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试题-浅谈化学解题中的数学思维 最新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解题思维模型

高中化学解题思维模型

高中化学解题思维模型篇一:高中化学解题思维模型是指在化学解题过程中所采用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解题过程中需要运用科学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建立正确的化学解题思维模型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和解题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高中化学解题思维模型:1. 理解概念:在化学解题过程中,理解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解题前,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所涉及的化学概念和公式。

只有理解概念,才能正确应用公式进行推理。

2. 建立方程式:方程式是化学解题的基础。

在建立方程式时,需要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质量、摩尔质量等参数,并且要注意反应条件和反应方程式的稳定性。

3. 分析图像:化学图像是化学解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图像,可以直观地反映问题所涉及的物质和反应过程,有助于理解问题。

在分析图像时,需要注意图像的特征和细节,并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

4. 利用比例和平衡:在化学解题过程中,可以利用比例和平衡来进行推理。

例如,在解决化学平衡问题时,可以通过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比例来平衡反应,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 运用假设和推理:在化学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假设和推理来进行推理。

例如,在解决化学反应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假设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关系来进行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6. 运用类比和联系:在化学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类比和联系来进行推理。

例如,在解决化学平衡问题时,可以通过将平衡反应类比为物理中的质量守恒原理,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高中化学解题思维模型,当然,在化学解题过程中,还需要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方法和技巧,并注意培养自己的解题思维和技能。

篇二:高中化学解题思维模型是指在化学学习中,通过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型来帮助理解和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化学解题思维模型,以及它们的用途和拓展。

1. 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元素周期表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它描述了原子序数递增的元素,以及它们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高考化学解题思路解析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考方式

高考化学解题思路解析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考方式

高考化学解题思路解析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考方式化学解题思路的掌握对于高考化学考试来说至关重要。

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我们需要运用正确的思考方式来拆解问题、分析关系、找准方法。

下面,我将从理解问题、分析关系、运用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解析,帮助大家掌握高考化学解题的思路。

一、理解问题在解答化学问题时,首先要准确理解问题的要求。

一般来说,问题要求我们找出原因、判断条件、推导结论等。

在理解问题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仔细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表述和要求。

2. 弄清问题中的主要概念和关键词,确定涉及的化学理论和知识点。

3. 根据问题中提供的信息分析,整理出已知条件和待求量。

4. 确定问题所需要运用的化学原理或方法。

二、分析关系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我们需要准确分析问题中的各种关系,找出问题的关键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析关系的方法:1. 分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关系:确定分子式、离子方程式、官能团等。

2. 分析化学反应的平衡关系:识别反应物和生成物、确定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速率等。

3. 分析物质的性质关系:考虑物质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溶解度等。

4. 分析实验数据的关系:比较数据变化趋势、查找规律等。

三、运用方法为了解决复杂问题,我们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解题方法:1. 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包括摩尔计算、质量计算、浓度计算等。

2. 运用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条件计算待求量。

3. 运用化学理论:根据相应的化学定律和规律推导结论。

4. 运用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推断。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解题过程中,立足于理解问题、分析关系和运用方法,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计算步骤和答案的准确性。

2. 注意化学方程式和化学符号的正确使用。

3. 尽可能使用化学实验数据和适当的图表来支持解答过程。

综上所述,高考化学解题的思路主要包括理解问题、分析关系和运用方法。

通过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问题,提高解题效率,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培养与应用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培养与应用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培养与应用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科学,与数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化学知识的数学表达、化学计算和实验设计三个方面来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与应用。

一、化学知识的数学表达化学是一个数量关系较为复杂的科学,很多化学现象和规律都可以通过数学表达来描述。

例如,摩尔的概念就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用数学式子n=N/NA来表示,其中N表示物质的质量,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通过这个数学式子,我们可以计算出物质的摩尔质量,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另外,化学中的一些规律也可以通过数学表达来描述。

比如,气体的状态方程PV=nRT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这个方程中,P表示气体的压强,V表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的摩尔数,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气体的温度。

通过这个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出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气体的行为。

二、化学计算化学计算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数学思维得以应用的重要场景。

在化学计算中,我们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计算,如质量计算、浓度计算、反应计算等。

这些计算都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在质量计算中,我们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摩尔质量来计算物质的质量。

例如,如果知道某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物的摩尔质量,我们就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产物的质量。

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摩尔质量的计算,涉及到一系列的数学运算。

在浓度计算中,我们需要根据溶液的质量或体积来计算溶质的浓度。

例如,如果知道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我们就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溶质的浓度。

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到质量和体积的计算,以及溶液的稀释计算等数学知识。

在反应计算中,我们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物的摩尔比来计算反应物的消耗量和产物的生成量。

