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8f8d67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9.png)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重点:1、海水制镁的过程及原理,相应的方程式。
2、海水淡化的方法,了解蒸馏的原理,工业常用多级闪急蒸馏法。
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组成特点及相互转化的条件。
知道结晶的概念。
3、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4、粗盐提纯(除去食盐中可溶性杂质及不溶性杂质)的方法和应用及相应的方程式。
食盐的精制5、“溶解度”的概念(定量),溶解度曲线图的运用;选择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等方法进行物质的提纯。
6、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和过程(方程式),侯氏制碱法。
7、碳酸钠、碳酸氢钠等物质的俗名和性质8、常见酸根离子的检验。
9、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一、海水中的物质:(1)物质种类:水(96.5%)和可溶性盐(3.5%)(2)离子种类:Cl-、Na+、SO42 -、Mg2+、Ca2+、K+二、海底矿物: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2、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
甲烷燃烧的方程式:CH4+2O2=点燃==CO2+2H2O3、多种金属矿物:多金属结核(锰结核:猛、铁、铜、钴、钛等20多种金属元素)三、海洋资源:(1)分类: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
(2)保护措施:海洋环境立法、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提高消除污染的技术水平。
第二节、海洋工业一、海水制镁:1、原理:将石灰乳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就能制得金属镁。
2、生产流程:海水或卤水→氢氧化镁→氯化镁→氯化镁晶体→熔融氯化镁→镁3、化学方程式: MgCl 2+Ca(OH)2=Mg (OH)2↓+CaCl 2Mg (OH)2+2HCl =MgCl 2+2H 2O注意:从海水中提取MgCl 2时,经历了“MgCl 2→Mg (OH)2→MgCl 2”,的转化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 将MgCl 2富集起来,获得比较纯净的MgCl 2. 二、海水淡化:从海水中获取淡水,解决日益加剧的淡水危机1、淡化的方法有(1)热法(2)膜法(反渗透法)。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海洋化学资源 海水中的化学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海洋化学资源 海水中的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84fd483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7.png)
(2)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注意事项 ①不直接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原因: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较__低______ ,且_杂_质______较多,需要进行富集和提纯。 ②选择石灰乳作沉淀剂的原因:石灰乳易得,成本较__低______。
探究点一 海水中的物质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从海水中提取MgCl2时,经历了“MgCl2 → Mg(OH)2 → MgCl2” 的转化过程,请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5)交流评价: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装
置做哪些改进?
将小试管放入冷水中(或改用冷凝管进行蒸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水淡化的方法
渗透
(1)膜法:又称为反________法。
闪急
探究点三 海水淡化
[情景展示1] 工人师傅用稀盐酸除铁锈: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海洋化学资源
问题导学
新知学习
知识点一 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中最多的离子是__氯__离_子___。 (2)海水中最多的金属离子是__钠_离__子___。 (3)海水中最多的物质是___水_____。 (4)海水中溶解的最多的盐是_氯_化__钠__,每1000 g海水中含有大 约__3_5_____g盐。
核心一 海水中的物质
例1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目前世界上生产的镁60%来自于海 水。分离出食盐的海水称作苦卤水,其中含有丰富的MgCl2。 工业上以苦卤水为原料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如下:
图8-1-3
(1)写出沉淀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__C_a_(O__H_)2_+_M__g_C_l2_=_=_=M__g_(O_H__)2_↓+_,Ca_C_l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Y与Z反应后的产物溶于水可得X溶液,从而实现了Y的循环利用 ,则Z的化学式为_H__2 _____,X溶液的名称是稀_盐_酸______。 (3)烘干后得到的MgCl2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C_a_C_l_2 ___。
鲁教版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89358ba168884868662d64b.png)
DOC可编辑修改--------为你整理各种最新最全办公范文--------双击可以删除爱心---用心---恒心鲁教版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总结志存高远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重点:1、海水制镁的过程及原理,相应的方程式。
2、海水淡化的方法,了解蒸馏的原理,工业常用多级闪急蒸馏法。
