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引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是基础性,是起码而必备的教育。
• 民族性
基础教育具有民族性是指:基础教育应该弘 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培养乐于为社会主 义建设服务的建设者。
• 人格性
基础教育的人格性包含着基础教育培养目标 的两个质的规定性: 一是个体性,强调基础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 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是主体性,基础教育必须让学生通过教育 成为具有能动性、自主性、或者说具有社会 性的人,为日后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打好基础。
(四)基础教育的结构
从目前大教育范畴看,既包含了中小学普通 教育,也包含了学前教育;
既包含了学校基础教育,也包含了社区基础 教育、家庭基础教育;
既包含了农村基础教育、城市基础教育,也 包含了民族基础教育; 既包含了适龄儿童、青少年的文化科学基础 教育,也包含了成人基础教育等。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与使命

• 教育性
基础教育的教育性是指:基础教育的内容必 须适合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具有可传递性 和可接受性。
• 普及性
基础教育的普及性包含着基础教育发展目标 的三个质的规定性: 一是公平性,所有的教育对象都有受教育的 权利; 二是义务性,“实施基础教育”是国家的义 务,“受教育”是每个人都必须履行的义务;
大学的使命是培养人才,大学的灵魂是学术 追求,大学的本质是创新。研究型大学的 本质在于,把一群极具创新思维的教师和 一群极具创新思维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让 他们的创造力互相激励,产生使学生受益 终身的创造力、创新力和智慧。
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的校长吉尔曼说: “大学的荣誉应该取决于老师和学者 总的品质,而不是取决于他们的人数, 更不取决于供他们使用的建筑物”。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李朝阳 licozhaoyang@yahoo.com.cn
第一章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引论
1
2 3
基础教育的内涵界定 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的使命 与意义
一、基础教育的内涵界定
(一)基础教育的涵义
(二)基础教育的本质特点 (三)基础教育的性质 (四)基础教育的结构
育本身不仅仅是目的。它是终身学习和以 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基础,各国可以在这一 基础上系统地建立其他层次和种类的教育 和培训。
基础教育的核心特征有三个:
它是旨在提高公民基本素质而实施的普通文 化教育; 它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接受的、最低限度的 教育; 它的内涵和外延是可变的,而且必须根据各 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具体情况来 进行的教育。

基础教育应该使所有青少年儿童在身体心 理素质、知识技能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 方面打下良好基础。
2. 实施国家文化的规范教育
基础教育是规范地实施国家文化的基本阵地: 一是目标的规范,基础教育目标忠实贯彻国家的 政治目标、道德目标与社会文明目标;
二是内容的规范,体现在基础教育的课程、教材、 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都经过国家的审订上;
(一)基础教育的定义
《教育大辞典》:基础教育亦称“国民基
础教育”,是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 知识的教育,也是提高公民的基本素质的 教育,或者指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 基础的教育,一般指小学教育,有的包括 初中教育。学习年限为5年、6年至9年。经 常同普及义务教育相联系。
《世界全民教育宣言》(1990年):基础教
(三)基础教育的性质

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
实施国家文化的规范教育 国家法定的公民基础教育


1. 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

国民素质,指的是特定国家的公民素质。 我国国民素质,应是中华民族素质在当今 中国、当今世界的具体体现,它既包括各 民族素质及其全部特征,而且还包括每一 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新世纪所应有的 个人素质。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使命——加强素质教 育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 杰出人才?”
论坛主题: 求答钱学森之问:中国如何培养创 新人才
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 要创新,需学问;问愈透,创更新。

基础教育主要包括两大领域:
一是国家对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基 本教育;
二是国家对成人开展的扫盲教育。
本书界定:
国家对儿童和青少年所实施的一定年限的一般 教育或基本教育,是一切其他教育的基础。 它不同于以传授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 需要的知识或技能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同 于对各类在职人员进行文化知识、科学技术 再教育的成人教育,而是以传授文化科学基 础知识为主、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 不定向的、非专业的普通教育。
思考与分析
什么是基础教育
? ?
基础教育的性质及本质特点
阅读资料
叶澜. “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 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 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2006. 钱伟源.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M]. 上海:上海 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谢谢!
(二)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
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
一是任何教பைடு நூலகம்都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最 稳定的共同属性;
二是基础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如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特有的属性;
三是规定和影响基础教育其他非本质属性存 在与发展的根本属性。
我国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教育性 普及性
民族性 人格性


三是方法与形式的规范,即必须在学校教育 制度内按审订下发的课程设置、教材、教 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进行教育教学;
四是评价的规范,即考试与考核都必须以国 家教育目标以及审订的课程设置、教材与 教学大纲为标准进行评价。
3. 国家法定的公民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作为国家法定的公民基础教育,应 该使每一个中国公民在义务教育法规定的 年限内接受关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教育, 以及与之相关的对国家利益与公民利益都 必不可少的认知、情感、价值观、行为规 范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