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006611404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006611404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1、在西方新闻界,以形象生动的手法,将新闻事件、人物、场景、气氛等具体、生动地再现出来的报道形式,被称为()A、特稿B、专访C、通讯D、消息2、评析新闻作品时,所谓“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体现的是下列哪两种思维方式的辩证统一? ()A、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B、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C、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D、发散思维与统摄思维3、下列与新闻工作相关的文献中,要求“最有力量的意见乃是一种无形的意见”的是()A、《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B、《在(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上的讲话》C、《关于部队的报纸工作》D、《人人要学会写新闻》4、“美国星际航行员阿姆斯特朗今天晚上格林威治时间2时26分成了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这段导语的特点是()A、流水帐式B、故弄玄虚C、开门见山D、高度概括5、“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籍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主要表述的是作品研究者的()A、客观性B、主观性C、发散性D、统摄性6、新闻报道《领导干部的楷棋——孔繁森》的体裁是()A、消息B、通讯C、特写D、公告7、下列不符合新闻语言的总体要求的是()A、准确严谨B、专业性强C、简炼明白D、鲜明生动8、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报道对象是()A、张海迪B、志愿军战士C、李素丽D、人民警察9、下列有关新闻主题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它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B、它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C、所有的新闻作品,都要求有深刻的主题统帅D、它体现了新闻作品所具有的新闻价值10、下列作品中,以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报道对象的是()A、《别了,“不列颠尼亚”》B、《春夜》C、《相思正是吐黄时》D、《小城风光更迷人》11、下列对于新闻作品表现手法的表述,其中不当的是()A、不同新闻体裁在表现手法上并无特殊要求B、新闻作品中常用的基本表现手法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C、好的表现手法的运用,有利于增强新闻作品的说服力、感染力D、描写手法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12、下列著名记者中,以揭露清末民初官场黑幕而闻名的是()A、黄远生B、穆青C、范长江D、邵飘萍13、“倒金字塔结构”一般应用于()A、通讯B、特稿C、消息D、深度报道14、解释性报道的重点在于下列新闻要素中的哪一个要素? ()A、WhatB、WhenC、HowD、Why15、下列作品中属于风貌通讯的是()A、《记鲁迅》B、《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C、《华美窗帷的后面》D、《断电使纽约陷于一片黑暗》二、多项选择题16、西方新闻记者在写作时对可读性是很下功夫的,他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有()A、不畏艰险,想方设法亲赴第一线B、亲身经历、观察、体验新闻事件C、发挥想象设置悬念D、挖掘出有声有色的情节E、注重现场感17、下列新闻作品中,在结构方面具有“双线条”特征的有()A、《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B、《水面下的桥梁》C、《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D、《世界最佳急诊室》E、《核弹元勋的“三子”》18、新闻作品的共性包含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之中,它们包括()A、真实B、准确C、迅速及时D、针对性E、指导性19、报道中增加一些必要的说明和解释,其目的主要是为了()A、使报道显得更为专业与深刻B、交代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C、揭示新闻事实与周围事实的联系与影响D、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新闻事实E、能够更好地显示作者意图20、决定新闻报道的题材范围广泛性的主要因素有()A、新闻内容的丰富性B、新闻的社会功能的多样性C、各国新闻事件的差异性D、新闻的重大影响力E、新闻表现形式的丰富性三、简答题21、如何对一个新闻作品进行新闻主题方面的分析?22、新闻作品的个性特点通常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3、新闻的真实性应当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四、论述题24、试述《水城威尼斯》这篇新闻作品的主要特点。

10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自考真题】

10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华盛顿邮报》的“水门事件”报道,其报道形式属于(B)A. 解释性报道B.调查性报道C.消息D.通讯2. 下列关于新闻作品共性与个性的表述,错误的是(C)A. 好的新闻作品要善于在所报道的人和事的特殊性屮发现个性B. 表现形式上的求新是求得新闻作品个性的重要方式之一C. 只要具备了鲜跚突出的个性,这篇新闻作品就一定是好作最D. 新潞作晶的共性包含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之中3. 下列关于新闻作品中,采用了纵横式结合的结构是(A)A.《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B.《醒来,铜陵》C.《美丑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D.《取下神像挂地图》4. 在消息《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的导语部分,描写美画贸易代表向口本通产大臣赠送竹刀的细节,这样写法的主要目的在于(B)A.这是整场谈判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应写入导语B.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往下阅读C. 表明两国谈判代表之闻深厚的私人请谊,展现美日两霞嚴好的合作关系D. 深化、提炼主题,表明两国闻贸易关系的紧张5. 下列作品中,以“抗美援朝”志愿军为报道对象的是(D)A.《相思正是吐黄时》B.《生命的支柱》C.《在烈火中永生》D.《谁是最可爱的人》6. 研究新闻作晶,所应采取的科学态度是要坚持(A)A.实事求是B.不断检验C.去伪存真D.深入批判7. 新闻报道追求“可读性”的主要目的在于(B)A.使报道的主题更加深入B.使报道对读者更其感染力C.使报道的意义更为凸显D.使报道中的专业知识更加通俗8. 下列关于描写手法,表述不正确的是(B)A. 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现场描写等类型B. 描写的作用在于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发展经过及结果C. 好的描写可以生动有力地表现新闻随容稻主题D. 恰当地运用描写手法,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9. 下列作品中为著名记者法拉奇所写的是(C)A.《日本签字投降》B.《火葬——甘地永存》C.《英迪拉.甘地》D.《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10. 迅速辨刚和捕捉事物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的新闻价值的大小的能力,被称为(B)A.理论素养B.新闻敏感C.政治素养D.新闻本源11. 下列作品中,较为大塑地运用了历史背景豹是(C)A.《经济学家赶集》B.《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C.《中原我军占领南阳D.《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12. 新闻与生俱来的属性是(B)A.生动B.真实C.简洁D.深入13. 按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屠次趣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这种消您结构模式被称作(D)A.时间顺序结构B.悬念式结构C.并列式结构D.倒金字塔结构14. “载若主副食和淡水旳拖船一离码头,永天糯连的商中画海风超浪涌,拖船像一叶小舟被大海随意撼上浪尖又甩迸涌谷,使人顿觉天在旋转。