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组成特点及相互转化的条件。
知道结晶的概念。
3、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4、粗盐提纯的方法和应用及相应的方程式。
食盐的精制5、“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曲线图的运用;选择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等方法进行物质的提纯。
6、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和过程,侯氏制碱法。
7、碳酸钠、碳酸氢钠等物质的俗名和性质8、常见酸根离子的检验。
9、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一、海水中的物质:物质种类:水和可溶性盐离子种类:Cl- 、Na+ 、SO42 -、Mg2+、Ca2+、K+ 二、海底矿物: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2、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未来能源、21世纪DOC可编辑修改--------为你整理各种最新最全办公范文--------双击可以删除爱心---用心---恒心能源。
甲烷燃烧的方程式:CH4+2O2=点燃==CO2+2H2O 3、多种金属矿物:多金属结核三、海洋资源:分类: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
保护措施:海洋环境立法、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提高消除污染的技术水平。
第二节、海洋工业一、海水制镁:1 志存高远1、原理:将石灰乳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就能制得金属镁。
2、生产流程:海水或卤水→氢氧化镁→氯化镁→氯化镁晶体→熔融氯化镁→镁3、化学方程式: MgCl2+Ca(OH)2=Mg (OH)2↓+CaCl2Mg (OH)2+2HCl=MgCl2+2H2O注意:从海水中提取MgCl2时,经历了“MgCl2→Mg (OH)2→MgCl2”,的转化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将MgCl2富集起来,获得比较纯净的MgCl2. 二、海水淡化:从海水中获取淡水,解决日益加剧的淡水危机1、淡化的方法有热法膜法。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海水“制碱” 海水中的化学课件(第1课时)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海水“制碱” 海水中的化学课件(第1课时)新](https://img.taocdn.com/s3/m/e8f4267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4.png)
4.用序号填空:① Na2CO3 ② NaCl ③ CaCO3 ④ NaHCO3 (1)用作调味品的是___②___; (2)用于生产玻璃和洗涤剂的是___①___; (3)用作补钙剂的是__③____; (4)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④___。
10.(2017·济宁)酸、碱、盐溶解性表为我们确定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提供了方 便,下表是溶解性表的一部分,结合表格和溶解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C )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20 ℃)
OH- NO- 3 Cl- SO24- CO23- Ca2+ 微 溶 溶 微 不 A.绘制表格的依据是物质的溶解度 B.常见物质一般可分为:溶、微溶和不溶 C.Ca(OH)2、CaSO4 和 CaCO3 的溶解度都大于 1 g D.Ca2+、NO- 3 、Cl-三种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归纳总结:盐和碱的溶解性: 难溶记四盐:AgCl、BaSO4、CaCO3、BaCO3; 易溶记三碱:NaOH、KOH、Ba(OH)2; 微溶记三物:Ca(OH)2、CaSO4、Ag2SO4; 都溶记四类:钾、钠、铵盐、硝酸盐。
2.盐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1)酸+盐→ 酸 + 盐 ; 2HCl+CaCO3=== CaCl2+H2O+CO2↑ (2)盐+碱→ 盐 + 碱 ; CuSO4+2NaOH=== Cu(OH)2↓+Na2SO4 (3)盐+盐→ 盐 + 盐 。
人造纤维
造纸
石油精炼
粗盐精制
纯碱的制 用途
冶金
制玻璃
……
合成洗涤剂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cc2de61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0.png)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一、海水中的物质1.海水中的元素由多到少的顺序:O、H、Cl、Na、Mg2.海水中的物质由多到少的顺序:H2O、NaCl、MgCl23.从海水中提炼金属镁:发生的化学反应:①MgCl2 + Ca(OH)2 = Mg(OH)2↓ + CaCl2(从海水中分离出镁元素)②Mg(OH)2 + 2HCl = MgCl2 + 2H2O(转化成可电解的氯化镁)③MgCl2 通电Mg + Cl2↑二、海底矿物1.常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2.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产生的能量多,污染少。
3.金属矿物:多金属结核——锰结核三、海水淡化1.常用方法:蒸馏是通过加热蒸发而将液体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方法。
2.其他海水淡化的方法:“多级闪急蒸馏法”“结晶法”“膜法”第二节海水“晒盐”一、海水晒盐的过程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二、饱和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注意:⑴饱和溶液只是针对某一种溶质来说的,对于其他溶质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如饱和食盐水,对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而该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蔗糖。
(2)描述饱和溶液时,必须指明温度。
如“100g,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而不能说“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
