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毕业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设计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设计

第一章东山隧洞施工测量工程位于维州市东山镇西南方向,其东南方向是东山小学,离东山镇约2km ,离东山小学约1.5km ,距其不远有一条穿过东山镇的南北公路.公路对隧洞的施工提供了比较方便的交通路线。

隧洞全长为3156m ,穿过东山山头,东山山头的高程H=198.236m .隧洞进口的设计高程HA=78.000m ,隧洞的设计坡降为0。

3% 。

第二章本工程测量单位所拥有的测量仪器为(1) 全站仪,测程3km ,测距精度:±(2mm +2ppm · D )测角精度:± 2 ″(2)DS3 水准仪(3) 30m 钢尺根据所拥有的仪器及遂洞的地形图采用光电测距导线网作为平面控制网。

由东山地形图可知道该地形比较陡,通视条件差,不宜布设多边形的平面控制网,测角网测量的角数比较多降低测量的速度,随着全站仪测距精度的提高,采用边角网的平面控制网可以提高测量的速度同时也可以保证测量的精度。

由表2。

1.1 可知道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可能为三等或四等,而且三、四、五等平面控制网,可以用相应等级的导线网来代替。

所以本工程的控制网采用了光电测距导线网。

平面控制网见东山地形图.表 2.1.1 洞外控制网等级选择2.2 平面控制网绘制导线计算图见图2。

2图2。

2 导线计算图2.3 由平面控制网得到导线点到贯通面的垂直距离和导线边在贯通面的投影长度,见表2。

3.1表2。

3.1 导线环点至贯通面的垂直距离和投影长度第三章隧洞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网略图水准控制网的选线因为东山山头地势比较陡,如果为了缩短水准路线而穿过东山的山头,会给水准测量带来不便。

因此水准路线从 A 点出发经过靠近北山120m 高程的马鞍部位,在折回 B 点,绕到南部经过155m 高程处的小山头,然后回到 A 点形成闭合的水准路线。

水准网控制略图见东山地形图。

水准路线长约为8.3km 。

地下的水准路线基本上为直线,水准路线长约为3。

2km第四章隧洞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测量设计说明4.1 确定遂洞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网的等级进行遂洞横向贯通误差的预计4.1。

毕业设计(论文)--物体运动轨迹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物体运动轨迹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编号: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物体运动轨迹实时监测系统设计院(系):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软件开发2016年5月20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体运动轨迹实时监测系统在导航系统、人机交互、游戏控制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

传统的方法,如激光追踪系统,或者是运用高精度的加速度传感器、激光陀螺仪等,这些设备过于复杂,成本高。

本文基于MPU6050六轴加速度计陀螺仪传感器的运动轨迹检测系统具有成本低、易携带、体积小的特点。

本论文以单片机STM32F103C8T6为核心控制器,通过MPU6050得到的加速度,加速度二次积分得到位移,从MPU6050 DMP直接读取四元数和欧拉角来校准在重力加速度在二维空间中对x,y轴的影响,通过IIC总线将数据由MPU6050传送给单片机STM32F103C8T6将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蓝牙串口将数据传输给安卓手机,通过安卓手机APP建立二维坐标系,并将得到的数据在二维坐标系中打点来显示轨迹。

本论文中运用单片机C语言来编写程序,从MPU6050得到的加速度通过均值校准法来减少外界对加速度计的干扰,经过积分后得到的位移值通过分解成一个数组来发送具体字节数,来保障发送给手机的数据准确性。

当手机APP接收到单片机发来的数据,通过分隔符将两个数据解析成一个列表,通过提取列表中的每一项,来将每个物体运动轨迹数据显示在APP上,并在APP上打点显示,若打的点超出APP坐标轴的范围,手机将自动震动报警。

本次设计的物体运动轨迹监测系统,能够检测出物体的运动轨迹,经过测试在短时间内误差在1cm左右,且当物体运动轨迹超出APP坐标系的量程,手机将震动报警,且物体运动轨迹数据在0.5s更新一次,大致实现了毕业设计的要求。

