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16(解析版)

合集下载

课时作业1—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25张)

课时作业1—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25张)
课时作业1 动量 动量定理
时间:45 分钟 一、选择题(1~6 为单选,7~9 为多选)
1.关于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B.速度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C.两物体的质量与其速度大小的乘积相同,两物体的动量 一定相同 D.两物体的动能相同,它们的动量可能不同
解析:由于 p=mv,可见动量的大小由质量 m 和速度 v 的 乘积大小决定,因此选项 A、B 错.由于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为 速度 v 的方向,所以两个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大小尽管相 同,但当两个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同时,这两个物体的动量方向就
课时作业1—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 选择性 必修第 一册课 件(共2 5张PPT )
12.据统计,人在运动过程中,脚底在接触地面瞬间受到的
冲击力是人体自身重力的数倍.为探究这个问题,实验小组的同
学利用落锤冲击的方式进行了实验,即通过使一定质量的重物从
某一高度自由下落冲击地面来模拟人体落地时的情况.重物与地
11.一辆轿车强行超车时,与另一辆迎面驶来的轿车相撞, 两车相撞后,两车车身因相互挤压,皆缩短了 0.5 m,据测算两车 相撞前速度均约为 30 m/s,则
(1)假设两车相撞时人与车一起做匀减速运动,试求车祸中车 内质量约为 60 kg 的人受到的平均冲力是多大;
(2)若此人系有安全带,安全带在车祸过程中与人体的作用时 间是 1 s,这时人体受到的平均冲力为多大?
解析:以不同的速度抽出纸条时,铁块所受摩擦力相同,抽 出纸条的速度越大,铁块与纸条相互作用的时间越短,故 B 正确, C 错误;所以抽出纸条的速度越大,铁块受到合力的冲量越小, 铁块获得的速度越小,铁块平抛的水平位移越小,所以 A 错误, D 正确.

人教版江苏专用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16全反射含答案

人教版江苏专用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16全反射含答案

课时分层作业(十六)全反射◎题组一对全反射的理解1.下列现象或应用不属于全反射的是()A.露珠或喷泉的水珠,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明亮B.直棒斜插入水中时呈现弯折现象C.用光导纤维传输信号D.在盛水的玻璃杯中放一空试管,用灯光照亮玻璃杯侧面,在水面上观察水中的试管,看到试管壁特别明亮B[露珠或喷泉的水珠,在阳光照耀下在部分位置发生全反射,所以格外明亮,选项A属于全反射;直棒斜插入水中时呈现弯折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选项B不属于全反射;光导纤维传输信号利用了全反射,选项C属于全反射;盛水的玻璃杯中放一空试管,用灯光照亮玻璃杯侧面,在水面上观察水中的试管,看到试管壁特别明亮,是由于发生了全反射,选项D属于全反射。

] 2.如图所示,夏天,在平静无风的海面上,向远方望去,有时能看到山峰、船舶、集市、庙宇等出现在空中,沙漠里有时也会看到远处的水源、仙人掌近在咫尺,可望而不可及,这就是“蜃景”。

下列有关“蜃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海面上上层空气的折射率比下层空气的折射率要小B.沙面上上层空气的折射率比下层空气的折射率要小C.A是“蜃景”,B是景物D.C是“蜃景”,D是景物B[沙漠里下层空气温度比上层高,故沙漠地表附近的空气折射率从下到上逐渐增大,远处的景物发出的光线射向沙漠地表时,由于不断被折射,越来越偏离法线方向,进入下层的入射角不断增大,以致发生全反射,光线反射回空气,人们逆着光线看去,就会看到倒立的景物,从而产生了沙漠“蜃景”现象。

海面上的上层空气的温度比下层空气的温度高,故海面上的上层空气的折射率比下层空气的折射率要小,近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线射向空中时,不断被折射,射向折射率较小的上一层的入射角增大到临界角时,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光线就会从高空的空气层返回折射率较大的下一层,从而产生“蜃景”现象。

故A、C、D正确,B错误。

]3.已知某种介质的折射率n=2,在这种介质与空气的交界面MN上有光线入射,如图所画的光路中,哪个是正确的(MN上部是空气,MN下部是介质)()A BC DC[首先判定是否发生全反射,sin C=1n =12,临界角C=45°,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θ≥C时发生全反射,故A、B错误;由题中D图知:入射角θ2=30°,折射角θ1=60°,所以n=sin θ1sin θ2=3>2,故D错误;由折射率n=sin θ1sin θ2知,只有C光路图正确。