2.判断:①根据食盐溶液中是否有未溶解固体来判断,如果有未溶解的食盐固体存在,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②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质,如果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溶质,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三、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计算1.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注意:1)概念中的四要素:①一定温度;②100克溶剂;③饱和状态;④质量;⑤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2克,表示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7.2g 氯化铵达到饱和。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海水“晒盐” 海水中的化学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海水“晒盐” 海水中的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97a68bf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8.png)
(2)在操作④中过滤的速度很慢,其原因是 _制_作__过_滤__器__时_滤__纸_边__缘_没__有__紧_贴__漏_斗__内_壁__,__留_有__气_泡__(或__过__滤_前__浑_浊__液_体__没__有_经___ _过_静__置_沉__淀__而_直__接_进__行_过__滤__,_答__案_合__理_即__可__) _________________ (答一条) 。 (3)在操作⑤中容易造成液滴飞间溅歇加,热为(答尽案量合减理即少可液) 滴飞溅,除连 续用玻璃棒搅拌外,还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NaCl
H2O
[说明] 试剂加入N的aO顺H序+有H多Cl种==选=_择__,__但__碳_+酸_钠__溶__液__必_ 须在氯化钡溶
液之后加,否则过量的氯化钡无法除去;过滤之后再加盐酸。
知识点三 食盐的用途
食盐是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必需品,是重要的__调__味____品 和食品添__加_剂_____。食盐还是制造烧碱、氯气、盐酸和纯碱等的 基本原料,被广泛用于制造化学肥料、塑料、合成橡胶和染料 等。
知识点二 粗盐的提纯
1.粗盐的成分
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往往含有_可__溶_性____杂质(如氯化镁、氯
化钙等)和___不_溶__性__杂质(如泥沙等)。
2.粗盐的提纯(不溶性杂质)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溶解
大颗粒粗盐研磨后再溶 解
过滤 “一贴、二低、三靠”
蒸发
较多量固体析出时,停 止加热
玻璃棒的作用
核心二 粗盐的精制
例2 2017·青岛 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 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 转化为沉淀。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 精盐水。实验操作过程如图8-2-2所示: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海洋化学资源 海水中的化学教学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海洋化学资源 海水中的化学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3aa42a7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8.png)
海洋化学资源
壹海 水 中 的 物 质
水96.5 ﹪ 溶解的盐 3.5 ﹪
海水中的化学资源
Cl- 55.06 ﹪ Na+ 30.61 ﹪ SO42- 7.67 ﹪ Mg2+ 3.69 ﹪ Ca2+ 1.15 ﹪ K+ 1.10 ﹪ 其他 0.72 ﹪
【信息整理】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H__2_O_ 含量前两位金属离子为:___N_a_+_、__M__g_2_+_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离子为:_____C_l_- ___ 海水主要含有的盐:___N_a__C_l、__M__g_C_l_2_等
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通电
MgCl2 === Mg + Cl2↑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识点2 海底矿物 1.主要海底矿物 (1)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_化__石__燃__料__。
(2)可燃冰: ①形成:__天__然__气___和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冰状 固体; ②优点:燃烧热值__大__,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 _污__染__物__。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上一页 下一页
(2)以海水和石灰乳为原料制取金属镁的生产流程 为:请你分别写出生成氢氧化镁和镁的化学反应方程 式:
1)生成氢氧化镁:_M_g_C__l2_+__C_a_(_O_H__)2_=__M__g_(O__H_)_2_↓_+__C_a_C_l_2;
通电
2)生成镁:___M_g_C__l2__=_=_=__M__g_+__C_l_2_↑____。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2020年春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单元复习教学课件(共39张PPT)
![2020年春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单元复习教学课件(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fe5499259eef8c75ebfb311.png)
精制 饱和 吸氨 饱和 碳酸化 碳酸
食盐水
氨盐水
氢钠
过滤 热解
纯碱
NaCl+NH3+CO2+H2O === NaHCO3+NH4Cl 2NaHCO3 =△=== Na2CO3+CO2↑+H2O