例如,如果知道某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物的摩尔比,我们就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反应物的消耗量和产物的生成量。

高考化学中的常见思维题解析

高考化学中的常见思维题解析

高考化学中的常见思维题解析一、思维题的特点高考化学中的思维题,相较于传统的计算题或知识点的记忆题,更多地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这类题目一般较为复杂,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因此,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二、从实际问题出发思维题中常常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在解答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实例相结合,以使问题更加具体、形象。

例如:“甲醇与乙醇的共沸点较低”这一题目,我们可以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量差异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在给定的条件下,酒精的共沸原理是甲醇和乙醇的分子间作用力的差异所致。

三、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思维题往往涉及到多个知识点,因此在解答时需要广泛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例如,“某实验室需要制备纯净水,但只有废水包含NH4Cl,还有NaOH溶液。

”这一题目,我们需要运用离子的沉淀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多个知识点来解答。

通过反应方程式的推导和计算,可以得出最终的制备纯净水的方法。

四、注重解题方法和思路思维题的解答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注重解题的方法和思路。

在解答复杂问题时,我们可以采用逆向推理、分步推导等方法,通过缜密的思考和逻辑推理,逐步找到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例如对于“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2O,但其物理性质与氯气相似”这一题目,我们可以通过排除法以及物理性质的对比来推导出该化合物为氯化氢。

五、反复练习和总结解答思维题需要较高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总结,不断提高解题的能力。

在练习中,可以多思考,多与同学讨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积累,逐渐掌握解答思维题的技巧和方法。

同时,要善于总结,结合真题和模拟题,归纳出解答思维题的常见规律和方法,以便在考试中能够更加从容应对。

总之,高考化学中的常见思维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从实际问题出发,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注重解题方法和思路,并且不断练习和总结,以达到取得更好成绩的目的。

【高中化学】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思路讲解

【高中化学】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思路讲解

【高中化学】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思路讲解计算题理科科目的学习和复习中不可或缺的,以下是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思路讲解,请考生认真学习。

一、阐明化学计算的基础明确化学计算的根据就是要正确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一些化学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式以及他们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等。

其中化学概念是化学计算的基础,因为化学计算是由化学概念的量引申出来的。

化学定律主要是指质量守恒定律,定组成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等。

由于化学计算的要求是把数学运算和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所以,我们在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弄清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认识概念间的关系,并注意灵活运用基本定律。

二、规范拆卸操作流程1、审题认真检查是充分理解问题含义、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2、把化学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它是找出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判断量,并用数学方法表示。

3、数学运算过程4.结论与检验就是对计算依据、过程及其结果的正确性进行检验,并把数学语言转化成化学语言,做出恰当的回答。

三、解决化学计算问题的技巧:注意一个问题的多个解决方案,并努力寻找聪明的解决方案。

首先,要重视一题多解。

化学计算技能是一种高水平的智能操作技能。

用一题多解来解决化学计算问题是一个很好的技能培训过程。

注意一个问题的多解性,要求我们在遇到化学计算问题时,仔细分析各种可能的情况,运用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思维判断,严格进行科学论证,寻找所有符合问题含义的正确解。

一个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迫使我们运用我们的大脑,拓宽我们的思维,以多种方式思考,并充分理解知识的结构和各种解决方案的内在联系。

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化学计算技能水平,还将促进我们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创造性的发展。

其次,力求巧解妙算。

巧妙解决问题有两个先决条件。

一是化学计算必须有多种解;另一个是,我们可以在一个问题的多个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找到最简单、最巧妙的解决方案。

巧妙的解决方案是我们对一个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的目标之一。

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思路讲解的内容就是这些,希望考生可以在2021高考取得满意的成绩。

论优化高中化学解题效率的几种思维

论优化高中化学解题效率的几种思维

论优化高中化学解题效率的几种思维高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化学知识的广泛性和抽象性,高中化学解题常常给学生带来困难。

为了提高高中化学解题效率,我们需要探索一些优化思维方法。

本文将讨论几种优化高中化学解题效率的思维方式,包括系统思维、实践思维、模型思维和创新思维。

一、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一种将问题划归为系统的思维方式。

在化学解题中,我们经常面对复杂的化学反应、平衡和计算问题。

通过运用系统思维,我们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组成部分,然后逐个解决,最终整合各个部分的结果来解决整体问题。

例如,我们遇到一个求解酸碱滴定问题的题目。

我们可以将问题划分为确定滴定方程、计算滴定反应的摩尔比以及计算滴定过程中各个物质的浓度等多个部分。

通过分解问题,我们可以分别解决每个部分,最后整合结果得到最终的答案。

二、实践思维实践思维是一种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思维方式。

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例如,当我们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概念时,我们可以通过进行反应速率实验来观察原子和分子之间的反应速率变化。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的关系。