关键词:运动轨迹实时监测;加速度计;陀螺仪;安卓手机APP;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real-time trajectory in navigation system,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game control hav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Traditional methods,for example, laser tracking system,using high precision acceleration sensor, laser gyroscope and so on.These equipment is too complex and high cost. In this paper ,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real-time trajectory based on MPU6050 which is six axis accelerometer gyroscope sensor’s advantages is low cost, easy to carry,small volume and so on.STM32F103C8T6 MCU as the core controller in this paper, the displacement is obtained by quadratic integral MPU6050 get acceleration, from MPU6050 DMP directly read quaternion and euler Angle to calibration in the acceleration of gravity in the two-dimensional space of x, y axis, the effect of the data through the IIC bus STM32F103C8T6 controlled by MPU6050 sent the data processing, and through bluetooth serial transmission to the android mobile phone, through the android APP to establish two-dimensional coordinate system, and will get data dot in a two-dimensional coordinate system to display the trajectory.This paper uses microcontroller C language to write programs, from MPU6050 acceleration by average calibration method to reduce the outside disturbance to the accelerometer, after the displacement value resulting from the integral by decomposition into an array to send a specific number of bytes, to ensure data accuracy sent to mobile phones. When the phone APP to receive data from the microcontroller, through the separator will be two data parsed into a list, by extracting each item on the list, to each object trajectory data display on the APP, and dot on the APP shows that if a dozen points beyond the scope of APP axis, the phone will automatically vibration alarm.the design of he monitoring system of real-time trajectory in navigation system can detect the movement of the object, after testing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error in 1 cm, and when the object movement beyond the range of APP coordinate system, cell phone will vibrate alarm, and object trajectory data updated once in 0.5 s.Key words: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real-timetrajectory;accelerometer;gyroscope;android APP;目录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惯性导航的发展趋势 (2)1.4论文的章节安排 (2)2 设计任务及要求 (3)2.1 设计任务 (3)2.1.1课题内容 (3)2.1.2主要任务 (3)2.2 设计要求 (4)3 系统设计理论依据及方案论证 (4)3.1系统设计理论依据 (4)3.2 方案论证 (5)3.3 软件算法方案选择 (6)3.3.1方案一 (6)3.3.2方案二 (7)3.3.3方案三 (8)3.4 安卓APP开发工具的选择 (8)3.4.1方案一 (8)3.4.2方案二 (8)4 硬件系统设计 (9)4.1 单片机最小系统控制部分 (9)4.1.1芯片的选择 (9)4.1.2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 (10)4.2 蓝牙模块电路 (10)4.3 稳压电源电路 (11)4.4 MPU6050模块电路 (12)4.5 运动轨迹监测系统工作过程 (13)4.5.1灵敏度的影响 (14)4.5.2稳定性分析 (14)5 系统软件设计 (14)5.1软件设计基本思想 (14)5.2 各个模块的设计 (15)5.2.1系统初始化程序 (15)5.2.2 MPU6050初始化与数据读取程序 (16)5.2.3均值校准程序 (17)5.2.4算法运算程序 (18)5.2.5数据处理程序 (19)5.2.6中断服务程序 (19)5.3 手机APP软件的设计与分析 (20)5.3.1UI的设计 (21)5.3.2逻辑的设计 (22)6 系统调试 (26)6.1 硬件系统调试 (26)6.1.1单片机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模块的硬件调试 (26)6.1.2蓝牙模块的硬件调试 (27)6.1.3MPU6050模块的硬件调试 (28)6.2软件调试 (29)6.3 调试结果分析 (34)7 系统测试 (34)7.1 系统测试的方案与过程 (34)7.1.1系统测试所需设备与工具 (34)7.1.2系统测试方案与过程 (34)8 结论 (36)谢辞 (38)参考文献 (39)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超声波测距-毕业设计论文完整版.doc

超声波测距-毕业设计论文完整版.doc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距离或长度测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社会生活中应用超声波测距技术已很广泛,如汽车倒车雷达、测距仪和物位测量仪等都可以通过超声波来实现。

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测距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实际意义。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超声波测距的系统,该系统是一种基于STC12C2052 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它根据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反射原理,以超声波传感器为检测部件,应用单片机技术和超声波在空气中的时间差来测量距离。

该系统主要由主控制器模块、超声波发射模块、超声波接收模块和显示模块等四个模块构成。

通过单片机的I/O口控制超声波发射电路发出40KHz的超声波,反射波经由超声波检测接收电路、放大电路送入单片机外部中断端,通过计算超声波的发射和返回的时间,确定超声波发生器和反射物体之间的距离,完成测距。