优点:原料经济易得、CO2和NH3可回收利用; 缺点:CaCl2用处不大,污染环境。 NaCl利用率低。
2.侯氏制碱法
D.④①③②
【迁移训练9】(2019春•沛县校级月考)下列关于 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中的说法合理是 ( C ) A.将氯化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B.烧碱既可以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 制碱法”制取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D.高温煅烧生石灰可以得到熟石灰
十、复分解反应 1、概念: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
B.盐场必须建在阳光充足、雨量少的地区 C.海水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后才能析出晶体 D.盐场利用日晒、风吹晒盐,采取的是蒸发结晶的方法
【迁移训练4】(2019•株洲中考)我国海水晒盐具
有悠久的历史,所得“盐”的主要成分是( B )
A.Na2SO4 C.CaCl2
B.NaCl D.Na2CO3
五、固体溶解度 1.定义: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 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海水提镁 常规矿物 可燃冰 锰结核 原理 方法
原理 流程 优缺点 原理 流程 优点 化学性质 用途
2 知识回顾
一、海水中的物质 1.海洋中有丰富的化学资源,其中: (1) 海水中最多的物质是__水_____ (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依次是 O、H、Cl、Na 。 (3)海水中最多的金属离子是_钠__离__子__;海水中最多的非金 属离子是__氯__离_ 子 ;它们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Cl 。
鲁教版初三化学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
![鲁教版初三化学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adb67d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4.png)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知识衔接,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3.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生自主搜集海洋化学资源相关的新闻、案例,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环保问题。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表达能力。
作业布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难度适中,既要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作业量适当,避免过多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休息。
-介绍海水的组成,引导学生认识海水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了解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存在形式。
2.海洋化学资源
-概述海洋化学资源的概念、种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
3.海水资源的提取技术
-介绍从海水中提取化学资源的方法和技术,如蒸发法、电渗析法等。
1.认知水平:学生对海水的组成和化学元素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海洋化学资源的种类、提取技术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较为陌生。
2.学习兴趣:学生对化学实验和实际应用具有浓厚兴趣,海洋化学资源这一课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3.学习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但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指导。
1.教学活动:以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吃的盐是从哪里来的吗?它与海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化学精品课件鲁教版海水中的化学
![化学精品课件鲁教版海水中的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a8797ef2910ef12d2bf9e702.png)
·山东教育版
│ 考点聚焦
考点5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在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大多是在酸、碱、盐之间 进行的,而酸、碱、盐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离子,因此, 离子间的互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在溶液中发生的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共存。 溶液中含有多种离子时, 若 有两种离子可结合生成水、 气体或沉淀之一, 则二者不能共 存。常见不能共存的情况有:(1)H+和 OH-可结合生成水。 (2)H+和 CO2-可结合生成 H2CO3 而放出 CO2 气体。 (3)OH- 3 + + + - + - 和 Cu2 、Fe3 、Mg2 可结合生成沉淀。(4)Cl 和 Ag ,SO2 4 和 Ca2+、Ba2+,CO2-和 Ba2+、Ca2+等都可结合生成沉淀。 3
·山东教育版
│ 考点聚焦
考点4 海水“制碱”
(1)氨碱法制纯碱
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NaCl+H2O+NH3+C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H2O+CO2↑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教育版
│ 考点聚焦
(2)纯碱的性质与用途