实践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题效率。

三、模型思维模型思维是一种通过建立化学模型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化学模型是对现实世界化学现象的简化和抽象,通过建立模型,我们可以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我们可以建立电子转移模型来解释氧化和还原的过程。

通过电子转移模型,我们可以清晰地描述反应中电子的流动,从而理解氧化和还原的本质。

模型思维能够帮助我们简化复杂的问题,提高解题的效率。

四、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寻找新颖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在化学解题中,我们常常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传统的解题方法可能无法奏效。

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思维方式(三)

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思维方式(三)

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思维方式(三)
以高考Ⅱ卷为基准的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的化学计算思想方
法训练
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Ⅱ卷中的化学计算试题,要求考生将题目中各种信息
转变成数学条件,边计算边讨论足量、适量、过量、不过量等各种边界条件,
利用不等式、不定方程、几何定理、数轴、图像等数学工具,灵活机智地将
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或者是将隐含的信息变为数学的边界条件,以
解决化学问题.高考化学试题中计算题使用的数学思想主要有函数思想、分类
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函数思想: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分析和
处理化学问题中定量与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化学问题.
分类讨论思想: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复杂、综合的计算题分解成几个部分或
几种情况,然后逐个解决.适用于连续、多步化学反应过程的计算,一般使用”
特值-数轴”法.特值:按某个化学方程式恰好反应的比值确定.数轴:用变化的
量或方程式中反应物的比值作为数轴的变量画出数轴,将连续分步化学反应
过程分解为某个范围的特定反应过程,分段讨论,作出完整的答案数形结
合思想:就是将复杂或抽象的数量关系与直观形象的图形在方法上互相渗透,
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和补充的思想,以此开阔解题思路,增强解题的综
合性和灵活性,探索出一条合理而简捷的解题途径.可分为利用数求解形的题
目和利用形求解数的题目.按现行高考化学计算主流题型,分类设计针对性训
练如下混合物反应的计算①混合物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一种最基本的类型.混合物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溶液,解题过程中必须仔细审题,理清各物质之间
的数量关系,必要时可采用图示或简捷的化学用语表示.②二元混合物是混合
物计算中最重要也最基本的一种类型,其一般解题思路是:设二个未知数,。

数学思想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

数学思想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

数学“搭台” 化学“唱戏”——数学思想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化学计算解题过程,主要是化学知识的运用过程,即结合题目条件利用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建立联系,在解题过程中合理使用数学工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有关混合物计算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类型,其解题过程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利用化学知识找出题目中各物质间量的关系,第二阶段利用关系列出方程计算得出结果。

值得指出的是化学计算中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均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独特的运算方法。

例1、将一小块部分氧化成淡黄色的钠投入水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232L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2L ,测得溶液中OH -的浓度为0.1mol/L ,求被氧化的钠中钠的质量分数。

解析和答案:钠表面的淡黄色物质为Na 2O 2,设混合物中钠的物质的量为x ,Na 2O 2的物质的量为y 。

2Na +2H 2O =2NaOH +H 2↑ 2Na 2O 2+2H 2O =4NaOH +O 2↑2 2 1 2 4 1 X x x/2 y 2y y/2⎪⎩⎪⎨⎧⨯=+=+Lmol L y x mol L L y x /1.02.12/4.22232.122 解得,⎩⎨⎧==mol y mol x 01.01.0 。

钠的质量分数为:%7.74%100/7801.0/23/1./23/1.0=⨯⨯+⨯⨯molg mol mol g L mol o mol g L mol 。

答:被氧化的钠中钠的质量分数为74.7%。

二、 利用排列组合解题在分析化学组成、结构单元等问题时利用排列组合的知识将具体问题抽象化,可以简化解题过程。

例2、现有10种α-氨基酸,能组成有三种不同的氨基酸单元的三肽的数目是( )A.360种B.720种C.960种D.无法计算解析:根据数学中的排列组合知识可知此题属于有序性排列:因为R -CH(NH 2)-COOH 形成肽键时可只有-COOH 参加,也可能只有-NH 2参加,也可是-COOH 和-NH 2同时参加。

化学高三常见题型解题方法与思路整理

化学高三常见题型解题方法与思路整理

化学高三常见题型解题方法与思路整理一、选择题选择题是化学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正确答案通常有四个选项中选择。

解答选择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问题,理解题目的意思。

1. 阅读题干阅读题干,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

注意题干中可能含有关键的信息,例如摩尔比、电子的转移等。

2. 分析选项逐一分析选项,对于每个选项,都要考察其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

可以通过排除法缩小范围,在剩下的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3. 判断答案根据分析选项的结果,选择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二、计算题计算题是化学考试中常见的题型,要求通过对物质量、摩尔量、浓度等数值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结果。