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课程代码:0065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A.《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B.《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C.《天下新闻》D.《察世俗每月统记传》2.在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A.《天下新闻》B.《各国消息》C.《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D.《蜜蜂华报》3.中文近代报刊上的第一篇新闻学论文《新闻纸略论》发表的报刊是()A.《天下新闻》B.《各国消息》C.《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D.《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4.在我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英文报刊是()A.《中国之友》B.《香港记录报》C.《广州记录报》D.《中国丛报》5.我国最早使用铅字印刷的中文报刊是()A.《遐迩贯珍》B.《香港新闻》C.《六合丛谈》D.《申报》6.我国最早的译报是()A.《澳门新闻纸》B.《昭文新报》C.《蜜蜂华报》D.《广州记录报》7.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近代报纸是()A.《朝报》B.《邸报》C.《小报》D.《昭文新报》8.《循环日报》的创办人是()A.魏源B.郑观应C.洪仁玕D.王韬9.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报纸是()A.《开智录》B.《苏报》C.《民报》D.《中国日报》10.刊登梁启超反对复辟帝制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的杂志是()A.《民国》 B.《大中华》C.《甲寅》D.《新世界》11.1921年2月到1922年2月间,周恩来采写的旅欧通信连载在天津()A.《大公报》 B.《益世报》C.《民国日报》D.《晨报》12.《向导》周报的创刊时间是()A.1920年11月B.1922年9月C.1923年6月D.1925年6月l3.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是()A.《少年》月刊B.《中国青年》周刊C.《先驱》半月刊D.《新青年》季刊14.《显微镜下之醒狮派》一文的作者是()A.恽代英B.戴季陶C.瞿秋白D.肖楚女15.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A.上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B.哈尔滨广播电台C.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D.北京燕声广播电台16.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的机关刊物是()A.《集纳批判》B.《十字街头》C.《文艺新闻》D.《文化月报》17.红色中华通讯社诞生的时间是()A.1927年10月10日B.1931年11月7日C.1931年12月11日D.1937年1月29日l8.延安《解放日报》的第一任社长是()A.陆定一B.廖承志C.博古D.杨松19.为《新华日报》题写报头的国民党元老是()A.戴季陶B.于右任C.郭沫若D.冯玉祥20.香港《华商报》连载的韬奋长篇纪实报告题目是()A.《祖国十年》B.《抗战以来》C.《萍踪忆语》D.《经历》21.1946年5月在邯郸市创刊的中共晋冀鲁豫边区中央局机关报是()A.《人民日报》B.《新华日报》C.《邯郸日报》D.《晋冀鲁豫日报》22.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香港创办的第一份党报是()A.《正报》B.《华商报》C.《前进报》D.《联合日报》23.1948年l0月,《大公报》社评《由新民报停刊谈出版法》的作者是()A.王芸生B.张季鸾C.徐铸成D.胡政之24.新华社评论《别了,司徒雷登》的作者是()A.毛泽东B.刘少奇C.吴冷西D.胡乔木25.新闻总署主持的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新闻工作会议的召开日期是()A.1950年3月29日至4月16日B.1951年l2月5日至8日C.1952年8月5日至9月10日D.1954年6月1日至5日26.1956年间一度改名为《教师报》并迁北京出版的上海报纸是()A.《新民报》B.《文汇报》C.《大公报》D.《新闻日报》27.1957年“大鸣”、“大放”时期,《光明日报》的总编辑是()A.罗隆基B.章伯钧C.徐铸成D.储安平28.毛泽东逝世后,“四人帮”以“梁效”名义写的《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的文章,最早发表在()A.《人民日报》 B.《光明日报》C.《解放军报》D.《红旗》杂志29.1895年创刊的台湾第一份近代报纸是()A.《台湾府教会公报》B.《台湾新报》C.《台湾日报》D.《台湾日日新报》30.1962年10月正式开播的台湾第一家电视公司是()A.台湾电视公司B.中国电视公司C.中华电视公司D.中国广播公司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2021年4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