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a.水溶液显碱性,能使指示剂变色 b.与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c.与氢氧化钙反应 Na2CO3+Ca(OH)2===CaCO3↓+2NaOH d.与盐反应 Na2CO3+BaCl2===BaCO3↓+2NaCl 化工原料、去污
·山东教育版
化学高一海水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高一海水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12ec6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b.png)
化学高一海水知识点归纳总结海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成分。
了解海水的成分和性质,对于学习化学知识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一化学中与海水相关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海水的组成和特性。
一、海水的组成1. 盐类成分:海水中含有多种盐类物质,主要包括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
其中,氯化钠(NaCl)是最主要的成分,占海水中盐类总量的约85%。
2. 溶解氧:海水中含有溶解氧,这对海洋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溶解氧的含量受到温度、盐度和水动力等因素的影响。
3. 微量元素:海水中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
这些元素虽然含量很低,但对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二、海水的性质1. 密度:海水的密度通常比纯水高,这是因为海水中的盐类和其他溶质增加了其质量。
海水的密度与温度和盐度密切相关,一般随着温度升高密度下降,随着盐度升高密度增加。
2. 味道和呈色:海水的味道较咸,这是因为其中的氯化物和硫酸盐等盐类成分。
此外,海水呈现蓝绿色,这是由于水分子吸收了较长波长的红光,而反射了短波长的蓝绿光。
3. 冰点和沸点:由于海水中的盐类以及其他溶质的存在,其冰点和沸点较纯水要低。
一般情况下,海水的冰点约为-2°C,沸点约为100.7°C。
4. pH值:海水的pH值一般介于7.5至8.4之间,表明其为碱性溶液。
这是由海水中的碳酸盐和其他碱性物质引起的。
三、海水与环境保护1. 淡化海水:由于淡水资源的不足,科学家们研发了海水淡化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将海水中的盐类和其他杂质去除,从而得到可供人们使用的淡水资源。
然而,由于淡化海水的能耗较高且成本较高,因此目前主要用于海岛、沙漠地区等特殊地域。
2. 海水污染: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发展的加速,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海水污染主要包括水体中溶解氧降低、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等。
这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需要加强海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第八单元海水中化学知识点
![第八单元海水中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11d7ca580216fc710afd84.png)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一、海洋化学资源1、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由96.5%的水和 3.5%的溶解的盐构成。
①海水中主要有 4 种金属离子( Na+、 Mg 2+、Ca2+、 K +)和 2 种酸根离子( Cl -、SO42-)。
当把海水蒸干时,任一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都能够联合构成一种盐,故海水中主要的盐有:Na2 SO4、NaCl、MgSO 4、MgCl 、CaSO4、CaCl、 K2SO4、 KCl 。
②海水之最:含量最多的金属离子:Na+,含量最多的非金属离子或酸根离子:Cl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Na海水盐分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Cl。
(2)海水制镁Ⅰ .流程:Ⅱ .化学方程式:①MaCl 2+Ca(OH) 2=Mg(OH) 2↓ +CaCl2②Mg(OH) 2+2HCl = 2H2O+MgCl 2③MgCl 2通电 Mg+Cl 2↑注意:①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何要先加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积淀,再加盐酸获得氯化镁呢?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很低,要想获得它,第一要想法使之富集。
提取镁时,假如直接以海水为原料,则将此中的氯化镁转变为积淀的过程就是为了使镁元素富集;假如以卤水为原料,则在海水晒盐阶段就经过了一次富集,转变为积淀的目的即可使镁元素进一步富集,又可除掉此中的氯化钠等杂质。
②从海水中提取镁时,选择石灰乳做积淀剂的原由是什么?因为石灰乳价廉易得,海洋中富含贝壳,它们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可就地取材经过海洋制得石灰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高温 CaO+CO 2↑、 CaO+H2O= Ca(OH) 22、海底矿物( 1)可燃冰①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固体——极易焚烧②形成:由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CH4)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
③长处:焚烧产生的热量比同样条件下的煤或石油产生的热量多得多。
焚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被科学家誉为“将来能源”、“21世纪能源”。
8-2 海水“晒盐”(第1课时)—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8-2 海水“晒盐”(第1课时)—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fee10a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6.png)