1. 明确题目要求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

明确需要计算的物质量、摩尔量、浓度等信息。

2. 确定计算公式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

注意区分不同物质性质的计算公式,例如摩尔质量计算、溶液浓度计算等。

3. 替代数值计算将题目中给出的数值代入计算公式中,并进行计算。

注意单位的转换和计算精度的控制。

4. 检查计算结果计算完成后,对结果进行检查。

检查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并注意计算过程中的可能的误差控制。

三、实验题实验题是化学考试中的一种题型,要求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验原理进行分析和判断。

1. 阅读实验步骤仔细阅读实验步骤,理解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所用的试剂。

2. 分析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注意对数据进行单位转换和计算。

3. 判断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验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判断。

注意考虑实验误差和可能的干扰因素。

四、解答题解答题是化学考试中较为复杂的一种题型,要求学生全面、准确地回答问题,并使用适当的化学知识加以解释。

1. 阅读问题仔细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要求和背景。

2. 逐步解答逐步解答问题,按照合理的思路进行分析和推导。

可以先列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给定条件进行计算。

3. 使用化学知识解释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化学知识进行解释和论证。

可以引用相关概念、原理和实验结果来支持解答。

计算思维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计算思维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计算思维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应用高中化学学习中,计算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应用之一,它能够帮助学生通过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提高对化学知识深入理解的能力。

本文将从计算思维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应用角度,探讨它的具体应用和意义。

一、化学计算在学习化学时,计算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化学计算问题。

例如,化学计算中最常见的是摩尔质量和化学计量问题。

1. 摩尔质量问题化学计算中,摩尔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用于描述一个物质中每一摩尔的质量。

计算化学中的摩尔质量,需要先知道元素的原子量,然后将元素原子量相加来确定一个分子或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这个相对分子质量之后再除以摩尔数,就可以得到分子一摩尔分子的质量。

例如:计算一摩尔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

二氧化碳的分子式为CO2,C的原子量为12.01 g/mol,O的原子量为16.00 g/mol,所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1 + (2 × 16.00) = 44.01 g/mol。

因此,一摩尔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01 g/mol。

2. 化学计量问题化学计量是化学中非常基础、重要的概念。

它用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来表达各种化学反应中质量的关系。

计算化学计量可以通过摩尔数关系来解决。

例如:对于2H2 + O2 → 2H2O这个方程式,我们可以问:当1.0 g 的氢气和2.0 g 的氧气反应时,应该得到多少克的水?首先,要计算出每种物质的摩尔数。

氢气的摩尔数为:1.0 g / 2.02 g/mol = 0.495 摩尔因为方程中两个氢气的系数是2,所以水的模量数也是2.所以,根据计量比,得到生成的水的质量:0.495 × 2 × 18.02 = 17.8 g.计算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解决类似的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二、化学反应式的平衡化学反应式的平衡在化学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反应物与产物的摩尔量在化学反应中达到平衡的状态。

【高中化学】高考化学答题技巧:化学思维

【高中化学】高考化学答题技巧:化学思维

【高中化学】高考化学答题技巧:化学思维
一、对比法
主要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一对相反的过程。

学习时要
比较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记住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掌握这两种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然后,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以“氧化还原反应”为线索,从“氧化还原反应”开始。

“串”教材知识:当你看到一个化学反应,你可以立即想出相关的化学现象;当你看到一
个化学方程式时,你可以立即想到化学方程式中每种化学物质的性质,以及这些化学物质
可以与哪些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等等。

二、结构决定性质
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我们可以从材料的结构推断出性质:从最外层的电子数为7,可以推断出单一物质的氧化作用较强,而获得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的还原作用较弱,而
大多数其他含卤素(正价)的化合物都有很强的氧化性等。

因此,在学习化学时,我们应
该牢牢掌握化学物质的结构:最外层的电子数、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原子半径等。

,这
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物质的性质。

此外,澄清各种基本粒子之间的定量关系,熟悉氧化
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量,弱酸离子的水解以及酸盐电离引起的离子数量的变化,可以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效率。

浅谈化学选择题的解题思维与方法

浅谈化学选择题的解题思维与方法

浅谈化学选择题的解题思维与方法化学选择题是标准化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比较全面地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考查学生审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判断、推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做好选择题,是高考取得化学好成绩的关键之一。

本文着重从选择题的解题思维和方法两方面浅谈笔者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tags:Chemistry choice question ThoughtMethod选择题具有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内容多、灵活性较大的特点,它是标准化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比较全面地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考查学生审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判断、推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从历届高考化学试题来看,选择题所占的比例较大。