人教新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课时作业

人教新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课时作业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课时作业动量动量定理(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多选)下面关于物体动量和冲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越大,它的动量也越大B.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不为零,它的动量一定要改变C.物体动量增量的方向,就是它所受冲量的方向D.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它的动量变化就越快解析:由Ft=Δp知,Ft≠0,Δp≠0,即动量一定变化,Ft越大,Δp越大,但动量不一定大,它还与初态的动量有关,故A错误,B正确;冲量不仅与Δp大小相等,而且方向相同,所以C正确;由F=ΔpΔt知,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动量的变化率ΔpΔt越大,即动量变化越快,D正确.答案:BCD2.(多选)在任何相等时间内,物体动量的变化量总是相等的运动可能是() A.匀速圆周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D.平抛运动解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所受的合外力恒定不变.由动量定理可知,它们在任何相等时间内的动量变化量总相等,而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外力是变力,故B、C、D均正确,A错误.答案:BCD3.(多选)如图所示,铁块压着一张纸条放在水平桌面上,第一次以速度v抽出纸条后,铁块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第二次以速度2v抽出纸条,则()A.铁块落地点在P点左边B.铁块落地点在P点右边C.第二次纸条与铁块的作用时间比第一次短D.第二次纸条与铁块的作用时间比第一次长解析:以不同的速度抽出纸条时,铁块所受摩擦力相同,抽出纸条的速度越大,铁块与纸条相互作用的时间越短,铁块受到合力的冲量越小,故铁块获得的速度越小,铁块平抛的水平位移越小,所以选项A、C正确.答案:AC4.(多选)对于一个质量不变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其动能一定变化B.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其动能不一定变化C.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其动量一定变化D.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其动量不一定变化解析:当质量不变的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时,可以是速度的大小发生变化,也可以是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还可以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变化.当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而速度的大小不变时,物体的动量(矢量)发生变化,但动能(标量)并不发生变化,选项A错误、B正确.当质量不变的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时,必定是其速度的大小发生了变化,而无论其速度方向是否变化,物体的动量必定发生变化,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BC5.(多选)关于冲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B.作用在静止的物体上的力的冲量一定为零C.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冲量越大D.冲量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解析:力作用一段时间便有了冲量,而力作用一段时间后,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物体的动量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说冲量使物体的动量发生了变化,选项A正确.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经历一段时间,这个力便有了冲量,与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无关,选项B错误.物体所受冲量I=Ft与物体动量的大小p=m v无关,选项C不正确.冲量是矢量,其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D正确.答案:AD6.将质量为m=1 kg的小球,从距水平地面高h=5 m处,以v0=10 m/s的水平速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1)抛出后0.4 s内重力对小球的冲量;(2)平抛运动过程中小球动量的增量Δp;(3)小球落地时的动量p′.解析:(1)重力是恒力,0.4 s内重力对小球的冲量I=mgt=1×10×0.4 N·s =4 N·s方向竖直向下.(2)由于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故h=12gt2落地时间t=2hg=1 s小球飞行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所以合外力的冲量为I=mgt=1×10×1 N·s =10 N·s方向竖直向下由动量定理得Δp=I=10 N·s,方向竖直向下.(3)小球落地时竖直分速度为v y=gt=10 m/s.由速度合成知,落地速度v=v20+v2y=102+102m/s=10 2 m/s所以小球落地时的动量大小为p′=m v=102kg·m/s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答案:(1)4 N·s方向竖直向下(2)10 N·s方向竖直向下(3)10 2 kg·m/s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能力提升练]7.(多选)“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绳对人的冲量始终向上,人的动量先增大后减小B.绳对人的拉力始终做负功,人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C.绳恰好伸直时,绳的弹性势能为零,人的动能最大D.人在最低点时,绳对人的拉力大于人所受的重力解析: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人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加速度等于零时,速度最大,故人的动量和动能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等于零时(即绳对人的拉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时)速度最大,动量和动能最大,在最低点时人具有向上的加速度,绳对人的拉力大于人所受的重力.绳的拉力方向始终向上与运动方向相反,故绳对人的冲量方向始终向上,绳对人的拉力始终做负功.故选项A、B、D正确,选项C错误.答案:ABD8.(多选)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物体开始时是静止的,则前3 s内()A.物体的位移为0B.物体的动量改变量为0C.物体的动能变化量为0D.物体的机械能改变量为0解析:第1 s内F=20 N,第2、3 s内F=-10 N,物体先加速、后减速,在第3 s末速度为零,物体的位移不为零,A错误;根据动量定理I=Δp,前3 s内,动量的变化量为零,B正确;由于初速度和末速度都为零,因此动能变化量也为零,C正确;但物体的重力势能是否改变不能判断,因此物体的机械能是否改变不能确定,D错误.答案:BC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一辆小车A,质量m A=4 kg,上表面光滑,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置于A的最右端,B的质量m B=2 kg.现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10 N,A运动一段时间后,小车左端固定的挡板与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粘合在一起,共同在F的作用下继续运动,碰撞后经时间t=0.6 s,二者的速度达到v t=2 m/s.求:(1)A开始运动时加速度a的大小;(2)A、B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v的大小.解析:(1)以A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 A a①代入数据解得a=2.5 m/s2.②(2)对A、B碰撞后共同运动t=0.6 s的过程,由动量定理得Ft=(m A+m B)v t-(m A+m B)v ③代入数据解得v=1 m/s.④答案:(1)2.5 m/s2(2)1 m/s10.一质量为0.5 kg的小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距离A点5 m的位置B处是一面墙,如图所示,物块以v0=9 m/s的初速度从A点沿AB方向运动,在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7 m/s,碰后以6 m/s的速度反向运动直至静止,g取10 m/s2.(1)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若碰撞时间为0.05 s,求碰撞过程中墙面对物块平均作用力的大小F.(3)求物块在反向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解析:(1)由动能定理,有-μmgs=12m v2-12m v20可得μ=0.32.(2)由动量定理:有FΔt=m v′-m v 可得F=130 N.(3)W=12m v′2=9 J.答案:(1)0.32(2)130 N(3)9 J动量守恒定律(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如图所示,甲木块的质量为m1,以v的速度沿光滑水平地面向前运动,正前方有一静止的、质量为m2的乙木块,乙上连有一轻质弹簧.甲木块与弹簧接触后()A.甲木块的动量守恒B.乙木块的动量守恒C.甲、乙两木块所组成系统的动量守恒D.甲、乙两木块所组成系统的动能守恒解析: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以甲、乙为一系统,系统的动量守恒,A、B错误,C正确;甲、乙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甲、乙系统的动能不守恒,D错误.答案:C2.(多选)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斜面,斜面光滑,现有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点由静止释放,在小球下滑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和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斜面和小球组成的系统仅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C.斜面向右运动D.斜面静止不动解析:小球加速下滑,系统竖直方向上有向下的加速度,竖直方向合力不为零,故系统动量不守恒,但系统水平方向上合力为零,故系统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因小球下滑过程中水平方向的速度在增大,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斜面水平向右的速度也在增加,故B、C正确.答案:BC3.(多选)如图所示,A、B两木块紧靠在一起且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木块C 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A的左端开始向右滑行,最后停在B木块的右端,对此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C在A上滑行时,A、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当C在B上滑行时,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无论C是在A上滑行还是在B上滑行,A、B、C三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都守恒D.当C在B上滑行时,A、B、C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解析:当C在A上滑行时,对A、C组成的系统,B对A的作用力为外力,不等于0,故系统动量不守恒,选项A错误;当C在B上滑行时,A、B已分离,对B、C组成的系统,沿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故系统动量守恒,选项B正确;若将A、B、C三木块视为一系统,则沿水平方向无外力作用,系统动量守恒,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答案:BC4.总质量为M的火箭以速度v0飞行,质量为m的燃料相对于火箭的速率u 向后喷出,则燃料喷出后,火箭的速度大小为()A.v0+mM u B.v0-mM uC.v0+mM-m(v0+u) D.v0+mM-mu解析: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u+v)+(M-m)v=M v0,解得v=v0+mM u,A选项正确.答案:A5.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速度大小为v的A球与质量为2m静止的B球碰撞后,A球的速度方向与碰撞前相反,则碰撞后B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A.0.6v B.0.4v C.0.3v D.0.2v解析: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m v A +2m v B ,规定A 球原方向为正方向,由题意可知v A 为负值,则2m v B >m v ,因此B 球的速度可能为0.6v ,故选A.答案:A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的左侧固定一竖直挡板,A 球在水平面上静止放置,B 球向左运动与A 球发生正碰,B 球碰撞前、后的速率之比为3∶1,A 球垂直撞向挡板,碰后原速率返回.两球刚好不发生第二次碰撞,A 、B 两球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A 、B 两球碰撞前、后的总动能之比为________.解析:设碰前B 球的速度为v 0,A 碰墙后以原速率返回恰好不发生第二次碰撞,说明A 、B 两球碰撞后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分别为13v 0和-13v 0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 B v 0=m B ⎝ ⎛⎭⎪⎫-13v 0+m A ·13v 0 解得m A ∶m B =4∶1;A 、B 两球碰撞前、后的总动能之比为12m B v 2012m A ⎝ ⎛⎭⎪⎫13v 02+12m B ⎝⎛⎭⎪⎫-13v 02=95. 答案:4∶1 9∶57.一个质量为2 kg 的装砂小车,沿光滑水平轨道运动,速度为3 m/s ,一个质量为1 kg 的球从0.2 m 高处自由落下,恰落入小车的砂中,此后小车的速度是多少?解析:小车、砂、球三者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故M v =(M +m )v ′解得:v ′=M M +m v =22+1×3 m/s =2 m/s. 答案:2 m/s[能力提升练]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两滑块A 、B 用橡皮筋连接,A 的质量为m .开始时橡皮筋松弛,B 静止,给A 向左的初速度v 0.一段时间后,B 与A 同向运动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碰撞后的共同速度是碰撞前瞬间A的速度的两倍,也是碰撞前瞬间B的速度的一半.则物体B的质量为()A.m4 B.m2C.m D.2m解析: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设B的质量为m B,A、B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v.由题意知:碰撞前瞬间A的速度为v2,碰撞前瞬间B的速度为2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2+2m B v=(m+m B)v解得m B=m2,故选项B正确.答案:B9.(多选)如图所示,木块A静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其曲面部分MN光滑、水平部分NP粗糙,现有一物体B自M点由静止下滑,设NP足够长,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A、B最终以同一不为零的速度运动B.A、B最终速度均为零C.A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D.A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解析: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因系统初动量为零,A、B在任一时刻的水平方向动量之和也为零,因NP足够长,B最终与A速度相同,此速度为零,B选项正确,A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最终速度又为零,C选项正确.答案:BC10.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木块A、B,木块B左端放置小物块C 并保持静止,已知m A=m B=0.2 kg,m C=0.1 kg,现木块A以初速度v=2 m/s沿水平方向向右滑动,木块A 与B 相碰后具有共同速度(但不粘连),C 与A 、B 间均有摩擦.求:(1)木块A 与B 相碰瞬间A 木块及小物块C 的速度大小;(2)设木块A 足够长,求小物块C 的最终速度.解析:(1)木块A 与B 相碰瞬间C 的速度为0,A 、B 木块的速度相同,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A v =(m A +m B )v A ,v A =v 2=1 m/s.(2)C 滑上A 后,摩擦力使C 加速,使A 减速,直至A 、C 具有共同速度,以A 、C 整体为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A v A =(m A +m C )v C ,v C =23m/s ,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1)1 m/s 0 (2)23m/s 方向水平向右 11.如图所示,甲车质量m 1=20 kg ,车上有质量M =50 kg 的人,甲车(连同车上的人)以v =3 m/s 的速度向右滑行,此时质量m 2=50 kg 的乙车正以v 0=1.8 m/s 的速度迎面滑来,为了避免两车相撞,当两车相距适当距离时,人从甲车跳到乙车上,求人跳出甲车的水平速度(相对地面)应当在什么范围以内才能避免两车相撞?不计地面和小车的摩擦,且乙车足够长.解析:人跳到乙车上后,如果两车同向,甲车的速度小于或等于乙车的速度就可以避免两车相撞以人、甲车、乙车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m 1+M )v -m 2v 0=(m 1+m 2+M )v ′,解得v ′=1 m/s以人与甲车为一系统,人跳离甲车过程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m 1+M )v =m 1v 1′+Mu解得u =3.8 m/s因此,只要人跳离甲车的速度u≥3.8 m/s就可避免两车相撞.答案:大于等于3.8 m/s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多选)下列关于碰撞的理解正确的是()A.碰撞是指相对运动的物体相遇时,在极短时间内它们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的过程B.在碰撞现象中,一般内力都远大于外力,所以可以认为碰撞时系统的动量守恒C.如果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这样的碰撞叫作非弹性碰撞D.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由于不发生直接接触,所以不能称其为碰撞解析:碰撞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它是相对运动的物体相遇时发生的一种现象.一般内力都远大于外力.如果碰撞中机械能守恒,就叫作弹性碰撞.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同样具有极短时间内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的特点,所以仍然是碰撞.答案:AB2.(多选)在光滑水平面上,动能为E k0、动量大小为p0的小钢球1与静止小钢球2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球1的运动方向相反,将碰撞后球1的动能和动量的大小分别记为E k1、p1,球2的动能和动量的大小分别记为E k2、p2,则必有() A.E k1<E k0B.p1<p0C.E k2>E k0D.p2<p0解析:两个钢球在相碰过程中同时遵守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由于外界没有能量输入,而碰撞中可能产生热量,所以碰后的总动能不会超过碰前的总动能,即E k1+E k2≤E k0,A 正确,C 错误;另外,A 选项也可写成p 212m <p 202m ,B 正确;根据动量守恒,设球1原来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有p 2-p 1=p 0,D 错误.答案:AB3.(多选)质量为m 的小球A ,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v 0与质量为2m 的静止小球B 发生正碰,碰撞后,小球A 的动能变为原来的19,那么小球B 的速度可能是( )A.13v 0B.23v 0C.49v 0D.59v 0 解析:要注意的是,两球的碰撞不一定是弹性碰撞.小球A 碰后动能变为原来的19,则其速度大小仅为原来的13.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正碰,碰后小球A 的运动有两种可能,继续沿原方向运动或被弹回.当以小球A 原来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时,则 v A ′=±13v 0根据两球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守恒得 m v 0+0=m ×⎝ ⎛⎭⎪⎫13v 0+2m v B ′m v 0+0=m ×⎝ ⎛⎭⎪⎫-13v 0+2m v B ″解得v B ′=13v 0,v B ″=23v 0答案:AB4.质量相等的三个物块在一光滑水平面上排成一直线,且彼此隔开了一定的距离,如图所示.具有动能E 0的第1个物块向右运动,依次与其余两个静止物块发生碰撞,最后这三个物块粘在一起,这个整体的动能为( )A .E 0 B.2E 03 C.E 03 D.E 09解析:由碰撞中动量守恒m v 0=3m v 1,得v1=v03①E0=12m v20②E′k=12×3m v21③由①②③式得E′k=12×3m⎝⎛⎭⎪⎫v032=13×⎝⎛⎭⎪⎫12m v20=E03,故C正确.答案:C5.(多选)如图所示,在质量为M的小车中挂着一单摆,摆球质量为m0,小车和单摆以恒定的速度v沿光滑水平地面运动,与位于正前方的质量为m的静止的木块发生碰撞,碰撞的时间极短.在此碰撞过程中,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A.小车、木块、摆球的速度都发生变化,分别变为v1、v2、v3,满足(M+m0)v=M v1+m v1+m0v3B.摆球的速度不变,小车和木块的速度变为v1和v2,满足M v=M v1+m v2 C.摆球的速度不变,小车和木块的速度都变为u,满足M v=(M+m)uD.小车和摆球的速度都变为v1,木块的速度变为v2,满足(M+m0)v=(M+m0)v1+m v2解析:小车与木块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因此相互作用只发生在木块和小车之间,悬挂的摆球在水平方向未受到力的作用,故摆球在水平方向的动量未发生变化,即摆球的速度在小车与木块碰撞过程中始终不变,由此可知A和D两种情况不可能发生;选项B的说法对应于小车和木块碰撞后又分开的情况,选项C 的说法对应于小车和木块碰撞后粘在一起的情况,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故选项B、C正确.答案:BC6.质量相等的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是7 kg·m/s,B球的动量是5 kg·m/s,A球追上B球发生碰撞,则碰撞后A、B两球的动量可能值是()A.p A′=6 kg·m/s,p B′=6 kg·m/sB .p A ′=3 kg ·m/s ,p B ′=9 kg ·m/sC .p A ′=-2 kg ·m/s ,p B ′=14 kg ·m/sD .p A ′=-4 kg ·m/s ,p B ′=7 kg ·m/s解析:从碰撞前后动量守恒p A +p B =p A ′+p B ′验证,A 、B 、C 三选项皆有可能.从总动能不增加即p 2A 2m A +p 2B2m B ≥p A ′22m A +p B ′22m B来看,只有A 可能.答案:A7.如图所示,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 和B (大小不计),A 球用细绳吊起,细绳长度等于悬点距地面的高度,B 点静止放于悬点正下方的地面上.现将A 球拉到距地面高度为h 处由静止释放,摆动到最低点与B 球碰撞后粘在一起共同上摆,则它们升起的最大高度为(g 取10 m/s 2)( )A .h /2B .hC .h /4D .h /2解析:A 球由释放到摆到最低点的过程做的是圆周运动,由动能定理得,mgh =12m v 21,所以v 1=25h ;A 、B 的碰撞过程动量守恒:m v 1=(m +m )v 2,所以v 2=5h ,对A 、B 粘在一起共同上摆的过程应用机械能守恒,12(m +m )v 22=(m +m )gh ′,解得h ′=h4.选项C 正确.答案:C8.一个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外面扣一质量为M 的盒子,如图甲所示,现给盒子一初速度v 0,此后,盒子运动的v -t 图象呈周期性变化,如图乙所示,请据此求盒内物体的质量.解析:设物体的质量为m ,t 0时刻受盒子碰撞获得速度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 v 0=m v3t0时刻物体与盒子右壁碰撞使盒子速度又变为v0,说明碰撞是弹性碰撞则12M v20=12m v2,解得m=M.答案:M[能力提升练]9.(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A端固定一根轻弹簧,弹簧的另一端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体C,小车底部光滑,开始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弹簧释放后,物体C被弹出向B端运动,最后与B端粘在一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C离开弹簧时,小车向左运动B.物体与B端粘在一起之前,小车的运动速率与物体C的运动速率之比为M mC.物体与B端粘在一起后,小车静止下来D.物体与B端粘在一起后,小车向右运动解析:系统动量守恒,物体C离开弹簧时向右运动,动量向右,系统的总动量为零,所以小车的动量方向向左,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 v1-M v2=0,所以小车的运动速率v2与物体C的运动速率v1之比mM.当物体C与B粘在一起后,由动量守恒定律知,系统的总动量为零,即小车静止.弹性势能转化为内能.答案:AC10.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足够长的木板,左端放置可视为质点的物体,其质量为m1=1 kg,木板与物体间动摩擦因数μ=0.1.二者以相同的初速度v0=0.8 m/s一起向右运动,木板与竖直墙碰撞时间极短,且没有机械能损失.g 取10 m/s2.(1)如果木板质量m2=3 kg,求物体相对木板滑动的最大距离;(2)如果木板质量m2=0.6 kg,求物体相对木板滑动的最大距离.解析:(1)木板与竖直墙碰撞后,以原速率反弹,设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m 2v 0-m 1v 0=(m 1+m 2)vv =0.4 m/s ,方向向左,不会与竖直墙再次碰撞. 由能量守恒定律12(m 1+m 2)v 20=12(m 1+m 2)v 2+μm 1gs 1 解得s 1=0.96 m.(2)木板与竖直墙碰撞后,以原速率反弹,由动量守恒定律 m 2v 0-m 1v 0=(m 1+m 2)v ′v ′=-0.2 m/s ,方向向右,将与竖直墙再次碰撞,最后木板停在竖直墙处 由能量守恒定律 12(m 1+m 2)v 20=μm 1gs 2 解得s 2=0.512 m.答案:(1)0.96 m (2)0.512 m1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个静止的小物块a 和b ,其连线与墙垂直;a 和b 相距l ,b 与墙之间也相距l ;a 的质量为m ,b 的质量为34m .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现使a 以初速度v 0向右滑动.此后a 与b 发生弹性碰撞,但b 没有与墙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满足的条件.解析:设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要物块a 、b 能够发生碰撞,应有 12m v 20>μmgl ① 即μ<v 202gl②设在a 、b 发生弹性碰撞前的瞬间,a 的速度大小为v 1.由能量守恒有 12m v 20=12m v 21+μmgl③设在a 、b 碰撞后的瞬间,a 、b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1′、v 2′,由动量守恒和能m v 1=m v 1′+34m v 2′④ 12m v 21=12m v ′21+12⎝ ⎛⎭⎪⎫34m v ′22⑤ 联立④⑤式解得v 2′=87v 1⑥由题意知,b 没有与墙发生碰撞,由功能关系可知 12⎝ ⎛⎭⎪⎫34m v ′22≤μ34mgl ⑦联立③⑥⑦式,可得μ≥32v 20113gl⑧联立②⑧式,a 与b 发生弹性碰撞,但b 没有与墙发生碰撞的条件32v 20113gl ≤μ<v 202gl⑨答案:32v 20113gl ≤μ<v 202gl反冲现象 火箭(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多选)一气球由地面匀速上升,当气球下的吊梯上站着的人沿着梯子上爬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球可能匀速上升B .气球可能相对地面静止C .气球可能下降D .气球运动速度不发生变化解析:设气球质量为M ,人的质量为m ,由于气球匀速上升,系统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当人沿吊梯向上爬时,动量守恒,则(M +m )v 0=m v 1+M v 2,在人向上爬的过程中,气球的速度为v 2=(M +m )v 0-m v 1M .当v 2>0时,气球可匀速上升;当v 2=0时气球静止;当v 2<0时气球下降.所以,选项A 、B 、C 均正确.要使气球运动速度不变,则人的速度仍为v 0,即人不上爬,显然不对,D 选项错误.答案:ABC2.(多选)质量为m的人在质量为M的小车上从左端走到右端,如图所示,当车与地面摩擦不计时,那么()A.人在车上行走,若人相对车突然停止,则车也突然停止B.人在车上行走的平均速度越大,则车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也越大C.人在车上行走的平均速度越小,则车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就越大D.不管人以什么样的平均速度行走,车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相同解析:由于地面光滑,则人与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得:m v人=M v车,可知A正确;设车长为L,由m(L-x车)=Mx车得,x车=mM+mL,车在地面上移动的位移大小与人的平均速度大小无关,故D正确,B、C均错误.答案:AD3.如图所示,装有炮弹的火炮总质量为m1,炮弹的质量为m2,炮弹射出炮口时对地的速率为v0,若炮管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火炮后退的速度大小为(设水平面光滑)()A.m2m1v0 B.m2v0m1-m2C.m2v0cos θm1-m2D.m2v0cos θm1解析:炮弹与炮管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由m2v0cos θ=(m1-m2)v得v=m2v0cos θm1-m2,故选C.答案:C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密闭汽缸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缸内有一隔板P,隔板右边是真空,隔板左边是质量为m的高压气体,若将隔板突然抽去,则汽缸的运动情况是()A.保持静止不动B.向左移动一定距离后恢复静止C.最终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D.先向左移动,后向右移动回到原来位置解析:突然撤去隔板,气体向右运动,汽缸做反冲运动,当气体充满整个汽缸时,它们之间的作用结束.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开始时系统的总动量为零,结束时总动量必为零,汽缸和气体都将停止运动,故B正确.答案:B5.向空中发射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当此物体的速度恰好沿水平方向时,物体炸裂成a、b两块,若质量较大的a块的速度方向仍沿原来的方向,则() A.b的速度方向一定与初速度方向相反B.从炸裂到落地的这段时间里,a飞行的水平距离一定比b的大C.a、b一定同时到达水平地面D.在炸裂过程中,a、b受到的爆炸力的冲量大小不一定相等解析:爆炸后系统的总机械能增加,但不能确定a、b两块的速度大小,所以A、B不能确定;因炸开后两者都做平抛运动,且高度相同,故下落时间相同,选项C正确;由牛顿第三定律知a、b受到的爆炸力大小相等,作用时间也相同,故a、b受到的爆炸力的冲量大小相等,选项D错误.答案:C6.有一条捕鱼小船停靠在湖边码头,小船又窄又长(估计重1吨左右),一位同学想用一个卷尺粗略测定它的质量,他进行了如下操作:首先将船平行码头自由停泊,然后他轻轻从船尾上船,走到船头后停下,而且轻轻下船,用卷尺测出船后退的距离d,然后用卷尺测出船长L.已知他身体的质量为m,则小船的质量为多少?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人教版)课时作业16 含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人教版)课时作业16  含解析