第二节 海水晒盐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认识海水“晒盐”过程,能知道海水晒盐的基
本原理是蒸发结晶。
2.通过复习溶液的知识,能理解“饱和溶液” “不饱
和溶液” “结晶”的概念,能计算方法物质溶解度。
复习提升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
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剂的种类和溶剂的量
实验结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当升高温度时,硝酸钾晶体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限量会______;
增加
减少
当降低温度时,其最大溶解限量会______。
(1)20℃时,硝酸钾在100 g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同温度下KNO3的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
(3)在一定温度下KNO3的饱和溶液不能
溶解任何溶质。
(4) 温度降低不饱和溶液一定能变为饱
和溶液。
复习提升
判断下列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1、在试管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物质的溶
不一定
液
2、蒸发水或改变温度下,析出溶质后的
溶液
一定是
3、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
二、溶解度
2、溶解度:
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
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
能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
溶剂里的溶解度。通常用S表示。
外界条件:一定温度
溶解度
溶剂的质量:100g
四要素
溶液的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皮蛋”中的化学课件---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皮蛋”中的化学课件---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a89f25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0.png)
实验现象
①滤液不变
②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钙全部变 为碳酸钙
(1)氢氧化钙俗称
,农业上一般采用氢氧化钙改进
实验(论填“酸”或“碱”)性土壤。
(2)氢氧化钙变质是由于与空气中的
产生反应的缘故,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因此氢氧化钙应
保存。
2、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瓶口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
【变质原理】 2NaOH +CO2 = Na2CO3 + H2O
.②
实验现象 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结论 ; 。
【得出结论】 白色固体的成分是
。
盛有适量碳酸钠溶液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试剂,实验现象记录如表,
请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试管编号
1
2
3
4
加入试剂 无色酚酞试液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氯化钡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变为红色 有气泡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试管3中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 CaCO3↓+2NaOH 。
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活动7——跟踪练习
1.小刘和小赵对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Ca(OH)2]的组成进行 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钙是否已经生成碳酸钙而变质? 【进行猜想】
实验A操.氢氧作化钙全部变为碳酸钙;B.氢氧化钙部分变为碳酸钙;
C.氢氧化钙没有变质。 【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②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
(2) 甲、乙两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表,请将表格
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8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四点解读复分解反应释疑解析素材 (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8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四点解读复分解反应释疑解析素材 (新版)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cad50e949649b6648d74767.png)
四点解读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是初中化学中集中反映酸碱盐以及氧化物之间相互反应、转化关系的核心载体,也是中考命题的重要呈现方式。
关注复分解反应,有助于同学们掌握酸碱盐以及氧化物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知识到技能的华丽转身。
下面就对复分解反应作一详细解读。
一、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反应过程中呈现出“双交换、价不变”这样一个特点。
