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放歌”——《边区十唱》(号子)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西部放歌》案例设计
第三届“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评选小学音乐湘版教材《西部放歌》教学设计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庙台小学张乐教案背景:在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指导思想的今天。
多媒体被不断的应用到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改进了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资源,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画面。
突出表现为借助声像作用于学生的器官,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化抽象为具体,融理论于实践,使学生体验、想象、表达和创造等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融入音乐课堂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的提高,并激励学生潜在的学习思维能力,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学课题:小学音乐湘版教材《西部放歌》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是以人文主题为显线,突出艺术学习的艺术价值;以学科知识技能为隐线,更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艺术能力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
因此在《西部放歌》这节课中我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人文精神内涵,以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单元主题的延伸与拓展。
教学方法:这节课我充分运用百度引擎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一上课就能进入音乐所营造的氛围中,在课中,我以“西部放歌”为主题情境,目的是让学生在听、唱、奏、跳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中,在教师引导思维主线中从欣赏、教唱、创作、讨论、升华等方面了解西部的风土人情及灿烂文化,感受、体验西部民间音乐的独特风格特点、韵味及其内涵的情感和精神,使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活动中得到升华,从而体现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成为提高孩子们学习兴趣的一种自觉动力。
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西部的历史、地理、风光、民俗、歌曲和歌手等相关资料,以便在学习活动中挖掘与本课相关的内容来启发学生对西部音乐情感和风格的把握。
教学过程:一、教学目标1.听赏与跟唱歌曲《黄河船夫曲》,感受陕西民歌的特点,并能随乐模仿创编动作。
小学五年级音乐公开课西部放歌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音乐公开课《西部放歌》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音乐《西部放歌》教案教学目标1.在听赏歌曲《黄河船夫曲》时,感受陕西民歌的特点,并能仿照陕西方言随乐跟唱。
2.能学会唱《走绛州》,并在歌曲表现活动中了解其音乐形象与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西部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并予以表现。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钢琴、课件、长毛巾等。
2.学生准备:有关西部民间歌舞的资料、长毛巾。
教学进程一、走进西部1.歌声引进西部(l)音乐引路学生在歌曲《黄土高坡》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坐定后继续听完。
(2)提问导入师:同窗们,你们知道方才听到的这首歌叫什么?它的风格如何?你能唱上几句吗?生:《黄土高坡》,高亢,粗犷……师:十连年前,这首歌曾红遍了全中国。
这么高亢、这么粗犷、这么豪放的歌曲它源自哪里呢?咱们一路去找找看!2.影片简介西部课件展示黄河、黄土高坡和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
师:走到这里,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了吗?生:黄土高原。
师:这里与咱们的城市有什么不同?黄河与咱们的闽江有区别吗?生:……师: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会是怎样的性格呢?在这么天宽地阔的高原上,人们说话或是唱歌的声调会有什么特点?为何?生:……师:吼怒怒吼的黄河与赤裸光秃的黄土高原给予那里的人开朗豪放、淳朴敦厚的性格,在沟壑纵横、天宽地阔的黄土高原上,人们由这山坡可以望见那山坡,可是见个面却要走几个小时的羊肠小道,喊话或对歌成了他们最快捷的交流方式。
因此,大自然给予了他们空旷、高亢的声调与歌喉。
听,他们的歌声传过来了!二、西部放歌1.听《黄河船夫曲》(l)聆听师:这歌声来自哪里呢?生:黄河上。
师:河面上飘来的歌声会是谁唱的呢?他们在干什么?生:船夫,在边划船边唱歌……师:对,这首歌就叫《黄河船夫曲》。
你听出它有几段歌词?以什么形式出现?生:两段,一问一答的形式。
师:我有幸在黄河上搜集到了一段真正的船夫们的歌声,我们一起来听听!(课件播放船夫的歌。
)师:太地道了。
五年级音乐《西部放歌》教学设计