课时作业(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6题为单项选择题,7~10题为多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BC 是竖直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下端C 与水平直轨道相切。

一个小物块从B 点正上方R 处的A 点处由静止释放,从B 点刚好进入圆弧形光滑轨道下滑,已知圆弧形轨道半径为R =0.2 m ,小物块的质量为m =0.1 kg ,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 =10 m/s 2。

小物块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是( )A .0.1 mB .0.2 mC .0.6 mD .0.8 m解析: 设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为x ,由动能定理得:mg ·2R -μmgx =0,解得:x =2R μ=2×0.20.5m =0.8 m ,故选项D 正确。

答案: D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一个凹形木块的质量m ,弹簧的左端固定,木块在水平面上紧靠弹簧(不连接)将其压缩,记下木块右端位置A 点,释放后,木块右端恰能运动到B 1点。

在木块槽中加入一个质量m 0=200 g 的砝码,再将木块左端紧靠弹簧,木块右端位置仍然在A 点,释放后木块离开弹簧,右端恰能运动到B 2点。

测得AB 1、AB 2长分别为36.0 cm 和12.0 cm ,则木块的质量m 为( )A .100 gB .200 gC .300 gD .400 g解析: 两次木块均由同一位置释放,故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弹簧所做的功相同,未加砝码时,由动能定理,可得W 弹-μmg ·AB 1=0,加上砝码m 0时,有W 弹-μ(m +m 0)g ·AB 2=0,解得m =100 g ,选项A 正确。

答案: A3.质量m =2 kg 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 1=6 m/s 的速度匀速向西运动,若有一个F=8 N 、方向向北的恒力作用于物体,在t =2 s 内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A .28 JB .64 JC .32 JD .36 J解析: 设物体沿F 方向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 =F m =82m/s 2=4 m/s 2 物体沿F 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 内的位移为:x =12at 2=12×4×22 m =8 m力F 所做的功为:W =Fx =8×8 J =64 J 由动能定理得:W =ΔE k =64 J ,故选B 。

高中人教版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牛顿第三定律

高中人教版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牛顿第三定律

(10为球所受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作用在球上,且它们使球平衡,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且它们满足牛顿第三定律,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选项.“掰手腕”是比较臂力大小的一种常见比赛.在一次“掰手腕”比赛中,甲轻松地战胜了乙.对于这一过程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在“掰手腕”比赛中,甲轻松地战胜了乙说明甲对乙的作用力大.在“掰手腕”比赛中,甲轻松地战胜了乙说明乙对甲的作用力小.在“掰手腕”比赛中,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大小相等.在“掰手腕”比赛中,甲轻松地战胜了乙是因为甲手腕能承受的力大于乙手腕能承两手间的作用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相等,甲之所以胜了乙,那是因为甲手腕能承受的力大于乙手腕能承受的力.所以.甲、乙两人穿上溜冰鞋后,每人的总质量均为轻绳两端拉力相等,隔离其中一人分析得(20知识点一1.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C.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此二力作用效果可以抵消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可以不同【答案】B【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等值、反向、共线、同质、异体、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所以B对,ACD错.2.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作用力产生后,再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后,反作用力才慢慢消失B.弹力和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而重力无反作用力C.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是弹力,乙物体对甲物体的反作用力可以是摩擦力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平衡【答案】D【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可判定A、B、C错误,D正确.3.如图所示,P和Q叠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A.P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B.Q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C.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D.Q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Q的支持力【答案】CD【解析】A中P所受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中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4.把两个弹簧测力计A和B如图所示连接在一起,用手拉A.结果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相等的.改变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都随之改变,但两个示数总相等.分析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不同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答案】ACD【解析】根据实验现象可知,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可判定B错误,ACD正确.5.如图所示,是利用传感器记录的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D.此图线一定是在两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下显示出来的【答案】B【解析】由图线关于t轴对称可以得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B正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其大小和方向的关系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所以C、D均错误.6.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0 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0 kg的建筑材料以0.500 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多少?(g=10 m/s2)【答案】490 N【解析】拉力F T=mg+ma=20(10+0.500) N=210 N.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也就等于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F N=Mg-F T=700 N-210 N=490 N.知识点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平衡力7.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人和地球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A.1对B.2对C.3对D.4对【答案】B【解析】人静止在地面上时,受到地球对人的万有引力、支持力.人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人的吸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水平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共有2对,故B正确.8.关于一对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平衡力应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力B.平衡力可以是同一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不是同一种性质的力D.作用力施加之后才会产生反作用力,即反作用力总比作用力落后一些【答案】B【解析】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可以是同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不同种性质的力,故A错误,B正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性质相同的力,且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所以CD均错误.9.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于马拉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马拉车不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马拉车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把一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与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越大,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就越大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物体的重力与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与作用力但由于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中间用轻弹簧连接,并用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如图所示,下列四对的拉力【解析】平衡力应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课后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80分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即先产生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B.若作用力是摩擦力,则反作用力可能是弹力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答案】D【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且同性质,所以AB错,D对.力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所以C错.2.如图所示,用质量不计的轻绳L1和L2将M、N两重物悬挂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1对M的拉力和L2对M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L2对M的拉力和L2对N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L1对M的拉力和M对L1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L2对N的拉力和N对L2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答案】D【解析】对M受力分析,它受到重力、L1的拉力、L2的拉力作用.因此,L1对M的拉力和L2对M的拉力并不是一对平衡力,A错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而B选项中有三个物体:M、N、L2,B错误;平衡力必须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L1对M的拉力和M对L1的拉力分别作用在M和L1上,显然不是平衡力,C错误;D项中的一对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正确.3.如图所示,吊在大厅天花板上的电扇所受重力为G,静止时固定杆对它的拉力为F,扇叶水平转动起来后,杆对它的拉力为F′,则()A.F=G,F′=F B.F=G,F′>FC.F=G,F′<F D.F′=G,F′>F【答案】C【解析】电扇转动时,对空气产生向下的力,则电扇受到向上的力F″,电扇静止时,重力与拉力平衡,则F=G;电扇转动时,三力平衡,即G=F′+F″,可知F>F′.4.将一木箱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现用一水平力拉着木箱匀速前进,则()A.木箱所受到的拉力和水平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水平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水平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水平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BC【解析】木箱匀速前进,木箱所受到的拉力和水平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水平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水平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选项BC正确,AD错误.5.一个重400 N的木箱放在大磅秤上,木箱内有一个质量为60 kg的人站在小磅秤上,如图所示,如果人用力推木箱顶板,那么小磅秤和大磅秤上的示数F1、F2的变化情况是()A.F1增大,F2减少B.F1减少,F2不变C.F1增大,F2增大D.F1增大,F2不变【答案】D【解析】当人用力推木箱顶时,人受到重力和顶板给人竖直向下的弹力,小磅秤给人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支持力等于那两个力之和,故F1增大;当人用力推木箱顶板时,人同时向下压小磅秤,小磅秤向下压木箱,推力和由推力引起的压力都属于内力,大磅秤示数不变,故选D.6.人站在地面上,先将两腿弯曲,再用力蹬地,就能跳离地面,人能跳起离开地面的原因是()A.人对地球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B.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地面的作用力C.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D.人除受地面的弹力外,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答案】C【解析】对人受力分析:人受到地面给人的弹力和重力,因为弹力大于重力所以人跳起.7.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跳高运动员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于他对地面的压力B.拔河比赛时,若甲胜乙负,则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C.起重机用钢丝绳吊着货物加速上升时,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等于货物对钢丝绳的拉力D.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道路上沿直线运动,只有它们做匀速运动时,汽车拉拖车的力才等于拖车拉汽车的力【答案】C【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受其他力无关,所以只有C正确.8.一个物体受绳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改做匀速运动,再改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B.减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的力C.只有匀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才相等D.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相等【答案】D【解析】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管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性质如何,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都应遵循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选D.9.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平静的水面上,静止着一只小船,小船上有一人,人从静止开始从小船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时,小船向相反方向运动B.汽车行驶时,通过排气筒向后排出燃气,从而获得向前的反作用力即动力C.农田灌溉用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里喷射出来时,弯管会自动转向D.软体动物乌贼在水中经过体侧的孔将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乌贼就会向相反方向游去【答案】B【解析】人从小船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时,要受到小船给人的摩擦力,方向与人行走的方向相同.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小船也有一个摩擦力,其方向与人行走的方向相反,因此小船将在这个摩擦力的作用下改变运动状态,向人行走的相反方向运动,所以A正确.汽车行驶时,通过排气筒向后排出燃气,虽然燃气对排气筒有反作用力,但毕竟反作用力很小,并不是汽车动力的来源,B错误.农业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里喷射出来时,弯管在水的反作用力的推动下会自动旋转,大大增加了喷水的面积,C正确.乌贼经过身体侧面的孔把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乌贼就获得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从而向排水的相反方向游去,D正确.故选B.10.利用牛顿第三定律,有人设计了一种交通工具,在平板车上装了一个电风扇,电风扇运转时吹出的风全部打到竖直固定在小车中间的风帆上,靠风帆受力而向前运动,如图所示.对于这种设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向前运动B.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向前运动C.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向前运动,因为它违反了牛顿第二定律D.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向前运动,因为它违反了牛顿第三定律【答案】C【解析】电风扇吹出的风吹到风帆上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风会给风扇一个反作用力,因此对于整个装置而言,小车所受合外力不可能指向小车前方,小车不会向前运动,故选C.二、非选择题11.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B是两个力传感器,B固定在木块C上,固定木块,用A拉B,传感器显示两钩子受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12.甲、乙两队举行拔河比赛,甲队获胜,如果甲队对绳的拉力为F甲,地面对甲队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甲;乙队对绳的拉力为F乙,地面对乙队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乙,绳的质量不计,则有F甲________F乙,f甲________f乙(此两空选填“>”、“=”或“<”).【答案】=>台秤读数为G′=的立方体金属块,金属块的密度时,弹簧秤和台秤的读数分别为多少?、B叠放在一个直立着的劲度系数为,弹簧又缩短了的压力为多大?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对A整体的静止状态有整体,因重力和弹力不变,其合力向上,加速度向上,Δl2,的压力大小也为mg+。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课后提升训练+一+1.1+Word版含答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课后提升训练+一+1.1+Word版含答案