全国2021年4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

2021年4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在政治上A.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原则B.以领导意见为准C.和党中央保持一致D.全新全意为党中央服务2.邓小平在《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一文中指出: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A.人类命运的缔造师B.人类灵魂的工程师c.人类命运的工程师D.人类灵魂的缔造师3.尽管“倒金字塔”结构把最重要的事实首先告诉了读者,但它本身缺少A.悬念B.背景c.结尾D.话题4.分析新闻作品中的语言,还需注意的是:一般来说,记叙事实要A.文辞优美B.明快畅达c.真实客观D.客观有力5.细节看起来似乎是细微末节的东西,但是经过精心选择,恰当描写,却能细节不细,含蕴丰富,增强报道的A.可读性和耐看性B.思想性和可读性C.思想性和灵活性D.灵活性和生动性6.把新闻作品的内容反映出来的方式是A.新闻事实B.新闻主题c.表现手法D.逻辑修辞7.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理论的A.实体化B.根本内容C.具体化D.核心内容8.新闻作品研究中的差异性,反映了人们对新闻需要的A.客观性B.真实性c.多样性D.平衡性9.《生命的支柱》被读者认为是所有报道张海迪的通讯中最成功的一篇,它发表于A.《华夏文摘》B.《人民日报》c.《青年文摘》D.《中国青年报》10.新闻作品研究是一个完整的A.创新活动B.精神活动c.分析活动D.探索活动11.短通讯《钱被风刮跑之后》曾被评为当年A.全国最佳新闻一等奖B.全国十佳新闻一等奖c.全国新闻报道奖一等奖D.全国好新闻一等奖12.新闻作品既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反过来又对社会实践产生巨大的A.反馈作用B.指导作用C.强制作用D.回馈作用13.时代对新闻作品的影响,不仅反映在内容上,也反映在A.实际问题上B.表现形式上c.客观现状上D.真实状况上14.新闻价值中一个可变的因素是A .新鲜性c.及时性D.迅速性15.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严格遵循的依据是A.权威论断B.客观条件c.客观事实D.科学理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分,共10分。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人要学会写新闻》的作者是()A、陆定一B、陶铸C、胡乔木D、范长江2、下列关于新闻语言的表述,正确的是()A、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是生动、形象B、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客观、简练、通俗、生动C、由于追求简练,因此新闻语言难免枯燥与呆板D、可读性是新闻语言的首要追求3、中国报道史上对通讯文体的发展作出过开拓性贡献的著名记者是()A、王韬B、邵飘萍C、梁启超D、黄远生4、作品分析时“唯理论”容易造成的弊端是()A、拘泥于新闻作品的共性特征,甚至断章取义、各取所需B、将局部经验当作普遍规律C、过于强调作品的个性,忽略新闻作品的共性要求与特征D、过于关注文采,而忽视新闻作品的社会价值5、下列新闻作品中,属新华社著名记者郭玲春代表作的是()A、《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B、《相思正是吐黄时》C、《生命的支柱》D、《“妈妈教我放鸭子”》6、评析新闻作品时,所谓“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体现的是下列哪两种思维方式的辩证统一?()A、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B、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C、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D、发散思维与统摄思维浙00661#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第1页共5页7、通讯名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所运用的结构形式是()A、倒金字塔结构B、纵横式结合的结构C、时间顺序结构D、悬念式结构8、“载着主副食和淡水的拖船一离码头,水天相连的南中国海风起浪涌,拖船像一叶小舟被大海随意抛上浪尖又甩进涌谷,使人顿觉天在旋转。

”——这一段文字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是()A、描写B、议论C、叙述D、抒情9、“甲骨文是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中国商王朝的史官用刀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现行汉字的雏形,也是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考前试题和答案00661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考前试题和答案00661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考前试题和答案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报道的是我国第几枚运载火箭发射时的情景()A. 第一枚B. 第二枚C. 第三枚D. 第五枚【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2题《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趣横生》一文中的阿西和亚妮的身份是()A. 两只小熊猫B. 两只小狗C. 两位知名画家D. 两个小朋友【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3题《记鲁迅》的作者是()A. 斯诺B. 史沫特莱C. 爱伦堡D. 比昂尼克【正确答案】 B本题分数1分第4题穆青笔下的劳动英雄赵占魁写于()A.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B.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C.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D.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5题报道“水门事件”的两位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来自哪一家新闻机构()A. 《纽约时报》B. 《华盛顿邮报》C. 《新闻周刊》D. 美联社【正确答案】 B本题分数1分第6题作者对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事件、现象和问题等表达自己的看法、意见和态度,以深入揭示事物的内在含义的写作手法是()A. 叙述B. 说明C. 议论D. 抒情【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7题《经济学家赶集》一文中的经济学家是()A. 吴敬琏B. 历以宁C. 薛兆丰D. 薛暮桥【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8题《春夜》这篇特写主要表现的是()A. 人物B. 景物C. 场面D. 事件【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9题下列成功运用人物对话表现主人公性格的新闻是()A. 《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B. 《抢菜记》C. 《小城风光更迷人》D. 《从邮局看变化》【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10题消息《别了,“不列颠尼亚”》中的“不列颠尼亚”是指()A. 港口名字B. 港督别名C. 英国皇家游轮名D. 港督专用轿车名【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11题西方新闻界一般将时效性强、比较重要的事情报道称作()A. 软新闻B. 硬新闻C. 特稿D. 电讯【正确答案】 B本题分数1分第12题对重大事件或正在发展进行的事件而作的追踪报道,称为()A. 调查性报道B. 解释性报道C. 特稿D. 连续报道【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13题《世界最佳急诊室》中的急诊室主要收治()A. 癌症病人B. 心脏病病人C. 意外创伤病人D. 酗酒过量的人【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14题《师魂》一文中所写的田沛发老师,来自()A. 贵州省B. 广东省C. 四川省D. 广西自治区【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15题采用点面结合、尾笔点睛、深化主题的写作方法的新闻作品是哪一篇()A. 《京郊出现“科学热”》B. 《滦河水向天津奔来》C. 《抢菜记》D. 《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正确答案】 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7月全国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及答案解析