该系统可实现4米内测距,盲区20厘米。

关键词:超声波;测距;单片机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demand on the measurement of distance or length is increasing. It is applied widely by ultrasonic to measure distance,such as cars reversing radar,range finder and level measurement and so on.Because of the strong point of ultrasonic, low energy consumption,long distance transporting in media, thus it is practical and significant to measure distance by ultrasonic.In this paper ,it introduces a system to measure distance by ultrasonic,which is based on the STC12C2052.The theory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reflection of ultrasonic spreading in the air. The system uses ultrasonic sensors as a detector, and applies MCU and the time difference of ultrosonic spreading in the air to measure the distance. The system consists of the main controller module, ultrasonic transmitter module, ultrasonic receiver module and display module. The MCU I / O port controls ultrasonic transmitter to send 40 KHz ultrasonic, and the reflecting singal is received by the ultrasonic receiver circuit, and it is amplified,and finally,it starts the interruptor of the MCU.The MCU calculates the time of launch and return of ultrasonic to get the disctance between the ultrasonic generator and the reflective objects. The range of measurement is within four meters,with the blind spot of 20 cm。

工程测量研究毕业论文范文

工程测量研究毕业论文范文

工程测量研究毕业论文范文确的工程测量对于工程建设来讲是不可忽视的部分,而受到内外因素的作用,工程测量会出现精度不足,这会制约工程测量的发展,并直接对工程建设造成影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工程测量研究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工程测量研究毕业论文范文篇一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在经历了高速阶段以后现在更是越加的发展平稳,这对于国内的一些基础建设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

所以对于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也是近些年以来重要的建设项目之一。

所以其水利工程的质量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重识,在这其中对于水利工程测量中全站仪的误差分析与精度控制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我们在下文中着重的对水利工程测量中全站仪的误差分析与精度控制进行具体的研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测量全站仪1前言全站仪在水利工程的测量中被广泛的使用,我们对水利工程的测量必须保证其精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使用全站仪对其进行测量,这使得测量工作更加的便利,所以做好全站仪的误差分析与精度的控制工作就显得更加的重要,我们通过全站仪的测量来降低测量时的精度产生误差,使用改进的方法,使得测量的结果准确性可以有效的得到保证。

所以在下文中我们对水利工程中所使用的全站仪的测量误差与精度进行分析。

2全站仪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我们在对水利工程进行测量的时候,全站仪在其中的应用比较广泛,由于其使用仪器种类多类型繁杂,如经纬仪与水准仪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就现在的综合情况分析,并且结合其仪器间的精确度与实用性而言,全站仪较其他几种仪器具有较为明显的精度优势。

全站仪的便携性较好,而且其准确性与全面性较优,水利工程中对于测量的要求较高,而全站仪可以对其测量精度的要求进行满足,对于水利工程测量中所使用的一些基础的测量资料,全站仪都可以通过测量获得,而且其精度控制较高。

特别是在水利工程前期的设计阶段,还有水利工程中期的施工阶段,后期的养护阶段与应用的管理时都需要对全站仪进行使用,还有一些需要提供高等级的平面布控网的大型的水利工程项目,也需要对全站仪进行使用。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基于遥感技术的植被覆盖率测量与分析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基于遥感技术的植被覆盖率测量与分析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基于遥感技术的植被覆盖率测量与分析覆盖率测量与分析引言植被覆盖率是衡量地表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评估区域生态环境、预测气候变化趋势、规划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植被覆盖率测量方法主要依赖于实地调查和抽样调查,这些方法在效率和准确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监测手段,在植被覆盖率测量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在于利用遥感技术对植被覆盖率进行测量和分析,提高植被覆盖率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研究背景和意义遥感技术通过收集、处理和分析地表信息,能够提供大范围、连续的地面观测数据。

通过对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取植被覆盖率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为生态环境评估、农业生产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与传统的植被覆盖率测量方法相比,遥感技术具有大范围、连续监测的优势,能够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提供更全面、准确的植被覆盖率信息。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遥感技术对植被覆盖率进行测量和分析,提高植被覆盖率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具体目标包括:1)研究现有的遥感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选择适合于植被覆盖率测量的方法;2)建立基于遥感技术的植被覆盖率测量模型,提高测量精度;3)通过对实际环境的实验测量,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分析植被覆盖率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探索植被覆盖率与环境因素的关系;5)提出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管理建议,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测量和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实际环境的实验测量,获取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对现有的遥感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调研和分析,选择适合于植被覆盖率测量的方法。

然后,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验条件,建立基于遥感技术的植被覆盖率测量模型,提高测量精度。