五年级音乐《西部放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在听赏歌曲《黄河船夫曲》时,感受陕西民歌的,能模仿陕西方言随乐跟唱2、学会演唱歌曲《走绛州》,表现歌曲诙谐、风趣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西部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并予以表现三、[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搜集西部民歌四[教学时间]:一时五[教学过程]:一、走进西部歌声引进西部(1)音乐引路(《黄土高坡》)(2)你们刚才一听到的这首的歌叫什么?它的风格怎样?你能唱上几句吗?2影片简介西部[设计理念:由学生熟悉的歌曲引路,体会西部歌曲的风格特点。
放影片简介西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西部的独特风貌。
]二西部放歌听《黄河船夫曲》(1)聆听、感受。
(2)跟唱我们就在这开阔的黄河上,拉开声音,一起唱起《黄河船夫曲》说说歌曲的曲调和速度有什么特点?你头脑中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3)表演学学划船、拉船的动作。
边唱边表演,体会船夫们互相对唱时的情景。
[设计理念:录音机放歌曲磁带,学生聆听后,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
为表演歌曲做铺垫,也才能深入体会船夫们互相对唱时的情景。
]2《唱走绛州》(1)过渡语船靠岸了,船夫们走下休息休息高原上随处都能听到悠扬的歌声。
你听,那边船夫的歌声刚落。
这边又传来了孩子们学唱挑夫的歌。
(2)听一听《走绛州》(3)说一说《走绛州》(4)学一学挑担子[设计理念:民歌塑造了一个肩挑扁担到绛州的农民,迈着轻快的步伐,一路笑声一路歌的乐观形象。
挑担子的模声词增添了歌曲诙谐的情趣。
]()随乐律动(6)学唱曲谱用“la”哼唱歌曲曲调。
4|21|2—|与|2|2—区别唱好切分节奏222|40|(7)随电子琴唱歌词。
(8)感情处理(9)扮扮挑夫的摸样[设计理念:歌曲中的衬词,刻画了软溜溜的扁担一上一下,颤动的形态和声音。
幽默、诙谐,表现挑夫们乐观的心境。
](10)表演三采风归来括展延伸师:黄土高原的确是一片神奇的大地那么,这节你们有哪些收获?你还了解哪些高原的情况2交流学生互相交流采风成果3今日黄土高原新貌[设计理念:西部民歌只是民歌中的一部分。
西部放歌教案
西部放歌教案篇一:品社西部放歌磨山中心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课题:西部放歌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西部放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第三课。
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即《这一方水土》、《我们在这里生活》、《同一个名字叫中国》。
全面展示了祖国的辽阔、民族的风情、祖国西部的发展,激发孩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西部放歌》作为第三单元的结束,由家乡在祖国的西部还是东部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学生通过在地图上寻找西部省、市、自治区的过程,掌握相关的西部的知识,知道西部的特点、知道地区与地区之间合作交流的事件,以此给孩子渗透着一个热爱西部、建设西部等多层面的教育。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东部、西部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方面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2.引导学生感受西部发展的需求,知道只有优势互补,加强交流与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了解西部的相关知识,探究地区特点和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初探学生搜集关于西部的资料和东西交流合作的事例二课中深究(一)创设情境,触摸地理1.出示一个“家”字,说说你家里有几个人?(指名学生说)2.师:孩子们,无论我们的家里有多少个人,无论我们的家是贫穷还是富有,我们都是那么爱着我们的小家,很多很多的小家聚成了一个大家庭,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3.出示中国地图:这就是我们的共有的家,这个家人口众多,兄弟姐妹多达13亿;这个家地域辽阔,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哪个省?(生答:山东)让我们打开课本84页,仔细的看看书中的地图,找出我们居住的省,说一说,我们是生活在祖国的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生回答)(二)、合作探究,走进地理1.师:我们生活在祖国的东部,在我们的西面有一片广阔的土地,那是祖国的西部,大家来看一看,我国西部包括了哪些省、直辖市、自治区?(出示课本84页地图)指名说,然后告诉孩子:中国西部由12个省、市、自治区组成。
西部放歌教案[技巧]
西北放歌一、教学内容《西北放歌》——选自人音版九年级17册第二单元。
由陕北民歌《黄河水手歌》、青海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陕甘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三个内容组成。
根据教材内容,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出发,把本单元定为三个课时,并扩充了《赶牲灵》、《黄土高坡》、《西北放歌》等内容。
第一课时:学唱《黄河水手歌》,感受黄河船夫的豪放乐观和陕北民歌粗犷豪放的风格。
第二课时:欣赏信天游《赶牲灵》《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青海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黄土高原风情和民歌的魅力。