7月全国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者在考察新闻作品的社会效果时,应具有()A.参与意识B.大局意识、全局观念C.批判意识D.建设意识2.《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这篇新闻作品的体裁是()A.长篇通讯B.深度报道C.大特写D.新闻述评3.下列关于新闻语言的表述,错误..的是()A.新闻语言要求准确严谨B.不同的新闻体裁对新闻语言的要求不同C.简练明了是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D.新闻要追求现场感和生动性,因而新闻语言要求以描写为主、议论为辅4.下列对新闻作品研究过程中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读者对新闻作品的认识序列,是先有感性认识,然后才发展为理性认识C.二者互相渗透,我中有你,你中有我D.对新闻作品标题、语言的分析,与对主题、角度的分析不同,前者主要是依靠感性认识,后者主要是依靠理性认识5.消息《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的个性,最突出地体现在()A.标题拟定B.题材选择C.背景运用D.表现手法6.新闻作品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是()A.描写B.议论C.叙述D.抒情7、下列新闻作品中突出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的是()1A.《<甲骨文合集>十三册全部出齐》B.《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C.《别了,“不列颠尼亚”》D.《醒来,铜陵!》8.下列关于新闻作品主题的表述,错误..的是()A.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B.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内容的核心C.新闻主题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D.新闻作品都有其特定的主题思想9.新闻作品《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属于()A.人物通讯B.工作通讯C.风貌通讯D.事件通讯10.在西方,以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是()A.调查性报道B.解释性报道C.新闻特稿D.事件通讯11.社会生活、消费类的报道在西方属于()A.硬新闻B.软新闻C.社会新闻D.动态新闻12.下列不同类型的事实中,不构成...解释的事实是()A.动态性事实B.简历性事实C.环境性事实D.数据性事实13.要想获得新闻的可读性,首先应该()A.尽可能多用形容词与副词,以使新闻语言更加生动B.设法亲临一线采访,体验新闻事件,挖掘出有声有色的情节C.报道手法以描写为主,辅以客观叙述D.在写作时尽可能注入感情,以情感人14.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报道《藏匿的数十亿美元与社会动乱的征兆》属于()A.揭露性报道B.追踪性报道C.解释性报道D.现场性报道15.《中国救荒史》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记者()A.范长江B.邹韬奋C.邓拓D.吴晗16.下列作品属于新闻特写的是()2A.《访“葡萄常”》B.《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C.《春夜》D.《“一厘钱”精神》17.《论联合政府》的作者是()A.马克思B.恩格斯C.邓拓D.毛泽东18.下列作品属于工作通讯的是()A.《并非鱼草之争》B.《华美窗帷的后面》C.《水城威尼斯》D.《春夜》19.下列作品中,记者没有直接发表议论,但“寓观点于事实之中”的是()A.《英迪拉·甘地》B.《日本签字投降》C.《菜价追踪》D.《一本充满自我批评精神的新书》20.《彭德怀印象》的作者是()A.范长江B.穆青C.埃德加·斯诺D.约翰·里德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006611910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006611910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1.在西方新闻界的分类中,消费类报道一般属于A.硬新闻B.软新闻C.综合新闻D.时政要闻2.下列作品中,作者为邹韬奋的是A.《中国我军占领南阳》B.《别了,“不列颠尼亚”》C.《祁连山北的旅行》D.《华美窗帷的后面》3.迅速辨别和捕捉事物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的新闻价值的大小的能力,被称为A.理论素养B.新闻敏感C.政治素养D.新闻本源4.下列新闻作品中,采用了纵横式结构的是A.《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B.《醒来,铜陵》C.《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D.《取下神像挂地图》5.我国境内出现近代中文报纸的时间是A.19世纪30年代B.19世纪晚期C.20世纪早期D.20世纪20年代6.一般而言,新闻报道时效性和新闻价值之间的关系是A.事实发生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距离越短,新闻价值越小B.时效性和新闻价值之间没有关联C.事实发生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距离越长,新闻价值越小D.所有的新闻,都是越快越好7.新闻作品分析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是A.理性认识是作品分析的起点,是感性认识的基础B.感性认识是对理性认识的飞跃和深化C.二者是互不干涉的两种独立认识形式D.二者不能截然分开,相互交叉,前后互补8.下列对于新闻语言的概括,不恰当的是A.要尽可能不厌其烦地将每一个细节都交待清楚B.要做到准确严谨,恰如其分地反映所报道的客观事物C.要鲜明生动D.要简练明白,晓畅明了,通俗易懂9.《华盛顿邮报》的“水门事件”报道,其报道形式属于A.解释性报道B.调查性报道C.消息D.通讯10.下列作品中,以“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为报道对象的是A.《相思正是吐黄时》B.《生命的支柱》C.《在烈火中永生》D.《谁是最可爱的人》11.作品《春夜》的体裁是A.消息B.深度报道C.特写D.调查报道12.下列思维方式,属于宏观思维的是A.从微小细部入手,求得对事物的深入发掘B.努力提出新见解、新问题的进取性思维方式C.寻找出某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的思维方式D.突破、超越所观察的事物本身,从更大的时间空间范围展开纵向和横向的思索13.《访“葡萄常”》的作者是A.梅阡B.邓拓C.穆青D.范敬宜14.在西方,重点回答新闻事实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将来如何发展的一种报道形式是A.消息B.通讯C.特写D.解释性报道15.研究新闻作品,应采取的科学态度是A.实事求是B.不断检验C.去伪存真D.深入批判二、多项选择题16.决定新闻报道的题材范围广泛性的主要因素有A.新闻内容的丰富性B.新闻社会功能的多样性C.各国新闻事件的差异性D.新闻的重大影响力E.新闻表现形式的丰富性17.下列有关导语的表述,正确的有A.导语出现于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期间B.第一代导语的特点是时、地、人、事、因等诸要素俱全C.20世纪30年代以后,出现了只突出最有新闻价值、最能激起人们兴趣的部分要素的第二代导语D.导语的作用在于开门见山地表明记者对所报道事件的思考与观点E.随着新闻写作的日益成熟,导语已逐渐减少使用18.下列新闻作品中,以人物为主要对象的有A.《“妈妈教我放鸭子”》B.《写在绢帕上的诗》C.《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D.《“飞天”凌空》E.《核弹元勋的“三子”》19.近半个世纪来,西方特稿写作呈现一个趋势,即在遵守客观性原则的前提下A.增强对比内容的描写B.注重衍生知识介绍C.描写新闻故事的现场气氛D.刻画新闻人物的性格E.安排新闻故事的情节发展20.新闻作品的个性特点一般表现在A.鲜明的时代特色B.作品中的人与事的特殊性C.表现形式的求新性D.作品语言运用的特色E.作者的写作背景三、简答题21.新闻真实性的要求有哪些方面?22.如何分析一篇新闻作品的主题?四、论述题23.试论述《断电使纽约陷于一片黑暗》的主要特色。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知识考点(00661)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知识考点(00661)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知识考点(00661)一、常考点(多见单选、多选、填空)1.《别了,不列颠尼亚》报道了什么事件?香港回归。