课后提升训练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2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很小的物体一定能看作质点B.体积很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作质点C.裁判判定跳水运动员的成绩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D.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解析】选D。

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关键在于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在于物体本身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所以A、B项错误;裁判判定跳水运动员的成绩时,需要研究跳水运动员的动作,需要考虑形状,所以不可以看成质点,所以C项错误;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研究的问题来决定的,所以D项正确。

2.(2017·杭州高一检测)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如图所示。

这标志着我国向建成国际空间站的目标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并为最终实现在2022年前后完成载人空间站的全部建设奠定了基础。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十一号”飞船在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的过程,可将它们视为质点B.对接成功后,以“天宫二号”为参考系,“神舟十一号”飞船是运动的C.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考系,整个空间实验室是静止的D.载人空间站建成后,研究空间站绕地球飞行的时间时,可将空间站视为质点【解析】选D。

“神舟十一号”飞船在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的过程,其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将它们视为质点,A错误;对接成功后,以“天宫二号”为参考系,“神舟十一号”飞船是静止的,B错误;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考系,整个空间实验室是运动的,C错误;研究空间站绕地球飞行的时间时,其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将空间站视为质点,D正确。

【补偿训练】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点B.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时,卫星可以看作质点C.“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来描述江水的运动的D.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描述地球的运动【解析】选B。