第三课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展示活动,综合复习本单元内容二、教学理念中国地域广博,地貌多样,风土人情各异,自然也就呈现出各种风格的音乐,有北方的高亢嘹亮,也有南方的柔婉清亮。
本单元紧扣“西北放歌”这一主题,以粗犷豪放的西北民歌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西北民俗风情和浓郁的地方文化,感受西北民歌的特点,从而对西北民歌和西北民歌风格的音乐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西北民歌和根据西北民歌改编的音乐作品。
教学设计中遵循“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为本”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学情分析1.不利因素:受本身欣赏趣味和大众传媒的影响,初中学生对民歌大多兴趣不大,要唱好民歌更是很难。
所以教师必须作好充分准备,收集并占有相关知识和音响资料,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力求让课堂变得趣味盎然。
2.有利条件: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大力开发西部地区,部分学生可能会对一些西部歌手如阿宝、王宏伟以及一些西部歌曲比较喜欢,因此,第一、第二课时后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课后搜集西部民歌资料,设计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第三课时进行展示,综合复习本单元内容。
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黄河水手歌东湖中学姜永芳教学目标:①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粗犷豪放的陕北民歌风格,了解陕北民歌的相关知识。
西部放歌(男声独唱)-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西部放歌(男声独唱)-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部放歌这首歌曲的背景和特点;2.掌握西部放歌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3.学会欣赏男声独唱艺术。
二、教学内容1. 西部放歌(1)背景介绍西部放歌是一首民歌,最早出现在甘肃兰州一带。
这首歌曲表达了西部汉族移民的憧憬和寻求幸福的心情,是中国西北地区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歌曲特点《西部放歌》的曲调欢快、豁达,极具抒情主义风格。
歌曲简洁明快,旋律朗朗上口,节奏鲜明流畅,歌词真挚感人,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
2. 男声独唱艺术男声独唱是指男歌手以独唱的形式演唱歌曲的一种音乐形式。
男声独唱艺术要求歌手具备深厚的音乐功底、精湛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还需要具有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方面的素养。
三、教学步骤1. 西部放歌的欣赏1)让学生们闭上眼睛,仔细听歌曲,并用心感受歌曲的情感和节奏。
2)听完歌曲,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学唱歌曲1)请一个学生模仿老师的唱法,先单独练习,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排练。
2)对于那些唱歌声音较为准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单独演唱,并进行点评和指导。
3. 学唱男声独唱版本的歌曲1)通过让学生愉悦地演唱这首歌曲,可以使许多孩子体验到男声独唱这种音乐形式的美妙与魅力。
2)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他们如何唱出激情与感染力,让唱歌的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使孩子们更加热爱音乐。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西部放歌这首歌曲的背景和特点;2)掌握西部放歌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3)学会欣赏男声独唱艺术。
2. 教学难点对于许多孩子来说,学唱这首歌曲是很难的,需要教师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
此外,教学男声独唱也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
五、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去欣赏并学唱经典的民歌《西部放歌》,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历史文化,并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西部放歌教学设计
四、课后延伸:
畅想明日的大西部,说一说,画一画它将来的样子。
教学(反思)后记:
教学过程:
一、走进西部。
1、欣赏歌曲。
播放《西部放歌》
(1)说一说。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歌词的理解。
(2)谈一谈。
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激发情感。
2、了解家乡。
出示挂图。
(1)让学生找一找家乡的位置是在祖国的东部还是在西部。
(2)让学生联系实际,谈一谈家乡有什么特产、资源和优势。
(3)说说自己家乡还需要哪些帮助?
二、认识西部。
小小辩论会:西部是“荒、远、边、穷”还是“大、财、宝、美”?