这种交换是由两种反应物在溶液中以首尾结合的方式进行,互相交换离子后得到两种生成物,反应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注意:1.不是所有的酸碱盐和氧化物之间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例如:2NaOH+CO2=Na2CO3+H2O ,从表面上看,两种化合物相互反应生成了另外两种化合物,貌似与复分解反应定义吻合,但由于Na2CO3和H2O并不是由NaOH和CO2交换成分得到的,所以该反应并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不仅仅只是满足生成物中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这样的条件,对反应物同样也有要求。
一般来说,如果是盐和碱之间的反应,反应物要求都可溶,如果有酸参与,则酸必须可溶。
因此,对于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而言,可作如下拓展:(反应物)有酸酸必溶,无酸盐碱溶;(生成物)要么生成水,要么放气体,要么有沉淀,三者必居其一。
二、常见类型在常见的酸、碱、盐和氧化物的相互反应中,共有六种不同的反应,其中的五种属于复分解反应,即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盐的反应、酸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碱和盐的反应、盐和盐的反应;这几个反应均能生成盐,又称为“成盐反应”,具体反应模式如图所示:三、基本规律离子对配对是复分解反应规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将符合条件的复分解反应具体对应到几组离子对当中,以具体离子关联典型的复分解反应,这对于解决中考中相关酸碱盐知识的考查,如物质的鉴别、除杂、推断等题型,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对同学们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重点:1、海水制镁的过程及原理,相应的方程式。
2、海水淡化的方法,了解蒸馏的原理,工业常用多级闪急蒸馏法。
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组成特点及相互转化的条件。
知道结晶的概念。
3、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4、粗盐提纯(除去食盐中可溶性杂质及不溶性杂质)的方法和应用及相应的方程式。
食盐的精制5、“溶解度”的概念(定量),溶解度曲线图的运用;选择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等方法进行物质的提纯。
6、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和过程(方程式),侯氏制碱法。
7、碳酸钠、碳酸氢钠等物质的俗名和性质8、常见酸根离子的检验。
9、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一、海水中的物质:(1)物质种类:水(96.5%)和可溶性盐(3.5%)(2)离子种类:Cl-、Na+、SO42 -、Mg2+、Ca2+、K+二、海底矿物: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2、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
甲烷燃烧的方程式:CH4+2O2=点燃==CO2+2H2O3、多种金属矿物:多金属结核(锰结核:猛、铁、铜、钴、钛等20多种金属元素)三、海洋资源:(1)分类: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
(2)保护措施:海洋环境立法、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提高消除污染的技术水平。
第二节、海洋工业一、海水制镁:1、原理:将石灰乳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就能制得金属镁。
2、生产流程:海水或卤水→氢氧化镁→氯化镁→氯化镁晶体→熔融氯化镁→镁3、化学方程式: MgCl 2+Ca(OH)2=Mg (OH)2↓+CaCl 2Mg (OH)2+2HCl =MgCl 2+2H 2O注意:从海水中提取MgCl 2时,经历了“MgCl 2→Mg (OH)2→MgCl 2”,的转化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 将MgCl 2富集起来,获得比较纯净的MgCl 2.二、海水淡化:从海水中获取淡水,解决日益加剧的淡水危机1、淡化的方法有(1)热法(2)膜法(反渗透法)。
(都是物理方法),热法中常见的有低温多效蒸馏法和多级闪急蒸馏法。
其中最常用的是多级闪急蒸馏法。
2、海水与淡水的鉴别:分别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的是海水,没有沉淀(或沉淀很少)的是淡水。
三、海水晒盐:从海水中获取食盐,解决生产(工业)、生活中需求的大量食盐1、原理:蒸发海水使其中的无机盐(主要是食盐)结晶。
2、生产流程: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和母液(又称苦卤)。
原料也可采用海水淡化后的残液晒盐,更经济快捷。
四、粗盐提纯:1、粗盐成分:主要成分:氯化钠杂质:不溶性杂质(泥沙)可溶性杂质(Na 2SO 4、MgCl 2、CaCl 2)(1)、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泥沙):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反复几次可提高其纯度(重结晶法提纯粗盐)。
(2)、可溶性杂质(Na 2SO 4、MgCl 2、CaCl 2)→转化为沉淀→过滤A 、 药品选择:①Na 2SO 4→过量BaCl 2②MgCl 2→过量NaOH 通电MgCl 2 Mg +Cl 2↑③CaCl2、多余BaCl2→过量Na2CO3④多余的NaOH、Na2CO3→适量盐酸B、加入顺序:①、②、③、过滤、④、蒸发结晶;②、①、③、过滤、④、蒸发结晶;注意:a.Na2CO3必须在BaCl2之后加;b.过滤之后再加盐酸。
重结晶法提纯粗盐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反复几次可提高其纯度,但这样主要是除去不溶性杂质,若彻底将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依次除去,应采取:“溶解→过滤→加入相应化学试剂→过滤→加适量或过量盐酸→蒸发结晶。
”的步骤。
五、海水制碱:1、氨碱法制纯碱(1)原料:食盐、石灰石。
氨气为媒介。
(2)生产流程:盐水→精盐水→氨盐水→碳酸氢钠→碳酸钠(纯碱)(3)、化学反应原理: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 NaHCO3==△=== Na2CO3+H20+CO2↑注意:(1)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氨溶于水显碱性,而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二者能发生反应,因此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2)对生成的NaHCO3和NH4Cl都能溶于水,分离的问题:从课本中溶解度曲线图上查出在室温时氯化铵比碳酸氢铵溶解度大,因此碳酸氢铵先结晶析出。