人教版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必修1全套课时作业答案详解打包共151页

人教版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必修1全套课时作业答案详解打包共151页

【长江作业】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 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全员参与²基础练]1.(2014²天水高一检测)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力学中引入“质点”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A.极限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B.观察实验的方法C.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D.等效替代的方法【解析】质点的引入是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是一种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答案】 C2.关于机械运动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考系C.一定要选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考系【解析】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定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形式是不一样的,故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A对,B错.参考系的选取具有任意性,C、D错.【答案】 A3.(2014²咸阳高一检测)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很大,一定不能看作质点B.原子核很小,一定能看作质点C.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情况中,有时可看作质点,有时则不可看作质点D.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无实际意义【解析】一个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是以其大小而论,而是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无影响,如无影响或影响可忽略,则该物体可以视为质点,否则不能视为质点,A、B错,C对.质点作为一种理想化模型,对物理研究非常有意义,D错.【答案】 C4.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B.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或正在做直线运动的物体C.研究物体的运动,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是一样的D.研究物体的运动,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于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而言,一般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解析】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A、B错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一般是不同的,C错误、D正确.【答案】 D5.(多选)(2014²杭州高一检测)分析研究下列物体运动时,研究对象能看作质点的是( )A.在空中沿曲线飞行的铅球B.做花样溜冰的运动员C.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D.运动员发出的弧旋乒乓球【解析】铅球在掷出后要在空中飞出长长的弧线,铅球的大小尺寸和旋转情况,相对于这么长的弧线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可以把这时的铅球当作质点.花样溜冰运动员的动作复杂,既有旋转又有平移,若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技术分析,显然不能把其视为质点.但若只研究运动员的滑行路线,则可以把其视为质点.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故可把物体看作质点.弧旋的乒乓球在转动,其各点的运动情况不同,因而不能把它看作质点.【答案】AC6.(多选)为了提高枪械射击时的准确率,制造时会在枪膛上刻上螺旋形的槽.这样,当子弹在枪管中运动时,会按照旋转的方式前进.离开枪管后,子弹的高速旋转会降低空气密度、侧风等外部环境对子弹的影响,从而提高子弹飞行的稳定性.下列关于子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研究子弹的旋转对子弹飞行的影响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B.当研究子弹射击百米外的靶子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都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D.能否将子弹看做质点,取决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解析】在研究子弹的旋转对子弹飞行的影响时不能忽略子弹的大小和形状,因而不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但研究子弹射击百米外的靶子所用的时间时,其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做质点,故选项B、D正确.【答案】BD7.2012年7月28日中国游泳运动员孙杨以3分40秒14的成绩摘得400米自由泳金牌,改写了中国男子泳坛奥运无金的历史,并打破奥运会纪录.图1-1-7讨论并思考以下几种情况下,孙杨能不能被看成质点,从中体会质点模型的建立过程.(1)裁判员在对孙杨在游泳过程中是否违规裁定时.(2)教练员根据比赛录像纠正他的错误时.(3)测量他的400 m自由泳成绩时.【解析】(1)(2)两种情况中,裁判员在裁定孙杨是否违规及教练员根据比赛录像纠正他的错误时都要根据孙杨的游泳动作判断,所以都不能看成质点.(3)由于孙杨的大小相对于400 m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可以看成质点.【答案】(1)不能看成质点(2)不能看成质点(3)可以看成质点8.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1)请在图1-1图1-1-8(2)哪个时刻离开坐标原点最远?有多远?【解析】(1)根据质点在各个时刻对应的坐标位置标在坐标轴上,注意正负表示方向.(2)矢量的正负号表示的是方向的含义,与大小无关,比较绝对值即可,x=-7 m时距离原点7 m,最远.【答案】(1)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置分别为(2)由图可知t=4s时质点离开原点最远,有7 m.[超越自我²提升练]9.(多选)2013年6月11日,我国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之后经多次变轨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地面343 km高处成功交会对接,关于运载火箭或组合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图1-1-9A.火箭升空约150 s时距地面高度52 kmB.分析助推器与火箭的分离过程时C.研究“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过程D.“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组合体在距地面343 km高处绕地球飞行【解析】确定火箭距地面的高度时,其形状和大小的影响可以忽略;分析助推器与火箭的分离过程以及“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过程时,其形状和大小的影响不能忽略;组合体在距地面343 km高处绕地球飞行时,其形状和大小的影响可以忽略.应选A、D.【答案】AD10.(2014²无锡高一检测)甲、乙两辆汽车均以相同的速度行驶,下列有关参考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两辆汽车均向东行驶,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是静止的B.如果观察的结果是两辆车均静止,参考系可以是第三辆车C.如果以在甲车中一走动的人为参考系,乙车仍是静止的D.如甲车突然刹车停下,乙车仍向东行驶,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往西行驶【解析】两车的速度相同时,其相对位置不变,以其中任意一辆车为参考系,另一辆车一定静止,故A正确;若有第三辆车丙与甲、乙两车同向同速行驶,以丙车为参考系时,甲、乙两车均静止,故B正确;若一人在甲车中走动时,他与乙车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则乙车是运动的,故C错;甲车刹车停下,乙车向东行驶,甲车与乙车间的距离增大,甲车相对乙车向西运动,故D正确.【答案】 C11.如图1-1-10所示,某人从学校门口A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了50 m到达B处,再向东走100 m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150 m到达D处,则A、B、C、D各点位置如何表示?图1-1-10【解析】可以以A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的正方向,向北为y轴的正方向,如图所示,则各点坐标为A(0,0)、B(0,-50 m)、C(100 m,-50 m)、D(100 m,100 m).【答案】见解析12.如图1-1-11所示,一根长0.8 m的杆,竖直放置,今有一内径略大于杆直径的环,从杆的顶点A向下滑动,向下为正方向,图1-1-11(1)取杆的下端O为坐标原点,图中A、B两点的坐标各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OB间距离为0.2 m)?(2)取A端为坐标原点,A、B点的坐标又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3)由以上两问可以看出,坐标原点的不同是对位置坐标有影响还是对位置变化有影响?【解析】(1)由于杆长0.8 m,OB为0.2 m,题目给出坐标系向下为正方向,故以O 点为坐标原点,A、B的坐标分别为x A=-0.8 m,x B=-0.2 m.由A到B位置变化为x B-x A =-0.2 m-(-0.8) m=0.6 m.(2)由题意知,AB长为0.6 m,以A为原点,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 A=0,x B=0.6 m.A 到B位置变化为x B-x A=0.6 m-0=0.6 m.(3)坐标原点选的不同,同一位置的坐标不同,但位置变化相同.【答案】(1)x A=-0.8 m x B=-0.2 mx B-x A=0.6 m(2)x A=0 x B=0.6 mx B-x A=0.6 m(3)坐标不同位置变化相同【长江作业】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 2时间和位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全员参与²基础练]1.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间隔B.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间隔表示时间较长C.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间间隔D.“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间隔【解析】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的是起床、就餐、上下课的时刻,A错.时刻在时间上对应“点”,没有长短说法,B错.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刻,C错.“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间隔,D对.【答案】 D2.(2014²宿迁高一检测)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钟表上显示的11点15分是时刻B.40分钟一节课,这里的40分钟指的是时刻C.从早上8点至下午2点,这里的8点和2点指的是时间间隔D.上午8点开始上课,这里的8点指的是时间间隔【解析】11点15分、早上8点、下午2点指的都是时刻,4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B、C、D错误,A正确.【答案】 A3.(多选)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量只有正值,矢量可以取负值B.标量和矢量无根本区别C.标量和矢量,一个有大小无方向,一个有大小也有方向D.标量和矢量的运算方法不同【解析】某些标量如温度、功,也有负值,A错.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B错,C对.标量与矢量的运算法则不同,标量采用之前所学的算术法,矢量的运算方法与此不同,D对.【答案】CD4.下列关于位移和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 m,这两个位移一定相同B.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甲=3 m,x乙=-5 m,则x甲>x乙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温度方向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的高低,不能说表示方向【解析】两物体的位移大小虽然均为30 m,但由于不知其方向关系,两个位移不一定相同,A错误.比较物体位移大小应比较其绝对值,B错误.温度无方向,其正负表示温度的高低,不能说表示方向,C错误,D正确.故选D.【答案】 D5.关于路程和位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位移也一定不为零D.物体的位移为零,路程也一定为零【解析】位移是有向线段,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二者是不同概念,A错.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B正确.位移大小和路程无直接关系,路程不为零,但可能是运动物体又回到出发点,位移为零,即C、D均错.【答案】 B6.甲、乙两运动员分别参加了在主体育场举行的400 m和100 m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最内侧跑道(周长为400 m)完成了比赛,则两人在各自的比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x 、x乙和通过的路程大小s甲、s乙之间的关系是( )甲A.x甲>x乙,s甲<s乙B.x甲<x乙,s甲>s乙C.x甲>x乙,s甲>s乙D.x甲<x乙,s甲<s乙【解析】400 m赛的路程为400米,位移为0,100 m赛的路程和位移大小都是100 m,故B正确.【答案】 B7.(多选)北京时间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 m,测速精度0.2 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移B.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置C.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间间隔D.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解析】由位置、位移、时间间隔、时刻的定义可知,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一个点,是位置,不是位置的变化,A错、B对.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C错,D对.【答案】BD8.如图1-2-6所示,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t=0时,汽车在十字路口中心的左侧20 m处,过了2 s,汽车正好到达十字路口的中心;再过3 s,汽车行驶到了十字路口中心右侧30 m处.如果把这条马路抽象为一条坐标轴x,十字路口中心定为坐标轴的原点,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图1-2-6(1)试将汽车在这三个观测时刻的位置的坐标填入表格内:(2)前2 s【解析】(1)马路抽象为坐标轴,因为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所以在坐标轴上原点左侧的点的坐标为负值,右侧的点的坐标为正值,即:x1=-20 m,x2=0,x3=30 m.(2)前2 s内的位移s1=x2-x1=0-(-20) m=20 m;后3 s内的位移s2=x3-x2=30 m-0=30 m;这5 s内的位移s3=x3-x1=30 m-(-20 m)=50 m.上述位移s1、s2和s3都是矢量,大小分别为20 m、30 m和50 m,方向都向右,即与x 轴正方向同向.【答案】(1)-20 m 0 30 m (2)20 m,方向向右30 m,方向向右50 m,方向向右[超越自我²提升练]9.如图1-2-7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2-7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内B.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 s内C.t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D.t n-1~t 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1)s内【解析】t2是第2 s末或第3 s初,是时刻,而2 s内是时间,故选项A错;t2~t3表示第3 s内,是时间,故B对;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是指2 s的时间,而第2 s 内是指第2个1 s的时间,二者不同,故C错;t n-1 ~t n表示时间,应为第n s内,故D错.【答案】 B10.(2014²保定一中高一检测)如图1-2-8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图1-2-8A.πR B.2RC.2πR D.R4+π2【解析】如图所示,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的过程中,初末位置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位移大小为x=2R2+πR2=R4+π2,因此选项D 正确,其他选项均错误.【答案】 D11.如图1-2-9所示,一辆汽车沿着马路由A地出发经B、C地到达D地,A、C、D 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求:汽车的位移及路程.图1-2-9【解析】位移的大小是初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而路程要看物体运动时的实际路径,由勾股定理得:x AC=x2AB+x2BC=6002+8002 m=1 000 m.由于A、C、D共线,所以汽车的位移大小为:x AD=x AC+x CD=1 000 m+800 m=1 800 m.因为tan∠BAC=43所以∠BAC=53°,即位移方向为北偏东53°或东偏北37°.路程为:x AB+x BC+x CD=2 200 m.【答案】 1 800 m,方向为北偏东53°或东偏北37°2 200 m12.(2014²杭州一中高一检测)图1-2-10为400 m的标准跑道,直道部分AB、CD 的长度均为100 m,弯道部分BC、DA是半圆弧,其长度也为100 m.A点为200 m赛跑的起点,经B点到终点C.求:图1-2-10(1)200 m 赛跑的路程和位移;(2)跑至弯道BC 的中点P 时的路程和位移.(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析】 (1)在200 m 赛跑中,200 m 指路径的长度,即路程是200 m ; 位移是从起点A 指向终点C 的有向线段,因BC 是半圆弧,则直径d =2³100π m≈63.7 m,故位移的大小AC =AB 2+d 2≈118.6 m,方向由A 指向C .(2)跑至弯道BC 的中点P 时,路程是 s =AB +BP =100 m +50 m =150 m ; 位移的大小AP = ⎝⎛⎭⎫AB +d 22+⎝⎛⎭⎫d 22≈135.6 m 方向由A 指向P .【答案】 (1)200 m 118.6 m ,方向由A 指向C(2)150 m 135.6 m ,方向由A 指向P .【长江作业】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 第1章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全员参与²基础练]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 .瞬时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C .位移方向和瞬时速度方向一定相同D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解析】 由于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A 错.速度方向和运动方向是指同一方向,B 对.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C 错.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恒定的,D 错.【答案】 B2.(多选)对速度的定义式v=xt,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x成正比,与运动的时间t成反比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都无关C.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解析】v=xt是计算速度的公式,适用于任何运动,选项C正确;此式只说明计算速度可用位移x除以时间t来获得,并不是说v与x成正比,与t成反比,选项A错误,B正确;速度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方向表示物体运动方向,选项D正确.【答案】BCD3.2013年11月8日超强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气象部门说,登陆时,“海燕”持续风速235 km/h,中心最大风速达到314 km/h.其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 ) A.平均速度,瞬时速度B.瞬时速度,平均速度C.平均速度,平均速度D.瞬时速度,瞬时速度【解析】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而瞬时速度对应的是某时刻或某位置,由“持续”知,235 km/h指的是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314 km/h是指瞬时速度,故A 正确.【答案】 A4.(多选)(2014²重庆一中高一检测)以往公路上用单点测速法测车速,个别司机由于熟知测速点的位置,在通过测速点前采取刹车降低车速的方法来逃避处罚,但却很容易造成追尾事故,所以有些地方已开始采用区间测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3-4A.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B.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C.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D.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解析】单点测速测出的是汽车经过测速仪的速率,是瞬时速率,A对,B错;区间测速测出的是汽车在某段路程内的平均速率,C错,D对.【答案】 AD5.(多选)(2014²海口一中高一检测)对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瞬时速度为0,平均速度一定为0B .瞬时速度为0,平均速度可以不为0C .瞬时速度不为0,平均速度一定不为0D .瞬时速度不为0,平均速度可以为0【解析】 车辆中途刹车停止后,再启动运行的一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不为0,但停止时的瞬时速度为0,A 错误,B 正确;物体沿一圆周运动一圈的过程中,瞬时速度不为0,但位移为0,所以平均速度为0,C 错误,D 正确.【答案】 BD6.(2014²衡水高一检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1-3-5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 )图1-3-5A .60 km/hB .29 km/hC .19 km/hD .9 km/h【解析】 20 min =13,故平均速率v =Δx Δt =29 km -9 km13h =60 km/h ,A 正确. 【答案】 A7.(2014²武汉高一检测)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 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A .路程2h 、位移0、平均速度2htB .路程2h 、位移0、平均速度0C .路程0、位移2h 、平均速度0D .路程2h 、位移h 、平均速度2ht【解析】 由题可知,球上升h 又落回抛出点,则球的路程为s =h +h =2h ,位移为0,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则平均速度为零.故B 正确,ACD 错误.【答案】 B8.一辆火车长为100 m ,速度为5 m/s.它通过一根直径为2 cm 的标志杆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它通过长为50 m 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图1-3-6【解析】 火车通过杆志杆所走的位移大小等于火车的长度,x 1=100 m ,火车通过大桥所走的位移大小等于火车和大桥长度之和,x 2=100 m +50 m =150 m 根据v =x t得,通过标志杆的时间:t 1=x 1v=20 s , 通过大桥的时间:t 2=x 2v=30 s. 【答案】 20 s 30 s[超越自我²提升练]9.(多选)(2014²肇庆期末)如图1-3-7所示,水平面内的玩具汽车从A 点由静止出发并开始计时,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到达B 、C 、D 、E 四点分别用时1 s 、2 s 、3 s 、4 s .下列对玩具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1-3-7A .它在AB 段的平均速度是1 m/s B .它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是1 m/s C .它在ABCDE 段的平均速度是0.75 m/sD .它在A 点的速度是1 m/s【解析】 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x AB t 1=1 m1 s=1 m/s ,选项A 正确;ABC 段的平均速度:v ABC =x AC t 2= 5 m 2 s =52 m/s ,选项B 错误;ABCDE 段的平均速度:v ABCDE =x AE t 4=3 m 4 s=0.75 m/s ,故选项C 正确;在A 点的速度是0,选项D 错误.【答案】 AC10.(2014²新疆实验中学高一检测)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以速度v 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 2=20 km/h ,跑完了其余23v =27 km/h ,则v 1的值为( )A .32 km/hB .35 km/hC .56 km/hD .90 km/h【解析】 设全程的位移为x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 =x13x v 1+23x v 2,即v =3v 1v 2v 2+2v 1.代入数据得v 1=90 km/h.故D 正确.【答案】 D11. 2012年9月25日,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交付海军服役,我国海军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若在某次海上军事演习中,一艘驱逐舰以90 km/h 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20 km 处正向同方向匀速航行的航空母舰,驱逐舰总共追赶了270 km 才赶上,则航空母舰的航速为多大?图1-3-8【解析】 根据追赶过程中驱逐舰的位移和速度可求得追赶过程所用的时间t =x 1v 13 h ,追赶过程中,航空母舰的位移x 2=x 1-120 km =150 km , 所以,航空母舰的速度v =x 2t=50 km/h. 【答案】 50 km/h12.用飞机进行航空测量,飞机保持在离地面500 m 的高度上匀速巡航,速度大小为400 km/h.飞机上测量仪器可在120°视角范围内测量,如图1-3-9所示.试计算飞机每小时测量的覆盖面积有多大?(tan 60°=1.7)图1-3-9【解析】飞机每小时测量的覆盖面积为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矩形面积,它的长度为飞机每小时飞行的距离x=vt=400 km/h³1 h=400 km.如图所示,由三角形知识可知矩形的宽l=2h tan60°=2³500 m³1.7=1.7 km由此可得飞机每小时测量的覆盖面积为400 km³1.7 km=680 km2.【答案】680 km2【长江作业】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 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1.(多选)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B.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C.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解析】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的数据处理中,我们只能用与计数点靠得很近的一段距离的平均速度粗略表示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故A、D错误,B正确.而对于Δx和Δt 是可以准确测得的,故可测得Δt内的平均速度,C正确.【答案】BC2.(多选)关于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交流频率通常为50 HzB.如果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8 sC.如果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先密集后稀疏,则说明纸带的速度由小变大D.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220 V电源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在6 V电源上【解析】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6 V以下的低压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 V交流电源,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是0.02 s.【答案】AC3.如图1-4-5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AC =________ mm ,AD =________ mm.那么由此可以算出纸带在AC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 ,纸带在AD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 m/s.图1-4-5【解析】 AC =14.0 mm ,AC 间的平均速度为x AC 2T =14.0³10-32³0.02 m/s =0.35 m/s ;AD =25.0mm ,AD 间的平均速度为x AD 3T =25.0³10-33³0.02m/s≈0.42 m/s.对描述B 点的瞬时速度来说,AC 段所取的位移间隔更小,更能接近B 点的真实速度,即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0.35 m/s.【答案】 14.0 25.0 0.35 0.42 0.354.(2014²蚌埠高一检测)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图1-4-6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图1-4-6(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________ s.(2)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 4=________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 (1)每两个计数点间有5个打点间隔,所以T =5³0.02 s =0.1 s. (2)打第4个计数点时的瞬时速度近似等于3、5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所以v 4=0.11+0.1292³0.1m/s≈1.20 m/s.【答案】 (1)0.1 (2)1.205.(2014²大庆一中高一检测)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顺序,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按顺序写在空白处.A .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低压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B .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_______________, 并压在________下面.。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课时提升作业+二+1.2+时间和位移+Word版含答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课时提升作业+二+1.2+时间和位移+Word版含答案

课时提升作业二时间和位移(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出租车是按位移的大小来计费的B.出租车是按路程的大小来计费的C.在田径场1 500 m长跑比赛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1 500 mD.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解析】选B。

出租车是按路程的大小来计费的,故A错误,B正确;在田径场1 500 m长跑比赛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路程为1 500 m,位移的大小小于1 500 m,故C错误;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故D错误。

【补偿训练】(2018·广安高一检测)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则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B.路程是标量,即表示位移的大小C.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D.位移的大小总是大于或者等于路程【解析】选A。

只有当物体做的是单向直线运动的时候,位移的大小才和路程相等,故A正确;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取决于物体实际通过的路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时候,位移的大小才和路程相等,故B错误;位移是矢量,是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的方向相同,故C错误;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者等于路程,故D错误。

2.(2018·齐齐哈尔高一检测)下列关于位移(矢量)和温度(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 m,则这两个位移一定相同B.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甲=3 m,x乙=-5 m,则x甲>x乙C.温度计读数有正也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方向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的高低,不能表示方向【解析】选D。

当两个矢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时,才能说这两个矢量相同,故A错误;直线运动的位移的“+”“-”号表示方向,其绝对值表示大小,所以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小,故B 错误;温度是标量,标量的正、负表示大小(即温度的高低),不表示方向,故C错误,D正确。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课后提升训练+四+1.4+Word版含答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课后提升训练+四+1.4+Word版含答案

课后提升训练四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25分钟50分)1.(6分)(多选)(2017·曲靖高一检测)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不通过计算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B.位移C.瞬时速度D.平均速度【解析】选A、B。

打点计时器是每隔0.02s打下一个点,所以数点就知道时间间隔,故A正确;位移可以利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得出,故B正确;瞬时速度大小需要通过求平均速度的方法求得,故C错误;平均速度的求解需要运用物理公式,故D错误。

2.(6分)(多选)以下是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部分实验步骤,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把复写纸片套在定位轴上,并压在纸带上面B.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接上导线,与4~6 V低压交流电源相连C.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然后打开电源开关D.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最后一个点与计时起点的距离x0,用公式v=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解析】选A、B、D。

复写纸应在纸带上面,A正确;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6 V以下的交流电,B 正确;应该先接通电源,后拉动纸带,C错误;D项是测平均速度的一种常用方法。

故正确答案为A、B、D。

3.(6分)(多选)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除电源、纸带外,还需选用的仪器是( )A.停表B.刻度尺C.速度计D.打点计时器【解析】选B、D。

由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的间隔数可知任意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故不需要停表,再利用刻度尺测出两点间的位移就可进一步求出平均速度,故不需要速度计。