接下来,运用实验方法,对实际地表进行实验测量,获取大量的实验数据。

在数据分析方面,采用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对实验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揭示植被覆盖率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风速风向的测量毕业论文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风速风向的测量毕业论文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风速风向的测量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绪论 ................................................................................................................................................................. - 2 -1.1问题的提出 (2)1.2国内外的发展动态 (2)1.3研究的内容 (3)1.4研究内容 (3)1.4.1 风速测量方法........................................................................................................................................... - 3 -1.4.2 风向测量方法........................................................................................................................................... - 4 -第2章系统整体硬件电路分析设计 ......................................................................................................................... - 5 -2.1单片机部分 (5)2.1.1 单片机型号............................................................................................................................................... - 5 -2.1.2 硬件系统的主电路设计 ........................................................................................................................... - 7 -2.2风速测量的设计 (9)2.2.1 风速传感器............................................................................................................................................... - 9 -2.2.2 信号放大部分......................................................................................................................................... - 10 -2.2.3 AD转化器工作原理 ................................................................................................................................. - 11 -2.2.4 显示部分................................................................................................................................................. - 14 -2.3风向测量的设计 (15)第3章软件系统的设计 ........................................................................................................................................... - 18 -3.1风速软件设计 (19)3.2风速部分程序 (20)3.3风向软件设计 (22)3.4风向部分程序 (23)第4章硬件电路图与仿真设计 ............................................................................................................................... - 24 -4.1硬件电路图设计工具与仿真工具 (24)4.1.1 硬件电路图原理图设计工具 ................................................................................................................. - 24 -4.1.2 硬件电路仿真工具 ................................................................................................................................. - 24 -4.2硬件电路设计 (25)4.3电路仿真设计 (26)4.3.1 风速测量仿真......................................................................................................................................... - 26 -4.3.2 风向测量仿真......................................................................................................................................... - 27 -4.3.3 仿真分析................................................................................................................................................. - 28 -第5章系统的调试 ................................................................................................................................................... - 28 -5.1硬件调试 (28)5.2软件调试 (28)参考文献 ..................................................................................................................................................................... - 29 -附录 ............................................................................................................................................................................. - 30 -风速程序: (30)风向程序: (36)致谢: ......................................................................................................................................................................... - 38 -ABSTRACT ............................................................................................................................................................... - 39 -第1章绪论1.1 问题的提出风是农业生产的环境因子之一。

超声波测距毕业设计论文

超声波测距毕业设计论文

超声波测距毕业设计论文超声波测距毕业设计论文引言: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各种测距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超声波测距技术因其高精度、非接触等特点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超声波测距技术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并对其原理、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详细介绍。

一、超声波测距的原理超声波测距是利用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特性来测量距离的一种技术。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人类听觉范围的声波,其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在超声波测距中,通常使用超声波发射器发射一束超声波,经过被测物体后,超声波被接收器接收到。

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时间,即可计算出被测物体与发射器的距离。

二、超声波测距的方法1. 时间差法时间差法是最常用的超声波测距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计算超声波从发射器到接收器的传播时间差来确定距离。

具体实现时,发射器发射超声波后,接收器开始计时,当接收到超声波信号后停止计时。

通过测量计时器的数值,可以得到超声波的传播时间,从而计算出距离。

2. 相位差法相位差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超声波测距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相位差来确定距离。

具体实现时,发射器发射超声波信号,在接收器接收到超声波信号后,通过计算超声波信号的相位差,可以计算出距离。

三、超声波测距的应用超声波测距技术在工业、医疗、安防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超声波测距技术可用于测量物体的距离、厚度、速度等参数。

例如,可以用于测量液体中的液位,以便控制液体的供应和排放;还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厚度,以便判断物体是否合格。

2.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超声波测距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超声诊断。

通过超声波的反射和传播时间,可以获取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图像,从而实现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 安防领域在安防领域,超声波测距技术可用于人体检测和距离测量。

例如,可以用于人体检测门的设计,以便实现对人员进出的自动控制;还可以用于测量人员与设备之间的距离,以便实现对人员的安全保护。

测绘工程毕业论文【范本模板】

测绘工程毕业论文【范本模板】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GPS三维坐标成果转换方法研究系部名称:测绘工程专业班级:BW05-24班学生姓名:毕荆成指导教师:李秀海职称: 副教授黑龙江工程学院二○○九年六月The Graduation Thesis for Bachelor's DegreeConversion Method of GPS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sSpecialty:Engineering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ofessional and Class:BW05—24 classes Candidate:Bi JingchengSupervisor:Associate Professor Li Xiuhai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9—06·Harbin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摘要GPS是一项高新科学技术,它的应用非常广泛,能服务于军事、地球科学、交通部门、测绘、信息部门和航天科学技术。

GPS是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系统,能全天候、全方位连续快速实时地提供高精度的三维距离,三维的速度值,及高精确度的时间信息。

用户只要有GPS信息接收机就可以进行空间定位来为本专业服务。

首先,本文从地球几何形状及数学描述等基础理论出发,对整个坐标系进行分类,介绍了GPS数据所采用的世界大地坐标系WGS—84和我国常用的坐标系-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地方独立坐标系.通过对国内外坐标转换模型成果的理论分析,提出了解决坐标转换的问题,总结了转换参数的求解方法。