由此可见,做好选择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分,是高考取得化学好成绩的关键之一。

本文着重从选择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两方面浅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1.选择题的解题思维解答化学选择题的思路过程一般为:阅读→理解→分析→推理→选择→验算。

1.1 认真审题,弄清题意。

选择题一般题目简单,文字精练,有些题目要求含蓄。

因此,要对题目耐心推敲,了解层次,做到“咬文嚼字”,不漏读,不错读,达到理解题意,问题清楚。

[例1]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溶液紫色消失的是()A、CH4B、C2H4C、C2H 6D、NaCl[分析]不少学生见题即填B而未填D,原因是未仔细推敲题意,忽略了题目中含蓄的内容“酸性”,即溶液中含有不被氧化的酸(一般为硫酸),因为Cl-在酸性溶液中可被高锰酸钾氧化,使溶液的紫色消失。

所以答案为B和D。

在审题中要有始有终,切忌先入为主。

有些学生在阅读题目时,由于急于求成,往往阅读一部分就得出“想象”的结论,造成选择的错误。

[例2]在下列的物质中,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A、金刚石B、食盐C、二氧化硅D、氧气[分析]学生对原子晶体印象最深的是“金刚石”,如果审题不全就易带框框想答案,而忽略“化合物”的要求,误选A为答案。

高中化学习题解析:提高解题思维与实验技巧

高中化学习题解析:提高解题思维与实验技巧

高中化学习题解析:提高解题思维与实验技巧引言嗨,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一下在高中学习化学时如何提高解题思维和实验技巧。

化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但同时也是一门需要深入思考和实践的学科。

通过解题思维和实验技巧的提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解题思维的提高1. 理清题目要求在解决化学问题时,首先要非常清楚题目中所要求的内容。

有时候,题目会包含一些多余的信息,我们需要学会提取关键信息,去除无用的干扰。

只有理清了题目要求,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思考和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2. 理解化学概念解题思维的提高还需要我们对化学概念有深入的理解。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特别是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点。

只有对概念有准确的理解,我们才能在解题过程中正确运用知识,得出正确的答案。

3. 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化学是一门需要运用知识和技巧解决问题的学科。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如,对于化学方程式的平衡问题,我们可以运用化学计量法;对于化学反应速率问题,我们可以应用速率定律等。

熟练掌握这些解题方法和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解决问题,提高解题效率。

4. 多做习题和练习提高解题思维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多做习题和练习。

通过不断地练习,我们能够更好地巩固和应用知识,培养我们的解题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做习题和练习时,我们要注重理解题目中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而不只是机械地做题。

只有理解了题目,我们才能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实验技巧的提高1. 注意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我们要非常重视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

实验条件的控制和操作步骤的正确执行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在进行实验前,我们要先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理解实验条件的要求和操作步骤的顺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和实验器材的使用。

解题思维在高考化学复习中的分析探讨

解题思维在高考化学复习中的分析探讨

解题思维在高考化学复习中的分析探讨化学的解题思维透射出科学之美,它是在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

只有真正在掌握化学实质的基础上理解化学规律,才能形成解题思维。

利用这种思维来理解、掌握、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较清晰地解决化学问题。

自然科学的存在和发展是依赖物质的,它遵循着自然界的普适规律,如质量守恒、以强制弱等是普适规律。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普遍性去观察、认识、解决化学问题,把化学解题思维融入以普适规律为基础的化学学习之中。

尤其对高三的学生而言更为迫切,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他们已积累的知识、科学素养得以高效地升华、提高,更需要解题思维的合理指导。

一、以强制弱的反应思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运动不是杂乱无章,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化学反应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也遵循一定的规律。

物质变化的一般趋势及表现形式如表1所示。

解析:此题是强酸制弱酸的典型应用,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这个问题实际上也困扰着很多教师,从电离平衡常数看:二、有序反应的思维在同一体系中,同一个反应物与另外多个反应物反应时须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即选择反应的优先规则,掌握这种原则对于包含多个反应的综合题是解答的必备技巧。

1.有序氧化(还原)原则②整个过程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答案:C。

3.有序中和原则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当加入一种碱(或酸)时,酸性(或碱性)强的物质先被中和。

4.有序沉淀原则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存在几种能与所加试剂形成沉淀的离子,则溶解度小的物质先沉淀。

例如,向KCl、NaBr、KI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溶液时,先析出AgI,其次为AgBr,最后为AgCl。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也体现了溶解度小的先沉淀或先结晶的规律。

例6(2011年浙江高考卷)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

某同学设计了从模拟海水中制备MgO的实验方案,如图1。

三、物质自发稳定的思维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规律在于倾向于稳定方向发展,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最稳定状态只有一种,物质之间的自发反应也是向着稳定方向发展。