2.《京郊出现科学热》中出现的人的职业?大学教授廉平湖。

3.《水域威尼斯》的开头: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域,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今天,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

4.《从邮局看变化》写的是哪个地方的事?时间是?1980年的乌鲁木齐5.《日本签字投降》的采访方式是?现场观察6.《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由四篇短小通讯组成,其中的第一句话都是对其内容的概括,其内容分别是:①记者王建国、侯业扬、钱钢自某发射场报道我国第一枚动载火箭发射情景称;①我国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在高空顺利地完成了级间分离、关机等一系列程序,精确地沿着预定轨道飞完了全程。

①从我国本土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飞越了万里长空,今天在这里准备地落入了预定海域。

①当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在这里重返大气层距离海面三千米至四千米高度时,装有火箭飞行重要参数的仪器仓,自动从弹体弹射出来,打开降落伞,发出无线电定向信号,穿过去层,向洋面飘落。

7.《“飞天”凌空》中描写的人物的职业是?跳水运动员。

8.《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可爱啊!”》运用的表现手法是:拟人。

9.《写在绢帕上的诗》的作者是:其主题是?作者:柏生。

主题:表现了邓拓与丁一岚之间的文字缘,革命情。

10.《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是由外国哪家著名通讯社发布的?法新社。

11.求异思维是什么?是一种朝着不同方向、沿着不同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常常冲破思考的习惯范围,激发非习惯的联想,从而引出更多更深刻的信息,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最大的功能是求异。

12.毛泽东的作品有:《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沙》。

13.穆青的作品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水城威尼斯》。

14.《欧洲金融界进入大竞争时代》是什么类型的报道?解释性报道。

15.《巴西获得美洲杯赛冠军》的结构是?倒金字塔结构:以重要程度或受众观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较重要的往前放,次要的往后放。

【自考真题】最新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外教育简史考试真题含参考答案(自考必备) (2)