其次,研究如何将GPS测量数据进行满足精度要求的坐标转换,如何合理地确定转换模型和转换参数,进一步对转换数据的不同、转换方法的不同、转换点个数不同对精度影响以及处理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成功的解决了土木工程,测绘行业领域中,GPS测量数据坐标转换的难题。

测量毕业论文

测量毕业论文

测量毕业论文测量论文 (700字)引言:随着教育的发展,测量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日益受到关注。

测量作为一种评估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已经在各级教育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测量的概念和原则,并提供一些测量方法和工具。

主体:测量是评估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如考试、作业、观察和问卷调查。

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准确的数据,以便评估学生对特定知识域的掌握程度。

在测量过程中,有一些原则需要遵循。

首先,测量应该具有有效性。

这意味着测量工具必须能够准确地评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其次,测量应具备可靠性。

这意味着测量工具在不同时间和环境下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

最后,测量应具有公正性。

这意味着测量工具应该能够公平地评估每个学生的能力,而不受个人因素的影响。

测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

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考试。

考试可以根据需要来设计,可以有多种选择题、填空题和论述题等形式。

此外,作业也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方法。

作业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一些任务或解答一些问题,以展示他们的知识和能力。

观察也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

观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来评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此外,问卷调查也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方法。

问卷调查可以通过收集学生的反馈来了解他们对学习的看法和态度。

除了传统的测量方法之外,现代技术还提供了一些新的测量工具。

例如,计算机化测量工具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自动评分。

虚拟现实技术也可以提供一种新的测量方法,通过模拟实际情境来评估学生的能力。

结论:测量是评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重要方法。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遵循有效性、可靠性和公正性的原则。

测量可以通过考试、作业、观察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

现代技术也提供了一些新的测量工具。

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以便评估学生对特定知识域的掌握程度,促进教育的发展。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精选范文2篇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精选范文2篇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精选范文2篇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范文一:gps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和复杂性极强的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穿越的地形和地质特点尤为复杂。

因此,施工之前的测量工字钢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通过应用gps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的测量项目进行针对性的测量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测量水平。

1gps测量工作原理及其技术特点1.1gps测量工作原理gps即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当在当前社会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作为一种高精度的卫星定位技术,其基本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发射的三颗或者三颗以上的卫星按照接收机发射的指令及技术要求,对在具体时刻、特定位置发出的导航信号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经过对应的计算和分析之后,将接收机所在的位置进行定位,最终获得精确的定位信息。

1.2gps的技术特点gps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①测量站之间不需要进行通视,简化了测量操作程序。

在传统的测量工作中,需要各个测量站之间进行相互通视,而且难度较大,在使用gps技术之后,测量站即使不通视也能够完成位置的精确选择,使得整个测量工作更加简单;②定位系统精度较高。

利用双频gps接收机测量得到的精度与红外仪测量精度相差无几,但是红外线测量仪在测量距离时精度较差,但双频gps测量方式则不受影响,在小于50km的基线距离上,其定位精度能够达到12×10-6m。

2gps技术在水利工程基础测量中的实际应用水利工程地基基础测量是保证整个水利工程实施整体精度和质量的先决条件,为了提高地基测量的精度,需要使用gps测量技术。

在地基测量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地基测量技术方案的选择工作。

考虑到水利工程所在地项目环境通常比较恶劣,使用传统的地基地理测量技术不但难以实现,而且精度较差,价值实际的工程测量区域范围较大,通常达到几千平方米。

毕业论文(设计)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方案与实施

毕业论文(设计)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方案与实施

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方案与实施(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110928)摘要高程测量是测量任务的一部分。

其中,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中精度最高、用途最广、一种普遍采用的测量方法。

是确定建设工程地面点高程的方法之一。

实施测量过程中,要求测量人员要精心操作、以水准点高程高度负责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测量工作,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误差允许范围内的精度由于仪器和人为的影响而不容易控制,而且易出现隐蔽性错误,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基础资料是错误的,从而水准点高程不正确,直接影响路线纵断面设计和施工工作。

本文为满足新技术条件下国民经济建设、国土资源管理、规划建设、灾害监测、交通及地球科学研究对三维动态大地测量基准框架的需求,建立与国家空间数据基准框架相一致的国家大地测量基础三维坐标框架,为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重大工程建设提供高精度的控制成果,国家测绘部门适时提出了国家精化大地水准面建设项目。