论优化高中化学解题效率的几种思维

论优化高中化学解题效率的几种思维

论优化高中化学解题效率的几种思维高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化学解题是学生们最为关注的部分之一。

如何提高化学解题的效率,成为了每一个高中化学学习者共同面临的难题。

本文将探讨几种优化高中化学解题效率的思维。

一、逻辑思维在化学解题过程中,逻辑思维是至关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

首先,学生需要理顺问题的逻辑关系,明确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

其次,要善于运用逻辑推理,根据已知条件和题目要求合理推断。

例如,在酸碱中和反应类型中的选择题中,学生可以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特点来判断反应类型,减少解题过程的复杂性。

最后,要善于总结规律,形成科学地归纳和总结,使学习更有系统性。

逻辑思维的提高离不开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的训练。

二、实践思维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践思维在化学解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应通过实际实验操作,观察化学现象,检验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是否一致,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在测定酸碱溶液浓度的问题中,学生可以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用已知浓度的酸溶液与待测酸溶液滴定,得出实验结果,再根据结果计算待测酸溶液的浓度。

实践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和操作,从中获得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提高化学解题效率。

三、拓展思维在进一步优化高中化学解题效率的过程中,拓展思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拓展思维是对知识的延伸和扩展,通过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拓展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

例如,在应用题中,学生要学会将化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际问题中,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快速解决问题。

拓展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从课本的理论知识中找出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并进行思考和分析,了解化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拓展化学解题的思路。

四、归纳思维归纳思维是对化学知识的整理和总结。

【高中化学】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的思维方式

【高中化学】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的思维方式

【高中化学】高考化学:计算题解题的思维方式一、化学计算解题的基本思维方式化学计算题千变万化,千差万别,解法不一.解题虽然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方法,却应建立解题的基本思维方式.题示信息+基础知识+逻辑思维+心理素质,就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它强调解题应按一定的基本步骤进行,其中最不可缺少的4个步骤是:1.仔细阅读并解决问题,找出问题的条件和要求一些关键问题往往成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2?灵活组合,运用基础知识弄清题意后,在明确化学涵义的基础上,需选择、调用贮存在自己脑中的基础知识块,使之分解、迁移、转换、重组.化学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组合运用是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3.充分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将其融入思维,运用化学知识找出已知项和未知项在数量上的内在联系;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抓住关键环节;敞开心扉,让隐藏的关系项目显而易见,最终形成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想法,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4?调整心态,提高心理素质一旦形成解题答案后,有些学生或因盲目冲动、或因焦虑程度过高、或因"暗示"干扰等等,忽视了对解题过程的监控和答案合理性验算,这些都与学生的心理因素有关.尤其是化学计算,需要逐步认识和消除心理性失误造成对解题成绩的影响,才可能考出最佳水平.以上4个步骤是解题思维的四个基本步骤.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一种能力,反映了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所以我们有时称"题示信息+基础知识+逻辑思维+心理素质"为解题的能力公式.示例(2002年春季)高考C 三N 3(OH)3三聚氰酸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如no 2),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其分解如下:c3n3(OH)3=3hnco(1)写出hnco和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指明化合物中哪种元素被氧化,哪种元素被还原,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如果根据上述反应公式进行反应,请尝试计算吸收1.0kgno2消耗的三聚氰酸质量解析(1)步骤:写出hnco和no2反应方程式?配平?确定化合价变化?确定n、c、o、h化合价?确定hnco的结构式(h-nco),问题得解.(审题、挖掘题示信息)(2)分析反应:h+→+co2+h2o,反应前后h、o、n化合价不变,根据化合价升降数相等,配平.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形成另一答题点.(基础知识)(3)根据共价化合物化合价概念,可从结构式判断hnco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数=元素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数.由配平的方程式确定计算关系式:c3n3(oh)3~3hnco~9/4no2.(逻辑思维)(4)检索审题:知识、方法、计算是否有疏漏,答案的合理性(如得、失电子数是否相等,有效数据取舍等,解题规范性等).(心理素质)hnco中的氮元素被氧化,no2中的氮元素被还原.(2)1.2kg.。