(辩论前要搜集大量的图片、文字资料,如戈壁滩上寸草不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石油开采风风火火、雪山风光优美,等等,各自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辩论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东部、西部的优势与不足。
小结:正因为存在着差异,交流合作才成为可能,成为必然
同一个名字叫中国
西部放歌教学设计
课题:西部放歌第2课时总序第个教案(电教第个)
批注
课型:新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西部及西部开发的需求,体会地区间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关心西部开发与建设,关注祖国的发展。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西部开发的资料。
2、课件:西部
1、交流
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地区间交流合作的事例。(可以收看电视新闻,翻阅报纸等。可以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如心连心慰问演出等;也可以是正在发生的事,如西气东输管道铺设等。)
2、小组汇报。
3、师:同学们,我国西部地区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因为远离海洋,一些地方气候干旱,水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有些地方甚至寸草不生。因此,我国做出了开发西部的伟大战略。
西部放歌
<<西部放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在听赏歌曲《黄河船夫曲》时,感受陕西民歌的特点,并能模仿陕西方言随乐跟唱。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感受西部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并予以表现。
教学过程一,走进西部(1)音乐引路学生在歌曲《黄土高坡》的音乐声中走近教室,坐定后继续听完。
(2)提问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刚听到的这首歌叫什么?它的风格怎样?你能唱上几句吗?生:《黄土高坡》,高亢,粗矿师:十多年前,这首歌曾红遍了全中国。
这么高亢、粗犷、这么豪放的歌曲它源自哪里呢?咱们一起去找找看!设计意图:从大家熟悉的音乐开始,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引进西部,并初步感受西部音乐的风格。
2,、影片简介西部课件展示黄河、黄土高坡以及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介绍西部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了解它们与当地的音乐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更好地学习西部歌曲打下基础。
二、西部放歌1、听《黄河船夫曲》(1)聆听师:这歌声来自哪里呢?生:黄河上。
师:河面上飘来的歌声会是谁唱的呢?他们在干什么?生:船夫,在边划船边唱歌······师:对,这首歌叫《黄河船夫曲》。
你听出它有几段歌词?以什么形式出现?生:两段,一问一答的形式。
师:我有幸在黄河上采集到了一段真正船夫们的歌声,我们一起来听听!(课件播放船夫的歌)师:听完这两个版本的《黄河船夫曲》,你能说说这首歌的风格特点吗?生:····(引导学生说出粗犷、高亢、空旷、雄浑、质朴等特点。
)设计意图:来自黄河上最朴素、不加任何修饰的歌声,更加贴近生活,也更能感受到信天游的风格特点。
师:这首歌的节奏是紧密的还是自由舒展的?生:自由舒展。
师:这么悠长的节奏,让你感受到什么?生:黄河上非常开阔。
(2)跟唱师:好,我们就在这开阔的黄河上,拉开嗓子,一起唱起《黄河船夫曲》。
(全班随乐唱一唱,唱出它的高亢粗犷)师:最后一句比较难唱,这句中的“艄公”用了什么语言?生:陕北方言。
西部放歌欣赏教学设计
西部放歌欣赏教学设计1. 了解西部放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学习西部放歌的演唱技巧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欣赏西部放歌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西部放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西部放歌的特点与风格。
3. 西部放歌的表达方式和演唱技巧。
4. 艺术欣赏和评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播放西部放歌的经典曲目,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提问学生对西部放歌的了解和印象。
2. 上课内容:介绍西部放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西部放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并通过讲解PPT、展示图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西部放歌的特点与风格。
3. 活动设计:分成小组,让学生自愿选择一首西部放歌的歌曲,进行小组欣赏和分析。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演唱演示,并讨论歌曲的表达方式和演唱技巧。
第二课时:1. 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西部放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询问学生对西部放歌的特点和风格的理解。
2. 上课内容:介绍西部放歌的表达方式和演唱技巧,包括发声、节奏掌握、感情表达等方面的讲解。
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西部放歌的演唱技巧。
3. 活动设计:每个学生选择一首西部放歌的歌曲,自由练习并录制音频。
学生进行互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然后进行再次练习和录制音频。
第三课时:1. 导入: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西部放歌的演唱技巧和表达方式的掌握情况。
2. 上课内容:进行西部放歌的艺术欣赏和评价。
通过欣赏经典的西部放歌演唱作品,讲解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个人评价和写作。
3. 活动设计:学生选择一首西部放歌的歌曲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并给予反馈。
然后学生根据反馈意见进行再次练习,并进行最终的表演。
第四课时:1. 导入:回顾前三节课的内容,总结学生对西部放歌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2. 上课内容:进行西部放歌的整体回顾和总结,提出个人的感想和收获,并介绍西部放歌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方向。
3.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西部放歌的大合唱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所学的技巧和表达方式。
西部放歌初中教案
西部放歌初中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部民歌的特点,感受西部民歌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西部民歌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学习西部民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1. 西部民歌的特点及其音乐风格。
2. 学会演唱一首西部民歌,体会其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西部民歌的唱法和情感表达。
2. 西部民歌的节奏和旋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组西部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西部的美丽和神秘。
2. 教师简要介绍西部民歌的概念和特点。
二、学习西部民歌(1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西部民歌《西部放歌》,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其音乐风格。
2. 教师分析西部民歌的节奏、旋律特点,并进行示范演唱。
3.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西部放歌》,注意唱法和情感表达。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西部民歌进行学习。
2. 各组学生展示所学民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西部民歌的特点和魅力。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自己对西部民歌的喜爱。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对《西部放歌》的掌握情况。
2. 学生演唱《西部放歌》,教师进行点评。
二、深入学习西部民歌(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西部民歌《西部放歌》的歌词内容,理解其寓意。
2. 学生讨论如何更好地表达西部民歌的情感,并进行实践演唱。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西部民歌的价值和意义。
2. 学生表示自己对西部民歌的喜爱,并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西部民歌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唱法、情感表达等。
3. 学生对西部民歌的喜爱程度以及课堂参与度。
最新整理小学音乐教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西部放歌》教案湘教版.docx
最新整理小学音乐教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西部放
歌》教案湘教版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西部放歌》教案湘教版
一.[教学目标].