【自考真题】最新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外教育简史考试真题含参考答案(自考必备) (2)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外教育简史考试真题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简史试题课程代码:00464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记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中国私学的兴起,发端于A.商代B.西周C.春秋D.战国2、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我国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A.国学B.乡学C.党庠D.州序3、荀子主张教育要培养的理想人格是A.大儒B.鸿儒C.君子儒D.雅儒4、先秦时期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理想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5、南朝宋文帝时,开设的专科学校是A.律学B.画学C.书学D.医学6、为保证门阀世族的特权,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所新创立的学校是A. 国子学B.四门学C.太学D.鸿都门学7、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A. 天命论B.“致良知”说C.三纲五常D.中庸思想8、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在全国施行的近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戍学制9、近代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A.梁漱溟B.陶行知C.晏阳初D.陈鹤琴10、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中,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训的学校是A.延安大学C.鲁迅艺术学校B.抗日军政大学D.陕北公学11、在“七艺”中智者派创立的学科被称作A. “六艺”B. “五艺”C. “四艺”D. “三艺”12、中世纪神学哲学化最高阶段的产物是A.经验神学B.经验哲学C.神学哲学D.经院哲学13、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教育家伊拉斯谟著有的主要代表作是A.《教学论》B.《巨人传》C.《散文集》D.《愚人颂》1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非国教派教育家创立的具有近代课程性质的学校,被称为A.学院B.学园C.学员D.学校15、1862年《毛雷尔拨地法》规定,美各州凡有国会议员1人,联邦政府就拨给州土地A. 2万英亩B. 3万英亩C. 4万英亩D. 5万英亩16、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根本性指导原则是A. “教育适应社会”B. “教育适应经济”C. “教育适应政治”D. “教育适应自然”17、1947年法国以“现代化、民主化”目标制定的包括六条内容的教育改革方案是A.统一学校制度方案B.戴高乐教育改革法案C. 郎之万教育方案D.郎之万-瓦降教育方案18、德国魏玛共和时期,义务教育的年限为A. 6-12 岁B. 6-13 岁C. 6-14 岁D. 6-15 岁19、1958年的美国《国防教育法》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以加强国防力量,拨款有A. 6亿多美元B. 7亿多美元C. 8亿多美元D. 9亿多美元20、德国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赖伊非常重视“感受-加工-活动”的过程,他的教育理论也被称为A. “感受教育学”B. “加工教育学”C. “行动教育学”D. “知觉教育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全国2018年10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8年10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8年10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及答案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华盛顿邮报》的“水门事件”报道,其报道形式属于(B)A.解释性报道B.调查性报道 C. 消息 D.通讯2.下列关于新闻作品共性与个性的表述,错误的是(C)A.好的新闻作品要善于在所报道的人和事的特殊性中发现个性B. 表现形式上的求新是求得新闻作品个性的重要方式之一C. 只要具备了鲜蹰突出的个性,这篇新闻作品就一定是好作最D.新潞作晶的共性包含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之中3.下列关于新闻作品中,采用了纵横式结合的结构是(A)A.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B.《醒来,铜陵》 C.《美丑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D. 《取下神像挂地图》4.在消息《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的导语部分,描写美画贸易代表向日本通产大臣赠送竹刀的细节,这样写法的主要目的在于(B)A. 这是整场谈判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应写入导语B.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往下阅读C. 表明两国谈判代表之闻深厚的私人请谊,展现美日两霞鼹好的合作关系D. 深化、提炼主题,表明两国闻贸易关系的紧张5.下列作品中,以“抗美援朝”志愿军为报道对象的是(D)A.《相思正是吐黄时》 B.《生命的支柱》 C.《在烈火中永生》D.《谁是最可爱的人》6.研究新闻作晶,所应采取的科学态度是要坚持(A)A.实事求是 B.不断检验 C.去伪存真D.深入批判7.新闻报道追求“可读性”的主要目的在于(B)A.使报道的主题更加深入 B.使报道对读者更其感染力C.使报道的意义更为凸显D. 使报道中的专业知识更加通俗8.下列关于描写手法,表述不正确的是(B)A.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现场描写等类型B.描写的作用在于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发展经过及结果C. 好的描写可以生动有力地表现新闻随容稻主题D.恰当地运用描写手法,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9.下列作品中为著名记者法拉奇所写的是(C)A.《日本签字投降》 B.《火葬——甘地永存》 C. 《英迪拉.甘地》D. 《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10.迅速辨剐和捕捉事物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的新闻价值的大小的能力,被称为(B)A.理论素养 B.新闻敏感 C. 政治素养D.新闻本源11.下列作品中,较为大量地运用了历史背景豹是(C)A.《经济学家赶集》B.《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 C.《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D.《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12.新闻与生俱来的属性是(B)A.生动 B.真实C.简洁D.深入13.按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屠次趣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这种消您结构模式被称作(D)A.时间顺序结构B. 悬念式结构 C.并列式结构D.倒金字塔结构14.“载若主副食和淡水昀拖船一离码头,永天糯连的商中画海风超浪涌,拖船像一叶小舟被大海随意撼上浪尖又甩迸涌谷,使人顿觉天在旋转。

2018年04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及答案

2018年04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对我国通讯文体作出了开拓性贡献,正式奠定了通讯文体在报纸上的地位的著名记者是( C )A.刘少少B.徐铸成C.黄远生D.邵飘萍2.下列新闻作品中,属于郭超人的代表作品是(A)A.《英雄髓上地球之巅》B.《华美窗帷的后面》C.《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D.《谁是最可爱的人》3.以简洁的文字、简明扼要的方式及时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文体是(A)A.消息B.解释性报导C.评论D.深度报道4.《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的作者是(A)A.胡乔木 B.陆定一 C.郭超人 D.范长江5.常用来对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或人物的有关背景材料进行介绍和解说的表现手法是(D)A.叙述 B.议论 C.描写 D.说明6.下列关于新闻重要性的表述,错误的是(C)A.新闻的重要性,是由它所蕴含的意义决定的,不单纯取决于题材的大小B.重要性是新闻价值中的一个可变因索C.考察新闻的重要性时,出发点应该是报道者对该事件的理廨和评价D. 由于新闻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不同,作用不同,因此会导致人们对新闻重要性在认识上的差异7.关于退缓式导语的说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D)A.它是第一代导语B.它是第二代导语C.它出现于19世纪中期D.它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8.《祁连山北的旅行》一文的作者是(A)A.范长江B.邹韬奋C.邵飘萍D.埃德加·斯诺9.下列关于西方新闻文体中的“特稿”,表述不当的是(B)A.特稿是西方新闻写作中的一种特殊文体B.特稿的主要作用在于迅速、简明地报道最新事实C.特稿是以形象生动的手法,将新闻事件、人物、场景、气氛等具体、生动地再现出来的报道形式D.在广义上,西方的特稿包括除消息、评论外的所有新闻文体10.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接近性,是指(C)A.报道刊发的时闻要最大限度地接近于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阅B.报道者在采访过程中要与采访对象尽可能在心理上接近,以更好地了解采访对象C.新阚事实与受众在地理上或心理上的距离越接近,新闻价值越大D.新闻报道的主题要和通过采访收集的事实材料贴近11.“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今晚在日内瓦以坎特向桥本赠送一把竹刀的戏剧性场面开始“——这条导语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C)A.描写 B.议论 C.设置悬念 D.运用对比12.《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的报道方式是(C)A.调查性报道 B.解释性报道 C.连续报道 D.补充报道13. 评析新闻作品时,所谓“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体现的是下列哪两种思维方式的辩证统一?(A)A.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 B.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C.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D.发散思维与统摄思维14.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原则是(B)A.重要性原则 B.党性原则 C.时新性原则 D.专业原则15.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报道的是(B)A.《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B.《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C.《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D.《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0661)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o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l分,共l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对我国通讯文体作出了开拓性贡献,正式奠定了通讯文体在报纸上的地位的著名记者是A.刘少少 B.徐铸成C。