【补偿训练】(多选)对以下实验、仪器描述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使用交流电源B.测量研究小车瞬时速度的实验中,为防止开始时纸带上点迹过于密集,要先使小车运动,再给打点计时器通电C.频闪照片中,某一段物体成像较密集,说明这一阶段运动相对较快D.气垫导轨的优点:使滑块与导轨间有一薄薄的空气层,大大减小了滑块运动中所受的阻力【解析】选A、D。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1(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1(解析版)

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的自转问题B.研究体操运动员参赛时的姿势C.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D.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时间【解析】在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时,火车的长度、形状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而对地球的自转、运动员的姿势、乒乓球旋转等现象中的物体,其大小或形状不能忽略,不能视为质点.【答案】 D2.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B.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或正在做直线运动的物体C.研究物体的运动,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是一样的D.研究物体的运动,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于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而言,一般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解析】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A、B错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一般是不同的,C错误、D正确.【答案】 D3.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位置没有变化就是不运动B.两物体间的距离没有变化,两物体一定都是静止的C.自然界中没有不运动的物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先选参考系,平常说的运动或静止是相对于地球而言【解析】物体的位置对某一参考系不变,但对另一参考系位置可能变化,物体在运动,故A错误;两物体间距离没有变化,两者可能静止,也可能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故B错误;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运动,由于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故C、D正确.【答案】CD4.(2012·杭州二中高一检测)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A.水B.桥C.人D.河岸【解析】“水不流”是以水为参考系,而桥相对于水是运动的,故A正确.【答案】A图1-1-105.在我国东南部的某大城市,有一天下午,在该城市的中心广场行人拥挤,有人突然高喊“楼要倒了!”其他人猛然抬头观看,也发现楼在慢慢倾倒,便纷纷狂奔逃生,引起交通混乱,但过了好久,高楼并没有倒塌.人们再仔细观望时,楼依然稳稳地矗立在那里,如图1-1-10所示.下面有关探究分析这一现象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一种错觉,不可能发生B.感觉楼要倾倒的原因是人在运动C.是因为选择了高空运动的云作为参考系D.是因为选择了旁边更高的楼作为参考系【解析】若人以旁边的楼作为参考系,两个楼之间是相对静止的,人会感觉楼是静止的,D错.若人以高空运动的云作为参考系,认为云是静止的,那么楼相对云是运动的,人就感觉楼在动,即感觉楼在慢慢倾倒,C对,A、B错.【答案】 C6.(2012·郑州一中高一检测)公路上一辆卡车紧急刹车,由于惯性,卡车上的货物相对车厢向前滑行了x=5 cm,为了测出这个距离x,我们选取的最合理的参考系应该是()A.树木B.行人C.卡车D.公路【解析】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当研究具体问题时,要以简单为准,本题中以卡车为参考系最方便,故选项C正确.【答案】 C7.图1-1-11某空军红鹰飞行表演队驾驶我国自主研制的k-8高级教练机首次亮相,飞出特高难动作,如图1-1-11为六机低空拉烟通场表演,以非常一致的飞行姿态通过观礼台.飞机编队保持队形不变.下列关于飞机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B.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C.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D.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运动的【解析】飞机相对地面及地面上的建筑物向前飞行,而地面上的建筑物相对飞机向后运动.可见,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A、B正确,由于飞机编队保持队形不变,所以以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C对、D错.【答案】ABC图1-1-128.(2012·石家庄一中高一期中)如图1-1-12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滑板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A.大地B.太阳C.滑板运动员D.步行的人【解析】由于摄影师眼中运动员是静止的,所以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滑板运动员,此时背景相对运动员是运动的,从而模糊不清,故C正确.【答案】 C9.为了提高枪械射击时的准确率,制造时会在枪膛上刻上螺旋形的槽.这样,当子弹在枪管中运动时,会按照旋转的方式前进.离开枪管后,子弹的高速旋转会降低空气密度、侧风等外部环境对子弹的影响,从而提高子弹飞行的稳定性.下列关于子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研究子弹的旋转对子弹飞行的影响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B.当研究子弹射击百米外的靶子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都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D.能否将子弹看做质点,取决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解析】在研究子弹的旋转对子弹飞行的影响时不能忽略子弹的大小和形状,因而不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但研究子弹射击百米外的靶子所用的时间时,其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做质点,故选项B、D正确.【答案】BD10.如图1-1-13所示,某人从学校门口A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了50 m 到达B处,再向东走100 m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150 m到达D处,则A、B、C、D各点位置如何表示?图1-1-13【解析】可以以A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的正方向,向北为y轴的正方向,如图所示,则各点坐标为A(0,0)、B(0,-50 m)、C(100 m,-50 m)、D(100 m,100 m).【答案】见解析11.以某十字路口的交通岗亭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方向,向南为y轴正方向,画出用坐标系描述坐标为(-60 m,80 m)的建筑物相对交通岗亭的位置,并求该建筑物距岗亭的距离.【解析】二维坐标系的坐标值顺序为x坐标、y坐标,故该建筑物的坐标x=-60 m、y=80 m,该建筑物位于交通岗亭西60 m、南80 m处,由勾股定理可知该建筑物距交通岗亭100 m.【答案】见下图100 m图1-1-1412.如图1-1-14所示,一根长0.8 m的杆,竖直放置,今有一内径略大于杆直径的环,从杆的顶点A向下滑动,向下为正方向,(1)取杆的下端O为坐标原点,图中A、B两点的坐标各是多少?环从A到B 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OB间距离为0.2 m)?(2)取A端为坐标原点,A、B点的坐标又是多少?环从A到B的过程中位置变化了多少?(3)由以上两问可以看出,坐标原点的不同是对位置坐标有影响还是对位置变化有影响?【解析】(1)由于杆长0.8 m,OB为0.2 m,题目给出坐标系向下为正方向,故以O点为坐标原点,A、B的坐标分别为x A=-0.8 m,x B=-0.2 m.由A到B 位置变化为x B-x A=-0.2 m-(-0.8) m=0.6 m.(2)由题意知,AB长为0.6 m,以A为原点,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 A=0,x B=0.6 m.A到B位置变化为x B-x A=0.6 m-0=0.6 m.(3)坐标原点选的不同,同一位置的坐标不同,但位置变化相同.【答案】(1)x A=-0.8 m x B=-0.2 mx B-x A=0.6 m(2)x A=0x B=0.6 mx B-x A=0.6 m(3)坐标不同位置变化相同。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16(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16(解析版)

1.(2012·广州高一检测)下列各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 A.千克、米、秒B.克、牛顿、米C.质量、长度、时间D.质量、力、位移【解析】选项C、D中所给的都是物理量,不是物理单位,C、D错误;千克、米、秒分别为质量、长度、时间三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A正确;B项中牛顿是导出单位,克不属于国际单位,B错误.【答案】 A2.(2012·厦门高一检测)关于国际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际单位制是世界各国统一使用的一种通用的单位制B.各国均有不同的单位制,国际单位制是为了交流方便而采用的一种单位制C.国际单位制是一种基本的单位制,只要在物理运算中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则最后得出的结果必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D.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是长度、能量、时间【解析】国际单位制中,规定了七个基本量与基本单位,即长度(m)、质量(kg)、时间(s)、电流(A)、温度(K)、物质的量(mol)、发光强度(cd).国际单位制就是各国都要统一采用的通用单位制,故A选项正确.国际单位制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便于在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各个领域中的交流,故B选项正确.为了物理运算的简捷、方便,才有了国际单位制的统一规定.只要运算过程中各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最终得到的结果也必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这是国际单位制的又一重要作用,故C选项正确.国际单位制中规定基本单位的物理量中没有“能量”,故D选项错误.【答案】ABC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力学的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质量的单位、位移的单位选定为基本单位B.牛、千克米每二次方秒都属于力的单位C.在厘米、克、秒制中,重力加速度g的值等于9.8 cm/s2D.在力学计算中,所有涉及的物理量的单位都应取国际单位【解析】力学单位制中,质量、长度、时间的单位被选为基本单位,不包含力的单位,故A错误;根据F=ma,1 N=1 kg·m/s2,故B正确;在厘米、克、秒制中,g值不变,g=9.8 m/s2=980 cm/s2,故C错误;在力学计算中,没有特殊说明,所有物理量的单位都应取国际单位,故D正确.【答案】BD4.(2012·桂林高一检测)关于力的单位“牛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质量是2 kg的物体产生2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B.使质量是0.5 kg的物体产生1.5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C.使质量是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D.使质量是2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解析】使质量是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是1 N,即F=ma =1×1 N=1 N,C正确.【答案】 C5.关于功的单位,下列各式中能表示的是()A.J B.N·mC.kg·m2/s3D.kg·m2/s2【解析】本题考查利用基本单位和物理公式导出新的物理量的单位.根据功的定义式:W=Fs可知,它的单位是由力的单位和位移单位组成,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J,力和位移的单位分别是N和m,故1 J=1 N·m,A、B均正确.又由F =ma ,可知1 N =1 kg·m/s 2,所以1 N·m =1 kg·m s 2·m =1 kg·m 2/s 2,D 正确. 【答案】 ABD6.在解一文字计算题中(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一个同学解得x =F 2m (t 1+t 2),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 )A .可能是正确的B .一定是错误的C .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D .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解析】 可以将右边的力F 、时间t 和质量m 的单位代入公式看得到的单位是否和位移x 的单位一致;还可以根据F =ma ,a =v /t ,v =x /t ,全部都换成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就好判断了.分析x =F 2m (t 1+t 2)可知,左边单位是长度单位,而右边单位是速度单位,所以结果一定是错误的,选用的单位制不同,只影响系数,故A 、C 、D 错误.【答案】 B7.下列关于重力和质量的单位及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地面上质量为1 kg 的物体,其重力约为10 NB .1 kg =10 NC .1 kg 的质量约为10 ND .10 N 的力约为1 kg 的质量【解析】 质量为1 kg 的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高度或在不同的星球上,其重力加速度有所不同,故其重力也有所不同.可以说在地面上物体质量为1 kg ,其重力约为10 N ,但不能说1 kg 的质量约为10 N 或10 N 的力约为1 kg 的质量.质量和重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故B 、C 、D 错误,A 正确.【答案】 A8.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取计数时间间隔为0.1 s,测得相邻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的平均值Δx=1.2 cm,若还测出小车的质量为500 g,则关于加速度、合外力大小及单位,既正确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A.a=1.20.12m/s2=120 m/s2B.a=1.2×10-20.12m/s2=1.2 m/s2C.F=500×1.2 N=600 ND.F=0.5×1.2 N=0.6 N【解析】在应用公式进行数量运算的同时,也要把单位带进运算.带单位运算时,单位换算要准确.可以把题中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表示,计算结果的单位就是用国际单位表示的.这样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单位即可.选项A中Δx=1.2 cm没变成国际单位,C项中的小车质量m=500 g没变成国际单位,所以均错误.【答案】BD9.雨滴在空气中下落时,受到的阻力F f不仅和雨滴的速度v有关,还与雨滴的横截面积S有关.当雨滴速度比较大的时候,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其横截面积成正比,即F f=kS v2.(1)若雨滴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雨滴最终稳定运动的速度是多少?(2)阻力表达式F f=kS v2中k的单位是什么?(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表示)【解析】(1)雨滴最终稳定运动时,重力和阻力平衡,有mg=F f=kS v2,解得v=mg kS.(2)由阻力表达式F f=kS v2知,k=F fS v2,则k的单位为Nm2·(m·s-1)2=N·s2m4=kg·ms2·s2m4=kg/m3.【答案】(1) mgkS(2)kg/m310.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下面给出的关系式中,l是长度,v是速度,m是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这些量都用国际单位制单位.试判断下列表达式的单位,并指出这些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名称.(1)lg单位________,物理量名称________.(2)v2l单位________,物理量名称________.(3)m v2l单位________,物理量名称________.【解析】将各物理量的单位都取国际单位制的单位,再由公式中导出,如:lg中代入单位得:mm/s2=s2=s,为时间单位.【答案】(1)s时间(2)m/s2加速度(3)N力11.选定了长度单位m、质量单位kg、时间单位s之后,就足以导出力学中其他所有物理量的单位,但必须依据相关的公式.现有一个物理量A=GMr,其中M是质量,r是长度,又已知G的单位是N·m2·kg-2,据此能否推知A是什么物理量?【解析】根据物理量A的表达式,导出A的单位,就可以知道A是一个什么物理量.与GMr相对应的单位为N·m2·kg-2·kgm=N·m·kg-1=(kg·m·s-2)·m·kg-1=m/s.物理量A的单位是m/s,所以物理量A是速度.【答案】速度12.一辆质量为400 g的遥控玩具车,从静止出发,在水平导轨上行驶,已知发动机的牵引力为0.16 N,玩具车在运动时所受阻力为车重力的0.02倍(g取10 m/s2).问:(1)玩具车开出后加速度是多大?(2)玩具车经过多长时间速度可达1 m/s?【解析】(1)由已知条件知玩具车质量m=400 g=0.4 kg,摩擦力F f=kmg =0.02×0.4×10 N=0.08 N,因为牵引力F=0.16 N恒定,故可知玩具车在恒定外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F合m=F-F fm=0.16-0.080.4m/s2=0.2 m/s2(2)设经过时间t,玩具车速度达到1 m/s,则由v=at,得t=va=10.2s=5 s.【答案】(1)0.2 m/s2(2)5 s。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练习题及答案解析课时作业17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练习题及答案解析课时作业17