1.在听赏歌曲《黄河船夫曲》时,感受陕西民歌的,能模仿陕西方言随乐跟唱.
二.[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西部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并予以表现.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走进西部.
1.歌声引进西部
(1)音乐引路.(《黄土高坡》).
(2)你们刚才一听到的这首的歌叫什么?它的风格怎样?你能唱上几句吗?
2.影片简介西部.
二.西部放歌.
1.听《黄河船夫曲》
(1)聆听、感受。
(2)跟唱:我们就在这开阔的黄河上,拉开,一起唱起《黄河船夫曲》(3)表演:你说得歌曲的曲调和速度有什么特点?你头脑中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学生表演
2.《唱走绛州》
(1)过渡语
船靠岸了,船夫们走下休息休息.高原上随处都能听带悠扬的歌声。
你听,那边船夫的歌声刚落。
这边有传来了孩子们学唱挑夫的歌。
(2)听一听《走绛州
(3)说一说《走绛州》
(4)学一学挑担字.
(5)随乐律动
(6)学唱曲谱.
(8)感情处理.
(9)扮扮挑夫的摸样.
(10)表演
三.采风归来.
1.括展延伸.
师:黄土高原的确是一片神奇的大地.那么,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你还了解哪些高原的情况。
2.交流:学生互相交流采风成果.
3.今日黄土高原新貌
四.教师小结.。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西部放歌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西部放歌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西部放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黄河船夫曲》,了解小节、小节线、终止线教学目标:1、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2、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弘扬民族精神。
3、了解并认识能分辨小节、小节线、终止线,认识4/4拍号教学重难点: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能分辨能分辨小节、小节线、终止线,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诗词,提问:这几句诗词都诗描绘什么的?是我国第几长河?2、简单介绍黄河的历史文化。
3、揭示欣赏曲目思考并回答听一听,看一看,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
二、欣赏《黄河船夫曲》 1、播放《黄河船夫曲》,提问:你听过能联想到什么情景?你的心情如何? 2、介绍改编的钢琴协奏曲《黄河船夫曲》。
出示协奏曲的概念。
每听过一段,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l)、聆听师:这歌声来自哪里呢?生:黄河上。
师:河面上飘来的歌声会是谁唱的呢?他们在干什么?生:船夫,在边划船边唱歌??师:对,这首歌就叫《黄河船夫曲》。
你听出它有几段歌词?以什么形式出现?生:两段,一问一答的形式。
师:我有幸在黄河上采集到了一段真正的船夫们的歌声,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船夫的歌。
)师:太地道了。
听完了这两个版本的《黄河船夫曲》,你能说说这首歌的风格特点吗?师:这首歌的节奏是紧密的还是自由舒展的?师:这么悠长的节奏,让你感受到什么?(2)跟唱师:好,我们就在这开阔的黄河上,拉开嗓子,一起唱起《黄河船夫曲》。
(全班随乐唱一唱,唱出它的高亢粗犷。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西部放歌4篇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西部放歌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西部放歌精选4篇(一)教案名称:西部放歌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齐唱《西部放歌》歌曲;2. 能够理解歌曲内容,能够流畅地朗诵歌词;3. 了解西部放歌的背景和特点;4. 培养学生对音乐曲调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西部放歌》歌曲录音;2. 歌词手册;3. 画纸、彩色笔。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激发兴趣(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西部放歌的背景,引发学生对西部放歌的兴趣。
2. 引入歌曲(10分钟)播放《西部放歌》歌曲录音,让学生仔细观听,感受歌曲的曲调、节奏和情感。
3. 学唱歌曲(15分钟)通过多次跟唱练习,慢慢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歌词、曲调和唱法。
可分小组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和团队意识。
4. 理解歌词(10分钟)让学生朗读歌词并解释歌词的含义。
教师可以逐句解释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理解。
5. 集体表演(10分钟)由教师指挥,全班同学齐唱《西部放歌》歌曲,体验音乐的力量和集体的凝聚力。
第二课时:1. 复习歌曲(10分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歌曲的歌词以及唱法。
2. 分析西部放歌特点(15分钟)通过讨论,学生自己分析和总结《西部放歌》歌曲的特点和风格,例如西部风格的音乐、节拍等。
3. 表演展示(20分钟)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准备一段表演(可以是舞蹈、戏剧、配乐等),展示他们对《西部放歌》的理解和表达。
