一种相当彻底的人文主义、理性主义的心智。

周人以此应对不确定的命运,形成了一种意识,那就是“忧患意识”,由此而形成一种生活态度,那就是“敬”。

正如徐复观先生所说:“尤其是一个敬字,实贯穿于周初人的一切生活之中,这是直承忧患意识的警惕性而来的精神敛抑、集中,和对事的谨慎、认真的心理状态。

”周人面对一件事情,总是保持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严肃地对待它,审慎地处理它,对于未来可能的风险则尽可能地做好应对的准备。

上述理性精神、忧患意识、刻苦节制的性格,随着周人替代殷人成为天下共主,而逐渐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并被儒家予以理论化,构成中国文化的基底。

说“忧患”

说“忧患”

说“忧患”“患,忧也,从心。

”从个人到国家,从人类社会到宇宙自然,人心之忧,无处不在,忧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古人说:“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早在先秦,我国就有了治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比喻,这种思想被概括为居安思危。

越是在形势大好的时候,人们越容易迷失方向;越是在事业的高峰,人们越容易产生骄傲情绪。

忧患意识可以使我们防患于未然;可以使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事业上克勤克俭,严以律己;可以激励我们发奋图强,抗争命运。

忧患意识意味着顺境中的未雨绸缪,繁荣中的居安思危。

忧患意识,是国家长治久安之大计,也是一个民族发展腾飞的先决条件之一。

历史上因为没有忧患意识造成的严重后果举不胜举。

清政府闭关自守,毫无忧患意识,八国联军一入侵,就直插北京,国土丧失,条约横飞,耻辱至极;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敌北方游猎民族之势,一再退让,大片国土丧失,也是没有忧患意识而造成灾难的事例。

项羽的失败,李煜的被捉,《红楼梦》中贾府的破落,李自成的兵败,皆出于无忧患意识。

而有了忧患意识就有了崛起与振兴的源头;越王勾践,臣薪尝胆,终得化败为胜。

刘邦鸿志,会用良将,终成霸业之基。

我国建国之初,力主研制原子弹、氢弹,终于在沙漠荒原中爆炸成功,国家安全基石己稳。

日本时时有忧患意识,把从中国进口的煤炭藏于海中以作备用资源。

他们不时壮大自己的科技实力,从儿童就开始忧患之教。

我国的创建节约型社会,倡导科学发展观,提出自主创新战略,也是忧患意识的体现。

XX年“两会”期间,xx总理强调,共产党人更要有忧患意识,这样才能在激烈竞争的时代大潮中不被淘汰,才能在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只有居安思危,反骄破满,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不迷失方向。

大到国家、集体、小到家庭、个人,都应当树立忧患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审美文化精神之忧患
中国人的忧患意识可以说是由来已久。

最初,自人类觉得被火烧过的私物比生的美味的时候,就想以后没货了怎麽办,就无法迟到输死了,于是想尽办法燥火,然后就有了砖木取货,并有了留下火种的意识。

显然,这种忧患意识在人类学会用火的时候就有明显体现。

相传我国远古“唐虞时代”,氏族民主制奉行“群众议征”,曾一度出现“士传言过,熟人帮遇到,商旅抑郁时”的盛况。

唐虞时代也就出现路不拾遗、国泰民康、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的社会情况。

这也是上位者拥有忧患意识所得来的斐然成效。

纵观历史,中国人总是在治世与乱世中轮回,作为中国的圣人——孔子的思想最具忧患意识。

我们都知道《论语》中讲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诸多方面。

其中最令人深思的便是忧患意识。

孔子对他的弟子最大的教育,并非做人的技巧,行事的手段,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其中尤为值得大书特书的即是“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孔子一切言行的最初出发点,深处乱世的孔子,提出了一个乱世与治世都无法回避的根源问题——忧患。

正是由于有“忧患意识”,孔子才提出了他所理想的精神诉求——仁、义、孝、诚、信、爱,他希望他的学生和后人以此为本,在忧患之中永远立于“不惑”。

谈到孔子,我们不免想到孟子,如果说孔子的思想最具忧患意识。

,那么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精准指出了忧患意识的历史作用。

汉乐府里也有一句诗“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是忧患意识的最佳佐证。

这些先驱者的忧患意识可以说给我们以后国人的审美文化精神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中国人有了深重的忧患意识。

当然,也不排除中国人一直没有某一种固定而长期的宗教信仰的原因。

就像西方国家有着持久的宗教信仰,即是信念上有了一种支持。

它们认为一切都是神的旨意,是主的安排,他们可以信赖、依赖于这样一个伟大的力量,所以就不那么感到忧虑了。

而中国人没有这种信念的支撑就只能依靠自己,难免会感到天地苍茫,个人渺小而无助,这也更加加重了中国人的忧患意识。

总览中国文化时,这种忧患意识常出现于诗文篇章中,。

鲁迅的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阿Q正传》、《药》、《故乡》中都体现出了鲁迅强烈的忧患意识。

这些都是拥有忧患意识所带来的益处。

然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具有两面性,这种忧患意识也不例外。

就拿近年时间发生的事例来说,忧患意识也给我没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自从2012上映以来,关于世界末日的讨论日趋激烈。

我记得那时候到哪都能听到什么世界末日到了等等言论,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恐慌。

还记得非典的时候,人们就抢盐抢得不亦乐乎,而到了日本大地震时又开始抢盐,说是盐里面含有碘,可以抗辐射。

还有情流感的时候,人们疯抢白醋。

而通过对我们中国的这种审美文化精神---忧患意识的论述,我们不禁要反思一下,想想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这种审美文化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