受国家测绘部门勘测设计研究院委托,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承担了本项目一等水准路线的普查、GPS 点/水准共用点的连测、一等水准网观测任务。

关键词:水准测量;水准仪;高程;误差目录第1章精密水准测量的原理及作业方法 (1)1.1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1)1.2 水准测量方法与水准路线 (1)1.3 误差来源及控制措施 (2)1.3.1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 (2)1.3.2 水准尺误差及控制方法 (2)1.3.3符合水准管气泡居中误差及控制方法 (3)1.3.4调焦误差和视差的影响及控制方法 (3)1.3.5水准尺的倾斜误差及控制方法 (3)1.3.6 地球球气差和日照风力引起的误差及控制方法 (4)1.3.7仪器升降和水准尺下沉的影响 (5)第2章电子水准仪的使用 (6)2.1 测量原理 (6)2.2 电子水准仪的特点 (9)2.2.1电子水准仪的共同特点 (9)2.2.2莱卡DNA系列的具体特点 (9)2.3 电子水准仪的操作 (10)2.3.1认识硬件 (10)2.3.2数字水准仪在外业测量的操作 (11)2.3.3徕卡数字水准仪GSI数据格式简介: (12)2.3.4 PROG测量应用程序 (14)2.4数据的下载及其处理 (15)2.4.1数据的下载 (15)2.4.2数据的处理 (18)第3章作业依据与作业要求 (22)3.1作业技术依据 (22)3.2采用的测绘基准 (22)3.3精度指标 (22)3.4数据记录 (22)3.5 水准连测 (22)3.6观测方法和技术指标 (22)3.7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统计 (23)3.8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 (24)3.9 水准附合路线闭合差的计算 (24)3.10 野外高差与概略高程表的编算 (24)第4章一等水准测量的实施 (25)4.1工程概况 (25)4.2工作内容和完成工作量 (26)4.3仪器设备 (27)4.4仪器检验 (28)4.5 精密水准测量作业的一般规定 (29)4.6 精密水准测量观测 (29)第5章成果文件的建立与技术问题的处理规定 (34)5.1成果的建立 (34)5.2观测条件说明 (34)第6章安全措施 (37)6.1作业安全 (37)6.2成果资料安全 (37)参考文献 (40)致谢附录第1章 精密水准测量的原理及作业方法1.1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几何关系,利用仪器提供的水平视线观测立在两点间上的水准尺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

测绘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分析

测绘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分析

测绘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分析农业院校测绘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测绘专业大学生培养的重要一环,也是漫长本科求学路的最后一环,是理论学习和将来实际工作的衔接点。

通过分析农业院校测绘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现状,阐述了高校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农业院校测绘生毕业设计教学措施。

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畜牧草场变化测量、畜牧数量监测、工程建设等打下良好基础。

1本科毕业设计现状2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学生对毕业毕业论文认识有偏差。

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期间正是找工作关键期或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许多学生正为就业或考研深造而奔波,所以大多数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一份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对尚未落实单位的学生来说,要挤出时间和精力来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面试,有的要到单位进行一段时间实习考察等;对一些考研学生来说,考试前的复习,考试后的复试和面试会占据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很多毕业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考研比做好毕业论文更重要,工作和考研与本人的未来直接相关,只要找到工作或者考上研究生,认为不论毕业论文质量如何都能毕业,导致毕业论文形式化,甚至出现学术腐败的现象,用复制、买卖等方法完成论文。

另外,因为在本科学习期间缺乏专业知识的拓展,没有足够的动手实践能力,导致毕业论文完成质量严重下滑,弄虚作假现象也开始逐步增多,不能很好地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在本科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很好的学术能力。

2.2论文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

毕业论文安排在大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完成,在漫长的本科学习道路上,毕业论文是最后一站。