4.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提出改进措施,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扩展:1. 学习其他和西部题材有关的歌曲,进行音乐欣赏和表演;2. 制作小视频或绘制插画,表达对《西部放歌》的理解和喜爱;3. 调研西部文化,了解更多关于西部放歌的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学唱歌曲和表演的情况,评价是否能够流利齐唱歌曲;2. 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3. 通过学生的口头回答、讨论和展示表演,评价他们对歌曲理解的深度和思考能力。
西部放歌说课稿
西部放歌说课稿第一篇:西部放歌说课稿《西北放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西北放歌》。
《西北放歌》是人音版17册教材中第一单元的内容。
依据在教育目标上以审美为核心,教育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教学理念,我精心的选择了课内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上去高山望平川》以及课外歌曲《哪达达也不如咱山沟沟好》作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山》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上》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而《哪》则作为西北民歌的拓展教学内容。
西北民歌是中国民歌的脊梁,在中国民歌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为此,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所选择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感受西北“信天游”、花儿”的音乐风格,体验由西北民歌改编而成的合唱曲丰富的表现形式所带来的艺术魅力。
2、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课堂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3、能够认识西北民歌中“花儿”和“信天游”民歌体裁,能够模仿演唱其中有代表性的乐句和乐段。
而在完成以上三个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花儿”和“信天游”这两种民歌体裁以及感受民歌《山》改编成的合唱带来的艺术魅力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既要突破教学重难点,又要避免让学生感到枯燥、困难,从而遵循音乐教育应当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新理念,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想学,为此我精选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视觉图象法这是一种最直接的视听上的有效教学方法,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
通过西北地域风光配以西北腔调音乐,把学生置入了大漠戈壁、黄土高原的情景中,既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形成,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分析作品。
2、层层相扣的对比欣赏法通过对比欣赏《山》和《上》这两首不同体裁的西北民歌,让学生通过不同风格视听效果而体验和感受,从而达到区别“花儿”和“信天游”两种民歌体裁的教学目的。
3、体验感受法音乐审美中要求体验到音乐的意境。
西部放歌教学设计1
西部放歌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东部、西部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方面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2.引导学生感受西部发展的需求,知道只有优势互补,加强交流与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一个“家”字,说说你的家有几个人?2、指名学生说。
3、孩子们,无论我们的家里有多少个人,无论我们的家是贫穷还是富有,我们都是那么爱着我们的小家,很多很多的小家聚成了一个大家庭,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4、出示地图:这就是我们的共有的家,这个家人口众多,兄弟姐妹多达13亿;这个家地域辽阔,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孩子们,大声告诉我,我们生活在哪个省?(生答)好极了,让我们打开书本84页,仔细的看看书中的地图,找出我们居住的省,说一说,我们是生活在祖国的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二、走进西部1、不错,我们是一群生活在中国西部的孩子,大家再来看一看,我们的西部包括了哪些省、直辖市、自治区?指名说,然后告诉孩子:中国西部由12个省、市、自治区组成。
其土地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71.4%, A.孩子们,这一串数据,你最直观的感觉是什么?(西部很大)板书:大2、西部很大,这只是我们对西部的最初印象,那么,就请同学们和刘老师来观看一段视频,一起去更深一层地了解西部,走进西部。
学生观看视频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美)(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在课前,大家都去收集了关于西部的资料,我相信通过课前的调查,我们对西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说说你对西部有着什么样的了解?)学生自行交流:(1)西部很“美”:在这里,有一颗镶嵌在高原中的璀灿明珠——青海湖,有辽阔的草原,有最美的桂林山水。