(3)氨碱法制纯碱的优点:原料经济易得,CO2和NH3可回收利用连续生产。
反应:2NH4Cl+ Ca(OH)2===CaCl2+H2O+NH3↑缺点:氯化钠的利用率不高,得到的CaCl2用途不大,污染环境。
2、侯氏制碱法(联合制碱法)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了氨碱法的不足,创立了联合制碱法。
在反应得到的氯化铵溶液中加入食盐,使氯化铵结晶析出。
第三节、溶解度一、固体和气体的溶解度1、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单位:克,溶解度的涵义: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物质的质量。
例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涵义: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或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时达到饱和。
2、气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水中溶解的气体的体积数。
注意:描述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明温度。
如:“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是错误的。
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1)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
(2)外因:温度。
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如:硝酸钾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如:氯化钠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如:氢氧化钙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⑴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
⑵外因:温度、压强。
①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②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
三、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及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
②溶解度曲线上的一点表示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为饱和状态。
③溶解度曲线上方的一点表示溶质在该温度下有剩余,溶液为饱和状态。
④溶解度曲线下方的一点表示在该温度下溶液为不饱和状态。
⑤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物质在对应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2、曲线的应用:①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
②比较相同温度时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③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④确定溶液的饱和状态。
⑤进行有关的计算。
3、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难溶(0.01g)、微溶(0.01~1g)、可溶(1~10g)、易溶(10g)图示表示:四、结晶1、定义: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2、方法:⑴蒸发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随受温度的影响很小的物质。
⑵降温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物质第四节、盐一、常见盐的俗名、性质及用途1、盐的溶解性:钾、钠、铵盐均可溶,硝酸盐入水无踪影,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盐酸盐不溶银和汞;碳酸盐,磷酸盐除去钾、钠、铵盐其余均不溶。
2、彩色盐溶液:含铜离子的盐溶液为蓝色,;含铁离子的盐溶液为棕黄色,含有亚铁离子的溶液为浅绿色。
其它离子的盐溶液为无色。
(溶液的颜色)3、盐的化学性质(1)盐+金属→新盐+新金属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可将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Fe+CuSO4===Cu+FeSO4现象:铁制品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颜色变浅(或变为浅绿色)Cu+2AgNO3===2Ag+Cu(NO3)2现象:铜制品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2)盐+酸→新盐+新酸条件:盐可溶也可不溶,生成物中一定有水、气体或沉淀Na2CO3+2H2SO4==2Na2SO4+H2O+CO2↑ CaCO3+2HCl==2CaCl2+H2O+CO2↑现象:有气泡产生(3)盐+碱→新盐+新碱条件:反应物都可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Na2CO3+Ca(OH)2==2NaOH+ CaCO3↓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2NH4Cl+ Ca(OH)2=== CaCl2+ H2O+NH3↑现象: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盐+盐→新盐+新盐条件:反应物都可溶,生成物有沉淀Na2CO3+BaCl2==2NaCl+BaCO3↓Na2SO4+BaCl2==2NaCl+BaSO4↓三、酸根离子的检验1、氯离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氯离子。
2、硫酸根离子: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硫酸根离子。
3、碳酸根离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若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证明有碳酸根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