黄远生 D.邵飘萍2.下列新闻作品中,属于郭超人的代表作品是A.《英雄髓上地球之巅》 B.《华美窗帷的后面》C.《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D.《谁是最可爱的人》3.以简洁的文字、简明扼要的方式及时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文体是A.消息 B.解释性报遴C.评论 D。

深度报道4.《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的作者是A.胡乔木 8.陆定一C,郭超人 D.范长江5.常用来对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或人物的有关背景材料进行介绍和解说的表现手法是A.叙述 B.议论 C.描写 D。

说明6.下列关于新闻重要性的表述,错误的是A.新闻的重要性,是由它所蕴含的意义决定的,不单纯取决于题材的大小B.重要性是新闻价值中的一个可变因索C.考察新闻的重要性时,出发点应该是报道者对该事件的理廨和评价D. 由于新闻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不同,作用不同,因此会导致人们对新闻重要性在认识上的差异7.关于退缓式导语的说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它是第一代导语 B. 它是第二代导语C.它出现于19世纪中期 D.它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8.(<祁连山北的旅行》一文的作者是A.范长江 8.邹韬奋 C.郡飘萍 D. 埃德加·斯诺9.下列关于西方新闻文体中的“特稿”,表述不当的是A.特稿是西方新闻写作中的一种特殊文体B.特稿的主要作用在于迅速、简明地报道最新事实C.特稿是以形象生动的手法,将新闻事件、人物、场景、气氛等具体、生动地再现出来的报道形式D.在广义上,西方的特稿包括除消息、评论外的所有新闻文体10.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接近性,是指A.报道刊发的时闻要最大限度地接近于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阅B.报道者在采访过程中要与采访对象尽可能在心理上接近,以更好地了解采访对象C.新阚事实与受众在地理上或心理上的距离越接近,新闻价值越大D.新闻报道的主题要和通过采访收集的事实材料贴近11.“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今晚在日内瓦以坎特向桥本赠送一把竹刀的戏剧性场面开始“——这条导语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描写 B.议论C.设置悬念 D.运用对比12.《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的报道方式是A.调查性报道 B.解释性报道C.连续报道 D.补充报道13. 评析新闻作品时,所谓“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体现的是下列哪两种思维方式的辩证统一?A.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 B.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C.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D.发散思维与统摄思维14.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原则是A.重要性原则 B.党性原则C.时新性原则 D.专业原则15.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报道的是A.《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B.《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C.《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D.《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6.下列作品中,以记载重大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有A.《上海严寒》 B.《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C.《日本签字投降》D.《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E.《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17.新闻作品的个性特点一般表现在下列哪几个方面?A.鲜明的时代特色 B.作品中的人与事的特殊性C.表现形式的求新性 D.作品语言运用的特色E.作者的写作背景18.党性原则要求我们在分析评价新闻作品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A.掌握跨文化分析比较妁科学方法B.尊重事实,坚持真理,敢于讲真话、讲实话C.避免研究、评价新闻作品时的主观性、随意性D.真正做到对党负责,对社会主义事业负责,对读者和作者负责E.获得一定的新闻采写实际体验19.新闻作品的个性最突出之处在于A.真实性 B.特殊性 C.个别性 D.可看性 E.重要性20.实事求是是A.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 B.毛泽东思想的精髓C.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D.小康社会理论的精髓E.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唯一出发点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l6分。

21. 新闻作鼯趼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22. 新闻作晶形式的分析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5分,共30分。

23.试分析新闻作品《武汉酉望江堤巍然锁大江》的主要特色。

24.试述《记鲁迅》这篇新闻作品的主要特点。

五、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29分。

25.这是一篇体育新闻报道,请分析(一)本文使用了哪几种报道手法;(二)本文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请注意与你曾经阅读过的体育新闻报道傲相应对比。