还有雄伟的黄河,神奇的九寨沟,终年不化的丽江雪山,还有我们贵州举世闻名的黄果树瀑布。
------真是说不完道不尽的美景.(2)西部很“荒凉”:这里有八大沙漠,其中包括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第二单元《西部放歌》之活动与创造音乐教案
课题第二单元西部放歌之活动与创造课时安排1课时课标要求/教材分析音乐课标指出:弘扬民族文化,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作品。
本课教学中,主要围绕前面两节课学习的西北地区民族音乐知识,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巩固。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已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由于受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大部分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却知之甚少,因此,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1、通过听辨民歌活动,启发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和感受,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学习兴趣。
2、通过模仿安塞腰鼓的活动,让学生对安塞腰鼓有更深的了解。
教学重点听辨民歌活动教学难点模仿安塞腰鼓教学方法体验、感受法,合作讨论教学资多媒体源及媒体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一、组织教学:师生行礼清查人数二、导入新课:师: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西北地区民歌的音乐知识,并且体会、感受了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
这节课我们通过一些活动来加深印象。
二、新课教学:1、听辨民歌:听辨以下几首民歌,区分哪首是山歌,哪首是小调。
1)《赶牲灵》(陕北民歌)2)《交城山》(山西民歌)3)《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4)《马灯调》(浙江民歌)2、听辨鼓声:听辨几段鼓乐,辨别它是由哪种鼓演奏,再将序号填入图片下方的括号内。
1)书鼓() 2)排鼓() 3)腰鼓()4)堂鼓() 5)大鼓()二级备课3、模仿“安塞腰鼓”:1)欣赏“安塞腰鼓”表演视频2)了解“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是流传在陕西省北部安塞县一带的民间广场群体艺术,它粗犷豪放、刚劲激昂、气势磅礴,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请同学们思考,我们教室里有什么能够模仿安塞腰鼓?4)活动:模仿“安塞腰鼓”小组讨论:一组模仿打鼓的动作,一组模仿“安塞腰鼓”的鼓点。
表演秀:请每组派出四名同学进行表演。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大家对西北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在流行音乐盛行的今天,大家不要忘了我们中国的优秀民族民间音乐,并且更加热爱我们它,树立文化自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部放歌”——《边区十唱》(号子)教学设计
"Singing in the west" -- Teaching Design of "te
n songs in the border area"
“西部放歌”——《边区十唱》(号子)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音乐是用各种各样的乐器和声乐技术演奏的,从唱歌到说唱 ; 仅存在器乐作品,仅存在声乐作品以及将唱歌和乐器结合在一起的作品,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本教案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乐感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年级:初中一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材: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音乐第一册(广西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了解《边区十唱》的产生,了解“号子”这一民歌种类。
二、试简单地创作一个“号子”。
【教学用具】
影碟机碟片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创设情境:
1.请学生帮老师移动钢琴。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不自觉地发现问题。
2.请学生说说刚才同学移动钢琴时(快慢、省力费力)现象,教师将学生引导到:统一出力节奏达到省力的效果。
3.问:民歌中有这种伴随劳动而歌唱并直接为劳动服务的歌曲,我们将这类体裁的歌曲称为……?
三、进入:
1.问学生们是否听过、接触过“号子”。
2.学生们翻开课本,教师给学生们演唱《边区十唱》。
然后请学生说歌曲中的特别之处,讨论其意义。
(如:“嚯嘿”及一些象声词)
3.看《东方红》中军民大生产的片段,让学生谈谈感想或歌曲的节奏与劳动的节奏以及演唱的形式。
4.教师领,学生和;试一学生领,众学生和。
(唱《边区十唱》)。
四、展开:
1.就学生刚刚演唱的情绪请学生们思考怎样的号子是成功的号子。
看影片《锦上添花》中扛木头的两段截然不同的号子,学生们进行对比。
2.讨论:“号子”都有些什么内容。
(类型)
3.听听众多号子中的一首船公号子。
感受在不同情绪需要下号子的变化。
五、实践:
1.学生总结自己对“号子”的认识。
2.带着认识再唱一遍《边区十唱》。
3.自己创作一段简单的“号子”:给《边》的音乐填上新词;或者用一段合适的音乐填词成为“号子”。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