1.一物体受绳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改为匀速运动;最后改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B.减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的力C.只有匀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相等D.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相等【解析】不论物体加速、匀速还是减速运动;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总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正确;A、B、C错误.【答案】 D图4-5-82.如图4-5-8是中国运动员黄珊汕在第16届广州亚运会女子蹦床比赛中的精彩镜头;黄珊汕在与蹦床接触的时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黄珊汕的重力与蹦床对她的弹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黄珊汕对蹦床的作用力与蹦床对她的作用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蹦床对黄珊汕的作用力大于黄珊汕对蹦床的作用力;因此才能将她弹起D.蹦床对黄珊汕的作用力等于黄珊汕对蹦床的作用力【解析】蹦床对黄珊汕的作用力与黄珊汕对蹦床的作用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二者相等.【答案】BD图4-5-93.如图4-5-9所示;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弹簧连接;并用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下面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B.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C.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D.B的重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解析】对A、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一对力;它们等大、反向、共线.A球受三个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也不是一对平衡力.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答案】 D4.关于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认识;正确的是()A.一对平衡力的合力为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也为零;作用效果也相互抵消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性质相同;平衡力的性质却不一定相同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一对平衡力也是如此D.先有作用力;接着才有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却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A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性质相同的特点;平衡力不一定具备这些特点;B正确;C、D错误.【答案】 B图4-5-105.如图4-5-10所示;将一台电视机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平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电视机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电视机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电视机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D.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电视机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因为电视机处于平衡状态;且F与G 作用于同一物体;因此F和G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故B错;因压力是弹力;而弹力与重力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故C错;由于支持力和压力是电视机与桌面相互作用(挤压)而产生的;故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D错.【答案】 A6.图4-5-11(·西安高一检测)如图4-5-11所示;一物体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D.物体一定受四个力【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恒定拉力F有水平向右的分力;物体必然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因此物体一定受到竖直向上的地面的支持力;故物体一定受拉力、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A、B、C 错误;D正确.【答案】 D7.如图4-5-12所示;两个弹簧测力计钩在一起;两边通过定滑轮各挂一个质量均为m的重物;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大小为()图4-5-12A.2mg B.mgC.0D.无法判断【解析】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力工具;使用时;挂钩端与被测力相接触;另一端固定;其实固定端也要受力;且等于被测力;本题中一端的重物起到固定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挂钩端物体的重力;故B正确.【答案】 B图4-5-138.(·济南高一检测)如图4-5-13所示;物体M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关于M受力的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一定是受两个力作用B.M一定是受四个力作用C.M可能受三个力作用D.M受两个力作用或受四个力作用【解析】若拉力F大小等于重力;则物体与斜面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所以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拉力F小于物体的重力;则斜面对物体产生支持力和静摩擦力;且支持力与静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故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故D正确.【答案】 D9.如图4-5-14甲、乙所示;拉力F使叠放在一起的A、B两物体一起以共同速沿F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乙图4-5-14A.两图中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与F方向相同B.两图中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与F方向相反C.两图中A物体均不受摩擦力作用D.甲图中的A物体不受摩擦力;乙图中的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F 方向相同【解析】分别对两图中的A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甲图中如果A受到摩擦力;则A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0;A物体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甲图中物体A 不受摩擦力作用.乙图中;A物体相对于B物体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故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F方向相同.【答案】 D图4-5-1510.如图4-5-15所示一只质量为m的小孩;沿竖直方向的直杆;以a的加速向上爬;求小孩对杆的作用力.【解析】以小孩为研究对象;小孩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自身的重力mg和杆对它的作用力F;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mg=ma得:F=m(a+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孩对杆的作用力大小为m(a+g);方向竖直向下.【答案】m(a+g);方向竖直向下11.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定滑轮;图4-5-16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15 kg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1=10kg的猴子;从绳子的另一端沿绳向上爬;如图4-5-16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的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是多少?(取g=10 m/s2) 【解析】重物刚好要离开地面时;猴子有最大加速;设此加速为a.此时;对于重物有F T=mg;对于猴子有F T′-m1g=m1a;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 T=F T′;所以a=错误!=5 m/s2.【答案】 5 m/s2图4-5-1712.如图4-5-17所示;圆环的质量为M;经过环心的竖直钢丝AB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今让小球沿钢丝AB(质量不计)以初速v0竖直向上运动;要使圆环对地面无压力;则小球的加速和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是多少?(设小球不会到达A点)【解析】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圆环对地面无压力;则地面对圆环无支持力;取小球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和钢丝对小球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 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 f=ma;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钢丝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 f′=F f.对圆环受力分析可知;圆环受重力Mg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 f′作用;则:Mg=F f′;由以上各式解得:a=错误!g.小球沿钢丝做匀减速运动;由运动公式可得上升的最大高x=错误!=错误!.【答案】错误!g错误!。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参考答案-精选教学文档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参考答案-精选教学文档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参考答案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课时1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1.CD 2.AD 3.BD 4.BD 5.D 6.CD 7.ABD 8.B
1.CD 2.ACD 3.BCD 4.B 5.BD 6.B 7.AB 8.B
9.300,竖直向上10. 11.略2.有危险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参考答案
课时1
1.AB 2.ACD 3.BC 4.C 5.C 6.(1)16.50;21.40;26.30;31.35;36.30
(2)作图:略(3)小车运动的 图象是一条倾斜向上的直线,说明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它们成线性关系。7.(1) 、 、 、 (2)
10. , 11. 12. 13.
课时5
1.略2.略3.略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时作业16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时作业16

1.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很小的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它,这是因为() 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的物体
B.桌子的加速度很小,速度增量极小,眼睛不易觉察到
C.推力小于静摩擦力,加速度是负的
D.桌子所受的合力为零
【解析】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力F是指合外力,用很小的力推桌子时,合力仍为零,故加速度为零.选D.
【答案】 D
2.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的合外力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为零
C.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很大
D.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为零
【解析】加速度由力决定,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为零、也可不为零;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变.
【答案】CD
图3-3-6
3.(2012·宜宾高一检测)如图3-3-6所示,有一辆汽车满载西瓜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突然发现意外情况,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则中间一质量为m的西瓜A受到其他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是() A.m g2-a2B.ma
C.m g2+a2D.m(g+a)。

2019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课时作业16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9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课时作业16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分层作业(十六)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合格根底练](时间:15分钟 分值:5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1.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顿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5 m ,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5,该路段限速60 km/h ,g 取10 m/s 2,那么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以及是否超速的情况是( )A .速度为7.5 m/s ,超速B .速度为15 m/s ,不超速C .速度为15 m/s ,超速D .速度为7.5 m/s ,不超速B [设汽车刹车后滑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a ,解得a =μg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式v 20=2ax ,可得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v 0=15 m/s =54 km/h<60 km/h ,所以不超速,因此B 正确.]2.用30 N 的水平外力F 拉一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20 kg 的物体,力F 作用3 s 后消失,那么第5 s 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 .v =7.5 m/s ,a m/s 2B .v =4.5 m/s ,a =1.5 m/s 2C .v =4.5 m/s ,a =0D .v =7.5 m/s ,a =0C [前3 s 物体由静止开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 0=F m =3020m/s 2=1.5m/s 2,3 s 末物体的速度为v =a 0t =1.5×3 m/s=4.5 m/s ;3 s 后,力F 消失,加速度立即变为0,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5 s 末的速度仍是3 s 末的速度,即4.5 m/s ,加速度为a =0,故C 正确.]3.一个雨滴质量为m ,自云层中由静止落下,在空气中竖直下落,受到的空气阻力F f 的大小与其下落速率v 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 ,即F f =kv .用g 表示重力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雨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雨滴下落的最大加速度小于gC .雨滴下落的最大速度可能为mg /kD .雨滴可能做减速运动C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雨滴下落加速度a =mg -kvm,v 从0开场逐渐增大,开场时a =g ,随速度的增大,a 逐渐减小,至mg =kv 时a 减小到0,速度不再变化,故雨滴在下落过程中,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A 、B 、D 错误;假设雨滴下落高度足够高,即雨滴在落地前能做匀速运动,那么雨滴的最大速度为v m =mg k,选项C 正确.]4.如下图,底板光滑的小车上用两个量程为20 N ,完全一样的弹簧测力计甲和乙系住一个质量为1 kg 的物块.在水平地面上,当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均为10 N ,当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变为8 N ,这时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A .2 m/s 2B .4 m/s 2C .6 m/s 2D .8 m/s 2B [当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变为8 N 时,弹簧测力计乙的示数变为12 N ,这时物块所受的合力为4 N .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 得物块的加速度a =F m=4 m/s 2,应选项B 正确.]5.质量为0.8 kg 的物体在一水平面上运动,如下图,a 、b 分别表示物体不受拉力作用和受到水平拉力作用时的v ­t 图线,那么拉力和摩擦力之比为( )A .9∶8B .3∶2C .2∶1D .4∶3B [由题可知,图线a 表示的为仅受摩擦力时的运动图线,加速度大小a 1=1.5 m/s 2;图线b 表示的为受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运动图线,加速度大小为a 2=0.75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a 1=F f ,ma 2=F -F f ,解得F ∶F f =3∶2,B 正确.]6.用细线将篮球拴在升降机光滑的侧壁上,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出现如下图的情形.四位同学对此现象做出了分析与判断,其中可能正确的选项是( )A .升降机的加速度大于g ,侧壁对球无挤压B .升降机的加速度小于g ,侧壁对球有挤压C .升降机的加速度等于g ,侧壁对球无挤压D .升降机的加速度等于g ,侧壁对球有挤压C [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加速度等于g ,那么球在竖直方向上仅受重力,拉力为零,由于球在水平方向上平衡,可知侧壁对球无挤压,故C 正确,D 错误.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加速度大于g ,球受重力,绳子的拉力,由于水平方向上平衡,那么侧壁对球有弹力,即侧壁对球有挤压,故A 错误.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加速度小于g ,不会出现如下图的情况,球会在悬点下方,故B 错误.]二、非选择题(14分)7.如下图,一质量为m =100 kg 的箱子静止在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θ=37°角的拉力,经t 1=10 s 后撤去拉力,又经t 2=1 s 箱子停下来.sin 37°=0.6,cos 37°=0.8,g 取10 m/s 2.求:(1)拉力F 的大小;(2)箱子在水平面上滑行的位移x .[解析] (1)撤去拉力前,箱子受重力mg 、支持力F N 、拉力F 、摩擦力F f 作用,设运动加速度为a 1,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F N +F sin θ-mg =0 F f =μF N F cos θ-F f =ma 1撤去拉力后,箱子受重力mg 、支持力F ′N 、摩擦力F ′f 作用,设运动加速度为a 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μmg =ma 2a 1t 1+a 2t 2=0解方程,代入数据得:F =500 N.(2)撤去拉力前,箱子做匀加速运动:x 1=12a 1t 21撤去拉力后,箱子做匀减速运动:x 2=a 1t 12·t 2解方程,代入数据得:x =x 1+x 2=27.5 m.[答案] (1)500 N (2)27.5 m[等级过关练](时间:25分钟 分值:5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1.某物理兴趣小组用频闪照相机测小球在竖直上抛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将一质量为m 的小球靠近墙面竖直向上抛出,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全过程,图甲和图乙分别是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的频闪照片,O 是运动的最高点.设小球所受阻力大小不变,那么小球受到的阻力大小约为( )A.14mg B.13mg C.12mg D .mgC [根据Δx =aT 2,推导可得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的加速度之比a 上a 下=31,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上升阶段mg +f =ma 上,下降阶段mg -f =ma 下,由以上各式可得f =12mg ,选项C 正确.]2.如下图,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顿,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样,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图中v 、a 、F f 和x 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 B C DC [物体在斜面上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作用,其摩擦力大小为F f1=μmg cos θ,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v ­t 图像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 ­t 图像为水平直线,故A 、B 错;物体的x ­t 图像应为两段曲线,D 错;物体到达水平面后,所受摩擦力F f2=μmg >F f1,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正确选项为C.]3.如下图,一质量为m 的正方体物块置于风洞内的水平面上,其一面与风速垂直,当风速为v 0时刚好能推动该物块.风对物块的推力F 正比于Sv 2,其中v 为风速、S 为物块迎风面积.当风速变为2v 0时,刚好能推动用同一材料做成的另一正方体物块,那么该物块的质量为( )A.64m B.8mC.32m D.4mA [设物块受水平面的支持力为F N,摩擦阻力为F f,正方体棱长为a,物块被匀速推动,根据平衡条件,有F=F fF N=mg其中F=kSv20=ka2v20m=ρa3那么F f=μF N=μmg=μρa3g解得a=kv20μρg当风速变为2v0时,那么能推动的物块边长为原来的4倍,那么体积为原来的64倍,质量为原来的64倍,选项A正确.]4.某同学在家中玩用手指支撑盘子的游戏,如下图,设该盘子的质量为m,手指与盘子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假设手支撑着盘子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那么手对盘子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B.假设手支撑着盘子一起水平向右匀加速运动,那么手对盘子的作用力大小为mgC.假设手支撑着盘子一起水平向右匀加速运动,那么手对盘子的作用力大小为mg2+μmg2D.假设手支撑着盘子一起水平向右匀加速运动,要使得盘子相对手指不发生滑动,那么加速度最大为μgD [假设手支撑着盘子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那么盘子水平方向受合力为零,那么手对盘子没有静摩擦力作用,选项A错误;假设手支撑着盘子一起水平向右匀加速运动,那么手对盘子有竖直向上的支持力mg和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因加速度未知,不能确定静摩擦力大小,选项B、C错误;假设手支撑着盘子一起水平向右匀加速运动,要使得盘子相对手指不发生滑动,静摩擦力最大时加速度最大,那么μmg=ma m,解得a m=μg,那么加速度最大为μg,选项D正确.]二、非选择题(此题共2小题,共26分)5.(12分)某飞机场利用如下图的传送带将地面上的货物运送到飞机上,传送带与地面的夹角θ=30°,传送带两端A、B的距离L=10 m,传送带以v=5 m/s的恒定速度匀速向上运动.在传送带底端A轻放上一质量m=5 kg的货物,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3 2 .求货物从A 端运送到B 端所需的时间.(g 取10 m/s 2)[解析] 以货物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cos 30°-mg sin 30°=ma ,解得a =2.5 m/s 2货物匀加速运动时间t 1=v a=2 s 货物匀加速运动位移x 1=12at 21=5 m然后货物做匀速运动,运动位移x 2=L -x 1=5 m 匀速运动时间t 2=x 2v=1 s货物从A 到B 所需的时间t =t 1+t 2=3 s. [答案] 3 s6.(14分)为提高冰球运发动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相距s 0和s 1(s 1<s 0)处分别放置一个挡板和一面小旗,如下图.训练时,让运发动和冰球都位于起跑线上,教练员将冰球以速度v 0击出,使冰球在冰面上沿垂直于起跑线的方向滑向挡板;冰球被击出的同时,运发动垂直于起跑线从静止出发滑向小旗.训练要求当冰球到达挡板时,运发动至少到达小旗处.假定运发动在滑行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冰球到达挡板时的速度为v 1.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1)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发动的最小加速度.[解析] (1)设冰球的质量为m ,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冰球的加速度为a ,那么-μmg =ma ,a =-μg所以2as 0=v 21-v 2① 解得μ=v 20-v 212gs 0.②(2)冰球到达挡板时,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发动中,刚好到达小旗处的运发动的加速度最小.设这种情况下,冰球和运发动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和a 2,所用的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得v 20-v 21=2a 1s 0③ v 0-v 1=a 1t ④ s 1=12a 2t 2⑤联立③④⑤式得a 2=s 1v 1+v 022s 2. ⑥[答案] (1)v 20-v 212gs 0 (2)s 1v 1+v 022s 2。