从小学开始的各种语数外培训班,到各种事业、教师编制的培训班,最后一站的学习相对轻松。

所以花在毕业论文上的时间很少,有的学生为了节省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就会在原有文章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动,通过替换关键词的方法来降低论文的重复率,这样完成的论文虽然重复率过关,但并没有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到论文编写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类同现象,这样的论文编写方式失去了论文本身的意义,完全失去了毕业论文的创新性和学术性。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电容测量仪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电容测量仪设计
图5AT89C51单片机工作电路
2.3.2基于AT89C51电容测量系统复位电路
MCS-51的复位是由外部的复位电路来实现的。MCS-51单片机片内复位,复位引脚RST通过一个斯密特触发器用来抑制噪声,在每个机器周期的S5P2,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电平由复位电路采样一次,然后才能得到内部复位操作所需要的信号。
利用多谐震荡原理测量电容的方案硬件设计比较简单,但是软件实现相对比较复杂,而直接根据充放电时间判断电容值的方案虽然基本上没有用到软件部分,但是硬件却又十分的复杂。而且他们都无法直观的把测量的电容值大小显示出来。
根据上面两种方案的优缺点,本次设计提出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都相对比较简单的方案:基于AT89C51单片机和555芯片的数显式电容测量。该方案主要是根据555芯片的应用特点,把电容的大小转变成555输出频率的大小,进而可以通过单片机对555输出的频率进行测量。本方案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都相对简单。
反向器单稳态触发器显示窄脉冲触发器秒脉冲发生器译码器记数器标准记数脉斱案三基亍at89c51单片机和555芯片构成的多谐振荡申路申容测量返种申容测量斱法主要是通过一块555芯片来测量申容让555芯片工作在直接反馈无稳态的状态下555芯片输出一定频率的斱波其频率的大小跟被测量的申只要我仧能够测量出555芯片输出的频率就可以计算出测量的申容
2.面向应用和现代市场营销模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本土仪器设备厂商只是重研发,重视生产,重视狭义的市场,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现代营销体系和面向应用的研发模式。传统的营销模式在计划经济年代里发挥过很大作用,但无法满足目前整体解方案流行年代的需求。所以,为了快速缩小与国外先进公司之间的差距,国内仪器研发企业应加速实现从面向仿制的研发向面向应用的研发的过渡。特别是随着国内应用需求的快速增长,为这一过渡提供了根本动力,应该利用这些动力,跟踪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摘要 (I)
第一章绪论 (1)
1.1引言 (1)
1.2工程概况 (1)
第二章隧洞施工测量的相关理论基础 (2)
2.1隧洞施工测量的目的及任务 (2)
2.2施工控制测量的概况 (2)
2.2.1 施工控制测量基本概念 (2)
2.2.2 施工控制测量分类 (2)
2.2.3 控制测量应遵循的原则 (2)
2.2.4 控制测量实施步骤 (3)
2.3隧洞施工控制测量 (3)
2.3.1 洞外控制测量 (3)
2.3.2 洞内控制测量 (6)
2.4洞外、内的三角高程测量 (8)
2.5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10)
2.6进洞关系计算和进洞测量的主要任务 (13)
第三章所在工程引水隧洞控制测量的大体设计 (14)
3.1控制点布设 (14)
3.2选点 (14)
3.3控制点标石 (14)
3.4边、角及水准观测 (14)
3.4.1 边、角观测 (14)
3.4.2 水准观测 (15)
第四章如何进行断面测量 (16)
4.1工程作业情况 (16)
4.2断面测量 (16)
第五章贯通测量及精度分析 (18)
5.1贯通测量的介绍 (18)
5.2影响贯通误差的主要因素及其分解 (18)
5.3贯通误差对隧道贯通的影响 (18)
5.4主要的贯通横向中误差分析 (19)
5.5贯通横向中误差的计算公式 (19)
5.6洞内导线贯通误差估算示例 (20)
第六章隧道测量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4)
6.1洞内导线应注意的问题 (24)
6.2在洞内进行平面控制时的注意事项 (24)
总结 (24)
参考文献 (26)
致谢 (27)
摘要
隧道工程测量是在隧道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营管理的各个阶段进行的测量。

锦屏引水隧洞埋深大,洞群并行、洞径大、洞线长,地质条件复杂,岩爆、突发性涌水多,通风排烟难度大,施工交叉干扰大,各种工序衔接紧凑,平行作业,洞内排风不畅,空气质量差,导致红外线测量仪器反射信号弱,往往无法进行测量工作。

测量工作在隧道开挖施工中非常重要,它控制着隧道开挖的平面、高程和断面几何尺寸,关系到隧道的贯通。

为满足测量工作需要,需选择关键工序工作面污染小的时间,停止一些次要工序,提前加大排风来满足测量工作条件。

若测量工作占用时间过长,将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和经济效益。

为节省投资施工测量时可采用全站仪配隧道断面测量软件来完成。

用全站仪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后,再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分析可用台式、便携电脑,也可用可编程计算器进行。