高三化学化学计算中的非常规思维

高三化学化学计算中的非常规思维

5.B 其实就是把S g 无水CuSO4直接 加水配成饱和溶液。 6.C 乙酸、乙醛、甲酸甲酯、2-甲基2-戊烯的分子中C、H的个数比均为1:2, 其质量比为6:1。 7.A Na2O2与H2O反应生成NaOH,与 CO2反应生成Na2CO3,从关系 Na2O2→2NaOH 、Na2O2→Na2CO3,可 发现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和CO的质量。 8.D 只有含n的选项是正确的。
12.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 中分别充满①NH3 ②NO2进行喷泉实验, 经充分 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① > ② B.① < ② C.① = ② D.不能确定 ★13. 甲、乙两个电解池均以铂为电极,且互相 串联,甲池盛有AgNO3溶液,乙池中盛有一定量 的某盐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测得甲池电极质 量增加2.16g,乙池电极上析出0.24g金属,则乙 池中的溶质可能是( ) A.CuSO4 B.MgSO4 C.Al(NO3)3 D.Na2SO4
[答案和提示]
1.B H2为0.125mol,金属的物质的量必小于 0.125mol。 2.D 由于Fe3+ 还要溶Fe,所以Fe的物质的量一 定大于0.1mol。 3.C 不论是几价金属,由于它的物质的量为偶 数,所以失电子总数一定为偶数,则硝酸中+5价N 得电子总数也应为偶数,但硝酸的物质的量是奇数, 那么N 由+5价需降为奇数价,得电子总数才会为偶 数。 4.A 物质的量浓度大的硫酸,其密度大,物质的 量浓度小的硫酸,其密度小,但都会大于水的密度。
; ; ; ;
热血江湖私服 ; 魔兽世界私服 ; 热血江湖私服 ; 诛仙私服 ;
她の媚惑/这让她暗自得意/但就在她笑容越来越盛时/神情却突然顿咯顿/目光落在咯壹佫少年身上/这佫少年目光清明の着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化学解题中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想使近代科学的精髓,是将学生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杠杆。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将化学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利用数学工具,结合化学知识,通过计算和推理,解决化学问题,将会大大提高化学解题能力。

1.十字交叉法(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
凡能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的命题,均可用十字交叉法。

例如: 对于⎪⎩⎪⎨⎧=+=+a x a x a x x 2211211
,|
|||1221a a a a x x --=(即

例1 天然硼元素的原子量约为10.8,测知它由B B 11
5105和两种同位素组成,则元素硼中B B 115105和的原子个数比为
A .1∶1
B .1∶2
C .1∶3
D .1∶4
解析:
则物质的量之比为:4
1
)(n )(n 1110=B B ,故选D 。

2.排列组合法(利用排列组合解题)
在分析化学组成、结构单元等问题时可以利用排列组合的知识将具体问题抽象化,可以简化解题过程。

例2 16O 、18O 、1H 、2H 、3H 五种原子可形成多种过氧化氢分子,其种数最多有 A .12种
B .14种
C .16种
D .18种
解析:本题可用排列组合思维予以解决。

过氧化氢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共4个原子。

构成过氧化氢分子的氧原
子可从2种不同氧原子中任取1种,共有1
2C 种取法;也可从2种不同氧原子中各取1种,共有22C 种取法。

构成过氧化氢分子的氢原子可从3种不同的氢原子中任取1种,共有13C 种
a 1 ||2a a -
a 2 ||1a a -
10
B 10 0.2
10.8
11
B 11 0.8
取法;也可从3种不同氢原子中任取2种,共有2
3C 种取法。

因此构成过氧化氢分子的种类有:18)()(23132212=+⨯+C C C C
答案:D
3.极值法(利用极值思维解题)
例3 某碱金属及其氧化物(R 2O )组成的混合物4g ,与水充分反应后蒸干得固体5 g ,则该碱金属可能是
A .锂
B .钠
C .钾
D .铷
解析:解此题可用极限思维。

极限1:当4 g 物质全是碱金属R 时 2R + 2H 2O =2ROH + H 2↑ △m (2Ar )g 34 g 4 g 5 g -4 g Ar = 68
极限2:当4 g 物质全是碱金属氧化物R 2O 时 R 2O + H 2O =2ROH △m (2Ar+16)g 18 g 4 g 5 g -4 g Ar = 28
事实上,R 相对原子质量介于28—68之间,符合题意的只有钾元素。

答案:C
4.数列法(利用数列、极值等解题)
例4 在沥青中含有稠环的芳烃,其中偶数个苯环结构的可视为同系物,如:
①求第25个分子的分子式; ②求含碳量的极限。

解析方法1:①经观察分析 A 、B 、C 分子式分别为C 10H 8、C 16H 10、C 22H 12,碳原子数和氢原子数递增呈等差数列,由通项公式a n = a 1+(n – 1)d ,求出该一系列有机物的通式;C 原子数:公差为6,首项是10,a n = a 1+(n – 1)d = 10 + (n – 1)×6 = 6n + 4。

H 原子数:公差是2,首项是8a n = a 1+(n – 1)d = 8 + (n – 1)×2 = 2n + 6。

所以通式为C6n+4H2n+6,第25个分子的分子式为C154H56。

②求含C量的极限
方法2:求含C量的极限
因为n趋于无穷大
5.不等式法(利用不等式解题)
例5 若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的烃,则其分子式只可能是______。