2022-2023学年 人教版 必修1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作业

2022-2023学年 人教版   必修1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作业

课时作业16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对应学生用书第209页一、选择题1.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提取叶绿体色素进行纸层析,如图为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B.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加可能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C.色素Ⅲ、Ⅳ都是含镁的有机分子D.分离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解析:色素Ⅲ和色素Ⅳ属于叶绿素,对比正常光照和强光照可知,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A正确;强光照和正常光照相比,明显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可见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可能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B正确;色素Ⅲ和色素Ⅳ属于叶绿素,都是含镁的有机分子,C正确;分离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扩散得快,溶解度小的扩散得慢,D错误。

故选D。

2.把等量的不同植物的不同部位放在密闭容器中,用不同颜色的光进行照射。

经过8个小时后,对容器中的氧气进行测量,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容器植物部位光的颜色温度/℃氧气增加量/mL1天竺葵叶红221202天竺葵叶绿22153天竺葵根红2204紫罗兰叶红22805紫罗兰叶绿2210B)A.植物的种类、光的颜色B.植物的部位、光的颜色C.植物的部位、容器内温度D.光的颜色、植物的种类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容器1和3只有植物的部位不同,分别是叶和根,氧气的增加量分别是120 mL和0 mL,由此得出结论,光合作用发生部位是叶,根不发生光合作用;容器1和2只有光的颜色不同,分别是红光和绿光,氧气的增加量分别是120 mL和15 mL,由此得出结论,光的颜色是红光时,叶的光合作用效率更高,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某研究小组以绿色果肉猕猴桃果实为材料,采用分光光度计法,选用红光波长测定叶绿素的含量,实验流程为去皮打浆→称重取样→乙醇定容混匀→离心→取上清液测定→计算叶绿素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2·广州高一检测)下列各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 A.千克、米、秒B.克、牛顿、米
C.质量、长度、时间D.质量、力、位移
【解析】选项C、D中所给的都是物理量,不是物理单位,C、D错误;千克、米、秒分别为质量、长度、时间三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A正确;B项中牛顿是导出单位,克不属于国际单位,B错误.
【答案】 A
2.(2012·厦门高一检测)关于国际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际单位制是世界各国统一使用的一种通用的单位制
B.各国均有不同的单位制,国际单位制是为了交流方便而采用的一种单位制
C.国际单位制是一种基本的单位制,只要在物理运算中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则最后得出的结果必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D.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是长度、能量、时间
【解析】国际单位制中,规定了七个基本量与基本单位,即长度(m)、质量(kg)、时间(s)、电流(A)、温度(K)、物质的量(mol)、发光强度(cd).国际单位制就是各国都要统一采用的通用单位制,故A选项正确.国际单位制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便于在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各个领域中的交流,故B选项正确.为了物理运算的简捷、方便,才有了国际单位制的统一规定.只要运算过程中各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最终得到的结果也必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这是国际单位制的又一重要作用,故C选项正确.国际单位制中规定基本单位的物理量中没有“能量”,故D选项错误.
【答案】ABC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力学的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质量的单位、位移的单位选定为基本单位
B.牛、千克米每二次方秒都属于力的单位
C.在厘米、克、秒制中,重力加速度g的值等于9.8 cm/s2
D.在力学计算中,所有涉及的物理量的单位都应取国际单位
【解析】力学单位制中,质量、长度、时间的单位被选为基本单位,不包含力的单位,故A错误;根据F=ma,1 N=1 kg·m/s2,故B正确;在厘米、克、秒制中,g值不变,g=9.8 m/s2=980 cm/s2,故C错误;在力学计算中,没有特殊说明,所有物理量的单位都应取国际单位,故D正确.
【答案】BD
4.(2012·桂林高一检测)关于力的单位“牛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质量是2 kg的物体产生2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
B.使质量是0.5 kg的物体产生1.5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
C.使质量是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
D.使质量是2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
【解析】使质量是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是1 N,即F=ma =1×1 N=1 N,C正确.
【答案】 C
5.关于功的单位,下列各式中能表示的是()
A.J B.N·m
C.kg·m2/s3D.kg·m2/s2
【解析】本题考查利用基本单位和物理公式导出新的物理量的单位.根据功的定义式:W=Fs可知,它的单位是由力的单位和位移单位组成,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J,力和位移的单位分别是N和m,故1 J=1 N·m,A、B均正确.
又由F =ma ,可知1 N =1 kg·m/s 2,
所以1 N·m =1 kg·m s 2·m =1 kg·m 2/s 2,D 正确. 【答案】 ABD
6.在解一文字计算题中(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一个同学解得x =F 2m (t 1
+t 2),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 )
A .可能是正确的
B .一定是错误的
C .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D .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解析】 可以将右边的力F 、时间t 和质量m 的单位代入公式看得到的单位是否和位移x 的单位一致;还可以根据F =ma ,a =v /t ,v =x /t ,全部都换成基
本物理量的单位,就好判断了.分析x =F 2m (t 1+t 2)可知,左边单位是长度单位,
而右边单位是速度单位,所以结果一定是错误的,选用的单位制不同,只影响系数,故A 、C 、D 错误.
【答案】 B
7.下列关于重力和质量的单位及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地面上质量为1 kg 的物体,其重力约为10 N
B .1 kg =10 N
C .1 kg 的质量约为10 N
D .10 N 的力约为1 kg 的质量
【解析】 质量为1 kg 的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高度或在不同的星球上,其重力加速度有所不同,故其重力也有所不同.可以说在地面上物体质量为1 kg ,其重力约为10 N ,但不能说1 kg 的质量约为10 N 或10 N 的力约为1 kg 的质量.质量和重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故B 、C 、D 错误,A 正确.
【答案】 A
8.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取计数时间间隔为0.1 s,测得相邻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的平均值Δx=1.2 cm,若还测出小车的质量为500 g,则关于加速度、合外力大小及单位,既正确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
A.a=1.2
0.12m/s
2=120 m/s2
B.a=1.2×10-2
0.12m/s
2=1.2 m/s2
C.F=500×1.2 N=600 N
D.F=0.5×1.2 N=0.6 N
【解析】在应用公式进行数量运算的同时,也要把单位带进运算.带单位运算时,单位换算要准确.可以把题中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表示,计算结果的单位就是用国际单位表示的.这样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单位即可.选项A中Δx=1.2 cm没变成国际单位,C项中的小车质量m=500 g没变成国际单位,所以均错误.【答案】BD
9.雨滴在空气中下落时,受到的阻力F f不仅和雨滴的速度v有关,还与雨滴的横截面积S有关.当雨滴速度比较大的时候,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其横截面积成正比,即F f=kS v2.
(1)若雨滴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雨滴最终稳定运动的速度是多少?
(2)阻力表达式F f=kS v2中k的单位是什么?(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表示)
【解析】(1)雨滴最终稳定运动时,重力和阻力平衡,有mg=F f=kS v2,
解得v=mg kS.
(2)由阻力表达式F f=kS v2知,k=F f
S v2,则k的单位为
N
m2·(m·s-1)2

N·s2
m4=
kg·m
s2·s
2
m4=kg/m
3.
【答案】(1) mg
kS(2)kg/m
3
10.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下面给出的关系式中,l是长度,v是速度,m是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这些量都用国际单位制单位.试判断下列表达式的单位,并指出这些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名称.
(1)l
g单位________,物理量名称________.
(2)v2
l单位________,物理量名称________.
(3)m v2
l单位________,物理量名称________.
【解析】将各物理量的单位都取国际单位制的单位,再由公式中导出,如:
l
g中代入单位得:
m
m/s2=s
2=s,为时间单位.
【答案】(1)s时间(2)m/s2加速度(3)N力
11.选定了长度单位m、质量单位kg、时间单位s之后,就足以导出力学中其他所有物理量的单位,但必须依据相关的公式.现有一个物理量A=GM
r,其中M是质量,r是长度,又已知G的单位是N·m
2·kg-2,据此能否推知A是什么物理量?
【解析】根据物理量A的表达式,导出A的单位,就可以知道A是一个
什么物理量.与GM
r相对应的单位为
N·m2·kg-2·kg
m=N·m·kg-
1=
(kg·m·s-2)·m·kg-1
=m/s.物理量A的单位是m/s,所以物理量A是速度.
【答案】速度
12.一辆质量为400 g的遥控玩具车,从静止出发,在水平导轨上行驶,已
知发动机的牵引力为0.16 N,玩具车在运动时所受阻力为车重力的0.02倍(g取10 m/s2).问:
(1)玩具车开出后加速度是多大?
(2)玩具车经过多长时间速度可达1 m/s?
【解析】(1)由已知条件知玩具车质量m=400 g=0.4 kg,摩擦力F f=kmg =0.02×0.4×10 N=0.08 N,因为牵引力F=0.16 N恒定,故可知玩具车在恒定外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F合
m=
F-F f
m=
0.16-0.08
0.4m/s
2=0.2 m/s2
(2)设经过时间t,玩具车速度达到1 m/s,则由v=at,
得t=v
a=
1
0.2s=5 s.
【答案】(1)0.2 m/s2(2)5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