关键词:施工测量;引水隧洞;断面测量;贯通;精度
第一章绪论
1.1 引言
引水隧洞(diversion tunnel)在山体内开挖成的引水道。

按洞内水流有无自由水面,引水隧洞分无压和有压两种。

选择洞线时一般要求便于上下游水流衔接,洞线短,转弯少,并便于布置施工支洞,同时尽可能地要求其通过的岩体地质构造简单,岩体完整稳定,地下水位低。

为综合满足以上要求,洞线常为曲折状。

其断面尺寸由技术经济比较决定。

一般,先假定几个隧洞断面尺寸,计算其水头损失、出力损失和年电损失。

将各方案的一次投资和正常运行期的年运行费按复利折算到某以基准年,选用计算期内总费用最小的方案。

其纵向坡度一般在1%-5%编范围内。

无压引水隧洞断面形状多为圆拱直墙型或马蹄型。

其断面高宽比一般为1-1.5.在岩石侧压力或水位变化较大时,可选择较高的断面。

水面至洞顶要留一定的空间,以避免、明、满流交替。

中国白山水电站1号引水隧洞洞径8.6m,首次采用了灌浆式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已安全运行了16年。

隔河岩水电站引水隧洞洞径9m,采用了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运行情况良好。

小浪底工程的排沙洞洞径6.6m,最大运行水头123m,也采用了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衬砌。

衬砌常设纵横缝,纵缝一般都设键槽和插筋,横缝通常只设施工缝,在地质条件明显变化处宜设伸缩缝。

衬砌与岩石之间必须做回填灌浆。

可做排水。

围岩中是否要做固结灌泉,视其地质条件和运行条件确定。

1.2 工程概况
锦屏二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盐源、冕宁三县交界处的雅砻江干流锦屏大河弯上,是雅砻江干流上的重要梯级电站[1]。

锦屏二级水电站利用雅砻江下游河段150m长大河湾的天然落差,通过长约16.67km的引水隧洞,截弯曲直,获得水头约310m。

西起雅砻江右岸景峰桥上游(海拔高程约1658 m),东至大水沟下游(海拔高程约1560 m),大致沿东西向穿越锦屏山,引水系统采用4洞8机布置形式,从进水口至上游调压室的平均洞线长度约16.67km,各引水洞洞中心距60m,洞净高13m,成洞宽13m,衬砌厚度为0.6m,衬砌后净高11.8m,成洞宽11.8m。

2#、4#洞间每隔1000m设一条横向通道,供两洞交通转化使用。

4#引水隧洞立面为缓坡布置,底坡3.65‰,由进口底板高程1618.00m降至高程1564.70m与上游调压室相接。

贯通面在C3标和C5标的交界处,里程在K4+700处,本标段业主招标时要求贯通横向中误差≤250mm,高程贯通中误差≤25mm。

我标段到贯通面的距离是11.7km。

第二章隧洞施工测量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隧洞施工测量的目的及任务
进行隧道(洞)的控制测量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隧道2个或2个以上开挖面相向施工后,施工中线在贯通面处能够按照设计规定的精度正确地衔接,并保证各结构物及隧道(洞)净空在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以设计精度按照设计位置修建,不会侵入限界。

其任务是:把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精度要求标定在地面上,这项工作也成为施工放样。

2.2 施工控制测量的概况
2.2.1 施工控制测量基本概念
(1)控制测量是针对碎部测量而言的,研究如何测定控制点的精确位置,并以控制点的位置来确定碎部点的位置。

(2)目的是为地形图测绘和各种工程测量提供控制基础和起算基准;
(3)作用是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具有统一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的控制点坐标和高程,其成果具有通用性和共享性,使全国各局部地区的测量工作得以分期分批进行,所测地形图可以相互拼接共同使用。

(4)意义是控制测量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为地学科学研究、空间技术及宇宙航行以及测图和各项工程提供了控制基础。

2.2.2 施工控制测量分类
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按精度分为不同等级,各个等级有不同的技术指标。

(1)平面控制测量:在某地区或全国布设平面控制网,精密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分为一、二、三、四四个等级。

直接服务于大比例尺测图和工程测量的平面控制测量等级有一、二、三级导线测量,一、二级小三角测量。

(2)高程控制测量:在某一地区或全国布设高程控制网,精密测定点的高程位置,国家高程控制测量也分成一、二、三、四四个等级。

直接服务于大比例尺测图和工程测量的高程控制测量包括等外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2.2.3 控制测量应遵循的原则
测量规范规定,测量控制网应由高级向低级分级布设。

如平面三角控制网是按一等、二等、三等、四等、5〃、10〃和图根网的级别布设,城市导线网是在国家一等、二等、三等或四等控制网下按一级、二级、三级和图根网的级别布设。

一等网的精度最高,图根网的精度最低。

控制网的等级越高,网点之间的距离就越大、点的密度也越稀、控制的范围就越大;控制网的等级越低,网点之间的距离就越小、点的密度也越密、控制的范围就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