若A是易升华的片状晶体,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

解析:设烃的分子式为C x H y,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M=12x+y;y=M-12x。

因为y/2(任何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大于2,只有乙炔分子中氢原子数等于2),因为y≤2x+2(任何烃分子中的氢原子均不能大于其碳原子数的两倍加2),得不等式2≤M-12x≤2x+2。

即A的分子式为C9H20或C10H8。

由题中所给的已知条件看,解题所得的两种物质,能升华的片状晶体只能是萘,则其
分子式只能是C10H8,其结构简式为。

6.图象法(利用函数图象法解题)
例6 在标准状况下,将100mLH2S和O2的混合
气体点燃,反应后恢复到原状况,发现反应所得气体
的体积V(总)随混合气体中O2所占的体积V(O2)
的变化而不同,其关系如图7-3(气体的体积均在同
温、同压下测定)。

用含V(总)和V(O2)的函数
式表示V(总)和V(O2)的关系。

解析:此题一看就很容易联想到H2S与O2的反应,然后根据H2S或O2过量的不同情况来列关系式。

但如果从数学的角度来解此题会更简便。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AB,BC段符合线性关系,所以可以利用数学上求分段函数的知识得出AB,BC两段的方程。

AB 段的斜率为-3,BC 段的斜率为3/2,由截距式和两点式可得AB ,BC 段的方程: AB 段:V(总)=100 – 3V(O 2),0<V(O 2)≤33.3。

BC 段:V(总)=3V(O 2)/2 – 50,33.3<V(O 2)≤100;即为V(总)和 V(O 2)的关系。

7.守恒法(利用等量代换原理解题)
化学反应本质是原子的重组,故由质量守恒定律可推出元素在反应前后都保持:(1)原子的质量守怛;(2)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物质的量守恒,即元素守恒或称物料守恒。

例7 38.4 g 铜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L (标准状况)。

反应消耗的HNO 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 )1.0mol
(B )1.6mol
(C )2.2mol
(D )2.4mol
解析:铜与浓HNO 3反应成成NO 2,反应一段时间后,HNO 3浓度降低,剩余的铜与稀HNO 3反应生成NO 。

反应后的产物是Cu(NO 3)2、NO 2、NO 、H 2O 。

运用元素物质的量守恒法,反应前后氮元素的物质的量不变,则
n (HNO 3) = 2n [Cu(NO 3)2] + n (NO 2) + n (NO)
=m ol 2.2L/m ol 4.22L
4.22g/m ol 64g 4.382=+⨯
即参加反应的硝酸物质的量为2.2mol ,故答案为(C)。

8.差量法(利用合比定理解题) 差量法的数学依据: 对于A + B = B + D a b 有d
c b a = c d
依分比定理:
d
d
c b b a -=
- 又依更比定理:d b d c b a =--或c a
d c b a =--(d
b c a =)
例8 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146g 加热到质量不再继续减少为止,剩下的残渣的质量是137g ,计算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分析:加热后质量的减少是由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并转化为碳酸钠所引起的。

解:设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钠质量为x
2NaHCO 3=Na 2CO 3 + CO 2↑+ H 2O △m 168g 118g 168g -118g x 146g -137g
解得:x = 24.4g
因此,原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钠质量为146-24.4 = 121.6g
9.奇偶数法(利用奇偶数性质解题)
例9 X、Y是短周期元素,二者能组成化合物X2Y3,已知X的原子序数为n,则Y 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的是
A.n+11 B.n – 6 C.n+3 D.n+4
分析:根据化学式X2Y3可知X价态为+3或+6、Y价态为– 2或– 4,但若X为+6、Y 为– 4不能成立,所以根据X、Y是短周期元素可以判断出X为奇数族数的元素,Y为偶数族数的元素,族数差必为奇数。

答案:B、D
10.平均值法(利用平均值原理解题)
是一种将数学平均原理应用于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

它所依据的数学原理是:两个数X1和X2(X1 > X2)的算术平均值X一定介于二者之间,即X1 > X > X2。

所以,只要求出平均值X,就可以判断出取值范围
例1030g某两种金属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盐酸中,产生11.2L的氢气(标准状况)。

组成该混合物的可能的金属组是
A.Fe Zn B.Sn Zn C.Mg Al D.Mg Cu
解析:因为要在标准状况下产生11.2L氢气,各需要纯金属:镁12g、铝9 g、铁28 g、锌32.5 g、锡59.4 g,而铜不反应。

由此可见,组成混合物的两种金属,单独置换出11.2L 氢气,一种质量要大于30g,另一种质量要小于30g,故答案为A、D。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如果我们能够在学习中合理地利用数学工具,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就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活化我们的思维,就能够真正做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