答题要求:论点明确,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600字左右的评析短文,标题自拟。

为独立代表团籀下奥运历史首佥。

但他最想升起自已的国旗澎湃新闻记者束承蛊2016.O8.12 21:35来自奥运站在最离领奖台上,49岁的传奇射击运动员费哈德.阿尔德哈尼深情地亲吻麓金牌。

颁奖仪式上,他没有像普通人一样望糟高处的国旗,那个地方并没有他祖国科威特国旗,只有~蕊国际奥委会会旗。

个人第六次奥运之擦,这位在科威特国内辜受威望的军人终于帮助祖罾赢得了奥运历史第一枚金牌,然而这枚金牌却只能被计算归人独立代表团。

心中苦闷。

有谁能知?任何场合下,只能手持科威特国旗作为科威特传奇射击运动员,阿尔德哈尼帮助祖国赢得了奥运会历史上唯一两枚奖牌——2000年悉尼奥运会射击男子飞碟双多向钢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射击男子飞碟多向铜牌,为何这一次,阿尔德哈尼成为独立代表团的一员?这要从2015年10月说起,当时瑞士洛桑的国际奥委会宣布,由于科威特政府对该国体育组织行使内部职能进行明显干预,国际奥运会决定对科威特实施禁赛,因此科威特运动员将无法代表科威特出征里约奥运会,阿尔德哈尼如果想参加奥运,只能以个人名义参赛。

为了自己的奥运梦想,阿尔德哈尼只能加入了独立代表团,他是整个代表团威望最高的运动员,国际奥委会推荐阿尔德哈尼在开幕式上担任代表团的旗手,他本人却拒绝了这个提议,“我不想持奥耩匹克旗帜出场。

我是一名科威特军人,在任何场合下,我只能手持科威特国旗。

”代表团其他运动员觉得没有人比阿尔德哈尼更有资格当旗手。

也都拒绝了在开幕式上举旗,结果独立代表圃没有设立旗手。

在手持奥林匹克旗帜的志愿者引领下入场。

随着这枚金牌,阿尔德哈尼的名字注定要载入独立代表团的历史,这是独立代表霞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

政府奖蘑528万里约奥运会的双多向资格赛中,阿尔德哈尼与中国选手胡斌渊等两位选手并列排名第六。

他在加赛中12枪全部弹无虚发,顽强地拿戮了半决赛的最后一张门票。

在半决赛中,他又打出了28中的成绩,以第一名晋级金牌争夺战。

金牌战中,阿尔德哈尼顶住臣大的压力,以26比24力克实力强大的意大利对手,历史性地夺取了奥运会金牌。

“我无法形容自己在领奖台上的心情,我在奥运会上得到了最高的荣耀。

却没有办法拜起国旗,这种感觉太伤心了,我没法不哭出来。

”颁奖仪式上,电视转播镜头清楚捕捉到了阿尔德哈尼那番上去有些湿漓的眼眶,他还好几次用手握拳锤着自己胸口,像是在发泄着情绪。

阿尔德哈尾是一位军人,去年他雷公开抗议科威特政府干预体育的行为,要求有关官员辞去职务。

但他个人也无力改变什么,他想和魏个图家一起分辜这枚金牌。

最终发现这只是奢望,“我不想只把这份喜悦留给寓己,但却找不到更多人来分享。

这太难受了。

”好在,科威特政府依然将阿尔德哈尼视作是翻家英雄,《科威特时报》的消息称,科威特王子埃米尔,也是科威特目前最高领导人萨巴赫-艾啥迈德.贾此尔.萨巴赫向阿尔德哈尼致电,祝贺这位传奇老将成功擒得金牌。

科威特王子表示,阿尔德哈尼证明了科威特人也能够在奥运会上取得金牌。

与此同时,科威特体育部的割部长哈穆德在当地报纸上做出了一份公开声明,称将会奖励阿尔德哈尼每个月5000科威特第纳尔的薪水,持续提供4年时间。

按照嗣前科威特第纳尔和人民币l:22 的;亡率,这相当于每个月奖励阿尔德哙尼ll万人民币,一癜奖励4年,总计奖金达到528万!坚持24年只为一枚奥运金牌阿尔德哈尼出生于l966年lO月。

22岁开始学习射击。

l991年,25岁的阿尔德哈尼代表科威特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皿洲锦标赛,这是他第一次代表科威特参加国际此赛。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阿尔德哈尼参加了多向飞碟此赛,最终的成绩是第29癌。

通常来说,在黄金年龄参加奥运会只拿到第29名对于射击运动贯堪称毁灭性打击,“我不会放弃,我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获得奥运会佥牌。

我会一匿奋斗。

,,阿尔德哈尼没有放弃,他用24年的时闻诠释麓一种毗傲坚持的胜利。

赛场上费哈德一阿尔德哈尼获胜后十分激动。

作为射击运动员。

他曾经饱受背部伤病困扰,他的双手一度还遭遇三级烧伤,不过阿尔德哈尼的成绩稳步向上,1996 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他获得双多向第l0,多向第20:2000年悉尼奥运会,他在双多向项目获得铜牌,这也是科威特历史上的第一枚奥运奖牌……阿尔德哈尼南征北战中不乏有意思的故事。

伦敦奥运会上,阿尔德哈尼因为行李超重只带了两杆枪去,此赛中一杆枪坏了后他不得不找卡塔尔选手借枪参赛,最终他奇迹般拿到了铜牌。

2014年仁川亚运会,他参加双多向和多向飞碟射击决赛的时候,都有一只蜻蜒不约而同突然落到了他的枪管上,注意力分散的他最终没能击中,只能自嘲,“运气实在坏透了!”好运,终于在燕约来到,这应该算是对他24年坚持的最好回报。

“这是一种弗常特别的感受。

最后拿到了金牌,太特别了。

”在自已49岁这个年龄,阿尔德哈尼实现了自己奥运金牌的梦想,“年龄不是问题,射击需要经验,这帮助我取得了金牌,实现了最初的愿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